借鉴境外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经验_徐萍
借鉴境外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经验徐萍
借鉴境外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经验徐萍专题报道今年年初,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加快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的意见》,提出要打造服务全国、面向国际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以现代航运服务业为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形成天津、大连、厦门等区域航运中心;加快武汉、重庆长江区域航运中心的形成,更好服务“长江经济带建设”。
虽然蓝图已经绘就,但目前我国现代航运服务业总体规模、服务能力和发展水平仍相对落后,尤其是在航运金融、保险、交易、法律服务等行业发展相对不够完善。
如何发展完善,从目前来看,可以从借鉴国外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经验入手借鉴境外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经验撰文徐萍罗凯近年来,随着上海、大连等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长江黄金水道航运功能的进一步提高,上海自贸试验区以及已批复的天津、福建、广东自贸试验区的建设,使得我国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步伐逐步加快,但其总体规模、服务能力和发展水平仍相对落后,尤其是航运金融、保险、交易、法律服务等行业发展相对不够完善。
今年年初,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加快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功能齐备、服务优质、高效便捷、竞争有序的现代航运服务业体系,并提出促进传统航运服务业转型升级、提升航运交易服务能力、创新航运金融保险服务、强化航运法律服务能力、提高航运信息服务能力、增强运价指数服务功能、强化船舶技术服务、完善航运服务业市场监管体系等主要任务,由此将促进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进一步具体化,方向及目标更加明确。
从目前来看,可以借鉴国外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的经验,总结新加坡、鹿特丹等典型航运发展地区在不同阶段发展的特点,作为我国现代航运服务业相关政策探索创新的基础。
一、新加坡发展特点与经验作为新兴的国际航运中心,新加坡发展势头良好,随着经济发展,航运业也不断面临各种挑战。
新加坡凭借其地理环境优势,大力发展航运服务业,通过提供综合、无阻碍的航运服务,满足船公司、船舶经营者以及航运供应链上其他企业的多方面需求。
发展航运金融的国际经验借鉴及启示
发展航运金融的国际经验借鉴及启示伦敦、新加坡、HK等国际航运中心经验证明,完善的航运金融服务体系对航运中心建设至关重要,航运业的发展离不开船舶融资、航运保险、航运衍生品交易等高端服务和配套税收政策支持。
一、发展航运金融的国际经验(一)拓宽航运企业融资渠道。
由于航运业具有资金密集、风险大的特点,航运企业要发展船舶运力、扩大船队规模必须广拓船舶融资渠道。
现有船舶融资方式主要包括船舶贷款、海运信托计划、船舶融资租赁以及私募股权基金。
1.日本政府通过优惠贷款和贴息政策对航运企业给予资助。
在向船厂提供优惠出口信贷和担保方面,1994年,日本政府提供的贷款额为船舶建造价格的84%,贷款利率仅为6%,还款期限14年,优惠期8年(优惠期内仅偿付利息);在给予利息补贴方面,日本政府对船厂的商业贷款提供2.5%-3.5%的利息补贴。
此外,日本政府针对船东制定了特殊的税收策优惠和折旧政策,进一步优化其资产负债结构。
如,根据“储备基金免税制度”,船东可以基金形式留存一笔收入,若该收入在规定期限内用于购置新船,则可获得免税优惠;船东除可按最大比例20.6%的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外,在购置船舶的第一年允许计提12%-18%的特别折旧。
2.新加坡推出海事金融激励计划发展海运信托基金。
新加坡海事局于2006年推出了海事金融激励计划(Maritime Finance Incentive Scheme,MFI),针对船舶租赁公司、船务基金和海事商业信托制定了优惠的税收措施,以此鼓励海运信托基金发展(见表1)。
海运信托基金可以使一些难以获得银行贷款的中小型船舶公司通过基金公司获得船舶使用权,而无需投入巨额的初始费用。
海事金融激励计划规定,只要租赁船舶的注册地为新加坡且由特许国际航运企业计划(AIS)企业经营,则船舶租赁公司、船务基金和海事商业信托在10年优惠期内购买船舶获得的租赁收入、套期保值收入、股息收入将永久豁免缴税直至船舶被出售;负责海运信托基金或企业的投资管理人所获得的收入可享受10%的优惠税率,期限10年;海运信托基金分红免征所得税,支付的利息无预提所得税。
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沪港比较与上海定位
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沪港比较与上海定位徐梅【摘要】现代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离不开区位、港深、配套设施等的硬实力,更取决于与国际港航相关的金融、贸易、法律、人才、综合管理等的软实力.沪港两地硬件各有优势,但目前的软实力香港明显强千上海.为此,上海未来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应在借鉴香港软实力提升经验的同时,做强基于本土实际的国际航运高端服务业,打造基于世界水准的高技术和高附加值船舶制造产业链,扩大和延伸国际航运对腹地经济的覆盖与服务,形成国际航运业理论研究和人才集聚的新高地.【期刊名称】《上海城市管理》【年(卷),期】2011(000)006【总页数】5页(P44-48)【关键词】国际航运中心;沪港比较;发展定位;核心竞争力【作者】徐梅【作者单位】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正文语种】中文香港虽然城市面积小、自然资源贫乏,却是全球公认的国际航运中心之一,拥有世界一流的国际集装箱港和最大的独立商船队。
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011年3月8日公布,2010年全年香港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升10%,达26780万吨,其中,抵港及离港港口货物分别上升11%及10%。
过去十年,香港港口货柜吞吐量曾数年位居世界第一,其航运服务尤为完善,包括船舶的融资、保险、中介、核验、维修、仲裁、法律等诸多领域,很多国际知名的船舶所有人都在香港经营业务。
另外,香港通过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大大增加了进出口贸易和就业机会,巩固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香港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经验很值得上海汲取。
本文试图通过沪港两地航运中心建设要素的多元比较,揭示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内在机理、发展定位、成功路经、制约因素、可能风险,以求对推进中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特别是上海区别于香港的自身发展定位、整体建设规模、具体践行路径、多元服务内容等,以应有的借鉴。
一、沪港发展国际航运的地域优势比较(一)香港的地域优势香港与上海均为国际化的港口城市,两者具有独特的天然联系。
香港是世界三大天然深水良港之一,港域面积约为4900公顷,水深在10米以上。
交通运输部关于《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航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的解读
交通运输部关于《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航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的解读文章属性•【公布机关】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23.12.13•【分类】征求意见稿正文《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航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解读近日,交通运输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航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为抓好《指导意见》贯彻落实,现就相关内容解读如下:一、出台背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交通强国、海洋强国建设,指出“经济强国必定是海洋强国、航运强国”。
现代航运服务业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海洋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部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快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的意见》(交水发〔2014〕262号)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有效促进了现代航运服务业功能进一步完善,服务门类、业务规模不断拓展。
近年来,我国航运金融、保险、海事法律服务等快速发展。
目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基本建成,正在向世界一流国际航运中心迈进;天津、大连、厦门等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功能不断完善。
但与伦敦、新加坡等国际航运中心相比,我国航运金融、保险及法律服务等现代航运服务业起步晚,服务能级有待进一步提升。
为加快补齐我国现代航运服务业短板,以政策创新为驱动,推动我国现代航运服务业要素集聚发展,交通运输部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出台了《指导意见》。
二、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指导意见》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推进现代航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现代航运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航运交易、信息咨询、航运金融保险、海事仲裁、航运人才、技术服务等为重点,着力补短板、强弱项、优环境、增功能,全面提升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水平和国际影响力,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服务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海洋强国。
参加长江航运国际论坛的收获和体会
参加长江航运国际论坛的收获和体会1月11至12日,在杨连地局长和陈德斌副局长带领下,我局各业务处室领导和航道局、设计院主要领导一行10人参加了“长江航运国际论坛”。
会后,我局就内河航运发展的有关问题与长江航务管理局进行了座谈、交流。
通过论坛研讨和与长航局交流,加深了对发展内河航运的认识,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示,增强发展黑龙江水运的信心。
一、论坛的基本情况论坛由中国交通部与荷兰王国运输、公共工程和水管理部共同举办。
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院、交通部长江航务管理局、荷兰运输部货运总公司、荷兰NEA运输研究与培训公司联合承办。
论坛主题:落实长江黄金水道高层会议精神,借鉴国际内河航运发展经验,研讨内河航运发展政策和技术创新,推进内河航运可持续发展。
参加论坛的中外代表300余人,其中,中国交通部李盛霖部长、徐祖远副部长及中方代表190余人,荷兰王国运输、公共工程和水管理部大臣卡拉·佩斯及欧盟各国和相关国际组织代表130余人。
交通部李盛霖部长在开幕式上作了题为《发挥内河航运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讲话,荷兰运输大臣卡拉·佩斯女士作了题为《未来的运输:随内河航运向前发展》的演讲。
中外双方共50余位代表发表了论文。
论坛就国内外内河航运相关政策法规、内河航道建设与维护、内河信息服务、内河危险货物运输与安全、船型标准化、多式联运与物流体系等6个专题进行了为期2天的研讨与交流。
二、参加论坛的体会(一)内河航运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李部长在论坛讲话中指出内河航运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我国政府一直十分重视内河航运发展,这一古老的运输方式正以其独特的优势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
与其它运输方式相比,内河航运利用天然河道和历史上形成的人工河道,不占地或少占地,并具有运量大、成本低、能耗小、污染少等优势,在煤、矿、油等大宗货物、重大件货物运输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因此,加快内河航运发展是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需要,是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需要,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伦敦国际航运中心应对金融危机的经验借鉴及对上海的启示
服 务部 门就 业 岗位 数 量下 降幅度接 近 四分之 一 , 对伦 敦 国际航 运 中心 的 全球 领 先地 位 但 影响 不大 。伦 敦 国际航 运 中心如 何 应 对 金 融 危机 并 继 续保持 全球 航 运 业 尤 其 是 全球 高
端航 运服 务 业 的领 先地 位 , 于上 海 国际航 运 中心 应 对 目前 的航 运 业 不 景 气 环境 、 强 对 增
业 的市 场价值 只是部 分地 从金 融危 机 中恢 复 。此 外 , 融 危 机对 国际 航 运业 的冲击 还 反 映 在航 金 企 市值 在全 球股 票市 值 中所 占份额 上 面 , 20 从 07年 底 的 04 %下 降到 20 .9 0 8年 底 的 03 % , .7 截
至 21 0 0年底 又下 降 到 0 3 % 。 .1
交易所上市 的航运企业只有 6家 , 占全球上市航运企业总数 的 3 3 %。20 年 , 仅 .5 0 3 全球航运企
业 的债券发行金额 为 7 0亿美元 , 但从 20 年到 20 年 , 05 0 6 平均每年发行总额超过 10 0 亿美元 ,
收 稿 日期 :0 2— 3 0 2 1 0 —2
一
、
金 融危机对 国际航运业的冲击
( ) 界海 运 一 世
从 18 95年到 2 0 0 2年 , 全球 海运 贸易 的年 平均增 长率 为 35 ; 从 20 .% 但 0 3年 到 20 07年 , 海运
贸易的年平均增长率加速至 64 .%。但 20 年第四季度开始的金融危机导致 当年增长率放缓至 08
全球 资源 配置 能力和 角逐航 运 高端服 务 市场具 有 明显的借 鉴作 用 。
关 键词 :伦 敦 国际航 运 中心 金 融危机 经验 借 鉴
关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建议
关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建议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航运业务的增长,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港口城市,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已经成为当今的热门话题。
如何在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上海的地理优势和航运资源,打造世界级的航运中心,已经成为大家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希望能够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1. 发挥上海作为全球最大集装箱港的优势上海自贸区的建设,使得上海港口所处的区位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作为全球最大的集装箱港,上海港口在国际航运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在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上海港口的货物集散和转运功能,加快提升港口设施和服务水平,为全球客户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集装箱运输服务。
2. 加快发展航运人才教育培训作为一个世界级的航运中心,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是至关重要的。
上海作为我国的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具备良好的软硬件资源,应该加快发展航运人才教育培训。
建立高水平的航运人才培训机构,引进国际航运业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培养一批国际化、专业化的航运人才,为航运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3. 发展绿色低碳航运业务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绿色低碳已经成为国际航运业的趋势。
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中,应充分发挥上海的区位优势和政策支持,推动航运企业开展绿色低碳航运业务,并致力于发展清洁能源航运技术,减少航运业对环境的影响,为国际航运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4. 推进航运科技创新作为一个世界级的航运中心,科技创新是驱动航运业发展的关键。
上海具有丰富的科技资源和人才优势,应该加大对航运科技创新的支持和投入。
鼓励航运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推动航运技术和装备的创新,提升航运业的竞争力和服务水平。
5. 加强与国际航运组织的合作作为一个国际航运中心,上海需要加强与国际航运组织的合作,充分融入国际航运业的发展大格局。
积极参与国际航运规则和标准的制定,加强与国际航运组织的交流合作,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提升上海在国际航运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临空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借鉴
临空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借鉴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临空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
临空经济,顾名思义,是以航空运输为核心,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形成的多产业融合发展的经济模式。
它不仅是现代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临空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分析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成功案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临空经济发展的借鉴和建议。
通过对比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临空经济的发展规律,为我国的临空经济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将系统梳理临空经济的概念和特征,明确临空经济的内涵和发展方向。
通过案例分析,详细剖析国际上临空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包括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优化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临空经济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借鉴和建议。
本文还将展望临空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探讨我国临空经济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战略定位和发展路径。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推动我国临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为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二、临空经济的概念及其在全球的发展概述临空经济,也被称为航空城经济或空港经济,是一种依托大型机场的综合保税区、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物流园区等特定经济区域,发展具有航空指向性的产业集群而在周边地区所形成的高端产业经济发展形态。
这种经济形态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得益于机场作为交通枢纽的便捷性和高效性,使得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资源要素在机场周边地区快速聚集和流动。
在全球范围内,临空经济的发展已经历了数十年的历程。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航空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大型机场逐渐成为全球交通网络的重要节点,临空经济也逐渐崭露头角。
特别是在北美、欧洲和亚洲的一些发达国家,临空经济已经发展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从杜伊斯堡港的发展历程看港口的升级和转型_徐萍
CHINAPORTS杜伊斯堡港是德国规模最大和功能最多的内河港口,于1716年开始建造,至今有两大港区,一是位于鲁尔河部分的内港即老港区,另一是位于莱茵河部分的外港,是目前德国的主要港区之一。
杜伊斯堡港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处在欧洲中心位置和著名的莱茵-鲁尔工业区,从杜伊斯堡到欧洲最大的港口鹿特丹的水上距离为230km,距离安特卫普港直线距离不到200km。
在其周边150km半径范围内,是欧洲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拥有巨大的物流需求和市场潜力。
港口在初期是为煤码头而兴建,到上世纪60年代发展为集煤炭、矿砂、石油等大宗散货为一体的港口,其后,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已成为以集装箱码头为主,兼有散货码头,特别是现代化物流中心的综合性内河港口。
目前杜伊斯堡港每年有1亿t左右的货物通过水路、铁路和公路进出,吸引了几十家物流企业驻入港口,港口以及相关产业雇佣了大约36000名职工,每年创造的价值超过22亿欧元。
现在,杜伊斯堡港已经不仅仅是欧洲最大的内河港口,也已经发展成为内陆的物流与贸易中心。
一、杜伊斯堡港的发展历史概要1.从起步到杜伊斯堡—鲁尔港口股份公司成立的阶段(1716~1926年)杜伊斯堡港从开港以后,在杜伊斯堡市附近的几个地方逐步建设了港口基础设施,主要用于煤炭等散杂货的装卸、运输。
这些基础设施有的归属于普鲁士政府、有的归属于杜伊斯堡市,为了统筹建设和发展,避免不合理竞争,1926年,根据普鲁士国会颁布的法律,将在杜伊斯堡的国家所有的港口设施转换成股份,将归属于当时不同政府的港口建立了合伙公司—杜伊斯堡—鲁尔港口股份公司,2/3的股份由普鲁士政府掌握,另外1/3股份由杜伊斯堡市所有。
在这一阶段,港口开始建造了连接港区的运河,使港口逐步和德国运河系统连接,1908年港口也建设了铁路站。
这些设施,成为港口集疏运系统的基础。
2.战后时期—港口恢复和规模扩大(20世纪40~70年代末)二战后,港口及其配套设施受到严重破坏,港口开始恢复性修建。
新时代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思考与建议
新时代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思考与建议摘要:当今时代,国家对于内河航运方面的发展十分关注,出台了诸多扶持政策和战略部署。
2019年,交通运输部召开全国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强调“做好航道网络化、港口现代化、船舶标准化、统筹江海陆发展等工作,使内河航运有机融入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经济循环”。
2020年,交通运输部印发《内河航运发展纲要》,要求“坚持衔接协调、融合发展”“构建经济高效衔接融合的航运服务体系”。
一系列战略决策部署对内河航运融合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国内浙江、广东、安徽等典型省份积极推动内河航运融合发展,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形成了可供借鉴的模式和经验。
关键词: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建议引言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适应数字经济新环境,我国内河发展主旋律已不再是简单地追求发展规模与速度的快速增长,而是更加注重追求质量、协同、共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新旧动能转换,重点是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以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为支撑,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趋势,培育内河航运发展的新动能。
1内河航运发展现状对照交通强国建设、高质量发展等新要求,对标先进地区发展水平,对标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建设要求,省内河航运比较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在内河航运融合转型发展方面还需进一步提升,主要体现在:①内河航运与沿线产业城市的联动融合不充分,对经济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强,综合效能需进一步发挥;②内河港口与航道在建设等级及时序等方面存在不协调,省干线航道沿线千吨级及以上码头泊位占比仅1/5,建设匹配性需进一步提升;③内河航运信息互联共享亟待加强,航运融合转型发展步伐仍需加快。
2新时代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建议2.1基于3D打印的内河航道护岸智慧建养系统3D打印混凝土建造技术实现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全周期数字化集成,建造过程可分为虚拟建造及实物打印建造两部分。
虚拟建造即为计算机的建造过程设计,形成数字信息流。
大力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环境建设——2009年国务院第19号文件精神解读
意识很强 ; 第五 , 香港拥有高端 的航运服务人才及航
运服务产品 , 并建立 了完整的航运服务链 ; 第六 , 香
港拥有完善 的制度体系 , 保障航运业及航运服务业 的发展 。上海应当充分利用 国家政策 的支持 , 积极 培育航运服务市场 , 开发航运服务产品 。建议 由政 府支持 、 民间出面 , 与香港合作成立为上海国际航运 中心服务 的研究机构和咨询机构 , 其中 : 研究机构主 要解决 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的政策 问题 , 咨询 机构主要负责开发和推 出各种航运衍生服务 。
。
1 基本形成 以上海为 中心、 . 2 以江浙为两翼 、 以长
目前 , 上海航运服务业 的产品单一 、 结构单一
江流域为腹地 。 与国 内其他港 口合理分工、 紧 功 能单一 ,在 软件 上无法形成完备 的航运服务仁 密协作的国际航运枢纽港 系。 建议上海 向伦敦 、 纽约、 香港等 国际航运 中心 该 目标 明确 了上海作 为国际航 运枢纽港 的定 习, 借鉴航运服务业 的发展经验 ; 与跨 国航运企业
服务功能 , 进而为航运资源高度集聚 、 航运服务功 能健全创造条件 。需要 注意的是 , 此处所提到的航
运 服务 功 能 并 不 只 是 口岸 服务 功 能 , 是 为航 运 业 而
、
—
—
—
/
.
2
. 5
s
.
o
提供各类风险保障的服务功能的总和。 一旦上海建 1
.
4 基本形成服务优质、 功能完备的现代航运服
.
,
椰 研 窖 采 取 梏 旒 .隆 低 围 际 集 装 箱 中转 应 运 相 关 、= 支持 政 策 : 中 瓷 ‘ 便 旗” 特 案减 免 I务 l I 将 甫 船
国内外典型港口城市发展经验借鉴
国内外典型港口城市发展经验借鉴作者:冯海珊邱伟维陈梓松来源:《中国水运》2021年第03期摘要:本文对港口城市内涵进行了解读,总结了鹿特丹、杜伊斯堡、新加坡、宁波等国内外典型港口城市的发展经验,从港口城市建设、集疏运体系和临港产业三个方面论述了港口城市发展的先进经验与借鉴。
关键词:港口城市;发展经验;集疏运体系;临港产业中图分类号:[U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21)03-0025-021 港口城市的内涵从广义上讲,港口城市是指位于水域沿岸,拥有港口并具有综合水陆交通枢纽职能的城市[1],兼具港口和城市的特点与内涵,是一种特殊的城市类型。
从狭义上讲,港口城市是指拥有腹地资源,以港口经济为主导、以港口功能作为城市经济发展重要依托与核心载体的城市[2]。
在港口城市的发展中港口的作用十分重要,港口是连接着相邻城市和区域发展的纽带,是城市经济和文化活动的中心[3],赋予了所在城市的一种海洋特质,也连接着陆地文明和海洋文明。
港口和城市并不是简单1+1=2的相加关系,若港口在城市经济发展中没有发挥重要影响作用,则不能称为港口城市。
只有两者之间形成有机地关联才能实现1+1〉2,达到港城互促发展的效果。
经过长期发展,当前港口城市更多强调城市系统和港口系统的互动和有机结合,港口和城市两者相互依托、共同发展,成为重要海事活动的经济实体。
2 典型港口城市案例分析2.1鹿特丹鹿特丹是典型的港口城市,地处荷兰南部,位于莱茵河与马斯河河口,西依北海,东溯莱茵河、多瑙河,可通至里海,有“欧洲门户”之称。
鹿特丹是荷兰第二大城市,年产值约占荷兰国民收入的13%。
鹿特丹的经济几乎完全以航运为基础,它聚集了国际航运业的各种要素,拥有完善的港口设施、发达的转运网络、健全的服务体系和生机勃勃的临港产业,是国际上重要的水陆空综合交通枢纽。
鹿特丹充分利用自身海运优势,逐步发展壮大石化工业,炼油、化工、造船等工业,依托鹿特丹港蓬勃发展,形成了一条以炼油、石油化工、船舶修造、港口机械、食品等工业为主的临海沿河工业带,成为世界上三大炼油基地之一,是名副其实的工业综合体和港口城市。
“真情服务”理念是民航质量管理体系的灵魂
“真情服务”理念是民航质量管理体系的灵魂作者:***来源:《中国质量万里行》2023年第12期质量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
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产业,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也是民航在新发展阶段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当前,随着我国取得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经济形势整体回暖,民航运输市场也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在这一关键时期,不断在安全及生产规模、运行效率、经济效益、保障能力、法治建设等方面夯实民航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推动民航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对于民航业实现安全有序恢复发展,尤为重要。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品服务质量是首当其冲的关键环节,所以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流程对民航企业的发展极其必要。
在这个大背景下,质量管理体系作为过程控制的保障,民航业如何通过有效执行体系规范,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进而大幅度提升产品服务质量,满足顾客需求,备受关注。
近日,《中国质量万里行》记者对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航空运输管理系系主任、民航运输商务研究所所长赵桂红教授进行了专访。
记者:请介绍一下,新时代民航在推进质量强国建设中取得了哪些成就?赵桂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民航事业跨越式发展,正朝着建设民航强国的宏伟目标昂首迈进。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对增加优质服务供给进行部署,促进生活服务品质升级,并明确将“推动航空公司和机场全面建立旅客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提高航空服务能力和品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民航服务工作的高度重视。
民航业在推进质量强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第一,民航在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之后,已经从单一的航空运输强国向多领域民航强国迈进。
在这个过程中,无论从航空安全、航空规模,还是航空服务上都取得了很大成就。
民航在国际上的地位稳步上升,竞争力也快速提高。
从2005年开始,中国民航运输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位,同第一位的差距也在逐年缩小(2005年5.9亿人次,2010年4.4亿人次,2019年2.5亿人次)。
整合长三角港口资源加快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整合长三角港口资源加快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王列辉
【期刊名称】《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9(025)004
【摘要】加快建成以上海为中心、以江苏和浙江为两翼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有利于提升中国在全球航运体系中的地位.当前,长三角港口吞吐量增幅放缓,交通一体化加剧港口间的竞争,长三角港口合作难度日益加大.应从长三角整体利益出发,整合长三角港口资源,打造一体化的集疏运网络体系和现代航运服务体系.
【总页数】5页(P21-25)
【作者】王列辉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上海,20006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52.5
【相关文献】
1.以航运服务业的整合、创新和提升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J], 郑在
2.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助力长三角湾区经济提升发展研究 [J], 唐坚
3.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助力长三角湾区经济提升发展研究 [J], 唐坚
4.加快港口资源整合推进大港口建设 [J], 徐斌
5.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港口资源整合工作的实施意见(赣府厅发〔2020〕19号)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港口物流枢纽发展模式探讨-徐萍
(一)港口物流枢纽内在发展机理
区位、技术、资本 人才、产业、环境
(一)港口物流枢纽内在发展机理
10
(一)港口物流枢纽进出、停泊、靠泊,旅客上下,货物装卸、驳 海运和陆运的交接点;
港口 运、储存等功能,具有相应的码头设施,由一定范围的水域和陆 船舶安全停靠的设施;及时完成旅
2
前言
“西部港口物流枢纽建设和运营技术开发与示范” 是六个重大专项中唯一涉及“港口物流”的专项。
——2011年正式由交通运输部立项 ——专项定位:立足西部,面向全国,指导和促进 我国港口转型升级发展。 ——专项研究内容:港口物流枢纽发展模式、空间 布局规划、流程设计与运营、信息化平台、安全应急和节 能减排等关键技术与示范应用。
(一)港口物流枢纽内在发展机理
物流节点设施
集疏运系统 港口 物流节点设施
物流节点设施
相互促进
物
流
港构 口产业 成 物功要 流 能拓素 枢展纽
港口 物 集疏运系统 流
范围延伸
产 业
系
(港口物流枢纽的核心物要流 素)信息系统 系
统
统
信息共享
物流产业系统
协调支持要素
物软流环信境息条技件术协调支持系物统流信息系统
流服务的目的。
物流枢纽指依托综合交通运输枢纽、拥有一定数量、相互间有紧 (1)衔接两种以上交通运输方式;
密的作业联系、合理的业务分工协作、便捷的运输联系的节点设 (2)承担区域间主要物流中转、
物流枢纽
施(物流园区、物流中心),衔接两种及以上交通运输方式、能 交换、衔接功能; 承担区域(或物流枢纽)间主要物流交换衔接中转功能、相互间 (3)紧密的作业联系、合理的业
域组成的区域(《港口法》)
青岛国际航运服务中心:谱写青岛港航新篇章,开启港口发展新未来
青岛国际航运服务中心:谱写青岛港航新篇章,开启港口发展新未来青岛国际航运服务中心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是青岛港集团为了推动青岛港口发展而建立的重要项目。
作为青岛港口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岛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将为青岛港口的未来发展谱写新篇章,开启港口发展的新未来。
一、青岛港口的地理优势青岛港是中国外贸的重要出海口和重要的货物进出口港,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和纽带。
作为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综合性港口,青岛港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
青岛港位于渤海湾西南岸,是长江三角洲和渤海湾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之一,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
青岛港的地理位置优越,青岛国际航运服务中心的建立将大大提升青岛港的服务水平,增强青岛港对外贸易的支撑功能,为青岛港口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青岛国际航运服务中心的建设意义1.提升港口服务水平青岛国际航运服务中心的建设,将为青岛港口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体系,从而提升港口的服务水平。
通过引进国际一流的船舶管理、造船、维修、物流等服务,将进一步提高青岛港口的国际竞争力。
2.拓展国际航运市场青岛国际航运服务中心的建设,将为青岛港口拓展国际航运市场提供有力支撑。
通过与国际航运企业合作,开展航运业务,将有助于提升青岛港口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扩大青岛港口的航运市场份额,推动青岛港口成为国际一流的航运服务中心。
3.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青岛国际航运服务中心的建设,将为青岛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通过扩大港口产业链,带动航运物流、船舶制造、航运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将为青岛及周边地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4.推动青岛港口成为国际航运枢纽青岛国际航运服务中心的建设,是青岛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推动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和深化港口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
未来,青岛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将在如下几个方面取得更好的发展:3.推动港口升级改造未来,青岛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将推动港口升级改造。
情报
情报作者:暂无来源:《中国储运》 2014年第9期行业分析IndustryAnalysis交通部专家:航运业开放有四大政策诉求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总工徐萍近日表示,中国航运业改革开放的政策诉求主要在四个方向:一是突破航运相关服务的限制,二是适度放开对外资的管制,三是对国际海运政策的部分突破,四是取消、下放部分行政许可事项。
其中,突破航运相关服务的限制,重点在船舶登记、启运港退税、采取负面清单管理方式等方面。
2013年,中国出口货物中89%的外贸运输量由海运完成,中国国际海运船舶占世界商船队总量的10.3%,集装箱位占世界总量的20.0%,船队总运力在世界商船队中排名第三位。
焦点关注FocusAttention自贸区新版负面清单出炉,制造业放开力度大不久前,上海市政府正式发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4年修订)》。
与2013版的“负面清单”相比,新版“负面清单”进行了大幅度的“瘦身”,共缩减特别管理措施51条。
特别管理措施总数由190条调整为139条,调整率达26.8%。
自贸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戴海波表示,新版“负面清单”进一步提高了开放度和透明度,此外,对例如博彩业和色情业等内外资面临同等限制的领域不再单列也符合国际通行的做法。
政策动态PolicyDynamics首都经济圈发展规划即将出台,物流交通实现一体化据悉,首都经济圈发展规划目前已进入专家评审阶段,距离出台已进入倒计时,规划内容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监管等。
在基础设施一体化方面,将着力围绕交通建设展开,计划以永定河北岸的北京第二机场为核心,展开辐射京津冀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管网建设。
区域物流RegionalLogistics天津将成为中国北方冷链物流集散中心近日,由市商务委、市台办、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共同编制的《天津与台湾食品冷链物流产业合作发展规划》正式实施。
按照规划,到2018年,将把天津建设成为辐射东北亚的中国北方冷链物流集散中心。
航运中心与城市协调发展的国际经验与上海策略
航运中心与城市协调发展的国际经验与上海策略汪传旭;董岗【期刊名称】《科学发展》【年(卷),期】2012(000)002【摘要】国际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大多同时也是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如中国香港、新加坡、伦敦、纽约、鹿特丹等。
"十二五"期间,上海处在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成为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迫切要求,因此,处于城市经济转型时期的上海必须建设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实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与上海城市的协调发展。
本文结合世界主要国际航运中心的实际,分析国际航运中心与城市协调发展可供借鉴的经验,提出目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与城市发展之间面临的矛盾与问题,并从集疏运体系和港城一体化角度提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与城市实现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总页数】8页(P47-54)【作者】汪传旭;董岗【作者单位】上海海事大学,200135;上海海事大学,20013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52.3【相关文献】1.香港的国际航运中心地位被上海超越了吗——访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航运经纪人俱乐部秘书长刘巽良 [J],2.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之路任重且道远——访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秘书长、上海海事大学教授真虹 [J], 张璐璐3.城市道路集疏运体系的构筑理念及其规划策略--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为例[J], 王维凤4.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与国际航运中心协调发展测度——基于耦合协调模型的研究[J], 吴红岩;甘爱平5.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促进会成立大会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浦东核心功能区建设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在上海浦东新区隆重举行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借鉴国外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经验
借鉴国外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经验
徐萍;罗凯
【期刊名称】《中国港口》
【年(卷),期】2015(000)003
【总页数】4页(P13-16)
【作者】徐萍;罗凯
【作者单位】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借鉴国外经验,促进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
2.借鉴国外经验促进我国内河航运发展
3.国外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经验借鉴——以天津现代农业园区发展为例
4.国外现代服务业税收政策的主要做法及经验借鉴
5.借鉴国外税收经验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年年初,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加快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的意见》,提出要打造服务全国、面向国际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以现代航运服务业为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形成天津、大连、厦门等区域航运中心;加快武汉、重庆长江区域航运中心的形成,更好服务“长江经济带建设”。
虽然蓝图已经绘就,但目前我国现代航运服务业总体规模、服务能力和发展水平仍相对落后,尤其是在航运金融、保险、交易、法律服务等行业发展相对不够完善。
如何发展完善,从目前来看,可以从借鉴国外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经验入手借鉴境外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经验近年来,随着上海、大连等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长江黄金水道航运功能的进一步提高,上海自贸试验区以及已批复的天津、福建、广东自贸试验区的建设,使得我国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步伐逐步加快,但其总体规模、服务能力和发展水平仍相对落后,尤其是航运金融、保险、交易、法律服务等行业发展相对不够完善。
今年年初,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加快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功能齐备、服务优质、高效便捷、竞争有序的现代航运服务业体系,并提出促进传统航运服务业转型升级、提升航运交易服务能力、创新航运金融保险服务、强化航运法律服务能力、提高航运信息服务能力、增强运价指数服务功能、强化船舶技术服务、完善航运服务业市场监管体系等主要任务,由此将促进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进一步具体化,方向及目标更加明确。
从目前来看,可以借鉴国外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的经验,总结新加坡、鹿特丹等典型航运发展地区在不同阶段发展的特点,作为我国现代航运服务业相关政策探索创新的基础。
一、新加坡发展特点与经验作为新兴的国际航运中心,新加坡发展势头良好,随着经济发展,航运业也不断面临各种挑战。
新加坡凭借其地理环境优势,大力发展航运服务业,通过提供综合、无阻碍的航运服务,满足船公司、船舶经营者以及航运供应链上其他企业的多方面需求。
其中,新加坡以集装箱国际中转服务为基础,大力延伸现代航运服务产业链,衍生出了许多附加功能和业务,撰文 徐 萍 罗 凯丰富和提高了其作为现代意义上国际航运中心的综合服务功能,包括国际箱管和租赁、空港联运、国际船舶换装修造、国际船舶燃料供应等方面。
在航运金融方面,新加坡政府通过民间海运业者联合成立“新加坡海事基金会”、“金融仲裁工作小组”等,促进新加坡成为国际海事金融中心。
通过新加坡交易所拥有的太平洋航运信托、第一船舶租赁信托、海事航运信托3个信托基金促进业界合作,从而吸引全球海运业者以新加坡作为营运基地。
其推出海运金融激励计划,支持和鼓励金融机构从事航运金融产品创新。
此外,新加坡积极促进船舶经纪发展,同时提供海上商业保险和保陪、海事法律服务和仲裁服务等。
作为海事仲裁中心,新加坡具有四大主要优势,分别为有吸引力的法律成本、裁判的一致性、廉正性和公正性。
总的来看,新加坡现代航运服务业在短时期内得到飞快发展绝非偶然,总结其经验启示,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政府重视及有力举措为航运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保障新加坡海事港务局陆续出台以税收政策为主的海事投资企业计划、船旗转换优惠政策、海事金融激励计划、核准船务物流企业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2.围绕国际中转,利用其他优势,发展综合服务业新加坡港以优质的服务和低廉的收费举世闻名,如低廉的油价;高性价比的修船业;全年365天24 h的船舶服务;良好的船用物料、备件供应等。
众所周知,除了海运,新加坡在空运、炼油、船舶修造等方面皆具备产业优势, 同时又是重要的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
充分利用这些条件,新加坡围绕集装箱国际中转的特色,衍生出许多附加功能和业务,大力发展的综合服务业,丰富和提高了新加坡作为现代意义上国际航运中心的综合服务功能。
3.优先发展航运金融,促进航运服务业发展城市发达的贸易和金融业是航运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优先发展航运金融,有利于促进航运服务业的发展,同时也是国际航运中心实现战略转型的一个重要支撑。
近年来,为了巩固国际航运中心地位,新加坡推出海运金融激励计划,支持和鼓励金融机构从事航运金融产品创新,从而促进新加坡现代航运服务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4.注重人才培养,为航运服务业发展提供实践型人才新加坡政府为“海事基金会”每年出资300万新元,资助中小企业海外参展和学生完成航海学业。
对新加坡籍海员,政府会发特别奖励金,同时每年在新加坡工作不足183天可以免交个人所得税。
二、伦敦发展特点与经验依赖于英国伦敦的历史传统和人文条件,伦敦国际航运中心形成了以市场交易和提供航运服务为主的特殊模式。
到2014年,伦敦部分航运服务的国际市场份额分别为:船舶融资18.2%,保险承保21.3%,保险保赔77.5%,劳埃德船级社21%,油轮租赁33%,干散货船租赁28.2%,二手船租赁36%。
伦敦的现代航运服务业规模庞大、发展成熟、充满活力。
航运服务部门包括:船运、中介服务、航运管理、支持服务以及行业协会等。
伦敦现代航运服务业功能齐全,提供的服务面面俱到,供应链错综交织,形成众多的航运产业集群。
高端航运服务业对伦敦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做出了主要贡献,对伦敦经济的发展也至关重要。
据统计,伦敦的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超过85%,2014年伦敦航运融资放贷总额约312.3亿英镑,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2.3%;船舶融资占全球市场的17.8%,海上保险占全球市场的24.3%,航运保费收入约45亿英镑,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1.8%左右;航运交易金融约373亿美元,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1.2%;航运仲裁年案值约5亿美元等。
从伦敦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来看,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值得我国借鉴。
1.政府重视政策制度环境建设,张弛有度英国政府对航运服务业发展采取的“积极不干预”政策让市场规律和行业自律发挥着作用。
英国政府也会适时出台优惠政策,例如吨税政策为英国吸引了大批船舶,同时也吸引了大量船公司入驻伦敦。
2.注重航运服务集聚区建设,提升航运服务功能航运服务集聚区的形成极大地促进了伦敦航运服务业的发展。
其经验告诉我们,提升航运服务功能是保持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的核心。
从伦敦航运服务业发展进程来看,起初依靠波罗的海航运交易所,在市中心城区建设航运服务软环境,注重航运服务集聚区建设。
如今,伦敦航运服务业不仅功能齐全、服务周到、供应网错综交织、辅助设施完善,众多公司、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提供商等集聚一地,提供世界一流的航运服务。
3.法律体系完备,遵守国际规则伦敦作为世界国际海事法律服务中心,英国法广泛应用于全球航运领域,英国商业法庭和职业律师在航运业界享有很高的地位和声望。
以伦敦海事仲裁制度的建立及其仲裁法的制定和修改为例,其具有两个特点:始终考虑了如何吸引外国人到伦敦仲裁;注意国际航运游戏规则的制定,从而在根本上保障自己的利益。
正是伦敦完善的海事法律体系为其航运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优越的环境。
三、鹿特丹发展特点与经验鹿特丹通过提供各种海事服务为船东和航运企业从事经营提营造良好的运作环境,如拖航服务、通讯服务人员、引航服务、船舶修理船坞、海事装备供应、检验和检查、生活用品供应、维修、废物处理、船员交接等。
鹿特丹港也是世界第二大油轮港,这使得每年能够吸引越来越多的油轮,保障燃油产品的供应和具有吸引力的燃油价格。
海事服务企业在鹿特丹提供服务具有选择不同营业地点的优势,可以是在市区、港口地区或大鹿特丹地区。
另外,人才和技术储备也是鹿特丹吸引海事服务企业的优势,如船舶管理、船舶租赁、船舶经纪等方面的人才较为集中。
从发展来看,鹿特丹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更依赖于其繁荣的临港产业和高效的物流网络。
鹿特丹的物流运输网络由各个深水货运码头,几百家物流服务企业和便利的腹地连接网络组成。
这个网络使它可以在24 h之内,将各类货物运抵超过3.5亿欧洲客户手中或各主要工业区。
此外,鹿特丹还可以为所有类型和规模的货物提供订制化的运输服务。
在大鹿特丹地区,既可以拥有自己的物流运输队伍,也可以从众多专业化的服务商之中选择合适的企业来帮助企业设计解决物流配送问题。
对于集装箱化货物的仓储和配送来说,坐落在鹿特丹港区和各个工业区内的三大物流配送基地可以为其提供最完善的各种增值服务。
这里集中了所有仓储配送服务所必需的设施和技术,从而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运输成本。
在鹿特丹周边,集聚大量专业分工的产业群,使其不仅是转运港,也是一个巨大的工业综合体。
大量跨国企业在此设立它们最重要的或是在欧洲唯一的工业联合体,在这里它们为整个欧洲甚至全世界生产工业品。
鹿特丹市炼油、化工、造船等工业主要是依托鹿特丹港发展起来的,主要分布于新水道沿岸,拥有一条以炼油、石油化工、船舶修造、港口机械、食品等工业为主的临海沿河工业带(即临港工业区)。
临海沿河工业带的化学品和石油化学工业尤其值得关注。
鹿特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欧洲的主要化学品港口,每年大约有1亿t原油海运至鹿特丹,一部分供给炼油厂,其余的通过海运、空运、管道输往欧洲其他地区。
四、借鉴境外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经验1.形成明显产业集聚现代航运服务业形成于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其本质是航运业及相关服务产业在同一地理位置上的集聚。
实践证明,产业集聚有助于上下游企业都降低消费购买的成本(如船舶融资、保险产品购买)和交易费用(如船舶交易),使航运相关服务的成本显著降低;集群内企业为提高协作效率,对生产链分工细化,有助于推动企业群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如船舶经纪产业下分船舶买卖、评估、拍卖、贸易、设计、担保等多个专业门类,并产生大量企业及就业职位,实现了单一产业专业化细分;集聚使得货主、船东、承运人等能够更稳定、更有效率地得到银行、保险、咨询企业等专业服务,比较容易获得配套的产品和服务,及时了解本行业竞争所需要的信息;集聚形成航运、保险、金融企业集群,有助于提升产业地位及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受到政府的重视,为获得各种优惠措施创造前提。
并且,由于现代航运服务业集聚地区本身可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会,会对外地相关人才产生磁场效应。
集聚区内有大量拥有各种专门技能的人才,这种优势可使企业在短时间内以较低的费用找到合适的岗位人才,降低用人成本。
综上所述,现代航运服务业唯有在交易成本上更胜一筹,才能产生集聚效益,如中国香港、新加坡就是典型案例。
2.发展借力优势产业各地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通常以自身优势产业“起家”,如伦敦以船舶经纪、船舶融资、海上保险、证券交易等金融保险业务以及法律规范下各种咨询服务作为其发展核心;新加坡以其知识创新型优势产业为背景,大力发展航运信息咨询、教育培养产业来形成现代航运服务业产业链等。
这些都充分说明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需要“因地制宜,顺势而为”,否则难以形成特色,在竞争发展当中必然会处于弱势。
3.政府重视程度较高在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初期,政府的支持作用起到了关键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