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交往方式对幼儿亲子依恋发展的影响开题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题报告
020207王晓
一、论文题目:父亲的交往方式对幼儿亲子依恋发展的影响
二、研究的意义:
在依恋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幼儿不只对母亲有很深厚的依恋情感,对父亲的依恋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并对孩子各方面的发展起着很深的影响。由于父亲角色特点与母亲的不同,建立良好的父子或父女关系,会对幼儿依恋的健康发展乃至母子依恋的健康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
著名心理学家黑格尔说:“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对于孩子来说,父亲有很多教育和社会化的功能,他对外部世界的经历和知识身体力行地为孩子提供关键性的保护和支持,能给予孩子一种超越家庭范围的宽广竞争性的社会意识,在帮助孩子解决权威、道德品质发展、自我控制和成就感等方面的问题时,父亲又是一个特殊的重要榜样。但目前的状况是家庭教育以母亲为主,父亲对子女的关心、帮助不够,这对孩子的成长显然是不够的,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性。根据这种现象,近几年来,许多专家进行了研究,父亲角色对孩子可持续的影响可以追溯到孩子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本文介绍这一领域中,父亲与子女的交往方式对于低幼儿童早期依恋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帮助父亲提高认识,明确职责,努力成为合格的父亲,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健康、智慧的孩子,给予家庭教育以科学的指导。
三、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
(一)关于亲子依恋的定义
●亲子依恋理论的创始人为约翰·鲍尔比,用以描述母婴之间形成的一种亲密感情联结,指出儿童与某一特定人物之间形成永久性的情感联结(又称“情结”) 就是依恋。
●依恋的早期研究都是围绕婴儿展开的,因此形成了亲子依恋的狭义理解,就是指婴儿与第一照看人(往往是母亲) 之间建立的情感联结状态。
●广义的亲子依恋概念已经超出了婴儿的范围,是个体对养育者持久而强烈的情感联结。
●无论是依恋的狭义解释还是广义解释,都没有把父亲考虑在定义的重要角色范围内。
(二)关于“父亲缺位”
所谓“父亲缺位”,指的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很少得到父爱或父亲在子女教育中参与很少甚至孩子没有得到父爱或父亲没有或很少参与子女教育的状况。
1、传统的思想观念,使一些父亲放弃了教育子女的责任,尤其是一些父亲受“男主外,女主内”这种家庭分工格局和传统角色观念的影响。
2、错误的教学观念和教育方式导致父亲失去了教育权利。有不少父亲以为“严父”就是板着面孔训斥子女,甚至打骂,侮辱孩子的人格,从而导致孩子对
父亲畏惧疏远或对立,父子关系紧张、扭曲甚至破裂,因而致使父亲失去了教育孩子的权利。
3、还有一种家庭,家庭角色结构倾斜,使父亲教育权失落。父亲们经常不在家,回到家时,孩子已睡了,孩子经常接触的是母亲,从母亲那听到对父亲的评价。因此父亲的形象是取决于母亲的塑造。“由临床证明妈妈在界定她的孩子们如何去看爸爸上面,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
4、还有一种见解,认为父亲“淡出”家庭教育的实质是男性文化在儿童教育中有整体“淡出”,是人格教育、素质教育在现行教育制度中不受重视的表现。
(三)母亲的教养方式与幼儿亲子依恋发展研究
1、母子(女)的研究历史和发展过程
﹡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50年代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交报告,指出了机构养育的危害,尤其是母爱剥夺的危害。
﹡鲍尔比基于他的文化观和动物分离的研究,在《依恋与失落》一书里,阐述了早期社会依恋理论,解释了儿童对母亲依恋的机制,论述了最初几年母婴依恋关系的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玛丽·爱因斯沃斯(Mary Ainsworth)等人划分了儿童的A、B、C三种依恋类型(焦虑一回避型不安全依恋、安全型依恋、焦虑一反抗型不安全依恋)和8种依恋亚型(Al、AZ、Bl、BZ、B3、B4、Cl、CZ) ,依恋研究进入了第二个阶段(60年代末一80年代中期)。
﹡梅恩(Main1985)发现幼儿讲述依恋任务的反应可更好地由早期与母亲和谐的依恋来预测,而不是与父亲的依恋。
﹡心理学家们为研究成人依恋的内部运作模式编制了一个新的量表,即AAI(the 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他们运用AAI研究发现儿童与母亲依恋关系特性的行为指标反映着母亲的认知描绘或内部自我运作模式。﹡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特别强调母亲的抚育对子女发展的影响,尤其在最初几年,孩子的经验对其成长后的人格发展非常重要。
2、母亲对幼儿早期依恋发展的影响
﹡在身体方面,母体和母乳是胎儿和婴儿唯一的和最佳的营养源泉,母亲的身体素质直接影响着人的最初发育。
﹡在心理方面,母亲情绪稳定与否将直接影响幼儿的情绪,母亲的文化素质、个性状态对幼儿的影响将远远超过父亲。
﹡在品德方面,母亲的言行举止、是非判断、道德标准等都会在幼儿尚未成熟的道德意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戈林克夫和艾姆斯(Golinkoff&Ames,1979)对父母的调查得出,母亲每天接触婴儿的时间为8.33小时,父亲为3.16小时。母亲为婴幼儿提供最多的语音刺激,交流表达的机会最多、最丰富,她最有力地指导和促进婴幼儿的语言发展。
3、母子关系相比较父子关系对早期幼儿依恋发展更具影响的原因分析
﹡性别角色:“男主外、女主内”’ 的历史定势,教养子女的这一功能,似乎是女性生育以及哺乳功能的延伸。“教育始于母亲膝下” 。
﹡个性心理特征:母亲和父亲在言语、情感、性格特征等个性心理方面都存在差异,而传统的社会印象认为,母亲的性格特征更加有利于早期幼儿的发展,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依恋。
﹡女性的职业优势:妇女多从事与人有关的职业,职业优势使她们更易掌握科学教育方法,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在对子女的教育上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父子关系幼儿亲子依恋发展研究
1、父子(女)依恋的研究历史和研究发展情况
﹡20世纪20年代以前,父亲被偶尔提及,通常是被当作养家糊口者、训导者和道德指导者.而不是孩子的养育者。
﹡20年代,有些文章开始明确提到了父亲,但是在研究中提到的父亲更
多的是被当作是管教者或者性别角色榜样。
﹡60—70年代,人们对父亲方面的关注有所增加。研究者从文化、
社会观念层面出发,将父亲概念、父亲养育(父性)作为文化结构的
一部分看待。总的来说,父亲被当作是家庭经济的支持者而与幼
儿的教养无太大关系。
﹡70—80年代一个被广泛接受的理论认为父亲对于孩子成长所起的
作用是外围的、间接的,是通过对母亲的经济和情感的支持起作用的。(Biller 1993,Macooby&Martin 1983)。
﹡70年代以后,父子关系中的双向模式,即儿童也对父亲产生
影响的模式,开始替代先前的父子关系的单向模式。
﹡80年代到目前对于父亲影响儿童发展的研究建立在不同的理论假设
前提上进行了分类汇总,形成了五类关于父亲影响的研究类型和分析。
2、关于父子(女)关系的研究分类
﹡早期亲子关系的研究是基于对母亲行为、母子关系或父母子女关系的研究,所得结论也主要是有关母亲与子女或父母与子女方面的,对于父亲方面的研究较少。在最近的十多年来,研究者们对父亲在儿童发展中的影响作用的兴趣日益浓厚,相应的研究也积极开展起来:
﹡第一类,研究单纯地只考虑父亲的态度对儿童发展的影响,而不考虑母亲的影响。这类研究所讨论的问题有性别角色发展问题和父亲涉人孩子的教养对孩子发展的影响问题。
﹡第二类,研究比较了父亲的影响与母亲的影响作用,认为父亲的接受—拒绝(爱)与母亲的一样重要。在父亲研究的早期,主要是把父亲身份(vaterschaft)和与母亲身份(mutterschaft)做比较,也就是研究它们的异同,人们对父亲的研究几乎完全依据来自母亲的信息。
﹡第三类,研究在比较的基础上认为父爱对某些特殊发展问题要比母爱更有预见性。
﹡第四类,研究排除了母亲因素,认为父亲的接受一拒绝是儿童某些特殊发展问题唯一重要的预测指标。
﹡第五类,研究认为父亲的养育和母亲的养育分别在儿子和女儿身上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
3、父亲在幼儿早期依恋的发展上的作用
﹡身体方面
父亲更多地是通过身体运动方式、触觉、肢体运动游戏,给孩子以强烈的大动作身体活动刺激,促进其身体发育。
﹡社会性发展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