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亲属称谓中敬谦称的使用特点-模板

合集下载

常见谦辞、敬辞

常见谦辞、敬辞

常见谦辞与敬辞谦称是表示谦逊的自称,敬称是尊敬对方的称谓。

谦称的词语只能用于称呼自己,尊称的词语只能用于称呼对方。

1.谦辞“家”字一族。

用于对别人称比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戚。

如家父、家尊、家严、家君——称父亲;家母、家慈——称母亲;家兄——称兄长;家姐——称姐姐;家叔——称叔叔。

“舍”字一族。

用于对别人称比自己的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戚。

如舍弟——称弟弟;舍妹——称妹妹;舍侄——称侄子;舍亲——称亲戚。

“敢”字一族。

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

如敢问——用于问对方问题;敢请——用于请求对方做某事;敢烦——用于麻烦对方做某事。

“愚”字一族。

用于自称的谦称。

如愚兄——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愚见——称自己的见解。

也可单独用“愚”谦称自己。

“拙”字一族。

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东西。

如拙笔——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拙著、拙作——谦称自己的文章;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敝”字一族。

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

如敝人——谦称自己;敝姓——谦称自己的姓;敝处——谦称自己的房屋、处所;敝校——谦称自己所在的学校。

“鄙”字一族。

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

如鄙人——谦称自己;鄙意——谦称自己的意见;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2.敬辞“令”字一族。

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

如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令堂——尊称对方的母亲;令郎——尊称对方的儿子;令爱、令嫒——尊称对方的女儿;令兄——尊称对方的兄长;令弟——尊称对方的弟弟;令侄——尊称对方的侄子;令阃——尊称别人的妻子;令亲——尊称对方的亲戚。

“拜”字一族。

用于自己的行为动作涉及对方时。

如拜读——指阅读对方的文章;拜辞——指向对方告辞;拜访——指访问对方;拜服——指佩服对方;拜贺——指祝贺对方;拜识——指结识对方;拜托——指托对方办事情;拜望——指探望对方。

“奉”字一族。

用于自己的动作涉及对方时。

如奉达(多用于书信)——告诉,表达;奉复(多用于书信)——回复;奉告——告诉;奉还——归还;奉陪——陪伴;奉劝——劝告;奉送、奉赠——赠送;奉迎——迎接;奉托——拜托。

浅谈现代汉语亲属称谓语素特点

浅谈现代汉语亲属称谓语素特点

浅谈现代汉语亲属称谓语素特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周围的人和事物都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不同的认知,汉语中也表现出相应的变化,特别是亲属称谓语素。

现代汉语中的亲属称谓语素比较特殊,与其他语言不同,它不仅仅是表示亲属关系,更表达着人们对亲属的态度和尊重程度。

因此,本文将从两个方面来阐述现代汉语亲属称谓的特点。

一是从词性的角度来看,现代汉语中的亲属称谓语素一般为动词,比较常见的有“娘”、“哥”、“姊”和“弟”等,它们都有特殊的用法。

其中,“娘”、“哥”、“姊”和“弟”等语素,一般用作主动形式,也
可以用作被动形式;而“婆”、“叔”、“舅”和“姨”等这些亲属称谓词素,一般仅用作被动形式,只能用作受谓语,不能用作主谓语。

其次,现代汉语中的亲属称谓语素也有不同的用法以及不同的发音。

比如“娘”,一般都简写成“妈”,读作“mā”,而“哥哥”一般
简写成“哥”,读作“gē”;“姊”一般简写成“姐”,读作“jiě”,而“弟弟”一般简写成“弟”,读作“dì”。

此外,还有一些亲属称谓词素,如“婆”、“叔”、“舅”、“姨”等,一般都是以“pǔ”、“shū”、“ji ù”、“yí”这样的读法发音。

以上就是现代汉语中的亲属称谓词素的特点,它们不仅表达着亲属关系,还表达着人们的态度和尊重。

从而可以看出,亲属称谓词素是汉语社会表达中不可缺少的词素,其特点极具特色。

- 1 -。

谦词敬辞使用例法归纳.ppt

谦词敬辞使用例法归纳.ppt
3、中国是礼仪之邦,说话办事都要求个“雅”字,这种求“雅”心理是委婉语产 生的第三个原因。 其它领域不愿直说的字眼也可用委婉语表示,如“停尸房— —太平间”、“身体有病——不舒服”、“没钱——囊中羞涩”。这些委婉语表 达的意思与原词一样,但它们力图掩饰、衰减、代替婉指汉语的直接和粗鄙,听 起来更舒服一些,这与人的心理作用有关,显示了社会文明的程度。
敬称 称别人家中的人,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 对他人的尊称还有:
尊:尊府、尊兄、尊驾、尊夫人; 贤:贤弟、贤妻;
仁:仁兄、仁弟; 贵:贵体、贵姓、贵庚; 高:高朋、高亲、高邻、高见; 大:大礼、大作、大驾。 附:亲友间礼貌称呼 父母同称:高堂、椿萱、双亲、膝下;
父去世称:先父、先严、先考; 母去世称:先母、先慈、先妣;
兄弟代称:昆仲、手足; 夫妻称: 伉俪、配偶、伴侣; 同辈去世称:亡兄、亡弟、亡妹、亡妻; 男女统称:男称须眉、女称巾帼; 老师称:恩师、夫子; 学生称:门生、受业; 学校称:寒窗、庠序; 同学称:同窗。
自古以来,我国对婴、幼、少、青、壮、中、老各个年龄的称谓,真 可说是名目繁多,雅致有趣。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女孩7岁——髫年;男孩8岁— —龆年;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这份信有5处错误,请找出。
尊敬的馆长 您好!
今天我到贵馆读书,被其别出心裁的外部设计和炫聕的内部场 景震慑,“最美图书馆”果然名不虛传。阳光透过玻璃洒满大厅, 有人专注选书,有人静静阅读,这真是“书香天津”的最好写照!
为了提升图书馆的品质,更好地服务读者,我提两点建议,请 采纳。
首当其冲,希望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读者只有参加 图书馆的活动,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素质的提高。

现代汉语敬谦辞

现代汉语敬谦辞

现代汉语敬谦辞摘要:敬谦辞是汉语词汇中极富表现力的一个词群。

现代汉语敬谦辞既保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又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的诸多方面。

学习和研究现代汉语敬谦辞,是了解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一条门径。

关键词:敬谦辞界定分类语用分析一、敬谦辞的界定敬谦辞,顾名思义,含恭凡是敬或谦逊的基本意义或附属意义(色彩)的词语都是敬谦辞。

由其基本定义可将其分为敬辞和谦辞两类,其中“敬”和“谦”是一种对立的感情和态度,而“敬人”和“谦己”又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两者是密切相关的。

敬谦辞是在一定前提下从礼貌词语中分离出来并加以专门研究,因此,敬谦辞是礼貌词语的一部分。

敬辞大致可分为四种界说。

一是“恭敬”说。

它着眼于“恭敬”、“尊敬”、“敬意”。

二是“礼貌”说,它着眼于“礼貌”,例如:“指用于语言交际中用于礼貌的套语”(王宗炎主编《英汉应用语言学词典》)。

三是“敬谦礼”说,即兼顾恭敬(尊敬、敬意等)和礼貌的说法。

例如:“表示恭敬和礼貌的用语,如‘请’、‘对不起’等(王德春主编《修辞学词典》)。

”四是“社会地位”说,认为敬辞的运用受人们所居的社会地位的支配。

由敬谦辞的定义我们把是否含敬谦意义或色彩作为评判敬谦辞的标准,坚持以下几条鉴别标准。

一是语素准则,根据敬谦语素判断,如“贵”、“贱”、“尊”等,但并非所有由敬谦语素组成的词都是敬谦辞。

如“尊容”多含厌恶意,讽刺意味,不被看做敬谦辞。

二是义素准则,如一个不含敬谦语素的词语,其义位中含有敬谦义素,则此词是敬谦辞。

如[遗体]:所尊敬的人(义素一)的尸体(义素二)(《现代汉语》),它的两个语素都不表敬义,不是敬语素。

义位中含有两个义素,第一个表敬义,由此可判断“遗体”是敬谦辞。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词的义位中的每一义素都不含明显谦敬义,但所有义素组合起来表谦敬义,这类词也属谦敬辞。

[绵薄]:自己薄弱的能力。

三是语用准则。

有些词语素、义素都不含敬谦成分,但人们习惯上唱吧它们用作敬谦辞,如“滥竽”(自谦)、“见笑”等。

适用对象和彼此关系尊称 谦称 泛称 代称

适用对象和彼此关系尊称 谦称 泛称 代称

适用对象和彼此关系尊称谦称泛称代称适用对象和彼此关系尊称、谦称、泛称、代称是中文语境中一个重要且复杂的话题。

在中文社交交往中,适当地使用尊称、谦称、泛称和代称可以展示对彼此的尊重和礼貌,同时也体现了中文语言中的文化习惯和人际关系的特点。

1. 尊称在中国文化中,对于比自己社会地位高或者年长的人,应使用尊称。

尊称的使用可以表达对对方的尊敬和敬意,也可以起到加强彼此关系的作用。

以尊称的方式称呼长辈,如父母、祖父母、师长等,可以增强家庭和社会关系的凝聚力。

我们通常称呼父亲为“爸爸”,母亲为“妈妈”,祖父母为“爷爷”、“奶奶”等。

对于师长或者学长学姐,我们可以称呼老师为“老师”或是名字前加上“老师”二字来表示尊重。

在职场中,对于公司高层领导、长辈同事等,我们通常使用尊称,如“总经理”、“部长”等。

这种称呼可以彰显出一种职位上的尊崇和尊重。

2. 谦称谦称是一种在中文语言中用于自我贬低或者委婉表达的一种称呼方式。

使用谦称可以体现出中国人民谦虚和含蓄的文化特点。

在社交场合中,我们常常使用谦称来表示自己的谦逊和客气。

当我们接受他人的赞美时,可以使用“过奖了”、“不敢当”等话语来表示自己对赞美的虚心接受。

在职场中,面对群体或团队,我们也可以使用谦称来表达自己的谦卑与团结。

一个领导向团队致辞时,可能会说“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带头人,离不开大家的支持和合作”,这种说法体现出了领导对自己的谦虚态度和对团队的肯定。

3. 泛称泛称是指在提及某一类人时所使用的一种称呼。

泛称的使用可以避免具体称呼有可能带来的误会或冒犯,是一种避免直呼其名的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使用泛称来表示一类人。

我们可以用“同事”来称呼所有的工作伙伴,用“学生”来称呼所有正在求学的年轻人。

这种泛称的使用可以方便交流和提问,同时也避免了对方的尴尬和冒犯。

4. 代称代称是指在提及某一人时,用第三人称代替其真名所使用的一种称呼方式。

代称的使用可以避免直接使用对方的尊称,避免尴尬和冒犯。

敬辞谦辞——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敬辞谦辞——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懂得在交际中如何正确使用称谓语,委婉语。

2、通过探究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提高交际能力,了解传统的一些文化。

学习重点:1、了解说话语言的多样性。

2、了解“婉言”说话的场合、作用、方法。

主要内容:一、称谓语(1).亲属称谓在现代汉语中,亲属称谓大都能把其身份表明一览无余,如辈份(父辈:伯、舅;同辈:哥、妹、堂弟),父系或母系(姑、姨),直系或傍系(孙、侄孙),年龄的大小(叔、伯、哥、弟)及血亲或姻亲(哥、嫂子、姐、姐夫)。

(2)社交称谓(分为非亲属称谓和语境称谓)汉语中的社会称谓,只要有衔头的,基本上都可用作称谓。

如石班长、张助理、吴科长、陈会计等。

所有的职务:部长、省长、司长、厅长、校长、院长、厂长、经理等;军衔:上将、中将、中校、少尉等;职称:工程师、高工、教授、讲师、编审等;学位:博士;职业:医生、护士、老师、会计、律师、教练等都可以加上姓称呼别人。

(3)敬语和谦语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要求人们在交往中对他人应使用敬称和谦称,应该尽量贬低自己、抬高他人以示谦虚、尊敬及客气等。

因此汉语里拥有大量的敬称、谦称的词和词组。

如称自己为“在下、鄙人、小弟、属下、老朽等”,称家人为“家父、家慈、家兄、敝东、敝岳、贱内、小儿、犬子等”。

以上为谦称。

对他人的尊称有“令尊大人、尊夫人、尊翁、尊府、令堂、令兄、令郎、令媛、令孙等”,以及“……君、……公、……老等”。

这类敬辞和谦辞反映了中国人比较独特的人际态度。

A。

“家大舍小令外人”a.对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b.对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舍,舍间,含有家里的意思。

)c.称别人家中的人,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

B。

另外还可用“犬子”、“小女”“足下”等表示谦逊。

例如:年龄称谓趣谈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女孩7岁——髫年;幼年泛称——总角;男孩8岁——龆年; 10岁以下——黄口;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13岁(女)——豆蔻年华,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碧玉年华;20岁(女)——桃李年华;24岁(女)——花信年华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70岁——古稀、杖国之年;80岁——杖朝之年;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常见谦敬词的使用 (两个角度)

常见谦敬词的使用 (两个角度)

常见谦敬辞的使用一、从“字”分类谦辞1.“鄙”字一族①鄙人:称自己。

②鄙意:自己的意见。

③鄙见:自己的见解。

2.“舍”字一族用于对别人称比自己辈分低或年龄小的亲属。

①舍侄:称自己的侄子。

②舍弟:称自己的弟弟。

③舍亲:称自己的亲人。

④舍间、舍下:称自己的家。

3.“家”字一族用于对别人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

①家父、家严:称自己的父亲。

②家母、家慈:称自己的母亲。

③家兄:称自己的兄长。

4.“敝”字一族①敝人:谦称自己。

②敝姓:谦称自己的姓。

③敝校:谦称自己的学校。

5.“愚”字一族①愚兄: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

②愚见:自己的见解。

6.“拙”字一族①拙笔: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

②拙著、拙作:谦称自己的文章。

③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7.“小”字一族①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称。

②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

8.“敢”字一族①敢问:用于向对方询问问题。

②敢请:用于请求对方做某事。

③敢烦:用于麻烦对方做某事。

9.“见”字一族①见教:客套话,指教(我)。

②见谅:客套话,表示请人谅解。

10.其他谦辞①久违:好久没见。

②久仰:仰慕已久(初次见面时说)。

③错爱:表示感谢对方的关心、爱护。

④刍荛之见:称自己浅陋的看法。

⑤过奖、过誉:用于自己受到表扬或夸奖时的话。

⑥寒门:称自己贫寒的家庭。

⑦寒舍:谦辞,称自己的家。

⑧马齿徒增:称自己白白增长年岁。

⑨涂鸦:称自己字写得不好或画画得不好。

敬辞1.“令”字一族①令堂:尊称对方的母亲。

②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

③令嫒、令爱:尊称对方的女儿。

④令郎:尊称对方的儿子。

⑤令兄:尊称对方的兄长。

⑥令阃:尊称对方的妻子。

2.“拜”字一族①拜读:读对方作品。

②拜会:和对方见面。

③拜望:看望或探望对方。

④拜托:请对方帮忙。

⑤拜识:结识对方。

⑥拜辞:告辞对方。

3.“奉”字一族①奉告:告诉对方。

②奉还:归还对方的物品。

③奉送:赠送对方礼物。

④奉劝:劝告对方。

4.“惠”字一族①惠赠:指对方赠予(财物)。

②惠存:多用于送对方相片、书籍等纪念品。

常用谦敬词语分类及用法概述

常用谦敬词语分类及用法概述

常用谦敬词语分类及用法概述(一)对人尊敬,对己谦恭,这是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的礼仪。

敬称,是用以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人或事物,以表示敬重;谦称,是对人称呼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以表谦恭。

“家大舍小令外人”是对谦敬词语的最好概括,即在别人面前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字,如“家父”“家兄”;在别人面前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则冠以“舍”字,如“舍弟”“舍侄”;称别人家中的人则冠以“令”字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

在谦称中,除“家”“舍”二字外,还常用“愚”“贱”“拙”“敝”“寒”“小”等谦辞。

在敬称中,除“令”字外,还常用“尊”“贵”“贤”“高”“大”“玉”“宝”等敬辞。

在使用谦敬语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尊重对方,二是要注意分寸。

我们在平时要注意积累、辨识、牢记一些常用的谦辞和敬辞,才能在运用时得心应手,言随意遣。

一、常用谦辞1、“家”。

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亲戚。

如“家父”“家尊”“家严”“家君”(称父亲),“家母”“家慈”(称母亲),“家兄”、“家姐”“家姊”(称哥、姐),家叔(称叔叔)、家累(称自己的眷属)等。

2、“舍”。

用于对别人称比自己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戚。

如“舍弟”(弟弟)、“舍妹”(妹妹)、“舍侄”(侄儿)、“舍亲”(亲戚)等。

3、“小”。

称自己和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如“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自称)、“小儿”“小顽”“小犬”(称自己的儿子)、“小女”(称自己的女儿)、“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称)、“小生”(青年读书人自称,多见于早期白话,今已不用)、“小可”(自称)、“小店”“小肆”(称自己的店铺)、“小照”(称自己的照片)等。

4、“老”。

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

如“老粗”(称自己没文化)、“老朽”(老年人自称)、“老脸”(老年人指自己的面子)、“老身”(老年妇女自称)等。

5、“敢”。

表冒昧地请求别人。

如“敢问”(问对方问题)、“敢请”(请求对方做某事)、“敢烦”(麻烦对方做某事)等。

称谓词

称谓词

汉语谦敬语研究概况及分析谦敬语,作为语言符号系统中的一个特殊的符号,在当今世界语言研究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西方语言学家们所研究的V-T系统,即第一人称的敬称通称,就是对英语敬语研究的一个重要突破。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是世界上备受称誉的礼仪之邦。

我们的祖先在创造中国古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了色彩纷呈、丰繁多样的谦敬语,构建了中国谦敬语的语汇大厦,装点了华夏民族的语言圣殿,为我们民族语言文明礼貌提供了十分丰富的养料。

近年来,不少语言学家正在大声疾呼要加强对中国敬语研究,本文对汉语的谦敬副词的研究领域、研究方法进行了总体概览和简单分析。

一、谦敬语的定义语言中的谦词、敬词是为了满足文明社会人际交往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人际交往中礼貌原则的一种体现形式。

中国是礼仪之邦,重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何为利《礼记.曲礼上》:云:“夫礼者,自卑而尊人。

”就是说在交际中,要用谦卑的词语来指称自己或与之相关的人和事。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谦词和敬词。

海德格儿(Martin Heidegger)说:“语言是存在之家。

”人们总希望把家装饰得温馨雅致,因此,谦敬委婉的表达或许可以看作是语言的装饰,它是人类文明社会使用语言时普遍存在的现象。

利奇(GeofreyN.Leech)在《语用学原则》中提出过著名的“礼貌原则”。

谦敬词的使用正是所谓“谦逊准则”和“赞誉准则”的体现。

韩在均给出的谦敬语的定义则是:敬词,指含有尊敬色彩的词;谦称,指含有谦恭色彩的词。

二、谦敬语的使用问题谦敬词语是语言交际的一部分重要内容。

恰当使用谦敬词,能够使言语交际顺利进行。

几年来的研究重视使用性,从规范使用谦敬词入手,探讨了汉语谦敬词语教学以及指导外国留学生恰当使用汉语谦敬词的问题。

1、谦敬语的规范使用田希,在《谈语言得体中的敬词谦语》一文中,提出使用敬词谦语,应注意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用语要看对象,即有人把某些敬词谦语的用法归纳为“家大舍小令外人”一句话,意思是,对别人指称自己或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对别人指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冠以“舍”,在称呼对方亲属时,多用“令”字冠首,表示敬重。

中国的称呼礼仪

中国的称呼礼仪

中国的称呼礼仪中国的称呼礼仪:尊重、亲切与多样的表达中国,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其称呼礼仪自然也是丰富多彩、富有内涵的。

称呼不仅代表了对他人的尊重与关心,更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同探讨中国的称呼礼仪,感受其中的韵味与智慧。

一、尊称与谦称:尊重与谦逊的交织在中国的称呼体系中,尊称与谦称是最为基本、也是最为核心的要素。

尊称用于称呼地位、辈分或年龄高于自己的人,如“先生”、“女士”、“老师”等。

这些称呼不仅表达了对对方的尊重,也体现了自己的谦逊。

而谦称则是用于自称,如“在下”、“鄙人”、“晚辈”等,表示自己的谦虚和低调。

二、亲属称呼:亲情的细腻表达在中国,亲属之间的称呼非常讲究,每一种称呼都代表着特定的血缘关系和亲情纽带。

例如,称呼父亲为“爸爸”或“父亲”,母亲为“妈妈”或“母亲”,称呼爷爷为“爷爷”,奶奶为“奶奶”等。

这些称呼不仅体现了家族关系的层次,也传递了亲人之间的深厚感情。

三、职业与身份称呼:尊重与专业的象征在职业与身份方面,中国的称呼礼仪同样丰富多彩。

对于医生,我们尊称为“大夫”或“医生”;对于教师,我们尊称为“老师”;对于领导或长辈,我们尊称为“领导”、“老板”或“前辈”等。

这些称呼不仅表示了对对方职业或身份的尊重,也体现了对其专业能力和地位的认可。

四、社交场合的称呼:多样与灵活的应用在社交场合,中国的称呼礼仪同样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

在正式场合,我们通常使用“先生”、“女士”等称呼;而在亲密的社交环境中,我们可能会使用更为亲切、随意的称呼,如“朋友”、“兄弟”、“姐妹”等。

此外,在称呼陌生人时,我们通常使用“先生”、“女士”或“师傅”等,以示尊重和礼貌。

五、称呼礼仪的变迁:传统与现代的融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中国的称呼礼仪也在不断地演变和更新。

一方面,传统的称呼礼仪仍然被广泛地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另一方面,一些新的、更为简洁和现代的称呼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和使用。

亲属敬谦称在近现代的语用差异

亲属敬谦称在近现代的语用差异

亲属敬谦称在近现代的语用差异无论在近代还是现代,亲属敬谦称都是常见的敬谦辞。

但从近代到现代,亲属敬谦称的语用状况已经悄悄发生了一些变化,其中尤以语用搭配和语序两个方面的变化最为明显,这导致了语用差异的产生。

了解这些语用差异,是现代交际中得体运用亲属敬谦称的重要前提。

标签:亲属敬谦称近代现代语用差异无论是近代还是现代,亲属敬谦称都是常见的敬谦辞。

但从近代到现代,亲属敬谦称的语用状况已经悄悄发生了一些变化,其中在语用搭配和语序两个方面的变化所导致的差异最为明显。

一、语用搭配上的差异在近代,亲属敬谦称前时常附有人称代词、姓名等指代成分,构成“人称代词/姓名等称代成分+亲属敬谦语素+N”的较特别的语用结构。

近代汉语话语中关涉第三方的亲属时,其用法往往要在亲属敬称前加上第三人称指代词或姓名。

例如:(1)他令尊也曾下死苔抽过几次,无奈竟不能改。

(《红楼梦》第二回)(2)高老先生道:“诸位才说的,可就是赣州太守的乃郎?”(《儒林外史》第三十四回)(3)只这申老爹的令郎,就是夏老爹的令婿。

(《儒林外史》第二回)倘若将上例中的指代成分“他”“赣州太守的”“申老爹的”“夏老爹的”去掉,就会被误认为指称的是对方的父亲、儿子、女婿,而非第三方的亲属关系,所以,这种情况下的指代成分去不得,这不难理解。

其他用例如:“他令夫人”(《红楼梦》第二回)、“施御史的令孙老爷”(《儒林外史》第二回)、“他令徒”(《歧路灯》第三十七回)等。

而现代汉语中几乎见不到对第三方的亲属用敬语的现象,这类搭配自然就不存在了。

近代汉语话语中敬称对方的亲属或谦称己方的亲属时,在亲属敬谦称前加上人称指代词或姓名,这样的情况也很普遍。

例如:(4)雷亨道:“你的令甥拿着朴刀赶来问我取银子。

”(《水浒全传》第十四回)(5)只是我家嫂也是个糊涂人,几个舍侄,就像生狼一般,一总也不听教训。

(《儒林外史》第五回)(6)倒没有什么新闻,倒是老先生你贵同宗家,出了一件小小的异事。

敬辞谦辞的特点及一览表

敬辞谦辞的特点及一览表

敬辞谦辞的特点及一览表敬辞和谦辞的特点之一是它的单向性。

所谓“敬”,当然是对别人而言的,而“谦”,则是用于自己的,两者不能混用,这一点本应十分明白。

但事实上有些词还存在着用反的现象。

如“我明天一定光临”、“我贵姓王”、“请你拜读一下我的大作”、“这是我的高见”……例句中原应该用于对方的“光临”、“贵姓”、“大作”、“高见”等敬辞都用到自己头上去了,不免太妄自尊大。

同理,谦辞就不能用到对方身上。

特点之二是有些词在年龄长幼、地位高低等不同情况下用法有所区别。

如问人的年龄,问老人,宜用“高寿”,问年轻姑娘,宜用“芳龄”,一般的,可用“贵庚”。

如果向老人问“芳龄”,当然是万万使不得的。

又如同是谦辞,兄长可向弟妹自称“愚兄”,而弟弟却不应对兄长自称“愚弟”。

因为照理说弟不如兄,兄自称“愚”可谓客气,弟自称“愚”又算什么呢?弟本来就是愚的嘛。

同理,学生向老师自称“愚生”,也是不适当的。

要防止出现错误,除了了解敬辞谦辞的特点之外,最根本的是要了解这个词的本来意义。

如“拙作”和“大作”,如果知道了“拙”是“笨”的意思,“大”则是表示赞颂,那么当然知道前者用于自己而后者用于对方了。

又如“惠赠”的“惠”是指别人给自己以好处,所以送东西一般用“×××(对方)惠存”,意即请对方保存是给了我好处的。

这个“惠”字就有客气意味。

如果写“×××(自己)惠赠”,则表示我送你东西是我对你施以恩惠了,岂不过于自矜!再如“笑纳”,“纳”是“接受”、“收下”之意,“笑”则是“嘲笑”、“哂笑(所以也有作“哂纳的”)”之意。

“笑纳”的意思是我送你的东西不好,不成敬意,让你笑话了。

所以应是“我送礼物请你笑纳”。

而有人把“笑”理解为“高兴”,是因为高兴而笑,所以会说“你送的礼物我笑纳了”。

这样,在别人看来,便是说“你送的东西我带着嘲笑的态度收下了”。

这对别人是多么的不尊重!【谦称】(1)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

现代汉语亲属称谓中敬谦称特点(人教版)

现代汉语亲属称谓中敬谦称特点(人教版)

现代汉语亲属称谓中敬谦称特点 (人教版)汉语亲属称谓中敬谦称的特点与传统的汉文化关系密切,或者说,传统的汉文化深深地影响了汉语亲属称谓的价值取向,而敬谦称就是这种影响的表现之一。

了解亲属称谓中敬谦称的特点,有利于我们正确地使用这些敬谦称。

一、亲属称谓中的敬谦称具有明显的指向性。

(1)“嗯,仁者,求仁得仁;恕者,犯而不校。

好名字,谁给你起的?”“家父所赐。

”“令尊是……”“家父易元杰,曾在中堂大人麾下为国效力。

”(霍达《补天裂》第一章)(2)健生说道:“令兄出去了吗?”燕秋道:“程先生带他去拜访一个人去了。

”健生道:“这样早,程先生就来过了吗?”燕秋道:“是的,他来过了。

因为我没有起来,他没有惊动我,就同家兄出去了。

”(张恨水《雁归来》第四十二回)“家父”、“令尊”虽然都是对“父亲”的称谓,但是他们所具体使用的场合不同。

“家父”只用于对自己父亲的称呼,而“令尊”用于对对方父亲的称呼,就是说,一个指向内,一个指向外。

如果对它们不加以区别,甚至颠倒使用,就只会闹出笑话了。

除了“家父”和“令尊”以外,其他的如“家母”和“令堂”,“贱内”和“尊夫人”,“家兄”和“令兄”,“舍妹”和“令妹”,“小儿”和“令郎”,“小女”和“令爱”等都具有明确的指向性。

“家母、贱内、家兄、舍妹、小儿”等都是内向性的,只能用于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人,而“令堂、尊夫人、令兄、令妹、令郎、令爱”等都是外指性的,只能用于对方或与对方相关的人。

对“尊”、“贤”、“令”、“家”、“舍”等敬谦语素的使用,除了要注意内外指向性,还要注意上下指向性。

有些语素只可用于长辈或平辈,而有些必须用于平辈或晚辈。

“令”是通用于他人亲属的敬语素,无年龄和辈分之分,而“尊”、“家”一般用于长辈和平辈,“贤”、“舍”、“小”则用于平辈或晚辈。

二、亲属称谓中的敬谦称具有独特的民族性。

亲属称谓中的敬谦称是汉语称谓中最具民族特色的一部分。

例如同是对父亲的称呼,汉语中有“尊公、尊甫、尊翁、尊君、令尊、家父、家严、家公、家君、家尊”等不同的叫法,而在英语中,往往只是最简单的“your father”或“my father”,不象汉语称谓这样丰富且具有表情性。

汉语中的敬语与谦辞

汉语中的敬语与谦辞

汉语中的敬语与谦辞汉语中的敬语大家只知道日语和韩国语中会有敬语,但不知我们汉语中也会有很多敬语,这些词汇在过去被广泛使用,直到现在**香港很多信函称谓中使用频率也很高。

多学习汉语中的敬语,在说话的时候会让人觉得语气缓和,给人留下知书明理的印象。

敬辞一、“令”: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前表示对别人亲属的尊敬,有“美好”的意思。

如:令尊、令堂:对别人父母的尊称令兄、令妹:对别人兄妹的敬称令郎、令爱:对别人儿女的敬称令阃:尊称别人的妻子令亲:尊称别人的亲人二、“惠”:敬辞,用于对方对自己的行动。

如:惠临、惠顾: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惠存:请别人保存自己的赠品三、“垂”:敬辞,用于别人对自己的行动。

如:垂问、垂询:指对方询问自己垂念:指别人想念自己四、“赐”:敬辞,指所受的礼物。

如:赐教:别人指教自己赐膳:别人用饭食招待自己赐复:请别人给自己回信五、“请”: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什么事。

如:请问:希望别人回答请教:希望别人指教六、“高”:敬辞,称别人的事物。

如:高见:指别人的见解高论;别人见解高明的言论高足:尊称别人的学生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纪高龄:用于称老人的年龄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七、“华”:敬辞,称跟对方有关的事物。

如:华翰:称别人的书信华诞:别人的生日华厦:别人的房屋八、“贤”:称呼对方,多用于平辈或晚辈。

如:贤弟、贤侄等九、“奉”敬辞,用于自己的行为涉及对方。

如:奉送:赠送奉还:归还奉劝:劝告奉陪:陪同常用敬辞卫冕:指竞赛中保住上次获得的冠军称号。

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惠允:敬辞,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家父: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家母: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母亲驾临:敬辞,称对方到来见教:客套话,指教(我),如“有何见教”见谅:客套话,表示请人谅解借光:客套话,用于请别人给自己方便或向人询问借重:指借用其他人的力量,多用做敬辞金婚:欧洲风俗称结婚五十周年金兰:可用做结拜为兄弟姐妹的代称,如“义结金兰”进见:前去会见,(多指见首长)进言:向人提意见(尊敬或客气的口气),如“向您进一言”、“大胆进言”晋见:即进见觐见:(书)朝见(君主)垂问:敬辞,表示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

中国礼仪中一些称谓的用法

中国礼仪中一些称谓的用法

中国礼仪中一些称谓的用法在中国礼仪文化中称谓的词语很多如(“家大舍小令外人”的七字诀:“家”、“大”,是自称长辈和平辈家人的谦称,如“家父”、“家母”或“家兄”等等。

“舍”、“小”,则完全是谦卑的自称,即当着别人称呼比自己辈份小或年龄小的家人,如“舍弟”、“舍妹”等等。

“令”、“外”、“人”:令,美好的意思。

凡称呼别人的家人,无论辈份大小,男女老少,都冠以“令”字,以示尊敬,如称别人的父亲为“令尊”、母亲为“令堂”、妻子为“令阃”、哥哥为“令兄”、妹妹为“令妹”、儿子为“令郎”、女儿为“令嫒”等。

)现在就把其中三个很容易用错的称谓,挑拣出来,让大家学习:(一)乃父、乃师——不是他的父亲、他的老师;而是你的。

这个近乎文言文的称谓,经常被现在的文化人揪出来引用。

最常见的是领导讲话、序言后跋之中,大人物要摆摆老资格、说说“想当初”,便以客观公允的语气,联系人家的先生或者祖宗十八代:“某某人,作品如何优秀,风格如何突出,颇有乃师(或者乃父)之风。

”本想拉些老人、名家来陪绑,孰料,搬来个驴唇不对马嘴的“称呼”,没做成好人,防到辱没了自家名声。

“乃”,是第二人称代词,“你”的意思;而不是第三人称代词。

陆游在《示儿》诗里说:“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乃翁,是“你父亲”,代指诗人自己。

看来,把第二人称、第三人称颠倒了,意思就非常滑稽。

(二)夫人——不要这样叫自己的老婆;应该留给别人的太太。

这个称呼遍地流。

特别是打领带、坐席面的场合,那些和老公在一起的女士,常被尊称为“夫人”。

这样抬举别人的老婆,当然可以;偏偏有人鹦鹉学舌,向别人介绍自己的老婆,也说:“这是我的夫人。

”《辞海》里明确标注夫人这一词条的五种解释:1,周代称诸侯的妻子;2,古代称帝王的妾;3,命妇的称号;4,妇人的尊称;5,尊称对方的妻子。

可见,称女士为夫人往往是礼多人不怪,在家里,跟自己的老婆叫夫人也无可厚非,但最露怯的是,在正式场合向别人介绍自己的老婆,张口闭口叫“我的夫人”。

常见尊称、谦称和文明习惯用语

常见尊称、谦称和文明习惯用语

连云港市板浦初级中学时明来辑录口语交际中,要注意恰当地使用一些常见的尊称、谦称和文明习惯用语。

在尊称对方亲属时,多用“令”字冠首:对方的父亲称“令尊”,对方的母亲称“令堂”,对方的兄弟称“令兄”、“令弟”,对方的儿女称“令郎”、“令爱”。

谦称自己的亲属,比自己大的用“家”字冠首,如:称自己的父亲为“家严”、“家尊”、“家君”;比自己小的用“舍” 字冠首,如:称自己的弟弟妹妹为“舍弟”、“舍妹”,称自己的侄儿为“舍侄”。

这就“家”大“舍”小“令”外人。

一些传统的而现在仍在用的文明习惯用语有: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未见说“久违”,对方不适说“欠安”,请人批评说“指教”,求人原谅说“包涵”,请人帮忙说“劳驾”,请人给方便说“借光”,麻烦别人说“打扰”,向人祝贺道“恭喜”,求人解答用“请问”,请人指点用“赐教”,托人办事用“拜托”,赞人见解用“高见”,看望别人用“拜访”,未及迎接说“失迎”,宾客来到用“光临”,陪伴朋友用“奉陪”,中途先走说“失陪”,等候客人说“恭候”,请人勿送说“留步”,欢迎购买说“光顾”,归还原物说“奉还”,对方来信叫“惠书”,读人文作叫“拜读”,老人年龄称“高寿”,一般年龄问“贵庚”,小姐年龄称“芳龄”,问人姓名说“贵姓”,答说己姓先“免贵”,称人住处叫“府上”、“贵府”,称己住处叫“敝处”、“寒舍”,请入修改叫“斧正”,欢迎咨询用“垂询”。

“令爱”。

谦称自己的亲属,比自己大的用“家”字冠首,如:称自己的父亲为“家严”、“家尊”、“家君”;比自己小的用“舍” 字冠首,如:称自己的弟弟妹妹为“舍弟”、“舍妹”,称自己的侄儿为“舍侄”。

这就“家”大“舍”小“令”外人。

一些传统的而现在仍在用的文明习惯用语有: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未见说“久违”,对方不适说“欠安”,请人批评说“指教”,求人原谅说“包涵”,请人帮忙说“劳驾”,请人给方便说“借光”,麻烦别人说“打扰”,向人祝贺道“恭喜”,求人解答用“请问”,请人指点用“赐教”,托人办事用“拜托”,赞人见解用“高见”,看望别人用“拜访”,未及迎接说“失迎”,宾客来到用“光临”,陪伴朋友用“奉陪”,中途先走说“失陪”,等候客人说“恭候”,请人勿送说“留步”,欢迎购买说“光顾”,归还原物说“奉还”,对方来信叫“惠书”,读人文作叫“拜读”,老人年龄称“高寿”,一般年龄问“贵庚”,小姐年龄称“芳龄”,问人姓名说“贵姓”,答说己姓先“免贵”,称人住处叫“府上”、“贵府”,称己住处叫“敝处”、“寒舍”,请入修改叫“斧正”,欢迎咨询用“垂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亲属称谓中敬谦称的使用特点
【摘要】传统汉文化深深地影响了汉语亲属称谓的价值取向,了解亲属称谓中敬谦称的特点,有利于我们正确地使用这些敬谦称。

【关键词】亲属称谓;敬称;谦称;使用特点
汉语亲属称谓中敬谦称的特点与传统的汉文化关系密切,或者说,传统的汉文化深深地影响了汉语亲属称谓的价值取向,而敬谦称就是这种影响的表现之一。

了解亲属称谓中敬谦称的特点,有利于我们正确地使用这些敬谦称。

一、亲属称谓中的敬谦称具有明显的指向性。

(1)“嗯,仁者,求仁得仁;恕者,犯而不校。

好名字,谁给你起的?”
“家父所赐。


“令尊是……”
“家父易元杰,曾在中堂大人麾下为国效力。


(霍达《补天裂》第一章)
(2)健生说道:“令兄出去了吗?”
燕秋道:“程先生带他去拜访一个人去了。


健生道:“这样早,程先生就来过了吗?”
燕秋道:“是的,他来过了。

因为我没有起来,他没有惊动我,就同家兄出去了。


(张恨水《雁归来》第四十二回)
“家父”、“令尊”虽然都是对“父亲”的称谓,但是他们所具体使用的场合不同。

“家父”只用于对自己父亲的称呼,而“令尊”用于对对方父亲的称呼,就是说,一个指向内,一个指向外。

如果对它们不加以区别,甚至颠倒使用,就只会闹出笑话了。

除了“家父”和“令尊”以外,其他的如“家母”和“令堂”,“贱内”和“尊夫人”,“家兄”和“令兄”,“舍妹”和“令妹”,“小儿”和“令郎”,“小女”和“令爱”等都具有明确的指向性。

“家母、贱内、家兄、舍妹、小儿”等都是内向性的,只能用于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人,而“令堂、尊夫人、令兄、令妹、令郎、令爱”等都是外指性的,只能用于对方或与对方相关的人。

对“尊”、“贤”、“令”、“家”、“舍”等敬谦语素的使用,除了要注意内外指向性,还要注意上下指向性。

有些语素只可用于长辈或平辈,而有些
必须用于平辈或晚辈。

“令”是通用于他人亲属的敬语素,无年龄和辈分之分,而“尊”、“家”一般用于长辈和平辈,“贤”、“舍”、“小”则用于平辈或晚辈。

二、亲属称谓中的敬谦称具有独特的民族性。

亲属称谓中的敬谦称是汉语称谓中最具民族特色的一部分。

例如同是对父亲的称呼,汉语中有“尊公、尊甫、尊翁、尊君、令尊、家父、家严、家公、家君、家尊”等不同的叫法,而在英语中,往往只是最简单的“your father”或“my father”,不象汉语称谓这样丰富且具有表情性。

使用不同的称谓显示说话者的感情好恶和尊恭谦卑,这是汉语敬谦称中才具有的独特的民族性。

再将汉语中的亲属称谓和英语中的进行比较,我们可以看得更加清楚。

家父、家严、家公、家君、家尊 my father
家母、家慈、家堂、家夫人 my mother
家兄、愚兄、小兄 my elder brother
贱房、贱荆、贱内、贱妻、贱累、贱室 my wife
小儿、小犬、小豚、贱息、贱子、犬子 my son
小女、拙女my daughter
……
尊慈、尊堂、尊母、尊萱 your mother
尊公、尊甫、尊翁、尊君、令尊 your father
令兄、令兄大人、尊兄、贤兄 your elder brother
令阁、令妻、令攸、令室、令阃、令正 your wife
令郎、令公子、令嗣、令子、贤子、贤息、贤郎 your son
令爱、令媛、令闺爱、令千金、令淑 your daughter
……
三、亲属称谓中敬谦称具有一定的时代性。

亲属称谓中的敬谦称是中国古代封建等级制度和宗法制度的产物。

古代封建社会,等级森严,深受礼教束缚的人们形成了强烈的尊卑等级观念。

国家之中,君君臣臣界限不可僭越,而在家庭之中,尊卑长幼之序严格有别,敬谦称谓随之产生,而亲属称谓中的敬谦称谓也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伴随而生。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许多敬谦称已经不符合时代的要求,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举例说来,在封建社会里,一个男人往往三妻四妾,“尊宠”、“令宠”都是对他人姬妾的敬称,而“贱妾”、“小妾”是对自己姬妾的谦称,而这些敬谦称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复存在了。

由于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女子在封建社会是没有地位的,而到了现代,男
女平等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所以那些体现男尊女卑思想的敬谦称也不能在现代汉语中存在。

在封建社会中,“小婢子”是对女儿的谦称,而“箕帚之使”是对妻子的谦称,这些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

(1)“姬妾是扬州土产,小弟替年兄觅个尊宠何如?”(清·李渔《怜香伴·斋访》)
(2)“只见他令宠把奉承他的一套本事,多使出来奉承那番兵。

”(《续金瓶梅》第十一回)
(3)“女迎笑曰:‘花城娘子,贵趾久弗步……小哥子抱得来?’曰:‘又一小婢子。

’”(蒲松龄《聊斋志异·翩翩》)
(4)“楚庄王使使赍金百斤,聘北郭先生,先生曰:‘已有箕帚之使,愿入记之。

’”(《韩诗外传》卷九)
在封建制度下,等级森严,对别人家的子女,尤其是富贵人家的子女,往往尊称为“少爷”、“公子”“小姐”、“千金”,对富贵人家的儿媳称作“少奶奶”,在现代汉语中,“少爷”、“公子”、“千金”还在使用,“少奶奶”已基本不用了,而“小姐”的含义变得复杂了,也基本不用于称呼别人的女儿。

(1)“李先生的少爷病得很重,李太太催李先生赶快回去。

”(曹禺《日出》第四幕)
(2)“她的公子,这一会烧得更重了,我没敢多问话。

”(曹禺《蜕变》第四幕)
(3)“你应该先去看看你的千金小姐,她吃亏了!”(茅盾《子夜》八)
(4)“要是太太还在,看见你们长大了,该多喜欢!还有我们少奶奶,公馆里哪个不喜欢她?”(巴金《家》十四)
现代家庭关系的变化导致现代亲属称谓的简化,许多古代称谓在现代汉语中保留得已不多,大致局限于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孙侄等,现今用得较多的有 :家父、家母、家严、家慈、家姊、家兄、尊府、尊堂、令尊、令堂、令慈、令郎、令嫒、令爱、令孙、贤侄、贤婿、小女、小犬、犬子、小侄、舍弟、舍妹等。

四、亲属称谓中敬谦称具有很强的书面性。

现代汉语敬谦称主要源于古汉语,所以这些亲属称谓中的敬谦称一般不用于口语,而更多地使用在书面语,尤其是雅体书信、文人书札中。

因此,我们在使用这些敬谦称时,要注意一定的选择性,要特别注意使这些敬谦称与随意的口语保持协调。

正确使用亲属称谓中的敬谦称,是现代文明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但是在使用时,不能为了使用而滥用,一定要注意这些敬谦称的使用场合和范
围,注意对方的身份。

如果向一个小孩子问起“令尊”,由于知识的局限,小孩子可能会不理解,反而没有问“你的爸爸”来得通俗易懂。

【参考文献】
梁章钜.称谓录[M]. 天津:天津市古籍书店出版,1987.
蔡希芹.中国称谓辞典[Z].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韩省之.称谓大辞典[Z]. 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91.
刘宏丽.现代汉语敬谦辞[M].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XX.
马宏基,常庆丰.称谓语[M]. 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田惠刚.中西人际称谓系统[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周一良.郊叟曝言[M]. 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XX.
陈原.社会语言学[M]. 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
陈松岑.礼貌语言初探[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11] [韩]金炫兑.交际称谓语和委婉语[M]. 北京:台海出版社,20XX.
[12] 冯汉骥.中国亲属称谓指南[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
[13] 袁庭栋.古人称谓漫谈[M]. 北京:中华书局,1994.
[14] 吉常宏.汉语称谓大词典[Z].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XX.
[15] 杨应芹,诸伟奇.古今称谓词典[Z]. 合肥:黄山书社出版社,19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