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和比例尺资料.

合集下载

地图基本要素

地图基本要素

地图基本要素一、地图上的比例尺1、比例尺是个分式。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2、比例尺越大,分母越小,表示的地区范围就越小,内容就越详细3、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大,表示的地区范围就越大,内容就越简略4、1/1000000比例尺大于1/100000000比例尺。

二、地图上的方向1.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经纬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指向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提醒学生:如果指向标没有指向正北方,就先转动地图,使指向标的箭头朝上,然后再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方向;3、在没有经纬网,也没有指向标的情况下,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4、在用一经线上,任何一点总是位于另一点的正南或正北在用一纬线上,任何一点总是位于另一点的正东或正西三、图例和注记1、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2、注记:地图上的文字说明四、常见地图地形图的判读一、海拔和相对高度:①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②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二、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势的起伏和山峰、山脊、山谷等:等高线地形图的原理:用来表示地形高低起伏;等高线密集,说明坡度陡;等高线稀疏,说明坡度缓(一)、山顶:数值中部高,四周低。

(二)、盆地:数值中间低,四周高。

(三)、鞍部:两山顶间的连接部位。

(四)、陡崖:等高线会和并重叠在一起。

(五)、山脊:等高线从高处向低处凸出。

(山脊线地势比两侧高,没有河流)(六)、山谷:等高线从低处向高处凸出。

判断山脊和山谷,一定要看等高线的数值三、如何计算陡崖的相对高度和海拔高度①陡崖顶部的绝对高度(H)计算公式为:M≤H<(M+d),M为陡崖处会集的等高线最大值,d为图中的等高距。

(即陡崖顶部的海拔高度应该高于相互重合的几条等高线数值(高度)最大的那条等高线的数值,但是一定小于该数值加上等高距)②陡崖底部的绝对高度(h)计算公式为:(m-d)<h≤m,m为陡崖处会集的等高线最小值,d为图中的等高距。

1.2.1地图知识——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1.2.1地图知识——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例. 在一张地图上,60°N纬线上有两地,其图上 距离为11.1cm,地方时相差2小时。则此图比例尺是 ( A ) A.1:15 000 000 B.1:1 000 000 C.1:30 000 000 D.1:1 500 000
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的详略:
相同图幅:比例尺越大,图上表示的实际范围越 小 ,但表 示的内容越 详细 。比例尺越小,则范围越 大 ,内容越 简略 。 通常,绘制一张世界地图用 小比例尺 ,一张某旅游景点 大比例尺 。(填 大比例尺或小比例尺) 图用
1.2.1地图知识
——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一、地图上的比例尺
概念: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图上面积 比例尺平方= 实际面积
→ 分母越大,比例尺越 小 。
表示方法:
(1)数字式: 如 1:500 000 (2)线段式: 0 200 300 100
400千米
(3)文字式:如 图上一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0千米
两张图幅相同的地图(
B )
A.比例尺小的,图上单位距离表示的实地距离小, 图上表示的实地范围小. B.比例尺小的,图上单位距离表示的实地距离大, 图上表示的实地范围大. C.比例尺大的,图上单位距离表示的实地距离小, 图上表示的实地范围大.
D.比例尺大的,图上单位距离表示的实地距离大, 图上表示的实地范围小.
A在B的、B在C的、C在A的什么方向?
A在B的西北, B在C的东南, C在A的西南。
三、图例和注记
首都
省级行 政中心 一般 城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界 国界 未定国
图例:符号、颜色 注记:文字、数字 省,自治区, · 直辖市界 地区界 铁路 公路 长城 运河 河流,湖泊

地图、比例尺、经纬网、等高线知识点总结

地图、比例尺、经纬网、等高线知识点总结

地图、比例尺、经纬网、等高线知识点总结地图是一种用来表示地球表面特征的平面图形工具。

它为我们提供了获取地理信息、导航和了解地球不同地区的方法。

在阅读和使用地图时,一些基本概念和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包括比例尺、经纬网和等高线。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并介绍它们在地图阅读中的应用。

一、比例尺比例尺是地图上用来表示真实距离与地图上距离之间关系的一种工具。

它通常以分数、比例或者直线段的方式表示。

比例尺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地图上的距离并估算实际距离,因此在地图阅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当一个地图的比例尺为1:100000时,意味着地图上的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中的100000厘米,或者1000米。

因此,如果我们测量两个地点在地图上的距离为5厘米,那么实际距离就是5000米。

比例尺还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地图上的物体或地区的相对大小。

例如,如果一个城市在地图上的绘制比另一个城市大,那么在实际中这个城市可能也确实更大。

二、经纬网经纬网是地球表面的一种基准系,它由经线和纬线组成。

经线是连接地球北极和南极的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经度线。

而纬线则是连接地球东西两极的线,也被称为纬度线。

经纬网的交点就是我们常说的坐标点。

经纬网使得我们能够在地球表面上精确定位和测量距离。

经度和纬度的度量方式以角度为单位,以赤道为基准。

经度的度量范围为0°到180°,以本初子午线(通过伦敦的经线)为基准,向东为正,向西为负。

纬度的度量范围为0°到90°,以赤道为0°,向南为负,向北为正。

经纬网的表示方式通常以度(°)、分(′)、秒(″)或以小数形式呈现。

例如,一个地点的经度为120°30′,纬度为30°15′,这样就可以唯一确定该地点的位置。

三、等高线等高线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地形高度变化的曲线线条。

等高线连接了相同高度的点,同时呈现了山脉、山谷、河流等地形特征。

通过读取等高线的形状、间距和标签,我们可以推测出地势的起伏情况和地形的特征。

七年级上册地图的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地图的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地图的知识点地图是人们认识世界、寻找方向、制定计划和进行决策的基本工具,也是地理学最重要、最基本的表现形式。

在七年级上册的学习中,学生将接触到地图的相关知识点。

下面将从地图的定义、分类和绘制等方面详细介绍。

一、地图的定义地图是在某种比例下,按一定的规定方法,把地球表面缩小到一个平面上的成像方式。

它是地球表面一种图形化的表现形式,依照不同的目的可分为不同的种类。

二、地图的分类1.按比例尺分:(1)大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小,图区范围较小时细节丰富,通常用来显示地区性、市镇级别的地理信息。

(2)中比例尺地图:比例尺适中,图区范围中等、细节适中,通常用于中小地域地图和地域地图。

(3)小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大,图区范围较大,通常用于对国家、世界等较大范围的地理信息进行总体把握和比较研究。

2.按内容分类:(1)物质地理地图:主要表示地球表面物质资源的分布和利用,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农业、工业等综合地质分布图。

(2)人文地理地图:主要表示地球表面人类经济、政治等社会人文环境的分布和利用,包括人口分布、交通运输、城市规划等专门专题图。

(3)综合地图:包括物质地理和人文地理两方面内容,通常用于双重目的的地图、地图集和世界地图等。

3.按形式分类:(1)平面地图:平面地图是指把地球表面映射到一个平面上的地图。

平面地图常见的有正投影图、反投影图、等距柱面图等。

(2)球体地图:球体地图是指在一个球体上显示地球表面的地图,包括球筒投影法、圆柱投影法、圆锥投影法等。

三、地图的绘制1.制图准备在进行地图绘制之前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底图、定位一定的图形范围和界限。

2.确定主题和绘制方式根据制图需要确定主题、绘图方式、比例和样式等,进行形状绘制和符号绘制,可使用颜色、图例、注记等方式突出地图信息。

3.标注与排版标注是指用注记等方式在地图上明确表示出各种信息内容的过程。

排版则是指将各种标注符号集中安排在地图上的过程。

综上所述,地图是反映地球表面特征的一种平面表现形式,不同种类的地图有不同的功能和使用目的。

初中地理《地图知识》知识点

初中地理《地图知识》知识点

初中地理《地图知识》知识点一.地图上的比例尺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用式子表示就是:地图上的比例尺,通常有三种表达方式:1.线段式:在地图上画一条线段,注明1CM代表实地距离多少M。

2.文字式:用文字写成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100M。

3.数学式:用数字表示图上的比例尺大小。

例如:1:1000000根据比例尺,可以在地图上量算出图上两个地点之间的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比例尺的大小是按比值的大小衡量,即比例尺的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反之比例尺愈大。

二.地图上的方向1.一般地图:面对地图,一般把它的上方定为北,下方定为南,左方定为西,右方定为东2.有指向标的地图:我们就根据指向标确定方向23.经纬网地图:根据经纬线确定方向。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批示东西方向,在经纬线成圆弧形的情况下,确定方向时要特别注意。

3三.图例和注记1.图例:它是对地图上各种符号含义的说明,即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各种符号和颜色叫图例。

2.注记:在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等的.数字,都叫注记。

四.海拔和相对高度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或绝对高度2.相对高度:表示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它们均是表示地面高度的方法。

五.等高线和等深线1.概念:在地图上,把陆地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高线。

用等高图可以表示地面起伏的状况。

在一同幅图上,等高线愈密集,表示地表坡度愈徒;等高线愈稀疏,表示地表坡度愈缓。

把海洋中深度相同能各点连接成线,叫等深线。

在地图上,从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可以看出海底坡度的大小。

2.地形图: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状况的地图,为地形图。

用等高线绘制成的地形图,称为等高线地形图。

通过等高线可以判读一幅地形图所表示的实际地形的部分特点:<1>坡度徒缓:(在概念中有叙述)<2>(1)顶、盆地和洼地:闭合等高线的数值内高外低为山顶,内低外高为盆地或洼地。

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初中地理知识

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初中地理知识

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知识点的认识】根据地图的用途,所表示地区范围的大小、图幅的大小和表示内容的详略等不同情况,制图选用的比例尺有大有小.地图比例尺中的分子通常为 1,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通常比例尺大于十万分之一的地图称为大比例尺地图;比例尺介于十万分之一至一百万分之一之间的地图,称为中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小于百万分之一的地图,称为小比例尺地图.在同样图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图所表示的范围越小,图内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范围越大,反映的内容越简略,精确度越低(此可简记为“大小详、小大略”方便应用).地理课本和中学生使用的地图册中的地图,多数属于小比例尺地图.【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对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关系的认识,基础知识,一般为选择、填空、解答题,常结合地图出题.例 1:(2014•镇江模拟)下列四幅关于北京的位置图,表示的内容最详细的是()A.①,B.②,C.③,D.④分析: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的大小与范围的大小以及内容详略的关系是:比例尺大的,表示的范围小,内容详细;比例尺小的,表示的范围大,内容简略.解答:表示内容最详细的地图一定是范围最小的地图,比较选项中四幅图的范围,最小的是③.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比例尺大小与内容详略、范围大小的关系,要牢记.例 2: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实际范围就越小,反映的内容就越详细.解答: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故答案为:越小;详细.【解题思路点拔】主要考查比例尺大小与内容详略、范围大小的关系,要牢记.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的大小与范围的大小以及内容详略的关系是:比例尺大的,表示的范围小,内容详细;比例尺小的,表示的范围大,内容简略.。

地图三要素PPT优秀资料

地图三要素PPT优秀资料
(1)选“点”:根据要求考虑点的位置。 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降低
4、比例尺、图幅、地域范围三者中的二者一定,第三者则 。 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升高
如水库的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 如水库的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
如水库的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
处;气象站应建在地势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 如公路、铁路线的设计基本要求:A利用有利地地形地势,充分考虑路线的长短、坡度、少过河建桥,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B避
西北 北 东北


地 地西 图:

图 上
西南

指向
西
东南 北
的 标地
方 图: 南


经维 网地 图: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绝对高度(海拔) 高度的表示
相对高度

等高线密集处,坡陡 坡度陡缓
图 上 等高线向数值小的一侧突出的部位
反之地域范围则 。
等高线稀疏处,坡缓
的 山顶 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降低 常见的综合问题是以地形图为背景,要求在图上设计选择所需的“点”、“线”、“面”,以及给予科学的分析评价。
免通过高寒区、沙漠区、沼泽地、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 居民区应考虑:①依山傍水,靠近水源;
数地字图式 上、的点文方字向;式、疗直线式养地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 气清新的地方。 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降低
(2)选“线”设计
如公路、铁路线的设计基本要求:A利用有利地地 形地势,充分考虑路线的长短、坡度、少过河建桥,以降 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B避免通过高寒区、沙漠区、沼泽 地、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引水线路的选“线”, 关键是应从地势高处向低处流;输油管道的选“线”,路 线应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

比例尺和图例.

比例尺和图例.
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注记比例尺方向图例注记城市天气预报图分层设色地形示意图济南城区图中国交通示意图地图家族新成员人造卫星遥感示意图卫星影像地图航空影像图地图家族新成员车载电子地图地图家族新成员返回
在地图上寻找我们生活的地方
地图上的比例尺和图例
什么是比例尺?
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 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所以比例尺也叫缩尺。
比较这三幅地图上的比例尺,看看有何不同?
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
1 线段式 2 数字式
3 文字式
0 800 1600 2400(千米)
1 1:800 00000 或 ———— 800 00000
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 地距离800千米。
表 示 同 一 个 比 例 尺
思考:1.两幅图的图幅大小有什么区别? 2.比例尺大小有什么区别? 3.表示的范围大小有什么区别? 4.表示内容的详略有什么区别?
比例尺
方 向 地图三要素 图例注记
城市天气预报图
分层设色地形示意图
济 南 城 区 图
中 国 交 通 示 意 图
地图家族新成员
人造卫星遥感示意图
卫星影像地图
地图家族新成员
航空影像图
地图家族新成员
车载电子地图
返 回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已知实地距离和图上距离,求比例 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 已知比例尺和实地距离,求图上距 离: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 • 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地距 离: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北 京 市 地 图
延庆
密云
北京 房山
分小组 量算北 京与密 云、延 庆、房 山之间 的实地 距离。

比例尺的知识点都有哪些

比例尺的知识点都有哪些

比例尺是地图中用来表示地理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关系的一种量度工具。

在地图制作和解读过程中,比例尺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逐步介绍比例尺的知识点,包括什么是比例尺、比例尺的种类、如何计算比例尺以及比例尺的应用。

什么是比例尺比例尺是地图上距离的度量,它表示地图上的一定距离与实际地面上的相应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

通常以“1:K”的形式表示,表示地图上1单位的距离对应实际地面上K单位的距离。

比例尺是将地球上复杂的地理信息简化并呈现在纸面上的重要工具。

通过比例尺,我们可以从地图上获取到实际地面上的距离信息,从而更好地理解地理空间关系。

比例尺的种类根据表示方式的不同,比例尺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数字比例尺:以数字的形式表示比例尺,如1:10,000。

这种比例尺直观明了,容易理解和计算。

2.划线比例尺:用一段标准长度的线段来表示比例尺。

通过测量线段在地图上的长度,可以计算出比例尺。

划线比例尺常用于较大比例尺的地图中。

3.分数比例尺:以分数的形式表示比例尺,如1/100,000。

分数比例尺与数字比例尺类似,只是表达形式不同。

如何计算比例尺计算比例尺是制作地图的重要步骤之一。

下面是计算数字比例尺的步骤:1.确定地图上的距离:选择地图上的两个点,并测量它们之间的直线距离。

2.确定实际距离:在现实地面上测量相应两点之间的距离。

3.计算比例尺:将地图上的距离除以实际距离,即可得到比例尺的表示形式。

划线比例尺的计算稍微复杂一些,需要绘制一段标准长度的线段,并在地图上测量它的长度。

然后,通过实际距离与线段长度的比例,计算出比例尺。

比例尺的应用比例尺在地图制作和解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是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1.导航与路程规划:通过地图上的比例尺,我们可以计算出实际路程的距离。

这对于旅行规划、路线选择等都非常有帮助。

2.地图解读:比例尺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地图上两个地点之间的距离,从而更好地理解地理空间关系。

3.地图缩放:比例尺还可以用于地图的缩放。

第一章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知识点总结

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知识点总结一、地图的三要素二、比例尺定义、公式和表示方法1、地图比例尺的计算计算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其大小取决于分数值的大小。

表示区域范围大小在同样尺寸的图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区域范定义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即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 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单位要统一成厘米) 表 示方式 线段 式 在地图上画一条线段,注明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 少千米,如0 5千米 数字 式用数字的比例式或分数式表示比例尺的大小,如 1:500000或1/500000 文字 式用文字来表示比例尺大小,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000厘米,即5千米围越小,但表示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区域范围越大,但表示内容越简略。

比例尺的缩放比例尺放大:用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

比例尺缩小:用原比例尺×缩小到的倍数(分数倍)。

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放大到的倍数的平方。

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缩小到的倍数的平方。

2、比例尺大小的比较:【注意】A.比例尺大小的比较:比例尺大小是指比值的大B.比例尺形式统一时,直接比较大小;形式不统一时,先转化成3、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大小、内容详略的关系。

三、方向在地图上,一般有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进而可以确定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

如下图所示:①一般定向法:通常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确定方向。

②指向标定向法:要根据指向标来确定方向,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

③经纬网地图定向法: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来确定方向。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A. 在同一条经线上,两点是正北、正南的关系,且上北下南;B. 在同一条纬线上,两点是正东、正西的关系,且左西右东;若两点不在同一纬线也不在同一经线,则需要根据经、纬线定方向(两点之间东西方向的判断取所跨经度小于180°的劣弧一侧来确定)。

地图和比例尺讲课文档

地图和比例尺讲课文档
2.你可以说出A B C D E点的经度和纬度吗?
第二十六页,共95页。
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A点到B点方向是向西南 B.从C点到D点方向是先东北后东南 C.从A点到B点方向同从C点到D点方向相同 D.从A点到B点方向同从C点到D点方向正好相反
第二十七页,共95页。
其他确定方位的方法
• 1.利用北极星寻找方向
比例尺小于1:5500000都可以,但在所给的小于1: 5500000比例尺中,越大的比例尺因为反映的地理 事物越详细,则应选择比较大的较为合适。
第十一页,共95页。
比例尺的缩放
①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_____原_比__例__尺__×__n____; 原比例尺放大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_________原__比__例__尺__×__(; 1﹢n)
• ②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实地范围越____大,反映的地理事物越_____简。略
• (2)若实际范围相同:
• ①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_____,反大映的地理事物越_______; 详细
• ②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_____,反映的地理事物越_______。

简略
思考:我们学校校园的平面图宜采用大比例尺还是小比例尺? 为什么?
地图和比例尺
第一页,共95页。
• 比例尺 • 方向 • 图例和注记
地图三要素
第二页,共95页。
一、比例尺
定义: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 缩小的程度。
图上距离 比例尺 =
实地距离
第三页,共95页。
比例尺的换算
• 已知实地距离和图上距离,求比例尺:比例尺=图 上距离÷实地距离
• 已知比例尺和实地距离,求图上距离: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比例尺

地图、等高线 地图三要素 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地图、等高线  地图三要素 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运河
注记: 在地图上用来说明地理事物名称、性质、 属性或数据等的文字或数字。
(二)等高(深)线和地形剖面图
一、海拔与相对高度
B A
200米

海拔:地面上某一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地面上某一点相对于另一点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
二、等高线地形图
地图上海拔高度相等各点的连线 1.等高线:
它可以清晰地反映地面起伏和区域地貌的特征。
1.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地图。 规律: 如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等。 2.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地图。 如军事图、旅游图等。
(6)比例尺的缩放
1.比例尺放大: 用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例如1/10000的 比例尺放大1倍,即比例尺放大到2倍, 放大后的比来自尺是1/5000,比例尺变大。
③在等高线稀疏程度相同,等高距相同的情况下, 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
估计高度
A、估计海拔高度 例:如图等高距为100M,求B点的海拔高度。 400—500米
.B .A
海洋
B、估计相对高度 例:Q 点对P 点的相对高度(H)最大可以达到(米) A、40<H<41 B、 49<H<50 C、59<H<60 D、 60<H<61
垂 直 相 交 或
等 高 线 与
500 400
B 500 A 400 C
山谷
500
等值线共性:“凸高为低,凸低为高”
坡度大小陡缓的判断
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 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 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度越缓
等值线共性:等值线越密集 ,则反映单位距离内的数值 差异越大;反之越小。
坡度大小陡缓的判断
(一)地图
1.定义: 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运用符号概括地 将地球上各种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和 地理事物缩小并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形。 2.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一、比例尺:

地图知识点总结

地图知识点总结

三、地图一、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1、比例尺:也叫缩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的详略:在同样的图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精确度越低;规律: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地图;如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等;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地图;如平面图、军事图、旅游图等;2比例尺的缩放:比例尺放大:用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 例如将1/10000的比例尺放大1倍,即比例尺放大到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是1/5000,比例尺变大;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则放大后图幅面积是原来的4倍;2.方向:1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读: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2在有指向标的图上判读:指向标指示北方;3在没有任何标记得图上判读:遵循“上北下南,左西右东”;3.图例和注记二、地图的种类一等值线图等值线图包括等高线图、等深线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以等高线图为例;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基本概念a.海拔高度也即绝对高对: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我国的海拔是高出黄海海平面的距离;b.相对高度:两个任意地点的绝对高度之差,是一个相对概念;c.等高线: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等高线除陡崖外都不能交叉;d.等高距:地图上相邻等高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同一幅地图中,等高距都相同;2地形类型及其等高线平原: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的地形;丘陵: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高原: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盆地:中间低、四周高的地形;3等高线与坡度之间的关系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小;例如读华北基地地形图图1,据图判断①②③④四条坡面线的坡度比较A.①<③B.①<②C.①>②D.③=④有时候图上看不出密集与稀疏时,可根据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决定;4常见地形等高线的形状特征a.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b.盆地或洼地: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注意:示坡线是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指示斜坡降低的方向;示坡线通常绘在沿山脊及山谷线的方向上,它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有时也叫做降坡线;通过识坡线区别山地和盆地;c.鞍部:两个山顶中间的低地,形似马鞍d.山谷和山脊:等高线弯曲时,凸高为谷,凸低为脊e. 陡崖:几条不同高度的等高线相交在一起的地方;陡崖相对高度计算方法:n-1d ≤ΔH<n+1dn 表示相交的等高线的条数,d 表示等高距例:如图所示 崖顶的海拔:250 ≤ H < 300崖底的海拔: 100 < H ≤ 150陡崖的相对高度: 100 ≤ H < 2002、地形剖面图由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而成的,能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1地形剖面图的画法步骤简介2地形剖面图判读方法: a.识别地形剖面图的水平、垂直比例大小; A.确定水平和垂直比例尺B.确定基线高程C.作基线的平行线D.量出交点的距离并标出并做基线垂线;b.根据题目条件和图像形态或区域位置信息,判断经纬度位置;c.与相关的分布图、特征示意图的知识进行联系,分析作答;例如:读沿我国北回归线所作的剖面图,回答1下列对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a地区的水能、铁矿及太阳能资源丰富B.a、b两处是我国重要的油菜、天然橡胶、甘蔗等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C.c所在的山脉蕴藏丰富的金、铜等金属矿D.b 处是我国少数民族居住最集中的地区2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修建的穿过该剖面的铁路线是①焦柳线②南昆线③京九线④京广线A.③B.①③C.②④D.②③3、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1水电站建设大坝:选址在峡谷处;水库:选址在盆地处;关键点:大坝建设后,应和有关等高线形成闭合的区域作为库区范围;1、下图中干流的流向____________________;2、河流上流段四大支流画法错误的是:;理由是 ;3、该地拟建一水库请选出大坝的坝址;AB两个村庄需要搬迁的是 ;2交通干线的建设一般要求与等高线平行好处:坡度缓,工程难度小,而且安全3与河流的关系:河流一般发育在山谷地形处,山脊一般是河流的分水岭4通视情况:人的视线为一直线,要求在视线以上无地形障碍;方法:将两点连成直线作为剖面线,先作地势高低起伏的简单判断,再以地形剖面图示意,可作精确判断;例如:EFG三个地点中,能目测到公路上经过H处车辆的是___;4、分层设色地形图陆地上海拔从高到低依次为上褐色、浅褐色、浅绿色、绿色,海洋部分按深度的增加由浅到深的蓝色;课后训练:1.若下列四幅地图图幅面积相同,那么比例尺最大的是A.亚洲政区图B.中国政区图C.江苏省政区图D.学校平面图读下图,四图等高距相等,回答2-4题:2.四幅图中坡度最陡的是:A、甲B、乙C、丙D、丁3.关于四图的描述正确的是:A、四幅图的地势均为东北高西南低B、反映的区域面积甲图最大C、反映实际地形最详细的是丁D、甲图的比例尺是丙图的3倍4.若把四图反映地区用同一比例尺绘图,则图幅面积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B、丙甲乙丁C、丁乙甲丙D、丙丁甲乙5.读图中虚线或字母表示的地形部位,下列选项中,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A.①山脊②山谷③鞍部④山顶B. ①山谷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C.①山谷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D. ①山脊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该图是我国某区水系和铁路分布图;读图回答;6.该地区铁路线分布的共同特点是基本上A.沿山谷延伸B.沿山脊延伸C.沿等高线延伸D.沿经纬线延伸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不论何处的绝对高度永远大于相对高度B、在地图上山地的标高均为相对高度C、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褐色比黄色代表的高度要高D、注记就是地图上的符号,可以表示山脉、河流、城市等读下面“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完成8-9小题;8.图中a、b、c、d四点中,可能形成小溪的是:A.a B.b C.c D.d9.图中MN、XY的交点,在剖面图上对应的点是: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初中地图三要素练习题1、在比例尺为“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0千米”的东西半球地图上;赤道的长度应该是下列中的A、20厘米B、40厘米C、80厘米D、10厘米2、实际距离为1200千米,图上距离为20厘米,该图的比例尺为A、1:6000000B、1:600000C、1:D、1:120003、在表示同一地区的四幅图中,当图幅不变时,表示内容最详细的一幅是A、1:B、1:1000000C、1:100000D、1:100004、在一张边长为104cm的白纸上绘制中国政区图,边上各留2cm的边框,问下列比例尺中最合适的是:A.1:5000000 B.1:5700000C.1:6000000 D.1:53000005、周长40厘米,宽为30厘米的图纸绘制下列国家政区图,比例尺最大的是A.澳大利亚B.日本C.法国D.新加坡6、、某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8000000,若比例尺缩小到原比例尺的一半,缩小后的地图比例尺是A、1:4000000B、1:C、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距20米D、1:甲、乙两图为世界着名的三角洲图;读图回答7~8题;7.图甲中河流三角洲位于乙图中河流三角洲的A.东南 B.西南C.东北 D.西北8.甲乙两图所采用的比例尺A.甲大于乙 B.乙大于甲C.甲乙相同 D.无法判断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制作了一个地球仪,在该地球仪上量得赤道的长度为80厘米;据此回答9~10题;9.该地球仪的比例尺约为A.一百万分之一B.一千万分之一C.五百万分之一D.五千万分之一10.在此地球仪上北极点到赤道的球面距离约为A.20厘米B.40厘米C.60厘米D.80厘米10、读图判断图中A地在B地的什么方向A.正南方向B.正北方向C.正西北方向D.东南方向11、读图2-1-7中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岛在乙岛的方向,乙岛在哪个半球:、;2 图的比例尺大, 图的实际面积大;3甲岛南北两端图上距离是3.2厘米,乙岛南北两端图上距离是3.4厘米,两岛南北距离相差千米;读下图,回答12~13题;12.图中四地位于北京116°E、40°N的东南方向,且经度间距离较近的是A.①B.②C.③D.④13.在四幅图中斜线所表示的经纬线方格内,面积最大的是A.①所在方格B.②所在方格C.③所在方格D.④所在方格。

地图比例尺 ppt课件

地图比例尺 ppt课件

例2: 将1:10000的某幅地图,表示的范围不变
图幅放大为原图的4倍,则新图的比例尺
为( C ) A.比例尺不变 B.1︰2000
C. 1:5000
D.1:40000
3、大小: 比例尺的大小就是比值的大小 注意: 1.地图上比例尺中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 2.图上一厘米代表的实地距离愈长,比例尺愈小。
2、地图的分类: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图、交通
图、人口图、历史地图等
3、地图的用途:旅游、航空、航海、军事、施工

二、地图上的三要素
1、比例尺 2、方向 3、图例和注记
(一)、地图上的比例尺:
1、概念: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 程度 又叫缩尺
2、公式: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注意:(1).比例尺只表示距离缩小的程度,不表示面积 缩小的程度.

要 素
方向 按指向标定方向:一般指向标的箭头
指向 北方 。
按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 南北,纬线
指示 东西。 图例和注记:图例是表示地球事物的符号;
注记是表示地理事物的 文字或。数字
形成性检测
1.用长20cm宽5cm的图纸绘制下列国家的政区
图,比例尺最大的是( A )
A.新加坡
B.日本
C.印度
D.中国
A、1/30000
B、1/300000
C、1/3000000
D、1/30000000
注意: 1、比例尺的放缩问题:
放缩(了)n 倍,则*(n+1) 放缩到(为)n 倍,则*n 2、比例尺的放缩指长度的放缩,而图幅的放缩 指面积的放缩.如果范围相同,比例尺放缩 到原图的 n 倍,图幅放缩到原图的 n2倍。
(2).比例尺本身无单位,但比例尺的图上距离和 实地距离均以厘米为单位,比例尺以外的实 地距离一般以千米为单位.

地图、比例尺、经纬网、等高线知识点总结

地图、比例尺、经纬网、等高线知识点总结

地图、比例尺一、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一)比例尺1、概念: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相比,缩小的程度。

又叫缩尺。

即: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2、表示方法:数字式:如 1 1000000或1/1000000或百万分之一文字式: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0千米”线段式:3、大小比例尺的大小就是比值的大小。

即比例尺的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反之,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结论1:绘制地区的范围越小,要表示的内容越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应大些;反之则应小些。

并考虑纸张的大小。

结论2:图幅面积相同的地图,所表达的实地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表达图中的内容越简单;反之,则比例尺越大,表达图中的内容越详细。

结论3:实地范围相同的地图,图幅面积越小,比例尺越小,表达的内容越简单;反之,图幅面积越大,比例尺越大,能表达的内容越详细比例尺的缩放结论:5、比例尺的大小与实地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⑴若图幅大小相同:①反映的实地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②反映的实地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反映的地理事物越简略;⑵若实际范围相同:①图幅面积越大,比例尺越大,此时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②图幅面积越小,比例尺越小,此时反映的地理事物越简略;规律:①大范围地区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地图。

如世界政区图等。

②小范围地区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地图。

如学校平面图等。

(二)方向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纬网有关地球大小的几个重要数据赤道半径6378km;极半径6357km;平均半径6371km赤道周长40000km;赤道半径与极半径相差21km 地球仪概念: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成的地球模型。

地轴: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即地球自转的假想轴(倾斜方向不变)两极:北极: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AEN W
N
AWS E
E
北极
NS
WB
N
WSCE
W
南极
SN
EB
S
E NCW
• 1、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东西方向的判断 • (1)两个地点同是东经:经度数值大的在__东____,小的在__西____。
• (2)两个地点同是西经:经度数值大的在__西____,小的在__东____。
• (3)两个地点分别为东经和西经时,分下列三种情况讨论(看图判 断):
比例尺的三种形式转换
文字式
线段式 数字式
图上1厘米代表 实地距离2千米
0 2千米 (1厘米)
1:200000
图上1厘米代表 实地距离20千米 0
20千米 40千米
1:2000000
图上1厘米代表 实地距离100米
0
100米
1:10000
比较比例尺的大小:
比例尺是个分数,分母越大,比例尺越 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思考:我们学校校园的平面图宜采用大比例尺还是小比例 尺?为什么?
规律: ①大范围地区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地图。如世界政区图等。 ②小范围地区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地图。如学校平面图等。
比例尺的计算例举
• 【例】在一张边长为104cm的白纸上绘制
中国政区图,边上各留2cm的边框,问下列
B 比例尺中最合适的是:
下列的比例尺中,哪一个最大?
A、1:6000 00
B、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千米
、 C
0 100千米
小规律
由千米换算成厘米时, 要在千米数字后加上五个零, 由厘米换算成千米时, 要在厘米数字中去掉五个零。
填一填:比例尺比大小
中国地图
北京市地 图
图 0 800km 一

0 40km

比例尺大小 表示范围大小 表示内容详略
地图
• 比例尺 • 方向 • 图例和注记
地图三要素
一、比例尺
定义: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 缩小的程度。
图上距离
比例 =

实地距离
比例尺的换算
• 已知实地距离和图上距离,求比例尺: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 已知比例尺和实地距离,求图上距离: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比例尺
• 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地距离:实地距离 =图上距离÷比例尺
中公路的A地顺箭
N
头方向开往B地,
汽车的走向是怎样
变化的?
A
B 2 、图中河流位于
村庄的什么方向?
河流的流向是怎样
的?
3.经纬网法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S图1图图21 Nhomakorabea图图32
1、图1中①②③④分别指示什么方位? 2、图2、图3分别甲地在乙地、丙地在丁地的什么方向?
在下图中,分别在A, B, C三处注出它们的东(E), 南(S),西(W),北(N)方向.
• A.1:5000000
B.1:5700000
• C.1:6000000
D.1:5300000
解析
• 图上最大距离为100cm,我国行政区划的实地距离 南北约5500km,东西约5000km,则分别可采用的 比例尺是1:5000000和1:5500000,由于纸张 大小一定,所以为了让中国的所有区域都绘制出 来,应选择小的比例尺,比例尺小于1:5500000 都可以,但在所给的小于1:5500000比例尺中, 越大的比例尺因为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则应 选择比较大的较为合适。
南 纬
1.判别A B C D E各点的相互方向。 2.你可以说出A B C D E点的经度和纬度吗?
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A点到B点方向是向西南 B.从C点到D点方向是先东北后东南 C.从A点到B点方向同从C点到D点方向相同 D.从A点到B点方向同从C点到D点方向正好相反
180° 2.点C在点D的什 么方向?
135° B 3.点A在点C的什
E
么方向?
0 °
45° E
90° E
4.点B在点C的什 么方向?
A
• 地球上有没有这样的地方,它的前后左右 只有一个方向?
辨一辨


N
S
图中,A点在B点的什么方位?B点在C点的什么方位?C点在A 点的什么方位?
西经
东经 北 纬
比例尺增大一倍,图幅扩大为原来的 4 倍?
【例1】若图中A、B两点的图上距离2.22cm, 则该图的比例尺为________
170
180
170
A
50
B
60
【例2】下图为四个假想岛屿的概况图,四图中比例尺 最大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例3】在比例尺为1:140000 000的世界地 图上,量得北京至莫斯科的图上距离为4.4厘 米,把原图比例尺放大1倍后,新图的比例尺 为__1_:7_0_0_0_0__0_0_0____; 在放大后的新图上,北京至莫斯科的图上距离 是___8_._8____厘米; 图幅扩大为原来的__4___倍。
图一


简略
图二


详细
比例尺的大小与实地范围和内容 • (1)若图幅大小相详同:略的关系
• ①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地范围越_小___,反映的地理事物越_详___细__; • ②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实地范围越__大__,反映的地理事物越_简__略__。
• (2)若实际范围相同:
• ①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__大___,反映的地理事物越__详___细__; • ②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__小___,反映的地理事物越__简__略___。
比例尺的缩放
①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____原__比__例_尺__×__n_____; 原比例尺放大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____原__比__例__尺__×__(__1_﹢__n;)
②原比例尺缩小到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__原__比__例__尺__×__1_/n____; 原比例尺缩小1/n ,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__原__比__例__尺__×__(__1_﹣__1_/n_).
二、方向的确定
• 1.一般方法: 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
• 2.指向标法
• 3.经纬网法
• 4.利用北极星寻找方向 • 5.利用树木年轮确定方向
• 一般方法:正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 右东”
地平面上的八个方向

西北
东北
西

西南 南
东南
2、指向标法:指向标的箭头一般是指向 北 方
1 、有辆汽车从图

①若两地经度和小于180°:东经度的地点在_东____,西经度的
地点在西_____;

②若两地经度和大于180°:西经度的地点在_东____,东经度的
地点在_西_____;

③若两地经度之和等于180°:两地位于两条正相对的经线上,
此种情况不能比较出东西方向。
C
90° W
45°W
D
135°W
N
1.点A在点B的什 么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