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与智能化

合集下载

超高层建筑大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案

超高层建筑大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案

建筑防震问题
总结词
超高层建筑的防震问题复杂,需要采取有效 的抗震措施。
详细描述
超高层建筑的防震问题是一个重要的技术难 点。由于建筑的高度和规模较大,地震对建 筑的影响也更加显著。为了减轻地震对建筑 的破坏,可以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抗震措施, 如加强基础隔震、设置消能减震装置等。此 外,还需要进行详细的地震工程勘察和设计
04
未来展望
超高层建筑技术的发展趋势
绿色化
超高层建筑将更加注重环 保和可持续发展,采用绿 色建筑材料和节能技术, 降低能耗和碳排放。
智能化
超高层建筑将与先进的信 息技术相结合,实现智能 化管理和运营,提高建筑 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
多样化
超高层建筑的形态和功能 将更加多样化,以满足不 同领域的需求,包括办公 、商业、文化、娱乐等。
解决方案
采用创新的巨型框架-核心筒结 构体系,结合阻尼器和调谐质 量阻尼器来减小振动和风力影 响。
施工难度
超高层建筑的建设需要解决高 空作业、重型设备运输等问题 。
解决方案
采用预制构件和集成建造方法 ,优化施工流程,降低现场作
业难度。
案例二:迪拜塔的建筑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案
沙漠环境与水资源匮乏
解决方案
超高层建筑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超高层建筑的建设需要克服许多技术难题,如结构稳定性、抗震性能、风压控 制等,同时还需要解决施工难度大、成本高等问题。
机遇
超高层建筑的建设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包括建筑、机械、电子、信息技术 等,同时超高层建筑也将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牌价 值。
超高层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1 2 3
资源利用
超高层建筑将更加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如利用 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降低对传统能源的 依赖。

建筑智能化项目案例

建筑智能化项目案例

建筑智能化项目案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建筑智能化越来越成为了建筑行业的趋势。

建筑智能化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效率、安全性和舒适度,通过全面实现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网络化,使建筑物获得更优质的功能和更加卓越的性能,更好地满足了人们对建筑环境的需求。

下面是一些建筑智能化项目案例。

案例一:上海金茂大厦上海金茂大厦是一座位于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区的超高层建筑,高度为420.5米,共有88层,是中国以及世界范围内的高楼之一。

这座建筑智能化方面的成就有目共睹。

首先,上海金茂大厦的立面系统是一种由LCD屏幕组成的幕墙系统,可以根据天气、时间、季节等条件以及大楼的设计概念进行变换,表现出不同的外在形式。

其次,大厦在自动化控制方面也有相当的成就,设有多个自动控制系统,如电梯和空调系统,实现了自动调节和控制。

最后,在建筑安全方面,金茂大厦拥有先进的消防设备、智能烟雾控制系统和大楼液压偏转监测系统等。

这些高科技设备的运用,使得大楼的综合性能得以全面提升。

案例二:北京首都机场T3航站楼北京首都机场T3航站楼是北京市政府及中国民用航空局主导投资的重点建设项目,是中国现代机场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之一。

该航站楼建筑智能化水平处于全球领先。

首先,T3航站楼拥有全自动行李输送系统,能够在繁忙的旅客高峰期快速、准确地把行李分配到指定的位置,避免了行李混乱和丢失的情况。

其次,航站楼采用了智能控制系统,贯穿整个建筑,实现了自动控制和监测,包括空调、照明、电力、通风、洁净等领域。

最后,在安保方面,T3航站楼采用了智能化的安防系统,如综合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和识别系统等,高效地保障了人员和机场资源的安全。

案例三:上海世博会主题馆上海世博会主题馆是上海世博园区的核心建筑之一,是世界博览会上集国际先进技术、博物馆、科技设施等元素于一体的最大展馆。

该馆建筑智能化为建筑物注入了现代科技元素,成为“未来”感十足的一处名景。

首先,主题馆内部配备了大量的高科技设备,如“智能沙盘”、全息幻彩剧场、虚拟现实大厅等。

超高层建筑智能化设计探讨

超高层建筑智能化设计探讨

超高层建筑智能化设计探讨作者:谢海明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31期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超高层建筑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超高层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要结合当前主流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选择适合的技术路线和系统形式,才能有效地解决系统设计的关键问题。

本文主要对超高层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进行分析。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智能化设计;安防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A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全国兴起一批高度越来越高,规模越来越大的超高层建筑,鉴于超高层建筑会受到火灾,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等威胁,安全性和稳定性等方面隐患成为政府和民众深刻关注的民生问题。

如何更好地进行超高层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已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超高层建筑定义及特点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规定: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不论住宅及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建筑。

超高层建筑一般为重要建筑,其政治和经济价值巨大,总体来说超高层建筑有如下特点:(1)建筑结构复杂:超高层建筑主体建筑层数多,垂直疏散距离长,人员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疏散到安全场所;(2)功能多样:超高层建筑都具有多种功能,人员密集容易出现混乱,火灾时更容易导致伤亡;(3)发生火灾时,在烟囱效应作用下,火势和烟气竖向蔓延快,增大了安全疏散的困难。

超高层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系统特征超高层建筑智能化系统具有显著的系统特征。

其智能化系统多并且投资很大,构成复杂;楼顶部分的智能化系统敷设线路长、敷设路由单一。

因为其建筑高度很高,对智能化系统电磁兼容、防雷要求更高;对安防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的防灾要求更高;竖向交通通道与弱电竖井的转换对智能化系统的物理构成带来较大影响;机房配置要求多,系统更为复杂;管线量更大,线路更为密集;智能化系统可靠性要求更高。

通信系统作为超高层建筑的通信系统,因其规模庞大,内部系统线路集成复杂,所以,一般由当地电信运营商承担建造,提供数据、语音、传真、视频、因特网互联等多媒体综合传输业务。

超高层综合体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

超高层综合体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
超高层综合体建筑智能化系统设 计
田 丰 朱 江 ( 中 国建 筑 东北 设 计 研 究 院有 限公 司 ,沈 阳 市 1 1 0 0 0 6 )
I n t e l l e c t u a l i z e d S y s t e m De s i g n o f S u p e r Hi g h- r i s e Co mp l e x Bu i l d i n g s TI AN F e n g Z HU J i a n g r C h i n a N o r t h e a s t Ar c h i t e c t u r a l D e s i g n&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智 能 安 防 系统
中 图分 类号 :T U 9 7 6+ . 1 文 献 标 识 码 :A
b u i l d i n g ma n a g e me n t s y s t e m; i n t e l l i g e n t s e c u r i t y
s y s t e m
系统 ( 入侵报警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 、出人 口控 制系
统 、电 子 巡 查 系 统 、停 车 库 管 理 系 统 等 ) 、建 筑 设 备 管理系统 ( 楼 宇 设 备 自动 控 制 系 统 、智 能 家居 系 统 ) 、 信 息化 应 用 系统 ( 智 能 卡 应 用 系 统 、物 业 管 理 系统 、
i n t e l l e c t u a l i z e d s y s t e m c o n f i g u r a t i o n, v o i c e a n d d a t a g e n e ic t c a b l i n g s y s t e m, b u i l d i n g ma n a g e me n t s y s t e m a n d i n t e l l i g e n t s e c u it r y s y s t e m ,e t c .

超高层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特点分析

超高层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特点分析

超高层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特点分析摘要:结合超高层建筑功能特点和智能化技术应用现状,提出超高层智能化设计要点,旨在探讨和提供适宜此类建筑特点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 智能化系统; 系统设计特点一、超高层建筑的建筑特征超高层建筑具有显著的建筑特征。

其建筑高度高、总建筑面积大、投资大,目前越来越多的超高层建筑功能更为复杂多样而且经常以多功能的综合建筑群或城市综合体的模式出现;不仅竖向交通占用空间很大,而且通常有竖向通道的转换,设备层、转换层内的相关专业设备及管道多而密集;设备竖井多,布置集中、密集;塔楼部分每层建筑功能相对单一,每层面积不是很大;避难层设置多(常以避难层作为功能分区);对消防、抗震等防灾要求都很高。

超高层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应针对超高层建筑特点并结合当前主流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选择适合的系统形式和技术路线(如模拟和数字、以太网和总线、自成套系统和非自成套系统等的选择),才能有效地解决系统设计的关键问题。

超高层建筑特点体现在一明、一隐两个方面。

明显的特点是由于建筑物的高度带来的竖向分区,其功能性分区之间均设置有避难层或设备层,每一个功能区建筑规模都较大,一般在几万m2左右,竖向分区一般在3个以上。

隐含的特点是存在不同的管理部门来维护、管理建筑物的日常运营。

二、通信系统作为超高层建筑的通信系统,因其规模庞大,一般由当地电信运营商承担建造,提供语音、数据、视频、传真、因特网等多媒体综合传输业务。

在建筑物内设置的用户电话局是城市级别的通信网络的一部分,设计者应考虑预留物理上分开的双通信接入系统路由,以满足如城市SDH(同步数字体系)光纤通信传输网络的应用需求,在超高层建筑物内应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和竖向分区的特点,分别采用分级和分区的设计措施:1、按照使用功能的不同,宜建立两级通信网络系统。

一级通信网络系统由提供建筑物整体业务的中心程控交换机等局端设备组成。

在不同使用区域构建二级通信网络系统,如办公、酒店、商业等区域,采用网络型程控交换机,分别提供各类业务需求。

现代高层建筑设计及发展趋势

现代高层建筑设计及发展趋势

现代高层建筑设计及发展趋势现代高层建筑的设计和发展趋势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讨论,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方面:1. 环保和可持续性设计:现代高层建筑越来越倾向于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以降低能耗和碳排放。

利用高效节能的外墙材料和隔热材料,以及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和雨水收集系统等。

高层建筑也更加注重可持续性设计,例如建筑外立面的绿化、建筑物内部的自然采光和通风等。

2. 智能化设计: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高层建筑的智能化需求也越来越高。

现代高层建筑设计趋向于融入智能系统,实现楼宇自动化管理。

智能照明系统、智能空调系统、智能安保系统等能够提高居住和工作环境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3. 空间规划和人性化设计:现代高层建筑注重人性化设计,为居民和工作人员提供更为舒适和美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充分考虑室内外景观设计、通风和采光等,以及提供多功能的公共区域,例如休闲设施、娱乐设施和健身房等。

4. 新材料和结构创新:现代高层建筑对于新材料和结构创新有着较高的需求和期望。

超高层建筑可以采用钢结构、混凝土结构和玻璃幕墙等,以提供更大的开放空间和自由度。

新材料的运用也可以改善建筑的抗震性能和耐久性。

5. 豪华和标志性设计:一些高层建筑设计的目标是成为城市的地标和象征,因此在外观和内部设计上注重奢华和独特性。

一些高层建筑采用创新的外形设计和建筑造型,以突出其独特性和独特性。

现代高层建筑设计趋向于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智能化、人性化、新材料和结构创新,以及豪华和标志性设计。

这些设计趋势旨在提供更舒适、节能、安全和美观的高层建筑。

随着科技和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可预见的高层建筑设计和发展趋势将更加令人期待。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超高层建筑的定义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超高层建筑的定义

一、概述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高层建筑在城市的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高层建筑的建设离不开稳固可靠的混凝土结构,为了确保高层建筑的建设质量和安全性,有关部门制定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对于超高层建筑的定义,也做了明确规定。

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意义1. 保障高层建筑的安全性高层建筑所受风压、地震等外部力的作用远远大于一般建筑,因此其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要求也相对更高。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制定,就是为了保障高层建筑的安全性,防止因结构失稳导致的安全事故发生。

2. 规范建筑行业的发展《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对高层建筑的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和验收等方面做了详细规定,让建筑行业有了更加明确的标准和规范,有利于推动建筑行业的科学发展,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标准。

三、超高层建筑的定义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对于建筑的高度定义有着明确的规定。

一般来说,高度在150米以上的建筑可以称为超高层建筑。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个一般性的定义,具体的标准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四、超高层建筑的设计与施工要求1. 设计要求超高层建筑的设计要求非常严格,需要考虑到建筑的自重、荷载、外部力等因素,保证建筑的整体结构稳定可靠。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超高层建筑的设计需要满足一定的抗震、抗风等要求,以确保在特殊天气或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建筑可以安全稳定地运行。

2. 施工要求超高层建筑的施工要求也非常严格,从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到施工工艺的控制,都需要严格按照规程进行。

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材料的质量和施工工艺的可行性,确保混凝土结构的稳固和耐久性。

五、结论《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对超高层建筑的定义以及设计、施工等方面都做了详细严格的规定,为了保障超高层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建筑行业需要严格遵守上述规定,在建设超高层建筑时做到科学规范,确保建筑的质量和安全。

100-150m以上超高层与普通高层建筑的技术难点对比

100-150m以上超高层与普通高层建筑的技术难点对比

100-150m以上超高层与普通高层建筑的技术难点对比超高层建筑(100-150m)与普通高层建筑(低于100m)各专业技术特点及对造价的影响分析如下:一、建筑专业1. 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高层民用建筑应当实行更加严格的消防安全要求和审批程序。

2. 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一般每隔50米要设置一个避难层)。

3. 电梯利用效率降低,要分高低区设置等原因影响,进一步加大核心筒辅助面积。

4. 建筑高度超过100m,且标准层建筑面积超过1000㎡的公共建筑,宜设置屋顶直升机停机坪或供直升机救助的设施。

5. 由于高处气候复杂,在外墙材料,玻璃幕墙的选择更为严格,会一定程度增加建筑成本。

6. 超高层建筑的配套地下室埋深和面积会增加较多,对地下室建设成本有一定影响。

7. 建筑造价还要考虑垂直运输和超高人工费的增加,设计和管理费用也有一定的增加。

8. 地标性超高层建筑,一般租金收益会相对增加。

二、结构专业(一)高层与超高层根据《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和相关行业规定,建筑高度大于等于100米的民用建筑被定义为超高层建筑。

7度设防,框架-筒体结构的建筑高度超过130米,须进行超限审查。

报建和设计程序稍复杂。

(二)结构成本1.100米以内建筑可以选择常规的框架-核心筒结构。

超高层结构较多选择为框架-核心筒和筒中筒,钢骨构件比例更大,含钢量更高。

结构设计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持和材料投入,施工成本也随之增加。

2.100米以内建筑:建筑高度相对较低,因此基础工程、结构设计和施工等方面的成本相对较低。

3.1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基础工程的深度和复杂度提高。

桩基础要求更高,桩径大且埋深更深,同时地基处理更为复杂。

4.超高层建筑的基坑围护成本相对较高。

(三)抗震性能1.100米以内建筑:由于建筑高度相对较低,受到的地震波影响较小,因此抗震性能相对较好。

同时,较低的建筑高度也有利于逃生和救援。

超高层建筑智能顶模系统

超高层建筑智能顶模系统

三、顶模系统验收规程(二)规程部分内容
顶模支撑梁检查尺寸允许偏差(mm)
项目 外观 尺寸 长 宽 钢板厚 板面平整度 凸棱直线度 平面位置 平面尺寸 (长、宽) 厚 孔位置 孔大小 洞体 位置 大小 长、宽 钢板厚 灵活度 允许偏差 (mm) ±10 ±5 ±1 f1≤1.00 f2≤0.50 ±10 ±20 ±1 ±2 ±5 ±2 +5 ±10 ±1 检查方法 钢卷尺 钢卷尺 卡尺 直角尺、塞尺 直角尺、塞尺 钢卷尺 钢卷尺 卡尺 钢卷尺 钢卷尺 钢卷尺 钢卷尺 钢卷尺 卡尺
序号 项目 爬模 模板逐块支拆 拼装,定额人 工费用约280万 元 提模 顶模
5
人工投入
模板逐块支拆 大面积模板整体支 拼装,并需人 拆,无需人工转运, 工二次转运, 定额人工费用约 110万元 定额人工费用 约350万元 平台载荷允许一次 吊运钢筋30~50吨, 塔吊运能占用少, 垂直运输机械投入 少
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与升华,编制国家级的《智能顶模 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将智能顶模系统在全国范围 内推广应用。
四、与同行业同类工艺的对比(一)施工速度快
序号 1 项目 工艺间歇 顶升速度 模板转运 爬模 提模 顶模体系 无 每层一次,2个小时完 成一层顶升 无 顶升精确控制,每层 需7个小时 不占工期 可大批量吊运,约需 半天,不占用工期, 对其他工序影响小 无需改装 等待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约 1天 每层爬升 5~10次 无 每层3次,约6小 时完成一层提升 约需1天
一、顶模系统介绍(一)顶模系统的组成
顶模系统全景
一、顶模系统介绍(一)顶模系统的组成
支撑钢柱
防护栏杆 钢平台桁架 N+4F 内挂架 外挂架 N+3F
钢平台系统

超高层建筑的利弊

超高层建筑的利弊

超高层建筑的利弊超高层建筑的优越性超高层建筑是现代文明的象征,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技的进步性与领先性,当然它也有许多优越性。

展示发展成就,提升城市和国家形象高大建筑一直是人们展示发展成就的重要手段,小到个人、企业,大到城市、国家,一旦经济发展取得一定成就,往往就会通过兴建大型建筑工程来向世人展示。

超高层建筑作为现代建筑技术的结晶,自然而然地成为展示发展成就的有效手段。

超高层建筑在展示发展成就的同时,还以其强烈的标志性作用而极大地提升城市和国家形象。

由于超高层建筑地处显要,造型突出,视觉效果强烈,往往会成为所在城市和国家的“名片”。

一提到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双塔,人们自然而然会联想到美国纽约,而西尔斯大厦总是与美国芝加哥紧密相联。

上海金茂大厦、台北国际金融中心和吉隆坡石油大厦则是中国和马来西亚等亚洲国家传统文化和经济发展成就最集中的展示,大大提升了所在国家和城市的国际形象。

集约化利用土地资源超高层建筑通过向高空发展,在有限的地面上为人类争取到更多的生存空间。

上海金茂大厦建筑面积2.3万m2,如果不建造超高层建筑,而是建造1O层的高层建筑,就是整个场地全部建楼也不够。

通过发展超高层建筑,金茂大厦在不到3 000m2的土地上获得近200,000m2的建筑面积(主楼面积)。

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其他区域才能用于绿化,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超高层建筑集多种功能于一身,使土地利用效率大大提高。

另外,超高层建筑促使城市道路、市政管线等公共设施相对集中,减少了市政公共设施的建设量和占地面积。

总之,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不可再生资源——土地的集约化利用水平。

显著提高工作和生活效率起高层建筑将工作和生活设施适当集中,一般性工作和生活问题在建筑内部即可解决。

这样不但缩短了交通联系路线,减少了交通流量,降低了对城市道路的压力,而且极大地方便了人们工作和生活。

超高层建筑以办公为中心,综合了各种配套设施(商业、娱乐、展览、餐饮等),使用者足不出户便可完成绝大部分活动,将人们不同的活动有机地连续起来,显著提高了工作和生活效率。

超高层建筑土建施工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超高层建筑土建施工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超高层建筑土建施工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导言】超高层建筑是当代建筑领域的一大亮点,其威严的身姿和复杂的结构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然而,超高层建筑的土建施工技术却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关键技术更是牵扯到多个学科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应用。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探讨超高层建筑土建施工的关键技术,希望能为读者展现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

【一、超高层建筑土建施工的挑战】1. 挑战一:地基基础工程超高层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是整个建筑工程的关键,而超高层建筑的自重和地震荷载使得地基基础的选址和设计变得极为困难。

2. 挑战二:结构体系设计超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设计涉及的力学、材料和结构分析等多个方面,需要根据建筑的高度、形状和所处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和设计。

3. 挑战三:施工工艺与安全超高层建筑的土建施工需要应对风压、自重、温度等影响,同时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施工工艺。

【二、关键技术的研究】1. 地基基础工程的关键技术研究(1)基坑支护技术(2)桩基设计与施工技术(3)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4)软土地基处理技术2. 结构体系设计的关键技术研究(1)高强混凝土的制备与施工技术(2)高强钢材的选用与焊接技术(3)结构抗震设计和减震控制技术(4)超高层建筑的风荷载及抗风设计技术3. 施工工艺与安全的关键技术研究(1)超高层混凝土的浇筑技术(2)高空作业与安全防护技术(3)超高层建筑施工管理与监控技术(4)应急救援与安全预案研究【三、关键技术的应用】1. 上海中心大厦地基基础工程上海中心大厦的地基基础采用了先进的桩基设计与施工技术,有效解决了沉降和承载力问题,确保了建筑的安全和稳定。

2. 台北101结构体系设计台北101采用了创新的结构体系设计,通过大直径桩基和超高强钢材的运用,有效抵抗了台湾地震的影响,成为了全球令人瞩目的超高层建筑之一。

3. 深圳平安金融中心施工工艺与安全深圳平安金融中心的混凝土浇筑技术和高空作业安全防护技术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和实践,在保障质量的有效保障了施工人员的安全。

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精选5篇)

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精选5篇)

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精选5篇)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引言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是当前一种新兴控制系统,它主要是以电子智能控制为核心的控制体系,它的存在可以充分实现建筑工程的作业效率,进而减少作业人员的工作量,节省了诸多人工投入成本,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具备了节能环保的特点,此系统可以切实对建筑中的设备实施动态操控,以便及时发现存在设备中的问题,这样才会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对应措施,从而提升建筑内部设备的运行质量与效率,增强建筑应用的稳固性与安全性,基于此来确保我国社会公众的生活质量。

一、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的技术原理智能建筑中的电气自动化系统所控制的装置一般分为两种装置,其中包括了四级控制网与两级控制网。

四级控制网存在的性能是利用计算机与通信网、控制装置来全面呈现的。

智能建筑中的电气自动化系统的主要性能包含了以下几方面:它可以全面的将建筑中的机电设备启动情况显示出;它可以对建筑实行监控与操作;它可以对建筑内部设备在开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检测出,从而对其进行自动化处理,此外,还可以对智能建筑物中的设备转变状况、历史信息、应用参数的检测与存储。

合理运用智能建筑中的电气自动化系统可以对内部设备进行全面检测,从而将其存在的问题自动调节处理掉,检测仪器的工作情况是决定建筑中设备运行效率的直接因素,其还可以对智能建筑中的设备与能源进行自动养护与管控。

二、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在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在对智能建筑中的电气自动化系统进行设计时,首要任务是熟知与其相关的新兴技术,使得该系统的性能被不断优化与完善;其次需着重注意该系统在实际运行中的稳固性与安全性,从而使得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持得到长足发展,确保其持续发展下去,使其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比较小:最后要确保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可行性与集成性,只有对其二者进行有效控制,才会使建筑中存在的设备问题被及时且高效的处理掉,使得在开展实际工作时更加方便快捷。

超高层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特点分析

超高层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特点分析

I tlie t s se n elg n y tm c n g r t n o f u ai i o
业 、办 公 、酒 店 、公寓 及 超豪华 公 寓 、会所 、观 光
等 ) 地 下 2~4层 为 车 库 、设 备 机 房 及 酒 店 后 勤 设 。
施 ;主体建 筑首层 东 、北 、南侧分别设 置办公 、酒店
以某超 高层 建筑 综合 体 为例 .其 由底 部 裙房 和
多 栋 超 高 层 塔 楼 组 成 .建 筑 高 度 5 0m,项 目总 2
建 筑 面 积 5 2 0 2 以 A 地 块 为 例 .其 建 筑 面 积 7 7m 0 2 24 8m 。地 下 5 0 2 9 7 2 6 9m ,地 上 2 62 9m 含 商 2 3 6 (
摘 要 针 对 超 高层 建 筑 智 能 化 系统 的 构 成 ,结
和超豪华 公寓及 普通公 寓人 口大堂 :2~3层及 裙房
合 工程 应 用 实 际情 况 .分 析 超 高层 建 筑 智 能 化 系统 的 可 靠性 设 计 、 电 气 消 防 系统 设 计 、 防 雷及 接 地 系统设 计 、 电 气 节能 设 计 . 以及 超 高层 建 筑智 能 化 系统 的 前 期 规 划 、 系统 规 模 的 控 制 方 法及 智 能化 新 技 术 在 超 高
层 建 筑 中 的应 用 关键词
配置
的 1 4层 、地下 1 为配 合主体 建筑的商业 、餐饮 、 ~ 层
会 议 等 功 能 用 房 :6~3 6层 为 办 公 :3 8~6 9层 为 公
寓 .其 中 3 层 为公 寓空中转换 大堂 .与 7 ~ 4层共 9 1 7
同成 为酒 店 和超 豪 华 公 寓 的公 共 服务 区域 :7 8 5 4层

对高层房屋建筑技术分析与思考

对高层房屋建筑技术分析与思考
智能化发展
未来的高层建筑将更加智能化,利用物联网、人 工智能等技术提高建筑的效率和安全性。
超高层建筑趋势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类对高度的追求,超高层建 筑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THANKS
感谢观看
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土地资源的紧张,高层房屋建筑成为了城市建筑的 主要形式。
高层房屋建筑的特点
01
02
03
高度高
高层房屋建筑的高度通常 比传统建筑要高得多,因 此也带来了更多的设计挑 战和结构问题。
结构复杂
高层房屋建筑的结构通常 比较复杂,需要采用特殊 的结构和设计方法来确保 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结构体系的优化
在确定结构体系后,应对结构体系进行优化,以提高建筑物的性 能和经济效益。
结构分析方法与计算原则
结构分析方法
常用的结构分析方法包括有限元法、有限差分法、边界元法等。应根据具体情况 选择合适的方法。
计算原则
进行结构计算时,应遵循计算原则,包括荷载计算、内力计算、位移计算等。计 算时应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材料性能、施工误差等。
外观维护
内部设施维护
保持建筑外观的整洁和美观,防止外部污染 和破损。
维护建筑内部的装修、地面、天花板、墙壁 等设施,确保其完好和美观。
建筑改造的原则与方法
保持原有结构安全
在进行改造前,必须确保建筑的结构安全 ,不能破坏原有的结构。
提高节能性能
在改造过程中,应注重提高建筑的节能性 能,采用新型的节能材料和设备。
对高层房屋建筑技 术分析与思考
2023-11-05
contents
目录
• 高层房屋建筑概述 • 高层房屋建筑结构设计 • 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 • 高层房屋建筑维护与改造 • 高层房屋建筑的社会影响与思考

高层建筑电气与智能化设计

高层建筑电气与智能化设计

高层建筑电气与智能化设计探讨摘要:一方面,是因为新技术新材料的引入,另一方面,是因为人口的增长和城市规模的进一步扩大,高层建筑成为了当前以及今后城市建设中的主流。

相对于普通的建筑物来说,高层建筑物具有建筑高度较高、楼层较多、楼层面积较大等特点。

因此,其对电气和智能化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就结合了高层建筑的特点,对高层建筑电气与智能化设计进行了一个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abstract: on the one hand, because of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technology, new material, on the other hand, is because of the growth of the population and the city of further expand the scale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 became the current and futur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ity mainstream. relative to the ordinary buildings for, tall buildings have building highly higher, the floor, the floor more with larger area etc. characteristics. therefore, the electrical and intelligent design puts forward the new requirements. this paper combin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 of a high-rise building electrical and intelligent design a discussion.keywords: high building; electrical; intelligent;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20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的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

我国超高层建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超高层建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结构;现状;趋势
引言 超高层建筑指 40 层以上,高度 100 米以上的建筑物。由于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出现,使建
筑结构日新月异,迅速发展。我国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已接近国际水平,未来发展值得期待、关注。
1 超高层建筑结构特点 超高层的基础建设采用的是深基础处理。对于高层地基的强度要求高,保证其能支持起建筑的足够高、体量
通过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已研发了 -CFT 结构体系,这是 S、SRC、RC 结构后的创新体系。实际上是 S 升级,主要用多边形、圆形钢管,向里填充混凝土柱及 S 结构,是钢 - 混凝土成的结构体系,其优势在于强变 形力、耐久力、刚度大等,所以当前在超高层建筑中,多采用这一结构,其最大优点是因为混凝土填入其中, 在受弯、压作用下,混凝土向横面扩散,此时受钢箍影响,其强度、变形力增加,而且局部受曲得到了一定的 控制,因此 CFT 柱可以最大程度利用高张力强度。伴随科技不断发展、进步,在未来实现 1000 米超高层建筑, 让 CFT 柱的作用可以更充分发挥。
我国超高层建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钱志伟 / 攀枝花市盐边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局 四川攀枝花 617100
摘 要:在城市发展趋势中,超高层项目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建筑结构需求,而是要成为真正多功能建筑,是城市商业化、工业化形势。科学技 术发展为超高层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和物质基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为超高层建筑的发展提供了经济保障。本文主要论述了我 国超高层建筑结构 , 现状及发展趋势。
2 我国超高层建筑发展现状 我国计划在 2013-2018 年建成 250m 以上的超高层建筑 164 栋,当前超高层建筑 300-400m 左右的明显增
加,约占总数的 43% 左右;香港、台湾、澳门共有 2 栋,占总数的 1% 左右。 除数量增加,高度也在不断突破极限。500m 高度不再罕见,还有建筑高度达到了 600m。如上海,已完工的

超高层建筑及其现代施工技术的应用

超高层建筑及其现代施工技术的应用

四、钢结构焊接工艺
焊接是钢结构施工中的一项重要技术,焊接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的安全和 质量。在焊接过程中,应采用先进的焊接设备和工艺,如自动焊接机、二氧化碳 保护焊等。同时,要根据钢结构的材质和焊接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和 工艺参数。此外,为了确保焊接质量,应进行严格的焊缝质量检查和控制,对焊 缝进行无损检测,发现不合格的焊缝要及时进行处理。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超高层建筑将迎来更加广 阔的发展空间。例如,沙特阿拉伯正在建设的吉达塔超级塔楼高度将超过1000米, 成为世界上最高的建筑之一。该塔楼将采用一系列创新的施工技术,如空中造楼 机、超级电梯等,以应对建设过程中的挑战。
结论
超高层建筑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形式,在未来城市化进程中将发挥越来越重 要的作用。本次演示通过对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历程、结构特点、现代施工技术以 及应用实例的探讨,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六、钢结构施工质量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是关键。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制定严格的 质量管理制度和措施,对每一个施工环节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应加强与设计单 位、监理单位等相关方的沟通和协调,确保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综上所述,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是城市建筑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在 施工过程中,需要充分准备、严格控制每一个环节的质量,确保建筑的安全性和 稳定性。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我们有理由相信钢结构施工技术在 超高层建筑领域将会实现更大的突破和发展。
在经济效益方面,上海中心大厦的建设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通过采用先进 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方法,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此外,由于采用了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等新工艺,使建筑的使用寿命得到了延长,也为未来城市发展 预留了更多的空间。

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

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

高层建筑现状根据GB50352-200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建筑高度>100m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

截至2017年,我国共建成高度>200m的超高层建筑870栋。

其中高度在200m~300m的超高层建筑共计777栋;300m~400m的建筑有76栋;500~600m 超高层建筑有6栋。

我国建筑高度排名如下:1、上海中心大厦,632m,2016年。

2、广州塔,600m,2009年。

3、天津高银大厦,597m,2015年。

4、深圳平安国际金融大厦,593m,2015年。

5、广州东塔,530m,2014年。

6、台北101大厦,508m,2003年。

7、上海环球金融中心,492m,2010年。

8、香港国际贸易广场,484m,2003年。

9、长沙九龙仓国际金融中心,452m,2017年。

10、南京紫峰大厦,450m,2010年。

建筑材料钢材强度大、质量轻、延性好,19世纪末替代砖石进入建筑领域。

钢框架结构相对于传统结构承载力更高、自重更轻、空间更大,这使高层建筑成为可能。

20世纪初,钢筋混凝土因其良好的刚度、可塑性、耐久性及经济性进入建筑领域。

此后,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核心筒结构成为超高层建筑的重要选择。

时至今日,大量高度<200m的超高层住宅、酒店仍主要采用上述2种结构体系。

20世纪后半段,钢材与钢筋混凝土相结合形成劲性混凝土构件与钢管混凝土,将钢材的强度、延性与钢筋混凝土的刚度、耐久性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被广泛应用于超高层核心筒与外框柱中。

另一方面,钢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结合形成框架核心筒混合结构体系非常简约、高效(核心筒抵御水平力、外框抵抗弯矩),广泛应用于高度>300m的超高层建筑。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高性能成为建筑材料发展的主题。

高强度、低屈强比、可焊性、耐久性及耐火性是钢材的研究重点。

上海中心大厦钢柱采用厚度达160mm的钢板,日本将抗拉强度达780MPa的建筑钢材应用于Midland大厦,并已着手研究抗拉强度>1000MPa的建筑钢材。

超高层建筑公共安全与智能化设计浅谈

超高层建筑公共安全与智能化设计浅谈

自动 去除环境影 响 ,同时控制器还 具有存储 火
灾 参 数 变化 规 律 曲 线 的功 能 ,并 与 现 场 采 集 的 火 灾 探 测 参 数 比较 ,来 确 定 是 否 报 警 。 ( 对 火 灾 报 警 系 统 外 部 而 言 ,智 能 化 的 2) 含 义 主 要 指 系 统 联 动 。 采 用 系 统 联 动 方 式 ,就 成 为争 取火 灾 前期 时 间和主 动权 的有效手 段 。 当火 灾 报 警 系 统 与 保 安 监 控 系 统 联 动 ,在 火 灾 之 初 ,火 场 的 摄 像 机 可 将 现 场 画 面 迅 速 传 至 中 央 控 制 室 ,通 过 实 景 画 面 ,值 班 人 员 可 以 立 即
本 文 重 点 阐述 智 能 化 系 统 在 安 全 预 警及
人 员 疏 散 方 面 起 到 的 独 特 作 用 , 以 及 相 比 常 规 建 筑 而 言 ,超 高 层 建 筑 的 智 能 化 系 统 设 计
nel e tB i ig&Ci fr t n 0 8 No1 5 tlg n ul n i d t I omai 2 0 1 yn o 2 .4 83
有 对 应 措 施 ,损 失 将 是 惨 重 的 。 总 体 来 说 超 高
特 殊 性 。 超 高 层 建 筑 的 智 能 化 弱 电 系 统 中 火 灾 自 动 报 警 及 联 动 控 制 、 综 合 安 防 、 广 播 系 统 与公共 安全 最直 接相 关。
2 火灾 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
筑 的具体 的技 术措施 。
【 键词 】 期预 警语 音疏散 广播 计 算机 疏散 分析 关 早
1 概 述
超 高 层 建 筑 一 般 为 重 要 建 筑 ,其 政 治 和 经 济 价 值 巨 大 ,然 而 超 高 层 建 筑 随 时 可 能 受 到 火 灾 、恐 怖 袭 击 和 自 然 灾 害 的 威 胁 。 如 果 事 先 没

超高层建筑机电安装新技术

超高层建筑机电安装新技术

超高层建筑机电安装新技术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地超高层建筑的建设也愈发活跃起来。

超高层建筑不仅成为城市的地标性建筑,更是展现城市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而在超高层建筑的建设中,机电安装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其新技术的运用更是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和效益,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一、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在超高层建筑的机电安装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当今的趋势。

智能化技术通过各种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对建筑内的电力、照明、空调等进行智能化管理和控制,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智能化技术可以实现对建筑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居住者提供更加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

二、新型环保节能技术的运用超高层建筑对能源和环境的需求更为严格,因此在机电安装中,新型环保节能技术的运用至关重要。

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在超高层建筑中具有较大潜力。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可以为建筑提供清洁电能,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智能化的能源管理系统也能够通过对能源的合理调度,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三、高效节能设备的选择在超高层建筑的机电安装中,高效节能设备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

新型高效节能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等,可以大大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高效节能设备的应用不仅可以降低日常使用费用,还能够降低建筑的维护成本,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为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四、安全监控技术的应用超高层建筑的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而在机电安装中,安全监控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保障建筑的安全。

采用智能化的火灾报警系统、安全监控系统等,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保障建筑内人员的安全。

安全监控技术还可以通过对建筑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故障,保障建筑的正常运行。

五、建筑智能化系统的集成在超高层建筑的机电安装中,建筑智能化系统的集成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高层建筑与智能化
本文试阐明建筑与智能化的关系内涵。

本文作者通过参与金茂大厦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的亲身体会,简要介绍了金茂大厦超高层建筑在智能化系统设计、信息化建设的思路。

重点强调了智能化系统对超高层建筑物业管理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建筑的发展有史以来就和其建筑材料、建筑结构,以及营造技术同步发展,相互关联,互为促进。

建筑材料由土木、砖瓦、混凝土、钢筋水泥向钢架材料发展;建筑结构由单体、多层、高层向超高层发展;同时建筑的营造技术也由手工、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超高层建筑顾名思义就是超高度的多层建筑物。

通常建筑界将超过300米建筑高度的多层建筑物称之为超高层建筑。

超高层建筑物无论在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上都有其独特的需求与设计以外,,在电气及弱电监控功能与系统配置上也有着与超高层建筑特点相适应与配合的关系内涵。

特别是近年来建筑界、科技界提出了智能建筑的概念以来,国内外智能建筑专家都试着确定建筑与智能化的关系内涵。

普遍的认同是:现阶段的“智能建筑”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为了适应社会信息化与经济国际化的需要。

智能建筑的实现是现代高科技的结晶,它完美地体现了建筑艺术与信息技术的结合。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智能建筑的“智能化”主要是在一座建筑物内进行信息管理和对信息综合利用的能力。

这个能力涵盖了信息的采集和综合,信息的分析和处理,以及信息的交换
和共享。

建筑设备自动化监控也是信息处理的一个方面。

因此也可以简单地理解:“智能建筑”就是具备了综合信息应用和设备管理自动化能力的建筑。

尽管目前国内号称有近千座“智能建筑”,但是在超高层建筑中实现“智能化”还是一种尝试和探索。

以下通过参与金茂大厦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从金茂大厦智能化系统设计、信息化建设,以及智能化物业管理的特点,来体会超高层建筑与智能化技术相结合是现代建筑的完美体现。

1.金茂大厦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定位
金茂大厦的设计是由美国SOM公司提供,但在其初步设计的图纸中并没有体现所谓“智能化”的概念。

然而金茂大厦业主张关林董事长与筹建办公室的领导们却高度重视金茂大厦智能化的建设。

多次召开由智能建筑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参加的“智能建筑”技术咨询会议。

最终确定了金茂大厦智能化系统设计的定位目标,即:在金茂大厦内采用先进、成熟、实用的智能化技术和系统产品,实现网络化、信息化、自动化物业管理的模式,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的终结目标。

SOM公司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按照金茂大厦智能化系统设计定位目标,聘请美国智能化系统专业顾问公司对金茂大厦智能化系统设计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最终提供了十章280页,近18万字的“金茂大厦智能化系统技术说明书”技术说明书详细描述了金茂大厦智能化系统的组成,包括:宽频网络结构、系统集成功能、信息服务与智能化物业管理等内
容。

SOM公司所提供金茂大厦智能化系统设计之完善,水准之高档、配置设备之先进,完全可以满足21世纪超高层建筑对现代科技IT技术发展的需求。

2.金茂大厦的信息化建设
金茂大厦智能化建设始终将信息化建设放在第一位,仅我参加的金茂大厦信息网络论证方案就超过五次,张关林董事长亲自参加信息网络方案论证会,在会上强调了金茂大厦通讯与计算机网络建设的重要性,指出设计一步到位,工程可分步实施,同时网络应具有兼容性。

由于金茂大厦楼高420.5米,大厦主干网络必须采用光纤传输体系,甚至有些传输通道采用单模光缆。

主干网络传输速率高达千兆以上,每8个平方米的办公位置就有一个155Mbps的计算机信息插座。

金茂大厦的信息化网络建设也将电缆电视网络纳入其中,该电缆电视网络可以实现860兆的双向信号传输功能,不但为可以提供交互电视(ITV)和视频点播(VOD)等服务功能,同时也为今后在金茂大厦内实现“三网合一”(即电视网、电话网、计算机网)的多媒体信息传输提供了另一种宽带传输模式。

3.金茂大厦智能化物业管理
金茂大厦智能化系统的建设是实现智能化物业管理的一种手段,而在金茂大厦内实现智能化物业管理,提高物业管理的工作效率、大厦机电和安全设备运行的完好率与利用率,以及节能、节省人力资源,提高大厦的经济效益为最终目标。

金茂大厦的智能物业管理是建立在大
厦智能化系统之上的,并基于网络化、信息化、自动化的物业管理模式。

从金茂大厦智能化系统设计的一开始,就强调了物业管理信息集成对金茂大厦物业管理的重要性。

同时也强调了金茂大厦物业管理的层次性,即监控层和综合信息管理层。

在金茂大厦内分别设置了三个监控管理中心和一个综合物业管理信息中心。

金茂大厦智能物业管理的概念是:
建立大厦物业管理与大厦智能化系统之间的人机交互平台,在大厦智能化系统功能的支撑下,实现大厦物业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自动化和科学化的管理模式。

金茂大厦智能物业管理的具体功能是:
房产管理
信息与资讯管理
综合事务管理
设备运行与维护管理
综合节能管理
智能物业管理与传统物业管理在管理模式上最大的区别,就是智能物业管理借助于大厦智能化系统的综合机电与安全设备监控和综合信息集成的功能,通过大厦智能化系统功能的支撑,促进和提升大厦物业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经济性。

彻底改变传统静态(历史性)物业管理的模式为动态(实时性)、交互和网络化的智能物业管理模式。

智能物业管理同时也可以提升物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

金茂大厦智能化系统(IBMS)对金茂大厦智能物业管理(IPMS)的支撑和促进:
1)支撑和促进金茂大厦物业管理体制的合理化
信息是金茂大厦物业管理的重要资源,是金茂大厦各级管理人员决策的重要依据。

管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信息的处理过程。

传统的物业管理体制从信息处理的角度来看,仍属于落后的人工分散处理的方式,不仅中间层次多,也不便实现横向联系,因而不能很好地综合利用信息资源。

金茂大厦智能化系统(IBMS)就是建立在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之上,使信息处理由分散处理向综合与集中处理转变,使分散的信息管理向集成信息管理转化,这样不仅能发挥信息综合利用的作用,还能提高信息的质量(准确、及时)和数量,使金茂大厦各级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从而建立与信息集成处理模式相适应的金茂大厦物业管理体制。

2)支撑和促进金茂大厦物业管理方法的科学化
通过建立金茂大厦智能化系统(IBMS),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高速运算能力的特点,可以利用数学模型对金茂大厦的物业管理活动进行定量分析。

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管理决策的准确性,避免管理决策中的主观随意性,使管理工作更加科学有效,另一方面,可以加强预测功能,使管理工作由粗变细,由事后管理向实时管理方向发展,甚至做到事前有预测,从而使管理工作由被动状态逐渐变为主动,通过大厦智能化系统的监控和信息集成的功能,对那些不可预测的事物和状态
进行监视,出现突发事件时,立即采取措施,还能够通过事先制定的对策(程序)做到及时、妥善的处理,使管理工作更加合理和科学,使一切的事务处理都处于受控状态之下。

3)支撑和促进金茂大厦物业管理的严密性
金茂大厦智能化系统(IBMS)能够满足物业管理对信息处理的要求,同时由于大厦智能化系统能够提供原始数据的完整性、实时性和历史性,这对于大厦物业管理的基础工作甚有帮助,可以使大厦物业管理更加严谨、细致,加强和促进大厦物业管理制度的严密性,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物业管理方法更趋科学化,一切以数据说话。

通过数据的量化来提升物业管理基础工作的水平。

4)支撑和促进物业管理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通过金茂大厦智能化系统(IBMS),大厦的各级物业管理人员可以从繁琐、重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进行调查研究,使用各种数据分析的手段和方法,分析大厦内物业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改进和提高物业管理工作效率的措施,通过从事信息分析,判断和决策,并在现代化管理的过程中总结和提升大厦各级物业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经验。

必然导致这些物业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水平得到成长和加强。

5)支撑和促进金茂大厦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金茂大厦通过智能化物业管理,可以直接和间接的提高金茂大厦的经济效益。

通过楼宇设备管理自动化系统(BMS),可以节省大厦的运行
和维护费用。

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OAS)和通讯与网络系统(CNS),可以节省人力资源和工作时间。

这些都将给金茂大厦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潜在的社会效益。

提高金茂大厦的竞争力。

4.结束语
金茂大厦巍峨威武的雄姿,屹立在上海的黄浦江畔。

每当我途经上海时,都可以从各个不同的方向上了望到它。

远远望去它似一座高耸入云的宝塔,更宛如一支描写中国建筑与科技结晶的神来之笔。

金茂大厦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理位置环境里产生的,它是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传统建筑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的时代象征。

金茂大厦的智能化只代表它自己的个性,是独一无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