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数学类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数学类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本文主要对如何在大学数学类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将课程思政融入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得抽象度高、理论性强的数学课上出“思政味”;如何以知识为载体,将传授知识与立德树人相融合,以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化进行了探讨,为新时期在大学数学类课程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提供一定的参考.

标签:课程思政;德育元素;立德树人

1 大学数学课程思政的背景及现状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课程思政建设要在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一核心点,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劳动、心理健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教育,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切实提升立德树人的成效。高校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充分挖掘各类课程思想政治资源,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思想政治教育自古至今都客观存在。各国国情与意识形态的不同造成社会制度与主流价值观的差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多样性与实效性的特点,他们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教育、哲学、心理、历史等课程的教育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美国教育家杜威在《通识教学与素质教育改革》中指出:把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表达为“公民教育”,把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宗教课程、道德课程及学生的指导结合在一起,同时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日本教养教育模式重视公民秩序、自律、责任、勤奋及国际视野的培养,并把它作为价值核心。英国的全纳教育模式尊重所有人融入主流社会的权利,把通过教育公平达到社会的公平公正作为核心理念。在瑞士的日常生活教育模式中,日常生活被当作是培养公民政治信念及道德素养的强大力量。德国思想家赫尔巴特坚持教师要“以身作则”,提倡生活、家庭、社会即教育的立体教育观,借助管理、教学及训练等基本方法,特别重视建设社会、学校及家庭的“三位一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和格局。

2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发展的灵魂,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所有學校所有学科都要担负起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一个主要内容,在大学数学课程的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完善补充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新时代倡导课程思政背景下开展学科思政渗透的有效途径。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思政课程为载体,由思政课教师负责“传道授业解惑”,班主任、辅导员、心理导师等协同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

政课程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以及与课程相关的教育活动。高校的思政课程一般是指与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毛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势与政策等相关的课程。各学段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教材为主要内容,同时结合时事和重大节日开展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研学、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以此来实现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让学生全面发展。课程思政以全方位育人的形式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各类课程相融合,形成协同效应,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

思政教育工作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部门的任务,而是全体教育工作者的首要责任,每一位人民教师都有义务主动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在课程中渗透、在生活中影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训练学生养成文明的日常习惯,以自身师德建设带动学生的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思政教育工作要注重环境的优化,全面干涉青少年的身心成长,来促进学生的进步,增强德育的有效性。

3 大学数学课程教学中的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的基础是课程,目标是思政。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进行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新形势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作为大学数学教师,深感责任重大。教学活动中我们要遵循数学教学规律,在教学中融合思想教育。我们要在基础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还要关注其思想教育。数学课程思政的教学不能靠单一的简单说教模式,思政教育应该蕴含到学习活动中,是一种隐性教育。课程思政的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文化差异中求同存异,增强辨别力,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1着力提升数学教师自身的课程思政建设能力,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通过建立健全优质资源共享机制,促进优质资源在不同区域、层次、类型的高校间共享共用。开展专题培训,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动性。鼓励学校将课程思政纳入教师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和师德师风、教学能力专题培训,建立课程思政集体教研制度。针对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前瞻性问题,加强系统研究。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不可小视,这种影响可能不会立竿见影,但是潜移默化的,所以教人要以身立教.课堂上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待工作的一种认真态度,教师应以满满的正能量立身讲台,敬畏讲台.

3.2.1通过知识传授实现课程思政无缝对接

我们知道极限思想贯穿在微积分的始终。我们也知道早在公元263年数学家刘徽的割圆术,其用割圆术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在刘徽研究的基础上,将圆周率精确到了小数点后7位,这一成就比欧洲人要早一千多年。在讲解极限概念的时候给学生介绍这个历史故事,让他们了解中国数学的辉煌,以启发同学们的爱国情怀,引导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发愤图强,传承中国科学之光、继承科学思想。如今中美贸易战的大背景下,美国在科技等多方面对我国进行打压,特别是在芯片领域进行了十分严格的限制和封锁,能否研发出属于中国自己的高精端芯片,在某些程度上决定了未来中国科技研发的高度。鼓励学生继承和发扬古代科学家们的科研精神,在科技创新上越走越好,研发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为建设科技强国而不断努力。另外,极限概念中的无限接近是永远运动,无限接近的过程。极限就如同我们最起初的理想,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精益求精,无限接近,方得始终。极限的精确定义,也蕴含了辞海精神,一丝不苟,字斟句酌,作风严谨。通过这个知识点的教学,让学生学习优秀的科学家追求卓越与完美的工匠精神,同时增强文化自信。3.2.2通过传授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函数连续性定义中,自变量变化很小的时候,因变量的变化也很小,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生活中,很多事物的变化都是连续的:植物的生长、气温的变换、知识的积累等,不能急于求成,必须遵循事物本身的规律。特别对于知识的学习,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持久不懈的努力,妄图寻求捷径的想法是不科学的。古人用拔苗助长的故事告诉我们: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觀规律,急于求成,是不行的。函数的连续性也是印证了这一道理。

函数极值问题讲授中,通过画图,展示极值点,其图形有低点,有高点,连绵起伏,讲解过程中插入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给抽象的数学课堂注入一缕诗情画意,在教会学生求函数的极值点与极值的同时,也让学生感悟:人生就像连绵不断的曲线,低谷与顶峰只是人生路上的一个又一个的转折点。我们要有跌入低谷不气馁,伫立高峰不张扬的宽阔胸襟。

3.2.3通过知识传授揭示数学美,融入德育元素,陶冶学生情操

数学的美无处不在。高等数学里的无穷小量指的是极限为零的变量,唐代诗人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深远,亦诗亦画。其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无穷小的意境,“帆影”是一个随时间变化而趋于零的量。同学们在学习无穷小量这个极重要的数学概念的时候,也许又体会到李白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多种感官并用会使他们加深对事物的理解与记忆,并感受到数学美所带来的愉悦。

3.3完善数学课程思政建设评价激励机制。

建立健全多维度的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考核评价体系,将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纳入成效评价、学科评估、本科教学评估、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专业认证、职业教育“双高计划”评价、高校教学绩效考核等评价考核中。在教学成果奖、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