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手册簿》指标体系20190305定稿(1)

合集下载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标准解读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标准解读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标准解读中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标准解读随着旅游业快速发展,中国提出了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旨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

全域旅游示范区则是具体实施全域旅游理念的重要载体。

那么,什么是中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标准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解读。

一、背景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意见》。

其中提出了开展全域旅游试点,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

2019年,国家旅游局发布了《中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标准》,旨在进一步规范示范区创建工作,促进全域旅游的发展。

二、创建标准1.基本要求示范区所在地区具有较强的旅游资源、文化底蕴和综合实力,且具有建设示范区的发展愿景和政策支持。

2.内涵要求(1)发挥旅游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示范区应该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促进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转型。

(2)旅游综合服务能力建立完善的旅游综合服务体系,包括旅游信息服务、旅游市场主体管理和旅游产业配套设施建设等。

(3)资源环境保护和治理能力示范区要注重资源环境保护,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保护和区域治理,保持旅游目的地的整洁、美丽和安全。

(4)文化旅游综合体建设能力示范区应该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打造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和文化旅游综合体。

(5)市场运营能力示范区要具备市场经济运作能力,完善旅游市场主体管理,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旅游品牌形象,促进旅游消费的持续增长。

3.创建标准(1)旅游区域化示范区应该具有较高的区域化、连通性和多业态融合的特征。

具体要求包括:区域范围大、区域特色明显、区域内交通连通性好、业态多元化等。

(2)旅游集约化示范区应该充分利用旅游资源,通过旅游产业集聚和资本集聚,提升旅游业综合效益。

具体要求包括:旅游资源利用率高、旅游產業集聚度高等。

(3)旅游品牌化示范区应该具有明显的旅游品牌特征,建立具有公信力的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汇报稿

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汇报稿

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汇报稿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我是×××市旅游局,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向大家呈现我市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汇报。

通过深入研究和广泛调研,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旨在将××市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推动旅游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一、背景介绍全域旅游是指将一个地域内的各项旅游资源充分整合,形成一个旅游系统,实现全域旅游资源的互补与整合,提高旅游品质和旅游产业链的整体效益。

我们的目标是使××市成为全国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并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建设目标1. 全面整合资源:整合各类旅游资源,包括景区、文化遗产、乡村旅游等,形成全域旅游产品链,提供多样化的旅游项目。

2. 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推行旅游从业人员素质评定制度,提高服务水平,使游客得到更好的旅游体验。

3. 加强市场推广: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游客市场份额。

三、重点工作1. 深化产业融合:推动旅游业与文化、体育、健康、农业等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形成全域旅游产业链条,并推出特色旅游产品。

2. 完善基础设施: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包括交通、酒店、厕所等方面,确保游客在游览过程中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3.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加大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服务素质和专业水平,建立健全投诉处理机制,确保游客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4. 加强宣传推广:利用各类媒体和网络平台,加大对××市旅游资源的宣传推广力度,提升市场认知度和美誉度。

5. 推动政策支持:加强政府与旅游企业的合作,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鼓励企业增加投资,拓宽经营渠道。

四、预期成效我们坚信,通过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市将在旅游业发展中取得以下预期成效:1. 增加旅游收入:进一步提升全域旅游品质,吸引更多游客光临,带动旅游消费增长,提高旅游业综合收入。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标准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标准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标准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全域旅游成为了推动地区经济增长、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手段。

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不仅能够整合区域内的旅游资源,实现旅游产业的全面升级,还能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增强区域的综合竞争力。

为了确保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质量,制定科学合理的创建验收标准至关重要。

一、旅游规划与政策支持1、科学合理的旅游规划全域旅游示范区应具备完善的旅游发展规划,该规划要与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相互衔接。

规划要明确旅游发展的目标、定位、空间布局和重点项目,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政策支持与保障政府应出台一系列支持全域旅游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土地政策、人才政策等。

设立专项旅游发展资金,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宣传推广、旅游公共服务提升等方面。

二、旅游资源整合与开发1、旅游资源普查与评价对区域内的旅游资源进行全面普查和科学评价,建立旅游资源数据库。

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文化遗产、民俗风情等各类资源,明确资源的特色和优势。

2、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打破景区景点的边界,将分散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形成点、线、面结合的旅游发展格局。

通过优化配置,实现旅游资源的协同发展,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3、旅游产品创新与开发结合本地资源特色,开发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

不仅要有传统的观光旅游产品,还要有休闲度假、文化体验、户外运动、乡村旅游等新兴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三、旅游设施与服务1、交通设施构建便捷的旅游交通网络,包括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外部交通,以及城市公交、旅游专线、景区内部交通等内部交通。

提高交通的通达性和舒适性,实现“快进慢游”。

2、旅游住宿提供多样化的住宿选择,包括星级酒店、经济型酒店、民宿、露营地等。

住宿设施要符合卫生、安全、环保等标准,服务质量良好。

3、餐饮服务推出具有本地特色的美食,打造美食街区和餐饮品牌。

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发展示范区评价指标体系-V1

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发展示范区评价指标体系-V1

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发展示范区评价指标体系-V1随着国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步伐不断加快,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为了更好地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也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就是评价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发展示范区的指标体系。

一、旅游环境指标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需要有良好的旅游环境才能吸引游客,因此旅游环境指标是评价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发展示范区的重要指标之一。

该指标包括城市环境、景区环境、交通等方面,其中包括:1.城市环境:城市规划、市容市貌、城市公共设施、城市环保等方面;2.景区环境:景区环境、景区安全等方面;3.交通:交通便利程度、交通安全等方面。

二、文化产业指标文化旅游相融,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是一个重要方向,因此文化产业方面的指标也非常重要,具体包括:1.文化产业覆盖率:文化产业的产值占当地经济总产值的比例;2.文化产业创新能力:文化产业创新能力、创新领域等方面;3.文化产业作用:文化产业在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作用;4.文化产业融合:文化与其他产业的融合程度,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程度。

三、旅游产业指标评价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发展示范区,旅游产业指标也必不可少。

旅游产业指标包括:1.旅游产业收益: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带来的经济收益;2.旅游产业品质:旅游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3.旅游体验:游客参与度、满意度等方面;4.旅游文化:旅游传统文化、现代文化等方面。

综上所述,评价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发展示范区的指标体系可以分为旅游环境指标、文化产业指标以及旅游产业指标三个方面,具体包括城市环境、景区环境、交通、文化产业覆盖率、文化产业创新能力、文化产业作用、文化产业融合、旅游产业收益、旅游产业品质、旅游体验、旅游文化等方面,这些指标可以全面反映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状况和丰硕成果,也可为评估和推进中国旅游文化事业提供科学的切入点和指引。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标准解读(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四个基本标准)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标准解读(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四个基本标准)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标准解读(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四个基本标准)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标准解读全域旅游示范区是指以旅游业发展为核心,以优质旅游资源为支撑,以完善的旅游服务体系为保障,以提升旅游产业综合实力为目标,实施综合配套改革创新,加快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种特殊区域类型。

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标准是制定全域旅游发展的规划和政策的重要依据,它涉及到资源整合、产业发展、管理创新等多个方面。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四个基本标准是:1. 旅游资源丰富度: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第一个基本标准是其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

这包括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多方面的资源。

资源的丰富度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也是提升旅游业发展潜力的基础。

2. 旅游产业基础硬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第二个基本标准是其具备良好的旅游基础硬件设施。

这包括交通设施、旅游接待设施、住宿设施、餐饮设施等。

良好的基础硬件是提供优质旅游服务的基础,也是满足游客需求的重要保障。

3. 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第三个基本标准是其具备较大的旅游产业发展潜力。

这包括旅游业发展前景、旅游产业链条完整度、旅游消费能力等。

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的大小决定了示范区未来的发展空间和战略地位。

4. 旅游管理体制创新: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第四个基本标准是其具备创新的旅游管理体制。

这包括法规政策的创新、管理机构的优化、服务体系的完善等。

创新的管理体制能够为示范区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和服务保障,推动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总体而言,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标准是为了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区域经济发展。

通过对资源、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潜力和管理体制的要求,可以为示范区明确发展目标、规划发展路径,促进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和转型升级。

同时,创建标准也为各地区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为推动全域旅游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继续写相关内容1000字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标准的解读在于为各地区提供了发展的方向和指导,以推进旅游业全面发展和区域经济的繁荣。

全域旅游示范区 方案 指标

全域旅游示范区 方案 指标

全域旅游示范区方案指标1. 全域旅游示范区方案的指标,那可都是打造超棒旅游地的“魔法数字”。

就像做菜要有菜谱上的用量一样,这些指标能让一个地方变成旅游的天堂。

比如说游客满意度这个指标,要是一个地方的游客满意度高,就像一家餐厅被食客们纷纷点赞,那肯定能吸引更多人来。

2. 全域旅游示范区方案的指标是啥?这可关系到每个想去旅游的人的体验呢。

拿旅游交通来说吧,就像人体的血管,必须畅通无阻。

要是交通不方便,就像血管堵塞,游客想进进不来,想出出不去,那这个地方怎么能成为好的旅游地呢?3. 全域旅游示范区方案里的指标,简直是旅游发展的“指南针”。

咱就说旅游资源丰富度这个指标吧。

这就好比一个人的才艺,才艺越多就越吸引人。

一个地方的旅游资源越丰富,像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古老的文化遗迹,那游客就像被磁石吸引的铁屑,源源不断地过来。

4. 全域旅游示范区方案的指标,你可别小瞧了。

旅游服务质量这个指标就很关键。

这就像住酒店,服务员态度不好,就像一盆冷水浇灭你的热情。

相反,如果服务质量高,游客就像回到家一样舒服自在,肯定想再来,还会推荐给亲朋好友。

5. 全域旅游示范区方案中的指标里有个旅游设施完善度。

这就如同盖房子的地基,基础打不好,房子能稳吗?旅游设施不完善,就像住在没有家具的房子里,游客怎么能舒心呢?比如说公共厕所少又脏,那游客的心情肯定糟糕透顶。

6. 全域旅游示范区方案的指标是衡量一个地方旅游潜力的尺子。

旅游市场监管力度这个指标很重要。

这就像在学校里要有校规一样,市场要是没有监管,就像没有交警的马路,乱成一团。

游客要是总被坑,谁还愿意来啊?7. 全域旅游示范区方案指标中的旅游环境友好度,这可关系到旅游地的“颜值”。

就好比一个人的穿着打扮,环境不干净整洁,就像一个人穿着邋遢,谁看了都不想靠近。

像那些垃圾满地的景区,游客肯定会皱着眉头赶紧离开。

8. 全域旅游示范区方案的指标里旅游信息化水平也是个重要的点。

这就像现代人离不开手机一样,旅游信息化就像给游客装上了导航仪。

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评价指标体系

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评价指标体系

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评价指标体系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评价指标体系(以下简称“评价指标体系”)是确定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以下简称“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的主要依据和标准。

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两部分,定量指标主要对反映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的经济指标进行考量,定性指标主要从工作体制机制、政策保障环境、产业发展基础、业态融合创新情况、建设方案等维度进行考量。

一、定量指标主要对申报主体所辖范围(县级行政区)的下列指标进行考核。

1. 文化产业发展指标: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及增速、占GDP比重,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数量、营业收入及增速、从业人员数量,最近一次经济普查文化企业数量、营业收入及从业人员数量;2. 旅游产业发展指标: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及增速、占GDP比重,A级旅游景区、旅行社和规上及星级饭店的数量、收入及增速,旅游人次、旅游收入及各自增速;3. 融合发展指标:文旅融合典型业态(以《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和《国家旅游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2018)》中,相同行业分类代码为准)的规上企业数量、营业收入及增速、从业人员数量。

二、定性指标(一)工作体制机制1. 申报主体及其上级人民政府建立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协同发展工作领导机制、运行机制,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旅游产业发展及产业融合发展与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相结合,助力产城融合一体化发展,增强乡村产业发展聚合力;2. 建立省(区、市)相关部门、地级行政区人民政府、县级行政区人民政府各负其责、各尽其职、协调配合的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各方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

(二)政策保障环境申报主体及其上级人民政府开展的以下工作:1. 印发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文件;2. 区域规划矢量数据已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系统,符合所在地国土空间规划,功能分区布局合理,土地集约利用;3. 对区域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基础设施、重大项目提供资金、技术、人才、金融等方面支持;4. 加大对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符合相关保护利用规划前提下,对历史文化资源应保尽保、活化利用,支持利用老旧厂房、废弃厂矿开设文化创意场所、文化和旅游消费场所,制定落实用地等方面扶持政策,完善用水用电用气等方面优惠政策,推动文化和旅游企业纾困发展政策措施落实落地;(三)产业发展基础1. 文化禀赋和旅游资源丰富程度,市场主体竞争秩序,产业发展内生动力情况;2.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投融资体系构建情况;3. 文化机构和场所(如:剧场、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书店、城市书房、艺术空间等)发展情况;4.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基础情况,公共服务体系构建情况。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评分表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评分表
3.旅游住宿:星级饭店、文化主题旅游饭店、民宿等各类住宿设施齐全,管理规范。(35分)
4.旅游娱乐:举办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演艺、休闲娱乐和节事节庆活动。(35分)
5.旅游购物:地方旅游商品特色鲜明、知名度高,旅游购物场所经营规范。(35分)
6.融合产业:大力实施“旅游+”战略,实现多业态融合发展。(50分)
3.旅游集散中心:位置合理,规模适中,功能完善,形成多层级旅游集散网络。(20分)
4.内部交通:内部交通体系健全,各类道路符合相应等级公路标准,城市和乡村旅游交通配套体系完善。(30分)
5.停车场:与生态环境协调,与游客流量基本平衡,配套设施完善。(15分)
6.旅游交通服务:城市观光交通、旅游专线公交、旅游客运班车等交通工具形式多样,运力充足,弹性供给能力强。(20分)
7
品牌影响
(60分)
实施全域旅游整体营销,品牌体系完整、特色鲜明。
1.营销保障:设立旅游营销专项资金,制定旅游市场开发奖励办法。(15分)
2.品牌战略:实施品牌营销战略,品牌体系完整,形象清晰,知名度和美誉度高。(15分)
3.营销机制:建立多主体、多部门参与的宣传营销联动机制,形成全域旅游营销格局。(10分)
5
秩序与安全
(140分)
旅游综合监管体系完善,市场秩序良好,游客满意度高。
1.服务质量: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计划,宣传、贯彻和实施各类旅游服务标准。(20分)。
2.市场管理:完善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整合组建承担旅游行政执法职责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建立旅游领域社会信用体系,制定信用惩戒机制,市场秩序良好。(25分)
3.投诉处理:旅游投诉举报渠道健全畅通有效,投诉处理制度健全,处理规范公正,反馈及时有效。(20分)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认定文件解读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认定文件解读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认定文件解读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2019年3月目录一、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认定文件出台的背景错误!未定义书签。

瞩怂润厉钐瘗睐枥庑赖赁轫胧碍鳝绢。

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认定文件的顶层设计思路1闻创沟烩铛险爱氇谴净祸测枞锯鳗鲮。

(一)改革创新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主线1残骛楼诤锩濑济溆堑籁娅骒东戆鳖纳。

(二)示范引领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的目标1酽锕极额闭镇桧猪诀锥顾荭钯询鳕骢。

(三)县域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主体1弹贸摄尔霁毙揽砖卤庑诒尔肤亿鳔简。

(四)党政统筹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体制机制改革的关键1谋荞抟箧飙铎怼类蒋蔷点铋杂篓鳐驱。

(五)融合发展是撬动相关改革的突破口2厦礴恳蹒骈时尽继价骚卺癞龚长鳏檷。

(六)规划先行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的基石2茕桢广鳓鲱选块网羁泪镀齐钧搂鳎飨。

(七)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的重要保障2鹅娅尽损鹌惨历茏鸳赖萦诘聋谛鳍皑。

(八)突出地方特色是提升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吸引力的保障2籁丛妈羟为赡偾蛏练净槠挞晓养鳌顿。

(九)突出绿色发展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的环境保障2预颂圣铉傧岁龈讶骅籴买闼龅绌鳆现。

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认定文件的基本框架和运作方式2渗钐呛俨匀谔鳖调砚锦钡绒钞陉鳅陆。

(一)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认定文件体系3铙诛卧泻哕圣骋贶顶庑缝励罴枫鳄烛。

(二)《办法》3拥缔凤袜备讯颚轮烂蔷报赢无贻鳃闳。

(三)《标准》3赃热俣阃岁匮阊邺镓骚鲷汉鼍匮鲻溃。

(四)《手册》4坛抟乡嚣忏蒌锲铃毡泪跻驮钓缋鲸镏。

第一章《办法》解读4蜡变黪瘪报伥铉锚铈赘箨苇缳颓鲷洁。

一、关于《办法》的背景目的4买鲷鸸谮昙肤遥闫撷凄届娇擞殁鲶锖。

二、关于《办法》的基本框架4绫镝鲷驾榇鹕踪韦辚籴飙钪麦蹒鲵残。

三、关于《办法》的主要特点5驱踬髅彦浃绥谲饴忧锦诼琼针咙鲲铧。

(一)明确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基本概念5猫虿驴绘灯鲋诛髅贶庑献鹏缩职鲱样。

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评价指标体系

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评价指标体系

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评价指标体系一、政策支持1.政策法规:示范区的政策法规是否完善,是否有具体细化的政策支持文件。

2.政策落地:政府是否积极参与示范区的建设,是否出台相关政策举措,并有效执行。

二、资源整合1.优质资源:示范区是否整合了文化和旅游领域的优质资源,包括景点、文化遗产、文化创意企业等。

2.资源利用率:是否充分利用了示范区所拥有的资源,包括通过整合资源形成项目和产品,提高资源利用率。

三、创新创意1.创意能力:示范区是否有一支创新创意的团队,是否能够自主研发创新产品。

2.创意成果:示范区是否产生了一定数量的创新创意成果,包括原创文化产品、创意文化活动等。

四、市场开拓1.品牌形象:示范区是否有独特、鲜明的品牌形象,是否能够有效地吸引和留住游客。

2.市场规模:示范区的市场规模是否不断扩大,是否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和文化消费者。

五、产业链完善1.产业协同:示范区内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能否相互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链闭环。

2.产业发展:示范区内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是否有比较完善的产业发展机制和模式。

六、社会影响1.就业机会:示范区是否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2.环境保护:示范区的建设和发展是否能够兼顾环境保护,避免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以上是一个可能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根据具体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扩展。

为了能够更好地评估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的综合效益和经济价值,还需要确定具体的权重和评分细则,以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比较。

同时,随着示范区的建设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也应该随之动态调整和优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标准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标准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标准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标准是指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要求,对旅游示范区的创建条件、标准和程序进行规范和指导,以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升旅游区域的整体形象和品质,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标准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区域规划、旅游资源开发、旅游设施建设、旅游服务水平等,下面将就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标准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一、区域规划。

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首先需要进行区域规划,确定示范区的范围和边界,明确旅游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发展定位。

在区域规划中,需要充分考虑自然环境、文化遗产、乡村风貌等因素,合理规划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确保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

二、旅游资源开发。

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需要充分挖掘和开发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特色产业等。

在开发过程中,要注重保护和传承地方特色文化,提升旅游资源的品质和附加值,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

三、旅游设施建设。

为了提升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整体形象和服务水平,需要加大旅游设施的建设力度。

这包括交通基础设施、住宿设施、餐饮设施、旅游购物场所、娱乐设施等。

在建设过程中,要注重设施的便捷性、舒适性和环保性,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四、旅游服务水平。

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是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重要内容。

这包括旅游信息咨询服务、导游服务、安全保障服务、旅游投诉处理服务等。

要求服务人员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意识,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为游客营造舒适、安全的旅游环境。

五、宣传推广。

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需要进行有效的宣传推广工作,提升示范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可以通过开展主题活动、举办文化节庆、开展旅游宣传推介会等方式,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旅游,推动示范区的旅游经济发展。

六、监督管理。

为了确保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标准的贯彻执行,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体系,加强对示范区的日常监管和考核评估。

要求相关部门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对示范区的各项工作进行全面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是指按照国家旅游发展规划和要求,通过全域旅游综合改革试点示范,实现旅游资源整合、产业融合、环境协同、服务一体,形成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提升旅游综合竞争力,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区域。

一、综合验收标准。

1.示范区规划建设验收。

(1)规划合理性,示范区规划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合理规划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产业融合。

(2)建设完善性,示范区建设应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包括交通、住宿、餐饮、旅游服务设施等,提供便利的旅游环境。

2.资源整合验收。

(1)资源开发利用,示范区应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推动资源优化配置。

(2)资源保护利用,示范区应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自然风景区。

3.产业融合验收。

(1)产业发展规划,示范区应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促进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产业联动效应。

(2)产业协同发展,示范区应推动旅游与农业、文化、体育等产业协同发展,形成多元化产业布局。

4.环境协同验收。

(1)环境整治提升,示范区应加强环境整治,改善生态环境,提升旅游环境品质。

(2)环境保护治理,示范区应加强环境保护治理,减少环境污染,保障游客健康和安全。

5.服务一体验收。

(1)服务设施完善,示范区应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提升服务水平,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

(2)服务质量提升,示范区应提升服务质量,加强服务管理,提升服务态度和水平。

二、验收程序。

1.验收申报。

示范区应在规划建设、资源整合、产业融合、环境协同、服务一体等方面达到验收标准后,向国家旅游局提出验收申报。

2.专家评审。

国家旅游局将组织专家对示范区进行评审,对规划建设、资源整合、产业融合、环境协同、服务一体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3.验收公示。

国家旅游局将对验收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期内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和意见反馈。

4.验收结果。

国家旅游局根据专家评审结果和社会各界反馈意见,对示范区进行验收,确定是否达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

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静待验收,打分标准火热送上

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静待验收,打分标准火热送上

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静待验收,打分标准火热送上第一篇: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静待验收,打分标准火热送上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静待验收,打分标准火热送上今年,”全域旅游”上升为国家战略,也是国家旅游局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之年。

目前,距国家验收考评还有不到半年左右的时间。

具备条件四个基本要求:1、旅游对当地经济和就业的综合贡献达到一定水平。

2、建立旅游综合管理和执法体系。

3、厕所革命及其他公共服务建设成效明显。

4、建成旅游数据中心。

验收标准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包括8个方面,分别从地方政府重视和推进程度、旅游业发展情况、旅游产品特色、公共服务体系、要素配套、环境保护以及旅游安全、文明和游客满意情况作出了要求。

满分1000分,总分750分通过验收。

具体指标及打分点分别为:评价指数江苏的创建工作走在前列,在全国都有学习参考的价值。

2017年3月,江苏省旅游局公布了《江苏省“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评价指数》。

该指数是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指南》的基础上制定的具体标准,通过各创建单位自评打分、第三方专业评审等形式进行考核评价,并将结果公布和报送至各创建单位所在政府。

创建工作评价指数实行100分制,共分十个部分进行评价:1、全域旅游规划引领(10分):主要评价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完成情况、规划有效性、多规合一情况、“全域旅游资源库”等指数。

2、旅游综合管理(20分):主要评价全域旅游示范创建工作推进情况、创建方案实施情况、旅游管理机构、旅游执法体系、旅游统计体系建立等指数。

3、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19分):主要评价旅游集散服务体系、旅游交通、慢行系统、标识系统、旅游厕所、智慧旅游等指数。

4、旅游项目建设与旅游产品供给(8分):主要评价重点项目建设、景区(度假区、乡村旅游区)创建及管理情况、旅游产品供给情况等指数。

5、旅游业态发展(9分):主要评价旅游餐饮业态、旅游住宿业态、旅游娱乐业态、旅游购物业态、旅行社等指数。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手册》解读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手册》解读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手册》解读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National All-for-One Tourism Demonstration Zone Acceptance "Manual"The National All-for-One Tourism Demonstration Zone Acceptance "Manual" is a significant document that provides guidelines for the evaluation and acceptance of tourism demonstration zones across the country. This manual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ensuring the success and sustainability of these demonstration zones, which are important drivers for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ourism promotion.该《手册》对于全国各地旅游示范区的评估和验收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这个《手册》对于保证旅游示范区的成功和可持续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些旅游示范区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旅游推广的重要驱动力。

One of the key aspects covered in this manual is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for determining whether a tourism demonstration zone meets the set standards and requirements. These criteria include various factors such as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and visitor experience enhancement. By following these evaluation criteria, local authorities can assess the performance of their respective demonstration zones and identify areas for improvement.其中,《手册》涵盖的一个关键方面是评估标准,确定一个旅游示范区是否满足设定的标准和要求。

全域旅游工作手册

全域旅游工作手册

全域旅游工作手册一、背景介绍全域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发展理念,强调整合资源、拓展空间、提升服务,实现旅游产业链条的全面发展。

为了全面推进全域旅游的发展,制定一份全域旅游工作手册,对于各地旅游管理部门和相关从业人员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就全域旅游工作手册的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二、全域旅游基本理念1. 客户导向:以游客为中心,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2. 资源整合:充分整合当地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历史文化等资源,打造独特的旅游产品。

3. 产业融合:促进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多元化的旅游产业链条。

4. 服务升级:提升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增强旅游业的竞争力。

5. 区域协同:加强地区间的合作与协调,形成区域旅游发展整体布局。

三、全域旅游工作手册主要内容1. 全域旅游概述- 详细介绍全域旅游的基本理念、目标及发展现状,传达全域旅游的重要性和意义。

2. 旅游资源整合- 介绍如何整合当地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发掘资源的特色和亮点,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旅游产品。

3. 旅游产业融合- 分析旅游业在整个产业链条中的定位,提出如何和其他相关产业进行融合,促进各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

4. 旅游服务升级- 强调提升旅游服务水平的重要性,包括从接待、导览、餐饮、住宿等各个环节,全面提高服务品质。

5. 区域协同发展- 强调各地区之间的合作与协调,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形成多元化的旅游产业布局。

6. 创新营销策略- 分析全域旅游的市场需求,提出创新的营销策略,如品牌推广、多样化产品设计、线上线下融合等。

7. 安全与环境保护- 提出保障游客安全和保护环境的措施,包括事前风险评估、紧急预案、旅游垃圾处理等。

8. 监督与评估- 设计全域旅游发展的监督评估机制,确保各项措施的有效实施和达到预期效果。

四、结语全域旅游工作手册作为规范全域旅游工作的指导文件,对于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各地旅游管理部门和从业人员应该认真学习并执行手册中的相关内容,将全域旅游理念贯穿于日常工作中,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全域旅游示范区标准

全域旅游示范区标准

全域旅游示范区标准全域旅游示范区是指在国家战略部署下,以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为目标,通过全面提升旅游区域的整体形象和品质,实现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

为了规范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建设标准,提升旅游品质,加强旅游资源整合和优化旅游环境,以下是全域旅游示范区标准的相关内容。

一、区域规划。

1. 区域范围,全域旅游示范区应当明确划定区域范围,包括主要的旅游景点、景区、乡村、城市等,形成完整的旅游线路和体验区域。

2. 区域定位,明确区域的旅游定位,根据地域特色和资源禀赋确定区域的主导旅游产品和主题,形成独特的旅游品牌。

二、旅游资源整合。

1. 优化资源配置,充分整合区域内的自然景观、人文历史、民俗风情等旅游资源,打造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旅游产品。

2. 旅游产品创新,结合区域特色,开发具有创新性和独特性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提升旅游体验。

三、旅游环境提升。

1. 城乡环境整治,加强对景区、乡村、城市等旅游环境的整治和提升,打造干净、整洁、美丽的旅游环境。

2. 服务设施建设,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停车场、卫生间、游客中心等,提升游客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四、旅游服务水平。

1. 提升服务质量,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旅游服务氛围。

2. 旅游安全保障,加强旅游安全管理,健全安全保障机制,保障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五、宣传推广。

1. 品牌建设,打造具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旅游品牌,提升区域的旅游形象和美誉度。

2. 多元宣传,采取多种宣传手段,包括线上线下宣传、活动营销等,吸引更多游客关注和参与。

六、管理机制。

1. 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的全域旅游示范区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协同合作的管理体系。

2. 监督考核,建立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监督考核机制,加强对各项标准的执行情况的监督和评估。

在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中,各地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地域特色和资源优势,科学制定具体的建设方案和实施措施,不断提升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品质和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样化的旅游体验,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全域旅游示范区:六大考核指标和五大战略路径

全域旅游示范区:六大考核指标和五大战略路径

全域旅游示范区:六大考核指标和五大战略路径根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数据,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出游人数、旅游收入双双走高:全国共接待游客1.34亿人次,同比增长14.4%;实现旅游总收入791亿元,同比增长16.2%。

国家旅游局认为,这是“从景点旅游模式走向全域旅游模式”一次集中而全面的展示。

一、全域旅游是什么“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行政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主导产业,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和社会共同参与,通过旅游业带动乃至于统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

全域旅游是一种理念:是区域发展的先行指引,决定区域战略目标的前瞻性和世界性,体现了发展观的价值取向。

全域旅游是一种追求:是游客对于出行体验的追求;是居民对于生活质量的追求;是政府对于区域发展的追求;是企业对自我发展的追求。

全域旅游是一种生活:代表当下的生活理念与生活品位,融合了生活文化与生活方式。

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是什么“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就是以地方行政区为范围,以“全域旅游”理念打造的全新的旅游目的地典范,是整合区域范围内一切可资利用的旅游吸引物资源,是一个能够全面动员资源、立足全面创新产品、可以全面满足居民生活及游客体验需求、旅游产业拉动效应明显的旅游目的地。

三、考核指标是什么“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主体为市、县地方人民政府,考核的六大指标为:1.旅游业增加值占本地GDP比重15%以上;2.旅游从业人数占本地就业总数的比重20%以上;3.年游客接待人次达到本地常住人口数量10倍以上;4.当地农民年纯收入20%以上来源于旅游收入;5.旅游税收占地方财政税收10%左右;6.区域内有明确的主打产品,丰富高、覆盖度广。

人们的生活需求,已从存在感向满足感转变,需求的满足越来越依靠良好的体验而不是标准化的产品来实现。

具体到旅游领域,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游客追求的不再是到景点拍照留念、去餐厅有饭果腹、在宾馆有床过夜,不再满足于程式化的流水线服务,而是更多希望得到全感官、多触发的休闲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全域旅游示区验收工作手册
文化和旅游部
资源开发司
2019年3月
说明
1.《国家全域旅游示区验收工作手册》指标包含基本项目、创新示项目、扣分事项。

其中,基本项目1000分,创新示项目200分,共计1200分。

扣分事项100分。

2.7类基本项目及分值安排为:体制机制(90分)、政策保障(140分)、公共服务(230分)、供给体系(240分)、秩序与安全(140分)、资源与环境(100分)、品牌影响(60分)。

3.8类创新示项目及分值安排为:体制机制创新(50分)、政策措施创新(30分)、业态融合创新(30分)、公共服务创新(40分)、科技与服务创新(20分)、环境保护创新(8分)、扶贫富民创新(12分)、营销推广创新(10分)。

4.扣分事项包括:对近三年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重大市场秩序问题、重大生态环境破坏以及“厕所革命”不达标的,予以一票否决。

对近三年发生安全生产事故(35分)、市场秩序问题(30分)和生态环境破坏事件(35分),处理不及时,造成不良影响的,将酌情扣分。

5.打分方式:文档检查项目采用得分方式;文档、现场综合检查项目采用先文档检查得分,现场检查再减分方式;现场检查项目为减分方式;加分项目为加分方式。

指标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