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牵牛星》教学反思-2019年教学文档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迢迢牵牛星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迢迢牵牛星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迢迢牵牛星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迢迢牵牛星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从捕捉叠字入手,体会韵律美。

2.了解叠字的表达效果,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品味意境美。

3.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真情美。

【重点、难点】1.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难点: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提问:这幅图所描绘的是关于谁的感情故事?a)牛郎织女;b)曹植《九咏》:东汉以后,牛郎和织女由天上的两颗星宿发展成为传说中的“情人”,由此,“牛郎织女”的故事和七夕相会的情节就逐渐深入人心了。

追问:那么,古代民间还流传着哪些感情故事呢?c)“梁山伯和祝英台”、“孟姜女”和“白蛇传”,这几个就是在民间流传最为宽广、影响最大的感情故事;2.简单介绍《迢迢牵牛星》的来源和体裁。

明确:《迢迢牵牛星》出自东汉无名氏创作的《古诗十九首》,是一首五言古诗。

二、研读诗歌(一)体会韵律美1.提问:我们一齐试着朗读一下这首诗歌,记得读准读音、注意停顿,迢迢牵牛星——预备——起。

点评:嗯,大家都注意到了每句二三字之间的停顿,十分不错!a)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追问:那么,还需要异常注意哪些字的读音呢?b)如“皎皎”、“纤纤”、“札札”、“间”、“脉脉”等;2.提问:接下来,看看这首诗有什么特点?最大特点是什么?明确:很多运用“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等叠字(捕捉叠字,分析韵律的特点,进而体会表达效果)。

追问:在朗读过程中,你能明显感受到这些叠字起到了什么作用?作用:使得诗作节奏鲜明,韵律优美舒缓绵长——韵律美。

追问:比如说,说说理由!a)迢迢(预设:星空的距离漫长遥远,读起来需要读的时候要注意……)、皎皎(预设:星空的光线皎洁明亮,读起来需要读的时候要注意……);b)纤纤(预设:手的形态十分纤细,读起来需要读的时候要注意…)、札札(预设:织布机的声音嘈杂不规律,读起来需要读的时候要注意…);c)盈盈(预设:银河水的清澈透亮,读起来需要读的时候要注意…)、脉脉(预设:凝望的神情幽深绵长,读起来需要读的时候要注意…);3.配乐朗读,体会韵律美。

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迢迢牵牛星》教学设计及反思

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迢迢牵牛星》教学设计及反思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迢迢牵牛星》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迢迢牵牛星》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

此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会面的悲剧,抒发了女子离别相思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不得团聚的悲哀。

字里行间,蕴藏着一定的不满和反抗意识。

诗人抓住银河、机杼这些和牛郎织女神话相关的物象,借写织女有情思亲、无心织布、隔河落泪、对水兴叹的心态,来比喻人间的离妇对辞亲去远的丈夫的相思之情。

全诗想象丰富,感情缠绵,用语婉丽,境界奇特,是相思怀远诗中的新格高调。

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宫、侯、素”等8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了解牛郎织女的故事,并能结合故事说说《迢迢牵牛星》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想象画面,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想象画面,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借助已学知识创设学习情境,进行导入。

1.小的时候,大家一定诵读过这样的句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这是《诗经》中人们的浅唱。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这是《汉乐府》中人们的乐歌。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诗,取法于《诗经》和乐府,更有它的独特魅力。

让我们一同走入《古诗十九首》中的第十首——《迢迢牵牛星》。

【出示课件7】(板书:迢迢牵牛星)2.《古诗十九首》简介【出示课件8】在我国的诗歌历史上,有一组五言诗被誉为“千古五言之祖”,它就是《古诗十九首》,作者不详,时代大约在东汉末年。

是文人仿照乐府诗而创作的。

最早见于《文选》,为南朝梁萧统所编,编者把这些作者已经无法考证的五言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列在“杂诗”类之首,后世遂作为组诗看待。

非一时一人所为,内容多游子的羁旅情怀和思妇闺愁,千百年来引起读者广泛共鸣。

它的艺术成就很高,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浑然天成的艺术风格。

初中语文_《迢迢牵牛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文_《迢迢牵牛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迢迢牵牛星》教学设计教学设想:本首诗歌语言朴素无华,情感醇厚。

教学思路主要是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从读准字音,读清停顿节奏,读出语气、重音和情感方面,学会古诗诵读。

其次,采用反复品读、合作探究、组内交流方式,感受诗歌的意境,体会人物情感,并能理解叠词的表达效果。

最后,补充《古诗十九首》背景,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感受和体会诗歌的音韵美,逐步理解诗意。

2、深入品读,想象意境,体会叠词的表达效果和河汉女形象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深入品读,想象意境,体会叠词的表达效果和诗中意象所传达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提问法、点拨法、引导法、研讨交流、归纳法、拓展法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中国古代民间有四大爱情传说,同学们知道有哪些吗?(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梁祝化蝶和牛郎织女)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首与牛郎织女神话传说有关的诗歌《迢迢牵牛星》。

(屏幕展示课题)(二)诵诗歌,明诗意(学好一首诗歌,必须会诵读,要引导学生达到诗歌诵读的较高要求。

)(1)个别学生展示朗读,其他学生评价,教师补充。

①学生展示读:初次朗读学生读错“皎皎、纤纤、机杼、札札、脉脉”等字音,诗歌停顿节奏读的比较清晰。

②学生评价:纠错音,就声音洪亮、吐字清晰等进行评价。

对语气、重音、语调和情感无评价。

③教师补充指导:朗诵诗歌不仅要读准字音、停顿,还要从重音、语速、语气、语调等方面读出对诗歌的理解。

④教师或范读,或让学生尝试按指导要求自由读。

最后叫个别学生展示,全班齐读。

(2)结合注解,理解诗意。

先要求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并讲给同桌听。

两人间的困惑交流解决,解决不了的组内解决。

仍然有问题,提交全班,师生共同解决。

(三)赏诗歌,品诗韵1、师导入:本诗语言朴素无华,情感却醇厚。

2、出示问题:请同学们以“我从____中读出了一个_____的河汉女”来解读并展示。

方式:请边品读边划出你喜欢的字词句,在空白处写下你的解读,并用上面格式来回答。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迢迢牵牛星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迢迢牵牛星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迢迢牵牛星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迢迢牵牛星教案与反思第1篇】《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一、作者简介乐府本是汉武帝时开始设立的一个掌管音乐的官署,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配乐演唱外,还担负采集民歌的任务。

这些乐章、歌词后来统称为“乐府诗”或“乐府”。

今存两汉乐府中的民歌仅四十多首,它们多出自于下层人民群众之口,反映了当时某些社会矛盾,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同时,其风格直朴率真,不事雕琢,颇具独特的审美意趣。

《古诗十九首》是在汉代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五言诗,内容多写离愁别恨和彷徨失意,思想消极,情调低沉。

但它的艺术成就却很高,长于抒情,善用事物来烘托,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二、创作背景牵牛和织女本是两个星宿的名称。

牵牛星即“河鼓二”,在银河东。

织女星又称“天孙”,在银河西,与牵牛相对。

在中国关天牵牛和织女的民间故事起源很早。

《诗经小雅大东》已经写到了牵牛和织女,但还只是作为两颗星来写的。

《春秋元命苞》和《淮南子俶真》开始说织女是神女。

而在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洛神赋》和《九咏》里,牵牛和织女已成为夫妇了。

曹植《九咏》曰:“牵牛为夫,织女为妇。

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

”这是当时最明确的记载。

《古诗十九首》中的这首《迢迢牵牛星》写牵牛织女夫妇的离隔,它的时代在东汉后期,略早于曹丕和曹植。

将这首诗和曹氏兄弟的作品加以对照,可以看出,在东汉末年到魏这段时间里,牵牛和织女的故事大概已经定型了。

三、注释1.《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2.《古诗十九首》:选自南朝梁萧统《文选》卷二九(中华书局1977年版)。

此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

《古诗十九首》,作者不详,时代大约在东汉末年。

3.迢迢(tiáo):遥远。

牵牛星:隔银河和织女星相对,俗称“牛郎星”,是天鹰星座的主星,在银河南。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迢迢牵牛星教学反思推荐(3)篇2024年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迢迢牵牛星教学反思推荐(3)篇2024年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迢迢牵牛星教学反思推荐(3)篇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迢迢牵牛星教学反思第【1】篇〗《古诗两首》教学反思通过《古诗两首》的教学,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

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古诗教学,首先要打破传统的逐字逐词逐句牵引,而后串诗意的串讲式的教学模式,还给学生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的空间。

因此,在备课时,我紧紧围绕以学定教的原则设计教学环节,从学生已知入手,探讨未知。

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全程参与(课前、课中、课后)。

在两首诗的教学中,适时地安排自学环节,鼓励学生利用工具书查解字词,给学生创建自读自悟的机会。

在交流自学成果的过程中,变单纯的“师教生”为“生生互学”“生生互补”,变僵硬的教师灌输为学生间的自我启迪,从而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悟,自得。

第二首古诗相对而言易于理解,部分学生在学前就有接触。

就本课而言,有学习第二首诗的基础,所以应发挥这一优势,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深入诗文的意境,让学生对古诗词有升华理解和再创造的空间。

在课堂上,设计了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两首古诗,如说一说、读一读、画一画。

这样,从学生学习的需求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积极参与的兴趣,令学生利用各种方式加深了对诗文的理解,更为学生品味诗句意境及理解后的再创造架起了一座桥。

在古诗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不仅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对某些难点会形成不同意见,产生分歧的理解。

他们是辩论会的辩手,讨论会的论者,教师则是辩论会的主席,既要鼓励学生的独立见解,又要在重点、难点之处,适时点拨指导,恰当地梳理问题,使学生在从辩到悟的过程中获得提高。

如,第一首诗中“出”的意思在全诗中至关重要,对学生来讲,在带入句中理解时又堪称难点。

就古诗学习而言,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依诗句的意思展开想象,入情入境,加强有感情的朗读。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迢迢牵牛星教案与反思3篇2024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迢迢牵牛星教案与反思3篇2024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迢迢牵牛星教案与反思3篇2024〖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迢迢牵牛星教案与反思第【1】篇〗课题《迢迢牵牛星》教学目标: 1、了解《古诗十九首》的内容及地位。

2、学生通过反复朗诵,了解五言律诗的节奏及其韵味,并掌握诗中叠音词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3、通过点拨,引导学生理解其思想内容,欣赏牛郎织女凄美的爱情故事。

重点:掌握叠词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难点:理解其思想内容,品味牛郎织女的爱情的凄美教法:诵读法、点拨法学法:诵读法讨论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了很多爱情题材的诗歌,比如说《静女》,它描述了热恋中的男女青年约会时的甜蜜;《氓》叙述了女主公不幸的婚姻。

而今天,我们将学习另一篇爱情题材的诗歌——《迢迢牵牛星》,一起来看看这首诗又给我们描述了一个怎样的爱情故事。

好,大家把书拿出来,翻开101页,结合注释自读《汉魏晋诗三首》之《迢迢牵牛星》。

(学生自读、教师板书题目)二、解题以及介绍文学常识选自萧统《文选》中《古诗十九首》的第十首。

类别:游子诗和思妇诗时间:东汉末年(战乱年代)(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政治混乱。

下层文士漂泊蹉跎,游宦无门。

)内容:一是游子思妇的相思离别之苦;二是士人失意的苦闷哀愁特点:都是五言诗,全篇由五字句构成标题为诗歌的第一句,作者多为无名氏。

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地位: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最高成就评价:五言之冠冕。

刘勰《文心雕龙》一字千金。

钟嵘《诗品》艺术风格:融情入景和运用比兴三、朗读感知,了解大意1、指明学生朗读他读得怎么样?好不好?A:点拨字音:纤:xi ān 纤维素 qiàn 纤夫(板书)札zha擢:zh úo 脉脉(Mò)脉搏(Mài) B:问题设计:五言诗的节奏有何特点?点拨:五言诗的诵读节奏,一般是三个节拍,即二二一或二一二,由不同字数构成的两个节拍交错起来而组成一句的五言诗,在节奏上就远胜于板滞的四言诗。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迢迢牵牛星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迢迢牵牛星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迢迢牵牛星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迢迢牵牛星教案与反思第【1】篇〗汉魏晋诗三首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十九首》、曹操的四言诗、陶渊明田园诗的特点。

2、学生能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如意境、分析修辞格、体会情景交融、分析诗歌语言特征等。

3、品位《迢迢牵牛星》中的爱情美,《短歌行》中曹操的慷慨之气,《归园田居》中陶渊明的情趣和农家生活之美。

迢迢牵牛星【导入语】在前一课《孔》中,我们感受到了刘兰芝和焦仲卿凄美哀怨的爱情故事,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个妇孺皆知的关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请一个同学讲讲牛郎织女的故事。

牛郎织女的故事后来发展成一个中国的情人节“七夕节”,也叫“乞巧节”,在“乞巧节”这一天,未婚的姑娘们要在庭院里摆上茶品水果拜祭七姐,并且要举行缝纫比赛活动,还要唱“乞巧歌”。

乞巧,就是向七姐乞求灵巧、智慧的意思,所有的这些活动都是为了纪念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的。

其实,纪念牛郎织女的方式是很多的,除了用节日活动的方式外,还有用诗词歌赋的形式来赞美他们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诗《迢迢牵牛星》,看看作者是怎样纪念他们的。

【《古诗十九首》介绍】师:请同学们看看,这首诗选自于哪里呢?﹙《古诗十九首》﹚那么,《古诗十九首》是谁写的呢?写了哪些内容呢?《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无名氏文人创作的五言诗,从思想内容上可分为游子诗和思妇诗。

游子诗中常常流露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感慨,这是失意士人在社会大动乱前夕内心苦闷的表现。

思妇诗则是东汉末年文士游宦他乡漂泊异地的写照。

常用的艺术手法有融情于景或运用比兴。

《古诗十九首》标志着五言诗歌形式从叙事为主的乐府民歌发展到抒情为主的文人创作,已经成熟。

刘勰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誉之为“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疏通字词、翻译】﹙见课本﹚【赏析】诗句描写内容赏析迢迢牵牛星写景迢迢,写距离之远;皎皎,写星光之亮,从远景皎皎河汉女写景写起,产生一种夜空广大、星光灿烂的视觉感受。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迢迢牵牛星教案与反思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迢迢牵牛星教案与反思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迢迢牵牛星教案与反思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迢迢牵牛星教案与反思第【1】篇〗汉魏晋诗三首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十九首》、曹操的四言诗、陶渊明田园诗的特点。

2、学生能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如意境、分析修辞格、体会情景交融、分析诗歌语言特征等。

3、品位《迢迢牵牛星》中的爱情美,《短歌行》中曹操的慷慨之气,《归园田居》中陶渊明的情趣和农家生活之美。

迢迢牵牛星【导入语】在前一课《孔》中,我们感受到了刘兰芝和焦仲卿凄美哀怨的爱情故事,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个妇孺皆知的关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请一个同学讲讲牛郎织女的故事。

牛郎织女的故事后来发展成一个中国的情人节“七夕节”,也叫“乞巧节”,在“乞巧节”这一天,未婚的姑娘们要在庭院里摆上茶品水果拜祭七姐,并且要举行缝纫比赛活动,还要唱“乞巧歌”。

乞巧,就是向七姐乞求灵巧、智慧的意思,所有的这些活动都是为了纪念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的。

其实,纪念牛郎织女的方式是很多的,除了用节日活动的方式外,还有用诗词歌赋的形式来赞美他们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诗《迢迢牵牛星》,看看作者是怎样纪念他们的。

【《古诗十九首》介绍】师:请同学们看看,这首诗选自于哪里呢?﹙《古诗十九首》﹚那么,《古诗十九首》是谁写的呢?写了哪些内容呢?《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无名氏文人创作的五言诗,从思想内容上可分为游子诗和思妇诗。

游子诗中常常流露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感慨,这是失意士人在社会大动乱前夕内心苦闷的表现。

思妇诗则是东汉末年文士游宦他乡漂泊异地的写照。

常用的艺术手法有融情于景或运用比兴。

《古诗十九首》标志着五言诗歌形式从叙事为主的乐府民歌发展到抒情为主的文人创作,已经成熟。

刘勰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誉之为“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疏通字词、翻译】﹙见课本﹚【赏析】诗句描写内容赏析迢迢牵牛星写景迢迢,写距离之远;皎皎,写星光之亮,从远景皎皎河汉女写景写起,产生一种夜空广大、星光灿烂的视觉感受。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迢迢牵牛星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2024年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迢迢牵牛星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2024年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迢迢牵牛星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迢迢牵牛星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诵读课文,感悟古诗表达思念的常用意象。

2、与《鹊桥仙》对比阅读,理解这两首同题材的爱情诗。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文同学们,初中时是否学过牛郎织女的故事,现在还有谁能够能够记得牛郎织女的故事吗?请给大家说说。

学生讲述故事,然后说,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关于牛郎织女的古诗。

板书课题《迢迢牵牛星》。

二、朗读课文1、疏通字词。

迢迢tiáo 擢zhuó杼zhù脉脉mò2、节奏。

每句五字三拍,二二一或二一二式。

3、基调。

缠绵哀怨。

三、研读文本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探讨研读。

然后让学生质疑,师生讨论解决。

师:刚才同学们讲了牛郎织女的故事,那么请大家找出诗中和故事相应的诗句。

生:读之。

师:诗中的主要意象是什么?生:织女,或牛郎织女。

师:诗中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织女的?生:动作、神态和愁苦心情。

师:“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两句是解读这首诗的关键。

为什么整天织布却织不成布,还哭成泪人儿呢?生:可能是“怀人”,想念自己的心上人,思念远方的人儿。

教师要学生讨论:作者为什么讲牛郎织女的故事,而不讲女娲补天或者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生:原因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思念。

作者借织女思念牛郎,牛郎织女相隔遥远不能见面来表达自己思念爱人,两人不能见面的哀怨的感情。

这种手法叫做托物言志。

师:表达思念,古代诗文中除了课文所用的牛郎织女这一意象外,还有哪些常用意象?生:常用的还有明月,红豆,枫叶,鸿雁,青丝,青草等等(例句略)。

最常用的就是月。

比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一轮明月,照两地相思。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师:抒情主人公是男的还是女的?从何可知?生:女的。

从“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可知。

师:一个女子思念远方的人的诗,有个特定的名称:思(sì)妇诗。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迢迢牵牛星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迢迢牵牛星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迢迢牵牛星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迢迢牵牛星教案与反思第1篇】《迢迢牵牛星》教案教学重点:1、背诵本首诗2、学会从诗歌语言方面去鉴赏诗歌教学难点:鉴赏《迢迢牵牛星》的叠音词的运用教学过程:一、导语同学们有没听说过有关牛郎织女的故事或文学作品呢郭沫若《天上的街市》、秦观《鹊桥仙》(让学生读一遍)、“七七情人节”等(ppt)。

牛郎织女一开始只是两颗位于银河对岸的牛郎织女星,后来经过诗人墨客的描绘与吟咏,牛郎织女凄美的爱情故事开始流传于人间,一直到今天。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古诗《迢迢牵牛星》,来深入的感受这种凄美的爱情故事。

《迢迢》这首诗歌是选自于《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其内容大多反映了动荡黑暗的社会生活,思妇游子的离别相思以及对命运、人生的悲哀之情。

十九首诗都是五言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

叙事言情反复低回,对后世诗歌创作起着很深远的影响。

(ppt)二、诗歌的整体理解同学们听一下录音,注意五言诗的节奏划分(一边听录音,一边在课本上用斜线划分节奏)(五言诗的.节奏是“二三、二一二”)(1分钟)同学们朗读诗歌一遍(纠正读音:mò脉脉、纤xiān)(1分钟)同学们自由朗读,结合注释,感受诗歌大意。

(3分钟)待会向学生提问题。

1、从题目中的迢迢(遥远的意思)牵牛星,可以看出这首诗是从谁的角度来写的呢?(织女)描写了织女怎样的心情呢?(织女思念之痛苦)2、那么在诗歌中哪些诗句描写了织女相思之痛的呢?(用原文诗句回答)“纤纤擢素手,扎扎弄机杼”描写了织女在工作时手在不停摆动,织布机不断的发出札札声,可以看出织女工作怎么样?(忙碌、勤劳的)“终日不成章,泣涕(涕:眼泪)零如雨”上面一句写到织女那么勤劳、忙碌,却织“不成章”“泣涕如雨”。

这说明了什么呢?(织女被思念折磨得已经没有心思去织布,可以看出织女内心思念的悲伤之情)【板书:织女思念的痛苦】3、大家再看回诗歌第一句“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这句诗描写了天上牛郎织女星隔银河相对的景象。

迢迢牵牛星教学反思

迢迢牵牛星教学反思

迢迢牵牛星教学反思《迢迢牵牛星》教学反思《迢迢牵牛星》是一首东汉时期的五言诗,这首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相见的故事,抒发了女子离别相思之情,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妇女遭受各种束缚无法把握自身命运的痛苦。

在教学完这篇课文后,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以下是我的一些思考和总结。

一、教学目标的达成在设定教学目标时,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含义,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欣赏诗歌的艺术特色,并能够背诵全诗。

通过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反馈,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感受到牛郎织女相思不得相见的痛苦,对诗歌的艺术手法如叠词的运用、动作描写等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在背诵方面,多数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完成背诵任务,但仍有少数学生需要课后加强。

总体来说,教学目标基本达成,但在诗歌情感的深度挖掘和艺术特色的细致体会上,还可以做得更好。

二、教学方法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是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歌的情感。

其次是问题引导法,通过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主题、意象、艺术手法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此外,还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了一些与牛郎织女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背景和情境。

诵读法的运用效果较好,学生在诵读中逐渐进入诗歌的情境,对诗歌的理解也更加深入。

问题引导法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思考,但问题的设置还需要更加精准和有层次,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多媒体辅助教学虽然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有时也容易让学生过于关注图片和视频,而忽略了对诗歌文本的研读。

三、教学过程的亮点1、引导学生对叠词的分析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亮点。

诗中的“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等叠词,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还细腻地描绘了人物的形象和情感。

通过让学生比较叠词使用前后的效果,学生深刻体会到了叠词的妙处。

2、在体会诗歌情感时,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相思之苦的理解。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迢迢牵牛星教案与反思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迢迢牵牛星教案与反思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迢迢牵牛星教案与反思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迢迢牵牛星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十九首》的内容及地位。

2、学生通过反复朗诵,了解五言律诗的节奏及其韵味,并掌握诗中叠音词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3、通过点拨,引导学生理解其思想内容,欣赏牛郎织女凄美的爱情故事。

教学重点:掌握叠词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教学难点:理解其思想内容,品味牛郎织女的爱情的凄美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了很多爱情题材的诗歌,比如说《静女》,它描述了热恋中的男女青年约会时的甜蜜;《氓》叙述了女主公不幸的婚姻。

而今天,我们将学习另一篇爱情题材的诗歌——《迢迢牵牛星》,一起来看看这首诗又给我们描述了一个怎样的爱情故事。

好,大家把书拿出来,翻开101页,结合注释自读《汉魏晋诗三首》之《迢迢牵牛星》。

(学生自读、教师板书题目)二、解题以及介绍文学常识《迢迢牵牛星》选自《文选》中《古诗十九首》的第十首。

这十九首古诗没有题目,一般以每首诗的第一句作为题目。

《古诗十九首》 (是专有名称)都是五言诗,全篇由五字句构成。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政治混乱。

下层文士漂泊蹉跎,游宦无门。

《古诗十九首》就产生于这样的时代,表述着同类的境遇和感受。

这十九首诗歌,基本是游子思妇之辞。

具体而言,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士人的彷徨失意和人生的无常之感,是《古诗十九首》基本的情感内容。

《古诗十九首》在艺术上继承了《诗经》、《楚辞》的传统,吸取了乐府民歌的营养。

《诗经》的赋、比、兴表现手法,在“古诗”中得到广泛运用。

《迢迢牵牛星》是其中艺术成就颇高的一首,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它为“五言之冠”,钟嵘在《诗品》中说它是“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三、朗读感知,了解大意1、请学生起来朗读,正音他读得怎么样好不好点拨字音:纤:xiān 纤维素 qiàn 纤夫(板书) 札zhá问题设计:五言诗的节奏有何特点点拨:五言诗的诵读节奏,一般是三个节拍,即二二一或二一二,由不同字数成的两个节拍交错起来而组成一句的五言诗,在节奏上就远胜于板滞的四言诗。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迢迢牵牛星教学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迢迢牵牛星教学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迢迢牵牛星教学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迢迢牵牛星教学反思第1篇】《迢迢牵牛星》教学反思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艺术苑中一朵最瑰丽的奇葩是“诗国”最坚实的根基然而古典诗词教学却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中我尝试以读入诗“读品结合,品读相联”力求呈现精彩灵动的课堂。

激发大家对经典诵读教学内容的深度关注和有效指导的智慧探索。

在教学《迢迢牵牛星》过程中我通过引领学生反复诵读。

如:声情并茂地朗读——体会诗的韵律美;入情入境地研读——品味诗的意境美;字正腔圆地诵读——感受诗的情感美。

注重指导学生把握诵读的情感基调确定节奏、重音、停顿通过诗歌本身的节奏和韵律,感染学生。

在诵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品味佳词妙句,想象诗歌描绘的形象,深化情感体悟,并使学生理解借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特点。

品读相联,使学生的品读感悟再进一层。

从而获得更丰富的审美享受。

提高了诵读能力和鉴赏能力。

为了让学生能更多地接受传统诗歌的浸润,在教学中进行了有效的拓展:以阅读吟诵求理解,以迁移拓展求广识。

通过本节课教学,我深刻体会到要让学生找到古典诗词诵读鉴赏的钥匙即:1、进入情境,走进诗词; 2、诵读诗词,初感诗情; 3、感知意象,体会意境; 4、品味诗句,欣赏语言; 5、总结规律,提炼方法; 6、拓展迁移,加强训练。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迢迢牵牛星教学反思第2篇】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明白我爱你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明白我爱你而是明明明白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齐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明明明白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齐而是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思念,却还得故意装作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思念,却还要故意装作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而是用自我冷漠的心对爱你的人掘了一条无法跨越的沟渠有人说,牛郎织女每一次的相逢都是一次漫长而痛苦的等待过程。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迢迢牵牛星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迢迢牵牛星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迢迢牵牛星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迢迢牵牛星教案与反思第【1】篇〗《迢迢牵牛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朗读诗歌《迢迢牵牛星》并能背诵默写。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意境。

3、抓住重点诗句,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体会诗歌意境,理解内涵。

教学过程:《迢迢牵牛星》教学设计一、导入,了解背景1、出示,重温牛郎织女民间故事。

星空广阔而神秘,关于星空,也有很多美丽动人的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

让我们先来回忆一下这个民间故事。

今天我们将以诗歌的形式重温这动人的传说,学习古诗《迢迢牵牛星》。

2、了解出处《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都是五言诗,被誉为“千古五言之祖”。

作者不详,时代大约在东汉末年。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政治混乱。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评价为”五言之冠冕。

”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入《古诗十九首》中的第十首——《迢迢牵牛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播放课文录音。

2、学生自读,读流利读正确,读出节奏。

3、点拨字音。

(课件出示)纤纤擢素手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纤(xiān):细小脉(mò):含情脉脉间(jiān):中间纤(qiàn):纤夫脉(mài):脉搏间(jiàn):间隔。

三、结合注释,疏通诗意1、结合注释和民间故事牛郎织女理解诗意。

2、交流诗歌大意。

课件出示:牵牛星在遥远的银河对岸,织女星明亮而皎洁。

织女摆动着纤细雪白的手,织机“札札”作响。

一整天也织不成布帛,哭得泪如雨下。

银河既清且浅,他俩相距也没有多远。

仅有银河相隔,却只能含情脉脉相望而不能互诉衷肠。

3、再读诗歌(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古诗)四、理解诗歌,品析感悟1、这首诗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感情(织女对牛郎的相思之苦)2、全文没有一个思字,诗歌借助哪些词句传递了这份相思的哀怨与痛苦呢?(1)迢迢“迢迢”指遥远的地方。

这与诗中的哪句话矛盾?“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迢迢牵牛星》教学反思

《迢迢牵牛星》教学反思

《迢迢牵牛星》教学反思本课的三首古诗均与我国传统节日习俗或传说有关。

《迢迢牵牛星》是一首东汉时期的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中极为动人的篇章,借牛郎织女的传说抒发了诗人的忧思。

一般认为,这首诗借牛郎和织女被银河相隔而不得相会的神话传说,表达夫妇之间的离情别意,或也可认为是一种相思而不可得的愁绪。

诗的大意是:牵牛星和织女星隔着银河遥遥相望,织女伸出纤纤素手拨弄织机,但一整天也织不成纹样,只有泪如雨下。

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可两岸相隔又有多远呢?虽然两人之间只隔着这一条银河,却只能相顾无言。

诗人开篇先描绘了仰望星空所见之景,进而联想到了牛郎织女的爱情悲剧,随后便沉浸于对织女的想象中,想象她是如何地忧伤难过,进而发出感慨:牵牛与织女虽只一水之隔,却只能含情凝望,不得相会,更无法对话。

诗中对织女的描绘非常细腻:“纤纤擢素手”摹状女子白暂修长的手,极富美感,“札札弄机杼”,一个“弄”字动态尽出,两句动静结合,表现出织女的娇柔、勤苦;从“不成章”到“不得语”,隐忍、静默中蕴蓄着强烈的情感,含而不露,反而更增加了其感染力。

这首诗不仅感情浓郁,意蕴深沉,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也有独到之处。

诗中大量运用叠字来渲染气氛,抒发情感。

这些叠字的运用,细腻、传神地描绘了种种情态,让人浮想联翩;同时,叠字都用在句首,使诗歌节奏鲜明,韵律优美舒缓。

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边读诗句边展开想象,一是借助诗句展开想象,二是借助生活经验展开想象,三是联系传说故事或搜集到的民俗资料展开想象。

注意引导学生在丰富的想象中,通过朗读,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道迢牵牛星》这首诗使用了“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等叠词,以及双声词“河汉”“素手”“清浅”等,这些词不仅展示了诗歌的韵律美、节奏美和音乐美,而且也使诗歌表达的感情更加动人。

朗读时,我引导孩子们把“迢迢牵牛星”读得慢一些、长一些,因为“道理”是形容路途很遥远的,表现了牛郎和织女相隔很远很远。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迢迢牵牛星教学反思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迢迢牵牛星教学反思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迢迢牵牛星教学反思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迢迢牵牛星教学反思第【1】篇〗在前一篇里脸皮很厚的写上颇觉得意的一节课,其实还是为了鼓励一下自己。

今年是第二次教高一,重新翻开以前的备课内容,感觉是那么的杂乱无章,看到同届来的,看到同科组的老师那么认真地教书,越发觉得自己不能松懈。

在前几天去听了老陈的课以后,更感到自己的渺小。

听了之后的感受有这么几点:一、要深入读懂课文,包括课文的细节,多问几个为什么,不要总停留在浏览教参上。

二、平时一定要注意资料的积累,不妨制作卡片,不要把东西随便丢。

三、一节课要精彩,就要多设计几个亮点问题,既能调动学生的情绪,又能串起整篇文章。

特别要串起整篇文章重要的知识点。

四、注意高一学生的实际,要让学生认真落实一些识记的东西,而不能总让他们靠自觉。

在备这节课的时候,我从第一二句出发,设计了这么几个问题:1、说牵牛星遥远,织女星明亮,难道牵牛星就不明亮,织女星就不遥远了吗?学生反映都很快,说这是互文。

在这个地方我就再次巩固我上一次觉得没讲好的2、然后我顺势再问,既然是互文,那么我们试着改成“迢迢河汉女,皎皎牵牛星”行吗?由此来推出诗歌的主题,游子思妇诗。

3、然后再问,为什么不写成皎皎织女星,以此来带出织女的形象。

(不过后来觉得这个问题有点弱智)而在讲到手的时候,不觉想到之前学的红酥手,以及指若削葱根,自己在课上也不禁感叹诗歌的无限联想,还真的有点嚼头。

后面还设置了关于盈盈的意思的讨论,觉得还是有点意思。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迢迢牵牛星教学反思第【2】篇〗同学们明白农历七月初七是什么节日吗?关于七夕节有什么传说呢谁给大家讲一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学生)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

补充资料:七夕节始终和牛郎织女的传说相连,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感情故事,成为我国四大民间感情传说之一。

(牛郎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与范喜良、白素贞与许仙)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迢迢牵牛星》教学反思

《迢迢牵牛星》教学反思

《迢迢牵牛星》教学反思《<迢迢牵牛星>教学反思》《迢迢牵牛星》是一首产生于汉代的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中的一首。

这首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会面的悲剧,抒发了女子离别相思之情,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妇女遭受各种束缚无法把握自身命运的痛苦。

在教学这首诗后,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以下是我对此次教学的总结与思考。

在教学设计方面,我以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为主要目标。

通过介绍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为理解诗歌内容奠定基础。

在讲解诗歌的过程中,注重字词的解读和诗句的翻译,让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诗歌的表面意思。

同时,通过对诗歌中重点意象的分析,如“河汉”“擢素手”“弄机杼”等,引导学生体会诗人营造的凄美氛围和女主人公的孤独寂寞。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在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情感时,方式略显单一。

只是通过简单的讲解和提问,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情感体验。

例如,在分析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时,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更加深入地感受她的相思之苦。

其次,对于诗歌的艺术手法讲解不够深入。

虽然提到了比兴、叠词等手法,但没有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详细分析,导致学生对这些手法的理解不够透彻。

比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这两句,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表现出牛郎织女隔河相望的情景,但在教学中没有对此进行重点讲解,学生可能只是一知半解。

在课堂互动方面,虽然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但仍然存在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的情况。

有些学生可能因为对诗歌内容不熟悉或者性格内向,不敢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采取小组讨论、个别辅导等方式,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

同时,要注重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学习和交流。

在教学资源的运用上,仅依靠课本和 PPT 展示,形式较为单一。

可以引入更多的多媒体资源,如相关的动画、音乐等,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迢迢牵牛星教学反思精选(3)篇2024年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迢迢牵牛星教学反思精选(3)篇2024年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迢迢牵牛星教学反思精选(3)篇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迢迢牵牛星教学反思第【1】篇〗本节课,我始终以学“悟”为主。

通过学生自学、质疑、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学“悟”为主的方法,完成了学习任务。

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了和谐共进的互动氛围。

本节课中,我改变过去自己高高在上,统帅课堂的作风,走下讲台和学生共同学习、交流,成为学生的朋友、伙伴。

如在研读的过程中,我俯下身子,走近学生,和他们一块读,一块讨论,帮助他们,使他们在教师的半扶半放中顺利达标。

课堂上尊重学生、赏识学生。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迢迢牵牛星教学反思第【2】篇〗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反思入选初中语文教材的部分古典诗歌形成的环境及构成的意象距离学生生活时代久远,与学生的生活、经历、学识相差很大,学生对此比较陌生,加上传统教学秉承“字词句段篇”剥竹笋形式,采用“字字解释、句句翻译”八字真经教学法,大大破坏了诗歌的美,抑制了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激情,使一篇篇充满灵性的古典诗歌变得枯燥无味,毫无生机,因而一些学生对古典诗歌不免敬而远之。

因此,要调动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积极性,在“熟读精思”的基础上,教师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使教师教得很活,学生学得有味。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古诗词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有效性进行概括分析,寻求初中古诗词教学的合理途径。

1、加强诵读,积累古诗词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古诗词丰富的感情、深刻的内涵蕴藏在凝练的语言中,不反复诵读,又如何体会得出?只有反复吟诵,才有可能把握诗词的感情脉搏、理解诗词要表达的中心。

但“一口却吃不成胖子”,古诗词的教学不是一夜春雨、杏花满树的快捷,它需一点一滴的积累沉淀,积小流才能成江河,到达一定程度时,进行“质”的飞跃。

当然,古诗词作为中国文化财富中最宝贵、最精彩的部分,而作为语文老师,还有诸多的语文教学任务等着我们去完成,因此我们没那么多时间,也没那个条件去大量的积累。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迢迢牵牛星》教学反思随笔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迢迢牵牛星》教学反思随笔

《迢迢牵牛星》教学反思今天的这一节课,总的来说,比较成功地落实了阅读教学要达到的目的。

实现了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交流、碰撞和沟通。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亲身参与阅读实践,获得真切体验,自主性、能动性得到真正发挥。

我一直认为,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不是对象性的主客体关系,不是“你教我学”的知识授受关系,而是一种互为主体的意义关系,是一种交往互动的交往关系。

教师,作为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激活、指引、协调,保证了阅读活动和教学活动的进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

应该说这堂课的学习气氛是活跃而民主的,有启发而有序的。

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探究也是有的。

教师在发挥学生主体性和学生发表个性化解读意见时,没有让学生乱发议论,而是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作品中的形象和情感的感知和把握,做到知人论世,让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作品内容和思想倾向。

但这堂课个人觉得,我还存在以下不足:1、课时的安排。

寥寥五十字,又无难解之词,可以直接进入解析与鉴赏阶段,安排一个课时足已。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借助工具书,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障碍。

对于一个高中生而言,背下这首诗应该也不是问题。

直接叫学生背诵,背熟了才能有效地进行教学。

2、对学生想象力及联想力的培养不够。

在这样一个寥阔明净的秋夜,最容易触动幽闺思妇的离愁别绪,望着天空的双星,想到关于他们的神话传说,要使眼前之景与离人的现实之情很自然地结合起来,丰富了梦幻世界的内容。

他的手法是浪漫主义的,对开拓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无疑是有利的。

3、对诗主旨的把握有偏离。

这是一首思妇诗。

固然是“有情人难成眷属”,那么再进一步说,是谁使然呢?为什么她总是脉脉含情地凝视着银河而无可申诉呢?这就牵涉到历史背景的问题。

在这里,可以让学生对东汉末年的历史背景有整体的把握,有助于加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迢迢牵牛星》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的一首小诗--《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是梁太子萧统编入文选的十九首古诗之一,被称为五言诗冠冕。

正如《诗经》一样,《古诗十九首》抒写了许许多多的爱恨情愁。

其实这也是心灵的觉醒,状写这份情感表述妙处也很难,于是便涉及到教学中惯常的思路短诗长教,也就是把这首10句短诗,放在文化的背景上,放在诗的长河中,放在审美的坐标中,去引导学生解读、感悟。

下面我就谈我的四个教学设计,三个追求,两个遗憾。

第一个教学设计:神话切入。

《迢迢牵牛星》借助的是一个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

于是开篇我直奔主题,直问:《迢迢牵牛星》借助了牛郎与织女这个美丽凄婉的爱情神话传说,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样写离别有什么好处?这一问,解决的表层问题是《迢迢牵牛星》的主题和大意,其实深处触及的是神话传说在文学中的地位。

这种举重若轻,使学生们不畏难,自然而然地去联想相关的优秀作品,去叩问神话的经典,甚至浪漫主义流派,因而对学生的积累和写作都会有较大的帮助。

但决不能细抠、深挖,只能蜻蜓点水,点到为止,还要做到红炉一点雪,了无痕迹。

叠字的美主要体现在音韵上,因此在设计这一教学环节时,应通过读去体悟、去感受。

其一,在反复的诵读中体味。

其二,把这种感觉用语言表达出来。

其三,教师帮助学生进行理性升华。

其四,师生一起将这首诗放在中国文学的长河中定位、比较。

由点到线到面,桐城派的刘大槐说过: 天下可告人者,唯法耳。

这一教学环节使学生在春风化雨中完成了一个超越,突破了诗歌教学中一个重点。

第二个教学设计:体悟形象。

鉴赏中学生们抓住了河汉女的真、善、美、痴、勤劳等特点,从人性、民族审美、写法较全面具体地对文本进行解读。

第三个教学设计:比较阅读。

将《迢迢牵牛星》与《鹊桥仙》比较是许多教师英雄所见略同的共识,然而,寻找比较点却应格外用心、细心。

我仍然沿用着从面到点这样的思维规律,先从主题、风格、表现手法、语言四个方面粗线勾勒比较,然后重锤敲重音,拉网式进行含英咀华,于是便有了许多独特的发现和意外的收获,课堂有了许多亮点。

这种师生对话式的教学在平等、合作、切磋中,使教学走向高潮。

师生共同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

第四个教学设计:仿句。

仿句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绝好的训练形式。

一可以从课内到课外,由已知到未知。

二可体现一种创造力,对文本进行再一次的解读和创造性的应用。

总之,四个教学设计既环环相扣,逐层深化,又能各自独立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

另外,利用分组讨论法既节省时间,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内化知识,又使知识共享,合作探究。

下面我简单谈一谈我语文教学中的三个追求 :一是学生的回答有思想深度。

二是学生的回答语言有文采。

三是学生的回答有文化含量。

这绝非一日之功,这是长期不懈的熏陶、培养、训练的结果。

主要的做法,第一,让学生背诵大量的古今中外文质兼备的诗,一年完成二百首左右。

第二,设计专题性诗歌鉴赏十讲左右,教学生鉴赏的方法。

第三,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点点滴滴的语言示范。

第四,打印几十篇适合学生阅读鉴赏的文章。

只有做到了这些,才可以有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和美的对话。

以上四种做法可谓是四座平台,为我以上中的四个教学追求层层铺垫,最终水到渠成,使学生有了慧眼和诗心。

我想语文教师有那么一个神圣的使命,就是让孩子们漂亮而又优雅诗意地存在着。

任何艺术都充满了遗憾,《迢迢牵牛星》这节课最大的遗憾有二:其一,整节课的节奏感不甚分明。

这种对话式的、谈话式的教学弄不大清快板和慢板,因此,在剪裁和取舍上难度很大,有一种参差的立体感固然好,但很难突显主线。

随意中的刻意很难做到。

当同学们对一个问题滔滔不绝时,教师如果想扭转话题往往于心不忍,于是,有些环节显得拖沓冗长。

其二,我在语文教学上一向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教师的这种示范也势必带来学生的这种语言风貌,我既喜且忧,迫使自己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上还应在纯美上下功夫。

有人问球王贝利说: 哪一个球踢得最好? 贝利说: 下一个。

是啊,好在还有下一节课,可以让我努力讲得好一些。

二、评析:从活化资源到文化浸润董老师的这则《迢迢牵牛星》教学实录也可以说是一次成功地引导学生学习的语文教学课例。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几乎都是徜徉在我国古文化的长河里,体味着语言的高雅,品着文化的情韵。

教师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每组讨论的主题有所侧重。

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言说,让学生在比较中探究,并通过仿句练习让学生掌握诗词的语言表达技巧。

因此,大体上看,其教学内容的创新体现在以下三点。

(一)将课外的大量文化资源引进到课堂教学中来,实现了对教材内容的补充和拓展这里的文化资源引进至少有两种方式。

第一,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把秦观的《鹊桥仙》搬到课堂上,让学生拿它与课文进行比较辨析;将泰戈尔的《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呈现给学生,让他们做仿写练习;教师将自己整合的文化资源以诗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模拟训练。

第二,教师通过讲述把饱含着文化意蕴的文学故事传达出来,将富有审美趣味的优美诗句指点出来,激发学生产生丰富的审美想象和文化感悟,拓宽学生思维想象的空间。

其中包括:《红楼梦》中宝黛爱情的前世今生感,李清照的《声声慢》开篇十四叠字,还有关于写手绘人、以点带面的写法,涉及韦庄的《菩萨蛮》、杜甫的《月夜》、《诗经·硕人》和《孔雀东南飞》,以及间接描写的文学形象,点出了杨贵妃、李夫人和海伦的有关故事。

(二)通过问题和比较将学生的知识经验转化成生动的语文课程资源,成为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课例一开始就是提问,虽然要求学生讨论的是用典的好处,其实是要求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学生明了自己的感受之后教师追问: 你还知道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哪些经典故事? 再由故事联系到作品,学生的叙说丰富多样,沉睡在他们心底的知识经验被激活了。

当然,董老师的主要问题分散在对四个学习主题的讨论探究中。

学生在对问题的讨论和言说中生成了丰富的教学内容,如第一组学生谈对于叠字的认识中就谈到了音韵美、情意深长、意境开阔、绘出距离、光彩、外貌和感情、文化传承性等。

董老师特别善于追问,还故意提出不同看法,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入。

如第二组关于河汉女形象的几个问题:讨论得怎么样?美丽是怎么读出来的?这叫什么写法?学生说河汉女勤劳,董老师则有不同看法,明明是终日不成章嘛。

这样的语文教学就如同引导学生剥笋一样,不满足于表面的、现象的认识,而是立足于本质,逐层深入。

比较其实是贯穿在本次教学过程的始终的,学生的不同观点作用于学生的心理,自然形成一种反思和比较的功效。

最为明显的是,董老师安排学生将《迢迢牵牛星》和《鹊桥仙》联系起来,比较分析。

比较的功能是为理解课文提供一个很好的参照系,在参照互渗透中突出了某种思辨性。

学生从主题、风格、表现手法和评议四个方面加以比较,对课文的思考更加细致和严密,同时更好地丰富了自己的语文素养。

(三)让学生通过仿写训练,浸润并超越诗歌爱情美感和文化内涵仿写本身是一个寻求同化和顺应的问题,读写结合也是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策略。

董老师让第四组学生进行仿句练习,先是依照泰戈尔的《世界上最远的距离》,结合《迢迢牵牛星》的内容写一段文字,这里主要是让学生表达对诗歌中牛郎织女爱情有审美感受;后是教师由《鹊桥仙》中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爱情诗句开头,抓住其中的胜却两字展开联想,教师提供示范,学生进行仿句练习,这里主要是让学生对牛郎织女爱情故事进行文化扩展。

两者结合起来,不仅是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是在丰富学生的情感,打造学生的人文精神,这个过程显然就是教学内容的创造性生成过程。

不过,从学理的角度去审察,本课例也存在着以下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第一、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是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掌声不断,教师赞美不断,这让人怀疑课堂生活内在的真实性与合理性,也诱发出关于教师作用和教师民主意识的深层思考。

本次课堂安排学生分小组讨论,如果学生在课前没有比较认真细致地阅读,仅仅课堂上的短时间讨论,学生能够做出如此精彩的解读,这本身是值得怀疑的。

这堂课学生学习两首诗(严格说来不止两首),而且又是审美鉴赏和文化感悟,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如果本次课堂是有其内在的真实性的话,那么必定中有一种可能:回答教师问题的都是学习比较优秀的学生。

这就出现另一个问题:语文课堂仅成为学习优秀的学生表演的舞台,这对学习并不突出或沉默寡言的学生而言是否公平和公正?在本次教学中,虽然教师的确做到了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但是无形中将引导锁定在表现突出的学生身上,而对表现不突出的学生不闻不问,没有发挥出教师在这些学生身上本应有的协调作用与促进他们理解的功能,是弱化教师作用的表现。

另外,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学习不突出的弱势群体,注意倾听他们的观点和心声,对他们不到位的见解加以鼓励,进行协调,为他们实现知识意义的建构搭建一个有利的思维平台,为他们从事有意义的学习提供一些可能的机会和便利,不仅是教师作用的发挥,也是教师德性的体现。

第二、学生有的理解并不一定是确切的,有穿凿附会之嫌,教师对此并不指正,反而加以充分肯定和大力表扬,从而导致教学内容上的非科学性。

例如在第三组同学的比较阅读中,有学生说《迢迢牵牛星》的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由于设立恰当的距离,达到了情感的最高境界,有点像《诗经·蒹葭》中的在水一方的感觉,而《鹊桥仙》中的柔情似水,佳期如梦过于世俗和香艳。

这里的说法是值得推敲的。

《鹊桥仙》中也有距离感,是通过飞星传恨和银汉迢迢传达出来的;《诗经·蒹葭》的在水一方中也有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的意思,不过一个含蓄、一个直露(其实只是轻微的)而已,它们实在有着相通的地方。

学生说《鹊桥仙》因此过于世俗和香艳未必妥帖,而教师认为学生有极高的审美品位,允许见仁见智。

再如接下来有学生将《迢迢牵牛星》和《鹊桥仙》分别比作中国女子和西洋女子,是理由不充分的高度主观化。

就是现在的中国女子,也总是摆脱不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和西洋女子不能相提并论的。

这种脱离了一脉相承的文化基础上的比方和类推是错误的,站不住脚的,而董老师认为学生谈得很深刻。

以上都是教师缺乏理性的审视与判断的表现,它对教师在课堂上的耐心倾听和价值判断提出了要求和挑战。

语文新课程提倡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阅读,但是学生的个性化和创造性必须立足于教材文本这个实际,也必须立足于中国文化这个背景,否则就是盲目的主观和片面的夸大了。

另外,教学中朗读的指导薄弱了些,而对这样优美的诗词,教师应该加强朗读方面的指导和训练。

个别地方语言表述存在偏误,如引导学生比较分析《迢迢牵牛星》和《鹊桥仙》过程中,有这样一句话: 下面我们要对这一诗一词进行地毯式的含英咀华的鉴赏,你们喜欢哪一句诗或哪一个字,全体同学共同参与,把直觉感悟谈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