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课件
合集下载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中图版 ppt课件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中图版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a16661e7f1922791688e8d1.png)
抗原(细菌)
体 液 免
直 吞噬细胞(识别、处理、呈递)
二 次 免
接 刺 激
T细胞(识别、呈递)
释放淋巴因子
疫
B细胞(识别)
疫 淋巴因子
过
程
增殖、分化
记忆细胞
增殖、分化
二次免疫
效应B细胞
合成分泌
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当同一种抗原再
抗体
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 抗原抗体结合 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B细胞,产生
二次免疫
相同抗原再次进入人体的时候,记忆细胞更快 的作出反应,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效应B细胞和 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比初次反应更快,效应更强
思考题
1、抗原刺激B细胞有哪些途径? 2、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的作用有什么不同? 3、抗体通过什么方式来消灭抗原? 答:两条途径(1)、直接刺激B细胞;(2)、可经过吞噬细胞的 处理并通过T细胞的呈递,再刺激B细胞。
增分 殖化
效应T细胞
与靶细胞密切接触 (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分泌淋巴因子(白细
胞介素、干扰素)
感应 阶段
反应 阶段
效应 阶段
抗原处理、 呈递和识别
T细胞增殖分化 及记忆细胞形成
效应T细胞、抗体和淋 巴因子发挥免疫效应。
抗原
二次免疫
刺
进入血液
二
激
吞噬细胞(摄取处理抗原)
记忆细胞 靶细胞 + 效应T细胞
抗原(病毒)
胞二
免
次 免
疫疫
过
吞噬细胞(识别处理呈递)
T细胞(识别) 增殖、分化
程 记忆细胞
效应T细胞
与靶细胞结合
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 酶,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体 液 免
直 吞噬细胞(识别、处理、呈递)
二 次 免
接 刺 激
T细胞(识别、呈递)
释放淋巴因子
疫
B细胞(识别)
疫 淋巴因子
过
程
增殖、分化
记忆细胞
增殖、分化
二次免疫
效应B细胞
合成分泌
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当同一种抗原再
抗体
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 抗原抗体结合 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B细胞,产生
二次免疫
相同抗原再次进入人体的时候,记忆细胞更快 的作出反应,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效应B细胞和 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比初次反应更快,效应更强
思考题
1、抗原刺激B细胞有哪些途径? 2、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的作用有什么不同? 3、抗体通过什么方式来消灭抗原? 答:两条途径(1)、直接刺激B细胞;(2)、可经过吞噬细胞的 处理并通过T细胞的呈递,再刺激B细胞。
增分 殖化
效应T细胞
与靶细胞密切接触 (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分泌淋巴因子(白细
胞介素、干扰素)
感应 阶段
反应 阶段
效应 阶段
抗原处理、 呈递和识别
T细胞增殖分化 及记忆细胞形成
效应T细胞、抗体和淋 巴因子发挥免疫效应。
抗原
二次免疫
刺
进入血液
二
激
吞噬细胞(摄取处理抗原)
记忆细胞 靶细胞 + 效应T细胞
抗原(病毒)
胞二
免
次 免
疫疫
过
吞噬细胞(识别处理呈递)
T细胞(识别) 增殖、分化
程 记忆细胞
效应T细胞
与靶细胞结合
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 酶,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共6张PPT)
![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共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b42ac871711cc7930b71657.png)
特异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主要由
和
借助
血液循环 和 淋巴循环组成。
特点:在生活中逐渐形成,针对 某一特病定原体
作用: 在抵抗 病原体和抵制 肿瘤方面起重要作用
体液免疫: 主要靠B细胞产生抗体
类型:
细胞免疫: 主要靠T细胞直接接触靶细胞
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1、体液免疫
定义: 抗原进入人体后,在体液中被相应的抗 体消灭,称体液免疫。
宿主(靶)细胞
密切接触
抗原、抗体 特异性结合
释放抗原
裂解靶细胞
T-靶 结合体
3、与免疫有关的细胞
来源
功能
吞噬细胞 造血干细胞
吞噬异物,识别、处理、呈递 抗原,吞噬抗体抗原结合体
B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 识别抗原,增殖分化成为效应B 骨髓中发育 细胞、记忆细胞
T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 胸腺中发育
识别、呈递抗原,增殖分化成 为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
分泌淋巴因子
效应B细胞 B细胞或 或浆细胞 记忆细胞
分泌抗体
效应T细胞
T细胞或 记忆细胞
分泌淋巴因子,与靶细胞直接 接触,使其裂解死亡
记忆细胞
B细胞或T细胞
识别、记忆抗原,增殖分化为 相应的效应细胞
效应T细胞
抗原进入人体后,在体液中被相应的抗体消灭,称体液免疫。
抗原、抗体 特异性结合
释放抗原
裂解靶细胞
有无侵入细胞的病原体呢?
进 增殖、分化成效应B细胞和记忆B
和
组成。
淋巴因子
分 泌
入
T-靶
宿主(靶)细胞
密切接触
结合体
感应阶段
(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主要由
和
借助
血液循环 和 淋巴循环组成。
特点:在生活中逐渐形成,针对 某一特病定原体
作用: 在抵抗 病原体和抵制 肿瘤方面起重要作用
体液免疫: 主要靠B细胞产生抗体
类型:
细胞免疫: 主要靠T细胞直接接触靶细胞
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1、体液免疫
定义: 抗原进入人体后,在体液中被相应的抗 体消灭,称体液免疫。
宿主(靶)细胞
密切接触
抗原、抗体 特异性结合
释放抗原
裂解靶细胞
T-靶 结合体
3、与免疫有关的细胞
来源
功能
吞噬细胞 造血干细胞
吞噬异物,识别、处理、呈递 抗原,吞噬抗体抗原结合体
B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 识别抗原,增殖分化成为效应B 骨髓中发育 细胞、记忆细胞
T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 胸腺中发育
识别、呈递抗原,增殖分化成 为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
分泌淋巴因子
效应B细胞 B细胞或 或浆细胞 记忆细胞
分泌抗体
效应T细胞
T细胞或 记忆细胞
分泌淋巴因子,与靶细胞直接 接触,使其裂解死亡
记忆细胞
B细胞或T细胞
识别、记忆抗原,增殖分化为 相应的效应细胞
效应T细胞
抗原进入人体后,在体液中被相应的抗体消灭,称体液免疫。
抗原、抗体 特异性结合
释放抗原
裂解靶细胞
有无侵入细胞的病原体呢?
进 增殖、分化成效应B细胞和记忆B
和
组成。
淋巴因子
分 泌
入
T-靶
宿主(靶)细胞
密切接触
结合体
感应阶段
4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24张PPT)
![4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c4f5826f01dc281e43af00b.png)
√D.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皮肤的屏障作用均对多种病原体具有预防作用
常考基础诊断
CHANG KAO JI CHU ZHEN DUAN
√ (1)吞噬细胞的溶酶体参与对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 ) × (2)在抗原的刺激下T细胞产生抗体发挥免疫作用( ) × (3)在特异性免疫中,只有T细胞产生记忆细胞( ) × (4)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产生的浆细胞均来自记忆细胞( ) × (5)浆细胞的产生需要T细胞和抗原的共同刺激( ) √ (6)T细胞可接受吞噬细胞呈递的抗原( ) √ (7)感染人体的流感病毒可被人体免疫系统直接识别( ) × (8)无胸腺裸鼠具有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 ) × (9)机体能够通过非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 )
√B.蛇毒素反复多次注射到马的体内,使马的体内产生较多的记忆细胞和抗蛇
毒素 C.蛇毒素能与抗蛇毒素特异性结合形成免疫沉淀,阻止抗蛇毒素毒杀细胞 D.蛇毒素注射到马的体内,使马产生细胞免疫,起到免疫治疗作用
命题点三 有关特异性免疫的探究实验分析 5.用小鼠做实验,研究一种疫苗对于预防感染的有效性。如图为该实验的某 些步骤,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a过程表示将病毒脱毒处理制成疫苗 B.b表示将疫苗注射给乙组小鼠 C.c表示乙组小鼠再次感染该病毒
√D.c和d不属于对照实验
6.用无特殊病原体的小鼠进行实验,过程如图1,结果如图2,实验中Ⅰ~Ⅳ组小 鼠均感染细菌X。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Ⅰ~Ⅳ组小鼠在感染细菌X的同时注射了T细胞或血清
B.图中Ⅰ、Ⅲ、Ⅳ组小鼠脾脏中X细菌的数量呈“S”型增长
√C.注射入Ⅰ、Ⅲ组小鼠体内的T细胞对细菌X的免疫功效不同
√B.甲曲线表明每个抗体分子可以多次与同种抗原结合发挥作用
C.甲、乙两曲线表明,不同种类的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长短可能有较大的 差异
常考基础诊断
CHANG KAO JI CHU ZHEN DUAN
√ (1)吞噬细胞的溶酶体参与对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 ) × (2)在抗原的刺激下T细胞产生抗体发挥免疫作用( ) × (3)在特异性免疫中,只有T细胞产生记忆细胞( ) × (4)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产生的浆细胞均来自记忆细胞( ) × (5)浆细胞的产生需要T细胞和抗原的共同刺激( ) √ (6)T细胞可接受吞噬细胞呈递的抗原( ) √ (7)感染人体的流感病毒可被人体免疫系统直接识别( ) × (8)无胸腺裸鼠具有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 ) × (9)机体能够通过非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 )
√B.蛇毒素反复多次注射到马的体内,使马的体内产生较多的记忆细胞和抗蛇
毒素 C.蛇毒素能与抗蛇毒素特异性结合形成免疫沉淀,阻止抗蛇毒素毒杀细胞 D.蛇毒素注射到马的体内,使马产生细胞免疫,起到免疫治疗作用
命题点三 有关特异性免疫的探究实验分析 5.用小鼠做实验,研究一种疫苗对于预防感染的有效性。如图为该实验的某 些步骤,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a过程表示将病毒脱毒处理制成疫苗 B.b表示将疫苗注射给乙组小鼠 C.c表示乙组小鼠再次感染该病毒
√D.c和d不属于对照实验
6.用无特殊病原体的小鼠进行实验,过程如图1,结果如图2,实验中Ⅰ~Ⅳ组小 鼠均感染细菌X。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Ⅰ~Ⅳ组小鼠在感染细菌X的同时注射了T细胞或血清
B.图中Ⅰ、Ⅲ、Ⅳ组小鼠脾脏中X细菌的数量呈“S”型增长
√C.注射入Ⅰ、Ⅲ组小鼠体内的T细胞对细菌X的免疫功效不同
√B.甲曲线表明每个抗体分子可以多次与同种抗原结合发挥作用
C.甲、乙两曲线表明,不同种类的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长短可能有较大的 差异
中图版 必修三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课件(45张)
![中图版 必修三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课件(45张)](https://img.taocdn.com/s3/m/bcb84fe0aef8941ea76e05d2.png)
12、效应B细胞与效应T细胞比较, D 含 有较多的 ( ) A、中心体 B、染色体 C、抗原决定簇 D、核糖体
感 反 效 免 免 免 应 应 应 疫 疫 疫 阶 阶 阶 器 细 活
免 疫 系 统 的 功 能
1、防卫功能—— 防御病原体的入侵
(对外)
防卫功能不强: 易得病 防卫功能过强:
自身免疫病 过敏
2、监控功能
(对内)
3、清除功能
•体内衰老、被破坏、癌变的细胞
二、监控和清除功能
——监控并清除体内衰老、被破坏、癌变 的细胞 爱滋病死因
体 液 免 疫
作战部队— B细胞 — 武器— 抗体 — 战场— — 细胞外液中
作战方式—— 体液免疫
记忆细胞的寿命长,对抗原的记忆可保持数月甚至
相同的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很快分裂 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二次免疫更快,更强。
出过天花或麻疹的人为什么会终身免疫? 抗 体 的 浓 (虚线为患病程度) 度 时间
抗原(病毒)
吞噬细胞(处理) T细胞(识 别) 增值、分 化 记忆细 胞
效 应 阶 段
效应T细 胞 与靶细胞结 合 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 体酶,使靶细胞裂解 死亡 抗原暴露,被抗体 消灭
细胞免疫特点:
宿主细胞 1、抗原已侵入 _________。 2、细胞免疫主要与 T
淋巴细胞有关。
淋巴细胞作战
武器
资料分 析
免疫系统受损容易引发 癌症
一、判断题:
1、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 ( ) × 2、只要接触一次某种抗原,记忆细胞就能长期 记住该 × 抗原的特征。( )
3、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 ( )√
中图版 必修三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课件(20张)
![中图版 必修三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课件(20张)](https://img.taocdn.com/s3/m/2678c12eee06eff9aef807d2.png)
抗原
类毒素:将外毒素经脱毒处理,使其保留抗原 抗原处理、呈递和识别 感应阶段 相 性但无毒性; B细胞、T细胞增殖分化以及记忆细胞形成 反应阶段 同 抗毒素:由外毒素(或类毒素)刺激产生的, 点 其实是抗体。 效应T细胞、抗体和淋巴因子发挥免疫效应 效应阶段
联系
1.既各自独立起作用,又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 疫效应。 例:细菌外毒素 主要是体液免疫 病毒 先体液免疫,再细胞免疫,再体液 免疫
释放
靶细胞
淋巴因子
(可溶性免疫活性物质,如 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
靶细胞内的溶酶体 酶被激活,使其通 透性改变,渗透压 变化,最终裂解死 亡。
通过加强各种有关细 胞的作用来发挥免疫 效应。如诱导产生更 多的效应T细胞,增 强其杀伤力等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比较
体液免疫 作用对象 细胞免疫 靶细胞(被抗原侵入的 宿主细胞) 不 1、效应T细胞与靶细 同 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 胞密切接触2、效应T 点 作用方式 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 细胞释放淋巴因子, 外毒素:是一些细菌的代谢产物,有毒性; 合 促进细胞免疫的作用
感应 阶段
T细胞 B细胞
反应 阶段
记忆细胞
效应 B细胞 抗体
效应 阶段
抗体与抗原结合
体液免疫
直接
抗 吞噬
T细胞
B细胞
记忆B 增 殖 、 细胞 分化 效应B 分泌 细胞
原 细胞
抗
体
(处理) (呈递) (识别)
发挥 免疫 效应
感应阶段
反应阶段
效应阶段
细胞免疫
1)感应阶段: 抗原
吞噬细胞
(摄取和处理) 呈递抗原
使抗原隐 藏的抗原 决定簇暴 露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精品课件第4章第2课时 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精品课件第4章第2课时 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https://img.taocdn.com/s3/m/184bbc21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ca.png)
结论语句 辨一辨
(1) 被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会发生变化。( √ ) √
×
× (5)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通过信号分子构成复杂的调节网络。( √ ) (6)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实现都离不开信号分子的作用。( √ )
致用
视角1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
1. [多选][2023江苏南通高二校考]右图为人
01 考点一 细胞免疫 02 考点二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01 考点一 细胞免疫
导入
抗原一旦侵入到宿主细胞内部,体液中的抗体就不能发挥作用,要靠细胞免疫来完成。
(1) 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细胞名称。
(3) 根据已有知识推测,靶细胞的裂解死亡可能与哪种细胞器有关? 提示 溶酶体。
知新
1. 概念:当病原体进入_细__胞__内__部___,就要靠_______直接接触_靶__细__胞___来“作战”,这种 方式称为细胞免疫。 易错提醒细胞免疫不是只针对病毒起作用,还有引起细胞免疫的各种胞内寄生菌,如结核 分枝杆菌和麻风分枝杆菌等,或者移植的异体器官。
2.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构成调节网络
①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都离不开信号分子的作用,如__神__经__递__质__、__激__素__和__细_ _胞__因__子__等。 ②信号分子都是直接与_特__异__性__受__体___结合,实现信息传递。
拓展归纳 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4.“三看法”识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致用 视角 细胞免疫
1. [多选][2023江苏徐州高二期中]人体 内细胞免疫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其中甲、 乙和丙表示相应的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 确的是( ABD )
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一单元第四章《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课件课件
![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一单元第四章《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课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c348fd3aef8941ea76e0559.png)
效应T细胞 靶细胞裂解 抗原暴露
效 应 阶 段
第二节 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
一 T淋巴细胞与细胞免疫
第二节 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
二 B淋巴细胞与体液免疫
T淋巴细胞与细胞免疫
B淋巴细胞与体液免疫
抗原
吞噬细胞 T淋巴细胞
感 应 阶 段
增 殖 分 化 阶 段
抗原 吞噬细胞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记忆B细胞 效应B细胞 抗体 抗原—抗体
第二节 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
四 分析、比较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
探究活动:与特异性免疫有关的细胞的作用
细胞名称 识别抗原 摄取、 处理抗 原 呈递抗原 分泌物
吞噬细胞
B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
效应T细胞 效应B细胞 记忆细胞
×
第二节 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
四 分析、比较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
探究活动:与特异性免疫有关的细胞的作用
第二节 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
一 T淋巴细胞与细胞免疫
探究活动:细胞免疫过程
活动要求:① 四人为一活动小组(分工明确、团结协作)
② 利用展板描绘(描写)细胞免疫过程
③ 活动时间:3 min ④ 前台展示
T淋巴细胞与细胞免疫
抗原
吞噬细胞 T淋巴细胞
感 应 阶 段
增 殖 分 化 阶 段
记忆T细胞 细胞因子
四 分析、比较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
探究活动:与特异性免疫有关的细胞的作用
细胞名称 识别抗原 摄取、 处理抗 原 呈递抗原 分泌物
吞噬细胞
√非特异性 √特异性 √特异性
√特异性 × √特异性
√ × ×
× × ×
√
B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
效应T细胞 效应B细胞 记忆细胞
【课件】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课件】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e07968b3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6b.png)
活动3 绘制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关系图
1 第3章第3节《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中,水盐平衡调节和体温调节两个实例证 明了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是如何建 立联系的? 请举例说明并标在下图中。
神经 系统
神经、内分泌系统通过激素等 信息分子相互调节。
免疫 系统
内分 泌系统
活动3 绘制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关系图
根据分析可知,适度压力刺激使“脑—脾神经”兴奋性提高,能促进浆细胞生成和 分泌抗体,有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C正确; T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可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因此乙酰胆碱在该调节过程中作为细 胞因子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D错误。
神经 系统
白细胞介素和 作用于下丘脑神
肿瘤坏死因子
经细胞
干扰素
抑制内分泌系统 功能
免疫 系统
干扰素等 糖皮质激素等
内分 泌系统
核心归纳
比较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
比较项目 主要参与细胞
信息分子 作用途径
神经调节 神经细胞 神经递质 反射弧
体液调节 内分泌细胞
激素 体液传送
免疫调节 免疫细胞 细胞因子 三道防线
免疫学发展史
德国学者埃利希提出了体液免疫学说。俄国学者梅契尼科夫提出了细胞免疫 学说。两个学说标志着免疫学理论体系构架的初步完成,免疫学自此成为一门独 立的学科,因而两位科学家被称为“免疫学之父”。
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细胞免疫学派和体液免疫学派激烈地争论了几十 年。研究早期,体液免疫学说占据免疫学的统治地位。但随后在20世纪六七十年 代,细胞免疫的相关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现在免疫学的研究进入到了分子层次, 各种研究指向免疫系统是一个整体。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具有何种关系呢?
2025版新教材高中生物第4章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pptx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2025版新教材高中生物第4章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pptx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f5d1dbb8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c8.png)
解析:细胞⑩是抗原呈递细胞,人体内的吞噬细胞,如树突状细 胞、巨噬细胞都具有吞噬、处理和呈递抗原的作用,A正确;图中细胞 ④能产生细胞因子,为辅助性T细胞,细胞因子可促进细胞⑤(B细胞)增 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B正确、C错误;初次感染病毒以 后,机体会发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所以机体可以产生⑦(记忆B 细胞)和⑨(记忆T细胞)两种细胞,D正确。
比较项目 主要参与细胞
信号分子 作用途径
神经调节 __神__经__细__胞___
神经递质 反射弧
体液调节 内分泌细胞
激素 __体__液__传__送___
免疫调节 免疫细胞 __细__胞__因__子___ 三道防线
典题应用 3. 如 图 为 神 经 系 统 、 内 分 泌 系 统 与 免 疫 系 统 之 间 相 互 联 系 的 示 意 图,据图回答:
1980年莱因茨和斯基洛斯曼根据分化标志和功能将T细胞分为辅助 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两个亚群。此外,研究发现被抗原呈递细胞激 活的辅助性T细胞所释放的细胞因子可以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进而 分化为具有效应功能的细胞毒性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
上述研究结果说明细胞免疫过程涉及哪些细胞? 提示:靶细胞、抗原呈递细胞、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等。
2.阅读课本P73~74,请完成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
3.探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关系
(1)结合教材P72~73图4-6和图4-7,在方框中填写相应的细胞名 称,使特异性免疫流程图完整。
(2)体液免疫是靠两个信号保证针对某种病原体特异性的;细胞免疫 依靠__细__胞__毒__性__T_细__胞____识别__宿__主__细__胞___表面分子的特异性变化,保证 针对某种病原体的特异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
应
细 胞
阶 段
免
疫
的
过
程
T细胞
抗原
抗原进入机
体细胞后,大
被抗原 多数的抗原要 侵入的 先经过吞噬细 组织细胞 胞的吞噬、加
工和处理,使
隐藏在抗原内
部的抗原决定
簇暴露出来,
然后吞噬细胞
将抗原呈递给
T细胞
吞噬细胞
感
应
细 胞
阶 段
T细胞
免
疫
的
效应
过
T细胞
程 记忆细胞
增殖分化阶段 (反应阶段)
抗原
T细胞接受抗
巩固练习 1
吞噬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 胞在体液免疫的感应阶段所起的作
用依次是: (B)
A. 对抗原的识别、呈递、处理 B. 对抗原的处理、呈递、识别 C. 对抗原的处理、识别、呈递 D. 对抗原的呈递、处理、识别
巩固练习 2
下列各项中,只属于细胞免疫功能的
是: ( C )
A、抑制病菌的繁殖 B、使病毒失去感染人体细胞的能力 C、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直接接触, 导致靶细胞死亡 D、使细菌外毒素失去毒性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一)体液免疫的基本过程 (二) 细胞免疫的基本过程 (视频) (三)特异性免疫的基本过程 (四)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区别
(一)体液免疫:
抗原进入人(或动物)体后,刺激 人体产生抗体,然后被体液中的相应抗 体消灭,这种特异性的免疫叫体液免疫
吞噬细胞
感
应
体
阶 段
液
T细胞
免
疫
过
程
抗原
使靶细胞裂解
或者凋亡,使
抗原无藏身之 效应阶段 处。
吞噬细胞
感
应
细 胞
阶 段
T细胞
免
疫
的
效应
过
T细胞
程 记忆细胞
增殖分化阶段 (反应阶段)
抗原
效应T细胞与
靶细胞密切接
被抗原 侵入的
触,分泌穿孔
组织细胞 素,使靶细胞
膜的通透性增
T细胞与 加用,
使靶细胞裂解
B细 胞
多数抗原要先经 过吞噬细胞无特异 性的吞噬后,其内 部的抗原决定簇暴 露出来,呈递给T 细胞,再由T细胞 呈递给B细胞;有 的抗原直接刺激B 细胞。这种呈递多 数通过细胞表面的 直接相互接触来完 成。
吞噬细胞
感
应
体
阶 段
液
T细胞
免反
疫应
过
阶 段
记忆细胞
程
抗原
B细 胞 效应 B细胞
①大部分B细胞分化 形成效应B细胞 ②小部分B细胞成为 记忆细胞。
被抗原 原刺激后,
侵入的 组织细胞
开始进行一
系列的增殖
分化,产生
大量的效应T
细胞和少量
的记忆T细胞
吞噬细胞
感
应
细 胞
阶 段
T细胞
免
疫
的
效应
过
T细胞
程 记忆细胞
增殖分化阶段 (反应阶段)
抗原
效应T细胞与
靶细胞密切接
被抗原 侵入的
触,分泌穿孔
组织细胞 素,使靶细胞
膜的通透性增
T细胞与 加,杀伤性物 靶细胞紧 质进入靶细胞 密接触 发挥杀伤作用,
或者凋亡,使
抗原无藏身之 效应阶段 处。
吞噬细胞
感
应
细 胞
阶 段
T细胞
免
疫
的
效应
过
T细胞
程 记忆细胞
增殖分化阶段 (反应阶段)
抗原
同时,效应
被抗原 T细胞还能释
侵入的 组织细胞
放出可溶性免
疫活性物质-
-淋巴因子
T细胞与 靶细胞紧 密接触
(白细胞介素、 干扰素等) ,
加强各种有关
细胞的作用来
发挥免疫效应
(3)如果在初次感染前一周给人体注射 了相应的疫苗,则在感染后人体没有明显 病症出现,这是由于人体内已有 抗体 , 该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 体液免疫 。
2019SUCCESS
POWERPOINT
2020/3/6
2019SUCCESS
THANK YOU
2020/3/6
效应阶段
(三)特异性免疫的基本过程
感应阶段: 抗原处理、呈递和识别的阶段
反应阶段: B细胞、T细胞增殖分化,以及记忆细胞 形成的阶段
效应阶段: 效应T细胞、抗体和淋巴因子发挥免疫 效应的阶段
(四)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区别
作用 对象
体液免疫 抗原
细胞免疫
被抗原侵入的宿主 细胞(即靶细胞)
作用 方式
巩固练习 3 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B ) A.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免疫中起作用 B.淋巴细胞只有在受到抗原刺激后,才 能
形成效应细胞 C.只要接触一次某抗原,记忆细胞就能 长 期记住该抗原的特征 D.抗体是由效应T细胞合成并分泌的
巩固练习 4
在体液免疫中,吞噬细胞起作用的阶段 是( A )
A.感应阶段 效应阶段 B.感应阶段 反应阶段 C.反应阶段 效应阶段 D.感应阶段 反应阶段 效应阶段
抗体
吞噬细胞
感
应
体
阶 段
液
T细胞
免反
疫应
过
阶 段
记忆细胞
程
效应
阶段
抗原
B细 胞
效应 B细胞
抗体
②有些细菌 产生的毒素, 如白喉毒素、 破伤风毒素, 可因抗体的结 合而不为细胞 所接受,丧失 毒性因而无效。
吞噬细胞
感
应
体
阶 段
液
T细胞
免反
疫应
过
阶 段
记忆细胞
程
效应
阶段抗体与抗原结合
抗原
B细 胞
效应 B细胞
记忆细胞的特点是 寿命长,对抗原十 分敏感,能“记住” 入侵的抗原。
如果有同样的抗原 第二次入侵时,记 忆细胞比没有记忆 的B细胞更快地做出 反应,很快分裂产 生新的效应B细胞和 新的记忆细胞。
吞噬细胞
感
应
体
阶 段
液
T细胞
免反
疫应
过
阶 段
记忆细胞
程
效应
阶段
抗原
B细 胞 效应 B细胞
①有些抗原, 如病毒等,由 于抗体的结合 而失去对寄主 细胞表面受体 的结合能力, 因而不能侵入 细胞。
抗体
③沉淀和凝 集:如果抗原分 子是可溶性蛋白 质,抗体的结合 就使抗原分子失 去溶解性而沉淀; 如果抗原分子是 位于细胞上的, 抗体的结合就使 这些细胞凝集成 团而失去活动能 力,例如血液凝 集。
(二) 细胞免疫
抗原进入细胞内部,体液中的 抗体不起作用,依靠T淋巴细胞来 消灭和清除抗原的过程。
吞噬细胞
效应B细胞产生 1.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 的抗体与相应的 密切接触。2.效应T细 抗原特异性结合。 胞释放淋巴因子,促进
细胞免疫的作用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过程中具 有识别作用的细胞有哪些?
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 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过程中具 有呈递作用的细胞有哪些?
吞噬细胞、T细胞
5.下图甲表示某种病毒先后两次感染人体 后,人体内抗体产生、病毒增殖与疾病程度 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a、b、c中表示疾病程度的曲线 是 b ,表示抗体产生的曲线是 c 。
(2)再次感染与初次感染相比,体内 抗体产生明显快且多,产生这种现象的 原因 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为效应B 细胞,产生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