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新编阅读方法
做语文阅读的方法有哪些
![做语文阅读的方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ea7b34fb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af.png)
做语文阅读的方法有哪些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做语文阅读的方法有哪些,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做阅读理解的两个步骤1、通读全文,掌握大意。
在解答阅读理解时,同学们先要快速的浏览一下整篇文章,重视标题(中心)、开头段(观点)、结尾段(结论)及各段落的首句(主题句),理清脉络,了解基本梗概,不要把时间花在生词难句上。
每认真读完一段,要及时概括段意。
2、浏览考项,细读答题。
在掌握文章的大意之后,同学们可浏览一下短文后面的题目,然后带着这些问题仔细的阅读第二遍,以做到有目的的阅读。
(要做到认真读题目中的每个字,并在原文找出大体范围,就等于答对该题的一半了。
)3、复读全文,验证答案。
答题完毕时,同学们应对照答案将整篇文章从头到尾再看一遍,以确保答案的正确,同时答案要求:准确,简洁,全面。
简要概括来说:一、纵观全文,把握主旨。
二、认真审题,定向扫描。
三、筛选组合,定向表述。
二、阅读理解答题技巧点拨1、某段或某句在文中的作用。
在首段----总领全文、首尾呼应、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做铺垫、与下文进行对比,反衬出……2、概括某段大意---(1)要准确的概括出段意,首先要读懂段落每句话的意思,还要弄清楚段内各句的相互关系,找出能揭示全段意思的主要句子,即所谓的中心句(中心句的位置多数在段首或段末,个别也有在段中的)。
如果没有中心句的,就要抓住全段的中心意思,自己总结概括。
(2)摘句法,即找出段落中的中心句。
例如《我的老师》中的第二自然段,就可摘取其中的“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一句来概括段意。
(3)概述法,用自己的语言概述全段的主要意思。
例如《故乡》的第二部分,内容很丰富,记述的人物事件很多,可用自己的话概括:“我”回到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
(4)联合法。
有些段落讲的不止一个意思,概括时必须用简练的语言把几个意思表述出来,缺一不可,这就是联合内容要点加以概述。
部编语文现代文阅读技巧方法
![部编语文现代文阅读技巧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dc0b9e2daef5ef7ba0d3ca0.png)
部编语文现代文阅读技巧方法读一篇文章,先整体快速阅读,弄清文章的体裁及大致内容。
是记叙文,则先弄清记叙的六要素,记叙的顺序,记叙的是什么人什么事。
是散文,则看懂描写对象,抒情基调(线索),阐明的哲理(感悟),语言特点;是说明文,则先弄清说明对象和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及说明语言;是议论文,则把握中心观点(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和作用;是小说,则弄懂小说三要素,则抓住中心人物和中心事件,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人物性格的特征。
方法:一看前端标题,二看(文后注释)。
三懂中心内容。
一、基本要领:做好现代文阅读,主要把握以下四方面。
首先快速整体阅读全文,切忌逐字逐句去读。
读完全文后,再结合试题仔细阅读,把握文章的整体内容。
其二:现代文阅读是“还原”阅读,解题时要遵循“还原”原则。
要求还原为文中信息和原文作者的思想观念,尽可能用原文字词表达;一般答案都能从文章中找到现成依据。
其三:学会看分,分点答题。
客观题一般都是踩点给分,只要要点、关键词答对就能得分。
所以,一些文科客观题的回答可以简明扼要,清晰地列出要点,再简单加以评述。
如果是4分,一般就要答2个点,如果是6分,答案一般为3个点。
其四:掌握典型题的答题套路。
二、具体问题详解,典型题的答题套路。
(一)词语方面的考查问题1、问指示代词“这、那”所指内容:多从代词前面文字中找答案,往往是一个名词性的短语或句子,宜用原句回答,或者概括出其主体内容即可。
2、问某词能否去掉,或者调换另一词题型解题模式:A、回答可以还是不可以;(一般情况不可以,特别是书上的原文时)。
B、解释词义,比较两个词含义上的差别,并结合句子分析为何要用该词(强调突出了或限制说明了或修饰限制了+句子具体表达效果,哪个表达效果更好,更能形象或恰如其分地表现某物某特点)C、不用或调换后,语境有何变化(不用,不能体现语言的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或与事实不符或太绝对,用了,体现语言的准确、生动、形象或严密。
语文阅读的方法技巧_阅读技巧
![语文阅读的方法技巧_阅读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9795ee1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ca.png)
语文阅读的方法技巧_阅读技巧语文阅读的方法技巧_阅读技巧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常常会走错一步,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因为失败而失去了方向,不敢再迈出下一步。
以下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阅读的方法技巧,一起来看看吧!希望能帮到大家。
语文阅读的方法技巧一、整体感知、快速阅读的技巧:(1)浏览标题,领悟基本内容:标题有时暗示主旨、有启迪文章思路的作用、提供答题的方向等。
(2)辨识文体(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分析重点文意。
(3)精读首尾,揣摩主题思想:首尾往往发现作者所表达的中心。
二、答案来源:A.采摘材料中的原文、关键词语或语句(诸如抓住议论句、抒情句和特殊修辞句、文段中的关键形容词和动词)。
B.提炼筛选主要的,剔除次要的。
即先用自己的话或材料中的语句来概括归纳,再加以合并浓缩,留下重点语句。
三、友情提示:1.注意审题,领会出题者意图,围绕题目要求作答,防止答非所问。
2.辨识文体,根据文体知识作答;答题应有条理、书写规范。
3.遇到开放性或谈看法感受的.题目必须结合文章的中心意旨(中心论点)来发散,可适当摘录文中重点语句回答,并尽量结合实际感受、引用的相关名言警句或美文精练概括。
四、文体知识备忘录:说明文阅读1、明确说明对象:辨析说明对象可以:a. 看文章题目;b. 根据说明语段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2、概括说明内容:事理说明文说明内容一般可概括为:本文主要说明(说明对象)的构造、形态、性质、特点、变化、成因、工作原理、功用等方面。
(视具体说明对象的哪些内容而定)阅读方法7)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8)限字题的解答1、根据题目要求作完全准确的表述(此时不要过多地考虑字数的多少);2、对照字数要求进行简缩:①去除无关紧要的修饰语,②多音节词改为单音节词,③用简称(尤其是地名)。
语文阅读中的技巧与方法
![语文阅读中的技巧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2132b47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26.png)
语文阅读中的技巧与方法语文阅读是我们获取知识、拓展思维、提升素养的重要途径。
然而,要想在阅读中达到良好的效果,掌握一些技巧和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语文阅读中的那些实用技巧与方法。
首先,阅读前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
在开始阅读一篇文章之前,我们可以先快速浏览一下题目、作者、引言等部分,对文章的主题和大致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同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和阅读经验,对文章的难易程度和可能涉及的知识点有一个预估,这样在阅读过程中就能更加有针对性地去理解和思考。
其次,学会抓住关键词和关键句是提高阅读效率的关键。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发现那些能够概括文章主旨、表达作者观点或者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词句。
比如,一些表示转折、因果、递进等关系的关联词,往往能够提示我们文章的重点所在。
通过抓住这些关键词和关键句,我们可以快速地梳理出文章的脉络,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
再者,阅读时要善于进行推理和联想。
很多时候,文章并不会把所有的信息都直接呈现给我们,而是需要我们根据已有的内容进行推理和联想。
比如,当作者提到某个现象时,我们可以思考一下其背后可能的原因;当作者讲述一个故事时,我们可以推测一下后续的发展。
通过这样的推理和联想,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并且拓展自己的思维。
另外,做好笔记也是很有帮助的。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把一些重要的信息、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记录下来。
这不仅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还方便我们在阅读结束后进行回顾和总结。
而且,笔记还可以作为复习的资料,帮助我们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
不同类型的文章,阅读方法也有所不同。
对于记叙文,我们要关注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以及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对于说明文,要重点理解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方法的运用以及说明顺序的安排;对于议论文,则要抓住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分析作者是如何通过论据来支持论点的。
阅读速度的控制也是需要注意的。
并不是读得越快就越好,也不是读得越慢就越细致。
语文阅读五步法
![语文阅读五步法](https://img.taocdn.com/s3/m/9da7690c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80.png)
语文阅读五步法
语文阅读是学习语文的基本功,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语文阅读,下面介绍一种常用的语文阅读五步法。
第一步:整体把握
在阅读一篇文章之前,首先需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大意和结构。
可以先快速浏览文章的标题、段落开头和结尾,了解文章的主题和大致内容。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在具体阅读时更好地理解文章,抓住重点。
第二步:逐段细读
在整体把握之后,就可以开始逐段细读了。
每读完一个段落,可以在脑海中做一个简短的概括,帮助理清思路。
在细读的过程中,可以标记关键词、关键句,帮助理解文章的重点内容。
第三步:语句分析
在细读的基础上,可以对文章中的语句进行分析。
可以分析句子的结构、成分和修辞手法等,进一步理解文章的表达方式和意图。
同时,还可以注意一些词语的含义和用法,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第四步:推理判断
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可以进行一些推理判断。
根据文章中的信息和逻辑关系,进行推理和判断,帮助理解文章的深层意义。
可以思
考作者的观点、态度以及可能的意图,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
第五步:归纳总结
在阅读完一篇文章后,可以进行归纳总结。
可以回顾整篇文章,思考文章的主题、结构和重要内容。
可以总结作者的观点和意图,对文章进行评价和思考。
同时,也可以和自己的经验、知识进行联系,拓宽思维。
通过以上五个步骤,我们可以更加系统和全面地进行语文阅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当然,这只是一个方法,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希望大家在语文阅读中取得好的成绩!。
大学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答题技巧方法
![大学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答题技巧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d828443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5a.png)
大学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答题技巧方法导言本文介绍了解答大学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时的一些技巧和方法,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这类试题,提高答题准确性和效率。
1. 审题仔细在开始阅读试题前,要先仔细审题。
理解试题的意思,明确所需回答的内容和要求,以避免答非所问。
2. 分析文本结构阅读文本时,可以分析文章的结构,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
了解文章的逻辑架构,有助于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观点。
3. 关注关键词在阅读试题时,要特别关注关键词。
这些关键词往往能够提示出该试题所涉及的主题或观点,有助于快速定位相关信息。
4. 理解作者观点在回答试题时,要深入理解作者的观点。
可以通过分析作者使用的修辞手法、语气和态度等来推断作者的意图和立场,从而更准确地回答试题。
5. 注重细节和上下文在解答试题时,要注重细节和上下文的理解。
细节往往能够提供给我们额外的信息,而上下文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些信息的含义和作用。
6. 灵活运用猜词技巧在阅读试题中,遇到不认识的生词时,可以灵活运用猜词技巧。
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提示,猜测生词的意思,并结合语境推断出合理的答案。
7. 利用排除法在选择题中,如果不确定某个选项是否正确,可以利用排除法。
先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然后再选择最合适的答案。
8. 做好时间管理在答题过程中,要合理安排时间,控制答题节奏。
如果某个试题较难,不要花太多时间在上面,可以先跳过,待其他试题完成后再回过头来解答。
结论通过采用上述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大学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
正确理解试题要求,分析文章结构,关注关键词,理解作者观点,注重细节和上下文,灵活猜词,利用排除法,做好时间管理,这些都是提高答题准确性和效率的关键因素。
以上是本文对大学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答题技巧方法的简述,希望能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语文阅读策略与方法分享
![语文阅读策略与方法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d6d12341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8f.png)
语文阅读策略与方法分享在学习语文过程中,阅读是一项关键技能。
通过有效的阅读策略和方法,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读的内容。
本文将分享一些在语文阅读中常用的策略和方法,希望能够对读者在语文学习中的提高有所帮助。
一、扩大阅读量扩大阅读量是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的基础。
除了课本中的教材之外,多读一些课外阅读材料是非常必要的。
可以选择一些优秀文学作品、报刊杂志或者专题性阅读材料,通过阅读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二、了解文章结构在阅读一篇文章之前,先浏览文章结构,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结构安排。
通常一篇文章会有引言、正文和结论等部分,有时还会有举例或对比等补充内容。
通过了解文章结构,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作者的意图和观点。
三、注重关键信息在阅读过程中,要注重抓住文章中的关键信息。
可以通过标记或划线的方式,将关键词或关键句子圈出来,以便后续查阅和理解。
关键信息通常包括主题句、关键词汇、转折词、因果关系等。
四、利用上下文推断词义在阅读中,我们常会遇到一些生僻词汇或不熟悉的词义。
此时,可以通过上下文来推断词义。
注意观察前后句子的逻辑关系,结合常识和背景知识来理解词义。
若仍不能理解,可以借助词典或其他工具来查询。
五、尝试分析题目在阅读理解题中,题目往往会提供一些提示或关键词,可以在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挖掘这些信息,以帮助回答问题。
例如,题目中出现“主要观点是什么”或“作者认为……”,就提示了我们需要关注文章中的观点和作者态度。
六、多角度思考在阅读文章时,可以多角度思考。
尝试从不同的视角分析问题,拓宽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可以设想自己是文章的作者,或者站在不同的立场来思考问题,以此来深入理解文章背后的含义。
七、整理归纳笔记在阅读过程中,可以适时地记录阅读心得和观点。
可以采用思维导图、摘录关键句子或写下自己的理解等方式来整理归纳笔记。
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加深对所读内容的理解,也可以方便后续回顾和复习。
总结:语文阅读对于提升语文能力至关重要,有效的阅读策略和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读的文章。
现代文阅读方法
![现代文阅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88abfe8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85.png)
现代文阅读方法现代文阅读方法是指在阅读现代文学作品时,根据特定的技巧和策略来理解和分析文本。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现代文的形式和内容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因此,采用适合的阅读方法能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文本的内涵和特点。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现代文阅读方法,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技巧和建议。
第一部分:主题分析在阅读现代文之前,首先要明确文本的主题。
主题是作品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或意义。
通过分析主题,读者能够快速理解作品的整体内容和结构,把握作者的观点和立意。
以下是一些主题分析的技巧和方法:1. 通读全文:在开始分析主题之前,要先通读一遍全文,对作品的大致内容和情节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这有助于读者抓住关键信息和线索,进而推测出作品的主题。
2. 寻找关键词:在阅读过程中,注意寻找一些关键词或短语。
这些关键词通常能够体现作品的主题。
比如,在一篇描写环境保护的文章中,关键词可能是“环境”、“保护”、“污染”等。
3. 分析概念的转变:有些作品会通过对某一概念的转变来表达主题。
读者可以通过观察作品中某一概念在不同情境或角度下的描述,推断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例如,一篇描写爱情的小说中,作者可能通过对“爱情”的转变来表达对婚姻制度的批判。
第二部分:文本解读文本解读是指通过对具体文本细节的分析和解释,深入理解作品的含义和特点。
以下是一些文本解读的方法和技巧:1. 分析句子结构:注意观察作者的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
有些句子可能使用了修辞手法或特殊的语法结构,这些都可能与作品的主题或情感有关。
通过分析句子结构,读者能够领会作者的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
2. 关注隐喻和象征:现代文中常常使用隐喻和象征来丰富作品的意义。
读者可以寻找作品中的隐喻和象征,理解其所代表的意义和象征性。
3. 分析人物形象:人物是作品中非常重要的元素,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解读,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情节。
关注人物的性格特点、行为举止和言谈举止,对作品的解读大有裨益。
大学语文阅读方法总结
![大学语文阅读方法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8df10e8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0f.png)
大学语文阅读方法总结引言大学语文的阅读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扩大知识面和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
然而,许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困难,因此掌握一些有效的阅读方法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总结一些大学语文阅读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方法一:细读理解简述:细读理解是指认真阅读文本,深入理解作者的意图,揣摩细节,准确把握文本的内涵。
细读理解是指认真阅读文本,深入理解作者的意图,揣摩细节,准确把握文本的内涵。
- 阅读前,了解背景知识,对文章的内容和主题有一个初步了解。
- 阅读时,注意每个细节,包括词义、句法、修辞等,通过反复阅读和推敲,提高对作者意图的理解。
- 阅读后,进行思考和总结,提炼文章的中心思想。
方法二:归纳概括简述:归纳概括是指将阅读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和理解进行整理和总结,形成简明扼要的概括。
归纳概括是指将阅读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和理解进行整理和总结,形成简明扼要的概括。
- 根据文章的结构和段落之间的关联,将文章内容进行归纳和概括。
- 尝试将文章的主题、论点和论据进行概括,突出文章核心思想。
- 通过归纳概括,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方法三:批判思考简述:批判思考是指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评价,审视作者观点的合理性和论证的可靠性。
批判思考是指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评价,审视作者观点的合理性和论证的可靠性。
- 注意思考作者的意图和立场,评估其观点的合理性。
- 分析文章的论证方式和证据支撑,判断其可靠性和权威性。
- 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质疑,积极参与学术讨论和交流。
方法四:多样化阅读简述:多样化阅读是指拓宽阅读领域,涉猎不同主题和文体,提高阅读的广度和深度。
多样化阅读是指拓宽阅读领域,涉猎不同主题和文体,提高阅读的广度和深度。
- 广泛阅读不同领域的文章,扩大知识面和视野。
- 阅读不同文体的文章,培养对不同文风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 建立阅读兴趣和惯,形成自己的阅读方法和风格。
结论通过细读理解、归纳概括、批判思考和多样化阅读这些方法,大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阅读能力,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
创新的语文课文阅读方法与技巧
![创新的语文课文阅读方法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4e7e2be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09.png)
创新的语文课文阅读方法与技巧语文课文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掌握好阅读方法与技巧对于提高语文水平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创新的语文课文阅读方法与技巧,帮助学生更有效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一、多维度解读课文传统的语文课文阅读往往仅停留在表层理解,而无法深入挖掘课文背后的内涵。
为了突破这种限制,我们可以尝试多维度解读课文。
通过学习背景知识,了解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经历,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表达。
同时,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文本,如语言运用、结构安排、形象描写等,进一步把握课文的内涵。
二、思维导图法思维导图法是一种图形化的思维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整理和梳理课文的主旨和内容框架。
学生可以根据课文的逻辑关系和内容分布,将重点词语、句子或段落用不同的线条和图形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思维结构图。
通过思维导图的制作,不仅可以辅助学习记忆,还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归纳课文的主旨思想。
三、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是一种生动有趣的语文课文阅读方法,通过将学生扮演成课文中的人物,亲身体验人物的情感和经历,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可以自由演绎人物对话或情节发展,培养语感和想象力。
同时,借助角色扮演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深度。
四、细节归纳法阅读理解的能力离不开对细节的把握。
细节归纳法是指将课文中的重要细节提取出来归纳总结,以便全面了解和掌握课文的内容。
学生可以结合课文中的关键词和词语,以及作者使用的修辞手法,将细节内容有意识地进行记录,并进行分类整理。
通过这个过程,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并且为日后的阅读提供积累。
五、拓展阅读拓展阅读是指通过阅读与课文相关的其他文章或材料,扩大知识面,加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文学作品、历史资料、社科类书籍等,进一步探究课文所涉及的内容和主题,并与课文进行比较和对照。
这样的拓展阅读可以帮助学生丰富相关知识背景,拓宽思维视野,提高对课文的解读能力。
大学语文新编(第三版)教学课件1
![大学语文新编(第三版)教学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4ae7e7f6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a1.png)
学习内容
一、语文是人类交往的基本工具 二、阅读期待是接受主体进行阅读的必备条件 三、阅读接受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一、语文是人类交往的基本工具
(一)人的社会性即在于交往 人在本质上是一种交际动物(communicating animal)。
交往(communication)是人的社会本质的充分表现形式。
孙福熙《读书并非为黄金——我的不读 书的经验》 孙福熙(1898—1962),字春苔,曾用笔 名丁一、明斋、寿明斋等。现代散文家、 美术家。著有散文集《归航》《大西洋 之滨》,小说集《春城》等。
“世界上有那么多我所不要看的书!”
钱锺书到美国访问的时候,去参 观国会图书馆,图书馆里的人很为所 藏的大量图书而骄傲,同去参观的人 也都不停地惊叹,只有钱锺书一个人 默不作声。图书馆里的人问他有什么 观感,他忍不住笑着说:“我也充满 了惊奇,惊奇世界上有那么多我所不 要看的书!”
和语法规则,否则便无法进行交往。 其次,还应该理解语文作为交往工具的主要功能,从而能够
根据功能的不同恰当地运用好语文这个工具。 再次,语文作为交往工具,从其语言形式上又可分为口头交
往、书面交往、电子媒体交往和音像交往等几种类型。
理解应用
讨论:人以外的动物也有交往活动。据科学家们考察,蚂蚁能用头上 的触角指示寻觅食物的方向;蜘蛛则靠网丝发出的波来辨别触网物是 不是猎物;西班牙的鹿能用尾巴发出信号:尾巴下垂不动表示平安无 事,尾巴抬起一半表示提高警惕,尾巴完全挺直则表示危险来临等。 那么,这些动物的交往是否也具有社会性呢?
··
第 一 人单 元 交 往
阅 读
学习目标 1.理解人作为社会动物,其社会性即在于交往,而交往所运 用的就是人类专有的语言工具。 2.理解大学阶段学习语文的重要意义。 3.深化对主体的修养及其运用的理解。
语文阅读技巧和方法
![语文阅读技巧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5603226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da.png)
语文阅读技巧和方法
语文阅读是研究和理解语言艺术的过程。
掌握一些阅读技巧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语文阅读技巧和方法:
1.阅读前的准备:
-阅读题目,了解要求和要点,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
2.阅读时的技巧:
-扫读和略读:逐段扫读文章,了解大意和结构,然后再略读重点段落,抓住关键信息。
-查找关键词:注意关键词的出现,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它们通常与文章的中心内容相关。
-忽略无关信息:有时文章会引入一些无关信息,我们应该学会忽略它们,集中精力阅读与主题相关的内容。
3.阅读后的整理:
-总结段落大意:写下每个段落的主题句和要点,有助于理清文章的逻辑结构。
-填写信息表格:将文中的重要信息用表格形式记录下来,方便整理和复习。
-画重点句:用下划线、圈圈等方式标注重要句子,方便后续复习。
4.反思和总结:
5.多做练习:
-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包括散文、诗歌、小说等,锻炼自己的阅读
能力和对不同文体的理解能力。
-模仿写作: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模仿它的语言风格和写作方式,可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和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通过掌握以上语文阅读技巧和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阅读文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并培养对语言艺术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语文阅读理解的方法
![语文阅读理解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b08adb6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fd.png)
语文阅读理解的方法
语文阅读理解是学习语文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语文阅读理解方法:
1. 预读全文:在开始深入阅读之前,先快速浏览全文,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结构。
这有助于在阅读过程中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2. 细读重点段落:在预读的基础上,对文章中的关键段落进行细致阅读,注意作者的用词、句式以及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3. 标记关键词句:在阅读过程中,用笔划出或记下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这些往往是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意图的重要线索。
4. 总结段落大意:每读完一个段落,尝试用自己的话总结该段落的主要内容,这有助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5. 思考作者意图:在阅读时,要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他想要传达什么样的信息或观点。
6. 联系实际:将文章内容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相联系,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并能从中获得启发。
7. 做笔记:在阅读过程中,做好笔记,记录下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这有助于复习和巩固阅读成果。
8. 讨论与交流:与同学或老师讨论文章的内容,通过交流可以发现自
己理解上的盲点,也能从他人那里获得不同的见解。
9. 反复阅读:对于难以理解的文章,不要急于求成,可以多次阅读,每次阅读都可能带来新的理解和发现。
10. 练习阅读:通过大量的阅读练习,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这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以上方法的不断实践和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语文阅读理解的能力,从而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语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总结
![语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680a44a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b3.png)
语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总结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语文的阅读是十分重要的。
在学习语文时,适当地使用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培养自身的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语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一、词语理解在阅读语文文章时,我们要先从词语开始理解文章。
我们应当注重词汇学习,尤其是一些重要词汇和生僻词汇。
遇到一些不懂的单词也应该及时查字典掌握其含义。
同时,在文章中出现的词语可能存在多种含义,需结合文章上下文进行推断分析。
此外,对于一些常见词语可以通过记忆联想或者寻求同义解法进行理解。
二、语句理解语句是文章的基本单位和表达载体,通过语句的组合和排列,才能构成完整的文章。
在语句理解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句子成分的分析。
在理解句子时,要先分析其主谓宾关系。
依据不同的成分,如定语、状语、补语等进行细致分析,找出句子中各成分所承担的作用,从而理解全句的意思。
2. 句型的理解。
中文句子变化较为灵活,存在多种句型。
读者应该掌握不同句式的表达方式和语义,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语义。
3. 语言的质感和节奏。
语言的感觉也是阅读中不能被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
有些语句在读起来会感觉音韵优美,节奏抑扬顿挫;有些则会平淡无奇或者显得单调乏味。
我们需要通过感性领悟和反复朗读,进而理解句中所表达的含义。
三、文本理解在阅读到整个文本之后,我们需要对文章的整体脉络、结构和主旨有个整体的了解。
这个过程是比较复杂的,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理解文本的结构与组成。
文章通常由引言、正文、结论等三个部分构成。
我们可以通过抓住每一部分的特点和结构,快速了解文本的整体架构;还可以注意到文章的中心论点以及其展开方式,梳理出文章的主次关系。
2. 把握文本的核心思想。
文章往往有一个或者多个核心思想,这些思想在文章中得以展开,贯穿了整篇文章。
我们需要理解这些思想的内涵外延,从而整体了解文章所表达的意思。
3. 掌握文章的修辞手法。
做语文阅读理解的技巧
![做语文阅读理解的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4a05d9e9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12.png)
做语文阅读理解的技巧
做语文阅读理解的技巧
语文阅读理解是高中和大学语文课程中的重要部分,它要求读者通过阅读文章理解作者的意图和主题。
以下是一些做语文阅读理解的技巧:
1. 理解文章大意:在阅读文章之前,先浏览全文,了解文章的主旨和大意。
如果文章太长,可以先摘要一下,这样可以更快地了解文章的主题和重点。
2. 关注细节: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要注意文章中的细节,尤其是关键词和句。
这些细节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主题。
3. 掌握解题技巧:在阅读文章之后,要注意题目,了解题目的要求和格式。
掌握一些常见的解题技巧和方法,如理解题干、寻找关键词和句、分析段落结构等。
4. 多练习:多做语文阅读理解题可以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同时也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
5. 培养阅读兴趣:阅读兴趣是提高阅读效果的关键。
可以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和书籍来提高阅读兴趣,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拓展:
除了以上技巧,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做好语文阅读理解。
例如,你可以多读一些不同类型的文章,了解不同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也可以多观察生活中的细节,从中获得写作的灵感;还可以参加写作比赛或练习写作,提高写作的能力和水平。
总之,要不断地学习和练习,才能提高自己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大学语文现代文阅读和写作技巧
![大学语文现代文阅读和写作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8248c758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21.png)
大学语文现代文阅读和写作技巧一、引言现代文是大学语文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传达思想和观点的一种形式,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介绍大学语文现代文阅读和写作的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现代文。
二、理解现代文1. 把握主题阅读一篇现代文作品时,首先要抓住作品的主题。
主题是作者想传达给读者的核心思想或观点,通过理解主题,读者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意义和结构。
在阅读时,可以通过分析标题、首尾段和重复出现的关键词来确定主题。
2. 分析结构现代文作品通常由引子、正文和结尾三部分组成。
引子用于引起读者的兴趣,正文对主题进行展开和说明,结尾则起到总结和升华主题的作用。
通过分析文章的结构,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路。
3.注重细节在阅读现代文时,细节是理解和感受作品的关键。
细节包括描述、对话、比喻等,通过细致入微地分析细节,可以深入揣摩作者的感情和意图。
同时,注意细节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三、写作技巧1.选题和构思写作的第一步是选定一个适合的题目,并进行构思。
选题时可以选择与自己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话题,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构思时要清楚文章的中心思想,并展开几个重要观点来支撑主题。
2.合理组织结构写作时应注意文章的逻辑结构和组织框架。
可以采用总分总、因果推理、比较对照等不同的结构形式。
总分总结构适用于有层次的文章;因果推理可以用于说明问题的原因和结果;比较对照则可以用于对两个事物进行对比分析。
通过合理组织结构,可以使文章更具条理性和说服力。
3.描述和描写写作中的描述和描写是展现生动形象的重要手段。
可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夸张等,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同时,要注意言之有物,言简意赅,避免冗长和啰嗦。
4.言之有物写作时要注意选择准确、恰当的词语和句子结构。
准确的词语可以改善文章的表达效果,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恰当的句子结构可以使文章流畅,避免重复和啰嗦。
现代文阅读方法梳理
![现代文阅读方法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3fe9e17f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ff.png)
现代文阅读方法梳理在当今社会,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拓展视野的重要途径之一。
而对于现代文阅读方法的梳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各类现代文学作品。
本文将分析和总结几种常见的现代文阅读方法,帮助读者有效提升阅读能力。
一、主题与中心思想分析法当我们阅读现代文学作品时,首先应该关注作品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主题是作品表达的核心内涵,而中心思想则是主题的具体体现。
通过分析作品的主题与中心思想,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意图。
例如,当我们阅读一篇揭示人类虚伪的散文时,可以通过分析其中的细节、情节以及语言运用,揭示出作者对于虚伪的批判和思考。
进而,我们可以思考作者通过作品所传达的价值观和观念,从而深入理解作品背后更深层次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二、情感投射法现代文学作品往往富含丰富的情感体验,通过情感投射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知作品中的情感变化。
情感投射是指读者通过自身的情感和体验,将其与作品中的情感相融合,进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比如,在阅读一篇描写自然景色的散文时,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感官来体验作品中所描绘的景色,借此产生共鸣和情感共振。
通过自身情感的参与,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三、批判性思维法现代文学作品往往具有复杂和多面性的特点,而批判性思维法则是一种帮助我们思考和分析作品的有效方法。
通过批判性思维,读者不仅可以理解作品的表面含义,更能够发掘其中的深层次意义和隐含的思想。
批判性思维法包括对作品中观点的考证和评估,对作者所使用语言和修辞手法的分析,以及对作品内涵的思辨和思考等。
通过运用批判性思维,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和评价作品,并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
四、背景知识拓展法阅读现代文学作品时,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作品。
通过对作者的研究和了解,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时代背景以及文化背景等。
背景知识拓展法可以通过查阅相关的书籍、资料,或者通过互联网进行深入调研。
语文阅读中的技巧与方法
![语文阅读中的技巧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3c98310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0a.png)
语文阅读中的技巧与方法语文阅读,就像一场与文字的深度对话,需要我们运用一些技巧和方法,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领悟文章的内涵。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索语文阅读中的那些实用技巧与方法。
首先,阅读前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
拿到一篇文章,先不要急于阅读正文,而是要留意文章的标题、作者、出处等信息。
标题往往是文章的“眼睛”,能给我们提供一个大致的方向。
比如,标题是“秋天的怀念”,我们大概能猜到文章可能与秋天的某种情感或经历有关。
作者的背景和写作风格也能为我们的阅读提供一些线索。
如果作者擅长抒情,那文章可能情感细腻;如果作者以写实著称,那文章可能更注重细节和真实描绘。
其次,阅读时要学会快速浏览和精读相结合。
快速浏览能帮助我们掌握文章的大致内容和结构。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留意段落的开头和结尾,这些地方通常会有总结性或引领性的语句。
比如,看到“首先”“其次”“总之”这样的词,就能知道文章的条理。
而精读则是要深入到文章的细节中,品味语言的精妙之处,理解作者的深层含义。
在阅读中,善于抓住关键词和关键句也是一项重要技巧。
关键词往往是能够体现文章主旨或作者观点的词汇。
比如,在一篇关于环保的文章中,“可持续发展”“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等词可能就是关键词。
关键句则可能是段落的中心句,或者是能够揭示文章主题的语句。
找到这些关键词和关键句,就像抓住了文章的“脊梁”,能让我们更快速地把握文章的重点。
同时,要注重对文章修辞手法的理解。
比喻能让抽象的事物变得形象生动,拟人能赋予事物人的情感和动作,排比能增强语言的气势和感染力。
比如,“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通过比喻,让我们更直观地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勃勃。
理解这些修辞手法,不仅能让我们更好地欣赏文章的美,还能更深入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图。
除了以上这些,还要学会分析文章的结构。
常见的结构有总分总、总分、分总等。
了解文章的结构,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清思路。
比如,总分总的结构,开头提出观点,中间进行详细阐述,结尾总结升华。
大学语文新编阅读方法
![大学语文新编阅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7d5a9a3a5e9856a5712606a.png)
三、作品聚焦(2)
接下来,朱先生仍然不脱离以做 学问来谈论读书这条脉络。提出人类 精神遗产愈丰富,书籍愈浩繁对学问 研究造成更多障碍的论断:书多易使 读者不专精;书多易使读者迷失方向。
二、学习要点
一、朱光潜的学术成就概况。 二、朱光潜先生介绍的主要的读书 方法。 三、朱光潜有关学术与人生的思考 及其启示。
作者简介
朱光潜(1987-1986)字孟实, 安徽桐城人。著名美学家。1922年毕 业于香港大学。1925年赴英、法留学, 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 在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 西南联大任教。曾任《文学杂志》主 编。建国后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 中国美学会会长。主要著作有《悲剧 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谈 美》、《诗论》、《克罗齐美学述 评》、《西方美学史》等。译著有柏 拉图的《文艺对话录》、莱辛的《拉 奥孔》、黑格尔的《美学》、维柯的 《新科学》等。有《朱光潜全集》行 世。
三、作品聚焦(5)
第五、六、七、八自然段,谈如 何处理好做学问与广泛读书兴趣的关 系,其做法就是读书必须有一个中心 去维持兴趣,并介绍了苏轼的读书方 法。
最后,朱先生向读书人强调的是, 记读书笔记或读书卡片是非常重要的。
四、学界对朱光潜的评价
郜元宝,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 士生导师,文学批评家。著有《世俗的 喧哗》、《鲁迅六讲》等,另有译著 《生命的意义》等。
三、作品聚焦(3)
从第三自然段不难看出,作者所 赞赏的读书方法是精读而不是泛览, 利弊判若天壤:少读如果彻底,必能 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 至于变化气质;多读而不求甚解,譬 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 得心花意乱,空手而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光潜的读书方法
一、教学要求
初步掌握阅读方法, 在阅读实践中不断调整和 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阅读方 法。
二、学习要点
了解不同阅读方法的 适用范围和优劣;比较不 同的阅读方法,选择最适 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三、首观位体——类型阅读法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篇提出“六 观说”,其一曰:“一观体位。”认为文章 的作者往往根据所要抒写的事理来确定 体裁,因此首先要看作品的体裁和风格。 受此启发,阅读活动也应根据阅读对象 的不同进行划分,按作品的不同体裁选 择不同的阅读方法,只有类型阅读,才 能深识堂奥。
七、八面受敌——集中研读法
许多作品篇幅较大而价值高,内容重要而 庞杂,颇值得精读,而每次又不可能将其所有 的内容掌握。这时,我们即从各个方面来解读 它,仿佛被阅读的对象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 攻击,故称其为“八面受敌”的集中研读法。 运用这一方法,一般是采取多次阅读,每次只 集中精力,关注某一方面的内容,而暂且置其 他方面的内容于不顾。
二、学习要点
一、朱光潜的学术成就概况。 二、朱光潜先生介绍的主要的读书 方法。 三、朱光潜有关学术与人生的思考 及其启示。
作者简介
朱光潜(1987-1986)字孟实, 安徽桐城人。著名美学家。1922年毕 业于香港大学。1925年赴英、法留学, 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 在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 西南联大任教。曾任《文学杂志》主 编。建国后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 中国美学会会长。主要著作有《悲剧 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谈 美》、《诗论》、《克罗齐美学述 评》、《西方美学史》等。译著有柏 拉图的《文艺对话录》、莱辛的《拉 奥孔》、黑格尔的《美学》、维柯的 《新科学》等。有《朱光潜全集》行 世。
(一)比较阅读的功能
首先,从比较中能获得准确的概念。 其次,通过比较可以获得立体性的知识。 第三,通过比较,可以鉴别优劣,判断 得失。 第四,通过比较,达到同中求异,异中 求同的目的。
六、由此及彼——比较阅读法
(二)比较阅读的方式与运用
其一,要根据自己研究的问题,确定比较的范围, 选好比较的角度。
三、首观位体——类型阅读法
(一)一般文体阅读
1.记叙文阅读 2.议论文阅读 3.说明文阅读
三、首观位体——类型阅读法
(二)实用文体阅读
1.调查报告阅读 2.总结阅读
三、一观位体——类型阅读法
(三)文学作品阅读
文学作品常见的形式包括诗歌、散 文、小说、剧本等,它是文学家经过精 心构思与加工,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 作者思想感情的文学艺术形式。
五、多思善疑——“四到”阅读法
(一)“学而不思则罔”。 (二)“四到”阅读,整体接收。
课堂讨论
中国先哲孟子说:“尽信书则 不如无书。”外国先哲亚里士多 德曾经说:“吾爱吾师,吾更爱 真理。”谈谈你在阅读或从师学 习的过程中是否有过怀疑某些问 题的情况发生,并如何将尊师与 读书创新结合起来?
六、由此及彼——比较阅读法
文学阅读是一种艺术的认识活动。它 要求从对文学形象的感受出发,领会 作品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思,借助于自 己的经验和阅历,通过形象思维,去 认识文学形象所反映的生活本质,使 自己得到一定的情感上的满足和审美 享受。
课堂讨论
唐代诗人王之涣有一首《凉州词》:“黄 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春风何须 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其中首句“黄河 远上白云间”,按照原始文本应是“黄沙远上 白云天”。试结合原始文本,凭借自己的联想, 联系我国西北地区近年来沙尘暴频发现实, 分析此诗与现实的关系及原始本与后来本异 同之优劣。
七、八面受敌——集中研读法
八面受敌法,也有人称为“求一法”, 但实际上是求一法与复读法的综合运用。重 在每次只围绕一个中心,解决一个问题。精 力集力,容易深入,彻底攻破一二“敌”, 多次反复就会攻破多方面的“敌”。这样长 久坚持,日积月累,再难的作品也不在话下 了。这是一种笨办法,却也是一种科学的有 效的办法。对于那些要学习、研究的重点作 品和难度较大的著述,可用此法。
课堂讨论
结合自己阅读实践,谈谈 各人对泛读与精读的理解,它 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课堂讨论
宋代大文豪苏轼曾说 过:“旧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深思子自知。”这是 一种什么样的读书方法?
五、多思善疑——“四到”阅读法
阅读需要思考,没有思考,则 毫无意义;思考的标志在于发现问 题,并解决问题;发现问题要有怀 疑一切的精神。胡适曾经提出读书 要“大胆地怀疑”。同时,他还主 张“眼到,口到,心到,手到”的 “四到”阅读法。
其二,比较阅读,还要善于找出材料的共同点和 不同点。
其三,比较是使思维深化的重要手段,比较贯穿 于阅读思维的全过程。
其四,在比较阅读的整个过程中,应根据个人的 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尤其要注意仔细研 读材料,研读有利于分析材料的异同,发现材料之间 的细微的差别。
课堂讨论
古今中外可以比较阅读的读物很多。据说 西晋时,著名的史学家陈寿和夏侯湛等人都在 分头写前朝的历史。夏侯湛写出《魏书》初稿 后,陈寿也完成了《三国志》。当时有人读 《三国志》后,称赏陈寿“善叙事,有量史之 才”,夏侯湛听说后,找来《三国志》和自己 写的《魏书》比较阅读,觉得陈寿的著作确实 高出自己所作,他当即烧毁了自己辛劳多年编 写的著作。谈谈你对夏侯湛这种做法的见解。
写作训练
试从语言或体裁、篇章结构、 主题、风格、人物等角度写一篇 自己运用比较阅读的读书报告。
七、八面受敌——集中研读法
阅读一部作品每次只集中精力关心 某一方面的内容,由此反复多次,好像 作品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敌人的攻击, 故称其为“八面受敌——集中研读法”。 苏轼读《汉书》,就采用这种方法,而 且收效甚大,故亦称其为“苏东坡读 《汉书》法”。
课堂讨论
以上课班级为单位,指定一 部作品在课外阅读,并布置多道 与作品相关题目,要求学生逐项 “一意求之”。然后,组织学生讨 论,谈谈个人收效如何。
谈读书
朱光潜
一、教学要求
➢体会作为美学家的朱光潜有关学 术与人生的思考。
➢从严谨的学术习惯的养成看待朱 光潜的读书方法。
➢了解朱光潜先生在中国现代美学 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四、博精兼顾——统筹阅读法
人们读书无不关涉博与精两个方 面,就阅读过程可以称作泛读与精读。 泛读帮助我们获得广博知识,它是从 事专门研究的基础。精读则是毫不遗 漏地理解文本内容,并消化成为自己 的知识。在泛读基础上精读,是治学 者的通常做法,两者不可偏废。Leabharlann 四、博精兼顾——统筹阅读法
(一)搭好知识的结构——广博与专精。 (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三)“略知百行,不如精通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