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课教案教案(公开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型课教案电子教案(word文档)一份。务必于4月9号前发送到zxszcyh@邮箱。
标题:四号黑体;署名:五号宋体;正文:小四号宋体;设计图说明:五号楷体;排版:A4纸;1.2倍行距,有公式编辑处可单倍行距。
平方差公式
单位黄草中学教师姓名李雄英
授课年级七年级科目数学
时间 2013年4月10日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经历探索平方差公式的过程。
2.会推导平方差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运算。
2.过程与方法 1.在探索平方差公式的过程中,培养符号感和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计算过程中发现规律,并能用符号表示,从而体会数学的简捷美。
二、教学重点(1)平方差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2)理解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灵活应用平方差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灵活应用平方差公式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设计
列出自己所设计的教学过程的全部流程,含教学的基本步骤、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及教师提出的主要问题等。为保证教案的清晰明朗,可将整体流程细分为几个部分,列出小标题逐步陈述。微型课教案电子教案(word文档)一份。务必于4月9号前发送到zxszcyh@邮箱。
标题:四号黑体;署名:五号宋体;正文:小四号宋体;设计图说明:五号楷体;排版:A4纸;1.2倍行距,有公式编辑处可单倍行距。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继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内容的一种升华,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是由多项式乘多项式而得到的,同时又为下一节课打下了基础,环环相扣,
层层递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探索与归纳能力,体会到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和转化等重要的思想方法。
2、教学重点和难点
(1)平方差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2)理解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灵活应用平方差公式。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平方差公式的特点,并且能应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计算过程中发现规律,并能用符号表示,从而体会数学的简捷美。
【教法与学法分析】
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探索式教学方法。
整个探究学习的过程充满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体现了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2、学习方法:学生积极参与、大胆猜想、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3、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教学按以下五个流程展开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想一想:
灰太狼开了租地公司,一天他把一边长为a米的正方形土地租给村长种植.
一年后他对村长说:“我把这块地的一边增加5米,另一边减少5米,再继续租给你,你也没吃亏,你看如何?”村长一听觉得没有吃亏,就答应了.
回到羊村,就把这件事对喜羊羊讲了,喜羊羊一听,说道:“村长,您吃亏了!”村长很吃惊…同学们,你能告诉村长,这是为什么吗?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探究]:计算下列多项式的积,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①(x + 4)( x-4)
②(1 + a)( 1-a)
③(m+ 3)( m-3)
④(y + 2)(y-2)
两个数的和乘两个数的差,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三、自主探索,认真观察得出结论
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积,等于这两数的平方差.
四、应用新知,尝试练习
1
(1)(t+s)(t-s)=____ (2)(3m+2n)(3m-2n)=_________
(3)(1+n)(1-n)=_____ (4)(10+5)(10-5)=______
2、判断下列式子是否可用平方差公式。
(1)(-a+b)(a+b) (2) (-2a+b)(-2a-b)
(3) (-a+b)(a-b) (4) (a+b)(a-c)
3.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先教师示范例题,然后学生练习。
1)(m+2n)(m-2n) 2)(3a+b)(3a-b)
3)( x-y)( x+y) 4) (-1+5a)(-1-5a)
4.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课前的问题。
五、归纳总结,形成体系
1、归纳本节课学习了以下主要内容:
(1)平方差公式
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这个公式叫做乘
(2)公式的结构特征
①公式的字母a、b可以表示数,也可以表示单项式、多项式;
②要符合公式的结构特征才能运用平方差公式。
2、布置作业:
(1).教材P50 习题2.2 A组第1题
(2).(a-2)(a+2)(a2 + 4)
【设计说明】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课程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编写意图,在本节课设计时,我遵循以下原则:
情景引入,激发兴趣,学习过程体现自主,知识建构循序渐进,思想方法有机渗透,注重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