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鹅的故事答案

天鹅的故事答案
天鹅的故事答案

课文结构

课文先写(我在斯杰潘老人家里做客),在写(老人回忆起在贝加尔湖畔,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带领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神奇、壮观而又感人的故事),最后写(老人被可爱的天鹅感动,从此停止打猎)

1、老人为什么没有开枪,而是把枪挂在肩头,悄悄地离开了湖岸?

答:因为老人目睹了天鹅们为了生存,不惜冒着生命危险,用自己的身体英勇破冰的劳动场面,这情形让老人感动了,使他从心底里喜爱上了天鹅,所以没有开枪,悄悄地离开了湖岸。

2、为什么从此以后这支枪就一直挂在墙上再也没有动过?

答:这位猎人之所以放弃了他赖以生存的打猎工作,是因为他并不是铁石心肠,他也被天鹅感动了,它们也有爱,也有生命,尤其是那只老天鹅当时奋不顾身,竭尽全力破冰的情形他或许还历历在目,只要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3、学习第五自然段,抓住重点词句谈谈你的感受

(1)我认为这只老天鹅特别勇敢,它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2)从“腾空而起”体会到老天鹅飞得越高,向下的冲力就越大,就越容易撞破冰面,自己也就越危险。

(3)“像石头似的重重的扑打”用比喻手法,形象写出老天鹅为了大家生存根本没有考虑自己的身体是血肉之躯,一心只想把冰面撞破,让人强烈感受到老天鹅扑打冰面之举的壮烈。

(4)冰面都颤动了,突出老天鹅撞击力量之大。

(5)“接着第二次,第三次……”还有省略号,说明来天鹅一次两次,无数次的撞击冰面,从中我看出了老天鹅非常勇敢,,它完全没有想到自己,它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6)读着这一段,我仿佛看到了一只老天鹅不断地张开翅膀,腾空而起,然后重重的扑打在冰面上,整个情形是那样的惊心动魄,老天鹅的一举一动牵挂着我的心,让我感到震撼。

4、学习第六自然段,那些让你感动?

(1)寒风刺骨,这只老天鹅却不畏牺牲,不顾一切的用自己的身体撞击冰面,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呀,同时它还能忍受剧烈的疼痛,这只老天鹅的举动真让人敬佩呀。

(2)天鹅们团结拼搏的精神令人震撼。这段话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天鹅的叫声比作劳动号子,形象写出了当时那热火朝天的场面。

人心齐泰山移

众人拾柴火焰高

有志者,事竟成

团结就是力量

只要坚持不懈就会成功

天鹅的故事教案设计

《天鹅的故事》教案设计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四年级语文 3、课时:一课时 4、课前准备:图片、资料等。 教学课题: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十六课:《天鹅的故事》 教材分析: 1.内容分析:《天鹅的故事》是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5单元的一篇课文,主要讲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行动感召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神奇壮观的场面,反映了天鹅不惧困难、团结拼搏的精神,在一旁狩猎的斯捷潘老人看到这一情景,心灵受到震撼,从此封枪,领悟人与动物(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道理。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让学生学习动物知识,树立爱护动物的思想。 这篇课文生动感人,特别适合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体验,进而开展探究性阅读。同时文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应注重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让学生的心灵得到震撼。在这理念的指导下,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第五、六、七自然段。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的词语。 (3).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读懂课后练习中的有关问题,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领悟人与动物(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道理。 3、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是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 (2)教学难点是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领悟人与动物(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道理。 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授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2、朗读感悟法:通过朗读感悟文章的内容和情感。 3、想象体验法:发挥想象,体会情感的变化过程。创设情境:本课的教学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情境,用图画展现情境、用音乐来渲染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语文。 4、自读自悟:“阅读使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阅读实践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教学准备: 1、从百度中搜索关于天鹅的图片,做成课件。(百度搜索https://www.360docs.net/doc/8a12481555.html,/i?ct=201326592&cl=2&lm=-1&st=-1&tn=baiduimage&istype=2&fm=inde x&pv=&z=0&word=%CC%EC%B6%EC&s=0) 2、课前让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天鹅的生活习性。 3、搜集有关天鹅的资料。(百度搜索https://www.360docs.net/doc/8a12481555.html,/question/25951519.html) 教学过程: 一、听《天鹅湖》舞曲,揭示课题。 1.激趣。听舞曲,出示天鹅图片,伴随着优美的《天鹅湖》舞曲,一起进入天鹅的故事。 https://www.360docs.net/doc/8a12481555.html,/i?ct=201326592&cl=2&lm=-1&st=-1&tn=baiduimage&istype=2&fm =index&pv=&z=0&word=%CC%EC%B6%EC&s=0) 2.揭示课题。有一年春天来得特别早,一群天鹅从南方飞回来了。突然,寒潮降临,北风呼啸,湖面又上冻了。怎么办?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发生了。(板书:天鹅的故事。)

沪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12-天鹅的故事-课后、课外练习和作文课课练答案

12 天鹅的故事 【原文】 有一年,春天早早儿来到了群山环抱的天鹅湖,一些候鸟从南方飞来。可是,谁也没有料到,寒潮突然降临,北风呼啸,湖面又上冻了。 一群天鹅落在湖面上,‘克噜——克哩!地啼叫着,好像在讨论:冰封湖面,没有吃的,怎么办? 突然,一只老天鹅腾空而起,它并没有飞走,而是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用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冰面。镜子般的冰面被震得颤动起来。接着是第二次,第三次…… 别的天鹅似乎怔住了。它们呆呆地站在那里,瞧着这位‘破冰勇士’。只听得“咯吱——”,冰层裂开了一条小缝,接着又裂开了一条……冰面终于塌陷了,出现了一个小的冰窟窿。有几只天鹅来帮忙了,很快,整群天鹅,大约百来只,都投入了破冰工作。它们干得那样齐心,那样欢快!湖面上传来阵阵“克噜——克哩——克哩”的叫声,就像那激动人心的劳动号子:“兄弟们哪,加油!齐心干哪,加油!” 终于,小小的冰窟窿变成了一片很大的水面。所有的天鹅同时结束了工作。它们昂着头,挺着胸,在水里游动着,捕食着鱼虾,不时发出阵阵胜利的欢呼声:“克噜——克哩

——克哩!” 12 天鹅的故事[练习] 一、词语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 hán cháo(寒潮)hū xiào(呼啸)tā xiàn(塌陷) téng kōng ér qǐ(腾空而起)jīdòngrénxīn(激动人心) 2.给红的字选择正确读音。(用“——”画出) 湖畔(bàn pàn)胸脯(púpū)颤动(chàn zhàn)沼泽(zhǎo zǎo)结束(shùsù)号子(hào háo )3、为多音字填上正确读音。 (1)一只老天鹅像石头似(shì)的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别的天鹅似(sī)乎被这一举动惊住了。 (2)我好(hào)奇地问:“您喜欢打猎?”老人点点头说:“是的,我曾经是一个好(hǎo)猎手呢。” (3)我很兴(xīng)奋地在湖边转悠了半天,却一无所获,觉得十分扫兴(xìng)。 4、换部首组词。 脯(铺)(床铺)吱(枝)(树枝)陷(陷)(陷害)

最新天鹅的故事汇编

天鹅的故事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8个:“啸噜胸脯颤咯吱陷窟窿”,书空“啸”字。理解词语“呼啸”、“窟窿”、“胸脯”、“怔住”。积累描写风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品词品句,体验朗读,训练表达。 4体会天鹅挺身而出和众天鹅齐心协力战胜困难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爱护动物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播放媒体,看着这幅画面,你觉得天鹅怎么样? 2今天,我们学习的故事会给你留下不一样的感受。 3(板书:天鹅的故事) 4齐读课题 说明:播放天鹅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嬉水的媒体,引领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美妙的情景。此环节的设计调动了学生的情绪,为后面的语文学习活动注入情感的因素,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对天鹅产生一种喜爱之情。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思考: 课文讲述了在()情况下,()带领()去()结果()的故事? 2学生交流,梳理课文

(1) 板书:老天鹅 破冰 众天鹅 说明:通过自读课文,帮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通过填空的方式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朗读体验,品词品句 (一)体会第一次叫声 1师:有一年春天来得特别早,一群天鹅从南方飞回来了。突然,寒潮降临(听风声) (1)理解“北风呼啸”,书空“啸” (2)积累描写寒风的词语。 2寒潮降临,北风呼啸,天鹅的表现怎样? 3出示:(一群天鹅落在湖面上,“克鲁—克哩!”地啼叫着,) 4指导朗读 说明:通过观看媒体,启发学生朗读感悟,思考想象,感受严寒给毫无准备的天鹅带来的绝望。 (二)体会第二次叫声 1小组读课文,划出老天鹅与众天鹅的表现。 “~~~~”划出老天鹅怎么做的词。 “____”划出众天鹅怎么做的词。 2交流: (1)出示第3节课文内容 A齐读

小学四年级语文《天鹅的故事》赏析

《天鹅的故事》赏析 四年级语文教案 ●一、导航台 课文主要内容及全文思路导读 看到"天鹅",我们不禁会联想到那只可爱的丑小鸭?想起安徒生爷爷写的童话故事《丑小鸭》?《天鹅的故事》不是一个童话故事,但却是一个很动人的故事。 读一读课文《天鹅的故事》,想一想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天鹅的故事》主要向我们讲述了在贝加尔湖畔,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破冰行动的感召下,全部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神奇、壮观而又感人的场面。读着课文,那一幕幕情景便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一次次让我们激动,让我们从心底里感觉到天鹅们的那种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 这样一个有关天鹅的故事,是俄罗斯老人斯杰潘讲给"我"听的。再读一读,看看课文可分为几个部分? 课文共有8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第一自然段,写"我"结识了俄罗斯老人斯杰潘,并到他家作客。 第二部分是第二至第八自然段,写斯杰潘老人向"我"讲述一群天鹅破冰觅食的故事。 第二部分,我们又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它分为四层: ●第二、三自然段为第一层,叙述了事情的起因。

第四自然段为第二层,叙述了由于湖面结冰,无法捕食,所以天鹅们在讨论生存大计。这是故事的发展。 ●第五、六、七自然段为第三层,叙述了一只老天鹅腾空而起,用自己的胸脯和 翅膀重重地扑打冰面,其他天鹅在老天鹅行动的感召下也加入了破冰工作,最后取得了破冰的成功。这是故事的继续发展和高潮部分。 第八自然段为第四层,这是故事的尾声,写了斯杰潘老人被刚才的情景感染了,对天鹅产生了喜爱和敬佩之情。 读了课文第二部分,你觉得哪一部分给你的印象最深刻? 是不是课文的第五、六、七自然段?这几段是课文的重点段,它的描写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当时那感人的一幕。同学们要认真地读一读。 ●二、精品屋 课文精彩片断欣赏

[野鸭阅读答案] 野鸭阅读题答案四年级

[野鸭阅读答案] 野鸭阅读题答案四年级 这篇《野鸭》里讲了一只野鸭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同一场暴风雪进行了殊死搏斗后死去了的小故事。我望着这只野鸭,思绪久久不能平静。下面由小编为你带来关于野鸭阅读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野鸭阅读材料 (1)一天,我在小山上漫步,忽然看见在一束枯草旁边躺着一只野鸭。 (2)起初,我以为这只野鸭是害怕被人发觉,藏在那儿的,我就用手杖拨了她一下,想叫她站起来,可是她却一动也不动。 (3)我觉得很奇怪,便俯下身细看。这时我才发现她已经死了。她身体的一侧微微向上翘起,脖子向前伸出去,张着嘴,里面塞满了雪。她的翅膀稍稍张开来,一条腿略微伸向后面。在她的腿跟前有两只蛋。看见这两只蛋,我便把这死鸭提起来。果然在她身子底下有一个巢,里面盛着十一只蛋,连同外面的两只,一共是十三只。 (4)我将她仔细地审视了一番。没有发现一处伤痕或遭受暴力的迹象。从她身上的各种情形看,她是被冻死的。虽然我看到的只是些表面现象,但我还是毫不迟疑地做出了这个结论:她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同那场暴风雪进行了一番殊死的斗争以后死去的。 (5)我望着这只野鸭,思绪久久不能平静。我想,这是一种多么深沉,多么感人肺腑的爱啊。 (6)可怕的风雪席卷了这个孤寂而荒凉的小山,凛冽刺骨的寒风令人窒息。而这只可怜的野鸭却不顾这一切。竟然敢向她的敌人挑战,执意保卫着自己的家和孩子,直到精疲力尽,再也无力这样做的时候,毅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7)太阳已经落下去了,苍茫的暮色渐渐隐没了远处的山峦。我用一张大纸把她们包起来,在地上挖了一个小小的坟,将她们母子放进去,用泥土把她们埋起来。我把她们留给大地母亲,便继续向前走我的路了。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课内阅读专项训练 (含答案)

苏教四下课内阅读专项训练 一、阅读《燕子》片段,回答问题。 一身的羽毛,一对的翅膀,加上似的尾巴,这就是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二三月间,微风轻轻地吹拂着,毛毛细雨从天上洒落下来。千万条柔柳展开了鹅黄色的嫩叶。青的草,绿的芽,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 1.请把课文补充完整。 2.选文第一自然段从小燕子的、、来写小燕子的外形。 3.请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4.第二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 5.选文中画“”的句子运用了手法写出了花草的繁多和生机勃勃,突出了作者 之情。 二、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一)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本诗的作者是。 2.诗的前两句抓住___ ___、____ __、___ ___、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酒旗、风等几个江南常见的景物,描绘了一幅江南春天的绮丽画面。 3.后两句则讽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4.前两句的意思是: (二)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1. 本诗的作者是。 2. 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蓬头:稚子:遥:应: 3.古诗后两句表现出儿童。 A.可爱与机灵 B.不懂礼貌 4. 后两句的意思是: 三、阅读《最佳路径》片段,回答问题。 格罗培斯从事建筑研究40多年,攻克过无数.(shǔ shù)个建筑方面的难题,然而建筑学中最微不足道的一点——路径设计却让他大伤脑筋。对迪斯尼乐园各景点之间的道路安排,他已修改了50多次,没有一次是让他满意的。接到催促电报,他心里更加焦躁。巴黎的庆典一结束,他就让司机驾车带他去了地中海海滨。他想清理一下思绪,争取在回国前把方案定下来。 汽车在法国南部的乡间公路上奔驰,这儿是法国著名的葡萄产区,漫山遍野都是当地农民的葡萄园。一路上他看到许多园主把摘下来的葡萄提到路边,向过往的车辆和行人吆喝.(hē hè),但却很少有停下来的。 当他们的车子拐入一个小山谷时,发现那儿停着许多车辆。原来这儿是一个无人看管的葡萄园,你只要在路旁的箱子里投入5法郎就可以摘一篮葡萄上路。据说这是一位老太太的葡萄园,她因年迈无力料理而想出这个办法。起初她还担心这种办法是否能卖出葡萄,谁知在这绵延上百里的葡萄产区,总是她的葡萄最先卖完。她这种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使大师深受启发,他下车摘了一篮葡萄,就让司机调.

《天鹅的故事》教案

苏教版语文第八册《天鹅的故事》教案作者姓名:刘恝云 学科:语文 职务:年级组组长 职称:一级教师 单位: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联盟小学 手机: 地址:昆明市盘龙区小坝路联盟小学 邮编:650000

苏教版语文第八册《天鹅的故事》教案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联盟小学刘恝云 学情分析:学生爱小动物是他们的天性,学习这样的文章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关键是文章中传递的对生命的尊重、爱护和感恩是他们比较难理解的,但只要认真分析引导,他们的认识还会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相信这篇文章是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很好的教育范文。 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知识目标:学会生字,理解生词;品味自己喜欢的句子 3、情感目标:(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天鹅患难与共、相偎相依、勇敢奉献、团结拚搏的精神,培养学生爱护珍稀动物的思想感情,体悟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懂得尊重生命、爱护生命、感恩生命的道理。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复述天鹅破冰的场面。培养学生爱护珍稀动物的思想感情,体悟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懂得尊重生命、爱护生命、感恩生命的道理 教学难点: 有感情的引导儿童感受故事中的形象,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拚搏的精神,培养学生爱护珍稀动物的思想感情,体悟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1、以读为主,读中品味,品味中读。 2、读、思、议、评相结合,在语言文字的实践中,通过想像理解文章给人的启迪。 3、引导自我发现,培养自主学习的精神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曲调未成情先行 1、首先利用以前学过的课文谈话自然导入新课: 师:还记得《猫的故事》这篇课文吗?学生纷纷谈感人场景。师:《猫的故事》让我认识了一只不顾生命危险,冲破一切困难照顾自己孩子的猫妈妈,犹如我们可亲可敬的妈妈一样,让人感动。今天老师又给你们带来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题目是《天鹅的故事》。(板书课题)2、然后利用故事的形式描述为课堂教学定下感情的基调:(配上《天鹅湖》轻音乐) 俄罗斯的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最美的淡水湖泊,曾经有一群活泼可爱的鸟儿在这里为生命谱写了最为壮丽的诗篇,他们凭着勇敢与顽强挽救了自己的生命,让我们人类真切地看到了他们对生命的珍爱。那是在一个初春的早晨,辽阔的贝加尔湖上因寒潮突然降临而再次结了厚厚的冰层。一群已从南方飞来的天鹅在冰封的湖面上空盘旋、呼唤,好像在讨论:冰封湖面,我们找不到吃的,怎么办?一声声“克噜——克哩——克哩!”的凄惨啼叫在贝加尔湖上空回旋……

小学语文四下练习与测试答案

小学语文《练习与测试》参考答案(苏教版四下) 1走,我们去植树 【基础练习】 一、沟渠栽树版图乖巧欢声笑语 二、轻快美丽金色参天青翠绿色温暖清新 三、一座绿色工厂快乐的音符清新的空气健康幸福 绿色的希望参天的大树乖乖低头翩翩起舞 【发展练习】 一、1.种树的决心和愉悦的心情。 2.示例:草地上,新的草芽,钻出了泥土,抖了抖泥土,挺了挺身子。蚂蚁也已经开始“翻草越芽”,寻找食物。小河面上的冰已经化了,小鱼儿又重新浮出水面,水中又出现了小蝌蚪的身影。水中渐渐热闹起来了。大树下,开出了几朵不知名的花儿。枝头上,几只鸟儿你叫一声我唱一句,真有点合唱的意思。二、示例: 树木名称:梧桐树 外形特征:花有淡淡芳香,叶子扇形,果实成熟时分裂。 作用:木材适合制造乐器,树皮可用于造纸和绳索,种子可以食用或榨油。 其他:由于其树干光滑,叶大优美,是一种着名的观赏树种。 2第一朵杏花 【基础练习】 一、估计掌精确皱纹推断大概仰望广泛曾经 二、示例:黄燕子绿了小草 三、1.“ ,” 。“ ,。” ,,,“ ” 2.一丝不苟,常年精确观察 3.小男孩不明白竺爷爷为什么要问第一朵杏花是哪天开的。我明白竺爷爷是为了掌握气候变化规律,必须精确观察。 【发展练习】 一、示例:竺爷爷俯下身子,奇怪地问小孩仰起头,高兴地说竺爷爷摸摸孩子的头,激动地问小孩歪着头,自豪地说竺爷爷眯着眼睛,半信半疑地问小孩拍拍胸脯,肯定地说 二、因为牛顿非常注意观察自然现象,非常勤奋,从来没有骄傲自满过。我认识到细心观察、专心钻研、勤奋工作、谦虚谨慎是成功者所必需的。 3燕子 【基础练习】 一、翼尖微风稻田音符轻快痕迹掠过烂漫圆晕 二、对首痕片 三、1.一身乌黑光亮一对俊俏轻快剪刀活泼机灵 示例:我喜欢蝌蚪。它长得黑油油的,椭圆形的身子,拖着长而扁的尾巴,在水里游泳时,尾巴左右摆动,敏捷灵活,潇潇洒洒,要抓住它可不容易呢。你

《安徒生童话》练习题

中考名著复习《安徒生童话》练习题(1) 《拇指姑娘》 1.拇指姑娘出生时是坐在中间。(花蕊) 2.拇指姑娘的摇篮是用做的。(胡桃壳) 3. 抢走了拇指姑娘,准备给自己的儿子做新娘,后来又抢走了拇指姑娘,也想让她做自己的新娘,遭到同伴的嘲笑衙又把它放走了。(金龟子) 4.老田鼠收留了拇指姑娘,羡慕想让她嫁给自己的朋友.(鼹鼠) 5.拇指姑娘在里用草编了条毯子救醒了燕子。春天来到后,在燕子的帮助下来到了一个到处是花的国家。拇指姑娘在玫瑰花上遇到了,并爱上他后来又成了亲。(地道、花神王子) 《卖火柴的小女孩》 6.《卖火柴的小女孩》故事发生在(时间)。(圣诞之夜) 7.> 8.卖火柴的小女孩四次点燃火柴,分别看到了、、 、。(火炉、烤鹅、圣诞树、老祖母。) 9.小姑娘死在,死时手中捏着一把燃过的火柴。(旧年的除夕之夜) 《豌豆上的公主》 10.老皇后之所以认定小姑娘是公主,是因为小姑娘能感觉出二十床垫子二十床鸭绒被下面有东西,该东西是。(一粒豌豆) 《皇帝的新装》 11.《皇帝的新装》里的皇帝最喜欢,因此人们常说“陛下在里。”(穿新衣服、更衣室) 12.两个骗子称他们织出的布匹的特别之处在于。(任何不称职或愚蠢的人都看不见这种布。) 13.皇帝次派大臣去看骗子织布。(两) 14.举行游行大典时说出了实话,说皇帝什么也没穿。(一个小孩) | 《海的女儿》 15.小公主共姐妹个。(7)

16.海巫婆让小公主变成人的报酬是,后果是:如果王子不爱小公主,小公主将变成。(割下小公主的舌头、泡沫) 17.小公主要恢复鱼尾巴,就要把刀子插进的心窝,结果小公主把刀子扔进了大海,自己却变成了。(王子、泡沫) 《独腿的锡兵》 18.独腿的锡兵经历了一场旅行:先在主人家的上,被移到上并跌到了楼下,过路的小孩把他放进里沿水沟顺流而下,接着它又掉进了,后来又漂进了,最后被吞进了里,最终他又回到了主人家。(桌子、窗台、小纸船、下水道、运河、鱼肚) 《踩着面包走的女孩》 19.《踩着面包走的女孩》的主人公叫。在回家看望自己的父母的路上,她把送给父母的扔进了泥水,想从上面走过去,结果她沉到了那里。(英格儿、面包、沼泽女人) 20.魔鬼的祖母把英格儿带进了地狱,将它变成了。(一座石像) 21.英格儿的故事传开后,她先后被人称作“”、“”、“”。(有罪过的孩子、坏孩子、邪恶的英格儿) 22.] 23.地狱中英格儿石像被感动后,变成了,它决心收集来弥补自己的错误,当她收集的东西足以抵得上当初被踩的长条面包时,她变成了漂亮的。(一只小鸟、面包、屑海燕) 《丑小鸭》 24.鸭妈妈检验丑小鸭是不是自己孩子方法是。(让他到水里,看他会不会游泳。) 25.丑小鸭先在受到嘲笑歧视后,逃到了,结果碰到了打猎的;在一家里,他又受到猫和鸡的嘲笑;在里遇到了两只天鹅;在里受到女主人的追打,最后在的水里变成了白天鹅。(养鸭场、沼泽地、农舍、池塘、农夫家、花园) 《笨汉汉斯》 26.汉斯是骑着拿着一只死乌鸦、一只旧木鞋去向公主求婚的。(公山羊) 《打火匣》 27.兵士的打火匣是从那里得到的。(老巫婆) 28.擦一下打火匣来了,擦两下来了,擦三下来

16《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

《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特别是读准有关生字的读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读懂课后练习中的有关问题,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领悟人与动物(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道理。 3、在朗读的基础上指导复述,并且学习课文的写法完成片段的仿写。 教学重难点:学习第(5—7)自然段,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 教学准备:文字投影,图片投影,录音带。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谁能说说在你的印象中天鹅是一种怎么样的鸟? 2、揭示课题:天鹅的故事读题目 二、初读课文: 1、课文讲了有关天鹅的什么故事呢?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同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有关天鹅的什么故事? 2、四人小组交流学习所得,特别是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3、检查学习: A、读词语 好奇湖畔胸脯颤动沼泽塌陷边缘结束 俄罗斯寒潮降临一无所获转悠清脆窟窿激动人心 B、分自然段个别读课文,涉机纠正读音。 C、用简短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意: 课文主要讲了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行动感召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神奇壮观的场面。 三、再读课文 1、帮助学生理清楚课文的层次: 课文哪些部分是写老天鹅带领天鹅群用身体破冰的?其它部分写的是什么? 一(1)写俄罗斯老人请我到他家做客。 二(2-7)写俄罗斯老人给我讲一群天鹅在一只老天鹅的行动感召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场面。 三(8)写老人再也没用过猎枪的原因。 2、让学生根据课文质疑 四、学习生字 1、提醒注意点 2、学生仿影描红 五、布置作业: 1、习字册 2、熟练朗读课文

安徒生童话习题

8、名著阅读(4分) 《安徒生童话》中有很多值得我们读的故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故事的主要内容,从中我明白了。 我最喜欢的一篇是《小人鱼》(又名《海的女儿》)。美人鱼的形象广为世界世代读者所熟知和喜爱,说明了它确实具有超越国界、超越时间、打动人心的不朽艺术魅力。 善良纯真美丽,她的执著、牺牲与奉献,是对爱情的追求,也是对不朽灵魂的追求。不甘于没有灵魂的享乐生活,哪怕有漫长的300年。 8.走进《安徒生童话》。(4分)(2013北京市顺义二模试卷改编题) “小人鱼向上帝的太阳举起了她光亮的手臂,她第一次感到要流出眼泪。在那条船上,人声和活动又开始了。她看到王子和他美丽的新娘在寻找她。他们悲悼地望着那翻腾的泡沫,好像他们知道她已经跳到浪涛里去了似的。在冥冥中她吻着这位新嫁娘的前额,她对王子微笑。于是她就跟其他的空气中的孩子们一道,骑上玫瑰色的云块,升入天空里去了。” (1)上面语段出自(国家)作家安徒生的童话名篇《》。其中的主人公小人鱼,为了能和王子在一起,她用自己的声音(舌头)交换巫婆的药物,让巫婆帮她变成了人,但最终她还是没能得到王子的爱情,只能变成了泡沫。(2分) 8.(1)丹麦《海的女儿》 8、下面一段文字节选自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读后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 ①这个时候,所有的仆人和着优美的音乐,轻盈地跳起舞来。 ②于是,A伸出那双白皙、细嫩的手,脚尖踮着地,轻柔地、优雅地在地板上跳起了舞...... ③人们都在为她鼓掌;为她喝彩,不停地赞叹她的舞姿。 ④她跳得比以前任何一次都要优美,虽然她的脚尖在触到地板时就如踩在锐利的刀尖上一样,她却感觉不到痛。 (1)故事中的A是谁?结局如何?(2分) (2)结合全文,你认为主人公是个什么样的人?(2分) 8.(1)小美人鱼小美人鱼自己甘愿变成泡沫,而让王子获得了幸福。(答对一问,各得1分,共2分。) (2)纯洁、善良(答对一个方面各得1分。) 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②,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③。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④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⑤,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⑥数四,顷即供饭,傍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

三年级课文《天鹅的故事》教案

三年级课文《天鹅的故事》教案 导读:[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8个:“啸噜胸脯颤咯吱陷窟窿”,书空“啸”字。理解词语“呼啸”、“窟窿”、“胸脯”、“怔住”。积累描写风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品词品句,体验朗读,训练表达。 4体会天鹅挺身而出和众天鹅齐心协力战胜困难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爱护动物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播放媒体,看着这幅画面,你觉得天鹅怎么样? 2今天,我们学习的故事会给你留下不一样的感受。 3(板书:天鹅的故事) 4齐读课题 说明:播放天鹅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嬉水的媒体,引领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美妙的情景。此环节的设计调动了学生的情绪,为后面的语文学习活动注入情感的因素,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对天鹅产生一种喜爱之情。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思考: 课文讲述了在()情况下,()带领()去()结果()的故事? 2学生交流,梳理课文 (1) 板书:老天鹅 破冰 众天鹅 说明:通过自读课文,帮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通过填空的方式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朗读体验,品词品句 (一)体会第一次叫声 1师:有一年春天来得特别早,一群天鹅从南方飞回来了。突然,寒潮降临(听风声) (1)理解“北风呼啸”,书空“啸” (2)积累描写寒风的词语。 2寒潮降临,北风呼啸,天鹅的表现怎样? 3出示:(一群天鹅落在湖面上,“克鲁—克哩!”地啼叫着,) 4指导朗读 说明:通过观看媒体,启发学生朗读感悟,思考想象,感受严寒给毫无准备的天鹅带来的绝望。 (二)体会第二次叫声 1小组读课文,划出老天鹅与众天鹅的表现。

天鹅的故事

天鹅的故事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本课生字词,理解生字词。 3、了解故事情节,熟悉文中主要人物。 4、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受到爱 鸟护鸟、保护生态的教育。 相关课程标准: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 2、概括故事,复述课文,把握文章主题。 3、培养学生珍惜、敬重、关爱动物生命的感情。 评价任务: 1、引导学生用找关键词、句的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 2、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受到爱鸟护鸟、保护生态的教育。 3、体会老人形象。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天地万物,如此之多。天的无边无际,地的无边无界,如此广阔,孕育着成千上万的生命,上帝赋予万物以生命,虽然它们不尽相同,但它们有着共同的目的:以各自生命的独有姿态对待自己,展现生命的意义。大自然中有些生命转瞬即逝,有些千年不亡。但它们都在努力地使自己的生命发光发亮,尽显其颜色和风采。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大自然的一员——天鹅。 (板书课题:天鹅的故事) 二、自学质疑: 1、提出自学要求: (1)通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读顺。 (2)在自己难以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在交流时提出来。 三、再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 思考以下问题, 1、文章写了那两个有关天鹅的故事,用自己的话概括。 2、这两个故事各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然后班级交流。教师点评。

天鹅的故事教案

天鹅的故事教案 导读:学科语文课题16、《天鹅的故事》 授课人学校 年级四年级(下)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6课《天鹅的故事》教材简析课文讲述了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行动感召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神奇壮观场面,反映了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拚搏的精神。文章文质兼美,情节感人,是学生朗读感悟祖国语言文字的好材料。学生可以从中学习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拚搏的精神,得到情操的陶冶,受到做人的教育,意识到爱鸟护鸟,保护生态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这是一片篇幅较长的文章,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势必会产生阅读障碍,对于重点、难点较难把握,还需长文短教。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方法目标1、通过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对课文进行感悟、理解; 2、引导学生用找关键词、句的方法来帮助理解课文重点段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增强爱护鸟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重点段落的品读感悟,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增强爱护鸟类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1、搜集一些关于天鹅的资料;2、教学光盘;3、多媒体

课件。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程序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学习方式教学策略 一、播放音效,激趣导入:1、听鸟叫,猜测鸟; 2、揭示课题。1、播放鸟叫的音效; 2、板书课题。猜测鸟的声音。通过创设情境及多媒体教学的辅助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 二、直奔重点,以情施教:1、找出课文中三次天鹅的叫声; 2、学习天鹅的第一次啼叫; 3、感受老天鹅破冰; 4、感受众天鹅破冰(学习天鹅的第二次啼叫); 5、自主学习天鹅的第三次啼叫。1、指导朗读; 2、创设语境,激情朗读; 3、借助多媒体辅助手段,指导重点词句的理解、感悟; 4、播放众天鹅破冰的动画; 5、带读天鹅的啼叫。1、画一画句子; 2、读中悟情; 3、快速默读; 4、读句子谈体会; 5、融情入境,读出体会; 6、自读感悟。1、以天鹅三次啼叫为主线,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怡情;

16、天鹅的故事

16、《天鹅的故事》 一、教材简析 《天鹅的故事》这篇课文,描述了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感召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取食的故事,表现了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教育我们要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爱鸟、护鸟,学会生存、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从“单元教材”看,本组课文都是围绕“生命”、“团结”这一专题展开的,描写的是关于动物的生命意识带给人类的震颤,表现手法上突出了场面描写。从学情看,因为熟悉童话故事《丑小鸭》,学生对天鹅很有感情,易产生学习兴趣;此外,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品词析句能力,易于感悟故事内容,但对文本的进一步理解以及学法、写法的提炼,还需要教师的帮助与引导。 二、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理解生词,积累描写天鹅的词句。 2.了解故事内容,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第五、六、七自然段的内容。 4.抓住重点段落,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品味、想象,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教育学生珍爱、敬畏生命,爱鸟、护鸟,学习与自然和谐相处。 5.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并从中获得学习语文的乐趣。 6.初步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1.在语境中品词析句,读悟、读写结合。 2.关注场面描写的表达方法,了解故事类课文的学习方法。 四、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写话卡。 五、教学时间:两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理解生词,积累描写天鹅的词句。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故事内容,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4.抓住重点段落,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品味、想象,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 5.初步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初识“天鹅的形象”(情境导入) 1.观看天鹅视频。 要求:用一个词语谈谈天鹅给你留下的印象。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梳理“天鹅的故事”(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出示阅读要求: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会读、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关注学生读书的姿势和方法。 (3)检查初读情况,指名认读生词。 ①出示课后生词:好奇湖畔胸脯颤动沼泽塌陷边缘结束 指名认读。 ②出示从课文中归类梳理出的三组词组:

千金一诺,阅读答案

[标签:标题] 篇一:一诺千金阅读答案 一诺千金阅读答案 ①去陕西出差,先到一个很偏远的小镇,接着坐汽车去村里。路凹凸不平特难走。沿着盘山公路转悠,没我就开始晕车,吐得一塌糊涂。后来翻过了两座高山,过了一条湍急的河,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好不容易捱到了村 ②于是我开始忙着拍照,一群小孩子好奇地围着我,该换胶卷了,我随手把空胶卷盒给旁边的一个小孩子高兴极了,其他的孩子羡慕地围着看。看着小孩儿喜欢,我又拆了个胶卷盒给另一个小孩儿,他兴奋得脸都红了又翻翻书包再找出两支圆珠笔分给孩子们,惹得更多的孩子渴望地看着我的书包,我真后悔没多带几支笔。我拉个穿红碎花小褂的女孩儿问:“叫什么呀?”“小翠。”“有连环画没有?”“没有。”旁边男孩儿说:“学校只长才有本字典。”“姐姐回北京给你们寄连环画来,上面有猫和老鼠打架,小鸭子变成天鹅的故事。”听得他们都直了。 ③我拿出笔记本:“记个地址吧。”“陕西×县李庄小学??”“谁收呢?”“俺姐识字,她收。”过来一一点的女孩儿,“姐姐,写李大翠收。”“好吧。” ④从陕西又转道去四川、青海。回北京忙着写报告,译成英文,开汇报会,一晃就是两个月。一天,偶尔笔记本上的“李大翠”,猛然想起小村子的孩子们。我犹豫了一下:“孩子们早忘了吧?就是寄过去,也许路上也许被人拿走了,根本到不了孩子们手里。” ⑤第二天,我还是拜托有孩子的同事带些旧书来。大家特热情,没几天,我桌上就堆了好几十本,五花八么都有:《黑猫警长》、《邋遢大王》、《鼹鼠的故事》、《十万个为什么》、《如何预防近视眼》,居然还有《我长大了,我不尿床》,呵呵,是有婴儿的妈妈给的。从家里找了本《新华字典》,又跑书店买了本《课外游300例》,一同寄走了。 ⑥快忘了的时候,接到李庄的信:“北京姐姐你好,从你走以后,村里的娃娃天天都说这事儿。我们经常去的邮局看看,嘱咐那儿的叔叔、婶婶,‘有北京来的信一定要收好啊,那是我们的。’等了两个月没有,村里的笑我们,‘北京的姐姐随口说的,城里人,嘿嘿,说话不作数的。’我们不信,姐姐清清楚楚地在本子上记下了的地址啊。后来发大水了,妈妈不让我们去镇上。我拉着小翠偷偷去,其实不远,半天就到了。万一书寄来呢?我们不在被别人拿走了呢?那天我们终于收到了。姐姐,你知道我们有多高兴吗?用化肥袋子包了好几层,几十路却是跑着回来的!晚上全村的娃娃都到我家来了,小翠是搂着书睡的,任谁也拿不走。第二天拿到学校,老师一个‘图书角’,让我当管理员。看的人必须洗干净手,不能弄坏了。书真好看,故事我们都背下来了,还给俺哩。” ⑦后来我又陆续寄了一些书和文具。秋天来了,收到一个沉甸甸的大包,李庄的。里面是大枣,红亮红亮着喜庆,夹着字条:“姐姐,队长说今年最好的枣不许卖,寄给北京。”我把枣分给捐书的同事,大家说从来没这么甜的枣。 ⑧从那以后,我明白了什么叫“一诺千金”。(选自《读者》2005年17期) 1、通读全文,用自己的话回答下列问题。 (1)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北京的姐姐为山村的孩子们承诺并寄书籍。(2)解释“一诺千金”的意思,应该是:一句小小的诺言会有千金的价值。 2、本文第①段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不能。这段文字之所以交代“我”行路的困难,是为下文写山村的闭塞贫穷、孩子们渴望知识及孩子山路上背书籍的艰难等作铺垫的。

[天鹅的故事教案设计(八)] 天鹅的故事教案

[天鹅的故事教案设计(八)] 天鹅的故事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以天鹅的三次叫声为主线,了解故事内容。 2.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感受老天鹅与天鹅群破冰时的情景,并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 3.初步感受生命的可爱与壮美,领悟人与动物(自然)应和谐相处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情境感知,复习导入 1.一群小小的天鹅,在斯杰潘老人的眼里,它们的身体里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令老人为之震撼。(出示画面:一面墙,一杆枪挂在墙上)从此,他的这支猎枪在墙上一挂就是30年。30年不再打猎,这对于一位猎人来说,是难以想象的。知道老人为什么这样做吗?(回顾全文)。 【设计意图:导入语为学生学习这一课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调,在复习上节课学习内容的同时让学生学会概括故事主要内容。】 2.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天鹅的故事》板书 同学们知道故事是什么吗?(事情)故事要有起因、经过和结果,故事有一定的情节,故事还能让人从中受到一定的感触(板书感触) 【设计意图:这篇课文是故事套故事的形式,让学生明白故事的结构,从儿童的立场出发,

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 3.(播放视频,师述故事的起因)天鹅的故事发生在30年前的一个初春,一群天鹅从南方飞到了贝加尔湖。这儿原本是它们的乐园,气候温暖、湖水清澈、鱼虾充足。可是,谁也没有想到,突然寒潮降临,北风呼啸,湖面又上冻了。怎么办呢? 4.(1)面对着茫茫的贝加尔湖,天鹅呀,此时你在想着什么?心情怎样? (2)如果我们就是这群天鹅,此时该怎么办,又会讨论些什么? (出示:克噜克哩!)指导朗读好天鹅的叫声。 【设计意图:借助于多媒体画面,用简洁而富有激情的话语,将学生带入冰封湖面的意境之中,这就是故事发生的起因。从而一个该怎么办引出震撼人心的故事,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参与,引导学生想象说话,从而读好天鹅的第一次叫声。】

天鹅的故事

天鹅的故事 一、复习导入 1、昨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一起来读(生齐读课题)在上新课之前,老师想检查一下看同学们上节课学的怎么样?请同学们拿出默写本,听写几个词语。(冰封湖面颤动裂开一条小缝塌陷很大的水面) 2、好了吗?(出示幻灯2)对照屏幕检查一下自己有没有写对。有没有写对?一起来读一读。 3、告诉老师读着这些这些词语,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生答:一群天鹅来到了贝加尔湖,面对着冰封的湖面,一只老天鹅用自己的身体,拍打冰面,起先冰面裂开了一条小缝,后来冰面终于塌陷了,露出了很大的水面。)说得好不好?给他一点掌声! 4、看来通过昨天的学习,同学们有了不少收获!不简单!但是还不够,文章字里行间所渗透的情感,我们还没有真正的领悟,老师想请同学们自读课文二——七小节,想一想(出示幻灯3)这个故事中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些小节?哪些词句?把最打动自己的句子找出来,用心地读一读,注意抓住关键词语仔细体会。 二、新授: 1、好了吗?首先告诉老师这个故事中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些小节?(生答第五小节)(出示幻灯4)这小节主要讲了什么?(生答:老天鹅破冰)谁来读一读这一段?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象当时的情景,(生读幻灯4) 2、看得出来,同学们都听得很投入,那你能不能把老天鹅的动作演示出来,这样,先同桌互相练习,一位同学读一位同学做动作,然后交换,等一下我请同学

上台表演,好吗? 2、准备好了吗?(出示幻灯5出示第一句)好!谁来和老师配合一下,我来读这一段的第一句话,你上台来做手势。 3、老师读第一句,学生做动作。评价一下,觉得他的动作做得怎么样?(生评价:我觉得他腾空而起这个动作……)(幻灯点红字:腾空而起) 4、我也觉得他的动作缺乏力度,同学们都做过立定跳远吧!在起跳时,你是直立着不动的,还是稍稍往下蹲一点,重心下压呢?因为这样可以让我们起跳的力量更大,跳得就能怎么样?(生答更远更高)同样的,我想老天鹅在腾空而起时,一定也会把身体怎么样?——往下压一压,以便让自己的动作更有力度。怎么样一起来试试?来站到走廊里,老师读你们做动作。 5、老天鹅下落的冲力真大啊!地板都颤动了。课文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它的冲力大?(生答:点红字:像石头似的重重地扑打) 6、把天鹅说成石头,此刻他们有什么相似之处?(生答都很硬、下落很快、很重)我们继续来做动作?好!就把你们面前的桌面当作冰面,用你们的手臂翅膀像石头似的重重扑打!做这个动作需要勇气,给你三秒钟,你可以选择放弃,我们班级同学都是勇敢者。老师读旁白,你们做动作。要不要再来一次? 7、说说你的切身体会。(生答:我觉得手很痛……)老天鹅像石头似的,重重地扑打冰面,他的身体痛不痛?每一次下落一定都是钻心的痛!那它为什么还要这样重重扑打呢?(生答)是啊!老天鹅下定决心要和冰层作殊死的搏斗,此时此刻他有没有想到自己的安危?没有他已经完全不顾自己的安危。面对这样一只天鹅,我们没有理由不读好这句话,一起来读。

天鹅的故事完整教案

16、天鹅的故事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5-7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天鹅勇于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 3、通过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爱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天鹅勇于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教学难点:通过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爱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课时计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再识天鹅,导入课文. 出示天鹅图片,谁来用一个词说说天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是的,天鹅是美丽的、可爱的。它的美不仅表现在外表上,还表现在精神上。有这样的一群天鹅特别是一只老天鹅它的行动让我们很感动,就连打猎多年的斯杰潘老从此不再打猎,这是为什么?这节课我们将跟随斯杰潘老人的讲述,继续学习课文。 板书:天鹅的故事(齐读课题) 二、讲授新课,品析天鹅“破冰的场面” 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哪几段写了天鹅破冰的场面的段落?)(一)、学习课文第5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5自然段。说说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板书:老天鹅) 2、描写老天鹅破冰场面的词语有哪些? 3、从这句话中哪些词语体会到老天鹅重重地扑打?(石头似的)这句话运用了什么的修辞手法? 4、这段中还有哪句话也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5、老天鹅那么的用力去撞击,冰面也只是震得颤动一下,可老天鹅有没有放弃?从哪句话中知道? 6、可老天鹅毕竟是血肉之躯,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扑打此时老天鹅的身体上、精神上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从它的行动中可看出这是一只什么的天鹅?(板书:勇敢) 7、带着我们的感动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 过渡:是啊,这真是一位勇敢的天鹅啊!所以斯杰潘老人给它起了一个称呼‘破冰勇士’我们被这位‘破冰勇士’举动所感动了,那其它的天鹅呢?它是怎么做的呢? (二)、学习课文第6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第6自然段,说说其它的天鹅看到这样的情景它们的整个神态是怎样的? 2、结合课文找出老天鹅破冰时冰块变化的句子。用“——”画出来。 3、裂开的小缝这时发出了怎样的声音? 4、看到老天鹅破冰的情景,其它天鹅是怎样做的?(板书:众天鹅)(齐读群天鹅一起行动的课文片段)找找众天鹅破冰的句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