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保健院设计重点修订稿

合集下载

(妇幼保健培训)妇幼保健院建筑设计原则与案例分析

(妇幼保健培训)妇幼保健院建筑设计原则与案例分析
宏伟的建筑外观,展现国家级妇幼保健院的形象;设有先进 实验室和培训中心,推动医疗技术的创新与发展;采用智能 化的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效率。
04
案例总结与建议
共性总结
人性化设计
所有案例均注重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舒适度,设有宽敞明亮 的候诊室、私密性强的诊疗室,以及配备齐全的医疗设备 。
智能化管理
所有案例均实现了智能化管理,包括但不限于智能预约挂 号、智能导诊、智能结算等,大大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 。
THANKS
感谢观看
文化氛围营造
妇幼保健院应注重文化氛围的营造, 如设置文化墙、提供健康教育资料等, 以增强患者对医院的信任感和归属感。
绿色化发展
绿色建筑材料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建筑材料在建筑设计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妇幼保健院应采用绿色建筑材料,如环保涂 料、节能玻璃等,以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
绿色能源利用
妇幼保健院应积极利用绿色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同时,医院还应注重绿化和景 观设计,提高医院的生态环境质量。
绿色建筑材料
使用环保、低污染的建筑 材料,降低室内空气污染 和对环境的影响。
人性化原则
母婴友好
设计考虑母婴需求,提供方便的 哺乳和照料婴儿的设施。
舒适环境
创造舒适、温馨的环境,减少婴幼 儿和家长的焦虑和压力。
便捷服务
合理规划科室布局和服务流程,提 高患者就诊的便捷性和满意度。
功能性原则
空间布局合理
案例特点
宽敞的等候区和舒适的诊疗室,提供 良好的就医环境;采用太阳能、风能 等可再生能源;设有独立的治疗区和 检查区,确保医疗流程的高效运转。
案例三:某国家级妇幼保健院
建筑设计原则

浅谈新建三甲妇幼保健院的规划与管理

浅谈新建三甲妇幼保健院的规划与管理

浅谈新建三甲妇幼保健院的规划与管理摘要:为打造渝东片区妇幼保健核心区功能、满足医院自身的发展需要,我院决定在重庆市涪陵新区按三甲妇幼保健院规模及标准建设一所功能设施齐全,集医疗、保健为一体的服务百姓的公立性医院,以达到国家卫生计生委规范化、标准化的三甲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和规模要求。

关键词:新建;三甲妇幼保健院;规划与管理1建设依据及规模1.1 妇幼保健机构用房建筑面积26392㎡。

(1)保健用房建筑面积指标:8925平方米。

区县级75㎡/人(人指编制人员)×119=8925㎡。

(2)住院建筑面积指标:15000㎡。

提供住院服务的妇幼保健机构宜按照50平方米/床×300床=15000㎡。

(3)单列项目房屋建筑面积指标:1670㎡。

其中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MRI)310㎡,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CT)260㎡,血液透析室(10床) 400㎡,洁净病房(4床)300㎡,高压氧舱中型(8~12人) 400㎡。

(4)地市级及以上妇幼保健机构科研用房:672㎡。

应以副高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70%为基数,按每人32㎡的标准增加科研用房,即30×70%×32=672㎡。

(5)教学用房:125㎡。

建筑面积指标每人2.5 ㎡标准,2.5×50人=125㎡。

(6)妇幼保健机构应配套建设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设施。

停车的数量和停车设施的面积指标,应按建设项目所在地有关规定执行。

(7)妇幼保健机构需建设采暖锅炉房(或热力交换站)的,应按相关标准和规范执行。

以上共计用房合计26392㎡(未计算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设施、采暖锅炉房等用房)。

1.2 计生服务机构用房建筑面积5415㎡。

根据国家计生委、发改委、建设部2005年《农村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基础设备建设标准》(国建标[2005]206号)计算,计生服务机构共计用房5415㎡。

(1)按一类地区1800-2200平方米,100万人口以上上浮20%即2200+2200×20%=2640㎡。

妇幼保健院设计理念

妇幼保健院设计理念

妇幼保健院设计理念妇幼保健院作为一个特殊的医疗单位,其设计理念应以服务妇女和儿童为中心,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并提供舒适、安全的医疗环境。

以下是我对妇幼保健院设计理念的初步构想。

首先,妇幼保健院的设计理念应体现人性化关怀。

在空间布局上,要考虑到患者的需求和感受。

例如,在候诊区设计私密的休息区,供需要休息的患者使用;在住院区设置家属陪护区,让家属能够陪伴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支持。

另外,为了让儿童患者感到轻松愉快,可以在医院中设置专门的儿童活动区,提供儿童游戏和娱乐设施,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

其次,妇幼保健院的设计理念还应重视功能和效率。

在医院的布局上,应根据不同科室的工作特点,合理划分和组织空间。

例如,将产科、妇科、儿科等相关科室集中在一起,方便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提高工作效率。

另外,在候诊区布置指示牌和导引标识,方便患者和家属找到相应的科室和功能区,减少迷路和延误的可能性。

此外,妇幼保健院的设计理念还应注重医疗设施的更新换代和科技应用。

通过引进先进的医疗器械和信息化系统,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例如,安装电子病历系统,方便医护人员查看和管理患者的病历记录;引入远程医疗技术,方便患者在家中进行在线问诊和咨询。

此外,还应在卫生间、手术室等关键区域提供一流的洁净设备和环境,确保医院的卫生条件满足标准。

最后,妇幼保健院的设计理念还应注重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在建筑设计上,要尽量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减少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

例如,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为医院供电和供热;建设绿化屋顶和庭院,增加绿色空间,改善环境质量。

此外,还可以通过分类回收垃圾、节约水电等措施,降低医院的运营成本,提高可持续发展的水平。

综上所述,妇幼保健院的设计理念应体现人性化关怀、功能和效率、医疗设施更新换代和科技应用、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的要求。

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环保节能的设计和建筑材料,为妇女和儿童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提升整体医疗体验和环境质量。

隆昌县妇幼保健院设计任务书

隆昌县妇幼保健院设计任务书

隆昌县妇幼保健院项目设计任务书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隆昌县妇幼保健院新建综合大楼项目、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建设工程修建性详细规划项目2、提交成果时间:40天(以签定合同之日起)3、项目地点:隆昌县人民中路B2段北侧二、规划内容和成果要求(一)规划内容要求用地规模:总用地37.14亩,净用地24亩;建筑规模:地上规模18000㎡,其中:一期中央投资项目3065㎡,二期地方投资项目7000㎡;三期地方投资项目约8000㎡。

地下建筑面积为4200㎡(含地下停车库、设施设备用房等),合计约为22000㎡。

规划内容参照《四川省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和《四川省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以及《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有关修建性详细规划规定的全部内容。

(二)隆昌县妇幼保健院关于新建综合大楼、新建业务用房项目建设工程修建性详细规划项目涉及建设项目功能布局说明和成果要求1、医院特点:遵循“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保健和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的妇幼卫生工作方针,强化公共卫生责任,突出群体保健功能,为妇女儿童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保健服务,并受卫生行政部门委托承担辖区妇幼卫生业务管理和技术支持。

在实现基本保健服务功能的基础上,加强妇幼保健专科建设,规范临床业务管理和技术服务,促进妇幼保健科学发展。

2、设计指导思想2.1.1总平面布置重视医院建筑功能布置要求,从功能出发充分考虑功能分区合理,强调医院建筑群的条理性,同时为发展留有余地。

2.1.2避免规划的空间形态的单一性。

平衡布局,轴线保证了简洁明确的功能流线,紧密联系了各功能部分。

2.1.3以满足总体规划范围为前提,充分考虑该项目周边大环境的影响及医院的特点,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各类用地,组织内外交通,做到人车分流,合理控制建筑密度和间距,处理医疗建筑与周边环境的空间关系,强化区内景观设计,创造具有现代与自然融合特色的生态影观环境。

妇幼保健院建筑设计说明

妇幼保健院建筑设计说明

邯郸市广平县中医医院方案设计说明建筑部分一、设计依据、设计要求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设计依据:甲方提供的用地红线范围及任务书2、主要法规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中医院建设标准》《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邯郸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06国家相关建筑法规、规范3、设计基础资料:基地位于河北省邯郸广平县城内金广源路和规划路中原西路之间。

周边路网密织,交通便利。

基地内地势平坦,无明显高差。

用地性质为综合用地。

4、项目设计要求:本项目方案拟建一栋六层住院楼,一栋一层附属用房(加半地下室),地上设有停车场,总建筑面积11774.37平方米,容积率约为0.50,其中住院楼为10693.38平方米,附属用房为1080.99平方米。

立面造型采用古典形式、简洁大方、富有中医传统理念。

二、总平面设计分析:1、场地及周边情况基地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广平县县城内金广源路和规划路中原西路之间。

基地内地势平坦,无明显高差,周边相关配套设施完善。

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现代化医疗保健院,总建筑面积11774.37平方米。

该场地地域位臵优越,用地建设条件良好,且交通网络完善,周边人居氛围浓厚,方便群众生活。

2、总平面布臵1)建筑退距:用地北侧退规划路中原西路道路红线20.00m,形成后广场空间,与城市良好融合,形成优美的就医环境。

住院楼距离西侧用地红线18米,距离南侧用地红线58米,附属用房退东侧用地红线5米,设计退界距离满足规划要求。

2)建筑间距:住院楼与附属用房建筑之间距离大于32米,住院楼与原有建筑之间超过70米,形成内庭院,满足患者日常的游走休闲娱乐要求。

3)出入口:住院楼的主入口设在地块西部,规划园区路与原有道路形成环路,保证双出入口,北侧出入口待规划路中原西路修通之后启用。

3、规划设想1)本设计立足于基地和周边环境的现实条件,力求鲜明的体现中医医院的形象,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的原则,充分利用地形周边现状,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创造舒适的内外部空间环境,通过丰富的建筑空间层次和建筑形态,形成高效有序、环境优雅、格调清新、富有古典建筑美感的外部形象;2)在满足各项法规、标准的前提下,力求创造出独特的、有亲和力的、安全适用、经济合理、人性化的场所;3)规划结构清晰、灵活的组织空间的起承转合,塑造系统、连续的空间,功能分区明确,各部分联系紧密,方便到达;4)充分利用场地特点创造小中见大的绿化景观系统。

妇幼保健院有关建设标准.doc

妇幼保健院有关建设标准.doc

妇幼保健机构建设标准(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妇幼保健机构的建设,提高妇幼保健机构工程项目决策与建设的科学管理水平,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标准,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是为妇幼保健机构建设项目科学决策、合理确定建设规模的全国统一标准,是审批、核准妇幼保健机构建设项目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依据,也是有关部门审查项目设计和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监督、检查的尺度。

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妇幼保健机构的 xx 项目,改建和扩建工程项目可参照执行。

第四条妇幼保健机构的建设,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卫生事业发展的技术经济决策,并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现状与发展的关系,做到规模适宜、装备适度、节能环保、经济适用。

第五条妇幼保健机构的建设,应符合所在地区 xx 总体规划、区域卫生规划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和基础设施条件,避免重复或集中建设。

现有妇幼保健机构的改建、扩建,应合理利用原有设施,厉行节约,避免浪费。

第六条妇幼xx机构的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方便妇女儿童xx服务的原则,做到功能完善、布局合理、流程科学、安全卫生。

第七条妇幼保健机构的建设,应对院区统一进行规划,经批准后,根据需要和投资可能,一次或分期实施。

第八条妇幼保健机构的建设,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和定额、指标的规定。

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第九条妇幼保健机构的建设规模应根据 xx 总体规划、区域卫生规划、服务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等,结合工作职能、编制人员数和床位数等综合平衡后确定。

第十条妇幼保健机构按照行政级别划分为省级妇幼保健机构、地市级妇幼保健机构 xx 区级妇幼保健机构。

按照职能分为设置住院床位的妇幼保健院和不设置住院床位的妇幼保健所。

第十一条妇幼xx 机构建设项目由房屋建筑、建筑设备、附属设施和场地组成。

房屋建筑主要包括孕产xx、儿童xx、妇女xx、行政管理、后勤保障等用房,设置住院床位的还有急诊、住院、住院所需医技等用房。

市妇幼保健院医疗保健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总体方案修订版

市妇幼保健院医疗保健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总体方案修订版

市妇幼保健院医疗保健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总体方案修订版一、背景和目的市妇幼保健院一直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医疗保健服务,为妇女和儿童提供全面的健康管理和优质的医疗服务。

为了不断提升医疗保健质量和满足患者需求,市妇幼保健院制定了医疗保健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总体方案。

本方案的目的是明确医疗保健质量管理的原则、方法和工作流程,推动医疗保健质量的持续改进。

二、质量管理原则1. 以患者为中心:将患者需求和满意度放在首位,提供安全、有效、及时和人性化的医疗保健服务。

2. 全员参与:鼓励全体员工参与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活动,共同推动医疗保健质量的提升。

3. 数据驱动:依据科学数据和证据,制定决策和改进措施,提高医疗保健质量和安全水平。

4. 过程管理:通过对医疗保健过程的规范和优化,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5. 持续改进:通过审核和评估,发现问题和风险,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实现医疗保健质量的持续改进。

三、质量管理方法1. 制定和执行标准化操作规程:制定操作规程和工作指南,规范医疗保健过程,确保操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2.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目标、质量指标和质量风险管理等,实现对医疗保健过程的全面管理。

3. 进行内部审核和评估: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和评估,发现问题和风险,找出改进的机会,提高医疗保健质量和安全水平。

4. 开展质量培训和教育:开展质量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专业能力和质量意识,促进医疗保健质量的提升。

5. 进行患者满意度调研:定期进行患者满意度调研,了解患者对医疗保健服务的评价和需求,为改进工作提供依据。

四、持续改进措施1. 建立问题反馈机制:建立患者和员工的问题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和处理问题,采取改进措施。

2. 开展质量改进项目:根据问题反馈和内部审核的结果,制定质量改进项目,推动医疗保健质量的持续改进。

3. 优化工作流程:通过分析工作流程,优化和改进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4. 制定质量改进计划:根据内部审核和评估的结果,制定质量改进计划,明确改进目标和措施,推动持续改进五、质量管理流程1. 数据收集和分析:收集医疗保健相关数据,包括患者满意度、质量指标等,进行数据分析,发现问题和改进的机会。

新型妇幼保健院的设计探索_谭迎风

新型妇幼保健院的设计探索_谭迎风

新型妇幼保健院的设计探索EXPLORE THE DESIGN OF NEW TYPE MATERNALAND CHILD SERVICE CENTRE文|谭迎风 任利明 李玲摘 要文章通过对湖南省长沙县妇幼保健院设计方案修改过程的阐述,明确了新形势下我国新型妇幼保健院的建设功能定位:即建立以围产保健中心、妇女保健中心、儿童保健中心为重点的三大中心, 明晰了妇幼保健院与普通医院模糊不清的界线问题。

关键词新型妇幼保健院 三大中心 功能定位AbstractThis paper, based on the elaboration on the mo dification process of the design proposal of Mat 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of Changsha Co unty Hunan Province, has explicitly defined that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he functional orientati on of constructing new type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s in China should focus on three health centers: perinatal health center, female h eath center and child health center. It has also s olved the longterm problem of drawing a clear boundary line between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 h hospitals and general hospitals.KeywordsNew type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Three centers Functional orientationdoi:10.3969/j.issn.1671-9174.2013.09.001一、设计背景2012年9月,在长沙县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项目竞赛中,我们中标方案的设计思想是建设一所 “集妇女保健、儿童保健、妇幼医疗为主体的小综合、大专科的专科医院。

一级妇幼保健院基本建设标准

一级妇幼保健院基本建设标准

一级妇幼保健院基本建设标准一、床位:住院床位总数5至19张。

二、科室设置:(一)业务科室:妇女保健科、婚姻保健科、儿童保健科、计划生育科、妇产科、儿科、健康教育科、信息资料科;(二)医技科室:药房、化验室。

三、人员:(一)专业卫生技术人员不少20人的基础上,按实际床位数1:1.3增加编制;(二)卫生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80%以上。

四、房屋:(一)在保健业务用房面积不低于400平方米的基础上,按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45平方米,母婴同室每床不少于50平方米增加总面积;(二)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5平方米,母婴同室每床不少于6平方米,分娩室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

五、设备:(一)基本设备:妇科检查床产床妇科治疗仪电动吸引器节育手术器械新生儿复复苏囊儿童体格测量用具超声雾化器紫外线灯氧气瓶显微镜离心机血红蛋白测定仪电冰箱高压灭菌设备洗衣机健康教育基本设备(二)病房每床单元设备:床1张床垫1.2条被子1.2条褥子1.2条被套2块床头柜1个暖水瓶1个面盆2个痰盂或痰杯1个母婴同室和家庭化病房增加相应设备(三)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六、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建立了不同形式妇幼保健保偿责任制。

七、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健行政部门确定。

一级妇幼保健院基本建设标准一、床位:住院床位总数5至19张。

二、科室设置:(一)业务科室:妇女保健科、婚姻保健科、儿童保健科、计划生育科、妇产科、儿科、健康教育科、信息资料科;(二)医技科室:药房、化验室。

三、人员:(一)专业卫生技术人员不少20人的基础上,按实际床位数1:1.3增加编制;(二)卫生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80%以上。

四、房屋:(一)在保健业务用房面积不低于400平方米的基础上,按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45平方米,母婴同室每床不少于50平方米增加总面积;(二)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5平方米,母婴同室每床不少于6平方米,分娩室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

妇幼保健院设置标准

妇幼保健院设置标准

妇幼保健院设置标准妇幼保健院是专门为妇女和儿童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医疗机构,其设置标准直接关系到妇幼健康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为了确保妇幼保健院的正常运营和服务质量,需要制定一系列的设置标准,从而规范和指导妇幼保健院的建设和管理。

一、地理位置选择。

妇幼保健院应选择在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地理位置,以方便患者就医和医护人员工作。

同时,妇幼保健院应远离污染源,确保院内空气清新、环境卫生。

二、建筑布局设计。

妇幼保健院的建筑布局应符合医疗卫生院所的相关规定,合理规划内部空间,确保各科室布局合理、通风采光良好、消防设施完备,并配置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药品。

三、医疗设备配备。

妇幼保健院应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包括产科手术室、儿科急救设备、妇科检查设备等,以确保对患者的及时有效诊疗。

四、医护人员队伍。

妇幼保健院的医护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资质和执业证书,医生、护士等人员应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良好的医德医风,以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五、服务项目设置。

妇幼保健院应设置妇产科、儿科、妇科、计划生育、儿童保健等多个服务项目,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六、管理制度建立。

妇幼保健院应建立健全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有效和规范。

七、宣传推广和社会服务。

妇幼保健院应积极开展健康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社会公众对妇幼健康的关注度,同时开展相关的社会服务活动,增强医院的社会责任感。

总之,妇幼保健院的设置标准直接关系到妇幼健康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只有严格按照标准建设和管理,才能更好地为妇女和儿童提供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

希望相关部门和医疗机构能够高度重视妇幼保健院的设置标准,共同努力,为广大妇女和儿童的健康保驾护航。

(妇幼保健培训)妇幼保健院建筑设计原则与案例分析

(妇幼保健培训)妇幼保健院建筑设计原则与案例分析

通透性
通透的建筑设计可以增加空间 的利用率,提高医院的可用性。 同时,也可以为患者提供一个 明朗通透的环境。

卫生性
卫生是医院工作的核心,建筑 设计必须符合卫生的标准,保 证医院的清洁和安全。
妇幼保健院建筑设计的规划和布局
花园式规划
通过绿化和艺术元素的设计,创 造一个美丽、轻松、愉快的医院 环境。
科技化布局
(妇幼保健培训)妇幼保健 院建筑设计原则与案例分 析 本次演示文稿的主题:妇幼保健院建筑设计原则与案例分析。通过本次培训,
您将了解目前流行的妇幼保健院建筑设计原则以及案例分析,同时也可以了 解未来妇幼保健院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妇幼保健院建筑设计的必要性分析
1 以人为本
2 功能性
妇幼保健院建筑设计必须符合人的基本需求, 例如提供舒适的环境和充足的空间。
生态化
生态建筑的理念将成为未来医院建筑设计的核 心价值之一,旨在通过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 手段,营造健康的生态环境。
人性化
未来医院建筑设计的核心将不在实用性和美观 性,而在于大力注重医疗过程中的人文关怀, 以及与患者和医生的良好互动。
总结与展望
本次演示文稿对妇幼保健院建筑设计原则与案例分析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 对未来的趋势进行了展望。我们相信,未来的医院将会更加人性化、智能化 和生态化,为人们带来更加舒适便捷的医疗服务。
智慧型设计
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为设计基 础,提高医院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凭借智慧物联网和云计算等现代 化科技手段,实现医护人员和患 者的智慧管理。
妇幼保健院建筑设计的案例分析
1
上海惠民妇幼保健院
该医院建筑设计密切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将亲情、和谐、友爱的理念贯彻于 建设之中。

(妇幼保健培训)妇幼保健院建筑设计原则与案例分析

(妇幼保健培训)妇幼保健院建筑设计原则与案例分析

结论
优秀的妇幼保健院建筑设计可以提升医疗质量、改善患者体验,为妇幼保健 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问题与讨论
如何进一步提升妇幼保健院建筑设计的质量?你有什么创新的设计理念?欢迎进行讨论和交流。
(妇幼保健培训)妇幼保健 院建筑设计原则与案例分 析
本演示文稿旨在分享妇幼保健院建筑设计的原则和案例分析,为妇幼保健行 业提供理念和灵感。
妇幼保健院建筑设计的重要性
妇幼保健院建筑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医疗环境和患者体验,提供安全、舒 适和功能完善的空间至关重要。
妇幼保健院建筑设计原则
功能布局
合理布局不同部门,优化流程,提高工作 效率。
空间规划
科学规划空间,确保每个区域都择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设施,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
妇幼保健院建筑设计案例分析
案例1:某妇幼保健院的设计特点
现代化的大堂和独特的室内装饰,为患者提供愉 悦的就诊体验。
案例2:另一家妇幼保健院的设计亮点
儿科病房的色彩明亮,环境温馨,为小患者提供 舒适的治疗环境。

市妇幼保健院医疗保健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总体方案修订版

市妇幼保健院医疗保健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总体方案修订版

市妇幼保健院医疗保健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总体方案修订版市妇幼保健院医疗保健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总体方案修订版一、总体目标和原则1. 总体目标:提供高质量的医疗保健服务,满足患者和社会的需求。

2. 原则:- 以患者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遵守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确保医疗实践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强调团队合作和信息共享,提高医疗服务的协同性和综合性;- 依靠科学技术和创新方法,推动医疗保健的发展和进步;- 强调持续改进和质量管理的闭环机制,确保医疗服务的不断提升。

二、组织结构和责任分工1. 建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医疗质量管理的整体规划和指导工作;2. 建立医疗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具体的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工作;3. 设立质量管理岗位,明确各岗位的责任和任务;4. 加强各科室的医疗质量管理意识,推动医务人员的参与和合作。

三、质量管理活动和措施1. 开展医疗质量评估,建立质量评估指标体系;2. 建立和完善医疗质量管理记录系统,记录和分析医疗质量数据;3. 加强临床路径管理,提高医疗服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4. 推行医疗错误报告制度,支持医务人员积极报告和处理医疗错误;5. 强化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和创新;6. 加强内外部审计,评估医疗保健服务的质量水平;7. 加强患者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8. 强化质量管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四、持续改进和监测1. 建立质量管理的闭环机制,做到持续改进;2. 建立质控周期评估机制,监测医疗质量的长期趋势;3. 定期召开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会议,总结经验和反馈问题;4. 加强患者满意度调查,调整和改进医疗服务模式;5. 加强国内外质量管理的比较和学习,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经验;6.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共同推进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

以上是市妇幼保健院医疗保健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总体方案修订版的主要内容,具体操作细节和实施步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调整。

新时期妇幼保健院建设研究

新时期妇幼保健院建设研究

新时期妇幼保健院建设研究发布时间:2022-10-25T03:04:48.456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10期作者:梁俊英[导读] 紧跟这一形势,通过科学化的建筑设计使妇幼保健院在设计上满足未来妇幼保健需求。

广东华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000摘要:三胎政策是我国在面临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提出了应对办法,全面放开三胎政策实现缓解养老压力的目的,同时三胎政策的放开对于孕妇和婴幼儿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更大的需求,妇幼保健院在建筑设计上也应结合基于三胎政策背景下医院发展形势,审时度势,更为科学的开展妇幼保健院建筑设计。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探讨新时期妇幼保健院建设重点。

关键词:妇幼保健院;建筑设计;以人为本前言三胎政策的全面放开,会带来孕妇和婴幼儿的数量增多,随着三胎带来很多的社会需求,例如,医疗服务需求和护理服务的需求。

妇幼保健院是专门提供妇幼医疗护理的单位,三胎政策的放开,对妇幼保健院的需求量也增多,对于妇幼保健院而言既是一种机遇,也是挑战。

妇幼保健院在建设上应紧抓这一政策,紧跟这一形势,通过科学化的建筑设计使妇幼保健院在设计上满足未来妇幼保健需求。

1妇幼保健院建设背景当前,国家全面放开三胎政策,在政策放开后的两个月时间里,妇幼保健院的产前诊断、建册门诊量较去年大比例提升,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发现,按照之前的设计方案,院区大楼在几年后建成投产时将出现严重的使用功能滞后,为适应将来的医疗发展需要,考虑三胎政策所带来的影响,避免新大楼入住之日变成改造之时,也避免妇幼保健院沦落为一个单纯以“接生”为主要业务的医院,在医院建设上应明确以“六大中心”结合分娩、手术、住院为一体的建设方针,对建筑方案设计做出调整,以期建设完成后符合该院作为省级重点三级甲等妇幼保健专科医院、孕产及妇幼保健专科标杆的目标。

2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大楼建筑设计理念2.1以人为本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大楼建筑的设计首先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论,也就是说在大楼设计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要以人为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妇幼保健院设计重点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现在很多地方没有专门的传染病医院,而且为产前和生妇幼保健院作为专科医院,在设计方面与综合医院相比有何不同之处设计重点有哪些需注意哪些细节可从一下几个方面
流线设计
妇幼保健院的主要使用人群分为4类:儿童病患、成人(妇女)患者、孕妇、妇幼保健人群。

如何控制不同人流之间的交叉感染,是设计和管理中最重要的问题。

这几种人群彼此之间的影响分析如下——
儿童与孕妇:儿童好动,孕妇宜静,两者混杂,如果发生儿童对产妇的冲撞易造成产妇流产;
儿童与成人(妇女)患者:儿童抵抗力差,属易感人群。

儿童与成人患者混杂,易造成对儿童病患的感染;
孕妇与成人(妇女)患者:孕妇是健康人群,但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其他成人的感染;
妇幼保健人群与患者:保健人群是健康人群,需要与患者分隔,否则,保健人群容易受到感染。

因此,妇幼保健院比较适合采用专科单元模式,即根据不同的人群分成不同的专科单元,把不同专科的门诊、专用医技及病房垂直布置,形成比较独立的专科中心,使不同类别的患者可以在一个区域内完成所需的治疗。

这样,可以避免不同人流之间的交叉感染,提高医院的安全性。

保健中心应该位于相对独立区域,有单独的出入口。

为节约资源,较
大的医技科室如放射科、检验科等可以共用。

这样,在一个区域内,由于交通流线的缩短,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产房设计
产科是医院中专门为女性服务的一个部门,主要为产前和产中的孕妇及新生儿提供各种检查治疗。

*传统型产房的医疗流程设计要求严格
所谓的传统型产房是指孕妇在分娩的不同阶段分别被送至不同的房间。

通常孕妇首先被送至产前区,然后送至待产室,待快分娩时再送至产房,分娩结束后送至产后护理单元,新生儿一般在此单元内或邻近区域接受照顾。

在母婴护理区的附近应设置心脏和胎儿情况监护系统,可以采用固定式设备或安装在移动的小车上。

产房区域一般设计成非限制区、半限制区、限制区三个区域,洁污通道分开,避免产房的交叉感染。

非限制区放于产房最外侧,包括换鞋、更衣、洗涤、厕所、值班、休息室等;半限制区包括办公、敷料准备、器械室、洗涤间和待产室等;限制区设在最内侧,主要是洗手间、无菌敷料存放和分娩室。

各区之间应隔开或有明显标志。

同时应设隔离产房,有单独的通道,避免有传染性疾病的产妇造成产房的污染。

产房中的医护人员应单向流动,医护人员的工作区域应临近孕妇区域分散设置,以加强医生和孕妇之间的沟通,提高医疗或护理工作的效率。

*家庭化产房供不应求
家庭化产房是指产妇住院后使用并完成分娩及新生儿与母亲同室照护、接受短程或全程监护所有阶段所住的房间。

家庭化的产房都需设置洗涤池、工作台及储藏空间。

分娩过程中需要用到很多可移动的设备,如产床、搁脚凳、监护设备、麻醉车以及婴儿车或早产儿保育箱。

这些设备通常在临近的储藏室存放,储藏室可以独用或共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生育理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产妇希望生产时丈夫能够陪伴在身边,因此家庭化产房供不应求。

所以,新建的妇幼保健院内需要设置更多的家庭化产房。

*单间病房需求增大
随着孕妇对生活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产科和儿科对单间病房的需求增大,但在很多医院中往往出现一房难求的现象。

因此,产科和儿科适当增加单间的数量是符合市场需求的。

实际上,单间病房在医疗上也有优势,它不仅可以减少孕妇间的互相传染,也为孕妇提供了一个温馨安静的养育环境,有助于她们的康复。

当然,单间病房增大,必然会增加医院的运行成本和面积,但可以通过减少单间病房的面积、减少单间病房所占的采光面积来实现。

*产房与其他相关科室的关系
产科在妇幼保健院中属于核心科室,与其他部门有密切的联系。

产房应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邻近位置,最好有便捷的内部转运通道,便于危重新生儿的救助。

同时,产房也应与新生儿病房有相对便捷的联系,便于新生儿的转运和治疗。

产房与中心供应室的联系也需要重点考虑。

在综合医院中,产房数量较少,污物和清洁器械的传送量不大,但在妇幼保健院中,产房数量很多,因此,它与中心供应室建立便捷的污染器械和清洁物品的传送通道就显得十分重要。

产科护理单元和产房之间应设置专用通道,而且不应受公共交通的干扰。

产妇大多会在产诊室和急诊室就诊,因此它们和手术部之间应有独立的水平联系或专用医梯联系,以便应对紧急情况。

生殖中心设计
生殖中心是大型妇幼保健院中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科室。

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和高龄产妇的增多,不孕不育的患者迅速增多。

生殖中心一般由产前诊断、生殖中心实验室两大部分组成。

其中生殖中心实验室工艺流程要求严格,需要高级别净化,一般需要专业的净化设计公司配合完成设计。

传染病房设计
在理论上讲,妇幼保健院不应收治有传染性疾病的妇女和儿童。

但现在很多地方没有专门的传染病医院,同时,传染病的首诊鉴别工作要在医院中完成,特别是儿童的传染病种类较多,如手足口病等,因此,医院往往需要设置收治传染病妇女和儿童的区域,建设单独的传染病楼,与医院的其他部分距离宜为20m以上。

传染病楼应当包括肠道(含手足口)和呼吸道(含发热门诊)等类型传染病的的门诊、医技和病房。

不同类型的传染病妇女和儿童应当有独立的出入口和垂直交通,病房采用双通道设计,洁污分离,防止交叉感染。

室内环境的塑造
*心理需求
针对妇女儿童的心理特点,妇幼保健院对室内环境的要求应当高于普通的综合医院。

产科单元宜设计成类似家庭氛围的环境,良好的环境氛围有助于产妇的顺利分娩。

室内设计可以选用现代化的线条、温暖的色调和家庭化的灯光,创造平和的气氛。

通过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进行细致装修,尽可能地创造出一种家庭化的环境氛围。

*舒适性要求
房间应提供可让孕妇和家属自行调节的灯光、温度,并为其提供足够的储藏空间。

细节设计
*晾衣间
产科的衣服晾晒问题需要考虑,新生儿及儿童的衣服容易脏,清洗后需要空间进行晾晒,这些应当在设计中进行安排,否则会使产房凌乱不堪。

比较好的办法是在产房内设置内阳台,既方便使用,又保持了整洁。

也可以在护理单元内设置集中的晾晒间,既有效解决晾衣问题,又不过多地占用使用面积。

*儿童活动区
儿科部分应当设置儿童活动区,在儿童活动区域的家具、卫生间等采用适宜儿童尺度的布局。

在装修设计上也要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

*私密性要求
妇女做妇科检查,特别是非常规性检查时通常都会有隐私和舒适方面的需要,这样可以减轻她们的顾虑。

所以,妇产科设计应注意私密性。

*厕位设置
妇幼保健院公共卫生间的男女厕位比例应采用1:1.5的布局,以适应女性多的情况;对于需要憋尿检查的项目,宜临近设置卫生间,方便检查。

综上,各地妇幼保健院的规模和职能虽然各有不同,但设计师只要从妇女和儿童的特点出发,无论从功能设计还是空间特点以及细节设计上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都可以设计出实用的妇幼保健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