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中信用证结算风险及防范措施

合集下载

国际贸易结算方式的选用及风险管控

国际贸易结算方式的选用及风险管控

国际贸易结算方式的选用及风险管控国际贸易结算方式是指进出口双方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进行货款结算的方式。

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结算方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

选择适合的国际贸易结算方式并进行风险管控对于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取得成功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国际贸易结算方式的常见选择、不同结算方式的优缺点及风险管控等方面展开讨论,以期为广大贸易企业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一、国际贸易结算方式的选择在国际贸易中,进出口双方需要通过结算方式进行货款结算。

常见的国际贸易结算方式包括信用证结算、跟单结汇、托收结算和信汇结算等。

不同的结算方式具有不同的优缺点,企业在选择时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权衡和取舍。

1. 信用证结算信用证是国际结算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支付方式,它是一种由买方银行向卖方提供担保的付款方式。

信用证是一种双方都比较信任的付款方式,可有效降低进口商对于货款支付的担忧。

信用证的使用可以确保进口商按照合同要求支付货款,同时也可以确保出口商按照合同要求提供货物和文件。

信用证结算费用较高,申请和审批过程复杂,且可能存在一定的操作风险,需要企业在使用时谨慎选择。

2. 跟单结汇跟单结汇是指出口商通过银行向进口商出具汇票,并通过同一银行要求买方支付货款的一种结算方式。

这种结算方式相对灵活,操作上也相对简单。

跟单结汇需要进出口双方信用较高的合作伙伴,对于一些信用欠佳的客户,可能会存在较高的风险。

3. 托收结算二、不同结算方式的风险管控国际贸易结算方式的选择不仅取决于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还需要充分考虑不同结算方式所涉及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管控。

在使用信用证进行国际贸易结算时,企业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风险管控措施:(1)审查信用证的有效性和真实性,确保信用证的有效期、金额和条款与合同一致。

(2)在提供货物和文件前,要求银行对信用证进行预审,以确保货款能够顺利收回。

(3)留意信用证中限制付款的条件,如“不可撤销”、“不可转让”等,避免因此而造成付款拖延或不付款的风险。

浅谈国际贸易中信用证支付的风险与防范

浅谈国际贸易中信用证支付的风险与防范

浅谈国际贸易中信用证支付的风险与防范【摘要】国际贸易中信用证支付在商业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信用证支付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货物不符、支付风险、延期付款风险和资金风险等。

为了有效防范这些风险,我们需要加强风险防范意识,选择信用良好的银行和审慎选择交易对象。

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贸易中更好地保障自身利益,确保交易顺利进行。

在今日全球化的市场中,处理好信用证支付中的风险和防范措施至关重要。

【关键词】国际贸易、信用证支付、风险、防范、货物不符、虚假文件、支付风险、延期付款、资金风险、加强风险防范意识、选择信用良好的银行、审慎选择交易对象1. 引言1.1 国际贸易的重要性国际贸易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连接各国经济体系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

国际贸易不仅促进了商品和服务的交换,也促进了各国之间的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的流动和共享,为各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机遇。

通过国际贸易,各国企业可以开拓全球市场,获取更广阔的商机,提高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国际贸易也促进了国际分工合作,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最佳利用,推动了各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国际贸易还有利于促进各国之间的互利合作和文化交流,增进了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和相互理解。

国际贸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对各个参与主体具有重大意义,也对全球经济发展和国际合作具有深远影响。

加强国际贸易合作,推动贸易便利化和自由化,是各国共同的责任和利益所在。

1.2 信用证支付的作用通过信用证支付,卖方可以确保在交付货物后能够及时收到款项,而买方也可以在确认货物符合要求后再进行支付,保障了双方的权益。

信用证支付还可以帮助双方避免由于货款支付问题而产生的纠纷,有效地减少了交易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信用证支付在国际贸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买卖双方都应该重视并合理运用的付款方式。

通过信用证支付,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风险,保障交易安全,促进贸易发展。

国际贸易中信用证的风险及防范

国际贸易中信用证的风险及防范

国际贸易中信用证的风险及防范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下,国际贸易日益频繁,而信用证作为一种重要的支付方式,在促进贸易往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风险。

了解并防范这些风险对于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和个人来说至关重要。

一、信用证的基本概念与特点信用证(Letter of Credit,简称 L/C)是指银行根据进口商(开证申请人)的请求,开给出口商(受益人)的一种保证在一定条件下支付货款的书面凭证。

其特点主要包括:1、银行信用:信用证是银行对出口商的付款承诺,而非进口商的直接信用。

2、独立性:信用证一经开出,就成为独立于贸易合同的自足文件。

3、单据交易:银行只根据符合信用证要求的单据付款,而不管货物的实际情况。

二、国际贸易中信用证的风险(一)开证行风险开证行的信誉和实力直接影响到信用证的支付保障。

如果开证行所在国家或地区经济不稳定、政治动荡,或者开证行本身经营不善、信誉不佳,可能导致无法按时付款或拒绝付款。

(二)信用证条款风险1、“软条款”风险:一些信用证中可能存在隐蔽的“软条款”,这些条款使得受益人在履行合同、提交单据时处于被动地位,给进口商提供了拒付或压价的机会。

例如,要求受益人提交无法获得的单据、规定某些条件需由进口商确认等。

2、条款模糊不清:信用证中的某些条款表述不明确、不完整,容易引起理解上的分歧和争议,导致付款延误或拒付。

(三)单据风险1、单据不符:出口商提交的单据如果与信用证的要求存在任何不符点,即使是细微的差异,都可能被银行拒付。

2、伪造单据:不法分子可能伪造或篡改信用证相关单据,以骗取货款。

(四)贸易欺诈风险1、进口商欺诈:进口商可能与开证行勾结,故意设置陷阱条款或提供虚假的信用证,骗取出口商的货物而不付款。

2、出口商欺诈:出口商可能提供虚假的货物或单据,以获取不当利益。

(五)汇率和利率风险在信用证结算过程中,由于结算时间较长,汇率和利率的波动可能导致收付款的实际价值发生变化,给一方带来损失。

国际结算中的风险及防范对策

国际结算中的风险及防范对策

国际结算中的风险及防范对策1. 引言国际结算,这个词一听就让人觉得有点复杂,但实际上,它就是在跨国交易时,如何把钱安全、快速地从一个国家转到另一个国家。

就像我们买个东西,付款后期待它尽快到手一样,国际结算也是个急功近利的游戏。

不过,这里面可藏着不少风险,像是乌云压城,随时可能让你心惊胆战。

2. 国际结算中的风险2.1 汇率风险首先,汇率风险就像一只狡猾的狐狸,时不时来捣乱。

你可能在交易时预计了汇率,结果到了收钱的时候,哎呀,汇率变动了,结果收到的款项少了,这可让人心痛得不行。

所以,聪明的商家们都会考虑汇率变化,提前做好打算,比如通过期货合约来对冲风险。

2.2 信用风险接着,信用风险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你永远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爆炸。

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不熟悉对方的信用状况,很容易出现违约的情况。

想象一下,你辛辛苦苦发了货,结果对方没付款,这就跟做了一个美梦却被现实打醒一样,让人郁闷透顶。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大家一般都会选择信誉好的合作伙伴,或者使用信用证这种工具,保证交易的安全。

2.3 政治风险再说说政治风险,这可真是个棘手的问题。

国际局势瞬息万变,有时候国家之间的关系就像天气,今天阳光明媚,明天可能就阴云密布。

一旦发生政治动荡,贸易就可能受到影响,甚至无法进行。

为了应对这种风险,企业们得密切关注国际动态,及时调整战略,确保万无一失。

3. 防范对策3.1 选择合适的支付方式防范这些风险,首先得从选择合适的支付方式入手。

比如,使用信用证,不仅能确保付款安全,还能增强买卖双方的信任。

而采用电子支付,也能提高效率,让交易更加顺畅,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听上去是不是很靠谱?3.2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此外,企业还可以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像个护航的灯塔,随时提醒你海上风浪。

通过市场分析、汇率监测等方式,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

比如,定期对供应商和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确保在交易中不会掉入陷阱。

4. 结语总之,国际结算虽然风险重重,但只要我们提前做好准备,心中有数,就能在这条路上行稳致远。

论国际贸易结算中电汇和信用证的风险以及规避

论国际贸易结算中电汇和信用证的风险以及规避

论国际贸易结算中电汇和信用证的风险以及规避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不断增加,贸易结算方式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

电汇和信用证是国际贸易中常见的两种结算方式。

本文将从风险和规避两方面,探讨这两种结算方式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一、电汇的风险及规避电汇是一种以银行为媒介进行的货款结算方式,相比于信用证,电汇具备速度快、手续简单、成本低的特点。

但同样也存在以下风险:1.风险一:欺诈风险电汇是在银行之间的转账,如遇到欺诈,款项将被转移走,电汇的受益人可能面临财务损失。

2. 风险二:付款方信用风险如果承诺付款的一方无力支付货款,收款方可能会面临货款无法收回的风险。

对于电汇的风险,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规避:1. 规避一:通过信誉评级确定交易伙伴企业可通过评估交易伙伴的信誉度,以减少欺诈风险和付款方信用风险。

在交易过程中,要对交易方进行全面调查,查看其历史记录和信用评级,对于评级较低或存在不良记录的交易方,需进行审慎考虑和评估。

2. 规避二:选择可靠的银行作为付款方和收款方为确保交易资金安全,可以选择具备良好声誉、信誉评级高的银行作为付款方和收款方,以降低欺诈风险。

信用证是银行为保证进出口贸易的顺利进行,向买方出具的一种保证性文件。

相对于电汇,信用证具有更高的交易保障。

但是,一些不可预见的因素如战争、政治动荡等原因,也会影响信用证的结算。

信用证也存在以下风险:当承兑银行不能承担付款义务、开证银行存在违约行为以及买方不履行承诺等原因时,信用证不予付款的情况。

在信用证操作中,可能涉及到开证行、承兑银行、收单行、通知行的操作失误等问题,因此存在操作风险。

1. 规避一:选择信誉度高、资产实力强的银行作为开证行和承兑银行为降低非履约风险,企业需选择信誉度高、资产实力强的银行作为开证行和承兑银行。

在开证前,企业应对银行进行全面调查,评估其资信状况,最好选择多家银行进行对比,确保选择的银行信誉度和资金实力都处于优秀水平。

2. 规避二:确保所有文件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企业应确保所有文件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以尽可能地避免操作风险。

论国际贸易结算中电汇和信用证的风险以及规避

论国际贸易结算中电汇和信用证的风险以及规避

论国际贸易结算中电汇和信用证的风险以及规避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贸易结算方式也在不断变化。

目前,国际贸易结算主要包括电汇和信用证两种方式。

电汇是指买方通过银行将款项汇入卖方指定的收款银行账户中;信用证是指买方通过银行发出信用证,保障卖方在符合信用证规定的条件下,能够获得付款。

然而,这两种结算方式都存在风险,本文将探讨国际贸易结算中电汇和信用证的风险以及规避方法。

一、电汇的风险和规避方法1. 汇率波动风险:由于外汇市场价格的不稳定性,汇率波动可能会影响买卖双方的利润。

为了避免这种风险,买卖双方可以通过签订合同,确定结算货币和汇率,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采用套期保值等。

2. 资金安全风险:电汇过程中,由于涉及各种银行的转账操作,可能会存在资金安全风险。

为了规避这种风险,买卖双方应选择信誉良好的银行,并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检查银行账户资料,避免被骗。

3. 操作流程风险:电汇操作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和规定,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产生风险。

为了避免这种风险,买卖双方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电汇操作,遵守电汇银行的规定和要求,避免因操作不当而造成损失。

1. 撤销风险:在信用证到期前,买方有权撤销信用证。

这种情况下,卖方可能会放弃相应的融资,导致交易失败。

为了规避这种风险,卖方可以要求买方在信用证到期前不撤销信用证,或者要求买方提供相应的担保措施。

2. 交单不符风险:在信用证规定的条件下,卖方必须提供符合规定的单据才能获得付款。

如果提供的单据不符合规定,则无法获得付款。

为了规避这种风险,卖方应提前了解信用证规定的单据要求,确保提供的单据符合规定。

3. 付款风险:信用证付款需要经过银行的审核和确认,如果银行的审核和确认出现问题,也可能会导致交易失败。

为了规避这种风险,卖方应选择信誉良好的银行作为收款银行,并加强与银行的沟通,确保银行的付款及时、准确。

综上所述,电汇和信用证都存在一定的风险,买卖双方应当增强风险意识,采取相应的规避措施,确保交易安全、顺利。

国际结算中的欺诈及其防范

国际结算中的欺诈及其防范

国际结算中的欺诈及其防范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易日益频繁,国际结算作为其中的关键环节,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伴随着国际结算业务的发展,欺诈行为也时有发生,给企业和金融机构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因此,了解国际结算中的欺诈手段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一、国际结算中常见的欺诈类型1、信用证欺诈信用证是国际结算中常用的支付方式之一,但也是欺诈行为的高发领域。

常见的信用证欺诈手段包括伪造信用证、软条款信用证、信用证欺诈性单据等。

例如,欺诈者可能伪造一家知名银行的信用证,骗取卖方发货;或者在信用证中设置一些隐蔽的软条款,使得卖方难以满足要求,从而达到拒付货款的目的。

2、托收欺诈托收是指卖方委托银行向买方收取货款的一种结算方式。

在托收过程中,欺诈者可能会伪造托收单据,或者与买方勾结,在未付款的情况下取得货物。

3、汇款欺诈汇款是最简单的国际结算方式之一,但也存在风险。

欺诈者可能会提供虚假的汇款信息,误导卖方发货,或者在汇款后通过各种手段撤销汇款。

4、票据欺诈票据作为国际结算中的重要支付工具,也容易成为欺诈的目标。

常见的票据欺诈包括伪造票据、变造票据、空头支票等。

二、国际结算欺诈的成因1、信息不对称在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往往位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难以全面了解对方的信用状况和经营情况,这就为欺诈者提供了可乘之机。

2、法律法规不完善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存在差异,对于国际结算欺诈的认定和处罚标准也不尽相同,这使得欺诈者有机可乘,并且增加了打击欺诈行为的难度。

3、银行审核不严银行在国际结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有时由于业务繁忙、人员素质不高等原因,银行可能对单据和交易的审核不够严格,从而让欺诈行为得以得逞。

4、企业风险意识淡薄一些企业在进行国际结算时,缺乏风险意识,对交易对手的信用状况没有进行充分的调查和评估,也没有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容易成为欺诈的受害者。

三、国际结算欺诈的危害1、经济损失欺诈行为直接导致企业或金融机构遭受货款损失、货物损失以及相关的费用损失,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财务状况。

国际贸易结算风险与防范措施分析

国际贸易结算风险与防范措施分析

国际贸易结算风险与防范措施分析国际贸易结算风险是指跨国贸易过程中,由于货币、信用、政治、法律等因素引起的支付、收款、结算等环节出现问题的可能性。

由于国际贸易涉及不同国家、不同法律和货币体系,因此存在一定的结算风险。

货币风险是国际贸易结算风险的主要来源之一。

由于不同国家的货币存在汇率波动,因此在结算过程中存在汇兑风险。

跨国贸易主要以美元为主要结算货币,因此如果国际贸易结算时使用其他货币,就会涉及到外汇兑换风险。

为了降低货币风险,贸易双方可以选择使用中立货币进行结算,比如欧元,以避免一国货币汇率风险的影响。

信用风险也是国际贸易结算风险的重要方面。

在跨国贸易过程中,质量、信用、付款能力等问题可能成为交易双方之间的纠纷。

为了减小信用风险,买方和卖方可以通过信用证等方式进行交易,信用证是银行以第三方的名义对贸易双方进行担保,确保交易付款的安全性。

贸易保险也可以弥补信用风险,保障贸易双方的权益。

政治和法律风险是国际贸易结算风险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跨国贸易往往涉及到各国的政策和法律规定,因此政治和法律环境变化可能对结算产生影响。

为了规避政治和法律风险,贸易双方可以选择与政府有关的贸易机构或专业律师咨询,充分了解当地法律法规和政策情况,以及可能产生的风险。

还存在技术和操作风险。

国际贸易结算过程中,使用的支付和结算工具可能面临技术故障和操作不当的风险。

为了规避这些风险,贸易双方可以选择使用可靠的支付和结算系统,并确保相应的技术和操作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国际贸易结算风险是跨国贸易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但贸易双方可以通过合理的风险管理和措施来降低风险。

这包括选择合适的结算货币、建立信用担保体系、了解政治和法律环境、使用可靠的支付和结算工具等。

只有加强风险管理和防范措施,才能确保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

国际贸易中的信用证诈骗案例分析

国际贸易中的信用证诈骗案例分析

国际贸易中的信用证诈骗案例分析在国际贸易中,信用证作为一种重要的支付方式,为买卖双方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却利用信用证的复杂性和漏洞进行诈骗,给企业和金融机构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下面将通过几个典型案例来深入分析国际贸易中的信用证诈骗手段及防范措施。

案例一:虚假单据诈骗某国内出口企业与一家国外进口商签订了一份价值 50 万美元的货物销售合同,约定以信用证方式结算。

在货物装船后,出口企业按照信用证要求向银行提交了全套单据,包括提单、发票、装箱单等。

然而,进口商在收到单据后,却发现提单是伪造的,货物根本没有装船发运。

进口商立即向开证行提出拒付,并要求出口企业退还货款。

在这个案例中,诈骗分子通过伪造提单等重要单据,骗取了进口商的货款。

这种诈骗手段通常比较隐蔽,因为进口商在收到单据时,很难立即核实其真实性。

而且,一旦开证行根据表面相符的原则支付了货款,进口商就很难追回损失。

案例二:信用证条款陷阱一家国内企业向国外出口一批服装,合同约定以信用证方式结算。

在收到国外进口商开来的信用证后,出口企业发现信用证中有一些苛刻的条款,如要求提供由进口商指定的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并且检验报告必须在货物装船前提交。

由于该检验机构在国内没有分支机构,出口企业无法及时获得检验报告,导致无法按时交单。

最终,开证行以单证不符为由拒付了货款。

在这个案例中,诈骗分子通过在信用证中设置一些难以满足的条款,故意造成出口企业单证不符,从而达到拒付货款的目的。

这种诈骗手段常常利用出口企业对信用证条款的不熟悉和疏忽,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案例三:软条款信用证诈骗某国内企业与一家国外公司签订了一份机械设备出口合同,合同金额为 200 万美元。

国外公司开来的信用证中包含了一个软条款,即要求出口企业在发货前必须获得进口商的书面确认。

然而,在出口企业准备发货时,进口商却故意拖延不给出书面确认,导致货物无法按时发运。

最终,由于信用证过期,开证行拒绝支付货款。

国际贸易结算风险与防范措施分析

国际贸易结算风险与防范措施分析

国际贸易结算风险与防范措施分析国际贸易结算风险是指在国际贸易中,由于支付方式、货币汇率波动、政治经济环境等因素导致的未能按时收回或支付货款的风险。

在进行国际贸易结算时,企业需要认识到这些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来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

支付方式是国际贸易结算的核心,也是风险的关键之一。

常见的支付方式包括信用证、托收、跟单托运和电汇等。

企业在选择支付方式时,应考虑到双方的信誉、交易金额、货物性质等因素,并选择相应的支付方式。

企业也要关注支付方式本身的风险,如信用证的操作风险和跟单托运的货物破损、丢失等风险。

为了降低支付方式的风险,企业可以选择使用保兑信用证,或者要求对方提供担保等方式来确保及时收回货款。

货币汇率波动是国际贸易结算中的常见风险之一。

由于不同国家的货币存在汇率的浮动,导致在结算时货币的价值发生变化。

这对于进口商和出口商来说,都会带来一定的损失。

为了降低汇率风险,企业可以通过使用现货市场、远期合约等方式锁定汇率,或者选择本币结算来规避汇率波动风险。

企业还可以购买外汇期权保险,以应对不可预测的汇率波动。

政治经济环境的不稳定性也是国际贸易结算的风险因素之一。

当国际局势不稳定、政治动荡或者经济衰退时,可能导致买方无法按时支付货款,进而影响到出口商的利益。

为了降低政治经济环境风险,企业可以选择与政府机构或者信誉良好的金融机构合作,以确保支付的安全性。

企业还可以选择对方具有良好信誉的买方,或者选择购买政治风险保险来保障自身利益。

还需要注意国际贸易结算的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包括信息不对称、文档不准确、物流延误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导致结算的延迟或者失败。

为了降低操作风险,企业可以加强与对方的沟通,确保双方对交易细节的理解一致。

企业还可以使用专业的国际贸易代理公司来处理操作流程,以减少操作风险。

在国际贸易结算过程中,企业需要认识到风险的存在,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来降低风险。

只有做好风险管理工作,才能确保企业的利益不受到侵害。

国际贸易中信用证结算欺诈及其防范案例分析

国际贸易中信用证结算欺诈及其防范案例分析

国际贸易中信用证结算欺诈及其防范案例分析某外贸公司与香港公司达成了一笔1019公吨镀锡铁皮和镀锌薄板,金额约20万美元的交易。

支付条件为即期信用证,规定为2月和3月。

不久,中国银行广州分行很快开出了信用证,规定了商品的名称和规格、数量、重量和装运期等。

中国船运公司应托运人请求,向其发运了48个集装箱,供其装货和加封。

3月24日承运人签发了"已装船"清洁提单,3月25日,香港方寄单至中国银行,并且香港的中国船运公司"海星"号轮到达黄埔。

集装箱明显完好,封条未动。

但启封以后,发现箱内只有充满脏水的铁桶,没有镀锡铁皮和镀锌薄板。

3月30日,收货人立即将该欺诈行为通知了中国银行,并要求其通知指定的议付银行。

但中国银行收到一份香港银行打来的电传,说已根据提示汇票和单据支付了货款。

这时,外贸公司发现商业发票与提单两者不符:即信用证内的商品发票中要求规格为50厘米,而提单内规格为50毫米。

4月14日,我方提出,香港议付银行可以行使追索权,向出口商索回货款。

3天以后,中国银行又收到香港议付银行的电传,说中国银行提出偿还货款的要求超过了允许的合理时间,因此,要求中国银行(开证行)立即偿付。

中国银行无奈作了偿付。

来源:考试吧()2008年3月11日【考试吧:中国教育培训第一门户】一、买卖双方要做到的相关程序是:(一)买卖双方签订买卖合同,约定以即期跟单议付信用证方式支付付款。

(二)开证申请人(外贸公司)根据合同填写开证申请书并交纳押金或提供其他保证,请开证行开证。

(三)开证行根据申请书内容,向受益人开出信用证并寄交出口人所在地银行(中国银行)。

(四)通知行核对印鉴无误后,将信用证交受益人(香港公司)。

(五)受益人审核信用证内容与合同规定相符后,按信用证规定装运货物、备妥单据并开出汇票,在信用证有效期内,送议付行议付。

(六)议付行按信用证条款审核单据无误后,把货款垫付给受益人。

国际贸易结算风险与防范措施分析

国际贸易结算风险与防范措施分析

国际贸易结算风险与防范措施分析国际贸易的结算风险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买方或卖方无法按照合同约定的方式进行结算而产生的风险。

这种风险对于参与国际贸易的企业来说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来降低结算风险的发生。

国际贸易结算风险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汇率风险。

由于国际贸易涉及不同国家的货币,汇率波动可能导致合同金额发生变化。

特别是当付款时间较长或涉及大额交易时,汇率风险的影响更为明显。

支付风险。

由于跨国贸易的参与者往往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彼此之间可能存在支付方式、支付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这可能导致付款的延迟或无法完成。

还有一些恶意行为,如拒绝支付、恶意逃废债等,这也会增加支付风险。

信用风险。

参与国际贸易的企业之间往往缺乏直接的了解和信任,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信用风险。

买方或卖方可能无法按时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出现支付能力不足的情况,这将对结算产生负面影响。

法律风险。

国际贸易活动涉及不同的法律制度和国际条约,参与者可能会因为对法律规定的不熟悉而产生风险。

双方在合同中对争议解决机制没有明确规定,导致在争议发生时难以解决。

针对以上结算风险,可以采取以下防范措施:第一,选择适当的支付方式。

根据交易的性质和金额,选择合适的支付方式来降低支付风险。

常见的支付方式包括信用证、托收、电汇等,这些方式可以提高支付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第二,建立合作关系。

与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多次合作增加了解和信任,减轻信用风险。

可以选择与信誉良好、经验丰富的企业进行合作,或者通过参加商会、行业协会等活动扩大交际圈。

进行风险评估。

在与新的合作伙伴开展贸易时,应对其信用状况进行评估,了解其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

可以通过调查、询问银行、了解市场反馈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判断其是否具有支付能力和诚信守约的能力。

第四,合理规避汇率风险。

对于涉及汇率风险的贸易,可以通过采取套期保值、调整价格或约定结算币种等方式进行风险规避。

课题研究论文:国际贸易中信用证的风险以及防范

课题研究论文:国际贸易中信用证的风险以及防范

114500 国际贸易论文国际贸易中信用证的风险以及防范一、信用证以及它的特点1.信用证是一种银行信用,开证行负有第一付款开证行在开出信用证之后,只要出口方提交了符合信用证条款规定的单据,开证行就必须履行付款责任。

2.信用证独立于买卖合同,不受买卖合同的约束。

虽然信用证是依据买卖合同开立的,但是不同于买卖合同,它是独立的,仅是开证行对出口方保证付款的承诺。

3.信用证是一种单据业务。

银行以交付的单据为准,而不理会货物的实际交付情况。

只要单据符合信用证条款的要求,银行应无条件付款。

二、为什么会产生风险在信用证之前,国际贸易结算的方式主要是汇付和托收,由于交易建立在商业信用根底上,对买卖双方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影响了国际贸易的开展。

随着银行参与国际结算,逐步形成了信用证结算方式。

信用证结算方式经过反复的实践问题依然存在,一直没能很好地解决。

第一,产生欺诈行为的人利欲熏心。

由于欺诈带来的利润十分丰厚,因此有不少人甘愿铤而走险。

第二,被欺诈的人防范意识太差,反欺诈的能力也不是很强。

就被欺诈的银行而言,一般银行为了降低风险度都会投保,一旦发生了信用证欺诈,开证银行承当的赔偿也会有保险公司出面给予补偿的,因此银行不会有很大动因去反信用证欺诈。

第三,我国有些从事进出口业务的企业相关人员缺乏专业知识,银行是没有义务审核信用证单证文件的。

此外,国际贸易方面管理秩序混乱、飞速开展的高科技在造假之中的应用等都是信用证欺诈高发的原因。

三、信用证面临的风险1.来自进口国的经济或政治风险。

国际贸易比国内贸易要复杂地多,进口国外贸政策的变化对国际贸易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即使出口方提交了合格的单证,开证行也做出了付款的承诺,这时如果进口国遇到了经济危机,或者发生了政治动乱,开证行也无法按时付款,这些都会影响我国出口贸易的开展。

2.来自开证行的风险。

信用证开立后,开证行承当第一性的付款责任,因此开证行的资信和付款能力是关键性问题。

在全球数量众多的银行中,不是每家银行都能开出让人放心的信用证。

国际贸易中信用证结算的风险分析及防范

国际贸易中信用证结算的风险分析及防范

国际贸易中信用证结算的风险分析及防范国际贸易中信用证结算的风险分析及防范一、背景概述国际贸易现代化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使得企业棘手的贸易问题更加复杂。

一方面,企业希望获得更高的收益率,另一方面,又需要控制风险。

因此,国际贸易中信用证结算成为极为重要的支付方式。

信用证是银行开具的一种风险保障凭证,是一种保证用于支付或收款的财务工具。

信用证同时还是承诺支付的凭证,保证出口商将货物按照贸易合同的规定交付给进口商,而进口商则应付款项给出口商。

在信用证结算过程中,银行从中作为中介,对每一笔交易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都进行严格监管。

二、风险分析1. 信誉风险虽然信用证被认为是最安全的支付方式之一,但信用证所依据的是开证银行贷款和评估出口商的信誉状态。

因此,如果用于出口商是一个非官方机构或缺乏信誉的机构,开证银行不会开立信用证。

2. 进口商风险如果进口商支付习惯不良,可能会延迟或拒绝付款,因此可能会导致出口商的经济损失。

3. 押汇风险当出口商通过汇票贴现融资时,付款人未能按时履约可能使出口商遭受经济损失。

4. 信用证文件错误或遗漏在交付信用证后的时间内,出口商需要准备适当的文件,如果文件遗漏或错误可能会导致银行拒绝结算。

5. 汇率风险汇率价格的波动可能会导致出口商和进口商之间的利润减少。

三、风险防范1. 了解进口商信用和信誉在签订信用证之前应进行进口商的信用评估和信誉评估,以保证进口商具有支付能力和意愿。

2. 合理规划付款时间出口商应考虑远期货币交易的影响,尽可能避免货币的持续贬值和汇率波动。

3. 审查信用证背景和条款出口商在收到信用证后应该仔细检查,以确保提供的货物或服务符合要求。

4. 携带适当文书和证件出口商应携带适当的文书和证件以确保交付文件的准确性,避免延误或纠纷。

5. 选择可靠的承保机构出口商可以选择可靠的保险公司提供信用证保险,以最大限度地保护他们的利益。

四、结论随着全球经济不断扩大和贸易流量不断增加,信用证结算已成为国际贸易中最保险的支付方式之一。

银行在信用证结算方式下面临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银行在信用证结算方式下面临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信用证结算方式下银行面临的风险及防范措施1、本文概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信用证结算方式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信用证是开证行根据申请人(买方)的要求和指示签发的书面文件,承诺在特定条件下并凭特定文件向第三方(受益人)或其指定的第三方付款。

在这个过程中,银行作为信用证的中心环节,也面临着各种风险。

本文旨在探讨信用证结算方式下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申请人、受益人和第三方的风险,并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

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些风险的深入分析和探索,为银行开展信用证业务的风险管理提供参考和建议,以确保银行资金安全和业务稳定。

同时,本文也希望能吸引更多学者和从业者关注和反思信用证结算方式下银行的风险管理问题,共同促进信用证业务的健康发展。

2、信用证结算方式下银行面临的风险信贷风险:这是银行面临的最直接、最重大的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信用证申请人或受益人可能无法履行其在信用证交易中的义务,导致银行需要预付资金的可能性。

例如,如果信用证申请人破产或失去支付能力,银行可能需要向受益人付款,无法从申请人那里收回资金。

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涉及银行内部流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引起的风险。

在信用证结算过程中,银行操作错误、系统故障或欺诈行为都可能导致损失。

例如,银行员工的不正确操作可能导致不正确的付款或拒绝付款,从而导致法律纠纷或经济损失。

法律和合规风险:银行在处理信用证结算时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国际惯例。

如果银行不遵守这些规定,它可能面临法律责任,包括罚款、赔偿,甚至刑事责任。

不同国家和地区法律法规的差异也可能给银行带来额外的合规风险。

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波动导致银行资产价值下降的风险。

在信用证结算中,如果涉及货币兑换,汇率波动可能会影响银行的收益。

经济环境的变化也可能影响信用证交易双方的支付能力。

欺诈风险:由于其独特的“有条件支付”机制,信用证结算方式容易成为欺诈行为的目标。

例如,信用证的申请人和受益人可能串通进行欺诈或伪造文件以骗取银行的付款。

我国国际贸易中信用证支付方式的主要风险及防范措施研究

我国国际贸易中信用证支付方式的主要风险及防范措施研究

我国国际贸易中信用证支付方式的主要风险及防范措施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际贸易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信用证作为国际贸易中一种重要的支付方式,其安全性和稳定性对于保障交易双方的权益至关重要。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信用证支付方式也面临着诸多风险,如欺诈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

这些风险不仅可能给交易双方带来经济损失,还可能影响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

因此,对我国国际贸易中信用证支付方式的主要风险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本文旨在全面分析我国国际贸易中信用证支付方式的主要风险,包括欺诈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并深入探讨这些风险的成因和表现形式。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以期为我国国际贸易中信用证支付方式的安全和稳定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还将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评价,以期为我国国际贸易中信用证支付方式的风险管理和防范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入的参考。

二、信用证支付方式的基本原理与流程信用证(Letter of Credit,简称L/C)是一种由开证银行根据申请人(买方)的要求和指示开立的,承诺在特定条件下,凭规定单据向第三者(受益人,通常是卖方)或其指定方进行付款的书面文件。

信用证支付方式的核心在于银行信用取代了商业信用,为国际贸易的双方提供了相对安全的交易环境。

申请开证:买方根据合同规定向开证银行申请开立信用证。

在申请时,买方需提交开证申请书、贸易合同等相关文件。

开立信用证:开证银行根据买方的申请和要求,开立信用证,并通过其代理行将信用证传递给卖方所在地的通知银行。

通知信用证:通知银行收到信用证后,会核验信用证的真实性和表面一致性,并通知卖方信用证已经到达。

交单议付:卖方在履行完合同规定的交货义务后,会按照信用证的要求,将相关单据(如提单、发票、装箱单等)提交给议付银行,请求议付。

议付与索汇:议付银行在审核单据符合信用证规定后,会向卖方支付货款,并随后将单据寄送给开证银行进行索汇。

信用证业务的主要风险及防范措施

信用证业务的主要风险及防范措施

国贸实务第一次个人作业题目:信用证业务的主要风险及防范措施姓名:班级:学号:指导老师:信用证业务的主要风险及防范措施摘要:由于采用信用证方式进行结算要比其它的结算方式如汇付和托收等安全的多;银行信用代替了商业信用;所以信用证被认为是国际贸易结算中最重要的支付结算方式;是十九世纪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但在国际贸易中; 屡屡有中国的外贸企业在采用了信用证支付方式后; 而遭受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而近些年来;信用证使用比率也在逐年下降..信用证作为支付手段究竟有什么样风险及如何防范呢本文将就这两个问题展开分析..关键词:信用证支付手段风险措施一、信用证概况及特点信用证Letter of Credit;L/C;是指开证银行应开证申请人的要求并以自身的名义向受益人开立的载有一定金额的、在一定的期限内凭符合规定的单据付款的书面保证文件..由于建立在商业信用基础上的汇付和托收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国际贸易的需要;19世纪后期开始出现了由银行保证付款的信用证..信用证的作用主要有安全保证和资金融通..信用证的付款人是银行;银行拥有高于付款人为进口商的信用;因此比较其他支付方式;信用证安全可靠..出口商在交货前;可凭进口商开来的信用证作抵押;向出口地银行借取打包贷款;用以收购、加工、生产出口货物和打包装船;或出口商在收到信用证后;按规定办理货物出运;并提交汇票和信用证规定的各种单据;叙作押汇取得货款..这是出口地银行对出口商提供的资金融通;从而有利于资金周转;扩大出口..信用证方式有以下三个特点:1、信用证是一项自足文件self-sufficient instrument..信用证不依附于买卖合同;银行在审单时强调的是信用证与基础贸易相分离的书面形式上的认证;2、信用证方式是纯单据业务pure documentary transaction..信用证是凭单付款;不以货物为准..只要单据相符;开证行就应无条件付款;3、开证银行负首要付款责任primary liabilities for payment..信用证是一种银行信用;它是银行的一种担保文件;开证银行对支付有首要付款的责任..二、信用证风险概述理应指出;信用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绝不是完美无缺的..例如;买方不按时开证、不按合同规定条件开证或故意设下陷阱使卖方无法履行合同;或履行交货、交单后因不符合信用证规定被拒付而使出口人遭受损失..而且无论是申请开证;还是审证、审单;技术性均较强;稍有疏漏差错都会造成损失..1、对进口商而言的风险1出口商交货严重违反贸易合同的要求由于信用证是一项自足的文件;独立于买卖合同之外..信用证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完全以L/C条款为依据..银行对于买卖合同履行中出现的问题如货物品质、数量不符概不负责..若出口商以次充好;以假冒真;只要出口商提供的单据与L/C相符;出口商照样可得到货款;而深受其害的则是进口商..(2)出口商伪造单据实施欺诈UCP600第4条规定“信用证就性质而言是独立于可能作为其依据的销售合同或其他合同的交易..即使信用证中涉及该合同; 银行亦与该合同完全无关; 且不受其约束”;第5 条规定“银行仅处理单据; 而不是单据所涉及的货物、服务及或其他行为..”根据其文意; 出口方如果提交了与信用证条款完全一致的单据; 就能保证安全迅速收汇; 即使他没有履行合同..3出口商勾结承运人联合欺诈提单具有物权凭证的性质; 出口商有时会勾结承运人联手进行欺诈..一是在货物实际装船日期已晚于信用证所规定期限时; 为了使提单日期与信用证规定相符; 出口商要求承运人按信用证上规定的装运日期签署提单;这称作倒签提单; 二是出口商由于货未装船或未备妥或船期延误未到港; 担心不能按期提供提单而要求承运人先行签发已装船提单; 这种在货物装船前被出口商“借走”的提单即预借提单; 三是保函换取清洁提单; 即出口商发的货有重大缺陷而要求承运人签发信用证要求的清洁提单; 承运人出于自身利益往往要求出口商出具保函..2、对出口商而言的风险1由于交货期、交货数量、规格等不符点而造成的风险..在具体业务操作过程中;常常发生出口方未按信用证条款规定交货的情况;如品质不符;数量与信用证规定有异;逾期交货等;任何一个不符点都可能使信用证失去其保证作用;导致出口商收不到货款;即使出口方完全按信用证规定出货;但由于疏忽而造成单证不符;也同样会遭到开证行拒付..2因软条款而导致的风险..有“软条款”的信用证开证人可以任意、单方面使单据与信用证不符;即使受益人提交了与信用证规定相符的单据;也可解除其付款责任..这种信用证实质上是变相的可撤销的信用证..常见的软条款有以下几种:①船公司、船名、目的港、起运港或收货人、装船日期等须待开证人通知或征得开证人同意;开证行将以修改书的形式另行通知..②货物备妥待运时须经开证人检验..开证人出具的货物检验书上签字应由开证行证实或和开证行存档的签样相符..③货到目的港后须经开证人检验才履行付款责任..④信用证暂不生效:本证暂不生效;待进口许可证签发后或待货样经开证人确认后通知生效..带有软条款的信用证;其支付完全操纵在进口商手中;从而可能使出口商遭受损失..3进口商利用伪造、变造的信用证绕过通知行直接寄出口商;引诱出口商发货;骗取货物..4正本提单直接寄进口商..有些目的港如香港、日本等地;由于路途较近;货物出运后很快就抵达目的港..如卖方同意接受信用证规定“1/3正本提单径寄客户;2/3提单送银行议付”的条款;则为卖方埋下了风险的种子..因为3份正本提单中任何一份生效;其他两份自动失效..如果一份正本提单直接寄给客户;等于把物权拱手交给对方..客户可以不经银行议付而直接凭手中的提单提走货物..如果寄送银行的单据有任何不符点而收不到货款;银行将不承担责任..实质上这是将银行信用自动降为商业信用..5进口商申请开立不合格信开证;并拒绝或拖延修改;或改用其他付款方式支付..此时卖方若贸然发货;将造成单证不符或单货不符的被动局面..6开证行倒闭或无力偿付信用证款项..此时;出口商只能凭借买卖合同要求进口商付款;须承担商业信用风险..三、信用证风险的防范措施信用证决不是一种无懈可击的支付方式;银行信用不可能完全取代商业信用;也不可能完全避免商业风险;必须注意对信用证项下风险的防范..1、加强信用风险管理;重视资信调查..在订立合同时;必须进行深入的资信调查;包括买方卖方之间的相互自信的了解;银行与开证申请人、受益人之间的资信了解..外贸企业应建立客户信息档案;定期或不定期客观分析客户资信情况..在交易前通过一些具有独立性的调查机构仔细审查客户的基本情况;对其注册资本、盈亏情况、业务范围、公司设备;开户银行所在地址、电话和帐号、经营作风和过去的历史等等;进行必要的调查评议;选择资信良好的客户作为自己的贸易伙伴..在交易中;经常与业务员沟通交流;对业务员在交易过程中产生的疑点、难点问题给予指导帮助..交易后以应收未收帐作为监控手段;防止坏帐的产生;这样;可以最大可能地避免风险;为业务的顺利进行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2、努力提高业务人员素质;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外贸业务人员应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是防止风险的关键..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瞬息万变的市场对业务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贸易做法也越来越灵活多变;业务上如果不熟;碰到问题看表面而不看实质;对风险缺少充分的估计;盲目乐观;很容易造成巨大损失..从以往的应收未收帐的案例分析;绝大多数是由于业务员工作马虎;忽视风险而造成的..3、认真审核信用证..卖方收到信用证后;应及时、认真地对信用证与合同条款进行审核;对于软条款要特别警惕..一旦卖方发现信用证中存在不符之处或无法接受的条款;应立即向买方提出改证要求;否则将陷入被动局面..4、开证行应认真审查开证申请人的付款能力;严格控制授信额度;对资信不高的申请人要提高保证金比例;落实有效担保..通知行应认真核对L/C的密押或印签;鉴别其真伪..议付行应认真仔细审核议付单证;确保安全及时收汇..总之;信用证是一种相对安全的结算方式; 只要我们时时提高警惕; 严格审证、谨慎制单; 一定会在国际贸易中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将外贸业务越做越好..。

国际贸易中跟单信用证风险与防范

国际贸易中跟单信用证风险与防范

国际贸易中跟单信用证风险与防范在国际贸易中,跟单信用证是一种常见的支付方式,它为买卖双方提供了一种可靠的交易保障。

然而,跟单信用证的使用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

本文将探讨这些风险以及如何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欺诈风险:在国际贸易中,诈骗者经常利用跟单信用证进行欺诈。

例如,他们可能会提供虚假的单据或文件来骗取货物或资金。

这种欺诈行为往往会给贸易双方带来重大损失。

操作风险:跟单信用证的操作过程较为复杂,涉及多个环节和当事人。

由于操作不当或疏忽,可能会导致一些重要细节的错误,如单据不符或货物质量不符等。

汇率风险:在使用外币进行交易的跟单信用证业务中,由于汇率波动可能会导致实际支付金额发生变化,从而给交易双方带来损失。

违约风险:在跟单信用证业务中,如果一方未能按照约定履行合同义务,可能会导致另一方的损失。

例如,卖方未能按时交付货物或买方未能按时支付货款等。

加强贸易伙伴的资信调查:在开展贸易活动前,应对贸易伙伴进行详细的资信调查,以确保对方具备良好的商业信誉和财务状况。

这有助于降低欺诈风险和违约风险。

严格审核单据和文件:在跟单信用证业务中,应严格审核各种单据和文件,确保其真实性和准确性。

同时,应与卖方保持密切,及时了解货物运输和装卸情况,以防止出现虚假单据。

选择可靠的银行和金融机构:选择有良好信誉和丰富经验的银行和金融机构作为跟单信用证业务中的第三方参与者,能够降低欺诈风险和操作风险。

灵活运用国际贸易惯例:熟悉和灵活运用国际贸易惯例,如《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和《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可以帮助贸易双方在处理争议和纠纷时更加有理据。

加强内部管理:对于涉及跟单信用证业务的公司和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体系,规范操作流程,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水平,从而降低操作风险。

运用科技手段:随着科技的发展,运用区块链、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来跟踪和监控交易过程,可以有效地降低欺诈风险和操作风险。

跟单信用证在为国际贸易提供便利的也带来了诸多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贸易中信用证结算风险及防范措施信用证为独立自主的契约,在国际贸易中给交易双方及银行提供巨大的便宜和安全感。

但同时由于信用证独立自主的特点,加之自身业务的复杂性,信用证在使用中也为贸易双方带来一定的技术风险,加大了信用证的风险防范以及管理难度,一旦操作不当,会造成大量的贸易纠纷。

为规避此类风险,出口商可采取认真签订出口贸易合同,谨慎选择贸易伙伴等方式;对于进口商,可采取加强单据审核工作和选择信用良好的承运人等方式来降低信用证使用风险。

标签:信用证;作用;风险;防范措施1引言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信用证结算作为国际结算的主要方式之一,已经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

信用证是在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双重信用模式下进行结算的方式。

信用证不仅赋予了买卖双方更大的安全感,也更大地解决了进出口双方不信任的问题,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

但是,信用证自身具有独立性,信用证的独立性原则规定了信用证与合同本身没有关系,这也就造成了信用证结算中有可能出现贸易与结算相脱节的情况。

信用证的这种独立交易规则与程序给不法分子进行信用证的诈骗以及各方当事人为了谋取最大自身利益提供了不法的空间,也就造成了大量的纠纷,使得各方当事人在信用证结算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风险。

因此,研究信用证在结算过程中可能遇见的风险,提出在信用证结算中应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信用证结算的概述2.1信用证的涵义根据《UCP600》的解释,信用证(Letter of credit,L/C)是指在符合信用证条款的条件下,开证银行根据开证申请人的请求,并且以自身的名义向受益人开立的具有一定金额及在一定期限内能够凭规定的相关单据承诺付款的书面文件。

2.2信用证的特点(1)信用证是一种银行信用,开证行承担首要付款责任。

信用证是由开证银行以自身的信用提供付款保证的结算方式。

其具有在符合信用证规定的付款原则下,由开证银行承担首要付款责任的特点。

(2)信用证是一种单据的交易,它处理的对象是单据。

《UCP600》明确规定:“在信用证业务中,有关各方所处理的是单据而不是与单据有关的货物、服务及/或其他履约行为。

”根据规定可知,信用证结算业务是一种纯粹的凭单据付款的业务。

在信用证业务中,银行按照“单单相符、单证相符”原则进行审单,单据是银行付款的唯一依据,银行通常只认单据与信用证相关条款是否相符。

(3)信用证是一种独立自主的文件,它不依附于贸易合同而存在。

虽然信用证是在贸易合同的基础进行的一种结算方式,但是,只要信用证一旦开立,就变成了独立于贸易合同之外的另一合同。

根据《UCP600》,贸易合同作为买卖双方签订的契约,合同只对买卖双方具有约束力。

在信用证业务中,信用证是受益人与开证银行之间的契约,受益人、开证银行以及其他参与信用证业务的相关银行都会受到信用证的约束。

但是,这些相关的参与银行当事人与买卖合同是无关的,也不受此合同的约束。

2.3信用证结算的作用信用证作为国际结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结算和融资为一体的业务,在国际贸易中提供综合服务,对进出口双方及银行都有积极作用。

2.3.1信用证结算对出口商的作用(1)保证出口商凭与信用证规定相符的单据取得货款。

信用证结算业务中,在开证银行的付款保证之下,只要出口商严格按照信用证条款出运货物,并且提交的单据符合“单证一致”、“单单一致”原则,肯定能够取得货款,而且收汇安全具有保障。

(2)出口商可以按时收汇。

在实施贸易和外汇管制的国家,开证银行开出的信用证都必须经过当地外汇管理局的批准。

所以,一般情况下,出口商只要收到有效的信用证,就可以安心发货,并且能够取得全额货款,避免因为进口国家禁止进口或者是限制外汇转移而产生的一系列风险。

(3)出口商可凭信用证通过打包贷款或押汇取得资金融通。

在信用证结算中,由于有开证银行付首要付款责任,收款具有保证,出口商很容易凭借信用证取得银行的贷款。

出口商可利用进口商开立的信用证作为抵押,例如:装船后凭单据做出口押汇,装运前打包放款等,有利于出口商资金周转。

2.3.2信用证结算对进口商的作用(1)可保证进口商取得代表货物的单据。

在信用证结算方式下,参与银行都要对单据表面的真伪进行审核,要求单证相符。

进口商在支付货款以后,能够取得代表货物所有权的单据,进口商凭这些单据提取货物,从而保证资金的安全。

(2)保证进口商可按时、按质、按量收到货物。

在信用证结算中,进口商可以要求出口商提供有关货物质量、数量以及安全等方面保证的单据种类及份数,以此减少贸易风险,保证进口商能够按时、按质、按量的收到货物。

进口商业可以利用信用证相关条款,规定交货期限,督促出口商按时交货,既能够减少因出口商延迟交货而担负的价格波动风险,也能够保证资金的运转通畅。

(3)进口商能够取得资金融通。

在申请开立信用证的时候,进口商可以凭借自身的资信以及利用开证银行对自己的信任,少交或是免交部分押金或者是提供保证人做担保,而不必交付全部货款,以此能够取得资金的融通,减少资金的占用情况。

在收到出口商寄来的单据以后,进口商还可以向开证行申请做进口押回,进行分期付款,进口商可以凭借少量资金做更多的生意,赚钱更多利润。

2.3.3信用证结算对银行的作用在提出信用证开证申请时,进口商向银行缴纳押金或担保品。

随后,银行以自己的信用做出保证,接受进口商开证申请,承担开立信用证和付款的责任。

同时,可利用进口商资金为本行资金运作提供便利。

在信用证结算时,银行也可依法按照信用证条款对出口商做出口押汇、打包放款等,以获得利息、手续费等收益,同时扩大银行业务。

此外,在整个信用证业务流程中,银行可根据每一项服务,如开证费、通知费、保兑费等,获得各种利益。

3信用证结算面临的主要风险信用证在国际结算中占有重要地位,对进出口双方以及银行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但是,信用证也由于自身业务的复杂性以及自身独立性的特点,加大了信用证的风险防范以及管理。

同时,信用证结算过程,对单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就要求了在信用证结算的操作中必须满足相关的规定,任何一个单据的操作失误,都会导致信用证遭受拒绝支付的风险,因此也存在较多的技术风险。

3.1出口商信用证结算面临的风险(1)进口商不依据合同开立信用证。

在信用证结算方式下,信用证条款应当与买卖合同保持严格一致。

但是,在实际业务操作中,由于诸多原因,进口商可能会比依据合同进行开立信用证,以此导致合同执行困难,或者导致出口商遭受额外损失。

(2)进口商伪造信用证进行欺诈。

进口商进行欺诈的方式主要包括:伪造信用证,使用不法手段获得银行的现有信用证,与某些银行职员合谋开具信用证,恶意涂改过期信用证,诱使出口商发货,从而获取出口商货款及货物。

(3)软条款信用证。

所谓软条款信用证,是指开证行可随时单方面解除其保证付款责任的信用证,其根本特征在于它赋予了开证申请人或开证银行单方面撤销付款责任的主动权,其实质就是变相的可撤销信用证,对受益人极为不利。

信用证的“软条款”,延长了收汇的时间,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利息收入,变相的增加了出口成本。

如果进口商不接受单据,就会给出口商带来更多的麻烦和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可见,信用证“软条款”对出口商的贸易活动会带来一定的风险漏洞。

(4)单证不符、单单不符导致银行拒绝付款。

信用证是一种纯粹的单据业务,出口商想要成功的获取相关货款,必须要确保“单证相符。

单单相符”这一原则。

单证在某些细节方面与信用证的相关规定有出入,或者是不按照规范书写等,这些不符点都会导致出口商在向开证行交单要求付款的时候遭受到开证行的拒绝付款。

对于出口商来说,此时轻则延迟收款损失利息,重则损失部分或者全部货款。

3.2进口商信用证结算面临的风险(1)出口商提供的货物与单据不符。

在信用证结算中,可能会出现卖方提供的单据虽然表面符合信用证要求,但货物在数量或质量上与实质不符的情况。

如有的商人以不值分文的废旧物品冒充有价值的货物等达到以假货冒充真货,以此达到骗取货款的目的。

(2)出口商伪造单据,骗取货款。

根据《UCP600》的相关规定,即使出口商没有履行合同,但只要提交了与信用证条款完全一致的单据,就能保证安全收到货款。

在国际贸易中,出口商通常会伪造单据,使得单据在表面上与信用证的规定相符,但是,在实际的贸易业务中,这些单据并不能代表真实的货物。

出口商通常在银行支付以后便消失的无影无踪,进口商则会面临得不到货物或者是得不到与买卖合同约定相符货物的风险。

(3)出口商伙同承运人出具虚假提货清单进行欺诈。

提单具有物权凭证的性质,出口商有时会勾结承运人联手进行欺诈。

在信用证结算过程中,银行要求出口商提供货物完好以及发运的单据,若出口商无法满足银行的要求,有可能会出现和承运人串通出具不真实的清洁提单和倒签提单,以满足信用证的要求,以便能够顺利取得货款。

因此,进口商容易承担着错过较好的货物销售时机和得到无法出手的产品的风险。

4信用证结算的防范措施从上述分析可以得知,信用证是存在一定的风险的。

因此,在信用证结算方式下,对信用证建立防范措施是必要的。

4.1出口商信用证结算的防范措施(1)注重对方资信调查,谨慎选择贸易伙伴。

客户资信调查是保障交易顺利、安全进行的前提。

在进行交易之前,出口商应该对进口商的资信以及信用进行充分的了解,通过国际信息机构、本国驻外机构或有往来关系的代理机构及银行等渠道进行资信调查,详细审查进口商的基本资料,了解相关的背景、经济实力和履约情况等,选择资信良好的客户作为自己的贸易合作伙伴。

(2)认真签订出口贸易合同,谨慎约定合同条款。

信用证是依据进出口货物买卖合同开立的,一份正式规范、没有瑕疵的合同会降低信用证的风险。

因此,在签订出口贸易合同的时候,一定要规范和明确相关的条款,尤其是在开证时间以及贸易术语的使用上一定要加以规范。

对关键性的条款一定要制定的详细明确,并且言简意赅,避免信用证条款过于繁琐,给对方乘虚而入的机会。

(3)出口商严格审核单证。

作为出口商,应该以合同为依据,严格按照信用证“单证一致、单单一致”的原则对相关单证进行审核。

审核信用证中的内容是否与买卖合同相符,审核信用证的种类以及信用证的真伪,审核是否存在信用证“软条款”。

一旦遇到不符条款时,尽快与进口商沟通,督促开证行进行修改,避免给自身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4)加强对出口业务工作人员信用证相关知识的培训。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业务人员对信用证知识不熟悉,是造成出口企业不能顺利取得货款的原因之一。

因此,加强业务人员对信用证知识的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

可以对业务人员进行结算知识的专业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努力熟悉信用证的各项相关规则,注意积累经验,通过学习其他人的案例,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4.2进口商信用证结算的防范措施(1)在信用证中加列有关货物状况的条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