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狼疮性肾炎进展

合集下载

中医药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研究进展

中 医药治 疗狼 疮性 肾炎 的研 究 进展
向彩春 曾礼 华 ,
( .广 西 中医学院 第一 附属 医院 , 西 南宁 5 0 2 ; .广 西 中医学院 , 西 南 宁 5 0 0 ) 1 广 3 032 广 3 0 1
[ 键 词 】 狼 疮 性 肾炎 ; 医药 关 中 [ 中图 分 类号 ] R 5 32 2 0 9 .4 [ 献标 识码 ] A 文 [ 章 编 号 ] 10 —8 4 (0 0 0 ~0 7 文 0 8 8 92 1 }6 74—0 2 辅, 可调 节 免 疫 , 进 肾脏 病 理 进 一 步恢 复 , 止 复发 [ 促 防 引。
病 后 期 则 与一 切 。 病 发 展 至 终 末 期 时 的 表 现 相 类 似 , 分 肾疾 可
为 阴 阳两 虚 证 、 阴上 逆 证 。 黄 谨 武 _ 在 常规 激 素 加 免 疫 抑 浊 9
制 剂 基 础 上 以 中 药 辨 证 治 疗 此 病 。热 毒 炽 盛 型 常 见 于 活 动
期 , 以 清热 解 毒 , 表方 有 犀 角 地 黄 汤 、 营 汤 等 ; 治 代 清 阴虚 火 旺
型 常见 于 大 剂 量 激 素 治疗 首 始 阶段 , 以滋 阴降 火 , 表 方 有 治 代 知 柏 地 黄 丸 、 至 丸 、 补 阴丸 ; 阴 两 虚 型 常 见 于 激 素 减 量 二 大 气 阶段 , 以益 气 养 阴 , 表 方 为参 芪 地 黄 汤 、 补 元 煎 ; 虚 兼 治 代 大 气 阳虚 型 常 见 于 激 素 维 持 阶段 , 以 益 气 健 脾 、 阳 补 肾 , 表 治 温 代 方 为金 匮 肾 气 丸 、 君 子 汤 等 ; 滞 血 瘀 水 停 型 治 以活 血 化 四 气 瘀 、 气 利水 , 用 血 府 逐 瘀 汤 加 减 。陆 艳 萍 等 _ _ 分 型 治 行 方 1按 0 疗 , 毒 炽盛 证 为 L 急 性 活 动期 , 以 清 热 解 毒 、 血 , 攻 热 N 治 凉 以

狼疮性肾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狼疮性肾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制狼疮活动 , 减少尿蛋 白及改善 肾功能方面有其优 势, 但却存在诸如价格 昂贵 、 有些治疗方法疗效 尚需 进一步 评估 、 长期 使用 副作 用 多 、 停药 后 复发率 高等 问题。近年来 , 中医药治 疗及 中西 医结 合治疗 L N
取得 一定疗 效 , 显示 了广 阔的 前景 , 日益受 到 了人们 的重 视 , 就 近年来 有关研 究情 况综 述 如下 。 现
J4 G I O R L O R D TO A H N S D C N I N X J U  ̄4 F T A II N L C I E E ME I I E
狼疮 性肾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 展
★ 王 志敏 ( 浙江 省 台州 市 中心 医院 中医科 台州 3 80 ) 100
中 图分 类 号 : 5 . 1 R2 6 5 文献标识码 : A
狼 疮 性 肾 炎 ( u u e his L 是 系统 性 红 L p sN p ri, N) t
1 分 期论 治
斑狼疮 ( yt uu rte tssS E) 常 见 且 Ss m lpseyhma u ,L 最 e o 严重 的 内脏 损害 。S E是 一种 自身免 疫性 结 缔组 织 L 病 ,N是 s 及 肾脏 所 引起 的一 种 免 疫 复 合 物 L I E累
地黄汤 、 杞菊地黄汤 、 麦味地黄汤加减 ; 减量应用激 素期则常表现为脾 肾阴虚或反跳现象 , 可用五苓散 、
实脾 饮 、 真武 汤 ; 而应 用 免 疫 抑 制剂 时 , 表现 为 气 多
我国肾活检病例中占继发性 肾脏病之首位 … , 而约 2 %患者将在五年内发展为终末期 肾病 。因此 L 0 N 的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 , 西医多使用糖皮
( 8 高凤霞. 1] 针刺 酉 、 原穴 为主治疗小 儿抽 动秽语 综合征 3 会 赢脏 2

中医药治疗狼疮性肾炎近况

中医药治疗狼疮性肾炎近况

中医药治疗狼疮性肾炎近况关键词狼疮性肾炎中医药疗法文献综述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主要死因之一,有研究表明狼疮性肾炎发生率与SLE病程长短有关,确诊SLE 4年以上的患者狼疮性肾炎发生率高达92.3%[1]。

西医治疗狼疮性肾炎以大剂量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及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为主,疗效较好,但不良反应严重,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中医药治疗狼疮性肾炎近年来取得了较大进展,笔者现对其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中医认为本病起于先天禀赋不足,肝肾阴虚,在情志内伤、劳倦过度、六淫侵袭、阳光暴晒等诱发因素的作用下,导致热毒内盛或瘀血阻络,内侵脏腑而成[2]。

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

张新年[3]把虚、瘀、湿、逆列为本病四大病机。

李宝丽等[4]认为病机是肝肾阴虚,血热瘀毒;于伟等[5]则认为热毒、正虚、瘀血在本病发展过程中扮演主要角色。

朱方石等[6]认为虚、毒、火、瘀是病机关键。

王付民[7]强调瘀血,认为瘀血内阻既是疾病过程中主要的病理产物,也是直接损害肾脏并促进病情发展的因素。

2 分型治疗卢叶明等[8]将本病分为四型,热毒炽盛型用犀角地黄汤加减,脾肾阳虚型用真武汤加减,阴虚内热型用二至丸合大补阴丸加减,肝肾阴虚型用杞菊地黄汤合二至丸加减,在使用激素和环磷酰胺基础上辨证加用中药治疗78例,与不用中药的对照,有效率治疗组89.7%,对照组72.2%。

张正秀等[9]分为五型,热毒炽盛型用清瘟败毒饮或犀角地黄汤加减,阴虚内热型用知柏地黄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肝肾阴虚型用六味地黄汤加减,肺肾气阴两虚型用参芪丸合四君子汤加减,脾肾气阴两虚型用六味地黄汤合四君子汤加减,在使用激素和环磷酰胺基础上辨证加用中药治疗40例,与36例不用中药的对照,有效率治疗组92.5%,对照组69.4%。

王柏丁等[10]分为四型,热毒炽盛型用清瘟败毒饮加减,阴虚内热型用知柏地黄汤加减,气阴两虚型用生脉饮加味,脾肾阳虚型用真武汤加减,在使用激素和环磷酰胺基础上辨证加用中药治疗86例,与不用中药的75例对照,有效率治疗组94.2%,对照组77.3%。

狼疮性肾炎中医药治疗效果如何

狼疮性肾炎中医药治疗效果如何
床情况,将其纳入中医水肿、红蝴蝶疮、阴阳毒、虚劳等范畴。
狼疮性肾炎有着比较复杂的病因病机,当前还没有形成统一
的认识,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当前
对于狼疮性肾炎还没有根治的方法,对其治疗最为主要的就
对该病的进展和复发进行阻止,对肾功能进行保护,提高患
者的生存质量。 相关研究显示,对于狼疮性肾炎采取中西医
缓解阶段,主要是益气养阴,可以运用参芪地黄汤合四物汤
加减,辅助清热解毒,调节免疫系统,有助于逐渐恢复脏器功
能;在狼疮性肾炎稳定阶段,主要是养阴温阳、健脾补肾,通
过使用金匮肾气丸化裁,来对阴阳进行平衡,降低该病的复
发。 也有学者依据用量不同的激素来对治疗进行分阶段。
温成平等对 1356 例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中医证型统计发现,
生肾脏损害,在发病的时候,还会损伤人体的多系统。 狼疮
性肾炎的特点:有着较长的病程,有着反复的迁延,有着较大
的损害等,这些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由于狼疮性
肾炎有着众多的类型,当前中医主要采用辩证分期、中成药
来对不同类型的病症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一、 狼疮性的概述
在中医中,没有狼疮性肾炎这个病名,依据其表现的临
受损组织供血进行改善,增加肾小管重吸收作用,达到对蛋
白尿消除的作用。
( 三) 中医外治法
中医对狼疮性肾炎的治疗,除了主要运用中药药剂外,
还有外敷药贴、穴位注射、针灸、小针刀等,治疗的主要目的
是清热解毒、通络活血。 对于外敷药贴来说,狼疮性肾炎可
以去专门的中医院,开取适合自己症状的药贴,在患处要按
时外敷,能够缓解病证,使用这个方法的同时,建议结合中药
内服,这样才会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对于针灸来说,在中医

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45例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45例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45例疗效观察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最常见的肾脏并发症,其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

目前,中医药在治疗狼疮性肾炎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特别是在结合中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能够更好地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通过观察45例狼疮性肾炎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估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

方法:选择2024年1月至2024年3月在我院确诊的45例狼疮性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17例,女性28例,年龄范围在20-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岁。

患者入组前进行了全面的临床检查,包括尿液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免疫学检测。

治疗方案:所有患者均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

西医治疗以激素为基础,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年龄选择激素的剂量和疗程。

患者口服泼尼松(Prednisone)起始剂量为0.8-1.0mg/kg.d,缓慢减量至0.2-0.3mg/kg.d以维持疗效。

对于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患者,可考虑添加硫酸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或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等免疫抑制剂。

中医治疗以中药汤剂为主,根据患者具体辨证施治。

观察指标:观察指标包括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潜血及免疫学指标,如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等,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治疗12个月及治疗结束时进行检测并记录。

结果: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所有患者的病情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

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尿蛋白水平明显下降,血肌酐水平下降,尿潜血变阴性,免疫学指标改善。

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症状进一步减轻,尿蛋白水平进一步下降,血肌酐水平进一步降低,尿潜血持续阴性,免疫学指标进一步改善。

治疗12个月及治疗结束时,患者的病情得到了稳定控制,尿蛋白水平基本正常,血肌酐水平接近正常范围,尿潜血持续阴性,免疫学指标正常。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病情,降低尿蛋白水平,改善肾功能,减轻症状,达到稳定控制的效果。

狼疮肾炎的中医药治疗进展(一)

狼疮肾炎的中医药治疗进展(一)

狼疮肾炎的中医药治疗进展(一)作者:黄雪霞肖敬李振宗邬文英,史伟【摘要】从病因病机、临床治疗等方面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狼疮肾炎的进展进行了综述,着重在临床治疗上,从分期治疗、分型治疗、中成药的应用、固定方治疗四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及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狼疮肾炎中医药治疗狼疮肾炎(Lupusnephritis,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累及肾脏引起的一种免疫复合物性肾炎。

在SLE患者中,70%有明显的肾损害,肾组织检查光学显微镜下显示90%的患者有肾损害。

结合免疫荧光和电子显微镜检,则100%累及肾脏,在我国肾活检病例中占继发性肾脏病之首位〔1〕。

而约20%的患者可在5年内发展为终末期肾病。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LN发病机制的深入认识,激素、环磷酰胺、环孢素、霉酚酸酯、来氟米特、硫唑嘌呤等药物的应用及血浆置换、干细胞移植等疗法的开展,LN的治疗取得了长足性进展,但仍存在疗效不一、价格昂贵、毒副作用大、临床难以普及、停药后复发率高等弊端和不足。

近年来,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在防治LN方面取得较好的疗效。

笔者就中医药治疗LN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病因病机中医学虽无LN的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阴阳毒”“红蝴蝶疮”“日晒疮”“水肿”“虚劳”等范畴。

中医学认为,LN的发生是由人体先天禀赋不足,阴阳气血失调,加之毒邪侵入,导致毒邪内蕴于肾,血脉凝滞而致。

故本病以肝肾亏虚为本,热毒瘀结为标,本虚标实的症状贯穿疾病的始终。

叶任高等〔2〕认为,LN的发病基础是肾虚,热毒内侵是发病的诱因,热毒内蕴、瘀血停滞是贯穿疾病始终的特征性病机,是导致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

孟如认为,LN的病因多与感受邪毒有关,热毒为患是关键,热毒伤阴可致阴虚火旺。

在内则素体阴虚,易感邪热。

虚热与实火,两热相加,同气相求,肆虐不已,戕害脏腑,损伤气血〔3〕。

中医药治疗狼疮性肾炎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狼疮性肾炎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狼疮性肾炎研究进展中医药治疗狼疮性肾炎研究进展摘要:狼疮性肾炎是一种由自身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所致的肾脏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健康。

目前传统西医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副作用较多。

中医药作为一种兼顾治疗和保健的综合性医学,已经在中医学中对狼疮性肾炎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文章综述狼疮性肾炎的病因病理生理及其西医药物治疗的不足,并阐述了中医药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理论和临床实践,总结并归纳近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研究进展并对前景进行探讨。

关键词:狼疮性肾炎;中医药;免疫系统;治疗Abstract:Lupus nephritis is a kidney autoimmune inflammatory disease caused by autoimmune system dysfunction. It seriously affects the life and health of patients. At present, the tradi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is ineffective and has many side effect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s a comprehensive medicine that pays attention to both treatment and health care, has made certain achievements in the study of lupus nephriti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pathophysiology of lupus nephritis and the shortcomings of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and elaborates on the theory and clinical practi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for lupus nephritis.It summarizes and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for lupus nephritis in recent years, and explores the prospects.Keywords:Lupus nephriti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mmune System; Treatment一、研究背景狼疮性肾炎(LN)是一种由自身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所致的肾脏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是全身性红斑狼疮(SLE)最常见和最严重的病理变化之一。

狼疮性肾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狼疮性肾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通 过 补 体 依 赖 的 细胞 毒 性 作 用 , 清 除 B细 胞 , 达 到 抑 制 并 延 缓
患者中 出现 肾脏 受 累临 床表 现 的可高 达 8 0 %, 如做 肾组肾虚为发 病之 本 , 热毒瘀 结 为致 病 检, 则几乎 1 0 0 % 的患者均有不 同程 度 的肾脏 病理改 变 。L N 络, 之标 。在治疗前 L N患者 大 多呈一 派热 象 , 症 见发 热 、 皮 肤 红 迁延难愈 , 且易反复发 作 , 是 其 治 疗 的 难 点 所 在 。 现 代 医 学 在 口腔溃疡 、 关 节痛 、 血尿 等。而激 素 、 免疫 抑制 剂治 疗干 预 治疗 L N临床表现为慢性 肾炎综合征 和。 肾病综 合征型仍 以糖皮 斑 、 病 机则 发生演变 , 多数学者认 为 , 其病 机演变 的规律 可根 据 质激素联合免疫 抑制 剂为 主 , 在使 用这些 药 物时 , 存在 毒副 作 后 ,
量之初 , 对 于已经临床缓解者 , 邪热 已明显减轻 , 由于阴损则 阳
L N的西医治疗 主要还是 以激 素联合 免疫抑制 剂为主 。临 床 常用的药物有 环磷 酰胺 ( C T X) 、 来 氟米特 ( L E F ) 、 硫 唑 嘌 呤 ( A Z A) 、 他 克莫司 ( F K 5 0 6 ) 和环孢 素 A( C s A) 等, 在L N的不 同 病 理类 型 以及治疗 的不 同阶段 各 自显现 了一定 的优势 , 但均 有 不 同程度的不 良反应 。近 年来 , 吗替麦 考酚酯 ( MM F) 治疗 L N

27 8・
合肾病杂志 2 0 1 7年 3月第 1 8卷 第 3期
C J I T WN, Ma r c h 2 0 1 7 , V o 1 . 1 8 , N o . 3

狼疮性肾炎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狼疮性肾炎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狼疮性肾炎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揭乐琴陈洪字狼疮性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多器官损害的最常见表现,在我国肾活检病例中占继发性肾脏病之首位,成为SLE常见的死亡原因。

随着LN发病机制认识的深入,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霉酚酸酯等的应用,以及干细胞移植疗法的开展,LN的治疗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仍存在药物毒副作用、价格昂贵、难以根治等弊端。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在防治LN方面取得了较好疗效,并弥补了西医治疗的欠缺,展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现对狼疮性肾炎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中医治疗近况目前狼疮性肾炎中医辨证分型治疗颇具特色。

盛梅笑等…将LN活动期分3证型:(1)热毒炽盛证,方选犀角地黄汤或清瘟败毒饮加减;(2)阴虚内热证,方选知柏地黄丸或参麦地黄汤加减;(3)湿瘀壅滞证,方选五苓散合桃仁承气汤加减。

缓解期分4证型:(1)肝肾阴虚证,方选六味地黄丸加减;(2)气阴两虚证,方选参芪地黄汤加减;(3)气血亏虚证,方选八珍汤加减;(4)脾肾气(阳)虚证,方选参芩白术散合金匮肾气丸加减。

疾病后期分2证型:(1)阴阳两虚证,方选金匮肾气丸加减;(2)浊阴上逆证,方选黄连温胆汤加减。

王跃娟等心1认为,LN活动期中医辨证表现为热毒炽盛、阴虚火旺证型,方用犀角地黄汤和五味消毒饮加减;亚急性活动期,中医辨证表现为阴虚邪恋型,方用知柏地黄汤加减;病情缓解期.方用参芪地黄汤加减;静止期,中医辨证可分为3型,即肝肾阴虚型,方用一贯煎加减,气阴两虚型,方用生脉饮加减,脾肾阳虚型主证,方用金匮肾气丸或右归丸加减。

叶任高等"1将74例LN患者分为热毒炽盛、脾肾阳虚、阴虚内热及肝肾阴虚4型,热毒炽盛型方用犀角地黄汤加减,脾肾阳虚型方用真武汤加减,阴虚内热型方用二至丸合大补阴丸加减,肝肾阴虚型方用杞菊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结果总有效率达95.9%。

从以上文献可见,中医药治疗¨在临床上有较好的疗效,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药治疗LN将成为今后发展的方向。

狼疮性肾炎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狼疮性肾炎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狼疮性肾炎的中医药治疗进展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因全身免疫失调导致多脏器损伤的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狼疮性肾炎(I )是SLE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内脏并发症,是最常见的继发性。

肾小球疾病,也是SLE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目前现代医学以糖皮质激素、细胞毒药物及多种新方法(血浆置换、干细胞移植、生物制剂,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冲击疗法)治疗LN,取得了一定疗效,但复发率高、副作用大、价格昂贵。

中医药治疗在提高疗效、改善预后、减少复发和副作用等方面,获得满意疗效。

本文就中医诊治LN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中医学对LN的认识中医学无SLE、LN记载,以其临床表现,当属中医的“发热”、“红蝴蝶”、“日晒疮”、“水肿”、“虚劳”、“悬饮”、“关格”等范畴。

究其原因,盂如认为LN的病因多与感受邪毒有关,热毒为患是关键,热毒伤阴可致阴虚火旺。

在内则素体阴虚,易感邪热。

虚热与实火,两热相加,同气相求,肆虐不已,戕害脏腑,损伤气血。

刘霞认为,阴虚内热,肾元不足是本病发生之内因,内伤外感是其外因,热煎津液,血行不畅,瘀血停滞,故热毒瘀是该病的主要病机。

即内热、肾虚是LN发病基础,热毒内侵是发病的诱因,热毒炽盛、瘀血停滞是贯穿疾病始终的特征性病机,是导致疾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

左芳等认为LN的病因病机总属先天禀赋不足,或饮食劳倦、七情过极、饮食不当导致耗伤正气,导致阴阳气血失调,肝肾亏虚,邪毒乘虚浸淫筋骨经络,流窜脏腑,久之化热,气血热盛,热盛耗气伤阴,煎熬血液,血脉凝滞,气血失调,损伤肾脏而发病,故热、毒、湿、瘀是其病理变化的关键因素。

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

本虚当以肾虚为主,标实则以热、毒、血、瘀为主,邪毒内侵,耗气伤阴,又因肾精亏虚,无力托邪外出,导致阴阳两虚,因而致病。

2 辨证论治2.1 分型论治边天羽将SLE辨为五型,即气血热盛证、气滞血瘀证、气阴两虚血瘀证、脾肾阳虚证、阴阳两虚证,分别采用凉血消风汤加减、疏肝活血汤或狼疮2号方、红斑性狼疮方、脾。

浅述中医药辨治狼疮性肾炎

浅述中医药辨治狼疮性肾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其临床表现不尽相同,病情的异质性较大,尤其以育龄期妇女为多见。

其中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是SLE代表性的脏器损害,50%~70%的患者在疾病过程中出现肾脏受累[1],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继发性高血压、肾功能损害,乃至肾功能衰竭,其中肾功能衰竭是SLE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2]。

LN对疾病的预后影响较大,因而,对于其有效的治疗方案临床意义尤为重大。

目前,西医学对于LN的治疗分为药物和非药物两种,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来氟米特、硫唑嘌呤、环磷酰胺、他克莫司、霉酚酸酯等)、生物制剂(利妥昔单抗、依帕珠单抗等)和抗疟药(羟氯喹、青蒿素等);非药物包括免疫吸附、血浆置换、肾脏替代治疗和移植等[3-5],前者存在诸多药物不良反应、疗效不理想、耐药以及风险评估不确定,后者花费巨大且临床使用范围受限等[6]。

1 LN的中医病名 LN属中医学“阴阳毒”“日晒疮”“温毒发斑”“水肿”“腰痛”“痹证”等范畴[7],诸如:以关节疼痛为主者,《黄帝内经》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

”皮肤表现明显者,《金匮要略》曰:“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文,咽喉痛,唾脓血。

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主之。

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

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主之。

”浮肿与皮损并见者,明·朱梓《普济方·肾脏门》言:“夫肾脏风毒流注腰脚者,其状腰脚沉重,筋脉拘急,或作寒热,或为疼痛,或发疮疡。

”2 LN的病因病机 《黄帝内经》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因LN的证候表现不一,病情复杂多变,归其病因病机总属正虚邪实,正虚以肾虚为主并且贯穿疾病全过程;邪实以风湿、湿热、瘀血为要,两者相互作用,使疾病反复多变,缠绵难愈。

狼疮性肾炎,中西医治疗,总结

狼疮性肾炎,中西医治疗,总结

狼疮性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多系统受损,具有多种自身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肾脏是其主要受累器官之一,是最常见的继发性肾脏病。

狼疮性肾炎( lupus nephritis,LN)是SLE较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根据肾脏病理检查,结合免疫病理和电镜检查,发现几乎所有的患者均可出现肾脏受累,有5%-20%的患者10年内进展为终末期肾脏病。

LN是决定SLE预后最重要的因素之一,LN的正确诊治对提高SLE患者的生存率、改善SLE的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LN发病机制的深入探索,LN的治疗取得了长足性进展,患者生存率明显提高。

我国古代医学文献中对狼疮性肾炎虽没有明确的名称描述,但根据其临床症状可列入祖国医学“红蝴蝶斑”、“阴阳毒”、“鬼脸疮”、“温毒发斑”、“日晒疮”、“痹证”、“心悸”、“喘证”、“悬饮”、“水肿”、“虚劳”等范畴。

畦书魁主张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周痹”名之,以狼疮性肾炎出现水肿、蛋白尿及肾功能衰竭、小便不利者,称为“肾痹”。

此病名既明确指出主要的病变部位,又体现了本病属于“痹证”,可出现关节疼痛及其他器官受累的特点,比较适合用作狼疮性肾炎的中医病名。

中医认为本病多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肾精亏虚或七情内伤,阴阳失调;或肾精素亏,复感邪毒,或服食毒热之品,致气血阻滞,运行不畅,邪毒久稽经络血脉所致。

【病因病机】目前SLE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大都认为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激素水平的变化等因素有关。

LN的发病机制主要与自身抗原抗体复合物在肾小球、肾小管-间质和血管的沉积有关,属于免疫复合物型肾小球肾炎。

免疫系统紊乱贯穿了LN的整个发病过程。

遗传等内在的易感因素加上外在的环境因素(也包括感染或其他不明抗原的刺激等),导致免疫系统发生异常的免疫应答,使自身细胞的抗原,特别是内源性DNA抗原发生变异,这些变异的自身抗原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大量的致病性自身抗体,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或者循环中的抗DNA 抗体等抗原,先与肾小球基底膜结合,再与循环中相应抗体结合,形成原位免疫复合物,两者均能激活补体,引发由多种炎症细胞和炎症因子参与的炎症反应,引起肾脏病变。

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45例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45例疗效观察

2023-11-01•引言•病例介绍•治疗方法•治疗结果•结论与讨论目•参考文献录01引言研究背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好发于育龄期女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狼疮性肾炎(LN)是SLE的肾损害表现,也是导致SLE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传统西医治疗LN以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为主,但长期使用副作用较大,且部分患者对激素依赖或耐药。

中西医结合治疗LN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研究旨在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研究目的和意义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是否能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意义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提供临床依据,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研究方法一般资料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确诊为狼疮性肾炎的45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组。

治疗方法西医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治疗。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生活质量评分等。

02病例介绍病例选择选取标准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某三甲医院的45例狼疮性肾炎患者,年龄在18-60岁之间,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排除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依从性差的患者。

病例特点性别分布45例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30例,男女比例为1:2。

年龄分布患者年龄分布在18-60岁之间,其中20-40岁之间患者人数最多,占66.7%。

病程分布患者病程最短为6个月,最长为10年,平均病程为(3.5±1.2)年。

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给予中药汤剂口服或中药灌肠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过程常规给予免疫抑制剂、激素、抗凝、降压等治疗。

西医治疗根据患者的中医证型,选用不同的中药汤剂,如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水渗湿等。

同时可配合中药灌肠治疗,以减轻肠道炎症反应。

狼疮性肾炎的中医药诊疗进展

狼疮性肾炎的中医药诊疗进展

关键词狼疮性肾炎多靶点药物治疗中医药疗法综述
R 中 图 分 类 号 259.932.42
文献标志码 A
X l l 文 章 编 号 1672-397 (2016) -0082-04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 L E )是 一 种 常 见 的 全 身 性 自 身 免 疫 性 疾 病 ,其主要 由于自身抗原抗体相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 靶 器官,从而导致多系统免疫性损害。S L E 在我国人 群中的患病率约为70A 0 万 ,以中青年女性为主。狼 疮 性 肾 炎 (1upus nephritis,LN )是系统性 红 斑 狼 疮 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约 5 0 % 以 上 S L E 患者会出现肾 脏 受 累 表 现 ,而发生肾病理损伤的概率几乎为 1 0 0 % 。大 约 2 0 % 的 L N 患 者 可 在 5 年之内进展为终 末期肾病[1]。因此,寻找行之有效的L N 诊疗方案具


狼疮性肾炎的中医药诊疗进展
胡平新1 金思佳1 鲁 盈 2 (1.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浙江杭州310053; 2.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浙江杭州310012)
摘 要 近 年 来 ,中 医 中 药 对 治 疗 狼 疮 性 肾 炎 (LN)研 究 颇 多 ,成 为 临 床 治 疗 L N 的 有 力 武 器 。但 目 前 ,中 医 在 L N 的 L N 病 名 、病 因 病 机 、理 法 方 药 上 尚 未 统 一 。 对 于 ,中 医 百 家 争 鸣 ,既 有 单 纯 辨 证 论 治 ,亦 有 分 期 施 治 ,临 床 疗 效 可 靠 。 在
Exp Med Biol,2006,579:149.
第一作者:李睿瑛(1989— ),女 ,硕士研究生,中

狼疮性肾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进展

狼疮性肾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进展

用益肾化瘀透邪方;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SLEDAI评分、肝肾功能、血浆白蛋白、白细胞计数等
指标;临床有效率:实验组96. 15%,对照组69- 23%。 项协隆等0151将108例LN患者分为激素+环磷酰胺
组(52例)、激素+环磷酰胺合昆仙胶囊组(56例),
总有效率:中西结合组87. 5% ,西药组67.3%。陈 健0161将60例LN患者随机分2组,西药组予强的松
*基金项目:云南省科学技术厅-云南中医学院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02018FF001 ( -037) 1 第一作者简介:杨翔(1993 - % ,男,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医肾病的防治研究。
△通信作者:林丽,E - mail: 1602336898@qq. com
2021年第42卷第6期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组织病理改变,具有良好肾保护作用;同时,黄h生脉
二至饮+激素相较于激素组在改善脾淋巴细胞增殖
功能及脾指数方面有显著差异,能显著增加T淋巴细
胞的增殖功能,显著改善激素诱导的免疫抑制状态;
表明黄h生脉二至饮+激素治疗LN有明显的增效减
毒效应。
此外,多项研究对激素耐药狼疮鼠运用三七皂-
(PNS)治疗进行了系列实验,均采用激素灌胃的方式 建立了激素耐药的狼疮鼠模型,其后分别检测了激素
减少促炎因子释放改善LN病情。
2实验研究方面
2-1增效减毒效应及安全性实验项晓骏等[27]选
取20只健康昆明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0. 9%氯化钠
溶液),同时将60只MRL/lpr小鼠随机分为3组,即
模型组(0.9%氯化钠溶液)、西药组(泼尼松)、联合
组(解毒祛瘀滋阴汤+泼尼松)各20只;结果显示解

狼疮性肾炎中西医治疗现状

狼疮性肾炎中西医治疗现状

狼疮性肾炎中西医治疗现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为常见的结缔组织病,可侵犯全身各器官,肾脏为主要受累器官之一,称为狼疮性肾炎。

病因未明,仍为一种只能控制而不能根治的疾病,10%~30%的狼疮性肾炎会进展至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本文就目前狼疮性肾炎的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进行归纳评述。

标签:狼疮性肾炎;西医治疗;中医治疗;中西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临床表现复杂、病程迁延反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血清中出现抗核抗体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和多系统受累是SLE的两个主要特征。

发病率为4~250/10万人,我国70/10万人,其中女性113/10万人。

肾脏为主要受累器官之一,称为狼疮性肾炎(LN),是SLE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LN的死亡率从20世纪50年代的4年存活率仅50%,提高到目前15年的存活率高达80%[1],10年的存活率也高达90%以上[2],但因SLE病因未明,仍为一种只能控制而不能根治的疾病,10%~30%的LN会慢慢地进展至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如何进一步改善狼疮性肾炎的治疗方案,对降低SLE死亡率,至关重要。

1 西医药物治疗目前临床治疗SLE的基本药物依然为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药物。

糖皮质激素可有效控制LN的肾外症状,减轻肾脏病变和保护肾功能,临床多采取激素与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

1.1 急重症治疗1986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NH)的研究结果表明,口服泼尼松龙联合CTX冲击治疗,对于重症SLE有较好效果,一时成为治疗增生性LN的经典治疗方案。

CTX冲击治疗具有较多副作用,如骨髓抑制、肝脏损害、出血性膀胱炎、尤其是感染等并发症,是制约此方案的重要原因。

霉酚酸酯(MMF)是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药理活性为霉酚酸,MMF在体内脱脂后产生霉酚酸,再通过选择性抑制细胞鸟嘌呤核苷酸的经典合成途径,抑制T和B细胞的增殖,抑制抗体产生。

Chan等[3]的研究表明,与CTX冲击疗法联合口服泼尼松龙相比,MMF联合口服泼尼松龙治疗Ⅳ型LN具有相似的疗效,但感染等副反应明显减少,是比较安全的有效的治疗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 , 用 知 柏 地 黄 汤 加 减 : 解 期 中 医 辨 证 多 表 现 为 气 阴 两 方 缓 虚 型 , 以益 气 养 阴 、 热 散 瘀 为 法 , 用 参 芪 地 黄 汤 加 减 ; 治 清 方 静 止期 中 医 辨 证 可 分 为 以下 3型 , 肝 肾 阴 虚 型 、 阴 两 虚 即 气 型 、 肾 阳虚 型 , 别 给 予 一 贯 煎 、 脉 饮 、 匮 肾 气 丸 或 右 脾 分 生 金

中 医药 治疗 狼 玮
( 建 中 医药 大学 附属人 民医院 , 建 福 州 3 0 0 ) 福 福 5 0 0
摘 要 系统 性 红 斑 狼 疮 ( L ) 一 种 累 及 多 系 统 、 SE 是 多器 官 具 有 自身 抗 体 的 自身 免 疫 性 疾 病 , 疮 性 肾 炎 ( N) S E 最 狼 L 是 L 常 见 和 最 重 要 的 内脏 并 发 症 , 医 药 治 疗 具 有 独 特 优 势 。 本 中 文 试 图从 辨 证分 型论 治 、 期 治 疗 、 分 中药 固定 方 治 疗 、 成 药 中
2 分 期 治 疗
系统 性 红 斑 狼 疮 ( L ) S E 是一 种 累 及 多 系 统 、 器 官 具 有 多
自身 抗 体 的 自身 免 疫 性 疾 病 J狼 疮 性 肾 炎 ( N) S E最 , L 是 L 常 见 和最 重要 的 内 脏 并 发 症 , 是 最 常 见 的 继 发 性 肾 小 球 疾 也 病 和 S E患 者 死 亡 的 主 要 原 因 。 L 临 床 表 现 有 不 同 程 L N 度 的 蛋 白 尿 、 尿 或 肾 病 综 合 征 , 数 患 者 甚 至 出 现 肾 功 能 血 少 迅 速 减 退 。 目前 , 代 医 学 以 糖 皮 质 激 素 、 胞 毒 药 物 及 多 现 细 种 新 方法 ( 浆 置 换 、 细 胞 移 植 、 物 制 剂 、 剂 量 免 疫 球 血 干 生 大
血 、 血 解 毒 为 原 则 。孙 伟 强 调 动 态 分 期 辨 证 : 动 期 中 凉 活 医辨 证 表 现 为 热 毒 炽 盛 、 虚 火 旺 证 型 , 以 清 热 解 毒 、 阴 阴 治 滋 降火 为 法 , 用 犀 角 地 黄 汤 和 五 昧 消 毒 饮 加 减 ; 急 性 活 动 方 亚 期 中 医辨 证 表 现 为 阴 虚 邪 恋 型 , 以 滋 阴 降 火 、 热 凉 血 为 治 清
用 等 方 面 具 有 一定 优 势 , 已被 广 泛 采 纳 。
关键 词 : 疮 性 肾炎/ 医 药 疗 法 ; 述 ; 期 治 疗 狼 中 综 分
中 图 分 类 号 : 9 .4 R5 3 2 2 文 献 标 志 码 : B
d i1 3 6 / .sn 1 0 o :0. 9 9 j is . 0 1—6 1 . 0 2 0 . 3 9 0 2 1 .7 0 7
史 伟 在 泼 尼 松 开 始 治 疗 阶 段 以 养 阴 清 火 、 热 解 毒 、 清
凉血止 血为主 , 泼尼 松 减 量 阶 段 以 益 气 养 阴 、 脾 补 肾 、 血 健 活 化 瘀 为 主 , 尼 松 维 持 量 阶 段 以 温 补 脾 肾 、 阴 填 精 、 气 活 泼 滋 调
1 辨 证 分 型 论 治
归 丸 加 减 治 疗 。 叶 任 高 … 张分 阶段 治 疗 加 辨 证 论 治 相 结 主
周 仲 瑛 认 为 , 病 以 肝 肾 阴 虚 为 根 本 , 毒 伏 营 是 关 本 热
合 的中医治疗方法 , 即病情 活动期 , 中医辨证 表现 为热 毒炽
2组 , 照 组 2 对 8例 单 纯 西 药 治 疗 , 疗 组 3 治 O例 在 对 照 组 基 础
治 疗 等 方 面 探 讨 该 病 , 出 中 医 药 对 L 的 治 疗 在 提 高 疗 得 N
效 、 善预 后 、 改 降低 复 发 率 、 少 激 素 用 量 、 轻 西 药 毒 副作 减 减
蛋 白 冲击 疗 法 ) 疗 L 取 得 了 一 定 疗 效 , 仍 存 在 疗 效 不 治 N, 但


价 格 昂贵 、 副 作 用 大 、 床 难 以 普 及 、 药 后 复 发 率 高 毒 临 停
等 弊 端 。 中 医 药 治 疗 在 提 高 疗 效 、 善 预 后 、 少 复 发 和 副 改 减 作 用 等方 面 获 得 比较 满 意 的疗 效 。笔 者 就 中 医 药 近 年 来 治 疗 L N的 研 究 进 展 综 述 如 下 。
中 益 气 汤 或 大 补 元 煎 加 减 。 邱 明 山 等 在 西 医 治 疗 基 础 上
辨证分为热毒炽盛 型 、 阴虚 内热 型 、 阴 两 虚 型 、 肾 阳虚 型 气 脾 4型 , 别 给 予 清 瘟 败 毒 饮 、 分 四妙 勇 安 汤 合 增 液 汤 、 氏 清 暑 李
益气汤 、 生肾气丸加减 治疗 , 床治 愈 1 济 临 1例 , 转 2 好 2例 , 无 效 5例 , 亡 0例 。 罗 东 萍 将 5 死 8例 L 患 者 随 机 分 为 N
中 医研 究 2 1 0 2年 7月 第 2 5卷 第 7期
T M R sJ l 0 2 V 1 2 o 7 C e .uy2 1 o . 5 N .
・7 ・ 3
文 章 编 号 :0 1— 90 2 1 )7— 0 3— 3 10 6 1 (0 2 0 0 7 0

综 述
上 中 医 分 为 4型 : 毒 炽 盛 型 、 虚 内 热 型 、 阴 两 虚 型 、 热 阴 气 肝
肾 阴 虚 型 治 疗 。结 果 显 示 , 西 医结 合 在 提 高 总 缓 解 率 、 中 降
低 药物不 良反应发生率及改善 生化 指标均得到满意效 果 , 差
别有统 计学意义 ( P<00 ) .5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