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 物质的变化 专题练习
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后练习题附加答案(选择题)
![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后练习题附加答案(选择题)](https://img.taocdn.com/s3/m/5926209ebb4cf7ec4afed075.png)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化学变化常伴随放热、发光等现象B.化学变化一定有其它物质生成。
C.化学变化一定比物理变化剧烈。
D.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2、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的类型不同,这种变化是()A、汽油挥发B、粉碎矿石C、水变成冰D、木材燃烧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食物腐败B、钢铁生锈C、瓦斯爆炸D、锅炉爆炸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灯泡发光B、空气液化C、光合作用D、海水晒盐5、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A、产生耀眼的白光B、放出大量的热C、生成白色固体,该变化的类型是, 你依据的理由是现象。
6.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A、气体生成B、沉淀生成C、新物质生成D、颜色改变7.在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煤气燃烧B、瓷碗摔碎C、食物腐烂D、面粉发酵8.化学变化的特征是()A、有发光、发热现象B、物质的状态或颜色发生变化C、有气体放出或沉淀生成D、有其它物质生成9.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火药爆炸B、煤的燃烧C、矿石粉碎D、钢铁生锈10.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融化成水B、钢铁生锈C、钢锭轧成钢条D、蜡烛熔化11.下列变化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是()A、从矿山上开采矿石,再将矿石粉碎B、酒精挥发成酒精蒸气,酒精蒸气在空气中燃烧C、钢锭轧成钢条,钢条又拉成钢丝D、冰融化成水,水蒸发变成水蒸气12.下列变化可能属于化学变化,也可能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燃烧B、爆炸C、熔化D、冷凝13.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的类型不同,这种变化是()A、蒸发水B、干冰升华C、水变成冰D、煤炭燃烧14.判断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A、产生耀眼的白光B、放出大量的热C、生成白色固体D、镁带消失15.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光照条件下,以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为原料合成淀粉、葡萄糖等有机物;动物的呼吸作用是在氧气的作用下,分解有机物,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1单元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1单元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c0e0b74693daef5ef73dab.png)
初三化学绪言;第一单元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同步练习(答题时间:45分钟)1. (威海)下列不属于...化学科学研究范畴的是()A. 将废旧塑料变成汽车燃料B. 研制新型航空材料C. 研制新药D. 研究地壳板块结构及运动规律2. (烟台)为纪念化学学科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联合国将2011年定为“国际化学年”。
下列对化学学科的认识中错误的是()A. 化学为人类研制了新材料B. 化学的发展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C. 化学为人类提供了新能源D. 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3. 以下是海南省部分市县特产,其制作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海口铁画B. 椰岛米酒C. 屯昌剪纸D. 石山木雕4. 下列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了自己化学性质的是()A. 我是紫红色固体B. 我在天然界中硬度最大C. 我在常温下是气体D. 我会生锈*5. 下列诗词句或典故描述的主要是物理变化的是()A. 水滴石穿,金石可镂B.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C.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D.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6. 下列现象或事实中,能说明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蜡烛熔化B. 放热C. 发光D. 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7. 下列过程不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得能量的是()A. 利用炸药爆炸开山炸石B. 利用煤燃烧发电C. 利用汽油燃烧驱动汽车D. 利用水力发电*8. 实验室里,几种物质在互相谈论着。
你认为它们的叙述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试管:我被摔碎了B. 灯泡:我通电后发光了C. 冰块:我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融化了D. 铁钉:我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生锈了*9. 2012年2月28日9时30分,河北赵县克尔化工厂硝酸胍车间发生爆炸,造成16人死亡,43人受伤。
下列关于爆炸物硝酸胍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白色粉末B. 易燃C. 熔点212℃D. 具有刺激性*10. 下列各组物质,最好利用其化学性质不同来区分的是()A. 食盐和胆矾B. 铝块和铜块C. 水和澄清的石灰水D. 酒精和蒸馏水*11. 著名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西博格说过:“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随堂练习(学生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随堂练习(学生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8d16a70242a8956bece4fa.png)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各物质的叙述中,其中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B. 石蜡受热会熔化C. 酒精容易挥发D. 氧气能变成淡蓝色液氧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木已成舟B. 蜡烛熔化C. 食物霉变D. 汽油挥发3.我们生活在千变万化的物质世界里。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蜡烛燃烧B. 冰雪融化C. 木材制成桌椅D. 水果榨汁4.下列现象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不可能产生的是()A. 颜色改变B. 发光放热C. 物种减少D. 体积膨胀5.“天宫一号”用“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运载火箭在升空时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火箭点火B. 导流槽内的水受热汽化C. 隔热材料脱落D. 整流罩脱落6.下来说法不正确的是()A. 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B. 人类利用化学合成了成千上万的物质C. “绿色化学”是指与绿色植物有关的化学D. 化学在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7.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 光合作用B. 食物消化C. 粉笔折断D. 木材燃烧8.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涉及到许多变化。
下列变化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 用石灰浆涂抹墙壁后,表面有水珠生成B. 在口中咀嚼米饭或馒头时感到有甜味C. 用干冰做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D.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二、填空题9.古典文学是国之瑰宝,下列古诗句中哪些涉及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变化?请填入横线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________.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________.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________10.化学是在________的基础上,研究物质的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以及________的基础自然科学.化学研究的对象是________.1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氧气用于炼钢C.氮气用作保护气D.铜用作________.12.小芳同学从超市购买了一瓶维生素C泡腾片.如图是标签上的部分内容:小芳同学根据使用说明将维生素C泡腾片放入一杯水中,发现维生素C泡腾片逐渐溶解,产生大量气泡,片刻后变成为一杯鲜甜的橙味饮品.小芳同学感到很好奇,产生的气泡是什么呢?请参与小芳同学的探究:根据维生素C泡腾片贮藏条件,请说明保存时要低温和防潮的原因________ .三、解答题13.什么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各举出日常生活中两种变化的二个例子.四、实验探究题14.完成下列实验叙述。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练习题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75c31a9f65ce0508763213e7.png)
46.下列各组物质都是生活中的常见物质,请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写出鉴别它们的方法:
①醋和酱油;②白糖和食盐;③铁丝和铜丝;④水和汽油。
47.①铁熔化成铁水②葡萄酿成酒③铜能变成铜绿④胆矾是蓝色晶体⑤食物变质⑥通电后灯泡中的钨丝发热、发光。上述情况:
(1)描述物理性质的是;(2)描述化学性质的是;
32.(多选)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牛奶变酸B.灯泡通电C.酒精挥发D.蜡烛燃烧
33.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木炭燃烧B.食物腐烂C.矿石粉碎D.火药爆炸
34.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16.下列各组物质中,必须利用化学性质的不同才能区别的是( )
A.水和食醋 B.铜片和铝片 C. 水和澄清石灰水 D.铁粉和食盐
17.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密切相关。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活性炭用于防毒面具 B.金刚石作装饰品 C.铜丝作导线 D.氢气作高能燃料
18.“飞天壮歌——中国首次太空漫步航天展”于5月24日在南京展区圆满结束。航天所用燃料之一为液氢,下列说法中属于H2的化学性质的是( )
27.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可燃性B.酸碱性C.氧化性D.挥发性
28.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铝合金用于制造门窗B.氢气用于清洁燃烧
C.食醋用于清除水壶中的水垢D.氮气用于制化肥
29.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A.玻璃破碎面包发霉B.榨取果汁工业上制取氧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D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同步练习题(有答案).docx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D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同步练习题(有答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bd1ec8879ec3d5bbfd0a7459.png)
D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同步练习题(有答案)一、基础练习:1.物理变化是指____________化学变化是指_________________,其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2.物理性质是指________化学性质是指______其根本区别是_______3.水蒸发是___发生了改变,___没有发生改变,硫酸铜晶体碾碎是_____发生了改变,___没有发生改变,他们的共同特点都是____没有改变。
都属于_____(填什么变化或什么性质)4.将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现象是_____,这种颜色的沉淀物叫_______,变化中有原物质___(填是或否)发生改变;向石灰石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变化中原物质___(填是或否)发生改变。
他们的共同特点都是_____发生了改变,都属于_____(填什么变化或什么性质)5.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____有物理变化的发生,但在发生物理变化时___有化学变化的发生。
6.物质发生颜色改变、产生气体、产生沉淀、发光、发热,这些现象____(填是或否)可以确定物质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7.在描述物质的性质时,常用到的字或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二、巩固练习0(泸州市2015).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金块抽成金线 B.干冰升华 C.可燃冰燃烧 D.蔗糖溶解于水1.下列词语中,主要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量体裁衣B.铁杵成针C.木已成舟D.火上浇油2.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白磷燃烧 B.冰雪融化C.花生霉变D.消毒杀菌3.下列变化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A.铁生锈B.纸张燃烧 C.葡萄酿成酒D.水结成冰4.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浊液过滤B.冷却结晶C.雕石成像D.铁锅生锈5.下列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玻璃破碎B.饭菜变馊C.酒精挥发D.冰雪融化6.下列现象中一定化学变化是A.滴水成冰B.纸张燃烧C.花香四溢D.灯泡发光7.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融化成水B、钢锭拉成钢丝C、铁钉生锈D、酒精挥发8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冰川融化B、铁钉生锈C、蜡烛燃烧D、食物变质9.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融化B.酒精挥发C.胆矾研碎D.粮食酿酒10.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粮食酿酒B. 湿衣晾干C. 酒精挥发D. 冰雪融化1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车胎爆炸 B.高粱酿酒 C.玻璃破碎 D.干冰升华1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白磷自燃B.冰雪融化C.蜡烛燃烧 D. 粮食酿酒1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轮胎爆炸B.冰雪融化C.葡萄酿成酒D.萝卜切成丝14.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纸张燃烧B. 牛奶变酸C. 燃放鞭炮D. 蜡烛熔化15.下列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铁生锈B.石蜡熔化C.水变成水蒸气D.酒精挥发16. 生活处处有化学。
2020年秋九年级人教版化学《物质的性质与变化》专练(有答案)
![2020年秋九年级人教版化学《物质的性质与变化》专练(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2fbcd4f705cc175427092c.png)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练习1.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首先要了解它研究的主要内容,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
①物质的性质和组成结构②物质的结构和变化规律③物质的运动规律④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规律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O)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15km的高空,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2.臭氧(3物,氧气能在放电的情况下转化为臭氧.氧气能转化为臭氧属于()A.化学变化B.物理变化C.化学性质D.物理性质3.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化学性质,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铜绿受热易分解、鲜牛奶变质B.氧气不易溶于水、用粮食酿酒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钢丝球刷碗D.铜丝能导电、洁厕精除垢4.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石灰石用作建筑材料 B.锰钢用作钢轨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5.下列叙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描述的是()A.通常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C.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能缓慢分解,若有催化剂,则能更快分解D.加压、降温时,氧气由气态变成淡蓝色的液态氧6.对下列各组两种外观相似的物质,不能用闻气味的方法来区别的是( )A.汽油、食用油B.食盐、砂糖C.酱油、食醋D.白酒、矿泉水7.下列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 )A.B.C.D.8.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表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氧气无色无味B.铝呈银白色C.食盐易溶于水D.碳酸易分解9.下列叙述中,前者属于物质发生的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B.镁在空气中燃烧;食物在夏天易变质C.氢氧化铜受热易分解;汽油燃烧D.石灰石可以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蜡烛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10.某化工厂发生氯气爆炸事故后,抢险人员在疏散群众的同时,用喷雾水枪对现场喷射稀氢氧化钠溶液,隔日现场已闻不到氯气的气味、看不到氯气的黄绿色了。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测试题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2d0ac054fad6195f302ba640.png)
初中九级上册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测试题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020-011.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A化学变化—— B )矿石粉碎火药爆炸轮胎爆炸金属生锈熔化沸腾汽油挥发食物腐烂电灯通电后发光发热镁条失去光泽用高梁酿酒可燃物燃烧湿衣服晾干铜抽成铜丝白糖熬成糖块油脂和火碱熬成肥皂泥土压成砖坯冰化成水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空气被液化燃放烟花爆竹海水晒盐2.判断下列性质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A化学性质—— B )酒精易挥发汽油可燃水可变成冰食盐有咸味空气无色无味银能导电钠很软常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铁的熔点为1535 ℃木头能浮于水上氧气可以支持燃烧铜绿受热可分解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以粮食为原料可酿酒食物放置时间长了易变质3.(2007浙江)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灯泡通电发光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湿衣晾干D.食盐水的蒸发4.(2007浙江)下列物质变化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衢江大桥人行道边的铁扶手生锈了B.甲同学将一大块橡皮切成两半,分一半给乙同学C.春天,校园内的桂花树发芽了D.往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产生沉淀5.(2005海南)实验室用双氧水(H2O2)制取氧气时,常加入少量的MnO2,MnO2在反应中起()A.催化作用B.吸附作用C.干燥作用D.还原作用6.(2007年烟台)淀粉酶可以将人体不能直接吸收的淀粉转变成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下图是淀粉酶对淀粉作用过程的示意图。
对该过程的表述错误的是()A.酶起催化作用B.是物理变化C.是化学变化D.酶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7.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侯氏制碱法”用空气、水、食盐生产纯碱和化肥B.夜幕降临,珠江两岸霓虹灯通电后发出美丽的亮光C.青铜受热融化后浇铸成各种形状的工艺品D.自来水通过蒸馏变成可饮用的瓶装蒸馏水8.(2007年河北省)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金刚石制作刀具B.水作溶剂C.用16%的食盐水选种D.氧气供给呼吸9.( 2006年无锡市)古代“山顶洞人”从事的生产活动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采集野果B.钻木取火C.狩猎捕鱼D.缝制衣服10.( 2006年无锡市)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 .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B .金属铝制易拉罐C .碳酸氢钠用于焙制糕点D .铜线用于制电缆11.(2006年安徽省)下列能量的转化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水力发电B .煤燃烧发电C .太阳能热水器提供热水D .电取暖器取暖12.(2007长寿区)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锌片投入稀硫酸中B .高温锻烧石灰石C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D .在氧气中点燃铝箔13.(2007浙江省)有一种无焰野外加热器,由镁和水反应产生热量来进行加热,化学方程式为Mg+2H 2O 催化剂Mg(OH) 2+H 2↑。
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b45f34d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7d.pn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同步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石蜡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其化学性质的是()A.硬度小B.密度小于水C.能燃烧D.难溶于水2.下列化学反应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木炭燃烧B.生石灰和水反应C.白磷缓慢氧化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3.下列变化中,变化的本质与其他几项不同的是()A.湿法冶铜B.侯氏制碱C.海水晒盐D.黏土烧瓷4.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吸附性B.溶解性C.氧化性D.挥发性5.下列现象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星火燎原B.披荆斩棘C.死灰复燃D.釜底抽薪6.化学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石墨导电B.葡萄酿酒C.铁丝生锈D.烟花燃放7.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
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B.液体加热C.闻气味D.液体读数8.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A.取B.称C.闻D.洗9.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有着本质区别的是()A.衣服晾干B.铁生锈C.电灯发光D.轮胎爆裂10.下列化学反应中,吸收热量的是()A.氧化钙与水反应B.镁与稀盐酸反应C.碳与二氧化碳反应D.白磷在空气中燃烧11.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下列古诗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卜算子﹒咏梅》)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C.贾不贾,白玉为床,金作马。
(《红楼梦》)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二、多选题12.下列物质颜色为黑色的是()A.氧化镁B.二氧化锰C.碳酸氢铵D.氧化铜13.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叙述中,利用化学性质的是()A.氮气用作食品防腐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C.用活性炭吸附毒气D.用CO冶炼金属14.下列物质的应用主要利用化学性质的是()A.洗涤剂洗餐具B.海水晒盐C.自制汽水D.探究铁生锈条件三、填空题15.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填空:(1)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同步练习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0220fccc7931b764ce156d.pn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同步练习含答案C.③④⑥D.③⑤⑥5.如图所示是探究有关物质变化的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装置A中的现象:水沸腾,生成水蒸气,在玻璃片上凝成水珠。
试管内发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2)上图装置B中,将一块大理石用锤子凿成小块,放入试管中,再向试管中倒入少量盐酸,可观察到大理石表面有气泡冒出,并逐渐减少,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上述实验过程中:物理变化有大理石用锤子凿成小块;化学变化有大理石与盐酸的反应;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考点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6.下列是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D)7.常用的“灭火弹”内装有液态四氯化碳,使用时液态四氯化碳迅速转变为气态并覆盖在火焰上。
据此推测四氯化碳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B)A.不支持燃烧B.容易燃烧C.密度比空气的大D.容易汽化8.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B)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天然气用作燃料C.液氮用作冷冻剂D.银用于制作导线练习1.下列叙述中,前者属于化学性质,后者是能表现出该项性质的化学变化的一组是(D)A.酒精易燃烧,将酒精滴在手心感到凉爽B.汽油能燃烧,人靠近汽车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C.铁的熔点高达1 535 ℃,熔化的铁在空气中变成黑色物质D.蜡烛有可燃性,点燃蜡烛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气体2.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变化及物质的用途的关系如下:(1)请用下列两种叙述的序号填空: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说明氢气具有可燃性b.镁粉能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可用作照明弹②b;③a。
(2)请用除上述外的两种叙述填空:①蜡烛具有可燃性,决定了其在空气中燃烧的变化;④铜能用作导线,反映了其具有导电性。
中考训练1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B)2.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蕴含着化学变化的是(B)A.木已成舟B.火上浇油C.量体裁衣D.滴水成冰3下列性质属于化学考试所用纸张化学性质的是(C)A.白色B.不溶于水C.可燃性D.易撕碎4.下列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有本质的区别,它是(D)A.纸张燃烧B.粮食酿酒C.火药爆炸D.湿衣服晾干5某固体物质受热后变为气体,这种变化属于(C)A.一定是物理变化B.一定是化学变化C.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突破练习小强同学对镁带及其燃烧进行如下探究后,要填写如下实验报告,请协助他填写下面的空白。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6595baf9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ec.png)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同步练习第1课时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知识要点分类练】知识点1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A.状态和颜色改变B.有其他物质生成C.有气体放出D.发光、放热2.下列事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3.我国古代科技发展成果卓著,下列成果的应用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司南指示方向B、高温烧制陶瓷C、古代湿法炼铜D、谷物酿造美酒知识点2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4.请根据你对本节课实验的观察,填写下表格:实验内容主要实验现象液体中出现(1)在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2)在盛有少量石灰石的试管中加入石灰石表面有适量稀盐酸(3)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4)归纳整理:以上三个实验中发生的都是化学变化,在生成其他物质时,常常伴随,等现象。
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但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发生的依据。
【规律方法综合练】5.下列关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认识错误的是()A.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没有其他物质生成B.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C.化学变化一定有明显现象,物理变化通常没有明显现象D.化学变化在生成其他物质的同时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6.下列有关化学变化的认识错误的是()A.观察到胆矾溶于水后溶液呈蓝色,说明该溶解过程是化学变化B.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C.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D.爆炸可能是化学变化7.某同学进行如图1-1-2所示实验,向盛有石灰石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他可以先根据从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推测石灰石和盐酸发生了化学变化;再根据从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判断有新物质生成,所以石灰石和盐酸发生了化学变化。
【考题展示】8.(2022.青岛)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滴水穿石B、钻木取火C、绳锯木断D、木已成舟E、凿壁偷光F、铁杵磨针G、百炼成钢H、云开雾散第2课时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知识要点分类练】知识点1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1.下列有关家庭厨房中所熟悉的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水在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液体B、食盐能溶于水C、面粉是白色粉末D、铁锅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生锈2.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木炭在空气中能燃烧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石灰石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D、胆矾是一种蓝色固体知识点2 性质和用途的关系3.为了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还是二氧化碳,最合适的方法是()A、闻气味B、测定质量C、观察颜色D、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瓶中4.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练习题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cff07ad9f78a6529647d53d8.png)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练习题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下列食品、调味品的制作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 水果榨果汁B. 黄豆酿酱油C. 糯米酿甜酒D. 鲜奶制酸奶2.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葡萄酿成酒B. 木炭燃烧变成灰烬C. 轮胎爆炸D. 爆竹爆炸3.大气中有两种氧元素组成的单质,即氧气和臭氧(O3)。
在一定条件下,部分氧气转化为臭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以上变化属于物理变化B. 以上变化属于化学变化C. 氧气和臭氧是同种物质D. 臭氧是化合物4.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甘薯酿酒B. 石蜡熔化C. 烟花爆炸D. 食物腐败5.食品安全是当今人们关注的热点,一些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制造伪劣食品,下列事件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用工业酒精和水兑制成“酒精”B. 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假奶粉”C. 用色素、水、食盐等兑制成“假酱油”D. 用硫磺燃烧后的气体熏蒸粉丝以达到“美白”效果6.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氢氧化钠易潮解B. 浓盐酸易挥发C. 氯化钠易溶解D. 碳酸易分解7.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冰块受热变为液体B. 熨斗通电后变热C. 樟脑球在衣柜中消失D. 吃进的食物被消化8.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里,而物质在不断地变化.以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大米酿酒B. 菜刀生锈C. 湿衣晾干 D. 食物腐败9.(2016•淄博)“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的物理变化的是()A. 粮食酿酒B. 纺纱织布C. 烧制瓷器 D. 冶炼生铁二、填空题(共4题;共12分)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 ;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B.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________11.从H、C、O、Na、Cl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一种符合下列内容的物质,请用化学式表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1“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知识归纳练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1“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知识归纳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29c49f9958fafab068dc02d4.png)
1.1“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知识归纳练习题一、选题择1.某科学家在一次化学论坛会上提出“化学不是问题,化学解决问题”的观点,则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 利用化学合成药物,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B. 利用化学开发新材料,改善人类生存条件C. 利用化学保护环境,使人类生活得更美好D. 化学是万能的,能解决世界上所有的问题2.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稀有气体通电发出有色光B. 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 利用蒸馏方法净化水D. 切割大理石作建筑材料3.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B.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C.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D.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4.成语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滴水成冰B. 聚沙成塔C. 死灰复燃D. 破釜沉舟5.生活中的很多现象与变化有关.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高炉炼铁B. 干冰升华C. 食物变质D. 金属生锈6.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碳铵分解B. 钢铁生锈C. 羊毛燃烧D. 干冰升华7.下列过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配制无土栽培营养液B. 活性炭净水C. 浓硫酸腐蚀木材、布料D. 钛合金制人造骨8.下列变化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是()A. 活性炭吸附冰箱中异味B. 干冰汽化C. 点燃蜡烛D.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9.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与物质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 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B. 石墨做铅笔芯C. 用作清洁燃料的氢气D.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10.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酒精燃烧B. 瓷碗破碎C. 干冰升华D. 灯泡发光11.2021年5月30日,国务院讨论通过《“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其中涉及到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等.在以下研究领域内,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A. 研制新型航空材料B. 合成药物C. 将废旧塑料变为汽车燃料D. 研究地壳板块结构及运动规律12.下列性质属于纸张的化学性质的是()A. 白色B. 不溶于C. 可燃烧D. 易撕碎13.“G20”峰会上《最忆是杭州》晚会的精彩演出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灯光效果B. 烟火表演C. 音乐喷泉D. 气球升空14.天宫一号(Tiangong-1)于2021年9月29日发射成功。
化学人教版(2024)版九年级上册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时练 含答案01
![化学人教版(2024)版九年级上册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时练 含答案01](https://img.taocdn.com/s3/m/0e00b39b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d6.png)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爆炸一定属于化学变化B.有明显现象的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C.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后一定有新物质生成D.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发光、放热、生成气体或沉淀2.下列现象主要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A.海水晒盐B.汽油挥发C.红磷燃烧D.瓜果飘香3.下列属于物质物理性质的是A.稳定性B.氧化性C.延展性D.还原性4.下列对酒精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无色液体B.有特殊气味C.易挥发D.能燃烧5.2024年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开启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集月壤样品之旅。
下列探月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点火起航B.箭器分离C.月背着陆D.采集月壤6.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我国的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烧制陶瓷B.火药爆炸C.粮食酿酒D.活字印刷7.蜡烛燃烧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A.只有化学变化B.只有物理变化C.既有化学变化又有物理变化D.没有变化8.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活性炭吸附B.高粱酿酒C.百炼成钢D.烧制瓷器9.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冰雪融化C.食物腐烂D.矿石粉碎10.中国古籍文房四宝指的是“笔、墨、纸、砚”,其中“墨”的主要成分是炭黑。
炭黑的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燃烧变成灰色B.可燃性C.难溶于水D.熔点高11.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
下列酿酒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选料B.发酵C.蒸馏D.罐装12.山西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收藏了许多革命文物,有草鞋、彩陶罐、石雕方砚、木板漆画等,制作这些物品的过程中,与物质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编织草鞋B.烧制陶罐C.雕刻石器D.锯断木板A.A B.B C.C D.D13.我们生活的物质世界充满变化。
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酒精燃烧B.冰雪融化C.铁钉生锈D.动物呼吸14.下列物质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牛奶:白色液体B.汞:有毒C.冰块:密度小于水D.氧气:无味1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开水中加入少量的糖,水变甜了B.白炽灯泡用久了,灯泡内壁变黑了C.自行车骑过一段时间后,车圈生锈了D.湿衣服经晾晒后,衣服变干了二、非选择题16.完成下列填空:(1)化学性质:物质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考点练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含解析)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考点练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f04132e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75.png)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考点练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含解析)一、单选题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湿衣晾干B.食物腐烂C.纸张燃烧D.钢铁生锈2.实验室里几种物质在互相谈论着.你认为它们的叙述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试管: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碎了B.铁钉:好难受啊,我在潮湿空气中生锈了C.灯泡:我通电后发光了,给学生带来光明D.蒸馏水:我被酒精灯加热后蒸发了3.央视“焦点访谈”节目曾报道:俗称“一滴香”的物质对人体有毒,禁止用作食品添加剂。
食用下列方法处理过的食品,不会危及人体健康的是()A.用工业酒精配制的饮用酒B.添加三聚氰胺的牛奶C.用甲醛浸泡的海鲜D.用干冰冷藏的食品4.当你在复印材料时,经常闻到一股特殊的气味,这是臭氧的气味。
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臭氧。
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B.该变化是化学反应C.臭氧与氧气是同一种物质D.臭氧与氧气的性质完全相同5.生活中的下列变化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铁锅生锈B.玻璃破碎C.牛奶变酸D.燃放烟花6.下列变化中,与其他变化有根本区别的一种是()A.樟脑丸放在衣橱中消失B.木材做成课桌C.食物腐败D.石蜡熔化7.“民以食为天”.下列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碾米B.淘米C.洗菜D.酿酒8.某食品保鲜剂以淀粉、二氧化硅(SiO2)为载体,吸附酒精制作而成,保鲜原理是酒精缓慢挥发,在食品周围形成一定浓度的气体保护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SiO2属于氧化物B.起保鲜作用的物质是酒精C.该保鲜剂可以与明火接触D.酒精挥发发生了物理变化9.人体中发生的以下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汗水的挥发B.蛋白质的水解C.葡萄糖的氧化D.油脂的消化吸收10.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雪糕慢慢融化B.吃进的食物被消化C.电灯泡通电发光D.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11.下列关于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自然界中水是循环的,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不会减少B.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C.石油分馏可得到汽油、煤油等多种产品,属于物理变化D.更多利用太阳能可减少环境污染12.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气用于火箭发射,是利用氧气的可燃性B.氮气用于食品防腐,是利用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C.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D.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利用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蔗糖溶解于水B.饱和石灰水升温后变浑浊C.海水晒盐D.澄清石灰水在空气中表面形成一层白膜二、多选题14.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括号中为方法或试剂),你认为可行的是()A.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硫酸亚铁溶液、硝酸铜溶液、银丝)B.区分二氧化锰和氧化铁两种固体粉末(观察颜色)C.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一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铜)D.分离氧化钙中混有的碳酸钙粉末(加水溶解,过滤)15.(多选)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铜丝作导线B.活性炭作吸附剂C.天然气作燃料D.氮气用作保护气16.打雷闪电的时候,空气中有极少的氧气(O2)变为臭氧(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B.该变化是化学变化C.氧气和臭氧是同一种物质D.氧气和臭氧不是同一种物质17.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水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C.工业污水需要处理后才可以排放D.在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都是物理变化18.下列物质颜色为黑色的是()A.氧化镁B.二氧化锰C.碳酸氢铵D.氧化铜19.下列关于化学发展的看法错误的是()A.导致生态环境恶化B.提升人类健康水平C.有助于人类开发新能源D.帮助人类研制电脑软件三、填空题20.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B.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________ 21.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B都由两种相同放入元素组成,C、D均为气体单质,人和动物吸入C后,体内的营养物质会发生缓慢氧化,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 ,B________;(2)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3)A、B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性质不同,原因是________ .22.生活处处化学,请列举与衣食住行有关的四种化学制品________ .23.下列是对物质的一些性质和变化的描述:①铜在空气中加热能跟氧气反应;②碱式碳酸铜是绿色的固体;③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的固体;④铁矿石被粉碎;⑤胆矾是蓝色的固体。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习题1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习题1](https://img.taocdn.com/s3/m/a4fbe236e45c3b3566ec8b15.png)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问题与思考】现有下列一些物质的变化: A、酒精挥发 B、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 C、火药爆炸 D、气球爆炸 E、汽油燃烧 F、海水晒盐 G、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H、米饭烧焦 I、钢铁生锈 J、发生沙尘暴 K矿石由块状碾成粉末L. 石蜡受热会熔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有:;属于化学变化的有:。
【阅读与思考】1、物质的性质包括哪两个方面?2、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体现了物质的哪些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有:属于化学性质的有:【问题与思考】1、探讨如何区分物质的变化与性质2、下列表达的是物质的性质还是变化?(1)木柴燃烧—木柴能燃烧—(2)铁生锈——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铁(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3)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胆矾溶液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胆矾易溶于水——3.从阅读材料中寻找:煤气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燃料,它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有毒气体。
为了防止煤气中毒,人们有意在煤气里加入少量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醚。
当煤气泄露时,人们可以根据硫醚的气味觉察到煤气的泄露,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在标准状况下,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密度为1.25 g·L-1,比空气密度略小。
一氧化碳有剧毒,因为它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
一氧化碳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在冶金工业上,通常用一氧化碳作为还原剂,将铁矿石中的碳元素还原出来。
请你根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解析]例1、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观察到以下现象:①菜刀表面常产生棕黄色的斑点②新鲜萝卜放入泡菜坛中,几天后萝卜变酸了③水果腐烂后发出难闻的气味④把鸡蛋放入白醋中,蛋壳表面产生气泡⑤农田里烧麦沤肥,浓烟冲天⑥点燃烟花可看到美丽的焰火、闻到刺激性气味,现有四位同学就以上现象发表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甲同学认为上述现象不能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B.乙同学认为上述现象表明变化后都产生了新物质,所以都发生了化学反应C.丙同学认为除了②以外,其余都是化学变化D.丁同学认为上述现象确实表明变化后都产生了新物质,但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例2、日常中的下列做法,可用物质的化学性质解释的是()①汽油洗掉衣服上的油污②用纯碱除去面团因发酵产生的酸味③用大理石作装饰材料④家中熬骨汤时,加入少量食醋可以增加汤中的钙质A.①②B.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例3、.由于氢气是自然界中最轻的气体,通常用氢气充气球,氦气比氢气稍重,但性质稳定,不容易燃烧。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练习卷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练习卷](https://img.taocdn.com/s3/m/5027e1f4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45.png)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B.酒精挥发C.食物腐烂D.胆矾研碎2.成语是中华民族文明与智慧的结晶.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滴水成冰B.刻舟求剑C.百炼成钢D.大海捞针3.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晾干湿衣服B.橙子榨汁C.瓷碗破碎D.纸张燃烧4.下列事实中,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汽油作燃料C.铜作导线D.石墨用于制铅笔5.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陶瓷烧制B.火药使用C.粮食酿醋D.活字印刷6.下列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7.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铝用于制造铝箔 B.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C.稀盐酸用于除锈 D.液氧用作火箭助燃剂8.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不合理的是A.石墨做电池电极——导电性 B.焦炭冶炼金属-—可燃性C.金刚石切割玻璃-—硬度大 D.活性炭除异味-—吸附性9.在我国制碱工业方面,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是A.莫言 B.杨振宁 C.侯德榜 D.屠呦呦10.最早通过定量实验测定空气组成的科学家是A.道尔顿B.门捷列夫C.拉瓦锡D.阿伏加德罗11.下列四种性质中,有一种性质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这种性质是A.状态B.导电性C.硬度D.可燃性12.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瓷器破碎B.牛奶变酸C.蜡烛熔化D.酒精挥发13.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14.下列为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A.我是紫红色固体B.我在自然界中硬度最大C.我在常温下是气体D.我会生锈15.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16.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灯泡发光B.洗涤剂洗碗C.高分子分离膜淡化海水D.自制汽水17.下列用途体现了其化学性质的是A.活性炭用于净水B.氧气用于急救病人C.稀有气体用于制作霓虹灯D.金属用于制造软具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石蜡熔化,酒精挥发,胆矾研碎,均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食物腐烂,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同步练习(带答案)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同步练习(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52998c312b3169a551a45d.png)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涉及到许多变化。
下列变化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 用石灰浆涂抹墙壁后,表面有水珠生成B. 在口中咀嚼米饭或馒头时感到有甜味C. 用干冰做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D. 使用煤气作燃料烧饭做菜2.下列物质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B. 金属铜能导电C. 纯净的氮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D.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3.在一些科普读物中常见下列词汇.其中的颜色不是用来描述相关物质真实颜色的是()A. 蓝色晶体B. 绿色食品C. 黑色粉末D. 银白色金属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易升华B. 酒精能燃烧C. 二氧化碳比空气密度大D. 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5.需要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来鉴别的一组物质是()A. 白醋和水B. 铜和铝C. 食盐和蔗糖D. 煤末和黑火药6.下列表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B. 铁在潮湿空气中易生锈C. 一氧化碳有剧毒D. 石蜡能在空气中燃烧7.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1/ 8A. 葡萄酿成酒B. 木炭燃烧变成灰烬C. 轮胎爆炸D. 爆竹爆炸8.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铁丝弯曲B. 汽油挥发C. 铁生锈D. 冰雪融化9.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A. 氮气用于磁悬浮列车B. 氮气用于制造超低温环境C. 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D. 稀有气体制成霓虹灯10.下列物质在通常状况下为白色固体的是()A. 四氧化三铁B. 氧化镁C. 二氧化硫D. 碱式碳酸铜1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 ①②④B. ①④C. ①②③D. ③④二、填空题12.请用序号填空:a.食物腐烂;b.石蜡点燃后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氧气可用作火箭推进剂的助燃剂;d.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易挥发的液体;(1)属于物质物理性质的是______;(2)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______;(3)属于物质化学变化的是______;(4)属于物质用途的是______。
九年级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期中复习题
![九年级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期中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a633a3b151e79b8968022668.png)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水结成冰 B.玻璃破碎 C.石蜡熔化 D.酒精燃烧2.下列古代文明或工艺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在甲骨上刻文字B.指南针指引航海 C.用泥土烧制陶瓷D.用石块修筑长城3.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高粱酿酒 B.炸药开路 C.石头雕刻D.牛奶发酵4.下列转化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消融 B.核能发电 C.煤矿自燃 D.干冰升华5.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湿衣晾干 B.盐酸挥发 C.蜡烛熔化 D.白磷然烧6.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 B.纸张燃烧 C.玻璃破碎 D.车胎爆炸7.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 B.树根“变”根雕C.冰雪融化 D.米饭“变馊”8、下列食品制作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大豆磨浆 B.蛋糕切块 C.焙制糕点 D.苹果榨汁9.下列过程中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A.液氮作制冷剂B.乙炔与氧气形成高温氧炔焰C.酒精洗掉沽在试管壁上的碘D.洗洁精通过乳化作用除去油污10.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
以下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燃放鞭炮B.矿石粉碎C.植物光合作用D.酒精燃烧11.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陶瓷烧制B.火药使用C.粮食酿醋D.活字印刷1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 B.白磷燃烧 C.铁丝折弯 3.酒精挥发13.下列诗句描述的自然现象跟所涉及到的物质变化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春风又绿江南岸”——包含了化学变化B.“日照香炉生紫烟”——包含了化学变化C.“北风卷地白草折”——包含了物理变化D.“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前者包含了化学变化,后者包含了物理变化14.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 B.酒精挥发 C.钢铁生锈 D.品红扩散15.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铅笔折断 B.废纸撕碎 C.笔盒生锈 D.水分蒸发16.下列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蜡烛受热熔化和蜡烛燃烧都是物理变化 B.海水“晒盐”和海水“制碱”都是物理变化C.葡萄光合作用和葡萄酿酒都是化学变化 D.工业上制取氧气和实验室制取氧气都是化学变化17.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纸张燃烧 B.湿衣服晾干C.铁钉生锈 D.葡萄酿酒18.下列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 B.酒精燃烧 C.沸水汽化 D.水汽凝结19.下列有关物质性质和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B.生石灰能吸收水分,可作食品干燥剂C.金刚石硬度大,可作钻探机钻头D.硫酸呈酸性,可用于去除水垢20.下列过程仅包含物理变化的是A.光合作用B.干冰升华C.煤的燃烧 D.金属锈蚀2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火药爆炸 B.冰雪融化 C.钢铁生锈 D.烧制陶瓷2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滴水成冰 B.蜡烛燃烧 C.汽油挥发 D.铜丝折弯23.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 B.状态 C.熔点 D.氧化性24.日常生活中时刻发生着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的变化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
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
A.化学变化需加热才能进行,而物理变化不需要加热
B. 化学变化一定有新物质生成,而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C. 化学变化有发光、发热或变色的现象,而物理变化没有
D.化学变化伴随着物理变化,而物理变化也会伴随着化学变化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B. 酒精燃烧C. 铁丝弯曲D. 西瓜榨汁
3.下列家庭实验中不涉及
...化学变化的是
A.用少量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B.用糯米、酒曲和水制甜酒酿
C.用75%的酒精杀菌消毒D.用木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4.下列工艺制作过程中包含了化学变化的是
A.红纸剪成窗花B.泥土烧成瓷器
C.冰块制成冰雕D.木板制成飞机模型
5.我们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以下色彩是由化学变化呈现出来的是
A.雨后彩虹B.彩色图画C.夜晚霓虹灯D.节日焰火
6.下列生活中的一些做法,主要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不锈钢制炊具B.米酿成酒
C.榨取果汁D.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7.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电解水B.钢铁生锈C.木材燃烧D.玻璃破碎
8.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9.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干冰作人工降雨剂B.可燃冰用作燃料
C.融雪剂NaCl使冰雪融化D.金刚石切割玻璃
10.水冷却后,除了会凝固成冰晶体外,还会形成玻璃态。
它是由液态水急速冷却到-1080C时形成的,玻璃态的水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减小B.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膨胀
C.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是物理变化D.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是化学变化
11.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
下列著名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①千里冰封,万里雪飘②白玉为床,金作马
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④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⑤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A.①②③B.②④⑤C.③④⑥D.③⑤⑥
12.化学科学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生活、生产资料,下面做法利用了化学变化的是:A.海员蒸馏海水获取淡水
B.工匠融化玻璃吹制各种容器
C.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氮气
D.大棚蔬菜生产施用二氧化碳气体提高产量
13.下列变化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
A.用海水晒盐浓硫酸使白纸变黑B.牛奶变酸米酿成醋
C.矿石粉碎食物腐烂D.蜡烛燃烧酒精挥发
14.生活中许多变化都能产生能量,下列放热现象主要由物理变化引起的是
A.木炭燃烧放热B.生石灰与水混合放热
C.白炽灯泡通电发光发热D.苹果腐烂发热
15.化学的发展对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和促进社会发展有着积极作用,下列各项利用化学变化与其所要达到的目的不相符的是
A.合成药物抑制细菌和病毒
B.生产化肥、农药增加粮食产量
C.开发新材料、新能源,改善生存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D.合成食品添加剂,增进人体健康
16.将少量白糖放在铁锅里加热,先看到白糖融化,接着看到融化的物质呈现棕色,最后有黑色残渣,请你判断整个实验属于
A.研究白糖的物理性质B.研究白糖的制法用途
C.研究白糖的组成和结构D.观察实验探究物质的变化
二、填空题
17.根据物质的具体性质鉴别下来各组物质。
(1)厨房里的盐和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食醋和白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食盐水和石灰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物质的变化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化学变化中通常伴随着能量转化,这是因为不同的物质包含的化学能大小不同,在化学变化中物质具有的化学能可以转变为热能、光能或电能等。
(1)举出一个环境中吸收热能的物理变化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镁条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和_________能。
19.下面描述了有关物质的变化和性质:①潺潺的流水能蒸发成水蒸气,②水蒸气可以变成天空中的白云,③白云变成了雨滴或雪花降落到地面,④铁矿石冶炼成钢铁,⑤钢铁能变成铁锈,⑥煤着火燃烧,残余一堆灰烬。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_,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
20.几位同学对蜡烛燃烧火焰的焰心进行了
以下探究,请你完成其中的步骤:
⑴点燃蜡烛,将一根小木条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
1s后取出,现象如图A,这证明焰心。
⑵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支细短玻璃管,发现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如图B),在玻璃管的上口点燃,上口产生火焰,这说明焰心物质的性质是、。
参考答案
1.B 2.B 3.D 4.B 5.D 6.B 7.D 8.D 9.B 10.C
11.C 12.D 13.D 14.C 15.D 16.D
17.(1) 分别品尝它们的味道,有甜味的是糖,有咸味的是盐
(2) 分别闻它们的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是食醋,有特殊气味的是白酒
(3)用玻璃管分别往两种液体中吹入二氧化碳,变浑浊的是石灰水,无现象的是食盐水18.(1)水变成水蒸气(2)热光
19.①②⑤③④⑥
20.(1)温度最低(2)气体具有可燃性假设①罩一个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不变浑浊假设②成立假设③不能点燃导管中部有白色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