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数的三角形式及乘除运算
人教A版(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二册课件:复数的三角表示式 复数乘、除运算的三角表示及其几何意义
4.复数三角形式的除法
两个复数相除,商的模等于被除数的模除以除数的模所得的__商___,商的辐角等于
被除数的辐角减去除数的辐角所得的__差___.
r1(cos r2(cos
θ1+isin θ2+isin
θθ12) )=__rr_12_[c_o_s_(_θ_1-__θ_2_)_+__is_i_n_(θ_1_-__θ_2_)]___.
2.将复数 i 对应的向量O→N绕原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π3,得到向量O→M,则O→M对应的复
数是( )
A. 23+12i
B.- 23+12i
C.- 23-12i
D. 23-12i
解析
i=cos
π2+isin
π2,将O→N绕原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π3得到O→M=cos
56π+isin
5π 6
=- 23+12i. 答案 B
教材拓展补遗 [微判断] 1.任何一个不为零的复数的辐角有无限多个.( √ ) 2.复数0的辐角是任意的.( √ ) 3.复数的代数形式可以转化为三角形式,三角形式可以转化为代数形式.(的辐角主值为( )
π
π
A.6
B.3
π
π
C.4
D.2
解析 因为复数 1+i 对应的点在第一象限,所以 arg(1+i)=π4. 答案 C
题型一 复数的代数形式化为三角形式
【例1】 将下列复数代数式化成三角形式: (1) 3+i;(2)1-i.
解 (1)r= ( 3)2+12=2,所以 cos θ= 23,对应的点在第一象限,所以 arg( 3+i)
=π6,所以
3+i=2cos
π6+isin
π 6.
(2)r= 12+(-1)2= 2,所以 cos θ= 22,对应的点在第四象限,所以 arg(1-i)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精讲练导学案7.3.2 复数乘、除运算的三角表示及其几何意义(解析版)
7.3.2复数乘、除运算的三角表示及其几何意义导学案编写:XXX 初审:XXX 终审:XXX 廖云波【学习目标】1.利用复数三角形式熟练进行复数乘除运算,并能根据乘除运算的几何意义解决相关问题2.注意多种解题方法的灵活运用,体会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自主学习】知识点1 复数的三角形式的运算设z 1=r 1( cos θ1+isin θ1),z 2=r 2( cos θ2+isin θ2),则( 1)乘法:z 1·z 2=r 1r 2[cos( θ1+θ2)+isin( θ1+θ2)],这就是说,两个复数相乘,积的模等于各复数的模的积,积的辐角等于各复数的辐角的和.( 2)除法:z 1÷z 2=z 1z 2=r 1r 2[cos( θ1-θ2)+isin( θ1-θ2)]( 其中z 2≠0),这就是说,两个复数相除,商的模等于被除数的模除以除数的模所得的商,商的辐角等于被除数的辐角减去除数的辐角所得的差. ( 3)乘方:z n =r n ( cos nθ+isin nθ).( 4)开方:n z =nr ( cos θ+2k πn +isin θ+2k πn )( k =0,1,2,…,n -1).知识点2 复数三角形式乘、除运算的几何意义两个复数z 1,z 2相乘时,可以像图中所示那样,先分别画出与z 1,z 2对应的向量OZ1→,OZ2→,然后把向量OZ1→绕点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个角θ2( 如果θ2<0,就要把OZ1→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一个角|θ2|),再把它的模变为原来的r 2倍,得到向量OZ →,OZ →表示的复数就是积z 1z 2.这就是复数乘法的几何意义.z 2≠0,z 1z 2的几何意义是把z 的对应向量OZ1→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一个角θ2( 如果θ2<0,就要把OZ1→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个角|θ2|),再把它的模变为原来的1r 2倍,所得的向量即表示商z 1z 2.【合作探究】探究一 复数的三角形式的乘、除运算 【例1】2( cos π12+isin π12)·3( cos π6+isin π6).[解]2( cos π12+isin π12)·3( cos π6+isin π6)=2·3[cos(π12+π6)+isin( π12+π6)] =6( cos π4+isin π4)=6( 22+22i)=3+3i.归纳总结:r 1( cos θ1+isin θ1( ·r 2( cos θ2+isin θ2( =r 1r 2[cos ( θ1+θ2( +isin ( θ1+θ2( ]计算,简便得多.这就是复数的三角形式乘法运算公式.【练习1】设复数z =cos θ+isin θ,θ∈( π,2π),求复数z 2+z 的模和辐角. 解:z 2+z =( cos θ+isin θ)2+cos θ+isin θ =cos2θ+isin2θ+cos θ+isin θ =( cos2θ+cos θ)+i( sin2θ+sin θ) =2cos 3θ2cos θ2+i( 2sin 3θ2cos θ2)=2cos θ2( cos 32θ+isin 32θ)=-2cos θ2⨯⎣⎡⎦⎤cos (-π+32θ)+isin (-π+32θ).∵θ∈( π,2π),∴θ2∈( π2,π),∴-2cos θ2>0,所以复数z 2+z 的模为-2cos θ2,辐角为( 2k -1)π+3θ2( k ∈Z ).探究二 复数的乘、除运算的几何意义【例2】向量OZ →与-1+i 对应,把OZ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20°,得到OZ ′→,求与向量OZ ′→对应的复数[解] 将向量OZ →逆时针方向旋转120°,得到OZ ′→,由于模未发生变化,应当是OZ →对应复数乘以1·( cos120°+isin120°),即z ′=( -1+i)( cos120°+isin120°)=2( cos135°+isin135°)( cos120°+isin120°)=2( cos255°+isin255°)=1-32-1+32i.归纳总结:利用复数乘、除法的几何意义来解决三角形中角的大小问题,十分方便【练习2】如图,已知平面内并列的三个相等的正方形,利用复数证明∠1+∠2+∠3=π2.证明:∈1,∈2,∈3分别等于复数1+i,2+i,3+i 的辐角主值,这样∈1+∈2+∈3就是( 1+i)( 2+i)( 3+i)=10i 的辐角,∈1,∈2,∈3都是锐角,所以∈1+∈2+∈3=π2.课后作业A 组 基础题一、选择题1.复数( sin10°+icos10°)3的三角形式为( )A .sin30°+icos30°B .cos240°+isin240°C .cos30°+isin30°D .sin240°+icos240°【正确答案】B2.若z =cos θ-isin θ,则使z 2=-1的θ值可能是( )A .0 B.π2 C .π D .2π【正确答案】B详细解析:∈z =cos θ-isin θ=cos( -θ)+isin( -θ), ∈z 2=z ·z =cos( -2θ)+isin( -2θ)=cos2θ-isin2θ=-1,∈⎩⎪⎨⎪⎧cos2θ=-1,-sin2θ=0∈θ=π2.3.4( cos60°+isin60°)×3( cos150°+isin150°)=( )A .63+6iB .63-6iC .-63+6iD .-63-6i【正确答案】D详细解析:4( cos60°+isin60°)×3( cos150°+isin150°)=12[cos( 60°+150°)+isin( 60°+150°)]=12( cos210°+isin210°)=12⎝⎛⎭⎫-32-12i =-63-6i.故选D. 4.复数z 1=1,z 2是由z 1绕原点O 逆时针方向旋转π6而得到,则arg( z 2-z 12)的值为( )A.π12 B.π3 C.5π12D.7π12【正确答案】D5.( 多选)设z 1、z 2是复数,arg z 1=α,arg z 2=β,则arg( z 1·z 2)有可能是下列情况中的( )A .α+βB .α+β-2πC .2π-( α+β)D .π+α+β【正确答案】ABC详细解析:因为arg z 1=α,arg z 2=β,所以α∈[0,2π),β∈[0,2π),而arg( z 1·z 2)∈[0,2π),则当α+β∈[0,2π)时,arg( z 1·z 2)=α+β;当α+β∈[2π,4π)时,α+β-2π∈[0,2π),则arg( z 1·z 2)=α+β-2π;当α+β=π时,2π-( α+β)=π=α+β,此时arg( z 1·z 2)=α+β=2π-( α+β),故选ABC. 二、填空题6.复数-i 的一个立方根是i,它的另外两个立方根是 . 【正确答案】-32-12i,32-12i 详细解析:∵-i =cos 3π2+isin 3π2,其立方根是cos 2k π+3π23+isin 2k π+3π23,k ∈0,1,2,即i,-32-12i,32-12i. 三、参考解答题7.计算:4( cos 4π3+isin 4π3)÷2( cos 5π6+isin 5π6).解:原式=2[cos(4π3-5π6)+isin( 4π3-5π6)] =2( cos π2+isin π2)=2i.8.把复数z 1与z 2对应的向量OA →,OB →分别按逆时针方向旋转π4和5π3后,重合于向量OM →且模相等,已知z 2=-1-3i,求复数z 1的代数形式和它的辐角主值. 解:由复数乘法的几何意义得 z 1( cos π4+isin π4)=z 2( cos 5π3+isin 5π3),又z 2=-1-3i =2( cos 4π3+isin 4π3),∴z 1=2(cos 4π3+isin 4π3)·(cos 5π3+isin 5π3)cos π4+isin π4=2[cos( 3π-π4)+isin( 3π-π4)]=-2+2i,z 1的辐角主值为3π4.9.计算:3( cos π6+isin π6)·4( cos π12+isin π12).解:原式=43[cos( π6+π12)+isin( π6+π12)]=43( cos π4+isin π4)=26+26i.10.若z =3( cos π6+isin π6),求z 2与z 3的值.解:z 2=z ·z =( 3)2[cos( π6+π6)+isin( π6+π6)]=3( cos π3+isin π3)=32+332i.z 3=z ·z ·z =( 3)3[cos( π6×3)+isin( π6×3)]=33( cos π2+isin π2)=33i.11.在复平面上A ,B 表示复数为α,β( α≠0),且β=( 1+i)α,判断△AOB 形状, 并证明S △AOB =12|α|2.解:∈AOB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证明:∵α≠0,∴β=( 1+i)α,∴βα=1+i =2( cos π4+isin π4),∴∠AOB =π4; ∵OA →,AB →分别表示复数α,β-α,由β-α=αi,得β-αα=i =cos π2+isin π2,∴∠OAB =90°,∴△AOB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S △AOB =12|OA |2=12|α|2.12.设复数z 1=3+i,复数z 2满足|z 2|=2,已知z 1·z 22的对应点在虚轴的负半轴上,且arg z 2∈( 0,π),求z 2的代数形式.解:因为z 1=2( cos π6+isin π6),设z 2=2( cos α+isin α),α∈( 0,π),所以z 1z 22=8[cos( 2α+π6)+isin( 2α+π6)].由题设知2α+π6=2k π+3π2( k ∈Z ),所以α=k π+2π3( k ∈Z ),又α∈( 0,π),所以α=2π3,所以z 2=2( cos 2π3+isin 2π3)=-1+3i.B 组 能力提升一、选择题1.复数z =sin π6-icos π6,若z n =Z ( n ∈N ),则n 的最小值是( )A .1B .3C .5D .7【正确答案】C详细解析:因为z =sin π6-icos π6=cos 5π3+isin 5π3,所以z n =cos 5n 3π+isin 5n 3π,Z =cos 5π3-isin 5π3=cos π3+isin π3.因为z n =Z ,所以5n 3π=π3+2k π,n =6k +15,因为n ∈N ,k ∈Z ,所以当k =4时,n =5. 2.设复数z 1=2sin θ+icos θ( π4<θ<π2)在复平面上对应向量OZ 1→,将OZ 1→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π4后得到向量OZ 2→,OZ 2→对应复数z 2=r ( cos φ+isin φ),则tan φ=( )A.2tan θ+12tan θ-1B.2tan θ-12tan θ+1C.12tan θ+1D.12tan θ-1 【正确答案】A 二、填空题3.( 1-3i)7详细解析:( 1-3i)7=⎣⎡⎦⎤2⎝⎛⎭⎫cos 5π3+isin 5π37 =27⎝⎛⎭⎫cos 35π3+isin 35π3 =128⎝⎛⎭⎫12-32i =64-643i.三、参考解答题4.若z ∈C ,|z -2|≤1,求|z |的最大值,最小值和arg z 范围.解:如图,由|z -2|≤1,知z 的轨迹为复平面上以( 2,0)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面( 包括圆周),|z |表示圆面上任一点到原点的距离.显然1≤|z |≤3,∈|z |max =3,|z |min =1,另设圆的两条切线为OA ,OB ,A ,B 为切点,由|CA |=1,|OC |=2知∈AOC =∈BOC =π6,∈arg z ∈[0,π6]∈[116π,2π).5.已知复数z 1=-2+i 对应的点为P 1,z 2=-3+4i 对应的点为P 2,把向量P 1P 2→绕P 1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π2后,得到向量P 1P →,求向量P 1P →和点P 对应的复数分别是什么? 解:由题意知向量P 1P 2→对应的复数是z 2-z 1=( -3+4i)-( -2+i)=-1+3i.再由复数乘法的几何意义得,向量P 1P →对应的复数是( -1+3i)·⎣⎡⎦⎤cos ⎝⎛⎭⎫-π2+isin ⎝⎛⎭⎫-π2=3+i,最后由复数加法的几何意义得,向量OP →=OP 1→+P 1P →,其对应的复数是( -2+i)+( 3+i)=1+2i,故点P 对应的复数为1+2i.6.已知z =-1+i i -2i,z 1-z ·z 2=0,arg z 2=7π12,若z 1,z 2在复平面上分别对应点A ,B ,且|AB |=2,求z 1的立方根.解:由题设知z =1-i,因为|AB |=2,即|z 1-z 2|=2,所以|z 1-z 2|=|z z 2-z 2|=|( 1+i)z 2-z 2|=|i z 2|=|z 2|=2,又arg z 2=7π12, 所以z 2=2( cos 7π12+isin 7π12),z 1=z z 2=( 1+i)z 2 =2( cos π4+isin π4)·2( cos 7π12+isin 7π12) =2( cos 5π6+isin 5π6),所以z 1的立方根为32[cos 5π6+2k π3+isin 5π6+2k π3],k =0,1,2, 即32( cos 5π18+isin 5π18),32( cos 17π18+isin 17π18), 32( cos 29π18+isin 29π18).。
复数乘、除运算的三角表示及其几何意义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七章 复数
20
=
2
cos
152π+isin 152π
×
22cos 74π+isin 74π
=
2
×
2 2
cos
152π+47π+isin
152π+74π
=cos
26 12
π+isin
26 12
π
=cos
π 6
+isin
π 6
=
3 2
+12
i.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七章 复数
21
π4+isin
π 4
,z2=12
cos
π6+
isin
π 6
,则 z1z2 的辐
角的主值为( )
A.1π2
B.π6
C.π4
√D.51π2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七章 复数
34
解析:因为 z1z2=4cos
π4+isin
π
4
×12
cos
π6+isin
π
6
=2cos
π4+π6+isin
π4+π6
=_r1_r_2[_c_o_s_(θ_1_+__θ_2_)+__i_si_n_(_θ_1+__θ_2_)]
=_zzrr1212__=[_c_orr_s12( (_(θ_1cc_-oo_ss_θ_θθ2_12)+ ++__iii_sss_iiinnn_(_θθθ_121) )_-__θ_2_)]
两个复数相除,商的模等于
3 2
cos
π6+isin
π 6
×
2cos
π3+isin
复数的三角形式(课件)高一数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由此可以得到
两个非零的复数相等,当且仅当它们的模与辐角主值分别相等。
探究新知
核心知识点:一
复数的三角形式的概念
复数z=0在复平面内与原点O(0,0)对应,向量是零向量,这时复数的模为0,
辐角是任意的。
由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知道:
设复数z=a+bi(z≠0)的辐角为θ,则cosθ= ,sinθ= , 其中r= + 。
’
的模r1变为原来的r2倍,从而得到一个新的
向量
O
Z1
x
探究新知
核心知识点:二
复数乘除法运算的三角表示
所对应的复数r1r2[cos(θ1+θ2)+isin(θ1+θ2)]即
为z1z1,这就是复数乘法的几何意义。
y
Z
当z2≠0时,
+
Z(a,b)和平面向量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如图,以x轴的非负半轴为始边、向量所在
y
的射线(起点是原点O)为终边的角θ叫作复数
b
z=a+bi的辐角。例如, 就是复数z=1+i的一个
辐角,而 +2kπ(k∈Z)也都是复数z=1+i的
辐角。
Z:a+bi
θ
O
a
x
探究新知
核心知识点:一
,故( − ) =
因此,这个复数的模为2,辐角为 +2k(k∈Z).
重点探究
探究三
求复数2(cos -isin )的模与辐角。
复数的三角形式及运算
r1 r2 [cos( 1 2 ) i sin(1 2 )]
即是说,两个复数相乘,积还是一个复数,它的模 等于各复数的模的积,它的幅角等于各复数的幅角 的和。简单的说,两个复数三角形式相乘的法则为:
模数相乘,幅角相加
复数的三角形式乘法法则有如下推论
(1)有限个复数相乘,结论亦成立。即
3 z2 2
复数三角形式的乘法
Z 2的三角形式分别是: 设 Z1 、
Z1 r1 (cos1 i sin 1 ) Z 2 r2 (cos 2 i sin 2 )
于是 Z1 Z 2 r1 (cos1 i sin 1 ) r2 (cos 2 i sin 2 )
Z1 r1 (cos1 i sin 1 ) r1 [cos( 1 2 ) i sin(1 2 )] Z 2 r2 (cos 2 i sin 2 ) r2
这就是复数三角形式的除法法则,即:
模数相除,幅角相减
例
计算下列各式
4 4 5 5 i sin ) 2(cos i sin ) 3 3 6 6
(3) 3(cos18 i sin 18 ) 2(cos54 i sin 54 ) 5(cos108 i sin 108 )
(4) [3(cos
6
i sin
6
)] 6
5
(5) [2(cos36 i sin 36 )]
复数三角形式的除法
设有复数 Z1 r1 (cos1 i sin 1 ) ,Z 2 r2 (cos 2 i sin 2 ) , 且设 Z 2 0 ,那么
Z1 Z 2 Z n r1 (cos1 i sin 1 ) r2 (cos 2 i sin 2 )rn (cos n i sin n ) r1 r2 rn [cos( 1 2 n ) i sin(1 2 n )]
9.4三角形式下复数的乘除、乘方、开方运算(第2课时)高一数学(沪教版2020必修第二册)
3 cos + sin
⋅ 2 cos + sin
12
12
4
4
1
+ sin
⋅ 2 cos + sin
12
12
4
4
= 3 × 2 cos
+
+ sin
+
12 4
12 4
= 6 cos + sin
3
3
1
3
= 6
+
2
2
解 1
3 cos
6 3 2
=
+
2
2
4
4
4 cos 3 + sin 3
2
+
3
2
3
+
= 2 × 3
=
5
6(
6
2
3
+
= −3 3 + 3
+
3
2
3
6
5
)
6
6
+
6
6
6
3 +
+
2
3
+
6
两个复数三角形式相乘,把
模相乘作为积的模,把辐角相加
作为积的辐角,若遇到复数的代
= 2(150° + 150°)
=− 3+
除,则商还是一个复数,它
的模等于被除数的模除以除
120° + 120°
复数的三角表示高一数学教材配套教学精品课件(北师大版2019必修第二册)
例3:试证明:[r(cosθ+isinθ )]3=r3(cos3θ+isin3θ).
证明:[r(cosθ+isinθ )]3=r(cosθ+isinθ)·r(cosθ+isinθ)· r(cosθ+isinθ)=[r(cosθ+isinθ)· r(cosθ+isinθ)]· r(cosθ+isinθ)=r2(cos2θ+isin2θ)· r(cosθ+isinθ)= r3(cos3θ+isin3θ).
解:
练习
当不要求把计算结果化为代数形式时,也可以用三角形式表示
解:
二、除法
复数乘除运算的几何意义
二、除法
这就是说,两个复数相除,商的模等于被除数的模除以除数的模,商的辐角等于被除数的辐角减去除数的辐角所得的差.
所以
例4:计算: ,并把结果化为代数形式.
5.3复数的三角表示一、 源自复数的三角表示式1.复数的三角形式r(cos θ+isin θ)叫做复数z=a+bi的三角表示式,简称三角形式.
2.辐角与辐角主值
3.复数代数形式和三角形式的转化
4.复数相等
两个非零复数相等当且仅当它们的模与辐角主值分别相等
例1:把下列复数代数式化成三角式:
想一想:代数式化三角式的步骤
(1)先求复数的模
(2)决定辐角所在的象限
(3)根据象限求出辐角
(4)求出复数三角式。
小结:一般在复数三角式中的辐角,常取它的主值这既使表达式简便,又便于运算,但三角形式辐角不一定要主值。
二.复数乘、除运算的三角表示及其几何意义
1.复数三角形式的乘法法则
解:
复数的三角形式及乘除运算
复数的三角形式及乘除运算复数是由实数和虚数组成的数,可以用复数平面上的点表示。
复数的三角式是指将复数表示为一个模长和一个幅角的形式。
复数的乘法和除法可以用三角形式来表示,即用模长和幅角来进行运算。
假设我们有一个复数z = a + bi,其中a和b都是实数,i是虚数单位。
1.复数的三角式在复数平面上,可以将复数z表示为一个与实轴的夹角θ(幅角)和点到原点的距离r(模长)的形式。
模长r可以通过使用勾股定理来计算:r=√(a^2+b^2)。
这个距离表示复数z到原点的距离。
幅角θ可以通过tanθ = b/a 来计算。
这个角度表示实轴与复数z 的连线之间的夹角。
将复数z表示为三角形式:z = r(cosθ + isinθ)。
其中cosθ表示x轴方向上的分量,sinθ表示y轴方向上的分量。
2.复数的乘法复数乘法的规则是,将两个复数的模长相乘,幅角相加。
设有两个复数z1 = r1(cosθ1 + isinθ1)和z2 = r2(cosθ2 + isinθ2)。
乘法运算的结果为:z1 * z2 = (r1 * r2) * (cos(θ1 + θ2) + isin(θ1 + θ2))角相加。
例如,计算(1+i)*(2+i):首先将两个复数转换为三角形式:z1 = √(1^2 + 1^2) * (cos 45° + isin 45°) = √2 * (cos 45° + isin 45°)z2 = √(2^2 + 1^2) * (cos 63.4° + isin 63.4°) = √5 * (cos 63.4° + isin 63.4°)然后进行乘法运算:z1 * z2 = (√2 * √5) * (cos (45° + 63.4°) + isin (45° + 63.4°))= √10 * (cos 108.4° + isin 108.4°)所以,(1 + i) * (2 + i) = √10 * (cos 108.4° + isin108.4°)。
复数的三角形式与乘除运算
复数的三角形式与乘除运算复数是由一个实部和一个虚部组成的数,可以表示为 a + bi 的形式,其中 a 和 b 分别表示实部和虚部。
复数的三角形式是指将复数表示为模长和辐角的形式。
一、复数的三角形式1.模长(绝对值):复数的模长表示复数到原点的距离,可以用勾股定理求得。
模长的公式为,z,=√(a²+b²)。
2. 辐角:复数的辐角表示复数与正实轴之间的夹角,可以用反正切函数求得。
辐角的公式为 arg(z) = arctan(b/a)。
以复数 3 + 4i 为例,它的模长为,z,= √(3² +4²) = √(9 + 16) = √25 = 5,辐角为 arg(z) = arctan(4/3)。
所以这个复数的三角形式可以表示为 5 * cos(arctan(4/3)) + 5 * sin(arctan(4/3)) * i。
二、复数的乘法复数的乘法可以根据分配律进行展开计算,具体步骤如下:1.将两个复数的实部和虚部分别相乘,得到两个部分的结果。
2.对两个部分的结果进行合并,实部与实部相减,虚部与虚部相加,得到最终的结果。
举例说明:设有两个复数z1=a1+b1i和z2=a2+b2i,它们的乘法运算为:z1*z2=(a1+b1i)*(a2+b2i)根据分配律,可以展开计算:z1*z2=a1*a2+a1*b2i+b1i*a2+b1i*b2i再合并结果:z1*z2=a1*a2-b1*b2+(a1*b2+b1*a2)i可以看出,复数的乘法运算结果也是一个复数,实部和虚部分别由原复数的四个部分相乘得到。
三、复数的除法复数的除法可以通过乘以倒数的方式来实现。
具体步骤如下:1.将除数和被除数都转换为三角形式。
2.将除数的模长取倒数,辐角取相反数,得到除数的倒数。
3.将两个复数的倒数相乘,得到最终的结果。
举例说明:设有两个复数z1=a1+b1i和z2=a2+b2i,它们的除法运算为:z=z1/z2首先将z1和z2转换为三角形式:z1 = r1 * cos(θ1) + r1 * sin(θ1) * iz2 = r2 * cos(θ2) + r2 * sin(θ2) * i然后计算除数的倒数:1/z2 = 1/r2 * cos(-θ2) + 1/r2 * sin(-θ2) * i最后将除数的倒数乘以被除数,得到最终结果:z=z1*(1/z2)= (r1 * cos(θ1) + r1 * sin(θ1) * i) * (1/r2 * cos(-θ2) +1/r2 * sin(-θ2) * i)= (r1 * 1/r2) * cos(θ1 - θ2) + (r1 * 1/r2) * sin(θ1 - θ2) * i可以看出,复数的除法运算结果也是一个复数,实部和虚部分别由原复数的模长和辐角相除得到。
谈复数乘法几何意义的教学
谈复数乘法几何意义的教学这是复数乘法的几何意义,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谈复数乘法几何意义的教学 1一、复数的三角形式:(z = r(cos theta + isin theta ))((r>0)),(z)对应点(Z(rcos theta ,rsin theta )),对应向量(overrightarrow {OZ} = (rcos theta ,rsin theta )),(|z| =|overrightarrow {OZ} | = r)若({z_1} = {r_1}(cos {theta _1} + isin {theta _1})),({z_2} = {r_2}(cos {theta _2} + isin {theta _2})),则({z_1}{z_2} = {r_1}{r_2}[cos {theta _1}cos {theta _2} – sin {theta _1}sin {theta _2} + i(sin {theta _1}cos {theta _2} + cos {theta _1}sin {theta _2})])( = {r_1}{r_2}[cos ({theta _1} + {theta _2}) + isin ({theta _1} + {theta _2})])其几何意义是:({z_1}{z_2})表示把复数({z_1})对应的向量(overrightarrow {O{Z_1}} ),绕(O)旋转({theta _2})(({theta _2}>0):逆时针,({theta _2}<0):顺时针),然后再伸长或缩短为原来({r_2})倍得到的向量所对应的复数.可以用来处理旋转、伸缩变换有关问题。
如((1 + 2i) cdot i = (1 + 2i) cdot (cos 90^circ + isin 90^circ ))表示把向量(overrightarrow a = (1,2))沿逆时针旋转(90^circ ),长度不变.同理可得到:(dfrac{{{r_1}(cos {theta _1} + isin {theta _1})}}{{{r_2}(cos {theta _2} + isin {theta _2})}} = dfrac{{{r_1}}}{{{r_2}}}[cos ({theta _1} – {theta _2}) + isin ({theta _1} – {theta _2})])二、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例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P)、(Q)分别为直线(l:2x + y – 3 = 0)与圆(M:{(x – 2)^2} + {y^2} = {r^2})((r>0))上的动点,若存在点(P)、(Q),使得(Delta OPQ)是以(O)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则(r)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复数三角形式乘法的几何意义及其应用复数三角形式乘法的几何意义及其应用【解析】设(Q(x,y)),其对应复数为(x + yi),((x + yi) cdot (cos{90^circ}+isin{90^circ}))(=(x + yi) cdot i = – y + xi),故(P( – y,x))代入(2x + y – 3 = 0)得(Q)的轨迹方程为(x – 2y – 3 = 0)由于(Q)点在圆(M:{(x – 2)^2} + {y^2} = {r^2})上故(d = dfrac{{|2 – 0 – 3|}}{{sqrt 5 }} leqslant r),解得(r geqslant dfrac{{sqrt 5 }}{5})谈复数乘法几何意义的教学 2复数的几何意义是什么1、复数的几何意义是:复数集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集之间可以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
高中数学第五章复数3.1复数的三角表示式3.2复数乘除运算的几何意义课件北师大版必修第二册
π
6
,于是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探究四
当堂检测
复数三角形式的乘法运算
例2计算下列各式
(1) 2 cos
π
12
π
+ isin
π
· 3 cos
12
π
(2)3 cos 4 + isin 4 ·7 cos
π
π
(3) 2 cos 3 + isin 3
4
;
(4)(cos 36°+isin 36°)5.
3π
4
5π
且仅当它们的模与辐角的主值分别相等.
π
3π
显然当a>0时,arg a=0,arg(-a)=π,arg(ai)=2 ,arg(-ai)= 2 .
如果z=0,那么与它对应的向量 缩成一个点(零向量),它的方向是
任意的,所以复数0的辐角也是任意的.
激趣诱思
知识点拨
名师点析(1)复数的三角形式的特征:
6
i= 2 -1 −
2
2
3
2
i = 2(-cos 60°-isin 60°)
= 2(cos 240°+isin 240°).将绕点 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120°,
然后将所得向量的模伸长到 2 倍,则所得向量对应的复数为:
1
2(cos 240°+isin 240°)÷2(cos 120°+isin 120°)
=3(0+i)=3i;
(2)原式=9(cos 360°+isin 360°)=9(1+0)=9.
激趣诱思
知识点拨
微练习2
2
设 z=- 2 −
复数的三角表示式
复数的三角表示式复数是由实数和虚数组成的数,可以用多种形式表示。
其中,三角表示式是一种常见且有用的表示方式。
本文将介绍复数的三角表示式及其相关概念和性质。
一、复数的三角表示式概述复数的三角表示式是将复数表示为一个模长和一个辐角的形式。
一般地,复数可以表示为z = a + bi,其中a为实部,b为虚部,i为虚数单位。
而三角表示式将复数表示为z = r(cosθ + isinθ),其中r 为模长,θ为辐角。
二、复数的模长和辐角1. 模长:复数的模长表示复数到原点的距离,也可以理解为复数的绝对值。
对于复数z = a + bi,其模长可以通过求解|z| = √(a^2 + b^2)来获得。
2. 辐角:复数的辐角表示复数与实轴正半轴的夹角。
对于复数z =a + bi,其辐角可以通过求解θ = arctan(b/a)来获得。
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辐角时,需要对各种特殊情况进行讨论和处理。
三、复数的三角表示式的转换复数的三角表示式可以与代数表示式相互转换,具体的转换方式如下:1. 从代数表示式转换为三角表示式:- 计算复数的模长|r| = √(a^2 + b^2);- 计算复数的辐角θ = arctan(b/a);- 将复数表示为z = r(cosθ + isinθ)。
2. 从三角表示式转换为代数表示式:- 计算复数的实部a = r*cosθ;- 计算复数的虚部b = r*sinθ;- 将复数表示为z = a + bi。
四、复数的三角表示式的运算复数的三角表示式在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时具有一定的方便性和简洁性。
具体运算规则如下:1. 加法:将两个复数的实部分别相加,虚部分别相加,得到结果的三角表示式。
2. 减法:将两个复数的实部分别相减,虚部分别相减,得到结果的三角表示式。
3. 乘法:将两个复数的模长相乘,辐角相加,得到结果的三角表示式。
4. 除法:将两个复数的模长相除,辐角相减,得到结果的三角表示式。
需要注意的是,进行复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时,模长相乘或相除,辐角相加或相减。
复数乘、除运算的三角表示及其几何意义
解:要求点C对应的复数,即求向量对应的复数,结合图形知
=+,故可以先求向量对应的复数.向量可以看作
向量的长度扩大为原来的 3倍,并绕点B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90°后得到,因为向量对应的复数为(-1+2i)-(1+i)=-2+i,
isin 30°)÷[ 3(cos 60°+isin 60°)]=
( B )
3
(cos
3
30°+
3 1
× [cos(30°-60°)+isin(30°-60°)]=
3
3
1
3 1
[cos(-30°)+isin(-30°)]= - i,故选B.
3
6 6
=1+2i,故点P对应的复数为1+2i.
课堂评价
1.若复数z1=
A.6 2
π
π
6(cos +isin ),z2=2
4
4
B.4 3
C.2 3
π
π
3(cos +isin ),则z1z2的模为
5
5
D. 6
[解析] z1z2的模为 6×2 3=6 2,故选A.
( A )
课堂评价
2.若复数z1=
A.4
B.4i
π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后,得到向量1 ,求向量1 和点P对应的复数.
2
解:由题意知向量1 2 对应的复数是z2-z1=(-3+4i)-(-2+i)=-1+3i.由复数乘法
π
π
的几何意义得,向量1 对应的复数是(-1+3i)·[cos(- )+isin(- )]=3+i.由复数
第六章 平面向量和复数第五节复数的三角形式及乘除运算
r
r
a
的象限就是复数相对应的点Z a,b所在象限.
复数的三角形式中,辐角 可以用弧度表示,也可以用角 度表示,可以写主值,也可以在主值上加2k 或k 360 (k Z ), 为简便起见, 在复数的代数形式化为三角形式时, 一般 只取主
值.(!复数的三角形式不惟一,若辐角取主值,则惟一.)
例1 把以下复数化成三角形式.
2
四象限,所以arg 1-i 7 ,于是1-i=
4
2
cos
7
4
,isin
7
4
;
(3) r = 1 0 1,因为与 1对应的点在x轴的负半轴上,
所以arg 1 ,于是, 1 cos isin ;
(4) r 0 32 3,因为和3i对应的点在y轴的正半轴上,
所以arg 3i
2
2 2
2 2
i
1-i.
例3 求复数Z = r cos +isin 的共扼复数的三角形式.
解 Z = r cos -isin r cos isin .
在这里要注意r cos -isin 并不是复数的三角形式.
二、复数三角形式的乘法和除法
1.乘法 设复数Z1, Z2的三角形式分别是 :
Z1 r1 cos1 isin1 , Z2 r2 cos2 isin2 , 则Z1Z2 r1 cos1 isin1 r2 cos2 isin2 r1r2 cos1 cos2 sin1 sin2 isin1 cos2 cos1 sin2 r1r2 cos 1 2 isin 1 2 ,
O
1
2
3x
的辐角.1+i2+i3+i =10i.
图6 20 例7图形
复数的三角表示
三. 复数乘除法的几何意义的应用
例5 已知复数z1=-2+i对应的点为P1,z2=-3+4i对应的点为P2,
把向量
uuuur P1P2
绕P1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2
后,得到向量
uuur P1P
,求向
量
uuur P1P
和点P对应的复数分别是什么?
uuuur
解:由题意知向量 P1P2 对应的复数是
z2-z1=(-3+4i)-(-2+i)=-1+3i.
【名师点拨】 将复数的三角形式r(cos θ+isin θ)化为代 数形式a+bi(a,b∈R)时,其中a=rcos θ, b=rsin θ. 【注意】 复数z=a+bi(a,b∈R)与复平面内的点 (a,b)是一一对应的.
二. 利用复数的三角形式进行复数的乘、除运算
<1>复数的乘法运算
例3.
5
3.复数代数形式和三角形式的转化
a+bi=rcos θ+irsin θ=r(cos θ+isin θ),
a
b
其中 r= a2 b2 , cos θ= r , sin θ= r .
(1)复数的代数形式是唯一的,但三角形式不唯一. (2)任何一个不为零的复数的辐角有无限多个值,但辐角主 值只有一个;复数0的辐角是任意的,不讨论它的辐角主值.
cos
6
isin
6
·
2
cos
4
isin
4
=
.
【解析】
5
cos
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十章 10.3 第二课时 复数三角形式的乘除法2019(秋)数学 必修 第四册 人教B版(新教材)改题型
题型一 复数三角形式的乘法
【例 1】
(1)2cos
23π+isin
2π
3
·3cos
π6+isin
π6;
(2)3(cos 20°+isin 20°)·[2(cos 50°+isin 50°)][10(cos 80°+isin 80°)];
(3)(-1+i)
3cos
74π+isin
7π
4
.
解 (1)原式=2×3cos23π+π6+isin23π+π6=6cos 56π+isin 56π=-3 3+3i.
=cos-n3π+isin-n3π,由于 n∈N,∴n 最小值为 5. 答案 C
28
课前预习
课堂互动
@《创新设计》 核心素养
@《创新设计》
2.复数z=(sin 25°+icos 25°)3的三角形式是( )
A.cos 195°+isin 195°
B.sin 75°+icos 75°
C.cos 15°+isin 15°
@《创新设计》
第二课时 复数三角形式的乘除法
课标要求
素养要求
1.掌握复数的三角形式的乘、除 从向量的角度理解复数的三角形
及乘方运算.
式的乘、除、乘方运算及几何意
2.掌握复数的代数形式与三角形 义,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素养,
式的运算特点.
提升数学运算素养.
1
课前预习
课堂互动
核心素养
@《创新设计》
教材知识探究
设复数z1=r1(cos θ1+isin θ1),z2=r2(cos θ2+isin θ2),则z1z2=r1(cos θ1+isin θ1) ×r2(cos θ2+isin θ2)=___r_1_r_2[_c_o_s_(θ_1_+__θ_2_)+__i_s_in_(_θ_1_+__θ_2)_]__,即由两个复数z1,z2的 三角形式可得z1z2的三角形式:z1的模乘以z2的模等于________z_1_z2_的__模_________, _z_1_的__辐__角__与__z_2的__辐__角__之__和__ 是z1z2的辐角.
电工基础-复数
ɺ UB
例1: 将 u1、u2 用相量表示
u1 = 220 2 sin (ω t + 20° ) V
u2 = 110 2 sin (ω t + 45°) V
解: (1) 相量式
+j
ɺ U2
ɺ U1
+1
ɺ U1 = 220 + 20 °V ɺ U2 = 110 + 45 °V
(2) 相量图
ɺ ɺ U 1 落后于U2
2
A = r cos ψ + j r sin ψ = r (cos ψ + j sin ψ )
cos ψ = e
jψ
+e 2
−j ψ
e j ψ − e− j ψ , sin ψ = 2j
可得: 可得 (3) (4)
= cos ψ + j sin ψ 指数式 A = r e j ψ 极坐标式 极坐标式 A = r ψ e
电压的有效值相量
或:
ɺ Um =Umejψ =Um ψ
注意: 注意:
相量的模= 相量的模=正弦量的最大值 相量辐角= 相量辐角=正弦量的初相角
电压的幅值相量
①相量只是表示正弦量,而不等于正弦量。 相量只是表示正弦量,而不等于正弦量。
i = Imsin (ω t + ψ ) = I m e =
?
jψ
= Im ψ
②只有正弦量才能用相量表示, 只有正弦量才能用相量表示, 非正弦量不能用相量表示。 非正弦量不能用相量表示。 ③只有同频率的正弦量才能画在同一相量图上。 只有同频率的正弦量才能画在同一相量图上。 同频率的正弦量才能画在同一相量图上 ɺ I ϕ ɺ U
(完整版)复数的三角形式及乘除运算
复数的三角形式及乘除运算一、主要内容:复数的三角形式,模与辐角的概念及几何意义,用三角形式进行复数乘除运算及几何意义.二、学习要求:1.熟练进行复数的代数形式与三角形式的互化,会求复数的模、辐角及辐角主值.2.深刻理解复数三角形式的结构特征,熟练运用有关三角公式化复数为三角形式.3.能够利用复数模及辐角主值的几何意义求它们的范围(最值).4.利用复数三角形式熟练进行复数乘除运算,并能根据乘除运算的几何意义解决相关问题.5.注意多种解题方法的灵活运用,体会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三、重点:复数的代数形式向三角形式的转换,复数模及复数乘除运算几何意义的综合运用.四、学习建议:1.复数的三角形式是彻底解决复数乘、除、乘方和开方问题的桥梁,相比之下,代数形式在这些方面显得有点力不从心,因此,做好代数形式向三角形式的转化是非常有必要的.前面已经学习过了复数的另两种表示.一是代数表示,即Z=a+bi(a,b∈R).二是几何表示,复数Z既可以用复平面上的点Z(a,b)表示,也可以用复平面上的向量来表示.现在需要学习复数的三角表示.既用复数Z的模和辐角来表示,设其模为r,辐角为θ,则Z=r(cosθ+isinθ)(r≥0).既然这三种方式都可以表示同一个复数,它们之间一定有内在的联系并能够进行互化.代数形式r=三角形式Z=a+bi(a,b∈R) Z=r(cosθ+isinθ)(r≥0)复数三角形式的结构特征是:模非负,角相同,余弦前,加号连.否则不是三角形式.三角形式中θ应是复数Z的一个辐角,不一定是辐角主值.例1.下列各式是否是三角形式,若不是,化为三角形式:(1) Z1=-2(cosθ+isinθ)(2) Z2=cosθ-isinθ(3) Z3=-sinθ+icosθ(4) Z4=-sinθ-icosθ(5) Z5=cos60°+isin30°分析:由三角形式的结构特征,确定判断的依据和变形的方向.变形时,可按照如下步骤进行:首先确定复数Z对应点所在象限(此处可假定θ为锐角),其次判断是否要变换三角函数名称,最后确定辐角.此步骤可简称为“定点→定名→定角”.这样,使变形的方向更具操作性,能有效提高解决此类问题的正确率.解:(1)由“模非负”知,不是三角形式,需做变换:Z1=Z(-cosθ-isinθ)复平面上Z1(-2cosθ,-2sinθ)在第三象限(假定θ为锐角),余弦“-cosθ”已在前,不需再变换三角函数名称,因此可用诱导公式“π+θ”将θ变换到第三象限.∴Z1=Z(-cosθ-isinθ)=2[cos(π+θ)+isin(π+θ)](2)由“加号连”知,不是三角形式复平面上点Z2(cosθ,-sinθ)在第四象限(假定θ为锐角),不需改变三角函数名称,可用诱导公式“2π-θ”或“-θ”将θ变换到第四象限.∴Z2=cosθ-isinθ=cos(-θ)+isin(-θ)或Z2=cosθ-isinθ=cos(2π-θ)+isin(2π-θ)考虑到复数辐角的不唯一性,复数的三角形式也不唯一.(3)由“余弦前”知,不是三角形式复平面上点Z3(-sinθ,cosθ)在第二象限(假定θ为锐角),需改变三角函数名称,可用诱导公式“+θ”将θ变换到第二象限.∴Z3(-sinθ,cosθ)=cos(+θ)+isin(+θ)同理(4)Z4=-sinθ-icosθ=cos(π-θ)+isin(π-θ)(5)Z5=cos60°+isin30°=+i=(1+i)=·(cos+isin)=(cos+isin)小结:对这类与三角形式很相似的式子,如何将之变换为三角形式,对于初学者来讲是个难点.有了“定点→定名→定角”这样一个可操作的步骤,应能够很好地解决此类问题.例2.求复数Z=1+cosθ+isinθ(π<θ<2π)的模与辐角主值.分析:式子中多3个“1”,只有将“1”消去,才能更接近三角形式,因此可利用三角公式消“1”.解:Z=1+cosθ+isinθ=1+(2cos2-1)+2i.sin cos=2cos(cos+isin) (1)∵π<θ<2π∴<<π,∴cos<0∴(1)式右端=-2cos(-cos-isin)=-2cos[cos(π+)]+isin(π+)]∴r=-2cos, ArgZ=π++2kπ(k∈Z)∵<<π∴π<π+<2π,∴argZ=π+.小结:(1)式右端从形式上看似乎就是三角形式.不少同学认为r=2cos, argZ=或ArgZ=错误之处在于他们没有去考虑θ角范围,因此一定要用“模非负,角相同,余弦前,加号连”来判断是否为三角形式.看了这道例题,你一定能解决如Z1=1-cosθ+isinθ(π<θ<2π) ,Z2=1+cosθ-isinθ(π<θ<2π)等类似问题.例3.将Z=(π<θ<3π)化为三角形式,并求其辐角主值.分析:三角形中只有正余弦,因此首先想到“化切为弦”.下一步当然是要分母实数化,再向三角形式转化.解:====cos2θ+isin2θ∵π<θ<3π, ∴<2θ<6π,∴π<2θ-4π<2π,∴argZ=2θ-4π小结:掌握三角变形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根本.但在此之前的解题方向一定要明确,即要分析式子结构.比较其与三角形式的异同,从而决定变形的方向,采用正确的方法.要求学生做好每道例题后的反思,并能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达到熟练解决一类问题的目的,如1-itgθ, tgθ+i, i-ctgθ等.2.复数Z的模|Z|的几何意义是:复平面上点Z到原点距离,复数模|Z1-Z2|的几何意义是:复平面上两点Z1,Z2之间距离.辐角几何意义是:以x轴正半轴为角始边,以向量所在射线为终边的角记为ArgZ.在[0,2π)范围内的辐角称辐角主值,记为argZ.要求学生不仅要理解以上所说各几何意义,还要运用几何意义去解决相关问题.例4.若Z∈c,|Z-2|≤1,求|Z|的最大,最小值和argZ范围.解:法一,数形结合由|Z-2|≤1,知Z的轨迹为复平面上以(2,0)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面(包括圆周),|Z|表示圆面上任一点到原点的距离.显然1≤|Z|≤3, ∴|Z|max=3, |Z|min=1,另设圆的两条切线为OA,OB,A,B为切点,由|CA|=1,|OC|=2知∠AOC=∠BOC=,∴argZ∈[0,]∪[π,2π)法二:用代数形式求解|Z|的最大,最小值,设Z=x+yi(x,y∈R)则由|Z-2|≤1得(x-2)2+y2≤1,∴|Z|=≤=,∵(x-2)2+y2≤1, ∴(x-2)2≤1, ∴-1≤x-2≤1, ∴1≤x≤3,∴1≤4x-3≤9, ∴1≤|Z|≤3.小结:在一题多解的基础上,分析比较各种方法的异同,如何做好方法的选择.各种方法的本质和优势,通过分析与比较都一目了然.例5.复数Z满足arg(Z+3)=π,求|z+6|+|z-3i|最小值.分析:由两个复数模的和取最小值,联想到一个点到两个定点距离和的最小值,将之转化为几何问题来解决应比较简便.解法一:由arg(Z+3)=π,知Z+3的轨迹是一条射线OA,∠xOA=π,而|Z+6|+|Z-3i|=|(z+3)-(-3)|+|(Z+3)-(3+3i)|将B(-3,0)与C(3,3)连结,BC连线与OA交点为D,取Z+3为D点,表示复数时,|Z+6|+|Z-3i|=|BD|+|DC|=|BC|=3, ∴所求最小值=3.法二:由arg(Z+3)=π, 知Z+3的轨迹是射线OA,则Z轨迹应是平行于OA,且过点(-3,0)的射线BM,∴|Z+6|+|Z-3i|就表示射线BM上点到点P(-6,0)和点Q(0,3)距离之和,连结PQ与射线BM交于点N,取E为N点表示复数时,|Z+6|+|Z-3i|=|PN|+|NQ|=|PQ|=3,∴所求最小值=3.小结:两种方法的本质相同,都是将数学式子利用其几何意义转化成几何问题进行解决.如果纯粹用代数方法求解,难度会很大.对有关最值问题,尤其是模(距离)和辐角主值最值问题,用数形结合方法显然较为简便.例6.已知|Z-2i|≤1,求arg(Z-4i)最大值.解:∵|Z-2i|≤1,∴点Z轨迹是以(0,2)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面,在其上任取一点Z,连Z与点(0,4)得一以(0,4)为起点,Z为终点的向量,将起点平移到原点,则θ为其对应的辐角主值,显然arg(Z-4i)最大值为π.3.两个复数相乘,积的模等于模的积,辐角为两辐角之和,其几何意义是模的伸缩及对应向量的旋转.两个复数相除,商的模等于模的商(除数不为零),辐角为两辐角之差,其几何意义同乘法.由复数三角形式乘除运算的几何意义,可解决向量或图形的旋转问题,如等腰、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顶点间的几何何关系利用复数的乘除运算来表示.复数三角形式较之代数形式,在乘除运算中非常方便,可顺利解决多项相乘(乘方),相除及乘除混合运算.例7.若与分别表示复数Z1=1+2i, Z2=7+i, 求∠Z2OZ1并判断ΔOZ1Z2的形状.解:欲求∠Z2OZ1,可计算====∴∠Z2OZ1=且=,由余弦定理,设|OZ1|=k, |OZ2|=2k(k>0)|Z1Z2|2=k2+(2k)2-2k·2k·cos=3k2∴|Z1Z2|=k,而k2+(k)2=(2k)2,∴ΔOZ1Z2为有一锐角为60°的直角三角形.小结:此题中利用除法几何意义来解决三角形中角的大小问题,十分方便.例8.已知直线l过坐标原点,抛物线C的顶点在原点,焦点在x轴正半轴上,若点A(-1,0)和B(0,8)关于l的对称点都在C上,求直线l与抛物线C的方程.解:如图,建立复平面x0y,设向量、对应复数分别为x1+y1i, x2+y2i.由对称性,|OA'|=|OA|=1, |OB'|=|OB|=8,∴x2+y2i=(x1+y1i)8i=-8y1+8x1i∴设抛物线方程为y2=2px(p>0)则有y12=2px1, y22=2px2,∴x1=, y12=p2, 又|OA'|=1,∴()2+p2=1,∴p=或-(舍)∴抛物线方程为y2=x,直线方程为:y=x.小结:对于解析几何的许多问题,若能借助于复数的向量来表示,常常有意想不到的功效.尤其涉及到特殊位置,特殊关系的图形时,尤显其效.五、易错点1.并不是每一个复数都有唯一确定的辐角主值.如复数零的模为0,辐角主值不确定.2.注意ArgZ与argZ的区别.ArgZ表示复数Z的辐角,而argZ表示复数Z的辐角主值.ArgZ=argZ+2kπ(k∈Z),argZ∈[0,2π), 辐角主值是[0,2π)内的辐角,但辐角不一定是辐角主值.3.复数三角形式的四个要求:模非负,角相同,余弦前,加号连,缺一不可.任何一个不满足,就不是三角形式.4.注意复数三角形式的乘除运算中,向量旋转的方向.六、练习1.写出下列复数的三角形式(1) ai(a∈R)(2) tgθ+i(<θ<π)(3) -(sinθ-icosθ)2.设Z=(-3+3i)n, n∈N,当Z∈R时,n为何值?3.在复平面上A,B表示复数为α,β(α≠0),且β=(1+i)α,判断ΔAOB形状,并证明SΔAOB=|d|2. 参考答案:1.(1)ai=(2)tgθ+i(<θ<π)=-[cos(π-θ)+isin(π-θ)](3)-(sinθ-icosθ)=[cos(+θ)+isin(+θ)]2.n为4的正整数倍3.法一:∵α≠0,β=(1+i)α∴=1+i=(cos+isin), ∴∠AOB=,∵分别表示复数α,β-α,由β-α=αi,得=i=cos+isin,∴∠OAB=90°,∴ΔAO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法二:∵||=|α|, ||=|β-α|=|αi|=|α|,∴||=||又||=|β|=|(1+i)α|=|α|,||2+||2=|α|2+|α|2=2|α|2=||2∴ΔAO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SΔAOB=||·||=|α|2.在线测试选择题1.若复数z=(a+i)2的辐角是,则实数a的值是()A、1B、-1C、-D、-2.已知关于x的实系数方程x2+x+p=0的两虚根a, b满足|a-b|=3,则p的值是()A、-2B、-C、D、13.设π<θ<,则复数的辐角主值为()A、2π-3θB、3θ-2πC、3θD、3θ-π4.复数cos+isin经过n次乘方后,所得的幂等于它的共轭复数,则n的值等于()A、3B、12C、6k-1(k∈Z)D、6k+1(k∈Z)5.z为复数,()|z-3|=()|z+3|()-1的图形是()A、直线B、半实轴长为1的双曲线C、焦点在x轴,半实轴长为的双曲线右支D、不能确定答案与解析答案:1、B 2、C 3、B 4、C 5、C解析:1.∵z=(a+i)2=(a2-1)+2ai, argz=,∴,∴a=-1,本题选B. 2.求根a,b=(Δ=1-4p<0)∵|a-b|=||=3,∴ 4p-1=9, p=,故本题应选C.3.==cos3θ+isin3θ.∵π<θ<,∴3π<3θ<,∴π<3θ-2π<,故本题应选B.4.由题意,得(cos+isin)n=cos+isin=cos-isin由复数相等的定义,得解得=2kπ-,(k∈Z),∴n=6k-1.故本题应选C.5.依题意,有 |z-3|=|z+3|-1,∴ |z+3|-|z-3|=1.由双曲线定义,此方程表示焦点(±3,0),2a=1, a=的双曲线右支,故本题应选C.复数三角形式的运算·疑难问题解析1.复数的模与辐角:(1)复数模的性质:|z1·z2|=|z1|·|z2|(2)辐角的性质:积的辐角等于各因数辐角的和.商的辐角等于被除数的辐角减去除数的辐角所得的差.一个复数n次幂(n∈N)的辐角等于这个复数辐角的n倍.注意:(1)辐角与辐角主值的区别,特别是解题过程中的不同点.如下面两个问题:若arg(2-i)=α,arg(3-i)=β,求α+β的值.(α+β∈(3π,4π))若arg(2-i)=α,arg(3-i)=β,求arg[(2-i)(3-i)]的值.(2)两个复数乘积的辐角主值不一定等于两辐角主值的和,商的辐角主值不一定等于辐角主值的差.2.关于数的开方(1)复数的开方法则:r(cosθ+isinθ)的n次方根是几何意义:设对应于复平面上的点,则有:所以,复数z的n次方根,在复平面内表示以原点为中心的正n边形的n个顶点.(2)复数平方根的求法.求-3-4i的平方根.解法一利用复数代数形式.设-3-4i的平方根为x+yi(x,y∈R),则有(x+yi)2=-3-4i,即(x2-y2)+2xyi=-3-4i,由复数相等条件,得∴-3-4i的平方根是±(1-2i).法二利用复数的三角形式.3.复数集中的方程.关于实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设ax2+bx+c=0(a≠0,a,b,c∈R,x1,x2为它的两个根)(1)当△=b2-4ac≥0时,方程有两个实数根当△=b2-4ac<0时,方程有一对共轭虚根(4)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ax2+bx+c=a(x-x1)(x-x2)关于复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设ax2+bx+c=0(a≠0,a、b、c∈C,且至少有一个虚数,x1x2为它的两个根)(4)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ax2+bx+c=a(x-x1)(x-x2)仍然适用.关于二项方程的解法形如a n x n+a0=0(a0,a n∈C且a n≠0)的方程叫做二项方程,任何一个二项方程都可以化成x n=b(b∈C)的形式,因此都可以通过复数开方来求根.可以充分利用复数z的整体性质,复数z的三种表示方法及其转换来解方程.已知方程x2-4x+p=0两虚数根为α、β,且|α-β|=2求实数p的值.解法1∵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虚根共轭设α=a+bi,β=a-bi,(a,b∈R)∴α+β=2a=4,∴a=2又∵|α-β|=2, ∴|2bi|=2得b=±1即两根为2+i,2-i由韦达定理得:p=(2+i)(2-i)=5法2由韦达定理可得:α+β=4,αβ=p于是|α-β|2=|(α-β)2|=|(α+β)2-4αβ|=|42-4p|=4,即|4-p|=1又∵△=42-4p<0p>4,∴p-4=1,得p=5说明注意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实根与有两个虚根的区别.一等式成立.若有两个虚根则上述等式不成立.因为|α-β|2≠(α-β)2.因此在解题时要重视复数与实数知识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要避免出现混淆与干扰.已知方程2x2+3ax+a2-a=0有模为1的根,求实数a的值.分析已知方程有模为1的根,此根可能是实数,也可能是虚数,故求实数a要注意分域讨论.解(1)若所给方程有实根则△=(3a)2-4×2(a2-a)=a2+8a>0,即a<-8或a>0由条件得根必为1或-1,①将x=1代入原方程可得a2+2a+2=0a无实数解.(2)若所给方程有虚根则△=a2+8<0,即-8<a<0即a2-a-2=0,∴a=-1或a=2(舍)已知方程x2-(2i-1)x+3m-i=0有实数根,求实数m.分析求实数m的范围,若用判别式来判断是错误的,因为此方程的系数是复数.利用求根公式或用韦达定理或选用复数相等,解方程组来求实数m均可以.现仅介绍一种方法.解∵x,m∈R,方程变形可得,(x2+x+3m)-(2x+1)i=0复数例题讲解与分析例1.已知x, y互为共轭复数,且(x+y)2-3xyi=4-6i,求x, y.[思路1]:确定一个复数即分别确定它的实部、虚部或模与一个辐角,设z=a+bi或三角形式,化虚为实。
复数乘、除运算的三角表示及其几何意义
两个复数 z1z2 相乘时,把向量 OZ1 绕点O 按逆时针方
向旋转角 2 (如果2 0 ,就要把 OZ1 绕点O 按顺时针方向
旋转| 2 | )
再把它的模变为原来的r2倍,得到向量OZ, OZ 表示的复
数就是积 z1z2 .这是复数乘法的几何意义.
2.复数三角形式的除法运算的几何意义
类比复数三角形式的乘法的几何意义,你能不能得出复数三角形式的除法
课后作业
请完成《7.3.2复数乘、除运算的三角表示及其几何意义》的 课后作业
(1) (a bi)(c di)
(2) (a bi) (c di)
ac adi bci bd (ac bd) (ad bc)i
a bi (a bi) (c di) c di (c di) (c di)
分子、分母都乘
ac c2
bd d2
bc c2
ad d2
模相除,辐角相减
2i
例1(3)计算
2 (cos i sin )
4
4
.(课本89页练习2)
代数形式
三角形式
分析:两个复数有一个是代数形式,另一个是三角形式,这道题如何运算呢?
处理方法:把两个复数的表示形式统一为三角形式或代数形式.
方法一 化为代数形式进行运算
2 (cos i sin ) 2 ( 2 2 i)
角主值是 .
-2
O
巩固练习2
将复数 1 3i 所表示的向量绕原点 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角 (0 2 ),
所得的向量对应的复数为-2,则 =
.
解:由题意得 (1 3i)(cos i sin ) 2
即
2(cos
3
i
sin
3
复数的运算法则
复数的运算法则1.复数的表示形式(1)代数形式共轭复数F*=a-jb在数学中虚单位常用i表示,如F=a+bi,但由于在电路中已用i表示电流,故虚单位改用j表示。
实部(real part):Re[F] = a;虚部(imaginary part):Im[F] = b。
复数可用复平面上的向量表示(如图所示)。
(2)三角形式F=|F|(cosθ+jsinθ)|F|为复数的模,θ为复数的幅角,θ=argF。
则|F|=θ=arctan(b/a)。
且a=|F|cosθ,b=|F|sinθ 。
(3)指数形式(exponential form)(4)极坐标形式(polar form)F=|F|<θ2.复数的基本运算(1)加减运算复数的加减运算采用代数形式较为简便,或在复平面中使用平行四边形法则。
设F1 = a1 + jb1,F2 = a2 + jb2,有平行四边形法则:(2)乘除运算复数的乘除运算使用指数形式或极坐标形式较为简便。
①指数形式即复数乘积的模等于各复数模的积;辐角等于各复数辐角的和。
②极坐标形式(3)旋转因子复数ejθ = cosθ + jsinθ = 1∠θFejθ →复数F逆时针旋转一个角度θ ,模不变+j ,–j,-1 都可以看成旋转因子。
若一个复数乘以j,等于在复平面上把该复数逆时针旋转π/2。
若一个复数除以j ,等于把该复数乘以-j ,则等于在复平面上把该复数顺时针旋转π/2。
(4)相等运算两个复数相等必须满足:复数的实部、虚部分别对应相等;或者复数的模和辐角分别对应相等。
若F1 = F2,则必须有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数的三角形式及乘除运算一、主要内容:复数的三角形式,模与辐角的概念及几何意义,用三角形式进行复数乘除运算及几何意义. 二、学习要求:1.熟练进行复数的代数形式与三角形式的互化,会求复数的模、辐角及辐角主值. 2.深刻理解复数三角形式的结构特征,熟练运用有关三角公式化复数为三角形式. 3.能够利用复数模及辐角主值的几何意义求它们的范围(最值).4.利用复数三角形式熟练进行复数乘除运算,并能根据乘除运算的几何意义解决相关问题. 5.注意多种解题方法的灵活运用,体会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 三、重点:复数的代数形式向三角形式的转换,复数模及复数乘除运算几何意义的综合运用. 四、学习建议:1.复数的三角形式是彻底解决复数乘、除、乘方和开方问题的桥梁,相比之下,代数形式在这些方面显得有点力不从心,因此,做好代数形式向三角形式的转化是非常有必要的.前面已经学习过了复数的另两种表示.一是代数表示,即Z=a+bi(a,b ∈R).二是几何表示,复数Z 既可以用复平面上的点Z(a,b)表示,也可以用复平面上的向量来表示.现在需要学习复数的三角表示.既用复数Z 的模和辐角来表示,设其模为r ,辐角为θ,则Z=r(cosθ+isinθ)(r≥0).既然这三种方式都可以表示同一个复数,它们之间一定有内在的联系并能够进行互化. 代数形式r=三角形式Z=a+bi(a,b ∈R) Z=r(cosθ+isinθ)(r≥0)复数三角形式的结构特征是:模非负,角相同,余弦前,加号连.否则不是三角形式.三角形式中θ应是复数Z 的一个辐角,不一定是辐角主值. 五、基础知识 1)复数的三角形式①定义:复数z=a+bi (a,b ∈R )表示成r (cos θ+ i sin θ)的形式叫复数z 的三角形式。
即z=r (cos θ+ i sin θ)其中z r = θ为复数z 的辐角。
②非零复数z 辐角θ的多值性。
始边,向量oz →所在的射线为终边的角θ叫复数z=a+bi 的辐角 以ox 轴正半轴为因此复数z 的辐角是θ+2k π(k ∈z )③辐角主值 表示法;用arg z 表示复数z 的辐角主值。
2π)的角θ叫辐角主值 02≤<arg z π定义:适合[0,唯一性:复数z 的辐角主值是确定的,唯一的。
④不等于零的复数的模z r =是唯一的。
⑤z =0时,其辐角是任意的。
⑥复数三角形式中辐角、辐角主值的确定。
(求法) 这是复数计算中必定要解决的问题,物别是复数三角形式的乘法、除法、乘方、开方等运算,尤其是逮美佛定理定理只有对复数三角形式时才能使用。
因此复数化三角式是复数运算中极为重要的内容(也是解题术)复数在化三角式的过程中其模的求法是比较容易的。
辐角的求法,辐角主值的确定是难点,也是关键存在,这个专题只简单归纳复数辐角及辐角主值的求法。
2)复数的向量表示 在复平面内与复数z 1、z 2对应的点分别为z 1、z 2(如图)何量oz z 11→对应于 何量oz z 22→对应于何量z z z z z 1221→-=对应于 与复数z 2-z 1对应的向量为oz →显然oz ∥z 1z 2则arg z 1=∠xoz 1=θ1arg z 2=∠xoz 2=θ2arg z (z 2-z 1)=arg z=∠xoz=θ3)复数运算的几何意义主要是三角式乘法、除法等运算中辐角的变化如z 1=r 1(cos θ1+i sin θ1) z 2=r 2(cos θ2+i sin θ2) ①乘法:z=z 1· z 2=r 1·r 2 [cos(θ1+θ2)+i sin(θ1+θ2)]如图:其对应的向量分别为oz oz oz 12→→→显然积对应的辐角是θ1+θ2< 1 > 若θ2 > 0 则由oz 1→逆时针旋转θ2角模变为oz 1→的r 2倍所得向量便是积z 1·z 2=z 的向量oz →。
< 2 >若θ2< 0 则由向量oz 1→顺时针旋转θ2角模变为r 1·r 2所得向量便是积z 1·z 2=z 的向量oz →。
为此,若已知复数z 1的辐角为α,z 2的辐角为β求α+β时便可求出z 1·z 2=z a z 对应的辐角就是α+β这样便可将求“角”的问题转化为求“复数的积”的运算。
②除法 '=÷==-+-z z z z z r r i 1212121212[cos()sin()]θθθθ (其中 z 2≠0) 除法对于辐角主要是“相减”(被除数的辐角一除数的辐角)依向量旋转同乘法简述如下:< 1 >θθ210>→时顺时针旋转角2oz 。
< 2 >θθ22时逆时针旋转角<→01oz 。
例1.下列各式是否是三角形式,若不是,化为三角形式:(1) Z 1=-2(cosθ+isinθ) (2) Z 2=cosθ-isinθ (3) Z 3=-sinθ+icosθ (4) Z 4=-sinθ-icosθ (5) Z 5=cos60°+isin30°分析:由三角形式的结构特征,确定判断的依据和变形的方向.变形时,可按照如下步骤进行:首先确定复数Z 对应点所在象限(此处可假定θ为锐角),其次判断是否要变换三角函数名称,最后确定辐角.此步骤可简称为“定点→定名→定角”.这样,使变形的方向更具操作性,能有效提高解决此类问题的正确率. 解:(1)由“模非负”知,不是三角形式,需做变换:Z 1=Z(-cosθ-isinθ)复平面上Z 1(-2cosθ,-2sinθ)在第三象限(假定θ为锐角),余弦“-cosθ”已在前,不需再变换三角函数名称,因此可用诱导公式“π+θ”将θ变换到第三象限.∴Z 1=Z(-cosθ-isinθ)=2[cos(π+θ)+isin(π+θ)] (2)由“加号连”知,不是三角形式复平面上点Z 2(cosθ,-sinθ)在第四象限(假定θ为锐角),不需改变三角函数名称,可用诱导公式 “2π-θ”或“-θ”将θ变换到第四象限.∴ Z 2=cosθ-isinθ=cos(-θ)+isin(-θ)或Z 2=cosθ-isinθ=cos(2π-θ)+isin(2π-θ) 考虑到复数辐角的不唯一性,复数的三角形式也不唯一. (3)由“余弦前”知,不是三角形式复平面上点Z 3(-sinθ,cosθ)在第二象限(假定θ为锐角),需改变三角函数名称,可用诱导公式“+θ”将θ变换到第二象限.∴Z 3(-sinθ,cosθ)=cos(+θ)+isin(+θ)同理(4)Z 4=-sinθ-icosθ=cos(π-θ)+isin(π-θ)(5)Z 5=cos60°+isin30°=+i=(1+i)=·(cos +isin )=(cos +isin )小结:对这类与三角形式很相似的式子,如何将之变换为三角形式,对于初学者来讲是个难点.有了“定点→定名→定角”这样一个可操作的步骤,应能够很好地解决此类问题. 例2.求复数Z=1+cosθ+isinθ(π<θ<2π)的模与辐角主值.分析:式子中多3个“1”,只有将“1”消去,才能更接近三角形式,因此可利用三角公式消“1”.解:Z=1+cosθ+isinθ=1+(2cos 2-1)+2i.sin cos =2cos (cos +isin ) (1)∵ π<θ<2π ∴ <<π, ∴cos <0∴(1)式右端=-2cos(-cos-isin)=-2cos[cos(π+)]+isin(π+)]∴r=-2cos, ArgZ=π++2kπ(k∈Z)∵<<π∴π<π+<2π,∴argZ=π+.小结:(1)式右端从形式上看似乎就是三角形式.不少同学认为r=2cos, argZ=或ArgZ=错误之处在于他们没有去考虑θ角范围,因此一定要用“模非负,角相同,余弦前,加号连”来判断是否为三角形式.看了这道例题,你一定能解决如Z1=1-cosθ+isinθ(π<θ<2π) ,Z2=1+cosθ-isinθ(π<θ<2π)等类似问题.例3.将Z=(π<θ<3π)化为三角形式,并求其辐角主值.分析:三角形中只有正余弦,因此首先想到“化切为弦”.下一步当然是要分母实数化,再向三角形式转化.解:====cos2θ+isin2θ∵π<θ<3π, ∴<2θ<6π,∴π<2θ-4π<2π,∴argZ=2θ-4π小结:掌握三角变形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根本.但在此之前的解题方向一定要明确,即要分析式子结构.比较其与三角形式的异同,从而决定变形的方向,采用正确的方法.要求学生做好每道例题后的反思,并能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达到熟练解决一类问题的目的,如1-itgθ, tgθ+i, i-ctgθ等.2.复数Z的模|Z|的几何意义是:复平面上点Z到原点距离,复数模|Z1-Z2|的几何意义是:复平面上两点Z1,Z2之间距离.辐角几何意义是:以x轴正半轴为角始边,以向量所在射线为终边的角记为ArgZ.在[0,2π)范围内的辐角称辐角主值,记为argZ.要求学生不仅要理解以上所说各几何意义,还要运用几何意义去解决相关问题.例4.若Z∈c,|Z-2|≤1,求|Z|的最大,最小值和argZ范围.解:法一,数形结合由|Z-2|≤1,知Z的轨迹为复平面上以(2,0)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面(包括圆周),|Z|表示圆面上任一点到原点的距离.显然1≤|Z|≤3, ∴|Z|max=3, |Z|min=1,另设圆的两条切线为OA,OB,A,B为切点,由|CA|=1,|OC|=2知∠AOC=∠BOC=,∴argZ∈[0,]∪[π,2π)法二:用代数形式求解|Z|的最大,最小值,设Z=x+yi(x,y∈R)则由|Z-2|≤1得(x-2)2+y2≤1,∴|Z|=≤=,∵(x-2)2+y2≤1, ∴(x-2)2≤1, ∴-1≤x-2≤1, ∴1≤x≤3,∴1≤4x-3≤9, ∴1≤|Z|≤3.小结:在一题多解的基础上,分析比较各种方法的异同,如何做好方法的选择.各种方法的本质和优势,通过分析与比较都一目了然.例5.复数Z满足arg(Z+3)=π,求|z+6|+|z-3i|最小值.分析:由两个复数模的和取最小值,联想到一个点到两个定点距离和的最小值,将之转化为几何问题来解决应比较简便.解法一:由arg(Z+3)=π,知Z+3的轨迹是一条射线OA,∠xOA=π,而|Z+6|+|Z-3i|=|(z+3)-(-3)|+|(Z+3)-(3+3i)|将B(-3,0)与C(3,3)连结,BC连线与OA交点为D,取Z+3为D点,表示复数时,|Z+6|+|Z-3i|=|BD|+|DC|=|BC|=3, ∴所求最小值=3.法二:由arg(Z+3)=π, 知Z+3的轨迹是射线OA,则Z轨迹应是平行于OA,且过点(-3,0)的射线BM,∴|Z+6|+|Z-3i|就表示射线BM上点到点P(-6,0)和点Q(0,3)距离之和,连结PQ与射线BM交于点N,取E为N点表示复数时,|Z+6|+|Z-3i|=|PN|+|NQ|=|PQ|=3,∴所求最小值=3.小结:两种方法的本质相同,都是将数学式子利用其几何意义转化成几何问题进行解决.如果纯粹用代数方法求解,难度会很大.对有关最值问题,尤其是模(距离)和辐角主值最值问题,用数形结合方法显然较为简便.例6.已知|Z-2i|≤1,求arg(Z-4i)最大值.解:∵|Z-2i|≤1,∴点Z轨迹是以(0,2)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面,在其上任取一点Z,连Z与点(0,4)得一以(0,4)为起点,Z为终点的向量,将起点平移到原点,则θ为其对应的辐角主值,显然arg(Z-4i)最大值为π.3.两个复数相乘,积的模等于模的积,辐角为两辐角之和,其几何意义是模的伸缩及对应向量的旋转.两个复数相除,商的模等于模的商(除数不为零),辐角为两辐角之差,其几何意义同乘法.由复数三角形式乘除运算的几何意义,可解决向量或图形的旋转问题,如等腰、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顶点间的几何何关系利用复数的乘除运算来表示.复数三角形式较之代数形式,在乘除运算中非常方便,可顺利解决多项相乘(乘方),相除及乘除混合运算.例7.若与分别表示复数Z1=1+2i, Z2=7+i, 求∠Z2OZ1并判断ΔOZ1Z2的形状.解:欲求∠Z2OZ1,可计算====∴∠Z2OZ1=且=,由余弦定理,设|OZ1|=k, |OZ2|=2k(k>0)|Z1Z2|2=k2+(2k)2-2k·2k·cos=3k2∴|Z1Z2|=k,而k2+(k)2=(2k)2,∴ΔOZ1Z2为有一锐角为60°的直角三角形.小结:此题中利用除法几何意义来解决三角形中角的大小问题,十分方便.例8.已知直线l过坐标原点,抛物线C的顶点在原点,焦点在x轴正半轴上,若点A(-1,0)和B(0,8)关于l的对称点都在C上,求直线l与抛物线C的方程.解:如图,建立复平面x0y,设向量、对应复数分别为x1+y1i, x2+y2i.由对称性,|OA'|=|OA|=1, |OB'|=|OB|=8,∴x2+y2i=(x1+y1i)8i=-8y1+8x1i∴设抛物线方程为y2=2px(p>0)则有y12=2px1, y22=2px2,∴x1=, y12=p2, 又|OA'|=1,∴()2+p2=1,∴p=或-(舍)∴抛物线方程为y2=x,直线方程为:y=x.小结:对于解析几何的许多问题,若能借助于复数的向量来表示,常常有意想不到的功效.尤其涉及到特殊位置,特殊关系的图形时,尤显其效.五、易错点1.并不是每一个复数都有唯一确定的辐角主值.如复数零的模为0,辐角主值不确定.2.注意ArgZ与argZ的区别.ArgZ表示复数Z的辐角,而argZ表示复数Z的辐角主值.ArgZ=argZ+2kπ(k∈Z),argZ∈[0,2π), 辐角主值是[0,2π)内的辐角,但辐角不一定是辐角主值.3.复数三角形式的四个要求:模非负,角相同,余弦前,加号连,缺一不可.任何一个不满足,就不是三角形式.4.注意复数三角形式的乘除运算中,向量旋转的方向.六、练习1.写出下列复数的三角形式(1) ai(a∈R)(2) tgθ+i(<θ<π)(3) -(sinθ-icosθ)2.设Z=(-3+3i)n, n∈N,当Z∈R时,n为何值?3.在复平面上A,B表示复数为α,β(α≠0),且β=(1+i)α,判断ΔAOB形状,并证明SΔAOB=|d|2.参考答案:1.(1)ai=(2)tgθ+i(<θ<π)=-[cos(π-θ)+isin(π-θ)](3)-(sinθ-icosθ)=[cos(+θ)+isin(+θ)]2.n为4的正整数倍3.法一:∵α≠0,β=(1+i)α∴=1+i=(cos+isin), ∴∠AOB=,∵分别表示复数α,β-α,由β-α=αi,得=i=cos+isin,∴∠OAB=90°,∴ΔAO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法二:∵||=|α|, ||=|β-α|=|αi|=|α|,∴||=||又||=|β|=|(1+i)α|=|α|,||2+||2=|α|2+|α|2=2|α|2=||2∴ΔAO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SΔAOB=||·||=|α|2.在线测试选择题1.若复数z=(a+i)2的辐角是,则实数a的值是()A、1B、-1C、-D、-2.已知关于x的实系数方程x2+x+p=0的两虚根a,b满足|a-b|=3,则p的值是()A、-2B、-C、D、13.设π<θ<,则复数的辐角主值为()A、2π-3θB、3θ-2πC、3θD、3θ-π4.复数cos+isin经过n次乘方后,所得的幂等于它的共轭复数,则n的值等于()A、3B、12C、6k-1(k∈Z)D、6k+1(k∈Z)5.z为复数,()|z-3|=()|z+3|()-1的图形是()A、直线B、半实轴长为1的双曲线C、焦点在x轴,半实轴长为的双曲线右支D、不能确定答案与解析答案:1、B 2、C3、B4、C5、C解析:1.∵z=(a+i)2=(a2-1)+2ai,argz=,∴,∴a=-1,本题选B.2.求根a,b=(Δ=1-4p<0)∵|a-b|=||=3,∴4p-1=9,p=,故本题应选C.3.==cos3θ+isin3θ.∵π<θ<,∴3π<3θ<,∴π<3θ-2π<,故本题应选B.4.由题意,得(cos+isin)n=cos+isin=cos-isin由复数相等的定义,得解得=2kπ-,(k∈Z),∴n=6k-1.故本题应选C.5.依题意,有|z-3|=|z+3|-1,∴|z+3|-|z-3|=1.由双曲线定义,此方程表示焦点(±3,0),2a=1,a=的双曲线右支,故本题应选C.复数三角形式的运算·疑难问题解析1.复数的模与辐角:(1)复数模的性质:|z1·z2|=|z1|·|z2|(2)辐角的性质:积的辐角等于各因数辐角的和.商的辐角等于被除数的辐角减去除数的辐角所得的差.一个复数n次幂(n∈N)的辐角等于这个复数辐角的n倍.注意:(1)辐角与辐角主值的区别,特别是解题过程中的不同点.如下面两个问题:若arg(2-i)=α,arg(3-i)=β,求α+β的值.(α+β∈(3π,4π))若arg(2-i)=α,arg(3-i)=β,求arg[(2-i)(3-i)]的值.(2)两个复数乘积的辐角主值不一定等于两辐角主值的和,商的辐角主值不一定等于辐角主值的差.2.关于数的开方(1)复数的开方法则:r(cosθ+isinθ)的n次方根是几何意义:设对应于复平面上的点,则有:所以,复数z的n次方根,在复平面内表示以原点为中心的正n边形的n个顶点.(2)复数平方根的求法.求-3-4i的平方根.解法一利用复数代数形式.设-3-4i的平方根为x+yi(x,y∈R),则有(x+yi)2=-3-4i,即(x2-y2)+2xyi=-3-4i,由复数相等条件,得∴-3-4i的平方根是±(1-2i).法二利用复数的三角形式.3.复数集中的方程.关于实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设ax2+bx+c=0(a≠0,a,b,c∈R,x1,x2为它的两个根)(1)当△=b2-4ac≥0时,方程有两个实数根当△=b2-4ac<0时,方程有一对共轭虚根(4)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ax2+bx+c=a(x-x1)(x-x2)关于复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设ax2+bx+c=0(a≠0,a、b、c∈C,且至少有一个虚数,x1x2为它的两个根)(4)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ax2+bx+c=a(x-x1)(x-x2)仍然适用.关于二项方程的解法形如a n x n+a0=0(a0,a n∈C且a n≠0)的方程叫做二项方程,任何一个二项方程都可以化成x n=b(b∈C)的形式,因此都可以通过复数开方来求根.可以充分利用复数z的整体性质,复数z的三种表示方法及其转换来解方程.已知方程x2-4x+p=0两虚数根为α、β,且|α-β|=2求实数p的值.解法1∵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虚根共轭设α=a+bi,β=a-bi,(a,b∈R)∴α+β=2a=4,∴a=2又∵|α-β|=2, ∴|2bi|=2得b=±1即两根为2+i,2-i由韦达定理得:p=(2+i)(2-i)=5法2由韦达定理可得:α+β=4,αβ=p于是|α-β|2=|(α-β)2|=|(α+β)2-4αβ|=|42-4p|=4,即|4-p|=1又∵△=42-4p<0p>4,∴p-4=1,得p=5说明注意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实根与有两个虚根的区别.一等式成立.若有两个虚根则上述等式不成立.因为|α-β|2≠(α-β)2.因此在解题时要重视复数与实数知识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要避免出现混淆与干扰.已知方程2x2+3ax+a2-a=0有模为1的根,求实数a的值.分析已知方程有模为1的根,此根可能是实数,也可能是虚数,故求实数a要注意分域讨论.解(1)若所给方程有实根则△=(3a)2-4×2(a2-a)=a2+8a>0,即a<-8或a>0由条件得根必为1或-1,①将x=1代入原方程可得a2+2a+2=0a无实数解.(2)若所给方程有虚根则△=a2+8<0,即-8<a<0即a2-a-2=0,∴a=-1或a=2(舍)已知方程x2-(2i-1)x+3m-i=0有实数根,求实数m.分析求实数m的范围,若用判别式来判断是错误的,因为此方程的系数是复数.利用求根公式或用韦达定理或选用复数相等,解方程组来求实数m均可以.现仅介绍一种方法.解∵x,m∈R,方程变形可得,(x2+x+3m)-(2x+1)i=0复数例题讲解与分析例1.已知x, y互为共轭复数,且(x+y)2-3xyi=4-6i,求x, y.[思路1]:确定一个复数即分别确定它的实部、虚部或模与一个辐角,设z=a+bi或三角形式,化虚为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