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医学免疫学实验: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第一次实验: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示教)一、免疫器官免疫器官包括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
在哺乳类动物,中枢免疫器官包括胸腺和骨髓;在禽类,中枢免疫器官包括胸腺和法氏囊。
外周免疫器官有淋巴结、脾脏等。
1.胸腺胸腺位于胸腔纵隔上部,胸骨后方。
胸腺的组织结构:胸腺分左右两叶,表面覆盖有一层结缔组织被膜,被膜深入实质将实质分割成若干小叶。
胸腺小叶的外层为皮质,内层为髓质。
胸腺皮质区分为浅皮质区和深皮质区。
皮质区内85%-90%的细胞为未成熟的T 细胞。
髓质区内有大量的胸腺上皮细胞和稀疏分散的较成熟的胸腺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人类胸腺在胚胎期及出生后2岁内生长很快,体积较大;2岁后到青春期发育仍很快;但青春期后开始萎缩,逐渐由脂肪组织所代替,它在机体免疫功能的建立上占有重要地位。
骨髓内有部分淋巴细胞迁移到胸腺内,在胸腺素的影响下,增殖分化成为具有免疫功能的T 细胞,再经血流输送到淋巴结和脾等周围免疫器官发挥免疫功能。
若新生期切除胸腺或胸腺生长肿瘤,可导致细胞免疫功能显著下降,常因感染而死亡。
胸腺组织切片2.骨髓骨髓位于骨髓腔中,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
红骨髓有造血功能,由造血组织和血窦构成。
造血组织主要由基质细胞和造血细胞组成。
基质细胞包括网状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巨噬细胞等。
骨髓是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
骨髓又是B 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和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因此骨髓既是中枢免疫器官又是外周免疫器官。
骨髓概述图3.法氏囊在禽类,法氏囊是位于泄殖腔上方的一个囊状物,内充满着淋巴组织,其中淋巴细胞不断受囊素的影响,发育成B 淋巴细胞。
若新生期切除法氏囊,抗体的形成将受影响,而细胞免疫功能不受影响。
对于 B 淋巴细胞发育而言,禽类的法氏囊具有哺乳类动物骨髓相似的作用。
法氏囊外观4.淋巴结淋巴结的实质分为皮质区和髓质区两部分。
皮质区分为浅皮质区和深皮质区两部分。
浅皮质区靠近被膜下,是B 细胞定居的场所,称为非胸腺依赖区。
免疫系统的组成、各成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免疫系统的组成、各成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免疫系统是人体抵御外来病原体和维持内环境稳定的重要防线。
它由一系列组织和细胞组成,各成分相互协作,共同维护身体健康。
以下是免疫系统的组成、各成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的详细说明: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三部分组成。
免疫器官:包括胸腺、骨髓、淋巴结、脾脏等,是免疫细胞产生、发育、分化和成熟的场所。
免疫细胞:是执行免疫功能的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
免疫分子: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蛋白质和糖蛋白,如抗体、细胞因子等,具有识别、结合和调节免疫反应的作用。
二、各成分的功能淋巴结:作为免疫系统的中枢,负责过滤和输送抗原信息,诱导和激活免疫应答。
巨噬细胞:作为“清道夫”,吞噬和消化衰老或损伤的细胞、细菌和病毒等病原体,并传递抗原信息。
T细胞:分为辅助T细胞、细胞毒T细胞和调节T细胞等,辅助T细胞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细胞毒T细胞杀伤被感染的细胞,调节T细胞调节免疫应答。
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分化为浆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复合物,从而中和或消灭抗原。
抗体:由浆细胞分泌,是免疫反应的主要效应分子,可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复合物,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细胞因子:由免疫细胞分泌的调节分子,可调节免疫细胞的分化、增殖和功能,同时也可调节其他细胞的反应。
三、相互关系免疫系统的各组成部分在功能上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例如,巨噬细胞在识别和清除病原体时产生的抗原信息会传递给淋巴结中的T细胞和B细胞,引发特异性免疫应答。
而辅助T 细胞的激活又可刺激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并产生抗体。
此外,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的复合物又可被巨噬细胞吞噬消化。
这种复杂的相互作用使得免疫系统能够有效地应对各种外来威胁,维护身体的健康。
综上所述,免疫系统是一个精密而复杂的系统,其各组成部分相互协作,共同维护着身体的健康。
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各成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有助于深入理解其工作机制,为疾病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章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130页】
粘膜免疫系统(Mucosal immune system,MIS)是指广泛 分布于呼吸道、胃肠道、泌尿生殖道粘膜下及一些外分 泌腺体处的淋巴组织,是执行局部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 主要场所。
皮肤免疫系统包括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两部系,皮肤免 疫细胞包括角质形成细胞、内皮细胞、巨噬细胞、真皮 成纤维细胞。皮肤免疫分包括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 补体、神经肽。
1、淋巴结的基本结构:
被膜 •
实质 •
•
皮质:浅皮 质区——主 要由淋巴滤 泡构成,
B细胞区 深皮
淋巴结 (lymph node, LN) 功能
1. T、B细胞定居的场所
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分化成熟的 T 、B 细胞 ,均可定 居于淋巴结 。其中,T 细胞占淋巴结内淋巴细胞总数的 7 5% ,B 细胞占 25% 。
造血的能力。
骨髓中的细胞: A.造血干细胞(hematopietic stem cells):
骨髓中的原始细胞,具有多种分化潜能, 可分化成为各种血细胞。 B.骨髓基质细胞(stromal cell): 是一类多能干细胞,具有分化成骨细胞、 软骨细胞、脂肪细胞和结缔组织细胞的潜 能。
免疫功能:
(1) B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 一、中枢免疫器官(初级淋巴器官、一级免疫器 官)
• (一) 骨髓
•
①重要的造血器官和免疫器官
•
②各类免疫细胞发生和分化的场所
• 成年人的骨髓分两种:红骨髓和黄骨髓
•
红骨髓能制造红细胞、血小板和各种白细胞
•
黄骨髓含大量脂肪组织,没有直接造血的功能。当机
体严重缺血时,部分黄骨髓可转变为红骨髓,重新恢复
4 .过滤作用 :
组织中的病原微生物及毒素等进入淋巴液 , 其缓慢流经淋巴结时 ,可被Mφ吞噬或通过其他 机制被清除 。 因此 ,淋巴结具有重要的滤过作 用。
免疫学基础--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免疫球蛋白、补体系统、细胞因子、抗原
二、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5
免疫系统--其他免疫细胞
➢ K细胞:即杀伤细胞(killer cell),专一的杀伤被IgG抗体所覆盖的靶细胞;IgG抗体的Fc
片段可与K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从而触发K细胞的杀伤作用;ADCC:抗体依
赖
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
➢ NK细胞:✔即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属淋巴细胞,主要分布于外周血和脾
脏,具有不须事先致敏,不须其它辅助细胞或分子的参与而直接杀伤靶细胞的功
能;
✔某些肿瘤细胞和微生物感染细胞可成为NK细胞的靶细胞,而且NK细胞活性
较
其它杀伤细胞更早出现,因此在抗肿瘤抗感染特别是病毒感染中起重要作用;
2
免疫系统--免疫细胞
➢ 免疫细胞:一切与免疫有关的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K细胞、NK细胞、粒细胞、 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
➢ 免疫活性细胞:仅指能特异的识别抗原,即能接受抗原的刺激,并随后进行分化、增殖和 产生抗体或淋巴因子,发挥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一类细胞;T细胞、B细胞 是最主要的免疫活性细胞;
➢ 胸腺:是T细胞成熟和发育的主要器官;未成熟的T细胞前体从骨髓迁移到胸腺, 95%的细胞凋亡,5%的细胞发育、分化成为成熟的T细胞,释放到外周免疫器官;
二、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1
免疫系统--免疫器官
➢ 外周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居住和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包括淋巴结、脾脏和粘膜相关淋巴 组织;
➢ 淋巴结:人体约有500~600个淋巴结,清除各个组织器官中的抗原物质,淋巴结内主 要 有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巨嗜细胞;
微生物学基础
单元九 免疫学基础
免疫器官与免疫细胞
精品课件
40
精品课件
41
NK细胞的生物学功能
抗肿瘤、抗感染;移植排斥反应、超敏反应等
* 通过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引起靶细胞溶解; * 通过Fas/FasL途径引起靶细胞凋亡; * 释放细胞因子,如TNF等; * ADCC作用
CD16-IgG1/IgG3 Fc段
免疫调节
精品课件
42
2、ADCC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47
小结
B淋巴细胞来源、发育于骨髓。
B细胞重要的表面标志包括: BCR-Igα(CD79a)/Igβ(CD79b)复合物、 CD19\CD21\CD81复合物、CD20、CD40、CD80/CD86。
B细胞的主要功能:参与体液免疫应答;抗原递呈。
精品课件
48
小结
NK细胞的表面标志:CD3-Ig- CD16+CD56+CD57+。 NK细胞可直接杀伤靶细胞(自然杀伤作用)。
精品课件
31
Antigen-dependent differentiation
Antigen-independent stage
of B cell differentiation
精品课件
32
(二)B细胞的表面标志
1.B细胞抗原受体
B细胞抗原受体(B-cell antigen receptor, BCR) 膜表面免疫球蛋白(mIg);
丝裂原(mitogen):亦称有丝分裂原,可致 细胞发生有丝分裂,进而增殖。表现为胞体 增大、胞浆增多、DNA合成增加
作用特点:可激活某一类淋巴细胞的全部克隆
精品课件
22
5.MHC抗原:所有T细胞均表达MHC-I类分子, 人T细胞激活后还可表达MHC-II类分子。
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在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如同“超级保镖”般的存在,那就是免疫系统。
它时刻保持警惕,守护着我们的健康,抵御着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和内部异常细胞的“叛乱”。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以及它所发挥的神奇功能。
免疫系统就像是一支训练有素、分工明确的“军队”。
首先,我们来看看免疫系统的“前线战士”——免疫细胞。
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
淋巴细胞又可以进一步分为 T 细胞和 B 细胞。
T 细胞就像是“特种兵”,它们能够直接识别和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或者癌细胞。
而 B 细胞则像是“武器制造工厂”,当它们遇到病原体时,会产生特异性的抗体,这些抗体就如同精确制导的“导弹”,能够准确地识别并结合病原体,将其标记出来,以便其他免疫细胞进行清除。
粒细胞则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是抵御细菌感染的“急先锋”,它们能够迅速地迁移到感染部位,吞噬并消灭细菌。
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则在对抗寄生虫感染和过敏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单核巨噬细胞则像是“清道夫”,它们能够吞噬和消化病原体、死亡的细胞以及细胞碎片。
除了免疫细胞,免疫系统还包括免疫器官。
免疫器官就像是“兵营”,为免疫细胞的产生、发育和成熟提供了场所。
主要的免疫器官包括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
中枢免疫器官包括胸腺和骨髓。
胸腺是T 细胞发育和成熟的场所,而骨髓则是 B 细胞发育和成熟的“摇篮”,同时也是造血干细胞产生的地方。
外周免疫器官包括脾脏、淋巴结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脾脏是人体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它能够过滤血液中的病原体和衰老的血细胞。
淋巴结则分布在全身的淋巴管上,是淋巴细胞聚集的地方,当病原体入侵时,淋巴细胞会在淋巴结中被激活,产生免疫应答。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则分布在呼吸道、消化道等黏膜表面,它们是抵御病原体通过黏膜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免疫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
免疫防御是免疫系统最基本的功能,它就像是一道坚固的城墙,抵御着外界病原体的入侵。
简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简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主要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以及免疫分子。
免疫器官分为中央免疫器官和周围免疫器官。
中央免疫器官,如骨髓和胸腺,是免疫细胞的主要生成和发育场所。
周围免疫器官,如淋巴结、脾脏等,主要负责维持免疫细胞的生存与活动,促进它们对抗外来病原体。
免疫细胞包括各种白细胞,如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巨噬
细胞等等。
这些免疫细胞在遭遇病原体时,能够发挥相应的免疫反应。
如B淋巴
细胞能够生成抗体,T淋巴细胞可以杀死感染病原体的细胞。
免疫分子则主要指免疫抗体、细胞因子等,这些分子通过特定的信号通路,启动或调节免疫应答,提供了细胞之间的通讯和协调。
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则非常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识别和清除外来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这是免疫系统的首要任务。
其次是防御体内的异常细胞,比如癌变的细胞,免疫系统能够识别这些异常细胞并将其清除。
再有,通
过产生免疫记忆,免疫系统有能力对相同的病原体产生更快、更强的反应,这就是我们接种疫苗的原理。
最后,免疫系统还负责调节体内的免疫平衡,避免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
综上所述,人体免疫系统是一个高度复杂,功能多样的体系,它通过各种组织、细胞、分子的相互作用,保持了我们身体的健康与稳定。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4.1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温馨提示:请先预习通读课本免疫系统包括哪些组成部分?免疫系统主要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
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1)免疫防御:机体排除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防护作用。
免疫防御功能是免疫系统的最基本功能。
(2)免疫自稳:机体清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进行自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功能。
(3)免疫监视: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的功能。
知识点01 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的概念:免疫是指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从本质上讲,免疫是机体识别“自己”、排除“异已”,以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保护机制。
2.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调节是依靠免疫系统来实现的。
免疫系统主要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
其组成如下:(1)免疫器官:免疫器官主要由淋巴组织构成,并借助于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相互联系。
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脾、淋巴结和扁桃体等。
骨髓和胸腺是免疫细胞产生并发育成熟的地方,就像部队的大本营和训练基地;脾、淋巴结和扁桃体是免疫细胞集中分布的场所,也是它们“作战”的战场。
免疫器官形态分布功能通常指咽腭部的扁桃体,左右各一,形状像扁桃,其内部有很多免疫细胞防御功能呈圆形或豆状,是淋巴细胞集中的地方;沿淋巴管遍布全身,主要集中在颈部、腋窝部和腹股沟部等处能阻止和消灭侵入体内的微生物位于胸骨的后面,呈扁平的椭圆形,分左、右两叶。
胸腺随年龄而增长,在青春期时达到高蜂,以后逐渐退化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03知识精讲呈椭圆形,在胃的左侧,内含大量的淋巴细胞参与制造新的血细胞与清除衰老的血细胞等位于骨髓腔或骨松质内是各种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的场所,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2)免疫细胞:免疫细胞是执行免疫功能的细胞,它们来自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包括各种类型的白细胞,如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等。
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模式图分布在胸腺中成熟,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在骨髓中成熟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分布于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等很多上皮组织和淋巴器官内,成熟时具有分支几乎分布于机体的各种组织中功能细胞毒性T细胞特异性识别粑细胞膜表面的信号,增殖、分化为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促进上述过程和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与病原体接触,并与辅助性T细胞结合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具有强大的吞噬、呈递抗原功能具有吞噬消化抗原处理和呈递功能备注可分为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等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都能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并且可以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便星递给其他免疫细胞,因此,这些细胞统称为抗原呈递细胞(APC)溶菌酶、淋巴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等。
10畜禽解剖学——免疫系统
肝
脾
猪、牛、羊、马脾的比较
牛脾的位置
(二)构造及功能
体内最大的淋巴器官
(牛)瘤胃背囊的左前方,(羊)瘤胃背囊的前上方, (猪)胃大弯的左侧,
脾脏
被膜: CT 小梁 平滑肌 调节储血
组织 结构
红髓 脾索:淋巴组织—各种免疫细胞
实质 红髓间 髓窦--血窦:内皮细胞间有裂隙,有利
白髓 动脉周围淋巴鞘—TC定居
杀伤病原(细胞免疫) 2.抗原递呈细胞(APC):提呈抗原信息给B淋巴细胞 3.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各组织中的吞噬细胞和血中的单核细
胞--无特异性 4.粒性白细胞:血中,不属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无特异性
三、免疫分子
抗体、补体、细胞因子等
一、免疫器官
(一)分类及功能
胸腔纵隔内或颈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定居
中枢免疫器官
胸腺: 骨髓淋巴干细胞
2.抗原递呈细胞(APC):提呈抗原信息给B淋巴细胞
肝:苦桮氏细胞
无
3.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各组织中的 吞噬细胞
脾、淋巴结:巨噬细胞 肺:尘细胞
特 异
神经:小胶质细胞
性
血中的单核细胞
4.粒性白细胞:血中,不属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无特异性
三、淋巴
在淋巴管内流动的无色透明液体。
淋巴液来自于组织液,组织液来来自血液。
免疫系统的组成
一、免疫器官
中枢:骨髓、胸腺、法氏囊(鸟类)--免疫细胞产生、 分化、成熟的地方。是初级或一级免疫器官
周围:脾脏、淋巴结、扁桃体、血淋巴结、粘膜相关淋巴 组织--T、B淋巴细胞定居,免疫细胞进行免疫应 答的场所。是次级或二级免疫器官
二、免疫细胞
免疫学复习资料汇总
第一章绪论1.世界上第一个疫苗:牛痘,防备天花第二章免疫器官1.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成熟和工作的场所免疫细胞——担负免疫功能的主体免疫分子——免疫细胞发扬功能的物质根底2.免疫器官:中枢免疫器官:胸腺、骨髓。
功能:免疫细胞产生和成熟的场所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脾脏、粘膜免疫系统。
功能: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3.胸腺: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4.胸腺细胞的概念:成熟T细胞的前体细胞5.骨髓:其内的造血干细胞是所有血细胞〔包括免疫细胞〕的共同祖先,是B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
6.生发中心:B细胞同意抗原刺激后发生活化和扩增的区域。
7.脾脏:是体内最大的免疫器官,也是胚胎期的造血器官。
第三章抗原1.抗原:是一类能被T、B淋巴细胞识不并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特异性免疫应答产物〔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2.抗原的特性:免疫原性: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抗原性〔免疫反响性〕:抗原能够与其所诱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有免疫原性一定同时有抗原性〔对〕;有抗原性一定同时有免疫原性〔错〕3.半抗原:仅具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载体:与半抗原结合而给予其免疫原性的物质,半抗原+载体〔蛋白质〕——完全抗原4.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抗原的异物性:一般来讲,异物性越强,免疫原性越强理化状态:分子大小:分子量〔一般在10Kpa左右〕化学组成与结构:蛋白质>多糖>核酸、脂类物理性状:细胞性〔颗粒性〕>可溶性〔分子状态〕与宿主相关的因素:机体的遗传因素年龄、性不和健康状况抗原进进机体的途径、数量〔剂量〕: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腹腔注射>静脉注射5.抗原决定簇: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全然结构或化学基团,又称表位,是抗原与TCR/BCR及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全然单位。
6.抗原决定簇的分类:构象表位:能被B细胞识不线性表位:能被T细胞识不7.共同表位:存在于两种不同的抗原之间的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称为共同表位。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免疫系统是我们身体内独特的防御系统,它通过识别和抵御各种病原体来保护我们的健康。
免疫系统由多个组成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发挥着不同的功能,以确保我们能够有效地对抗感染和疾病。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组成包括以下几个重要部分:1.免疫器官:免疫器官是产生和储存免疫细胞的地方。
主要包括骨髓、脾脏和淋巴结。
骨髓是产生免疫细胞的主要地方,而脾脏和淋巴结则在免疫细胞的发育和活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2.免疫细胞:免疫细胞是免疫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有几种类型,包括:(1)白细胞:白细胞是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免疫细胞类型,主要分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它们能够识别和摧毁入侵的病原体。
(2)T细胞:T细胞是一类免疫细胞,主要负责调节和协调免疫反应。
其中,CD4+T细胞促进细胞免疫,CD8+T细胞则直接杀伤感染的细胞。
(3)B细胞:B细胞是免疫系统中另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类型,主要负责产生和释放抗体,以中和病原体。
3.淋巴液:淋巴液是免疫细胞的生活环境,它流经整个淋巴系统,将免疫细胞和病原体之间的交流以及其他物质的运输。
4.抗体:抗体是一种由B细胞产生的蛋白质,主要能够识别和中和病原体。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系统的功能是保护我们的身体免受病原体的侵害,并维持身体的稳定状态。
主要功能包括:1.识别:免疫系统能够识别自我和非自我物质,即识别自身细胞和非自身细胞。
当非自身物质进入身体时,免疫系统能够迅速作出反应。
2.应答:一旦免疫系统识别到外来物质,它会启动免疫应答,分为两种类型:先天性免疫应答和获得性免疫应答。
先天性免疫应答是一种非特异性的应答,它通过炎症反应来抵御病原体。
先天性免疫应答是一种快速的应答,但它的效果有限。
获得性免疫应答是一种特异性的应答,它由免疫记忆细胞和抗体介导。
这种应答需要一定时间来发展,但一旦建立起来,它会对感染提供持久的保护。
3.消除:免疫系统通过多种机制来消除病原体。
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
T细胞表面最重要、最特征的标志
TCR1:、链组成的异二聚体 外周血5-10%的T细胞表达TCR1 主要在粘膜局部发挥作用 TCR2:、链组成的异二聚体 外周血大部分的T细胞表达TCR2(主要)
TCR:是T细胞完成对抗原识别和结合的分子基础
结构:
分为V区、C区、跨膜区
和胞浆区
胞内段仅含1-6个氨基酸
E花环形成试验
(4) 促分裂原受体
促分裂原:能非特异性刺激T或B细胞发生有 丝分裂的物质。
促分裂原 促分裂原受体
植物血凝素(PHA) 刀豆蛋白A(ConA) 美洲商陆(PWM)
PHA-R ConA-R PWM-R T细胞
(5) MHC抗原
所有T细胞均表达MHC-I类分子,T细胞活化后 还可表达MHC-II类分子
B 细 胞 表 面 标志
IL-5 CD28 IgM B7-2 补体 (C3b,C4b ) FcmR IL-2 CD40 CD40-L CD23
CD32 IgG
IgE
CD21
IL-4 补体 (C3bi )
CD8+ T细胞
T细胞分类
Th1
CD4+ T细胞
细胞免疫
Th2 TC
CD8+ T细胞 TS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抑制免疫
正常人血液中 CD4T细胞:CD8T细胞为1.8-2:1 AIDS人血液中 CD4T细胞:CD8T细胞为1:2
(二)B淋巴细胞 骨髓依赖的淋巴细胞,简称B细胞。
B细胞在骨髓中的发育经历了祖B细胞、前B细胞、 未成熟B细胞和成熟B细胞等几个阶段。
残基,无传导活化信号的 功能
(2) CD3分子
胞内段很长(50-155个氨基酸残基)
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免疫系统是人体内一套复杂的防御系统,它能够识别和抵御各种外来的病原体,保护人体免受感染和疾病的侵害。
免疫系统由多个器官、细胞和分子组成,它们相互协作,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网络。
本文将介绍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1. 免疫器官免疫器官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骨髓、胸腺、淋巴结、脾脏和扁桃体等。
骨髓是免疫细胞的产生地,它产生并释放出各种免疫细胞,如B细胞和T细胞。
胸腺是T细胞的发育和成熟地,它对T细胞的免疫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淋巴结、脾脏和扁桃体等器官则是免疫细胞的聚集地,它们能够识别和清除体内的病原体。
2. 免疫细胞免疫细胞是免疫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包括B细胞、T细胞、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等。
B细胞能够分泌抗体,抗体能够识别和结合病原体,从而促使其被其他免疫细胞清除。
T细胞则能够直接杀伤感染的细胞,起到清除病原体的作用。
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则能够吞噬和杀伤病原体,保护人体免受感染。
3. 免疫分子免疫分子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抗体、细胞因子和补体等。
抗体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能够与病原体结合并促使其被其他免疫细胞清除。
细胞因子是一类能够调节免疫细胞活动的分子,它们能够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强免疫应答。
补体是一组能够直接杀伤病原体的蛋白质,它们能够破坏病原体的细胞膜,促使其死亡。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1. 识别和记忆病原体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和记忆各种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当人体首次感染某种病原体时,免疫系统会产生相应的免疫应答,清除病原体并恢复健康。
在此过程中,免疫系统会记住这种病原体的特征,以便在再次感染时能够更快、更有效地清除病原体。
2. 清除病原体免疫系统能够清除体内的病原体,保护人体免受感染。
当病原体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会启动免疫应答,产生抗体和细胞因子等免疫分子,吸引和激活免疫细胞,从而清除病原体。
免疫系统还能够通过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等免疫细胞的作用,直接吞噬和杀伤病原体。
免疫
免疫调节【课标要求】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考向瞭望】特异性免疫的相关过程。
【知识梳理】一、免疫系统的组成(一)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如骨髓、胸腺、淋巴结等。
(二)免疫细胞:是指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主要有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其中后者又可分为B 细胞和T细胞。
(三)免疫活性物质:浆细胞分泌的抗体、效应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以及溶菌酶等。
(一)非特异性免疫1、组成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2、特点: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
(二)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1、组成: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
2、作用:抵抗外来病原体和抑制肿瘤等。
3、方式: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三)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监控、清除。
(三)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比较出生后与病原体斗争过程中形成的后天性免疫,【思考感悟】神经系统能够感觉到病原体的存在吗?人体能够靠反射对病菌或病毒作出反应吗?神经系统感觉到病原体的存在一般是在有了病理反应之后,在病菌或病毒刚进入人体的时候,并不能靠反射对其作出反应。
【基础训练】1、在下列细胞及其所对应的产物中,错误..的是(A)A、浆细胞——单克隆抗体B、效应T细胞——干扰素C、胰岛B细胞——胰岛素D、胰岛A细胞——胰高血糖素2、下列属于第一道防线的是(C)①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②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③吞噬细胞的内吞作用;④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⑤皮肤的阻挡作用;⑥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⑦抗体与细胞外毒素结合A、②⑤B、④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⑤⑥⑦3、某男子接触过某种禽流感的家禽,医生检查发现该男子体内有相应的抗体出现。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A、该男子终身具有抵抗该种禽流感病毒的能力B、该男子的血清可用于治疗感染这种流感病毒的患者C、该男子获得的对这种禽流感病毒的免疫力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该男子具有抵抗各种禽流感病毒的能力【高考模拟】4、(2007广东生物12)某患儿胸腺先天性缺失,与正常儿童相比,该患儿(B)A、仍有部分细胞免疫功能B、仍有部分体液免疫功能C、体内的B淋巴细胞数目显著减少D、体内的T淋巴细胞数目增加5、(2008川延考理综3)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C)A、B细胞吞噬病原菌,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产生的效应T细胞分泌抗体B、T细胞吞噬病原菌,然后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产生的浆细胞分泌抗体C、吞噬细胞吞噬病原菌,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产生的效应T细胞攻击靶细胞D、吞噬细胞吞噬病原菌,然后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产生的效应B细胞攻击靶细胞免疫失调【课标要求】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
功能:
吞噬杀伤和清除功能 调理吞噬作用:Fc受体和C3b受体 ADCC作用:IgG Fc受体 各种酶类
合成和分泌活性因子: IL-1、IFN- 、TNF- 参与炎症反应 免疫调节作用
抗原递呈作用 通过MHC II类分子将抗原肽递呈给CD4+ T细胞
• BCR介导的内吞作用摄入 抗原
• 能持续表达MHC-II类分子 • 对低浓度的抗原,B细胞
是一类有效的APC • 非特异性吞饮作用
三、其他免疫细胞
• 造血干细胞 是存在于组织中的一组原始造血细胞,它们
不是固定的组织细胞,可存在于造血组织及血液 中,是机体各种血细胞的共同来源。
中性粒细胞 (Neutrophil)
T细胞
来源于骨髓,在胸腺中 发育成熟
外周血中占总淋巴细胞 的60-80%
参与细胞免疫
B细胞
在骨髓中发育成熟
外周血中占总淋巴细 胞的10-15%
参与体液免疫
(一)T淋巴细胞
• T淋巴细胞: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简称T细胞。
血小板 T 细胞
红细胞
T lymphocytes
1. T细胞的表面标志
植物血凝素(PHA) 刀豆蛋白A(ConA) 美洲商陆(PWM)
促分裂原受体
PHA-R ConA-R PWM-R
T细胞
(5) MHC抗原
所有T细胞均表达MHC-I类分子,T细胞活化后 还可表达MHC-II类分子
(6) CD4和CD8分子(T 细胞的辅助受体)
辅助TCR识别抗原和参与 T细胞活化信号的转导。
免疫细胞
造血干细胞
T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NK细胞
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前导篇: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脾脏、⾻髓、胸腺、淋巴结、扁桃体等)、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以及免疫分⼦(淋巴因⼦、免疫球蛋⽩、溶菌酶等)组成。
前⾔这个时代的医学,不懂免疫系统那就完全out了:1. 新冠疫苗,疫苗⽆疑让⼈类对免疫系统利⽤的到达了⼀个新⾼度,⼈为的伪造抗原,提前适应;2. 抗体类药物,⼀切的基⽯都是基于我们对免疫系统的抗体的深刻认知,开启了⼤分⼦靶向治疗的时代;3. 肿瘤免疫,PD-1带领肿瘤治疗进⼊了⼀个新时代,⼀些⾼端疗法,如CAR-T,都是基于我们对免疫系统的深刻认知;4. CRISPR,利⽤的是细菌⾃⼰的免疫系统;5. 其他:器官移植、过敏治疗免疫器官基本问题:什么是淋巴Lymph、淋巴管、淋巴结、淋巴球?淋巴细胞和⾎细胞、⽩细胞的关系是什么?淋巴器官有哪些?哪些是中枢,哪些是外周?各⾃的功能和作⽤是什么?⾻髓的核⼼功能是什么?胸腺的核⼼功能是什么?腺是什么意思?淋巴循环(对⽐⾎液循环)是什么?淋巴液、⾎液、组织液的关系?易混淆:分清脊髓和⾻髓的功能?常见疾病:⽩⾎病(理解⽩是什么意思)、淋巴癌分别是什么?贫⾎?⼀直都没有意识到淋巴系统的存在,感觉看不见摸不着,其实是跟⾎液循环系统对标的另⼀个循环系统。
淋巴,也称淋巴液,是由组织液渗⼊⽑细淋巴管后形成。
淋巴是组织液回流的辅助渠道,参与维持机体的组织液平衡。
淋巴管就是淋巴流动的管道(⾎液和⾎管),淋巴结就是淋巴管成结的地⽅(类似⼩⼼脏),淋巴球就是淋巴細胞(lymphocyte),淋巴细胞是⼀类具有免疫识别功能的细胞系。
按其发⽣迁移、表⾯分⼦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T细胞、B细胞和⾃然杀伤细胞(NK细胞)。
淋巴细胞的膜表⾯分⼦(如分化簇CD或免疫球蛋⽩)可⽤于鉴定和区分其亚群和亚类。
【深⼊分析见:第三部分免疫细胞】抗体(Antibody,Ab)⼜称免疫球蛋⽩(Immunoglobulin,Ig)⽩⾎球,⼜称为⽩细胞,是⾎液中重要的⾎细胞之⼀。
医学免疫学-免疫器官与免疫细胞
第二节 免疫细胞
概念:所有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各 类成熟细胞和前体细胞。
包括: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T、B、NK)、单 核吞噬细胞系统、抗原提呈细胞及其他免 疫相关细胞(骨髓干细胞、粒细胞、红细 胞、血小板、肥大细胞等)。
各种与免疫有关的细胞
一、参与固有免疫的细胞及其主 要生物学功能
骨髓造血
胸腺
T细胞(有抗原受体)
干细胞 Thymus
转移至脾脏、淋 巴结、扁桃体
抗原刺激
效应T细胞
(具有免疫效应)
T细胞在胸腺内发育过程
早期阶段 早期T细胞的主要表型:CD4- CD8-(DN) 第二阶段 前T细胞: CD4+CD8+(DP) 第三阶段 阳阴性选择,CD4+或CD8+
T细胞在胸腺中的分化发育
具有MHC限制性。 病 毒 受 体 : CD4 分 子 为 HIV 包 膜 gp120 的 受 体。
CD4 --- MHC-II
CD8 --- MHC-I
(3)CD28和CD2: CD28: 传导协同刺激信号
CD2:又称E受体,是人类T细胞特有的重
要表面标志之一。
(4) 丝裂原受体 ( mitogen receptor MR):
第二章 免疫器官与免疫细胞
目录
1 免疫器官
2 免疫细胞
学习目标:
1.说出:中枢免疫器官的组成与功能; 各类免疫细胞的表面标志及功能。
2.知道:外周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导学案例
某建筑工人,在工作中不小心脚趾被一铁钉扎中 ,几个小时后,被扎伤口处出现红肿疼痛。
思考:1.出现的红肿疼痛是机体什么反应 2.免疫系统中有哪些成员参与上述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D40L
CD154,属TNF家族 表达于活化的CD4+ T细胞表面 与CD40结合产生的信号具有双向性
– 是B细胞活化的重要条件,作为协同刺激信号参 与TD-Ag诱发的免疫应答,包括促进B细胞增殖、 分化、产生抗体和类别转换;诱导记忆性B细胞 的形成;参与B细胞的阴性和阳性选择
协同刺激分子
CD28
表达在静止和活化的T细胞表面 APC上的相应配体B7 与B7结合,为T细胞提供协同刺激信号 使开始活化的T细胞进入完全活化状态,诱导
T细胞表达抗凋亡蛋白Bcl-XL
CD80、CD86
分别为B7家族的B7-1、B7-2
在外周血静止的单核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上 CD80表达水平较低,CD86表达水平较高
CD3:T细胞特有的膜表面分子,由五种肽链 (γ、δ、ε、)组成两对异聚体(γε和 δε),属于Ig超家族。胞浆末端含有免疫受 体酪氨酸活化基序(immune receptor tyrocine activation motif, ITAM)
ITAM:由18个AA组成,含有2个YxxL/V保守序 列,Y被p56lck活化后,可募集SH2结构域的 酪氨酸蛋白激酶
CD4和CD8分子-coreceptor
识别MHC分子的β2α3区域。该末端在TCR识 别抗原后与蛋白酪氨酸激酶发生非共价结合,在 T细胞的活化中传导抗原刺激信号
Structure of A6-T cell receptor bound to MHC class I molecule complexed with an altered Htlv-1 Tax Peptide Y8a. The HIV peptide is shown in gray. MHC class I molecule is in dark blue, the associated beta 2 microglobulin in light blue. T cell receptor is in green and yellow.
– CCR7– 主要存在于血液、脾脏、非淋巴组织 – 抗原刺激后,迅速分化
中央型记忆T细胞 central memory T cells
– CCR7+ – 主要存在于血液、脾脏、淋巴结 – 抗原刺激后,分化较慢
– 促进T细胞的活化
LFA-1
配体是ICAM-1、2、3,促进T细胞 与靶细胞或其他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LFA-2
CD2 配体是LFA-3(CD58) 增强TCR与抗原多肽-MHC分子复合物结合 参与T细胞活化过程中的信号传导作用 表达于胸腺细胞、T细胞和NK细胞
丝裂原结合分子 细胞因子的受体
活化的T细胞、B细胞和单核细胞CD80、CD86 有较高水平的表达
CD80 、 CD86 通 过 胞 膜 外 区 V 样 结 构 域 结 合 CD28和CD152
CTLA-4
CD152 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表面 与CD28有一定的同源性,可与CD80、CD86结合 与B7结合的亲和力较高 胞浆内段带有ITIM 胞浆区与磷酸酶SHP-1、SHIP(带有Src同源结构
– 一群在抗原驱动下发生寡克隆扩增的T细胞,,具有相对均一 并特异性识别抗原的TCR,参与增强性的再次免疫应答
– 表达CD45RO、MHC II、ICAM、CD44、integrin – 处于细胞周期的G0期 – 分效应型记忆T细胞和中央型记忆T细胞
效应型记忆T细胞和中央型记忆T细胞
效应型记忆T细胞 effector memory T cells
Structure of a crystal structure of a complex of a human T cell receptor, influenza Ha Antigen Peptide and an MHC Class II Molecule. The alpha and beta chains of the MHC II molecules are in dark and light blue. The T cell receptor is in yellow and green. The influenza peptide is in gray
域的PTP)结合 对T细胞活化有负调节作用
ICOS :Inducible costimulator
与CD28同源 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 配体为B7-H2 在CD28之后起作用 调节活化T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上调
黏附分子表达、促进T细胞增殖
PD-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programmed death 1
活化淋巴细胞的有丝分裂原
有丝分裂原
缩写
植物血凝素
PHA
刀豆蛋白A 葡萄球菌A蛋白
ConA SPA
美洲商陆有丝分 裂原
PWM
淋巴细胞增殖反应
T细胞
B细胞
++
__
++
__
__
+
++
+
T细胞与APC细胞的相互作用
免疫突触.swf
T 细胞亚群
T细胞亚群
CD4+亚群和CD8+亚群 TCRαβT 细胞和TCRγδ T细胞 Th、CTL、Treg细胞 初始T细胞、效应T细胞和记忆性T细胞
初始T细胞和记忆性T细胞
初始T细胞naïve T cell:
– TCR结构显示高度的异质性,在抗原的刺激下分化为效应细 胞和记忆细胞,处于细胞周期的G0期
– 表达CD45RA和CD62L
效应T细胞
– 表达IL-2R、CD44、CD45RO、integrin – 不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记忆性T细胞memory T cell:
T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表面分子及其作用
TCR-CD3复合物
– TCR是T细胞表面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膜 分子,其与细胞膜上的CD3分子和ξ蛋白分 子结合形成TCR—CD3—ξ分子复合体,又称 TCR复合体,能将TCR结合的抗原信息传递到 细胞浆内,使T细胞活化
TCR:由α、β或γ、δ形成的二聚体。 TCRγδ细胞又称TCR1,TCRαβ细胞又称TC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