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皆可成佛57页PPT

合集下载

简约认识和了解佛教学习PPT模板

简约认识和了解佛教学习PPT模板

十 二 因缘
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十二个环节一环套一环,顺逆都互相缘生缘灭,故称十二因缘
01.无明缘行:无明(对宇宙人生真相的无知)。由于无知产生出盲目的意志活动(行)。 02.行缘识:意志活动(行)产生心识(即精神活动)。 03.识缘名色:心识活动形成名(概念);色(物质形体)。 04.名色缘六处(又称六入):名色产生出“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 05.六处缘触(接触):“眼、耳、鼻、舌、身、意”与外界接触。 06.触缘受(感受、接受):“眼、耳、鼻、舌、身、意”与外界接触产生相应的“色、
5.正命:正确的生活方式,远离赌博、卖淫、看相、占卜等不正当
的职业和谋生方式。
6.正进:正确的努力,去恶从善,勤奋修行,不懒散度日。 7.正念:正确的念法,忆持正法,不忘佛教真理,时时以惕励自己。 8.正定:正确的禅定,专注一境,身心寂静,远离散乱之心,以佛
教智慧去观想事物的道理,获得人生的觉悟。
涅盘
密宗教法之四曼相大
所谓四曼相大即四种曼荼罗周遍于万法,摄尽万法之相状。
曼荼罗可以理解为密宗修行的坛场、道场。有轮圆具足、极味无比、
养育佛种、聚集圣众之义。密宗用来形容菩提境地万德圆满之佛果。密宗 行者在修法时,将曼荼罗作为观想的对象,然后将自己置身其中,将“我” 与“佛”变为一体,以达到即身成佛的境界。
五法印:在四法印外,再加上“一切法空”,成五法印。通常作: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诸受是苦,一切法空,涅盘寂静。
大乘佛教则以诸法实相作为法印。
诸法实相:指一切万法真实不虚的体相和理法。佛教认为,世俗 认识的一切现象均为假相,唯有摆脱世俗认识才能显示诸法常住不 变之真实相状,故称实相。
四谛

《隋唐佛学》PPT课件

《隋唐佛学》PPT课件
❖ “以不生不灭故,得称为常。” ❖ “佛性体常故,非是生灭法”;
59
3、心为万法之根本
禅宗认为:“世人性本自净,万法在自性。思惟一切恶事,即行于恶行;思量一 切善事,便修于善行。……思量恶法化为地狱,思量善法化为天堂,毒害化为 畜生,慈悲化为菩萨,智慧化为上界,愚痴化为下方。”
60
“万法在自性”的命题
32
生苦 老苦 病苦 死苦 怨憎会苦 爱别离苦
求不得苦
五盛荫苦
33
集谛
“集”的本意是“招聚”或“ 集合”,集谛是指造成世间人生 苦痛的根本原因。
34
贪 嗔 痴
35
灭谛
灭谛的“灭”,是指人生苦难 的灭寂、解脱。灭谛是指断灭世 俗诸苦得以产生的一切原因,是 佛教一切修行所达到的最高目的。
36
道谛
行故不形现,,是世
”它是式象包世因间


43
暂因物自的世自事法 时缘,我、上性物, 的合一决自没、。指 。和切定我有实我世
、事的存单质,间
相物永在一和是存 对都恒的独实主在 和是事、立体宰的
。、
诸 法 无 我
44
• “人无我”:人与万物一样,也是由五蕴(色、受、想、行、识)和合而生的,会随五蕴 的离散而消失,不能自己主宰自己。
26
• 1、法相宗 • 法相宗又叫唯识宗。其创始人是唐代著名僧人玄奘(600—664年)。 • 2、华严宗 • 华严宗因经《华严经》为基本典据而得名,又称贤首宗、法界宗。该宗实际创始人为法蔵
(公元643—712年),世称“贤首大师”。
27
衰落期:宋元明清
• 隋唐时期形成我国的三教鼎立之势, 到宋明以后走向三教会同,形成以 儒家为中心的儒教,佛、道两教形 式上走向衰微,但其宗教精神渗透 到儒教内部,成为封建社会思想支 柱的一部分。

三个和尚ppt

三个和尚ppt
依赖平滑切换,所以完整体验需要o。ffice2两019版四本以上明; 社
声点。,

PPT不用于商业用途,转载需授权,请知悉。 。,
• 在这次制作过程中,尽可能多的还原其中的场景,选择了电影相同的底色来处理背景,制作了三个和
尚入场的场景,佛像的场景,三人相争的场景,失火中的场景,来适配更多的PPT使用场景,如音乐
必读:
PPT模板须知:
• 因为距离【三个和尚】播出时间已经进30年,很多片源已经模糊或色彩偏移,所以很难在找到高清素 材直接用,只能自己着手修复
• 另外三个和尚的画风大里合面设很多文凸的显在意境美,多大数合线条设都文比的较在写意,因此大会合增加设一文些的自在己的手绘。包含
佛堂(昼,夜,失火方 。), 保,计 排河边本 内,详 细山这 里上等多个场方 。景, 保,手计 排绘本 内木详 细桌这里,树枝等矢方。量,保图形计排
标题二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探虎穴兮入蛟宫, 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标题三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探虎穴兮入蛟宫, 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章 节 二
观点一
观点二
三个和尚系列模板
25%
75%
50% 100%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 鸣,野渡无人舟自横。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 鸣,野渡无人舟自横。









章 节 一
垢空是受即异切照般观
不相舍想是空苦见若自
净不利行空空厄五波在

不生子识空不舍蕴罗菩

增不是亦即异利皆蜜萨
不灭诸复是色色度多行

减不法如色色不一时深

第五讲-佛教的传入及其中国化PPT课件

第五讲-佛教的传入及其中国化PPT课件

.
25
三、佛教对中国的影响
• 1、佛教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对 儒道都有影响。
(1)对儒道的影响 (2)中国佛教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 2、佛教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教化作用)
.
26
.
23
• d、禅宗(慧能) I、核心思想:“即心即佛”说和“顿悟” 说。
“即心即佛”说,断定“本性是佛, 离性别无佛”,人的本心就是本性,而本 性就是佛性、真如,本心流露,无不解脱。
.
24
II、特征:“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
见性成佛”
“教外别传”指在言语、经书等有形 传授之外,别有“心印”,禅宗人强调这 种非言语、非经书的心传方式。
• g、正念:正确的念法,即忆持正法,不 忘佛教真理,时时以惕励自己。
• h、正定:正确的禅定,即专注一境,身 心寂静,远离散乱之心,以佛教智慧去观 想事物的道理,获得人生的觉悟。
.
11
• 4、派别
大约在公元一至二世纪,大乘佛教 兴起 ,佛教内部出现了大乘与小乘之分。
大乘佛教内部有包括空宗与有宗两 个派别。
灭谛说明如何消除苦,认为关键在于 消除欲望。
道谛则给出了修道的途径和方法,通 过八正道的修行,达到不生、不灭,绝对 宁静、永远超脱的境界。
.
8
• C、八正道
八正道,即合乎正法的八种悟道成佛 的途径,又称八圣道。
a、正见:正确的见解,离开一切断 常邪见。
b、正思维:正确的思维,离开一切 主观分别、颠倒妄想。
.
20
• B、主要宗派:三论宗、天台宗、唯识宗、 华严宗、禅宗、净土宗、密宗
a、三论宗(吉藏 )
“二谛”有四重,“八不”为五句, “中道”有三式 。

《禅宗六祖慧能》课件

《禅宗六祖慧能》课件
他强调了无我(无自性)的观念,认为个 体自我只是一个幻象。
直指心性
他强调通过直接体验心性来寻找觉悟,而 非依赖外在的教导。
慧能的禅修方法
• 即刻参悟:通过直接感知和体验来获得智慧和觉悟。 • 静坐冥想:通过冥想和专注来提升个人的觉知和内在平静。 • 观照看透:通过观察思维和感受的真实本质,超越表面现象。
《禅宗六祖慧能》PPT课 件
欢迎大家来到《禅宗六祖慧能》的PPT课件。这是一个关于禅宗、慧能和他的 经典著作的介绍。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一宝贵的智慧传统。

禅宗概述
• 禅宗,又称为禅门或者禅,是佛教的重要流派之一。 • 它强调通过专注和冥想来直接体验真实。 • 禅宗强调即刻的觉悟和直接的体验,超越文字和概念。
慧能禅宗对后世影响
1 禅修传统扩展
慧能的教义和实践为禅修传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影响和指导。
2 文化艺术上的影响
慧能禅宗对中国文化、绘画和诗歌等艺术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禅宗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慧能禅宗的思想和实践通过世界各地的传教士和学者而传播,影响了世界各地的文化和 人们的生活。
结语
感谢大家参与这次关于《禅宗六祖慧能》的PPT课件。希望我们的探索能够增 加对禅宗智慧的了解,并激发对内心觉知的思考和实践。
3
六祖慧能的出现
慧能作为禅宗传承的最后一位祖师,出现在这个时期。
4
禅宗传统的确立
慧能的教义和实践为禅宗确立了坚实的基础,并影响了后来的禅宗发展。
《禅宗六祖慧能》主要教义
本来面目
慧能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原始的智慧和觉 悟,只需要找回本来的面目。
顿悟
慧能教导学生通过顿悟来直接体验真实, 而非缓慢积累。
无我境界

佛教基础知识PPT课件

佛教基础知识PPT课件
二、受蕴:受即领纳之义。谓六识与六尘对应,而又六受,和合积聚,故名 受蕴。(六识、六尘、六受者。眼识受色尘也,耳识受声尘,鼻识受香尘, 舌识受味尘,身识受角尘,意识受法尘也)
三、想蕴:想即思想之义。谓意识与六尘对应,而成六想,和合积聚,故名 想蕴。(六想者,谓意识着色想色,着声想声,着香想香,着味想味,着味 想味,着触想触,着法想法也。
心 畜 生
菩 萨
声 闻
缘 觉





.
11
佛教的业果论:三业行为 (1)十界圣凡谁主沉浮?业就是行为活动的意思
1、从行为的施发者来说有三种:身业、口业、意业。 2、从行为的性质来划分也有三种:善业、恶业、无记业。 (2)佛教的业果流程——根尘识。 1、身口意三业是如何造恶业的?
.
12
是依着感官接触外境生起错误认知做出种种善恶夹杂的行为。佛教中叫做根尘相 对生妄分别而起惑造业 根指六根、尘指六尘、妄分别是指六识
此三界都是众生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以跳出这三界为目的。
.
22
佛教的宇宙起源观——缘起
事物之待缘而起,一切有为法,皆自诸多条件合和而起,小到个体生命,大 到宇宙都是由依因待缘而起,也就是因缘条件合和而现起这个纷繁复杂的世 界
佛教中有四因缘之说
因缘:主因、内因。
增上缘:助缘、外缘。
所缘缘:外缘是指外境,外境使人产生认识之缘,叫所缘缘。
.
4
佛教的生命观:十法界 佛教把生命层次分为十个等级:十法界 其中四种圣人和六种凡夫
.
5
六道凡夫简称“六凡” 通常所说的六道轮回,也指的是这六道
六凡
天 道




佛家思想 PPT

佛家思想 PPT
• 所谓“性空”,即一切事物既然 都是条件的组合,那么它们就不会有 自己的个性、本性,没有不变性、永 恒性和自主性。(无我、无常)
• 佛家的人格修养
• 作为同是追求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 的文化,佛教传入中国,扩大了中国 本土这种文化的外延,同时也丰富了 它的内涵。
• 一、发菩提心
• 发菩提心就是求“觉悟”的心,是 令自己也令一切众生具备根本大智慧 的心,即成佛的心,也即无我为他的 心。
• 2、语音学上。佛经 用梵文写作,其发音 高低变化严格,促进 了中原音韵学的成熟 ,同时也使中国人掌 握了汉语的声和韵。
• 三、对文学和艺术的影响
• 1、由于受到佛经梵文的发 音变化高低的影响,中国 的诗歌在合辙押韵上也逐 渐规范,出现了“永明体 (南北朝时期)”,继而 产生了七言、五言律诗, 为中国唐诗、宋词、元曲、 元戏剧的产生和发展作了 准备。
• 落帆江枫欲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王安石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 平生
•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 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 风雨也无晴。——苏轼
• 青莲居士——李 白 香山居士——白居易 • 莲峰居士——李 煜(南唐后主) • 半山居士——王安石 六一居士——欧阳修 • 范仲淹居士——范仲淹 东坡居士——苏 轼 • 淮海居士——秦 观 稼轩居士——辛弃疾 • 易安居士——李清照 六如居士——唐 寅 • 柳泉居士——蒲松龄 板桥居士——郑板桥 • 芹溪居士——曹雪芹 破尘居士——雍正帝 • 瓶庵居士——翁同龢 无竞居士——张之洞 • 太炎居士——章炳麟(国学大师)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 一、对中国统一的影响
• 通过藏传佛教(密宗)和汉传佛教(禅宗 )来促进各民族的融合,将整个中国凝聚 在一起。文成公主、松赞干布、五世达赖 喇嘛、乾隆等人。

中国文化概论—PPT课件

中国文化概论—PPT课件

二、中国文化的自强不息“斗争”精神: 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
1、与自然斗争。中国文化的创造有其物质基础,而在 古代中国,这个物质基础就是农耕生产方式。中国神话 传说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后 羿射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鲧禹治水、夸父逐日等 。 2 不畏强暴、坚持真理与正义。孟子、屈原、司马迁 。岳飞、文天祥。历代明君帝王的励精图治进取精神 3推陈出新的改革精神。历史上历朝历代的变法到我们 现在的改革精神。
第四讲
伏羲、炎黄时代与中国文化的开端
一、中国人文的始祖——伏羲炎黄三皇 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炎帝和黄帝是传说时代的人物 。传说史料讲述的哪个时代称为古史的传说时代,相当于民 族于民族社会后期或相当于新后器时代晚期。按照世系推断 ,伏羲生活的时代距今在6000年前,炎帝生活的时代在距今 5500年前,而黄帝生活的时代在距今5000年前。 伏羲也叫太昊氏,据唐司马贞的《史记索引》记载有四点 贡献:八卦、文字、婚姻制度、捕鱼用的罟和打猎用的网。 炎帝的最大功绩是发展了原始农业,所以叫神农氏、另一个 功绩是发展了医药。黄帝又叫轩辕氏,部落的发明很多,几 乎遍及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文字、 衣冠和若干社会制度的发明。这些发明使得中国文化从物质 文明延伸到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巨 大的促进作用。
中国文化概论
如果你还在寻找精美的PPT?如果你还在找寻精彩的多媒 体素材?如果你还在琢磨精心的简历?你可以选择发布 任务,欢迎点此进入发布任务获得精彩资源。
课程说明
第一部分: 第一讲:课程综述 l 第二讲:导论 l 第三讲:中国文化的精神 l 第四讲:伏羲炎黄时代的中国文化的开端 l 第五讲:传统文化的灵魂——中国哲学 l 第六讲: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宗教

第7讲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精品PPT课件

第7讲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精品PPT课件
创始人是唐代僧人善导(631-681年)。该宗专修往生阿 弥陀佛净土的法门,故后世称为净土宗。后人多以晋代庐山 慧远为净土宗的始祖。
主要经典:《阿弥陀经》、《往生论》。 主要思想:念“阿弥陀佛” ,去西天净土。
三、中国佛教的主要宗派
5. 禅宗 禅宗是东土佛教中最具有中国特色、影响最大、传播最
大千世界:
佛教以一个日月系统为作为一世界的单位, 累计1000个日月系列的世界,名为一个小千世界; 累计1000个小千世界,名为一个中千世界;累计 1000个中千世界,名为一个大千世界。如此三千 大千世界,在这无垠无限的宇宙,至多如河沙数 量,不可计算。
(三)佛教教义
●.小乘佛教:认为世间无常,人生是苦。主 张出家修行,宣称生死轮回,在轮回中善有善 报,恶有恶报。 (罗汉)
(三)佛教教义
2.“ 十二因缘说”
人生由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 受—爱—取—有—生—老死这12 因缘和合而成, 前因后果,人人如此。悟透因缘说,(缘觉), 便是罗汉果位的最高阶梯。
(三)佛教教义
3.“业报轮回说”
佛教教义的基本思想是: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善有 善报,恶有恶报。释迦牟尼建立了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的 生命现象论。
宰者。
③“涅磐寂静”:认为人生活的最终目的是要达到一种
绝对安静的、无人生痛苦的精神状态,进入远离烦恼、断 绝相累、无生无死、寂然常住的涅磐神秘的最高境界。
(三)佛教教义
5.大乘教义的法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六度波罗蜜
⑴.布施:① 财施;② 法施;③ 无畏施。 ⑵.持戒:即严持佛教戒律。 ⑶.忍辱:锻炼忍耐力、包容力、忍受打骂毁辱、赞誉奉 承以及饥寒困苦。 ⑷.精进:精勤不懈地学习六度。 ⑸.禅定:使心性专注不散,深入定性。 ⑹.智慧:以般若智慧正观世界实相总导一切修持法门

第五讲 中国宗教文化

第五讲  中国宗教文化

宗 教 就个性而论,强者尊儒,智者信道,慧者崇佛。 对于人之一生而言,儒释道又可代表三种境界。 血气方刚时,欲建功立业,发奋进取,自强不息;(儒)


遭遇挫折,甚至心灰意懒时,逐渐重视修身养性,享受
生命,以弥补失意的痛苦;(道) 屡遭打击、万念俱灰之后,则往往避入空门,焚香吃斋,
参禅打坐,体味万事皆空的境界,借以安慰自己创伤累累的
宗 教
五、佛教的三大派系
1、大乘佛教


(1)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
(2)强调自觉、觉他、普渡众生。 (3)修行的最高果位是佛。 2、小乘佛教 (1)只承认一个佛,即教主释迦摩尼佛。
(2)主张自觉,以求自身解脱为满足。
(3)修行的最高果位是罗汉。 3、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
宗 教
六、中国佛教的主要宗派 1、天台宗
宗 教
一、渊源 黄老道、方仙道、鬼神崇拜 二、创立 道教创立于东汉、张陵、五斗米道 三、道教的重要经典 《道藏》 四、道教的标志 太极八卦图


宗 教
五、基本教义 1、崇“道”,认为“道” 是“万物之母”。 2、崇奉“三清”。 3、追求长生成仙。 4、天道循环,势恶承负。


宗 教


六、道教供奉的对象 1、三帝、天皇上帝、北极 大帝、后土皇地祗。 3、四方之神:东方青龙、南方朱雀、 西方白虎、北方玄武。 4、其他:城隍、 土地神、灶王爷、八仙、 财神爷、妈祖。


教而发生战争和纠纷。
这是为什么呢?
宗 教


宗 教
七、道教的主要宗派 1、五斗米道 2、太平道


3、上清派

最为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宗派——禅宗ppt课件

最为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宗派——禅宗ppt课件
10
慧能与《坛经》Ⅱ
《坛经》全书主要阐述心性论,着重宣扬性净 自悟的思想。 个体自身的本性显现 自悟体证 顿悟法门
中唐以来,“凡言禅皆本曹溪”。慧能《坛经》 在中国佛教史和禅宗史上的意义,是无论怎样 估计也不会过高。
11
禅宗的实质与特征
心性本净,觉悟不假外求 认定一切众生含具同一真性:“深信凡圣(此
16
李泽厚的评论
禅在作为宗教经验的同时,又仍然保持了一种 对生活、生命、生意总之感性世界的肯定兴趣, 这一点与庄子相同:即使“形如槁木,心如死 灰”,却又仍然具有生意,这恐怕就与其它宗 教包括佛教的其他教派在内并不完全一样。
17
李泽厚的评论
由于不在世俗感性之外、之上去追求超越,而 且不承认有这种超越,强调即在此感性之中, 或仅强调某种感性的净化,因之与好些宗教追 求完全舍弃感性以求精神净化便有所不同,如 前所述,它在客观上仍包含有对感性世界的肯 定和自然生命的欢欣,而这也正是审美感受不 同于宗教经验之所在。这是相当奇怪的:否定 生命厌弃世界的佛教最终变成了这种具有生意 的禅果……而这,不正是中国化吗?
4
《起信论》与禅宗思想——真心本觉
“觉”指“心性不生不灭”的方面,
即人心本来状态。
本觉
始觉
阿赖耶识
“不觉”指“心生灭”方面。
5
道生的超前思想
一阐提人皆得成佛 :劣等根性之人,反对佛 教之人亦具佛性。
顿悟成佛:佛性不可分,只能见其全体,或是 毫无所见。所以见性成佛只可能是顿悟。
佛无净土:言到彼岸:夫大乘之悟,本不近舍 生死,远更求之也。死在生死事中,即用其实 为悟矣。 涅磐生死不二,得性便是涅磐。
涅磐就是从烦恼、迷妄中脱却出来的内在自 由境界,也就是心性本净的状态。所以禅宗的 修行并不是要脱离世间,而是要求在人们的日 常生活中去体验佛教的真理,去追求对自身心 中对佛性的认识。

《坛经》课件课件

《坛经》课件课件
自由。
超越自我
打破自我局限,超越个人的欲 望和利益,追求更高层次的精 神境界。
悟道体验
通过实践和体悟,深入理解《 坛经》的智慧,开启内心的觉 悟。
传播智慧
将所悟到的智慧分享给他人, 帮助他人成长和进步,实现心
灵的升华。
THANKS
感谢观看
总结词
详细描述
禅定智慧是指在禅定中获得的 心性智慧,能够使人超越自我 、达到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在《坛经》中,禅定智慧是通 过静坐冥想、内观自省等方式 获得的智慧,它能够使人摆脱 内心的烦恼和焦虑,超越自我 执著,达到一种无我、无执的 境界。
禅定智慧需要长期的修行和坚 持,才能达到一种内在的平静 和宁静。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方法
行善积德
积极行善,助我心境宁 静,培养慈悲心和善心

忍辱负重
面对困难和挫折,保持 冷静和忍耐,培养意志
力和毅力。
节制欲望
控制自己的欲望和冲动 ,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清
净。
热爱生命
尊重生命,关爱他人, 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和
人生观。
心灵成长的路径
培养正念
保持觉知,关注当下,不被过 去和未来所困扰,使心灵得以
详细描述
《坛经》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 存、相互包含的,没有绝对的界限和 区别。这种思想体现了《坛经》对于 整体和部分的深刻理解,强调了事物 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03
《坛经》的智慧
般若智慧
总结词
般若智慧是指洞察世间真相、超越二元对立的智 慧。
总结词
般若智慧强调对事物的深刻洞察和领悟,需要不 断修行和领悟。
05
《坛经》的实践方法
禅修的方法
01

《坛经》课件

《坛经》课件

心性本净,佛性本有
认为人的本性是清净无染的,每个人 都有佛性,通过修行可以觉悟成佛。
无念为宗,顿悟成佛
三无思想
认为一切皆无,无物无我,无念无执 著,达到无的境界才能真正超脱生死 。
主张无念为修行之本,即排除杂念, 专注内心,以达到顿悟成佛的境界。
CHAPTER 02
《坛经》的主要内容
《坛经》的章节结构
处具有借鉴意义。
CHAPTER 04
《坛经》的现代解读
《坛经》中的现代心理学解读
心理平衡与自我调节
坛经提倡内心平静,通过禅修达到自我调节,与现代心理学中情 绪管理的理念相契合。
自我认知与成长
经中所强调的自我反省和内观,有助于个体深入了解自我,促进个 人成长和自我实现。
积极心态与应对压力
坛经提倡面对困境时的积极心态,与现代心理学对压力管理的建议 相一致。
《坛经》对佛教思想的影响
推动了佛教中国化
《坛经》在阐述佛法时,结合了 中国本土的文化和思想,为佛教 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独特
的思路和方法。
开创了中国禅宗
《坛经》是禅宗六祖惠能的唯一著 作,通过《坛经》的传承和弘扬, 禅宗逐渐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派别 之一。
强调了心性本净
《坛经》认为众生本性清净,只因 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这一思想对 后世的禅宗心性论产生了深远影响 。
《坛经》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 2 3
丰富了中华文化
作为中国佛教经典之一,《坛经》融入了中华文 化的血脉,为中华文化的多元性增添了重要内容 。
促进了儒释道融合
《坛经》在阐述佛教思想的同时,也吸收了儒家 和道家的思想,为儒释道三教的融合提供了契机 。
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佛法常识讲座》课件

《佛法常识讲座》课件

文化融合:佛教与当地文化融合,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佛 教文化,如中国的禅宗、日本的禅宗、韩国的禅宗等
社会影响:佛教对社会道德、伦理、价值观等方 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如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等
佛教对人类精神文明建设的贡献
强调自我修行,提升个人道 德品质
提倡环保、素食,保护自然 环境
倡导和平、慈悲、智慧,促 进社会和谐
十二因缘:无明、 行、识、名色、六 入、触、受、爱、 取、有、生、老死
因果关系:十二因 缘是因果关系的循 环,无明是因,老 死是果
解脱之道:通过修 行,断除无明,可 以摆脱生死轮回
修行方法:戒、定、 慧三学,是修行佛 法的核心方法
三法印教义
诸行无常: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 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
诸法无我:一切事物都是无我的, 没有独立存在的自我
佛法的文化价值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哲学思想:佛教的哲学思想对中国 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如禅宗、唯 识宗等
建筑艺术:佛教的建筑艺术对中国 建筑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寺庙、 塔、石窟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文学艺术:佛教的文学艺术对中国 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唐诗、 宋词、元曲等
民俗文化:佛教的民俗文化对中国 民俗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如春节、 清明节、端午节等
佛教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佛教文化: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具有深厚 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影响力
哲学思想:佛教的哲学思想对世界哲学产生 了深远影响,如因果论、轮回论、空性论等
传播范围:佛教起源于印度,后传播到中国、日 本、韩国等亚洲国家,以及欧洲、美洲等地区
艺术贡献:佛教艺术对世界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如佛教雕塑、壁画、建筑等

PowerPoint-Presentation--戒幢佛学教育网

PowerPoint-Presentation--戒幢佛学教育网

回向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你只闻到我的香水,却没看到我的汗水。
你否定我的现在,我决定我的未来!
你嘲笑我一无所有,不配去爱,我可怜你总 是等待。
你可以轻视我们的年轻,我们会证明这是谁 的时代。
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 嘲笑,
但那又怎样?
• 然欲发起彼心(欲发此心),又必须先修 发心胜利,于其胜利增长勇悍,并须具有 七支皈依。《集菩萨学论》及《入行论》, 皆作此说。如是所说胜利,略有二种,谓 权时及究竟胜利也。初中复有不堕恶道及 生乐趣二种胜利,若发彼心,于昔积集恶 趣之因,即得清净,并能断绝未来相续。 于先已集乐趣之因,以有此心所摄持故, 将更增长广大,诸新所作,亦能引起,令 无终尽之边际焉。
• 从彼发起菩提心故,故修共同下中意乐者, 实是引发无为菩提心之方便,如是当知, 于修彼二士道时,思惟皈依,业果诸意乐 等。于诸门中,集净励力者,如其所应, 成菩提心前行修心之方便。当知七支皈依 等,亦即为发起彼心方便也。此中诸下中 法类,为引发胜菩提心支分之理,为师者 须详开示,弟子亦须于彼获得决定。
• 依初所作(应作)所说一切,于正下 士或共下士法类中摄。下士特别之处, 不为今世现前安乐,重在希求舍生之 后,善趣圆满,以其(所)修作彼之 因故。
• 如《道炬论》云:“若以正方便,惟 于人天乐,欲求自利者,知彼为下 士。”
• 究竟决定善,有唯从流转出离解脱, 及修一切种智二种。此中依于声闻及 独觉乘,所说一切,于正中士,或共 中士法类中摄。中士夫者,于一切有, 发生厌离,专求自利,从有解脱彼之 方便,于戒定慧三学转趣入故。
• 于每修时,意念此诸意义而修,最为 切要。若不尔者,则上士之道与共中
士下道,各各不相关涉,于未至正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入SCI系统的刊物分为两类,即内圈和外圈,前者的IF 高于后者,称为SCI刊物,后者称为SCI-expended 或SCI-search刊物。
SCI论文的重要性
经济全球化→科学研究全球化、信息网络化 ▪ 国际科学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使国际同行了解我们的主 要渠道。
显示研究实力,提高我国在世界科学界的地位 ▪ Nature、Science、Lancet的一篇重要文章相当于国际体育 比赛一块金牌。
1. Treatment of advanced breast cancer with vinorelbine and docetaxel with or withou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J Clin Oncol. 2001 Feb 1;19(3):621-7.
▪ 国外审稿人颇多真知灼见。退稿意见有建设性,帮助你最 终实现目标。
预期的IF递增法:需要勇气
▪ CMJ→成功/→Respirology→成功/→ Chest……
SCI写作的心法——解放思想,走出误区
盲目跟风
所谓“国内首次发现”、“国内首次报道” 有高精尖技术(基因组学、蛋白组学、高水
平仪器)才能写高质量SCI论文?
▪ No!临床实践文章照样风采
SCI写作的心法——解放思想,走出误区
临床实践的热门论文
▪ 对多个学科有指导意义的课题 ▪ 长期随访资料(重视生活质量) ▪ 大宗病例报道 ▪ 多中心研究 ▪ 前瞻性研究 ▪ 对临床工作有明确指导意义的课题 ▪ 有中国特色的课题 ▪ 以使患者节省费用为目的的课题 ▪ ……
进入SCI的期刊、论文即为SCI期刊、论文。
什么是SCI论文
在一定时期(通常是前两年)内,某一刊物发表的所有 论文,被已经进入SCI刊物的论文所引用的总次数,除以 该刊物这一时期内的论文总数,即为该刊物的影响因子 (IF=ΣC/N)。 – 被引频次越高,则该期刊影响越大 – IF逐年变化 – 80/20法则
SCI写作的心法——克服障碍
哑巴英语不是你的弱项,相反,可能是 你的强项
词汇量少不是问题:200个单词走天下, 短语不用
To learn rather than to study 模块作文法 用进废退
SCI写作的心法——阶段前移
中国唐代大医孙思邈:上医医未病之病,中 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大智慧)
▪ 93—03
19
▪ 94—04
18
▪ 95—05
14
▪ 96—06
13
▪ 97—07
13
▪ 98—08
10
▪ 99—09
9
SCI论文写作, 你准备好了吗?
“Nothing great was ever achieved without enthusiasm.”
Ralph Waldo Emerson
alone “Publish or背后。我们要吸取这个教 训。”
—— 钟南山院士
过去与现在
数量
SCI-A1=6
SCI-A1=118 “科学的春天”
1949—1976年
1977—1978年
SCI-A1=9.55万
2008年
过去与现在
质量(被引次数排名)
人人皆可成佛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004
e.g. >>Docetaxel and Vinorelbine in Advanced Breast Cancer
005
e.g. >>Docetaxel and Vinorelbine in Advanced Breast Cancer
006
e.g. >>Docetaxel and Vinorelbine in Advanced Breast Cancer
人人皆可成佛
——成功发表SCI论文的战略与战术
曾广翘 《胸部疾病杂志》编辑部
什么是SCI论文
SCI(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是1964年美国科学 信息研究所(ISI)创刊出版的 引文索引类刊物 , 从全球数万种期刊中选出3700种科技期刊,每年 报道60余万篇最新文献,涉及引文900万条。
SCI写作的心法——解放思想,走出误区
临床实践的热门论文
▪ 已有定论但未被证实 ▪ 对原有理论的补充 ▪ 临床不典型现象 ▪ 少见病例 ▪ 疾病的自然史 ▪ 疾病的非手术治疗 ▪ 老技术在新领域的应用
e.g. >>Docetaxel and Vinorelbine in Advanced Breast Cancer
001
e.g. >>Docetaxel and Vinorelbine in Advanced Breast Cancer
002
e.g. >>Docetaxel and Vinorelbine in Advanced Breast Cancer
003
e.g. >>Docetaxel and Vinorelbine in Advanced Breast Cancer
SCI写作的心法——你不要一个人在战斗 改变小作坊式的写作实践,实行团队合作
SCI写作的心法——你不要一个人在战斗
SCI写作的心法——三种投稿法
预期的IF递减法:常用、易于理解。
▪ NEJM → Lancet → BMJ → Blue
超预期的IF递减法:可行性与效益
▪ 刊物档次越高,审稿水平越高,有新意的成果越不会被埋 没;
SCI论文数量与质量(被引用率) ▪ 国际通用的基础研究成果水平评价标准 ▪ 毕业、招聘、排名、晋升、考核、申报、评奖……
SCI论文的重要性
Science cannot exist without writing Nor can it progress on speech and memory
▪ 防患于未然,事半功倍,从容行事
与此类似,一篇高质量SCI写作:上策写于未 写(I期),中策写于欲写(II期),下策写 于已写(III期)
▪ 只有在科研阶段就开始考虑发表SCI论文所需的各种数据、 图表资料,才不致于等到论文写成后发现数据、图表资料 不全而需补做试验的情况。
SCI写作的心法——全局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