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原文
康平本伤寒论
康平本伤寒论辨大阴病【原文】大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鞕。
【追文】大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濇而长者,为欲愈。
大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准原文】大阴病,脉浮者,少可发汗宜桂枝汤。
自利不渴者,属大阴,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
○(注宜服回逆辈。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当发身黄。
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
○(注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原文】本大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桂枝加芍药汤主之。
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去皮)三两芍药六两甘草(炙)二两大枣(擘)十二枚生姜(切)三两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注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
)桂枝加大黄汤:桂枝三两大黄二两芍药六两生姜(切)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追文】大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辨少阴病少阴之为病。
脉微细。
但欲寐也。
少阴病。
欲吐不吐。
心烦但欲寐。
五六日。
自利而渴者。
虚故引水自救。
若小便色白者。
少阴病形悉具。
○(注小便白者。
以下焦虚。
有寒。
不能制水。
故令色白也。
)病人脉阴阳俱紧。
反汗出者。
亡阳也。
此属少阴。
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少阴病。
欬而下利讝语者。
被火气刧故也。
小便必难。
以强责少阴。
汗也。
少阴病。
脉细沉数。
病为在里。
不可发汗。
少阴病。
脉微。
不可发汗。
亡阳故也。
阳已虚。
尺脉弱濇者。
复不可下之。
少阴病。
脉紧。
至七八日。
自下利。
脉暴微。
手足反温。
脉紧反去者。
为欲解也。
虽烦。
下利必自愈。
少阴病下利。
若利自止。
恶寒而蜷卧。
手足温者。
可治。
少阴病。
恶寒而蜷。
时自烦。
欲去衣被者。
可治。
少阴中风。
脉阳微阴浮者。
为欲愈。
少阴病欲解时。
从子至寅上。
少阴病。
吐利。
手足不逆冷。
反发热者。
不死。
脉不至者。
炙少阴七壮。
少阴病。
伤寒论原文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一)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悪寒。
(二)太阳病,发热,汗出,悪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三)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悪寒,体痛,呕逆,脉阴阳倶紧者,名为伤寒。
(四)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
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五)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六)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风温为病,脉阴阳倶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
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
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七)病有发热悪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悪寒者,发于阴也。
发於阳,七日愈,发於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八)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
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九)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一〇)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一一)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髄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髄也。
(一二)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悪寒,淅淅悪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一三)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悪风,桂枝汤主之。
(一四)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悪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一五)太阳病,下之后,其気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一六)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壊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観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
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一七)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一八)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一九)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二〇)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悪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伤寒论207条原文
伤寒论207条原文
《伤寒论》207条原文为:“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
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
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
”
这段原文的意思是,阳明病患者,脉象迟缓,虽然出汗但不感觉恶寒,身体一定感到沉重,呼吸短促,腹部胀满并且喘息,同时有潮热,这是外邪将要解除的标志,可以攻下里实。
如果手脚出汗很多,这是大便已经结硬的标志,应该用大承气汤治疗。
如果出汗很多,稍微有点发热并感觉怕冷,这是外邪尚未解除的表现,如果没有潮热,就不能用承气汤;如果腹部胀满并且大便不通,可以用小承气汤,稍微调和一下胃气,不要让患者泻下过度。
本条原文论述了阳明腑实证的症状和治法,强调了攻下时机的重要性,同时也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
《伤寒论》398条原文
《伤寒论》398条原文【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証并治上】(一)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悪寒。
(二)太陽病,發熱,汗出,悪風,脈緩者,名為中風。
(三)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悪寒,体痛,嘔逆,脈陰陽倶緊者,名為傷寒。
(四)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静者,為不伝。
頗欲吐,若躁煩,脈数急者,為伝也。
(五)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証不見者,為不伝也。
(六)太陽病,發熱而渇,不悪寒者,為温病。
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風温。
風温為病,脈陰陽倶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視失溲。
若被火者,微發黄色,劇則如驚癇,時瘛瘲,若火薫之。
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七)病有發熱悪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悪寒者,發於陰也。
發於陽,七日愈,發於陰,六日愈,以陽数七、陰数六故也。
(八)太陽病,頭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経尽故也。
若欲作再経者,針足陽明,使経不伝則愈。
(九)太陽病,欲解時,従巳至未上。
(一〇)風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一一)病人身大熱,反欲得衣者,熱在皮膚,寒在骨髄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膚,熱在骨髄也。
(一二)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悪寒,淅淅悪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者,桂枝湯主之。
(一三)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悪風,桂枝湯主之。
(一四)太陽病,項背強几几,反汗出悪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
(一五)太陽病,下之後,其気上衝者,可与桂枝湯,方用前法;若不上衝者,不得与之。
(一六)太陽病三日,已發汗,若吐、若下、若温針,仍不解者,此為壊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観其脈証,知犯何逆,随証治之。
桂枝本為解肌,若其人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
常須識此,勿令誤也。
(一七)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湯,得之則嘔,以酒客不喜甘故也(一八)喘家作,桂枝湯加厚朴、杏子佳。
(一九)凡服桂枝湯吐者,其後必吐膿血也。
(二〇)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悪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
《伤寒论》原文及序
《伤寒论》原文及序伤寒论原序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候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治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但竟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唯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振憟,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以斃,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
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
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顾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余宗族素多,尚馀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者十居其七,。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循余所集,思过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明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次以往,未之闻也!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勿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彷彿,明堂厥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
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
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汉长沙太守南阳张机仲景撰辨太阳病脉证篇卷一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伤寒论》伤寒例原文及译文
《伤寒论》伤寒例原文及译文作者:张仲景阴阳大论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冷冽,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
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
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
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
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
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
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
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皆由冬时触寒所致,非时行之气也。
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复大寒;夏时应大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
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
夫欲候知四时正气为病,及时行疫气之法,皆当按斗历占之。
九月霜降节后,宜渐寒,向冬大寒,至正月雨水节后,宜解也。
所以谓之雨水者,以冰雪解而为雨水故也。
至惊蛰二月节后,气渐和暖,向夏大热,至秋便凉。
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凡有触冒霜露,体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也。
九月十月,寒气尚微,为病则轻;十一月十二月,寒冽已严,为病则重;正月二月,寒渐将解,为病亦轻。
此以冬时不调,适有伤寒之人,即为病也。
其冬有非节之暖者,名曰冬温。
冬温之毒,与伤寒大异,冬温复有先后,更相重沓,亦有轻重,为治不同,证如后章。
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冬时伏寒,变为温病。
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
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时阳气尚弱,为寒所折,病热犹轻;五月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热则重;七月八月,阳气已衰,为寒所折,病热亦微。
其病与温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
十五日得一气,于四时之中,一时有六气,四六名为二十四气也。
然气候亦有应至而不至,或有未应至而至者,或有至而太过者,皆成病气也。
但天地动静,阴阳鼓击者,各正一气耳。
是以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
是故冬至之后,一阳爻升,一阴爻降也。
夏至之后,一阳气下,一阴气上也。
伤寒论原文及解释
伤寒论原文及解释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
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伤寒论原文及解释,欢迎来参考!【原文】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决病法立春正月节斗指艮雨水正月中指寅惊蛰二月节指甲春分二月中指卯清明三月节指乙谷雨三月中指辰立夏四月节指巽小满四月中指巳芒种五月节指丙夏至五月中指午小暑六月节指丁大暑六月中指未立秋七月节指坤处暑七月中指申白露八月节指庚秋分八月中指酉寒露九月节指辛霜降九月中指戌立冬十月节指乾小雪十月中指亥大雪十一月节指壬冬至十一月中指子小寒十二月节指癸大寒十二月中指丑二十四气,节有十二,中气有十二,五日为一候气亦同,合有七十二候,决病生死,此须洞解之也。
《阴阳大论》①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冰列②,此则四时正气③之序也。
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④固密⑤,则不伤于寒,触冒⑥之者,乃名伤寒耳。
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⑦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
【注释】①《阴阳大论》:古代医学典籍之一,今佚。
②冰列:“列”通“冽”,严寒的意思。
③正气:四时正常的气候。
④君子:能注意摄生的人。
⑤固密:保护周密的意思。
⑥触冒:感触冒犯之意。
⑦毒:危害的意思。
【译文】《阴阳大论》说:春天气候温暖,夏天气候炎热,秋天气候凉爽,冬天气候严寒,这是四季正常气候的变化规律。
冬季严寒,自然界万种生灵深深地潜藏、伏匿,懂得养生之道的人们,顺应自然之规律而防护固密,所以寒邪不会伤害到他们。
倘若不慎感受了寒邪,这就叫伤寒。
四时之气皆能伤人而致病,但伤寒这种邪气,是最为凛冽、肃杀的邪气,所以危害最烈。
【评析】本条指出外感病与四时气候的关系,特举冬时伤寒为例,揭示预防的重要性。
春夏主阳,秋冬主阴,阳主生长,阴主收藏,随着四时的变化更替,万物也不断地发展变化。
《素问·四时调神大论》:“春三月,此谓发陈。
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夏三月,此谓蕃秀。
伤寒论原文及译文
伤寒论原文及译文《伤寒论》是中医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医圣经”。
它是由东汉末年的张仲景所著,记录了他对传统中医治疗伤寒病的经验总结。
《伤寒论》共分为100篇,对伤寒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以下是《伤寒论》的一段原文及译文:原文:少阳病,始得之,反发热,时烦,心下痞硬,渴而不欲饮,时幽幽恶寒,时腹痛,时胁下痞,小便不利而大便自可。
发热者,数日不愈者恶寒者,必发于阳;烦则神去也,心下痞硬者,乃传而合也;腹痛者,寒气下也;胁下痞者,肝传之也;小便不利者,不温也;大便自利者,胃气也。
胁下者,寒也,且传也。
译文:少阳病,刚开始得病时,病人会出现反复发热的症状,时常觉得烦躁不安,胸口下面有一种痞硬的感觉,口渴但是不愿意多喝水,有时会感到幽幽的寒意,时而腹痛,时而胁部下面也会有痞硬感,小便不排畅而大便却自行畅通。
如果发热的症状持续数日不见好转,而且伴有恶寒的感觉,那么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阳气方面的问题上;烦躁的原因是因为人的神气开始离体;胸口下面的痞硬感,是病气穿传而形成的;腹痛是由于寒气下降引起的;胁部下面的痞硬感是肝气受影响所致;小便不排畅是因为体内寒气太重而引起的;而大便自行畅通是由于胃气正常。
从这段原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张仲景对少阳病的病情进行了细致的描绘。
他详细描述了患者的症状及其可能的原因。
通过这样的描述,他为后人提供了诊断少阳病的重要线索。
《伤寒论》的语言简洁,但又深入浅出,非常符合古代医书的特点。
虽然其中涉及到很多古代医学术语,但通过对这些术语的解读和对上下文的理解,我们仍然可以很好地理解和学习其中的医学知识。
《伤寒论》作为一部具有400多年历史的医学经典,至今仍被广泛学习和应用。
它不仅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世的医学专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总结起来,伤寒论是一部重要的医学经典,以其详尽的描述和准确的诊断方式闻名于世。
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伤寒论》的原文及译文,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中医学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提高临床医学的水平,使更多的人受益于中医的疗效。
《伤寒论》伤寒例原文及译文
《伤寒论》伤寒例原文及译文作者:张仲景阴阳大论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冷冽,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
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
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
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
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
中而即病者,名日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
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
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皆由冬时触寒所致,非时行之气也。
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复大寒;夏时应大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
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
欲候知四时正气为病,及时行疫气之法,皆当按斗历占之。
九月霜降节后,宜渐寒,向冬大寒,至正月雨水节后,宜解也。
所以谓之雨水者,以冰雪解而为雨水故也。
至惊蛰二月节后,气渐和暖,向夏大热,至秋便凉。
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凡有触冒霜露,体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也。
九月十月,寒气尚微,为病则轻;十一月十二月,寒冽已严,为病则重;正月二月,寒渐将解,为病亦轻。
此以冬时不调,适有伤寒之人,即为病也。
其冬有非节之暖者,名日冬温。
冬温之毒,与伤寒大异,冬温复有先后,更相重沓,亦有轻重,为治不同,证如后章。
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冬时伏寒,变为温病。
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
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时阳气尚弱,为寒所折,病热犹轻;五月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热则重;七月八月,阳气已衰,为寒所折,病热亦微。
其病与温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
卜五日得一气,于四时之中,一时有六气,四六名为二十四气也。
然气候亦有应至而不至,或有未应至而至者,或有至而太过者,皆成病气也。
但天地动静,阴阳鼓击者,各正一气耳。
是以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
是故冬至之后,一阳爻升,一阴爻降也。
夏至之后,一阳气下,一阴气上也。
伤寒论398条原文(校对版)
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 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31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32 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33 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34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35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36 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37 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38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 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39 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40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 小青龙汤主之。 41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42 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43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44 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45 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 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46 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 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47 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48 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 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彻, 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 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 49 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 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50 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51 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52 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53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 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54 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55 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56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 者必衄。宜桂枝汤。 57 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58 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59 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60 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61 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 子汤主之。
伤寒论原文398条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痪疭,若火熏之。
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
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
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10、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
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
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泰泰,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
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覆取微似汗,不须歆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15、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
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
中医经典《伤寒论》-原文
中医经典《伤寒论》-原文《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疾病的专著。
全书共12卷,22篇,397法。
除去重复之外共有药方112个。
全书重点论述人体感受风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和进行辩证施治的方法。
他把病症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种,即所谓“六经”。
对于六经所系的脏腑经络的病理机转加何进行辩证施治,他作了具体论述。
这就是,根据人体抗病力的强弱,病势的进退缓急等方面的因素,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症候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出它的症候特点、病变部位、损及何脏何腑,以及寒热趋向、邪正盛衰等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
对于病在表,或正盛邪衰的三阳证(太阳、阳阴、少阳),治疗时应以祛邪为主,对于三阴证(太阴、骄阴、少阴),因为是寒邪入里,正虚阳衰,抗病力弱,所以治疗时就应以扶正为主。
在《伤寒论》的各篇中,六经病的不同症候,又贯穿着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即所谓八纲)的基本内容。
伤寒杂病论原序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
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
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
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
伤寒论15条原文
1.太阳病提纲: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中风脉证: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3.太阳伤赛脉证:太阳伤赛,脉浮紧,发热,无汗,身疼痛,恶寒,麻黄汤主之。
4.太阳温病脉证:太阳温病,脉浮而数,发热,口渴,但头汗出,白虎汤主之。
5.太阳病欲愈候: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6.结胸证治:脉浮而大,按之则痛,寸脉浮大,按之成虚。
7.阳明病成因及脉证: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8.阳明病攻下及慎用: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哺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
9.少阳病成因及脉证: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10.少阳病治疗禁例:禁汗、吐、下法。
11.太阴病成因及脉证: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12.太阴病治疗禁例:太阴为病不可下。
13.少阴病成因及脉证: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14.少阴病治疗禁例:少阴病不可发汗。
15.厥阴病成因及脉证: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16.厥明病治疗禁例: 禁下、吐、汗法。
《伤寒论》原文
《伤寒论》原⽂00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恶寒。
00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00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016.太阳病三⽇,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
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180.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182.问⽈:阳明病外证云何?答⽈:⾝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259.伤寒发汗已,⾝⽬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不解故也。
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
263.少阳之为病,⼝苦,咽⼲,⽬眩也。
265.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
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
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悸。
273.太阴之为病,腹满⽽吐,⾷不下,⾃利益甚,时腹⾃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277.⾃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281.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326.厥阴之为病,消渴,⽓上撞⼼,⼼中疼热,饥⽽不欲⾷,⾷则吐蛔,下之利不⽌。
337.凡厥者,阴阳⽓不相顺接,便为厥。
厥者,⼿⾜逆冷者是也。
桂枝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草⼆两⽣姜三两⼤枣⼗⼆枚012.太阳中风,阳浮⽽阴弱,阳浮者,热⾃发;阴弱者,汗⾃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鸣⼲呕者,桂枝汤主之。
0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053.病常⾃汗出者,此为荣⽓和。
荣⽓和者,外不谐,以卫⽓不共荣⽓谐和故尔。
以荣⾏脉中,卫⾏脉外。
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
宜桂枝汤。
054.病⼈脏⽆他病,时发热,⾃汗出,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
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090.本发汗,⽽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
本先下之,⽽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
091.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不⽌,⾝疼痛者,急当救⾥;后⾝疼痛,清便⾃调者,急当救表。
《伤寒论》伤寒例原文及译文
《伤寒论》伤寒例原文及译文作者:张仲景阴阳大论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冷冽,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
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
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
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
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
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
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
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皆由冬时触寒所致,非时行之气也。
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复大寒;夏时应大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
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
夫欲候知四时正气为病,及时行疫气之法,皆当按斗历占之。
九月霜降节后,宜渐寒,向冬大寒,至正月雨水节后,宜解也。
所以谓之雨水者,以冰雪解而为雨水故也。
至惊蛰二月节后,气渐和暖,向夏大热,至秋便凉。
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凡有触冒霜露,体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也。
九月十月,寒气尚微,为病则轻;十一月十二月,寒冽已严,为病则重;正月二月,寒渐将解,为病亦轻。
此以冬时不调,适有伤寒之人,即为病也。
其冬有非节之暖者,名曰冬温。
冬温之毒,与伤寒大异,冬温复有先后,更相重沓,亦有轻重,为治不同,证如后章。
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冬时伏寒,变为温病。
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
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时阳气尚弱,为寒所折,病热犹轻;五月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热则重;七月八月,阳气已衰,为寒所折,病热亦微。
其病与温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
十五日得一气,于四时之中,一时有六气,四六名为二十四气也。
然气候亦有应至而不至,或有未应至而至者,或有至而太过者,皆成病气也。
但天地动静,阴阳鼓击者,各正一气耳。
是以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
是故冬至之后,一阳爻升,一阴爻降也。
夏至之后,一阳气下,一阴气上也。
伤寒论序原文及译文及注释
伤寒论序原文及译文及注释《伤寒论》是中医学的经典著作之一,序文部分对全书内容进行了概括和总结,提出了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和方法。
以下是《伤寒论》序原文及译文及注释:原文: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
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
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
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
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
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循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译文:我每次读到越人入虢的诊病经历和望齐侯的眼神变化等记载时,都不禁感慨这些医家的才华出众。
然而奇怪的是当今世上的人士却并不重视医药和医术的精进研究。
他们只追求追逐权势和名利,崇尚浮华的外在成就而忽视内在的根本。
一旦遭遇邪风之气或患上严重的疾病时,他们只能惊恐无助地求助于巫祝或凡医。
他们无法珍惜自己的生命并意识到生命的宝贵。
他们不懂得爱人知人、爱身知己的道理。
当遇到灾难和疾病时,他们只能盲目地处于危险之中而不知所措。
世上的名利之徒只是追求表面的荣耀和虚浮的荣华富贵。
他们不注重稳固基础和内在的修养,只知道追求浮华的外在成就。
他们的生命就像漂浮在冰谷之中一样危险。
注释:1. “论曰”是《伤寒论》序文中的一种表达方式,表示作者开始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 “越人入虢”和“望齐侯之色”是两个典故。
越人指的是扁鹊的弟子越人公。
扁鹊入虢的故事是说扁鹊通过观察病人的气色变化来诊断病情。
这里用这两个典故来强调医家应该具备高超的医术和敏锐的观察力。
伤寒论伤寒例原文及译文注解
《伤寒论》伤寒例原文及译文作者:张仲景阴阳大论云:春气平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冷,冬气冷冽,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
冬时寒冷,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
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
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
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
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 ; 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
暑病者,热深重于温也。
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皆由冬时触寒所致,非时行之气也。
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复大寒 ; 夏时应大热,而反大凉 ; 秋时应凉,而反大热 ; 冬时应寒,而反大温。
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像者,此则时行之气也。
夫欲候知四时正气为病,实时行疫气之法,皆当按斗历占之。
九月霜降节后,宜渐寒,向冬大寒,至正月雨水节后,宜解也。
所以谓之雨水者,以冰雪解而为雨水故也。
至惊蛰二月节后,气渐和暖,向夏大热,至秋便凉。
从霜降此后,至春分从前,凡有触冒霜露,体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也。
九月十月,冷气尚微,为病则轻 ; 十一月十二月,寒冽已严,为病则重 ; 正月二月,寒渐将解,为病亦轻。
此以冬时不调,适有伤寒之人,即为病也。
其冬有非节之暖者,名曰冬温。
冬温之毒,与伤寒大异,冬温复有先后,更相重沓,亦有轻重,为治不一样,证如后章。
从立春节后,此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 ; 而有人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冬时伏寒,变为温病。
从春分此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
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时阳气尚弱,为寒所折,病热犹轻 ; 五月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热则重 ; 七月八月,阳气已衰,为寒所折,病热亦微。
其病与温及暑病相像,但治有殊耳。
十五日得一气,于四时之中,一时有六气,四六名为二十四气也。
然天气亦有应至而不至,或有未应至而至者,或有至而太甚者,皆成病气也。
但天地动静,阴阳鼓击者,各正一气耳。
是以彼春之暖,为夏之暑; 彼秋之忿,为冬之怒。
是故冬至以后,一阳爻升,一阴爻降也。
伤寒论原文-伤寒论原文宋本(精选)
伤寒论原文-伤寒论原文宋本(精选)伤寒论是中国中医药史上的经典著作,是由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所撰写的,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历史价值。
经过数百年的整理、修订和演变,目前有多个版本的伤寒论传世,其中包括较为著名的宋本伤寒论。
以下是宋本伤寒论原文的精选内容。
第一章伤寒论伤寒者,病在表,不在里,发热而恶寒也。
方名曰麻黄汤,主病者以麻黄为君,以桂枝为佐,以石膏、杏仁、甘草为使。
是为麻黄汤也。
第十五章傅粉散疗法夫傅粉之为散,实以泻下为要。
若不泻下,则不得本病之机也。
傅粉包敷,先宜温水洗净其处,以开其外,使药能入里。
…第十七章桂枝汤疗法凡病欲知病机,先察其脉。
脉之有太过者,宜用桂枝汤。
桂枝汤者,治太阳病,发汗募之。
今太阳病未除,而复有汗者,复发汗之。
时多时少,随证随治。
其证渴者,加甘草;其便者,加芍药;其呕者,加生姜。
所以然者,以调其阴阳,使逆之者除也。
第二十六章麻黄加术汤疗法麻黄加术汤,治少陰病。
其人身体重,心下满,胁下痛,小便不利者,此为寒滞,利水利气,方见效也。
第二十九章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疗法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治太阳、少阳两病的并存。
手足寒,发热汗出,腹痛便薄者,为太阳病,麻黄汤主之。
若脐下急而不可揉捏者,为少阳病,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两病夹杂,当以此方治之。
第三十五章理中汤疗法理中汤者,以生姜、大枣为主药,芍药、甘草为辅药,治中焦虚寒证也。
此病之主症,心下逆、呕吐水泻、脉弱虚,故需补中益气。
但若此证为实,应忌用此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証并治上】(一)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悪寒。
(二)太陽病,發熱,汗出,悪風,脈緩者,名為中風。
(三)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悪寒,体痛,嘔逆,脈陰陽倶緊者,名為傷寒。
(四)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静者,為不伝。
頗欲吐,若躁煩,脈数急者,為伝也。
(五)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証不見者,為不伝也。
(六)太陽病,發熱而渇,不悪寒者,為温病。
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風温。
風温為病,脈陰陽倶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視失溲。
若被火者,微發黄色,劇則如驚癇,時瘛瘲,若火薫之。
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七)病有發熱悪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悪寒者,發於陰也。
發於陽,七日愈,發於陰,六日愈,以陽数七、陰数六故也。
(八)太陽病,頭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経尽故也。
若欲作再経者,針足陽明,使経不伝則愈。
(九)太陽病,欲解時,従巳至未上。
(一〇)風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一一)病人身大熱,反欲得衣者,熱在皮膚,寒在骨髄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膚,熱在骨髄也。
(一二)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悪寒,淅淅悪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者,桂枝湯主之。
(一三)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悪風,桂枝湯主之。
(一四)太陽病,項背強几几,反汗出悪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
(一五)太陽病,下之後,其気上衝者,可与桂枝湯,方用前法;若不上衝者,不得与之。
(一六)太陽病三日,已發汗,若吐、若下、若温針,仍不解者,此為壊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観其脈証,知犯何逆,随証治之。
桂枝本為解肌,若其人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
常須識此,勿令誤也。
(一七)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湯,得之則嘔,以酒客不喜甘故也(一八)喘家作,桂枝湯加厚朴、杏子佳。
(一九)凡服桂枝湯吐者,其後必吐膿血也。
(二〇)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悪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
(二一)太陽病,下之後,脈促胸満者,桂枝去芍薬湯主之。
(二二)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薬加附子湯主之。
(二三)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状,發熱悪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
脈微緩者,為欲愈也;脈微而悪寒者,此陰陽倶虚,不可更發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癢,宜桂枝麻黄各半湯。
(二四)太陽病,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風府,却与桂枝湯則愈。
(二五)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者,与桂枝湯,如前法。
若形似瘧,一日再發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湯。
(二六)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渇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湯主之。
(二七)太陽病,發熱悪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發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湯。
(二八)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満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主之。
(二九)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煩,微悪寒,脚攣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誤也。
得之便厥,咽中乾,煩躁吐逆者,作甘草乾姜湯与之,以復其陽。
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薬甘草湯与之,其脚即伸。
若胃気不和,譫語者,少与調胃承気湯。
若重發汗,復加焼針者,四逆湯主之。
(三〇)問曰:証象陽旦,按法治之而増劇,厥逆,咽中乾,両脛拘急而譫語。
師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両脚当伸後如師言。
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脈浮而大,浮為風,大為虚,風則生微熱,虚則両脛攣,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間,増桂令汗出,附子温経,亡陽故也。
厥逆,咽中乾,煩躁,陽陰内結,譫語,煩乱,更飲甘草乾姜湯,夜半陽気還,両足当熱,脛尚微拘急,重与芍薬甘草湯,爾乃脛伸。
以承気湯微溏;則止其譫語,故知病可愈。
【辨太陽病脈証并治中】(三一)太陽病,項背強几几,無汗,悪風,葛根湯主之。
(三二)太陽与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
(三三)太陽与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葛根加半夏湯主之。
(三四)太陽病,桂枝証,医反下之,利遂不止。
脈促者,表未解也。
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連湯主之。
(三五)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悪風,無汗而喘者,麻黄湯主之。
(三六)太陽与陽明合病,喘而胸満者,不可下,宜麻黄湯。
(三七)太陽病,十日以去,脈浮細而嗜臥者,外已解也,設胸満脅痛者,与小柴胡湯;脈但浮者,与麻黄湯。
(三八)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悪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竜湯主之。
若脈微弱,汗出悪風者,不可服之,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瞤,此為逆也。
(三九)傷寒脈浮緩,身不疼,但重,乍有軽時,無少陰証者,大青竜湯發之。
(四〇)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気,乾嘔,發熱而咳,或渇,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満,或喘者,小青竜湯主之。
(四一)傷寒,心下有水気,咳而微喘,發熱不渇;服湯已,渇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竜湯主之。
(四二)太陽病,外証未解,脈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湯。
(四三)太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湯主之。
(四四)太陽病,外証未解,不可下也,下之為逆。
欲解外者,宜桂枝湯。
(四五)太陽病,先發汗不解,而復下之,脈浮者不愈,浮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
今脈浮,故在外,当須解外則愈,宜桂枝湯。
(四六)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証仍在,此当發其汗。
服薬已微除,其人發煩目瞑,劇者必衄,衄乃解。
所以然者,陽気重故也。
麻黄湯主之。
(四七)太陽病,脈浮緊,發熱,身無汗,自衄者愈。
(四八)二陽併病,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転属陽明,続自微汗出,不悪寒。
若太陽病証不罷者,不可下,下之為逆,如此可小發汗。
設面色縁縁正赤者,陽気怫鬱在表,当解之、熏之。
若發汗不徹,不足言,陽気怫鬱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躁煩,不知痛処,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気但坐,以汗出不徹故也,更發汗則愈。
何以知汗出不徹?以脈渋故知也。
(四九)脈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
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發汗,当自汗出乃解。
所以然者,尺中脈微,此裏虚。
須表裏実,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五〇)脈浮緊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
仮令尺中遅者,不可發汗,何以知然?以栄気不足,血少故也。
(五一)脈浮者,病在表,可發汗,宜麻黄湯。
(五二)脈浮而数者,可發汗,宜麻黄湯。
(五三)病常自汗出者,此為栄気和,栄気和者,外不諧,以衛気不共栄気諧和故爾。
以栄行脈中,衛行脈外,復發其汗,栄衛和則愈,宜桂枝湯。
(五四)病人蔵無他病,時發熱、自汗出而不愈者,此衛気不和也。
先其時發汗則愈,宜桂枝湯。
(五五)傷寒脈浮緊,不發汗,因致衄者,麻黄湯主之。
(五六)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与承気湯。
其小便清者,知不在裏,仍在表也,当須發汗。
若頭痛者,必衄,宜桂枝湯。
(五七)傷寒發汗已解,半日許復煩,脈浮数者,可更發汗,宜桂枝湯。
(五八)凡病,若發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陰陽自和者,必自愈。
(五九)大下之後,復發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
勿治之,得少便利,必自愈。
(六〇)下之後,復發汗,必振寒,脈微細。
所以然者,以内外倶虚故也。
(六一)下之後,復發汗,昼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嘔、不渇、無表証,脈沈微,身無大熱者,乾姜附子湯主之。
(六二)發汗後,身疼痛,脈沈遅者,桂枝加芍薬生姜各一両,人参三両新加湯主之。
(六三)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湯。
(六四)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
(六五)發汗後,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
(六六)發汗後,腹脹満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湯主之。
(六七)傷寒,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満,気上衝胸,起則頭眩,脈沈緊,發汗則動経,身為振振揺者,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主之。
(六八)發汗,病不解,反悪寒者,虚故也。
芍薬甘草附子湯主之。
(六九)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茯苓四逆湯主之。
(七〇)發汗後,悪寒者,虚故也。
不悪寒,但熱者,実也。
当和胃気,与調胃承気湯。
(七一)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乾,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与飲之,令胃気和則愈。
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渇者,五苓散主之。
(七二)發汗已,脈浮数,煩渇者,五苓散主之。
(七三)傷寒,汗出而渇者,五苓散主之;不渇者,茯苓甘草湯主之。
(七四)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裏証,渇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七五)未持脈時,病人手叉自冒心。
師因教試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両耳聾無聞也。
所以然者,以重發汗,虚故如此。
發汗後,飲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七六)發汗後,水薬不得入口為逆。
若更發汗,必吐下不止。
發汗吐下後,虚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復顛倒,心中懊憹,梔子豉湯主之。
若少気者,梔子甘草豉湯主之;若嘔者,梔子生姜豉湯主之。
(七七)發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窒者,梔子豉湯主之。
(七八)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後,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未欲解也。
梔子豉湯主之。
(七九)傷寒下後,心煩,腹満,臥起不安者,梔子厚朴湯主之。
(八〇)傷寒,医以丸薬大下之,身熱不去,微煩者,梔子乾姜湯主之。
(八一)凡用梔子湯,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
(八二)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主之。
(八三)咽喉乾燥者,不可發汗。
(八四)淋家,不可發汗,發汗必便血。
(八五)瘡家,雖身疼痛,不可發汗,汗出則痙。
(八六)衄家,不可發汗,汗出必額上陥,脈急緊,直視不能眴,不得眠。
(八七)亡血家,不可發汗,發汗則寒慄而振。
(八八)汗家,重發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陰疼,与禹余糧丸。
(八九)病人有寒,復發汗,胃中冷,必吐蛕。
(九〇)本發汗,而復下之,此為逆也。
若先發汗,治不為逆。
本先下之,而反汗之,為逆。
若先下之,治不為逆。
(九一)傷寒,医下之,続得下利清穀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裏;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当救表。
救裏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
(九二)病發熱,頭痛,脈反沈,若不瘥,身体疼痛,当救其裏,宜四逆湯。
(九三)太陽病,先下之而不愈,因復發汗,以此表裏倶虚,其人因致冒。
冒家汗出自愈。
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
裏未和,然後復下之。
(九四)太陽病未解,脈陰陽倶停,必先振慄汗出而解。
但陽脈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陰脈微者,下之而解。
若欲下之,宜調胃承気湯。
(九五)太陽病,發熱、汗出者,此為栄弱衛強,故使汗出。
欲救邪風者,宜桂枝湯。
(九六)傷寒五六日,中風,往来寒熱,胸脇苦満,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渇,或腹中痛,或脇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渇、身有微熱,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
(九七)血弱気尽,腠理開,邪気因入,与正気相搏,結於脅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熱,休作有時,嘿嘿不欲飲食,蔵府相連,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嘔也,小柴胡湯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