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811水文学原理第九章 第十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用于水流元素的阻力T为 :
T P x P — —湿周。
假设不稳定水流的阻力规律与稳定流相同,则:
Ai
Pf
T Aif x
由于洪水波情况下,流速V 既是时间 t 的函数又是河长 x 的 函数,水流元素的动量变化包括局地动量变化和迁移动量变化。
局地动量变化
水流元素的局地动量M1为: M1 AVx
2、特征河长的计算公式
河流中任意断面的流量Q Q(H,i)
对上式求全微分,得:dQ Q dH Q di
H
i
当特征河长时,dQ
0,dH
l 2
i,di
i,Q
K
i Q Q i 2i
Q H
l 2
i
Q 2i
i
0, l
Q i
( H Q
)
取稳定流时的数值,l
Q0 i0
( H Q
)0
3、不同河长时(L>l,L=l,L<l)的W~Q关系分析 L>l 的情形:
i0
Q2 A2C 2R
对宽浅河槽,R y,A By
即:y x
i0
Q2 C2B2
y3
视i0、C为常
数,得:2 y xt
3Q 2 C 2B2 y4
y t
2Q C2B2 y3
Q t
而由连续方程By Q 0 t x
2 y tx
1 B
2Q x 2
3Q 2 C 2B2 y4
y t
2Q C2B2 y3
Q t
dx2
0)
Q
B
C
A
Q x
2Q
x 2
+
__
D
A
B段:dQ dt
2Q x 2
0,Q增大;
x
B
C段:dQ dt
2Q x 2
0,Q减小;
x
C
D段:dQ dt
2Q x 2
0,Q增大。
+
x
第四节 槽蓄原理和槽蓄方程
一、河段水量平衡方程式 Q I (t) O(t) dW dt
I(t) O(t)
二、河槽的调蓄作用
地下水流:阻力大,流速 小,汇流时间长
1、最大流域汇流时间(m) 流域中最长路径的水质点流到出口断面的时间。
m
Lm V
(Lm

流域汇流的最长距离V,—
流域平均流速)
2、流域滞时(K) 流域出口断面洪水过程线形心与流域净雨过程线形心的时差。
K 1(Q) 2 (I )
3、流域平均汇流时间(K)
K
L0 V
(L0
— 流域形心至流域出口断面的距离)
第二节 流域汇流计算基础
一、汇流特性 洪水过程线的推移:出流
洪峰迟于净雨峰的现象 洪水过程线的坦化:出流
洪峰小于净雨蜂的现象
二、流域调蓄作用 dt 时段内,进入流域的水量是I(t)dt,流出流域的水量是Q(t) dt。
I (t)dt O(t)dt,流域蓄量增加; I (t)dt O(t)dt,流域蓄量保持不变; I (t)dt O(t)dt,流域蓄量减少。
稳定流时:I (t) O(t), 非稳定流:I (t) O(t),
I (t) O(t), I (t) O(t),
t dW 0 dt dW 0 dt dW 0 dt dW 0 dt
三、槽蓄方程 河段槽蓄量是流量沿程分布和断面水位流量关系的函数。
稳定流,河段槽蓄量与河段中的稳定流量呈单一关系。在 非稳定流中,设河段的水面线为直线,当河段中断面水位保持 不变时,河段槽蓄量即保持不变。由于附加比降的影响河段槽 蓄量与河段下断面流量可能存在三种情况:
三、面积—时间曲线
假设流域中水滴速度分布均匀,则其中任一水滴 流达出口断面的时间仅取决于它离开出口断面的 距离。据此就可以绘制一组等流时线。
等流时线:各质点到达出口断面的汇流时间相等 的点的连线。
等流时面积 :相邻两条等流时线之间的流域面积 称为等流时面积
dQ(t) i( )w(t )或dQ(t) w(t ) i( )d
3、如果波速Ck不随水深或流量而变,则不变形。但由于波 体中各点的水深不同,而波速与水深成正比,对向下游传 播的洪水波,波峰点的波速大于波前或波后任意点的波速。
4、运动波的波速一般大于同流量下的断面平均流速。
证明:Q
AV
dQ dA
V
A
dV dA
Ck
对天然河道,dV dA
一般为正,因此Ck
V
二、扩散波(可忽略惯性项)
Q(t) t w(t ) i( )d
0
第三节 线性流域汇流系统分析
系统的输入是净雨过程 系统的输出是出口断面流量
过程. 系统作用就是流域调蓄作用
对系统输入I(t)施行一定运算就可以得到系统的Q(t)。
Qt I (t)
叠加性:n个输入之和产生的总的系统响应等于每个
输入产生的响应的代数和。
t x
dQ t x
即 Q Q dQ 0 联系Q对t的全导数:dQ Q Q dx
t x dA
dt t x dt
等价于以下微分方程组:
dx dt
Ck
dQ dA
dQ 0 dt
表明运动波总是向下游方向传播,Ck=dQ/dA;洪水波运动方 向,任何一个相应流量在运动过程中都不发生变化。
2、运动波是一种没有坦化现象的洪水波,但有可能产生 变形。
1、扩散波水位流量关系
QK
i0
(y x
V g
V x
1 g
V t
)
H
Leabharlann Baidu
K
i0
y x
Q0
1 1 y i0 x
涨水时:
y x
0,Q涨
Q0
落水时:
y x
0,Q落
Q0
同一水位下:Q涨 Q落
水位 流量关系为逆时针绳套关系。
Q
最大流量先出现,最高水位后出现。
2、扩散波方程
QK
i0
y x
AC
R
i0
y x
y x
第三节 洪水波类型及其特征
y V V 1 V
x g
x
g
t
i0 i f
谢才公式 i f
1 V2 R C2
Q2 RA2C 2
QK
i0
(y x
V g
V x
1 g
V t
)
令K
R AC,则i f
Q2 K2
按动力方程中各项力的对比关系,洪水波可分成四类:运动波、 扩散波、惯性波和动力波。
洪水波 运动波 扩散波 惯性波 动力波
Q 顺时针绳套
Q
I(t)
O(t)
W t
先出现下断面最大流量,后出现河段最大蓄量。
L= l 的情形:
Q
Q
I(t)
O(t)
W t
河段最大蓄量与下断面最大流量同时出现。 通常假定W=KQ,K—槽蓄系数,性质上相当于河段传播时间。
第十章 流域汇流
第一节 流域汇流现象
一、流域汇流过程 流域汇流过程——降落在流域上的降水质点,从流域各处向流
第九章 坡面、土壤与河道水流
第一节 河道汇流
一、洪水波特征的描述
几何特征(波长、波高、附加比降) 相应流量、相应水位 波速
波体上某一位相点沿河道的运动速度—该位相的波速。 Ck=dx/dt 传播时间 洪水波上任一位相的水位或流量出现在距离L的下断面的时差。
L 1 dx
0 Ck
当Ck为常数时,
水位引起的Q与河段 长有关。特征河长 就是使 下断面由水位引起的Q正 好与由附加比降引起的Q 抵消时的河长。
涨洪时:在中断面水位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下断面水位比稳定 流时降低,可使下断面流量减小;但此时水面比降比稳定流时 增加了i,又可使下断面流量增大。
落洪时:在中断面水位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下断面水位比稳定 流时升高,可使下断面流量增大;但此时水面比降比稳定流时 减小了i,又可使下断面流量减小。
水力要素H、V、Q等随时间变化;
水流流线弯曲程度小,大致互相平行; 动水压力分布大致与静水压力分布相同。
二、连续方程
原理:在不考虑旁侧入流的情况下,上断面入流量-下断面 出流量 = 河段蓄水量的改变量
入流量 (Q Q x )t 出流量 (Q Q x ) t
x 2
x 2
蓄水变量 x A t Q A 或 Q A 0
Q 逆时针绳套
i
l
W
L
涨洪时,水位变化引起的Q的减小量 > 附加比降引起的Q的增大 量,使下断面流量小于稳定流时的流量。
落洪时,水位变化引起的Q的增大量 > 附加比降引起的Q的减小 量,使下断面流量大于稳定流时的流量。
L>l 的情形:
Q 逆时针绳套
Q
I(t)
O(t)
W
t
先出现河段最大蓄量,后出现下断面最大流量。
P A y x
x
重力
p 1 p x 2 x
x p
T W
p 1 p x 2 x
水流元素的总重量W在水流方向的分量Wx为:
Wx (Ax)sin 为河底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很小,sin tg i(0 河底比降) Wx Ai0x
阻力
p 1 p x 2 x
x p
T W
p 1 p x 2 x
局地动量变化M
为:
1
M1
t
(AVx)
x(A V
t
V
A) t
迁移动量变化
进入水流元素的动量M

2
:
M 2 QV AV 2
迁移动量变化M
为:
2
M 2
M 2 x
x
x
(AV 2 )x
x(V
2
A x
2AV
V x
)
总动量变化M1
M 2
x( A V
t
V
A t
V
2
A x
2AV
V x
)
x[ A V AV V V (A V A A V )]
(1)下断面涨洪时的流量 > 落洪时的流量,以W为横标,Q为
纵标,W~Q为顺时针绳套关系;
(2)下断面涨洪时的流量 > 落洪时的流量;以W为横标,O为
纵标, W~Q为单值关系;
(3)下断面涨洪时的流量 < 落洪时的流量;以W为横标,O为
纵标, W~Q为逆时针绳套关系。
四、特征河长
1、概念
i
代表稳定流水面线 代表涨洪时水面线 代表落洪时水面线
t
x t
x t
洪水波运动过程中,过水断面面积随时间的变化与流量沿河 长的变化是相互抵偿的。
三、动力方程
原理: 水流元素运动方向总动量变化 = 沿水流方向作用力的合力。
压力
x
p 1 p x
2 x
p
T W
p 1 p x 2 x
作用于水流元素上的总压力为 p x x
可以认为缓变流断面上各点的动水压力分布符合静水压力分布规律。
3、不同河长时(L>l,L=l,L<l)的W~Q关系分析 L<l 的情形:
Q 顺时针绳套
i
l
W
L
涨洪时,水位变化引起的Q的减小量 < 附加比降引起的Q的增 大量,使下断面流量大于稳定流时的流量。
落洪时,水位变化引起的Q的增大量 < 附加比降引起的Q的减 小量,使下断面流量小于稳定流时的流量。
L< l 的情形:
1 B
2Q x 2
Q t
3Q 2 yB
Q x
C 2By3 2Q
2Q x 2
联系Q对t的全导数:dQ Q Q dx dt t x dt
等价于以下微分方程组 :
dx
3Q 3
dt
Ck
2
yB
V 2
dQ dt
d 2Q dx2
3、扩散波的传播与衰减
(1)扩散波以波速Ck向下游传播;
(2)dQ dt
d 2Q(其中称扩散系数,
t
x t x x
x[ A V AV V V (A Q )] Ax(V V V )
t
x t x
t x
水流方向合力
压力
重力分量 阻力
(A
y x
Ai0
Aif
)x
Ax( V
t
V
V x
)
Ax(
y x
i0
if
),等式两边同除Ax,得:
附加比降项
y x
V g
V x
1 g
V t
i0
if
摩阻项
惯性项 重力项
那些流达时间为(t- ) 的净雨质点才对 t 时刻的出流量有贡献。
dQ(t) i( )A(t )
或dQ(t) A(t ) i( )d
Q(t) t A(t ) i( )d
0
二、流域蓄泄关系 简化为:
I (t) Q(t) dS (S — 全流域蓄量) dt
S b0Q(b0 — 系数)
n i1
Ii
(t)
n
i1
Ii (t)
均匀性:若将输入的n倍施加于系统,则产生的系统
响应等于原输入产生的响应的n倍, 均匀性又称为
流域内随着洪水的涨落所呈现出的流域蓄水量的增加和减少 现象——流域调蓄作用。 引起流域调蓄作用的原因: (1)降水注入点到流域出口断面的距离有远近之分; (2)流域上的流速分布不均匀。
设 时刻的净雨强为 i(),由于流域调蓄作用的存在, 时刻
降落在流域上的净雨不可能全部在同一时刻流到出口断面, 只有
域出口断面汇集的过程。包括坡地汇流与河网汇流两个阶段。
二、流域汇流时间 流域汇流时间——降落在流域上的降水质点汇集到流域出口断
面所经历的时间。等于坡地汇流时间+河网汇流时间。
汇流过程包括:地表汇流、 壤中汇流、地下汇流。
地表水流:阻力小,流速 大,流程短,汇流时间短
壤中水流:阻力比地表大, 流速比地表慢
L Ck
二、洪水波的运动
当河段中无旁侧入流时,河段上、下两个断面的流量 过程线一般有以下差异:
➢ 洪水波上任一位相的流量,在河段下断面的出现时间总是 迟于上断面的出现时间。——洪水波的推移。
➢ 河段下断面流量过程线的形状一般要比上断面的低平矮胖 一些。——洪水波的坦化变形。
第二节 圣维南方程组
一、明渠缓变不均匀流
惯性项
附加比降项
摩阻项
河底比降项
一、运动波(可忽略惯性项和附加比降项)
QK
i0
(y x
V g
V x
1 g
V t
)
K
i0
运动波时,水位 流量关系为单值关系,Q Q(H )或Q Q( A)
A dA Q 代入连续方程A Q 0得:dA Q Q 0
t dQ 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