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通才教育思想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其他通才教育思想家的影响 近代中国大学教育的奠基者蔡元培,提出要培养融通文理的“硕学宏 材”,要“破学生专己守残之陋见”。并在北大实行了废科设系、确立选修 制、教授治校等措施,促进北大的发展。他的教育思想对其他大学和教育界的 影响都是巨大的。梅贻琦在《大学一解》一书中,论述了其通才教育思想。他 认为大学教育应该是“通识为本,专识为末”,“本末兼赅,通重于专”;指 出几代中国大学教育的一大通病就是通才教育不足;并认为实施通才教育的两 条途径,延缓分院系的年限在第一学年增设通识教育课程。竺可桢很信任和尊 重蔡元培,竺可桢做校长之前曾专门去找蔡元培征求意见。竺可桢对蔡元培办 理北京大学的经验是非常认可和推崇的。竺可桢认为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是 因为能包涵万流,包罗万象,和蔡元培认为的大学应该兼容并包的思想是共通 的。除了蔡元培,梅贻琦还有潘光旦、冯友兰等等当时社会和教育界的知名大 家都提倡通才教育。这些声音不能不引起时任浙大校长竺可桢的思考。 此外,浙大本校的教授也有很多论及提倡现代教育思想的。做过浙大训导 长的费巩认为当时的教育师生关系太疏,教育太过于注重技术的传授,忽略了 人格的陶冶,故他主张实行导师制。浙大教育系主任陈立也认为大学不能全为 了传授纯粹的知识,大学的理想应该是作育通人,应该是全人格的教育,否则 便是病态的教育,是不健康的教育。郑晓沧结合英、德教育的培养目标,考察 了中国古代的“士”和“君子”的涵义,认为中国应该培养的大学生应该兼 “士”的人格修养和“君子”的学问修养,应该是知识和人格修养完美结合的 教育。这些思想和竺可桢的教育思想相同或相近,是竺可桢通才教育思想的重 要补充。
关键词:竺可桢;通才教育思想;启示
一、竺可桢通才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渊源
(一)社会背景 二十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以及北洋时代的军阀混战、中央政府软弱的现 实,为新生的现代思想、文化、教育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发展空间。在大规模引 进西学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文化背景下,以留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家群体作为五 四新文化、新思想的主要传播者,大规模地输入了西方大学的人文主义精神, 民主主义、自由主义的价值。在这一时期,高等教育初步奠定了学术自由、教 授治校、学生自治等现代大学精神和大学制度。但这样的局面在国民政府1927 年定都南京后发生了很大变化。 南京政府为了重建国家权威,推行党化教育。抗战后国民政府进一步加强 了对学校的控制。随着社会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变化,教育风向也发生了根本的 变化,由自由主义导向国家主义,由教育独立转向党化教育,由个人本位导向 社会本位。 1938年陈立夫就职教育部,通过了《文理法三学院各系整理办法草案》, 规定了课程整理的三条原则和九点要项,强化了对大学课程的管理。1938年9月 教育部召开第一次课程会议,公布了《文理法三学院共同科目表》、《农工商 学院共同必修科目表》,大学各学院共同必修科目表集中体现了通才教育思 想。大学本科教学注重三种训练:一是工具科目的训练,国文英文;二是文化 训练史地和社会科学;三是科学训练如数理化博物地质等,通才教育具体化。 在20 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高等教育中通才教育思想占主导地位,当时所 办的大学以设文、理、法三学院,或兼有商、工、农、医一科到两科的综合性 大学为主。这是因为民国以后,由于文科培养成本低,毕业从政为官者多, 文、法、商科的比例大大超过理、农、工、医等实用学科。在发展经济和抗战 建国的特殊时代背景下,南京国民政府从国家功利主义出发,不断纠正“重文 轻实”的倾向,强调高等学校要注重科学实验、培养生产能力、养成职业技 能,引发了高等教育界对大学培养目标到底是培养什么样人才的争论。 (二)竺可桢的留学经历 竺可桢于1910年赴美留学,由此开始了其长达八年的西式教育之旅。1913 年从美国伊利诺大学农学院毕业后,竺可桢进入哈佛大学攻读气象学硕士和博 士学位。竺可桢就读哈佛时,正是哈佛大学发展迅速、开始跻身世界一流大学 行列的重要时期。当时,哈佛大学正在进行选修制改革,从自由选修制转变为
竺可桢通才教育思想及对当代的启示
摘 要:竺可桢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他曾做过大学教师,并担任过 浙江大学校长,为浙江大学赢得了“东方的剑桥”的美誉。他在浙大长达 13 年 的任职期间,参加并主持了许多学术活动,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大学教育思 想,特别是注重实施通才教育。本文主要分析竺可桢通才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 渊源,总结竺可桢在浙大任职期间通才教育的具体实施。
二、通才教育培养目标
竺可桢认为,“大学教育的目标,绝不仅是造就多少专家”,而主要是 培养“公忠坚毅、能担任大任、主持风气、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领导人
授课:XXX
才不仅求得一点专门的知识就足够
授课:XXX
,必须具有清醒而富有理智的头脑,明辨是非而不徇利害的气概,深思熟 虑、不肯盲从的习惯,而同时还要有健全的体格,能吃苦耐劳、牺牲自己、努 力为公的精神。”这就较早地对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提出了全面发展的要 求。
授课:XXX






授课:XXX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要求学生毕业的16门课当中,必须有6门是主修某一学科或领域……其他 4门则必须在文学、自然科学、历史和数学四个门类中各选修一科,另外6 门让 学生自由选修”。这一制度的实行使得哈佛学子的专业基础和知识面得到了极 大的拓宽。
在八年留学生涯中,竺可桢不仅在专业上成果卓著,更经历了西方大学独 特的办学思想和全新的培养模式,特别是哈佛的通识教育给竺可桢留下了不可 磨灭的印象。对此他曾经在日记当中写到:“晚阅哈佛关于通人教育的报告, 第二章54页谓:所谓通人教育,其目的在使民主国之国民能对于选人、择业知 所取舍。通人教育不能使人为良医、大律师,但能使人与医生、律师接谈以 后,知其良莠。”在竺可桢看来,培养专门人才固然是大学的基本任务,但大 学精神的另一要义则在于使学生通达多个学科领域,实现全面发展。正是竺可 桢对哈佛通识教育的体验和哲思,为他主政浙大期间的通才教育改革开启了思 想的源流。
基于对大学目标的界定,竺可桢重视大学通才教育。竺可桢在任浙江大学 校长的第一次演说中指出:“大学所实施的教育,本来不只是供给传授现成的 知识而重在开辟基本的途径,提供获得知识的方法,并且培养学生研究、批判 和反省的精神,以期学者有自动追求知识不断研究的能力。”在他看来,大学 之所以为大学,就因为它包含多种学科。各种学科相互渗透,融会贯通,才能 使学术各科共同发展。要培养日后能担当的起建国重任的领导人才,不能单教 专门技术,但只“侧重应用科学,而置纯粹科学、人文科学于不顾,这是谋实不 谋道德办法”。因此他主张大学内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并重,但是侧重于实施 通才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