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错题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六年级数学错题集
【题目描述】0.03吨=3%吨()
【典型错例】0.03吨=3%吨(√)
【错因分析】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它只能表示两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不能表示某一具体数量。而学生正是由于对百分数的意义缺乏正确认识,所以导致这题判断错误。
【解决对策】
(1)明确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2)找一找生活中哪儿见到过用百分数来表示的,从而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正确解题过程
0.03吨=3%吨(×)
【题目描述】10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水的含盐率为10%.()
【典型错例】10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水的含盐率为10%.(√)
【错因分析】一些学生是因为对“含盐率”这一概念的不理解,所以不知该如何计算,而导致做错。一些学生比较粗心,题目当中的10克盐和100克水这样的数字也很容易使那些粗心的学生马上得出10%这样的错误答案。
【解决对策】
(1)理解含盐率的意义。并结合合格率、成活率等类似概念进一步理解。
(2)结合求含糖率、合格率、出勤率等类似题目加强练习以达到目的。
(2)教育学生做题前要养成仔细审题、认真思考的习惯。
正确解题过程
10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水的含盐率为10%.(×)
【题目描述】甲班人数比乙班多12%,乙班人数比甲班少( )。
【典型错例】甲班人数比乙班多,乙班人数比甲班少()。
【错因分析】学生把表示具体量与表示倍数的在意义上混同了。认为甲班人数比乙班人数多就是乙班人数比甲班少。对于数量与倍数不能区分。而且一会儿把甲班人数当成单位“1”,一会儿把乙班人数当成单位“1”,概念不清楚。
【解决对策】
(1)区分数量与倍数的不同,
(2)画线段图,建立直观、形象的模型来帮助理解。
(2)明确把乙班人数看做单位“1"的量,后来又把甲班看做单位“1”的量。
(3)结合类似题目加强练习以达目的。
正确解题过程
甲班人数比乙班多(),乙班人数比甲班少()。
【题目描述】将一个底面积为50平方厘米的圆锥放入一个盛有水的圆柱型容器中,水面上升了2cm,圆柱的底面积是100平方厘米,问圆锥的高是多少?
【典型错例】100÷(50×2)=1;100÷50=2
【错因分析】本道题目,通过询问发现部分学生将100看成是体积,认为体积除以底面积(100÷50)得到的就是高了;另一部分学生认为要将50与2进行乘法运算,利用底面积乘高得到体积,但是他们无法解释100÷(50×2)的含义。这其中一方面的原因是学生没有理解圆锥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另一方面学生忽视了题中隐藏的条件,题目分析的不
到位。
【解决对策】放入的圆锥要占一定的体积,上升的水的体积就是圆锥的体积,明确这一点解题就很容易了;上升的水的体积是100×2,圆锥的高是100×2÷50。此外熟悉体积的计算公式是大前提。这一类型的题主要是找到“相等的量”,比如上题的体积相等,还有的题目会是高相等或者底面积相等。
【题目描述】
【错因分析】很多学生把这里的“等于”没理解,同时比的性质没有掌握。分数的化简有存在问题,不知道怎么化成比的形式。
【解决对策】首先知道在比的性质当中,比的外项的积等于比的内项的积;
其次由题目条件知道八分之五是右边的外项,十二分之五是比的内项;
最后化简:=2:3
【题目描述】把5/8千克的糖果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5千克的()。
【错例】5/8÷5=1/8千克。
【错因分析】这题要分两步来思考,先算出一份是多少千克:5/8÷5=1/8千克,然后用1/8÷5=1/40,但是好多同学都只算了第一步。
【解决对策】让学生看清楚题目,明白要求什么,并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养成仔细审题、细心算题的习惯。
【题目描述】把一根米的绳子平均分成4段,每段长()米,每段占全长的()。
【错因分析】学生一般无法理解概念的形成,很多学生停留在死记硬背上。
【解决对策】从问题本身上引导学生发现实际长度和分率的区别,可以画线段图促进理
解。实际长度可以用除法算式“总长度÷段数”来计算,分率跟总长度无关只跟分成的份数有关。
【题目描述】把3米长的绳子剪4次,剪成相等的长度,则()。
A、每段占3米的1/4
B、每段是1米的3/5
C、每段是全长的3/5
D、每段是3/4米长度单位练习
【典型错例】把3米长的绳子剪4次,剪成相等的长度,则(D)。
A、每段占3米的1/4
B、每段是1米的3/5
C、每段是全长的3/5
D、每段是3/4米长度单位练习
【错因分析】没有理解题目的意思,片面的理解,没有动手去操作。
【解决对策】给他们演示一次。
【题目描述】一个长方形周长40米,长和宽的比是4:1,长和宽各是多少
【典型错例】40÷5=8
8×4=32
8×1=8
【错因分析】直接就用40÷5,认为算出来的就是1份,然后分别去乘4和1,这里要让学生理解40米表示的是两条长和两条宽,而4:1只表示一条长和一条宽的比。
【解决对策】40是周长,这样算出来的是两天长和宽的值,需要在进行计算。
【题目描述】一杯糖水,糖与水的比是1:16,喝掉一半后,糖与水的比是()。
【典型错例】一杯糖水,糖与水的比是1:16,喝掉一半后,糖与水的比是(1:8)。
【错因分析】错误的认为喝掉一半,糖与水的比也会减少一半,缺乏生活经验,不会练习实际想问题。
【解决对策】告诉学生解决问题是要联系实际,在平时上课时也要多加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