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探究性教学
浅析小学语文多学科融合教学研究创新与实验探究朱小欧
浅析小学语文多学科融合教学研究创新与实验探究朱小欧发布时间:2021-11-11T02:06:27.645Z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10月下作者:朱小欧[导读] 语文课程对语言文字的综合性运用有着很高的要求。
永嘉县瓯北第五小学朱小欧摘要:语文课程对语言文字的综合性运用有着很高的要求。
在实践应用过程中,语文与各个科目都有着微妙的联系。
因此,教学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多学科融合性教学可以起到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作用。
因此,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从实际出发,通过多学科融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科内容进行相互渗透,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语文知识,培养学生实践探究精神以及创新能力,以此来实现学生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科融合;教育教学;策略研究新课改对语文课程有了新的要求。
因此,教师应在转变教学理念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式教学。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学科整合的教学方式,将语文和其它学科教学内容进行融合,采用借鉴式教学,可以丰富学科知识表现形式,并以此进行教学的大胆性创新,使学生获得综合性发展,实现各科知识的有效衔接。
一、小学语文多学科融合教学的优势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注重跨学科学习和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应用,拓展语文学习的领域,将不同的内容和学习方法渗透到学生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起到开阔学生视野的作用。
教师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可以整合各学科的优点,使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有效衔接起来。
小学语文多学科融合教学,可以起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作用,学科知识不再是单一的,而是和其他学科之间有紧密的联系。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样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
多学科融合教学提倡大胆创新,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
通过对不同学科的接触,学生可以更加整体性地认识事物。
通过多领域的学习,学生可提高融会贯通和举一反三的能力,从而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小学语文多学科融合教学的可行性(一)践行大语文教育观体现新型教学方式在大语文教育观思想的要求下,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不应把语文课堂看作简单的工具课,而是应该从更高角度出发,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
浅析小学语文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的策略探究
浅析小学语文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的策略探究1. 引言1.1 1. 研究背景小学三年级是学生正式接触作文写作的阶段,作文起步教学对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和家长都反映小学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生写作能力参差不齐、缺乏写作兴趣、作文内容缺乏生动性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写作水平,也影响了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有必要对小学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进行深入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文素养。
通过对小学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的研究,可以为解决学生写作能力不足、兴趣缺乏等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促进小学语文教育的进步和发展。
1.22. 研究意义小学语文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的策略对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作文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学素养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三年级阶段,学生正处于语文学习的关键时期,因此对作文起步教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小学三年级是学生正式接触作文写作的阶段,通过系统性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写作观念和方法。
在这个阶段,学生的语文基础逐渐扎实,开始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因此更适合进行作文起步教学。
通过针对性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为日后更深入的作文训练打下基础。
小学三年级是学生审美情感和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作文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通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和表达能力,作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正文2.1 1. 了解小学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的现状小学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在了解小学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的现状时,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的特点和问题。
小学语文探究课浅析
小学语文课要 探究的 问题非常广泛 . 但主要应结合课 内
学习进行 。
探究性学 习是一种非常有效 的学习方法 ,它能 启人 心智 , 开
发和拓展学 生的创造思维。在小学语文教学 中实施探究性学
1 . 结 合语 文课 的探究题 。 一般有几类课题 : ( 1 ) 对某一作家 作 品的研究 。 可以研究一篇作 品 . 也 可以研究几篇作 品。 如研 究 老舍先 生的作 品: 对 写景作品 的研究 : 对写物作品的研究 ; 对 写人作 品的研究 ; 对 短篇散 文的研究 ; 对长篇 小说 的研 究
语文教学研究
《 现代教育科 学・ 小学教师》
2 0 1 3年第 2弱
小学语文探究课浅析
肖于梅
( 于都三 中, 江西 于都 3 4 2 3 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 )
当今 社会 已进入信 息时代 、 知识经济 时代 . 科技 和人才
( 一) 提 出 问题
的竞争 日益激烈, 教育随之发展和变化的具体体现就是课程
变化 、 林木 的生长 、 沙尘暴 的形成等) : 经济地 理研究( 物产 、 交 通等) : 乡土 地理 、 本 国地理 、 世界地理都可 以研究 。和音乐联 系, 可 以研 究音 乐家的传记及作 品等 : 和 自然课联 系 , 可以研
的实践动手能力 。 增强求知欲 。
什么是探究课 ? 探究课 的教学 目的是什么? 怎样上好探究 课? 本文就这些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
究科学家的传记 , 研究某种生物的生长过程等 。总之 , 和各科
联系 的研究 , 不仅提高学生 的思维 能力 , 丰 富他们 的知识 , 最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理论研究与探索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理论研究与探索摘要:新时期小学语文素质教育越来越强调以人为本理念的渗透,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结合科学教育教学理论构建高效课堂,已经成为一线教师和专家学者的共识,其也为小学语文教育整体模式的优化注入了活力。
语文教师有必要根据教育理念的改革以及具体学情,探索出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模式,推进小学语文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促使学生语文学科综合素养持续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理论探索前言:小学教育是整体教育事业的基石,语文学科更是所有学科的工具基础,小学语文教育中无论是教而不研还是研而不教都是教育事业的空谈。
只有将教育理论研究和教学模式探索结合起来,才能通过教研紧密结合不断更新完善语文课堂。
新时期小学语文教育除去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外,更重视核心素养培育,如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概括总结能力、情感体验、写作表达等。
教师只有以核心素养为教学重心,结合新课改教育理论,依照教学经验对授课模式积极探索,才能创设出符合学生价值需求能够完善学生学科素养的语文课堂。
一、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学生天性好动有比较强的探究欲望,游戏教育理论就是基于学生这一特点开展的教育模式,游戏教学能够最大限度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让学生的高度注意力贯穿课堂始终,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教师这一理论主导下的教学策略,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所设计的课堂游戏要和语文教学内容相匹配,综合分析学生年龄特点以及成长情况,确保游戏节奏和语文教学内容的适配性。
二是游戏教学内容和新课改下相关教育理念契合,以各项核心素养为引导科学开展教学活动[1]。
三是教师要把控游戏教学在语文课堂上的应用时间,不能为了游戏教育理念引入而采用游戏教学,并且语文学科知识在其中的占比也不能过大,避免学生对知识学习产生抵触。
例如在“花的学校”知识教学上,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传话游戏,为了让学生了解文章拟人描写,由第一个学生对常见生活事物进行拟人描述,后续学生进行拟人添加。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
的新 的教 学 方 法之 一 ,文 章 主要 分析 了探 究 式 学 习的 概 念 和 意 义 , 阐述 了探 究 式 学 习在 小 学
语 文教 学 中的 运 用及 其 作 用 ,以期 为 新课 改标 准下 的 小 学语 文 教 学 实践 提 供 一 些参 考 关键 词 :赏 识教 育 :语 文教 学 中 图分 类 号 :G6 2 3 . 2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 6 7 1 —0 5 6 8( 2 0 1 3 )2 4 -0 0 8 3 —0 2
一
、
探 究 式 学 习概 述
1 . 探 究 式 学 习 的概 念 。 《 全 日制 义 务 教 育 小 学 语 文 课
程 标 准 》 提 出 要 积 极 倡 导 学 生 的 自 主 、合 作 、探 究 学 习
方 式 , 即 探 究 式 学 习 。 所 谓 探 究 式 学 习 .是 指 从 特 定 的 学 科 领 域 或 者 社 会 生 活 中 确 定 的 主 题 .并 在 教 学 过 程 中
之 前 学 过 的 李 白 的 诗 ,找 找 李 白诗 歌 的 总 体 特 点 。 同 时 .
结合 《 早 发 白帝 城 》 预 先 设 置 一 些 问 题 ,让 学 生 了解 《 早发 白帝城 》的地点 、发 生 的时代背 景等 ,让 他们 带着
这 些 问 题 去 思 考 和 探 究 ,从 而 深 入 了解 课 文 内容 。 3 . 加 强 学 生 的课 后 探 究 性 学 习 。 小 学 语 文 的 探 究 式 学
探 究 式 学 习 改 变 了 过 去 小 学 语 文 教 学 中 学 生 学 习 的 被 动 状 态 , 增 强 了 学 生 学 习 的 主 动 性 和 积 极 性 ,活 跃 了
小学语文探究学习之“三性”
浅析小学语文探究学习之“三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可见它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探究性学习放在突出的位置。
本人结合近三十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在探究学习中,注重激发兴趣、实践感悟、互动学习,能提高探究学习的有效性和积极性。
一、探究活动注重“兴趣性”。
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科特点,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引起兴趣。
创设情境可以借助一定的手段,营造一种生动而又宽松的学习氛围,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探究的内驱力,为更好地走进文本学习,对学生产生有意注意,进而为体悟文章做准备。
1.巧妙用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高尔基说过:“开头第一句是最难的,好像音乐的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多时间才能找到它。
”巧妙运用导语,就是可以借助作者和文章相关的背景知识,用生动幽默的讲述将学生带入课堂,达到充分调动学生联想和想象的作用。
精妙的导语犹如一泓淙淙流动的泉水,滋润着学生求知若渴的心田,慢慢等待一颗智慧的种子发芽、开花。
在语言的光环效应下,巧妙运用导语可以收到先声夺人,激发学生兴趣,拉近师生距离的效果,从而可以为探究文章谱好前奏。
2.借助多媒体,创造感官体验。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为代表的现代化教育手段越来越显示其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计算机多媒体所特有的对文字、图像、动画和声音等信息的处理功能,可以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实现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演示播放效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文章有关的知识进行筛选,配以图片和声像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将学生的各种感官调动起来,激发学生对文章探究的兴趣,以达到开阔学生眼界的效果,同时保障课堂四十分钟的效率。
例如在《桂林山水》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配以形象鲜明的图片,生动的语言,并利用录音朗读,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感受其和谐的色彩美和画面美,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景,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掌握文章的内容,提高语言的实践能力。
浅析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62浅析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黄松洋小学语文这一学科作为其他学科的基础,地位日渐上升。
自新课改提出以来,高效课堂就成了各科老师的追求,老师需要改变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在提升成绩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语文学科素养尤其重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落实,老师需要在明白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寻找新的教学策略,使语文课堂变成高效课堂,从小学开始为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
如果说在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下,课堂是老师的,那么在新课改提出面向素质教育的教学方向下,教师要秉承“以生为主”的教学观念,探究新的教学方式,对于传统教学方式要取其长,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打造小学语文的高效课堂。
本文笔者将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进行探究。
一、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所有班级中学生的学习能力都会有层次,所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一棒子打死”并不是高效课堂的最佳选择。
小学教育是学生一生的基础,老师要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就要先了解学生的特点。
人无完人,没有一个学生会在某一方面特别差或者在某一方面十分完美,在学习方面同样也是,笔者发现有些学生会在记忆力、掌握知识的快慢或者牢固程度、兴趣偏向、注意力是否容易集中等等有一些突出,可能就会在学习能力上有突出的表现,所以这就要求老师因材施教,根据知识储备、掌握知识的牢固程度、兴趣偏向等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层次,制定层次性的教学方案,然后随着学生的成长调整教学方案。
这样人性化的分层教学不会出现学生上课跟不上,学生因为都已经掌握现在听课是浪费时间等情况。
同时,老师不要忽略性格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三到五年级的学生心智比较低下,任何事情比较感性,学习同样也是随着性子来,所以了解学生的性格也十分重要,对于说话较少,性格冷淡的学生笔者会耐心沟通,课下可以拉到办公室放松得聊聊天。
对于胆子小,不敢发言的学生,笔者会善意地引导,多多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对于性格外向,善于沟通的学生,笔者会知人善用,让他组织活动,或者让其担任班长。
探究与个性化——小学语文探究性教学浅析
行动就是实践 ,没有行动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探究 , 因
此 行 动是 探 究 性 教 学 的基 础 。在 整个 探 究 性 教 学 的 过 程 中 ,
学生的思考 、 计划 、 找资料 、 探讨 、 搜集 数据 、 分析整理 、 归纳 总结 、 写报告 、 写文章等, 都是行动 。 在教学中 , 一定要让学生
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学校的 ,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
的经验并及 时肯定其价值。 学生 的学习过程就是早期经验与 后期经验累积的过程 , 当经验通过累积构成一个 连续 的整体 经验时 , 它便成为了能力 。 比如在低段识字教学中, 一位教师 发现 了一些 学生在课前对许多生字 已经认识 , 有些生字却 对
不感兴趣 , 她及时 的肯定 了学生经验 的价值 , 赞扬 了他们识
字 的主动性 , 同时告诉学生光认识这些字是不够 的, 动员学 生去找一找其他 的字在什么地方出现过 ,想想有什么用 , 比 赛一下 , 看谁的发现多 。 学生识字的早期经验被调动 了起来, 进入 了行 动 ,他们通过 原先识字的不 同的经验途径——教
者 至 高无 比 的秘 方 。 ” 二 、 பைடு நூலகம் 行 动和 经 验 关
思维是探究性教学 的核 心因素 ,也是个性 化的核心 因
素。 学习的个性化其实质就在于思维的个性化 。 在探究性教 学 的过程中 , 学生的每一个行动都应该有独立思维的积极参 与。 不能只有看似热闹的活动却没有思维的碰撞与闪耀 。由 于学生个人 的知识 背景 、 早期经验 、 阅读体验等都 因生活环 境和个人禀赋的差异而呈现不 同的个性 , 以其思维便有着 所 强烈 的个性化 色彩 , 的学生思 维敏捷 而善于求异 , 有 有的学 生思维沉稳而追求周密。以作文教学为例 , 正是因为学生思 维方式的不同 , 才造就 了学生表达方式 的不 同。 同一个人 , 写
浅谈探究性阅读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探究性阅读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发表时间:2013-06-20T10:48:00.23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3年5月总第84期供稿作者:陈希文[导读] 现在的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也一直在不断改进和发展,探究性的阅读方法就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教学方法。
陈希文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羊角塘镇塘冲完小426165摘要:探究性阅读是实施高效语文课堂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新课标对语文常规素质教学模式改革提出的基本思路之一,将对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小学语文中的阅读学习,是小学生学习并理解知识的重要途径,探究性阅读方法的培养对于提高小学生的散发思维能力、思想道德水平以及健全并塑造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基于探究性阅读教学的概念及特征,结合本人教学实践,以探究理论为指导,尝试阐述探究性阅读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为有效实施探究性阅读,提高语文课堂高效提供了基本的策略。
关键词:探究性阅读方法小学语文教学运用现在的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也一直在不断改进和发展,探究性的阅读方法就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教学方法。
所谓的探究性阅读教学,就是指在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情境中,学生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并学会发现问题,进而探究问题,最后获得答案的过程。
与我们传统的接受式的学习刚好相反。
探究性阅读不仅改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方式,还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语言素养的整体提高。
下面笔者就探究性阅读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作浅析,以期大家共同探讨。
一、探究性阅读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探究性阅读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中,从字、词、句、段、篇,从思想、内容到表达,到主意,到朗读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感受语言文字蕴含的魅力、蕴含的情感,从而培养语文素养能力。
1.创设情境,诱导学生进入探究阅读好的气氛能激发学生的灵感与思维,让学生融入学习氛围。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浅析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浅析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向注重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采取适宜的教育方法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对于教师而言,我们应具有创新意识,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现在我对教育方法发表几点看法。
一、课内多项互动,培养交际能力1.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的交际性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的交际性的特点,即要进行多层次的互动交际,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如,我在教学《我们身边的垃圾》这一课时,我由课件出示垃圾图片引发垃圾从哪里来的话题,由垃圾的对话引发汇报垃圾处理方法,由评选环保小卫士引发说说自己处理垃圾的想法等。
师生共创生气勃勃、富有创意的课堂氛围,同创生与生、生与师多项互动的口语交流的动态过程。
这样,才使学生从竞争、合作的经验中获得自尊和尊重他人、社交能力和自我调整的能力。
2.创建自由、轻松的课堂心理氛围,引导学生互动、交。
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也是上好口语交际课的一个关键问题。
(1)要在课堂上建立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走向民主、宽容。
教师要尊重学生,对学生的发言要给予肯定,对学生的观点要给予尊重,要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有发展的潜力,要理解他们的不足,尽量采取表扬的方式,鼓励他们进行口语交际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可以作为一个听众、朋友而不是一个威严的法官,与学生一起聊天、讨论,进行没有心灵距离的开放式的交流。
(2)要处理好学生间的关系,营造一个轻松的、积极的班级口语交际环境。
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显然是不可忽视的教育因素。
如果一个学生在说时,其他学生冷眼旁观、窃窃私语甚至进行人身攻击,那么有几个学生能顺利、轻松地完成口语交际?可能连最后的一丝勇气都要消失。
所以,要鼓励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
浅析小学语文探究性教学
化的直接经验; 在 同样 的文 本 背 景 下, 甲学 生 和 乙 学 生 获 取 的 直 接经 验 也 存 在 个 性 差 异 。 语 文 教 学 的任 务之一 就 在 于要 让 学
生 的直 接 经 验与 间 接 经 验 不 断 融 汇 、 契合, 达 到 互 相 补 充 和 互
相 修正 的 目的 。 从 这 一意 义上 说 , 学 生 的 阅 读 与 作 文 都 是 问 接
他就让他们写 “ 我的种花 E l 记” 。小 学 生个 性 化 的 兴 趣 转 化 成 动 中,美 国 心 理 学 家 罗 杰 斯 说 :“ 大 量 有 重 要 意 义 的学 习都 是
从 行 动 中获 得 的。”可见 行 动 的 重要 性 。 学生 的行 动 具 有 鲜 明 的个 性 特点 。教师 作 为 学 生探 究 活 动
趣, 个 性 情感 得 到 了体 现 , 个 性 体 验 也 得 到 了展 示 的机 会 。
其次 , 要 让 小 学 生 拥 有 个 性 兴 趣 的成 就 感 。只有 学 生 的 兴 的组 织 者 和 指 导 者 ,同时 也 是 学 生 行 动 的观 察 者 和研 究 者 , 就 趣 被 认 同和肯 定 时 , 他 才会 将 兴 趣 内化 为更 深 层 次 的任 务 驱 动 ,
- 一
-
浅析小学语文探 究性 教学
梁 钦
摘要 : 语文探究性教学注重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特的体 验, 其目的在于培养小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能力。 教师应当充分重视 探究与个性 化的 关系, 要高 度关注小学生的探 究过程和探究体验 , 让小学生在探究求 知中 实现学习能力的个性化。 关键 词 : 小学语文 探究性 教学
的认 同和 肯 定 , 使 学 生 最 大 限 度 的展 现 了求 知 的热 情 和 欲 望 。
浅谈小学语文古文情境教学模式的探究
浅谈小学语文古文情境教学模式的探究摘要: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同时中国的文言文更是传承了中国几千年的语言文化载体。
在小学生的语文学习阶段,也会采入一些较短的文言文进行教学。
但是就目前的调查研究显示,在小学语文教师进行古文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小学生是初次接触这些古文类的作品,因此,这对于小学生来讲,难免会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师就必须要改变自己原先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古文、理解古文,缓解对于古文学习的抗拒心理,最终提高小学生的古文学习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情景教学;小学;古文;应用引言对于小学生在校的语文学习状况来说,采取高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原动力,提升其学科素养是其人才培养的要求。
情境教学法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实践过程中提出的新型教学方式,并在语文实践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结果。
在本篇文章中,笔者探究了情境教学法的本质内涵以及在语文学科中应用的积极价值,并提出了几条合理化的语文教学策略,希望能够促进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有效运用。
一、小学语文古文教学的目的古文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民族文化的精华,也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重要体现,其中包含了古人对生活、情感、精神、哲学等多个层面的感悟和认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
小学语文古文教学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学习一定的文言词汇与知识,初步感受古文的魅力,同时也能起到一定的德育效果。
细化来说,小学语文古文教学的目的有三。
其一,让学生感受古文中的人物关系。
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伯牙鼓琴》一课时,可以带领学生探究钟子期与俞伯牙之间的关系,进而让学生认识“知音”一词,并让学生知道成语“高山流水”的出处。
其二,让学生初步认识特殊句式。
在小学语文古文的教学内容中,特殊句式并不多,但是句式的特殊性非常明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这种特殊性,并学会简单分辨古文中判断句、省略句等基本句式,为今后深入的古文学习打下基础。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浅析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
82神州教育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浅析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张小琴重庆市云阳县凤鸣镇凤鸣小学摘要:探究性学习是在新的教学理念下的一种学习方式的变革,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知识进行主动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学生学会学习,并且善于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是社会需要的人才所具备的重要素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精神,通过创设特定的情境,启发学生发散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科学的探究方法指导下,开展探究性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探究学习;自主探究;课堂教学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归根到底是教育、人才的竞争。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是教育发展的最终目的。
这就需要作为从事教育行业的教师,从时代的发展需求出发,为学生提供一种能有利于培养他们创新精神的崭新学习方式即: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中收获知识和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
通过探究性学习,也会帮助学生培养探究意识,使学生意识到学习并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和学校,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也有学习的知识,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小学生语文探究性学习的研究和思考,积极引导学生善于在学习和生活中发现问题,指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自主学习。
在教学中特别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围绕提出的问题,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在学生亲身参与的搜集资料、整理信息、分析讨论、得出结论的过程中学有所成、学有所用,使书本知识转化为直接经验。
探究性学习不仅会改变学生的语文学习方法,还会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它是新课标对语文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之一,为更好地在小学语文课堂实施探究性学习,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尝试:一、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催化剂,在情绪高昂的状态下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获得知识,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使学生乐于学习。
浅析小学语文探究性教学中的四个维度
《
、
境。 探究 性学 习兴趣 的激 发
“ 学 生 最 好 的 刺 激 乃 是 对 所 学 材 料 的 兴趣 。” 布 对 ( 鲁 纳 ) 围 的 创 设 对 于 阅 读 教 学 来 说 , 可 以 促 进 对 阅 氛 既 读 材 料 自身 的 理 解 ,更 重 要 的 是 激 发 起 学 生 主 动 探 究 的 欲 望 。这 是 探 究 性 学 习的 表 层 要 素 , 调 的 是 导 入 的 强 自然 、 境 的 切 合 、 围 的和 谐 。 情 氛 “ 良好 的 开 端 是 成 功 的 一 半 。 ” 堂 课 的 课 堂 导 入 一 应 该成 为 “ ” 设 的 首 要 目标 。 这 里 的境 既 包 括 了 师 境 创 生 间关 系 的融 洽 , 包 括 了对 教 学 内容 的 适 当导 入 。如 也
、
二 、 。 究性 学 习开 展 的品 质 质 探
江苏海安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一
0 一 李晓玲 0
《 语文课程标准 》 明确指 出, 阅读教 学“ 耍鼓励学 生
发表独立的见解 ” 。这 里 的 “ 立 见 解 ” 没 有 一个 明确 独 并 的 标 准 , 不 是 学 生 一 提 出 见 解 即 为 独 立 的 呢 ? 不得 而 是 知 。 因此 , 生 探 究 性 学 习 的 质 量 问题 , 该 是 我 们 思 学 应 考 的 第 二 个 维 度 。回顾 以 往 的 探 究 性 阅 读 教 学 , 一个 主
阅读经纬 ・ 说文论道
《 语文课 程标 准》 明确 提 出要“ 逐步 培养 学生 探究
性 阅 读 和 创 造 性 阅读 的 能 力 , 倡 多 角 度 的 、 创 意 的 提 有 阅读” 。因 此 , 师 应 该 如 何 顺 应 时代 需 求 , “ 受 式 ” 教 改 接 学 习为 “ 动 式 ” 习 , “ 分 数 ” “ 能 力 ” 改 “ 主 学 改 唯 为 重 . 一 言 堂 ” “ 言 堂 ” ? 这 就 需 要 从 四 个 维 度 出 发 , 同 为 群 呢 共 构 建起 小 学 语 文 的 探 究 性 教 学 。
浅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意义
浅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意义作者:龙英来源:《科教创新》2013年第12期摘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探究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
课程改革应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
为此,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研究势在必行。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探究性学习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与实践,谈谈对探究性学习的认识和体会。
一、探究性学习的实施途径1、创设情境,激活探究思维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有疑才能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善于提出一些既让学生有熟悉感,又需要动脑筋才能解决的问题。
将学生置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的境地,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从而诱发探究意识,激活探究思维。
2、自由选择,激发探究兴趣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对学习最好的激发乃是对所学内容的兴趣。
当学生产生兴趣时,求知欲就旺盛,思维就灵活、敏捷。
叶圣陶先生也有句名言:“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
”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创造性情境中,全体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并从不同的视角,通过不同的思维探求问题的解决办法。
在这样的学习中,教师要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3、开放课堂,营造探究环境开放课堂,首先要为学生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
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要为学生准备充分的材料,并保证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要注意倾听、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随时加以引导,保证他们都能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开放课堂应以课内为点,课外为面,课内外和谐衔接。
4、放手练习,留足探究空间在传统语文教学中,往往是教师讲解,学生记笔记。
这种教学方法是把教师的分析、结论强加给学生,缺乏学生的参与、思考、想象与创造。
在写作教学(写一物品)中,我改变了这种教法。
先引导学生观察,并让学生小组交流,然后放手让学生尝试练习。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摘要:本文在总结阐释小学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及其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几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的方法、策略,以期对培养学生探究创新意识、有效落实新课程标准有所帮助。
关键词:探究意识;阅读教学;小学语文;创新精神阅读是学生与教师、文本间进行对话的过程,是学生进行学习、思考的一种个性化行为。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探究性阅读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与能力。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引导、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落实新课程标准、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方法与途径之一。
一、小学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概述我国新出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阅读,在阅读中进行整体感知,在阅读中有所感悟,在阅读中培养学生语感,在阅读中感受情感教育的熏陶。
”着实提倡多角度、多方法、有创意地开展小学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探究性阅读能力。
探究性阅读,是指学生带着一种广泛而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明确学习目的的基础上,怀抱着探索精神、探索兴趣和研究的态度学习,目的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问题、知识探究意识,逐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展小学语文探究性阅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等问题,就成为当下我们应该切实关注的焦点。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一)分析文题,探究题眼文章的题目,往往就是该篇文章的眼睛,它可能揭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与内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阅读思考课文或文章的题目,引导学生通过对题目关键词的分析思考来探究文章可能的中心内容,思考挖掘该篇文章的思想内涵;让学生抱着疑惑、问题,从探究的角度阅读文章、思考文章,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探究的习惯,凡事都会从探究的角度去思考、学习,从而形成探究意识。
在学生预习课文或文章之前,教师可以适当地提出符合学生思维、兴趣特点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去关注文章的题目,让学生带着问题探究、思考文章的题目,有步骤地提高学生对课文、文章题目的敏感度,让学生从课文、文章的题目入手,探究文章的内容及思想内涵。
浅析小学语文的跨学科融合教学策略探索向莉
浅析小学语文的跨学科融合教学策略探索向莉发布时间:2023-06-17T01:23:40.407Z 来源:《时代教育》2023年7期作者:向莉[导读] 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利用语文的包容性,设计跨学科融合的教学策略。
教师结合语文教学课程的工具属性,积极搜集丰富多样的课程教学素材,构建跨学科融合的教学实践活动。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语言知识实践价值的深刻理解,还可以加强学生对多学科知识的深入思考。
因此教师需要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教学壁垒,积极拓宽小学语文教学的广度,让学生深刻认识语言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与实践性。
重庆市垫江县武安小学校 408300摘要: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利用语文的包容性,设计跨学科融合的教学策略。
教师结合语文教学课程的工具属性,积极搜集丰富多样的课程教学素材,构建跨学科融合的教学实践活动。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语言知识实践价值的深刻理解,还可以加强学生对多学科知识的深入思考。
因此教师需要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教学壁垒,积极拓宽小学语文教学的广度,让学生深刻认识语言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与实践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跨学科;融合教学语文作为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要构成,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教师需要着重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语言探索意识,教师可以开展跨学科融合的教学模式。
不仅落实国家提倡的教学融合策略,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探究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语文综合素养,让学生深刻理解不同学科基础知识的实践应用方法。
教师通过设计多学科相互交叉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语言知识的多元应用思考。
一、融入生动语文素材,构建融合教学情境语文教师过去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指导思想的影响,更多关注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从而导致学生无法实现跨学科融合的学习。
现阶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语文课程教学目标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锻炼学生跨学科融合的学习能力。
这时教师需要从学生的生活中,引入丰富多样的语言教学素材,积极采用跨学科融合的教学指导策略,构建学科之间的融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探索学习多学科内容时,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浅析小学语文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的策略探究
浅析小学语文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的策略探究小学语文三年级是学生语文起步的重要阶段,如何正确引导学生进行作文起步教学是教师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策略探究,希望对小学语文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有所帮助。
一、启发学生的思维在小学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可以通过给学生展示一些有趣、有悬念的图片或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从中找到文本的落脚点。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关于图片的问题或者根据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感是作文起步的基础,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朗读课文、背诵诗歌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观察、感受身边的事物,从中体味和感受语言的美妙之处,激发学生对语言的热爱和创造力。
三、注重写作方法的训练在小学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通过写作技巧讲解和示范,教会学生如何选取描写细节、运用排比句、感受事物的美好等写作方法。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写作活动,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和自信心。
四、开展合作与互助学习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合作与互助学习能力尚未完全发展,这需要在作文起步教学中进行培养。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组讨论,学生们可以互相交流和学习,共同探讨作文的主题、写作方法等问题。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互相批改作文,从中学习和提高。
五、注重激发兴趣和积极性小学三年级学生对作文可能会存在抵触情绪,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制定有趣的作文主题,引导学生进行自由发挥和想象,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和肯定,培养学生对作文的自信心。
小学语文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是一个有着一定挑战的过程,教师需要采取适合的策略来引导学生。
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语感、训练写作方法、开展合作互助学习以及激发兴趣和积极性是几个重要的策略。
浅析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浅析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探究发布时间:2021-12-24T03:34:52.677Z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10月20期作者:吕宝建[导读] 语文学习是学生创新发展的重要学科,在小学阶段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让学生爱学习,会学习,拓展性学习和创新实践吕宝建四川省德阳市东电外国语小学 618000摘要:语文学习是学生创新发展的重要学科,在小学阶段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让学生爱学习,会学习,拓展性学习和创新实践,课堂教学中学生成为主体,积极与教师进行互动合作探究和创新,培养学生语文发展性思维,构建适合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层次的语文意境,情感的升华和思维的递进中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思考学生的学情,明确教学目标,合理采用教学方法,语文教学实践中分析影响高效课堂教学的相关因素,传统教学过渡到创新教学,从低效教学实现高效教学的有效发展,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和自主学习意识,开放性的学习空间内,语文教学变成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分析和有效感悟的学习模式,逐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引言小学语文学科是学生价值观的引领方向,全面进行教学改革为学生铺设创新发展道路中,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站在学生的角度改变传统教学观念,采用适合的教学形式,挖掘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学习效果中,语文教学迎来高效发展新思路。
教师的教学不能局限于课本,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切实有效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感受语文知识的内涵性以及多元性,创新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延伸学生的学习情感,让学生自主发现语文学习的内在美。
每一次教学设计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解决课堂教学问题,让学生抓住学习的关键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形成与作者情感的相互融合,培养学生的语文创造性思维,实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综合发展。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传统教学模式中,教与学之间出现了分离的现象,教师精心的课堂准备,并没有考虑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学习差异,灌输式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小学语文探究性教学
兴趣是一把钥匙,任何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它的存在。
探究性教学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由学生兴趣驱动的教学,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兴趣是探究性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动力,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唤醒时,必将表现出极大的求知渴望和学习热情。
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即于此。
然而学生的兴趣是有个性的,并非千人一面的复制品。
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发现学生的独特兴趣并及时将之唤醒,使之成为探究求知的不竭动力。
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
学生课外爱做些什么活动,爱看些什么书,爱与哪些人交往等都是教师应当了解的,教师可以从中发现学生的兴趣倾向。
因为“兴趣是生长中的能力的信号和象征”。
(杜威)学生的兴趣倾向对其个性化学习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教师要及时指导其向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方向发展。
例如有位教师发现有的学生爱养小动物,他就引导他们写“我与小动物”的观察日记;有的学生爱种花,他就让他们写“我的种花日记”。
学生个性化的兴趣转化成了探究行动中的积极因素,因此学生写出的日记细致而有情趣,个性情感得到了体现,个性体验也得到了展示的机会。
要让学生拥有个性兴趣的成就感。
只有学生的兴趣被认同和肯定时,他才会将兴趣内化为更深层次的任务驱动,原始的兴趣才会转化为探究学习的动力。
上例中,教师对学生个性兴趣(养小动物、种花)和由其引起的探究结果(观察日记)的认同和肯定,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展现了求知的热情和欲望。
教师对学生个性兴趣的尊重与关注尤为重要,正如爱因斯坦所言“唤起独创性的表现与求知之乐,是为人师者至高无比的秘方。
”(爱因斯坦《随感》)
行动就是实践,没有行动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探究,因此行动是探究性教学的基础。
在整个探究性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考、计划、找资料、探讨、搜集数据、分析整理、归纳总结、写报告、写文章等,都是行动。
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处在行动中,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大量有重要意义的学习都是从行动中获得的。
”可见行动的重要性。
学生的行动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
教师作为学生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同时也是学生行动的观察者和研究者,就一定要关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行动特点――他们在做什么,是怎么做的,遇到了什么问题,想到什么办法解决。
关注不等于包办和代替,而是适时向学生提供建议和参考,同时要让学生拥有自己的行动主权,给他们行动的自由。
让学生多在探究中学习,多积累他们自己的独特体验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能力。
学生只有处在行动中才会获得直接经验,这比教师给他的间接经验更为重要。
以阅读教学为例,教师的经验是间接的,只能供学生参照,无法替代学生从文本中获取的独特的、个性化的直接经验;在同样的文本背景下,甲学生和乙学
生获取的直接经验也存在个性差异。
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就在于要让学生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不断融汇、契合,达到互相补充和互相修正的目的。
从这一意义上说,学生的阅读与作文都是间接经验与其个性化的直接经验互相修正与契合的过程。
这就决定了语文学习是一种个性化的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早期经验。
一切教学都必须从学习者早期的经验开始。
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早期经验与后期经验累积的过程,当经验通过累积构成一个连续的整体经验时,它便成为了能力。
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学校的,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早期经验并及时肯定其价值。
比如在低段识字教学中,一位教师发现了一些学生在课前对许多生字已经认识,对有些生字却不感兴趣,她及时的肯定了学生经验的价值,赞扬了他们识字的主动性,同时告诉学生光认识这些字是不够的,动员学生去找一找其他的字在什么地方出现过,想想有什么用,比赛一下,看谁的发现多。
学生识字的早期经验被调动了起来,进入了行动,他们通过原先识字的不同的经验途径(教材、画报、故事书、宣传标语、广告等)对本来不感兴趣的生字进行了有目的的探究性学习,由于有了具有个性化的早期经验的支撑,从而增加了探究学习成功的砝码。
思维是探究性教学的核心因素,也是个性化的核心因素。
学习的个性化其实质就在于思维的个性化。
在探究性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每一个行动都应该有独立思维的积极参与。
不能只有看似热闹的活动却没有思维的碰撞与闪耀。
由于学生个人的知识背景、早期经验、阅读体验等都因生活环境和个人禀赋的差异而呈现不同的个性,所以其思维便有着强烈的个性化色彩,有的学生思维敏捷而善于求异,有的学生思维沉稳而追求周密。
以作文教学为例,正是因为学生思维方式的不同,才造就了学生表达方式的不同。
写同一个人,不同的学生由于观察角度和体验角度的不同,写作的角度也就不同,表达的感情也呈现出明显的个性差异,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语文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思维方式的个性化,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勇敢的写出自己的心里话,表达出真情实感。
语文教室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努力创设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环境,学生才会真正形成具有个性化的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