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时辰药理学进行给药方案设计
利用时辰药理学指导合理用药
![利用时辰药理学指导合理用药](https://img.taocdn.com/s3/m/096bcd23647d27284b7351e9.png)
座】
利 用 时 辰 药 理 学 指 导 合 理 用 药
姜春 和
( 津 市安 宁 医院 , 津 天 天 30 0 0 30)
【 关键词 】 时辰药理学 ; 合理用药 ; 用药时间
d i 1 . 9 9 jis . 6 2—0 6 . 01 1 . 5 o: 0 3 6 / .sn 1 7 3 9 2 0. 5 0 6
人 体血压波动的昼夜节律 高峰在 上午 9—1 时 、 午 l l 下 6
~
体生物钟相 配的药 给予抗 肿瘤 药物 。如 阿糖 胞苷 治疗 白血
病 , 在 上 午 8时 和 1 给 予 最 大 量 , 晚 间 8时 和 I 给 则 1时 而 1时 予 最 小 量 , 方 法 与传 统 给 药 方 法 对 比 , 性 显 著 降 低 , 活 此 毒 存 率提高 5 % ” ; 0 甲氨蝶 呤在 6时服 用 , 毒性 最大 , 0时服用 ,
21 0 0年 0 8月
中 国 民康 医 学
Me ia o r a f i e e P o l He lh d c lJ u n lo n s e p e Ch at
Au 2 0 g, 01 Vo . FHM No 1 122 .5
第2 2卷
上半月
第 1 5期
【 讲
中 图分 类 号 : R 6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7 0 6 ( 00 1 6 2— 3 9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 1 ) 5—19 97—0 3
时辰 药 理 学 ( ho ohr aog ) 研 究 药 物 作 用 与 机 c rnp am cby 是
管如此 , 糖尿病患 者在早 晨 的用量 还需增 加 , 因其 致糖 尿 因 子 的昼夜节律 在早 晨也有一个峰值 ( 早晨 糖耐量实验最差 ) ,
时辰药理学在药物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时辰药理学在药物临床治疗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589ae52bceb19e8b9f6ba31.png)
时辰药理学在药物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目的介绍时辰药理学对药物临床给药时间的指导作用,以提高合理用药。
方法从人体生物节律及药理学角度,分析和阐述根据时辰给药方法的重要性。
结果药物具有最佳使用时间性.同一种药物,在不同时辰给相同剂量,其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有明显不同。
结论应用时辰药理学设计制定临床最佳用药方案,可以更有效地减少用药剂量,提高药效,减轻毒副作用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充分体现时辰用药的优越性。
标签:时辰药理学;药物;临床治疗;应用1 心血管系统药物的用药时间1.1抗高血压药人体的血压在1d24h中呈“两峰一谷”的状态波动,即9:00~11:00时和16:00~18:00时最高,从18:00时起开始缓慢下降,至次日凌晨2:00~3:00时最低。
故出血性中风多发生于白天,而缺血性中风多发生于夜间;降压药服用后0.5h左右起效,2~3h达峰值;因此,高血压患者以上午7:00时和下午14:00时两次服药为宜,使药物作用达峰时间正好与血压自然波动的两个高峰期吻合。
而轻度高血压患者切忌在晚上入睡前服药,中重度高血压患者也只能服用白天量的1/3,这是因为夜间为生理性低血压,如果服用降压药则能使血压降低,从而导致脑动脉供血不足,在脑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形成脑血栓。
1d服用1次的控缓释制剂多在上午7:00时给药,为有效平稳控制血压,在峰前给药降压效果最好.由于氨氯地平、賴诺普利起效平缓,其血药达峰时间分别需6~12h和7h,若在临睡前给药,可使血药峰值出现在清晨[1]。
α-受体阻滞剂如特拉唑嗪、多沙唑嗪等因会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故常在睡前给药。
1.2抗心绞痛药心绞痛发作的昼夜节律高峰为上午6:00~12:00时,而治疗心绞痛药物的疗效也存在昼夜节律性.钙拮抗剂、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在上午使用,可明显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下午服用的作用强度不如上午服用,所以心绞痛患者最好早晨醒来时马上服用抗心绞痛药。
1.3强心苷类药心力衰竭患者对洋地黄、地高辛和毛花苷C等强心苷类药物的敏感性以凌晨4:00时左右最高,此时用药效果比其他时间给药增强40倍。
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 根据时辰药理学进行给药方案设计答案资料
![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 根据时辰药理学进行给药方案设计答案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c2afeec33d4b14e852468e5.png)
2016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根据时辰药理学进行给药方案设计答案返回上一级单选题(共10题,每题10分)1 . 根据时间治疗学理论,以下药物中晚上服药比早上服药更适合的是()• A.呋塞米• B.氨氯地平• C.氟伐他汀• D.格列美脲我的答案:D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2 . 下列关于人体生物节律的描述正确的是()• A.白天觉醒期,体温较低;夜间睡眠时,体温较高• B.白天觉醒期,心率较慢;夜间睡眠时,心率较快• C.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午夜入睡前最少,清晨觉醒后达到峰值• D.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平均动脉压昼低夜高我的答案:C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3 . 下列有关时间治疗学的应用,错误的是()• A.他汀类降脂药通过抑制羟甲基戊二酰还原酶,阻碍肝内胆固醇合成。
胆固醇主要在夜间合成,所以晚间给药比白天给药更有效• B.糖尿病人空腹血糖和尿糖具有昼夜节律性,在晚上有一峰值。
下午8点口服作用强而持久的降糖药物更适合,使药效与体内血糖浓度变化的规律相适应• C.痛觉在上午最为迟钝,午夜至凌晨最为敏感,晚期癌症疼痛严重者夜晚睡前服用镇痛药效果更好• D.心力衰竭病人对洋地黄、地高辛和西地兰等强心苷类药物的敏感性以凌晨4时最高,比其他时间给药的疗效约高40倍我的答案:B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4 . 时辰药理学主要研究()• A.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和方式• B.遗传因素与药物治疗效果的关系• C.药物对人体产生治疗作用和毒副作用的原理• D.药物的药效学和药动学随时间而发生规律性变化我的答案:D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5 . 下列关于血浆蛋白结合和药物分布的时间性差异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血浆蛋白含量16时最高,22时最低• B.人体血浆蛋白含量14时最高,24时最低• C.血浆蛋白结合能力夜间低• D.血浆蛋白结合能力白天高我的答案:A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6 . 下列关于人体病理变化节律性说法错误的是()• A.咯血多发生在15点-17点• B.心肌梗死多发生在早上6点-9点• C.脑血栓多发生在凌晨1点-5点• D.哮喘较常发生在夜间或清晨我的答案:A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7 . 下列关于药物吸收的时间差异说法正确的是()• A.多数脂溶性药物是一天服用一次时,尽量选在早晨给药• B.多数脂溶性药物是一天服用一次时,尽量选在午后给药• C.人体对多数脂溶性药物以早晨服用较傍晚服用吸收快• D.人体对多数脂溶性药物以早晨服用较傍晚服用吸收慢我的答案:C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8 . 机体在24小时内的不同时间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洋地黄在夜间给药机体敏感性较白天给药高约40倍• B.洋地黄在夜间给药机体敏感性较白天给药高约10倍• C.吗啡15:00时给药镇痛作用最强• D.吗啡21:00时给药镇痛作用最弱我的答案:A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9 . 血药浓度达到稳态水平需()个半衰期• A.2• B.6.64• C.视情况而定• D.3.32我的答案:B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10 .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最好选择一次性给药,其原因不包括()• A.如果在远离峰值时的夜间给药,不会抑制促皮质激素的释放• B.清晨一次给药减少了对机体内源性分泌的抑制• C.一次给予全日皮质激素总剂量可以增强其疗效• D.夜间皮质激素用量过大时对促皮质激素释放的抑制可持续两天,至第三个周期方能恢复正常节律我的答案:A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
根据时辰药理学进行给药方案设计考试题库含答案全套
![根据时辰药理学进行给药方案设计考试题库含答案全套](https://img.taocdn.com/s3/m/075f56e4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d9.png)
根据时辰药理学进行给药方案设计考试题库含答案全套单选题(共10题,每题10分)1 .下列有关时间治疗学的应用,错误的是()• A.他汀类降脂药通过抑制羟甲基戊二酰还原酶,阻碍肝内胆固醇合成。
胆固醇主要在夜间合成,所以晚间给药比白天给药更有效• B.糖尿病人空腹血糖和尿糖具有昼夜节律性,在晚上有一峰值。
下午8点口服作用强而持久的降糖药物更适合,使药效与体内血糖浓度变化的规律相适应• C.痛觉在上午最为迟钝,午夜至凌晨最为敏感,晚期癌症疼痛严重者夜晚睡前服用镇痛药效果更好• D.心力衰竭病人对洋地黄、地高辛和西地兰等强心昔类药物的敏感性以凌晨4时最高,比其他时间给药的疗效约高40倍2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最好选择一次性给药,其原因不包括() •A如果在远离峰值时的夜间给药,不会抑制促皮质激素的释放•B.清晨一次给药减少了对机体内源性分泌的抑制•C.一次给予全日皮质激素总剂量可以增强其疗效•D.夜间皮质激素用量过大时对促皮质激素释放的抑制可持续两天,至第三个周期方能恢复正常节律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3.根据时间治疗学理论,以下药物中晚上服药比早上服药更适合的是() ・A工夫塞米・B.氨氯地平・C.氟伐他汀・D格列美服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4 .下列关于人体生物节律的描述正确的是()・A白天觉醒期,体温较低;夜间睡眠时,体温较高・B.白天觉醒期,心率较慢;夜间睡眠时,心率较快・C.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午夜入睡前最少,清晨觉醒后达到峰值・D.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平均动脉压昼低夜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5 .时辰药理学主要研究()•A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和方式-B.遗传因素与药物治疗效果的关系• C.药物对人体产生治疗作用和毒副作用的原理• D.药物的药效学和药动学随时间而发生规律性变化6.机体在24小时内的不同时间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洋地黄在夜间给药机体敏感性较白天给药高约40倍• B.洋地黄在夜间给药机体敏感性较白天给药高约10倍• C.吗啡15:00时给药镇痛作用最强• D.吗啡21:00时给药镇痛作用最弱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7 .下列关于药物吸收的时间差异说法正确的是()• A.多数脂溶性药物是一天服用一次时,尽量选在早晨给药• B.多数脂溶性药物是一天服用一次时,尽量选在午后给药• C.人体对多数脂溶性药物以早晨服用较傍晚服用吸收快• D.人体对多数脂溶性药物以早晨服用较傍晚服用吸收慢8 .下列关于人体病理变化节律性说法错误的是()• A.咯血多发生在15点-17点• B.心肌梗死多发生在早上6点-9点• C.脑血栓多发生在凌晨1点-5点• D.哮喘较常发生在夜间或清晨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9.血药浓度达到稳态水平需()个半衰期• A.2• B.6.64•C视情况而定•D3.32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10.下列关于血浆蛋白结合和药物分布的时间性差异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血浆蛋白含量16时最高,22时最低• B.人体血浆蛋白含量14时最高,24时最低• C.血浆蛋白结合能力夜间低• D.血浆蛋白结合能力白天高参考答案:A。
依据时辰药理学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依据时辰药理学指导临床合理用药](https://img.taocdn.com/s3/m/2b066d5abe23482fb4da4cda.png)
依据时辰药理学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李丽华赵喜荣(解放军264医院药剂科山西太原030001)摘要:目的:依据人体生物节律与时辰药理学的关系,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参考相关文献和资料,结合临床用药实际经验,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依据机体对药物的反应节律,确定临床最佳的服药时间。
结论:临床给药应按照机体对药物的反应的节律和作用时辰选择最佳的给药时间和给药方案,可以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减少用药剂量,减轻药物不良反应。
【关键词】合理用药;用药时间;时辰药理【中图法分类号】R954【文献标识码】B时辰药理是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反应与时间相关性,包括药理效应与毒性、药物代谢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等随时间发生变化的规律。
临床给药方案的设计一般是根据药代动力学参数和具体给药方式, 很少考虑人体在不同时间对药物作用不同这一时辰药理学特征。
在临床给药时,依据时辰药理学特性和机体的生物节律变化选择最佳的给药时间,确定合理治疗用药方案, 提高药物的疗效,减少用药剂量和毒副反应。
1 机体的生物节律与时辰药理学经过研究表明人体的生理功能具有以24 小时为周期的节律性变化,在生物钟的控制和调节下机体的基础代谢、体温变化、血糖含量和激素分泌等功能都具有一定的变化节律,在特定时间具有高低值。
机体的昼夜节律改变了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学,从而影响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对疾病的治疗。
如:肿瘤细胞生长繁殖与正常细胞具有不同的生物节律,肿瘤细胞在上午10时生长最旺盛,而正常细胞在下午4时生长最快,所以,上午10时使用抗肿瘤药物比其它时间使用更佳。
2 时辰药理学与合理用药临床上,同种疾病不同的个体使用同一种、相同剂量的药物治疗时,会产生不同的治疗效应,同一个体药物和剂量相同在不同时间给药,也可产生不同的治疗效应,正确地给药时间与用药剂量在临床上是同等重要的,因此,临床用药,一定要考虑人体的生物节律,选择最佳的给药时间。
2.1 糖皮质激素:人体激素分泌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早晨7~8时是人体激素分泌的高峰。
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2)
![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2)](https://img.taocdn.com/s3/m/3b03b2f7ba0d4a7302763ae8.png)
! # %%# 抗溃疡病药
抗酸剂如氢氧化镁、 碳酸氢钠、 胃舒平等
宜餐后 ! % 2 , 和临睡前服用最佳, 因该类药物餐后服用, 其 排空延缓, 具有更多的缓冲作用。而睡前服用可中和夜间胃 酸分泌高峰。3’ 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 法莫替丁、 雷尼替丁 可于早晚各 ! 次或睡前 ! 次服用效果更佳。质子泵抑制剂奥 美拉唑、 兰索拉唑等早上 & 时 ! 次顿服, 可提高疗效, 减少副 作用
・ 2%$・
!) (<) 安 徽 医 药! !"#$% &’(%)*+ *"( ,#*-.*)’$/%)*+ 01$-"*+! 9%%= ?E+;
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
沈! 斌
( 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 浙江 嘉兴! "#$%%% ) 摘要: 目的 介绍时辰药理学对临床用药决策的指导作用, 以 参考有关文献, 结合临床用药实 至下午仍 好。老年高血压患者, 如清晨 # 次顿服效果不满意, 有血压高峰出现, 可在下午 #: 时左右再加服 # 片。吲达帕 胺、 美多洛尔、 氨氯地平、 珍菊降压片等, 以上午 < 3 #% 时或下 午 #$ 3 #= 时服用为宜。胍乙啶在上午服用疗效最好, 但引起 直立性低血压的不良反应也最明显, 而在下午应用, 却又不足
%& (") 安 徽 医 药: !"#$% &’(%)*+ *"( ,#*-.*)’$/%)*+ 01$-"*+: ’(() MCH; 稀释, 达峰时间快, 疗效佳。抗结核药属于浓度依赖型杀菌 药, 可采用早晨餐前 ! 次服用的 “ 冲击疗法” 。 ! # "# 解热镇痛及抗炎药 吲哚美辛的吸收率以 $ % & 时最
时辰药理学与给药决策-健康必读
![时辰药理学与给药决策-健康必读](https://img.taocdn.com/s3/m/3d32e288d0d233d4b14e69a3.png)
2013-8-6
13
时辰药理学的概述
时辰药理学
硝苯地平对心肌缺血昼夜节律的影响 对纠正6:00~12:00的心肌缺血作用强 对纠正21:00~24:00的心肌缺血作用弱 硝苯地平对心绞痛发作的疗效存在一定的昼夜节 律差别。日均剂量80mg对心电图心肌缺血有明显的改 善作用,几乎可完全取消通常于上午6:00~12:00发 生的心肌缺血高峰。对下午21:00~24:00的心肌缺血 虽也有一定作用,但强度明显不如前者,大约为1/4。
[1]chen CH,Ting CT,Lin SJ,et al.Am J Cardiol,1995,75:1239 2013-8-6 22
2013-8-6 11
时辰药理学的概述
时辰病理学:
心梗和心源性猝死有昼夜节律。一项研究纳入703 例患者,发现心肌梗死发作的频率一般在晨醒后明显 增加,于9:00~10:00达峰;心绞痛发作的昼夜节律 (稳定或不稳定型心绞痛),其发作均具有相似的昼夜 节律。对1002例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总计33999次 发作进行分析,发现从0:00~6:00发作次数最少,6: 00以后增多,10:00~12:00发作达峰值,这一节律 在劳力型心绞痛者尤其显著。 抗心绞痛药的疗效也有节律性,钙通道阻滞剂、β 受体阻断剂、硝酸酯类药于上午服用,可明显扩张冠 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下午服用的作用强度不如前 者。因此,抗心绞痛药宜于早晨服用。
2013-8-6 3
时辰药理学的概述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很多药物的作用和毒 性、不良反应与人体的生物节律(生物钟)有着 极其密切的关系。同一种药物的同等剂量可因 给药时间不同,作用和疗效也不一样。而执业 药师运用时辰药理学知识来制定合理的给药方 案,按时辰规律给药可减少盲目性,准确及时 地将药物送达病灶,使给药时间与人体生理节 律同步,使用药更加科学、有效、安全、经济。 并通过提供药学服务,加强药学监护,实施药 物治疗方案的干预,对提高药物疗效,降低药 品不良反应,确立药师形象和提高社会地位, 具有极为重要的实际价值。
用时辰药理学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用时辰药理学指导临床合理用药](https://img.taocdn.com/s3/m/f37339c5ce2f0066f533228b.png)
用时辰药理学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摘要】参考大量有关文献和资料,结合临床实际,分析机体对常用药物代谢的节律特点,指导临床合理给药,既提高了疗效,又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的产生。
【关键词】时辰药理学;合理用药时辰药理学[1](chronopharmacology)是研究与时间相关的机体对药物的生理反应,包括药理效应与毒性、药动学和生物利用度等依时间而发生变化的规律。
1心血管类药物正常人24h动态血压(ABPM)曲线呈“两峰一谷”的“长柄勺”形状,昼夜血压有一定的节律,即6:00~10:00、16:00~18:00血压最高,达到峰值,到午夜02:00~03:00降至最低谷。
传统的一日三次的等剂量等时间间隔的给药方法虽然能使血浆中药物的浓度保持相对恒定,但不能平稳降压。
所以不宜按照传统的给药方法,而是要根据血压变化的特点,选择最佳给药时间。
半衰期较短、一天需多次服药的药物如卡托普利、尼群地平等宜在上午9:00~10:00及下午17:00~18:00点两个血压峰值前0.5h给药,以产生明显的降压效果,因9:00~10:00血压为主峰,下午17:00~18:00血压为次峰,上午用药量应略大。
有研究表明[2],不同类型药物对24h 血压的影响不同,β受体阻断药主要降低白天血压,但夜间服用长效β受体阻断药可防止晨起心率快、血压升高和心肌缺血;ACEI夜间降低收缩压与舒张压明显,并能改善非勺型高血压患者的昼夜节律特征。
硝苯地平对血压的昼夜波动影响较强,早晚两次服用20~60mg可有效降低血压,并可明显控制血压的节律性波动,维拉帕米则与硝苯地平相似而作用较弱[3]。
受体阻断药如特拉唑嗪宜在睡前服用既能有效控制非勺型患者夜间的高血压,又能减少体位性低血压等副作用的发生。
利尿降压药氢氯噻嗪在早上7:00服用副作用最小,呋塞米在上午10:00服用作用最强。
2消化系统类药物为很好地发挥疗效,消化系统药物大多在餐前服用,如胃肠动力药多潘立酮、甲氧氯普安、西沙比利、莫沙比利;胃肠解痉药如溴丙胺太林、颠茄合剂;助消化药如多酶片、乳酸菌素等;胃粘膜保护剂如硫糖铝、胶体果胶铋等,空腹服用使药物充分作用于胃壁,需注意的是这类药需在酸性条件下才能与胃粘膜表面的粘蛋白络合形成一层保护膜,若需合并应用制酸药,则两类药应间隔1小时服用。
11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
![11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https://img.taocdn.com/s3/m/3203953ea6c30c2259019e58.png)
.
40
二、心血管系统类药物
1.降血压药
◎正常人血压 明显的昼夜节律性,为双峰一谷型
即清晨起床后迅速上升 8 ~10------高峰或(9-11点) 16~18------高峰,从18点起呈缓慢下降趋势 次日凌晨2~3时最低
.
41
血压-----双峰一谷型
◎继发性高血压患者---晚上服用抗高血压药 ◎NSAIDs治疗风湿性疾病----晚上用药最合适
.
38
药物毒性的昼夜节律
◎药物急性毒性的昼夜节律
§尼可刹米皮下注射小鼠LD50 14:00给药死亡率67 %,2:00给药死亡率33%
§小鼠注射氨茶碱LD50 12:00用药死亡率63%,16:00给药死亡率75%, 24:00~4:00给药死亡率仅10%;
第十三章
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
Chronopharmacology and clinical rational administration
.
1
吗啡——15:00 给药镇痛作用最弱 21:00 给药镇痛作用最强。
赛赓定——抗组胺作用在7:00给药,疗 效可持续15~17h, 19:00给药则只能维持6~8h。
◎药物亚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也有昼夜节律
庆大霉素200 mg / kg 大剂量给药后,测定30天内动
物体重下降率,白昼给药动物体重下降率>夜间
.
39
时辰药理学的临床应用
一、糖皮质激素( GCs) 类药 GCs分泌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
峰值 早晨7 :00~8 :00 谷值 午夜0 :00 长期就GC激素治疗 每日晨和隔晨给药,对垂体促肾 上腺皮质的抑制程度最轻
给药时间与疗效有密切关系
.
时辰药理学及合理用药
![时辰药理学及合理用药](https://img.taocdn.com/s3/m/0651d69b76c66137ef061933.png)
心血管疾病与时辰药理学
心绞痛
心绞痛发作有昼夜节律性,发作 高峰时间均在上午6~12时,这一期 间冠状动脉血流明显减少,心肌缺 血、血小板聚集增加,为心肌供血 不足的高峰,此时最易发生心绞痛, 故上午用药比下午用药更有效
哮喘的治疗与时辰药理学
最严重
哮喘发作的昼夜节律:23:00-06:00
①呼吸道对抗原敏感性高,
适宜睡前服用的药物
(1)催眠药:苯巴比妥、地西泮等催眠药宜睡前服用 (2)平喘药:哮喘多在凌晨发作,睡前服用沙丁胺醇氨茶碱、二 羟丙茶碱(喘定),止喘效果更好,但氨茶碱宜早上服用,毒副作 用最小。 (3)血脂调节药:辛伐他汀、氟伐他汀等睡前服,缘于肝脏合成 胆固醇峰期多在夜间,晚餐后服药有助于提高疗效。 (4)抗过敏药:苯海拉明、异丙嗪、氯苯那敏、赛庚啶、酮替芬 等服后易出现嗜睡、困乏和注意力不集中,睡前服安全并有助于睡 眠。
心血管疾病与时辰药理学
1. 杓型血压 上午 7 时和下午 4 时两次为宜,使药物作用达峰时间正好与血自然波动 的两个高峰吻合,此时降压效果最好。不宜在睡前或夜间服用,以避免 血压于夜间的睡眠中过低导致组织灌注不全而诱发缺血性脑卒中,尤其 是老年人。
2. 非杓型血压 应于晚间睡前服药。钙通道阻滞剂和 ARB 类药物于早晨或晚上服药对 24 h 平均血压的作用相同,但晚上服药可更有效地降低夜间平均血压, 进而有助于非杓型血压向杓型血压的转换
适宜餐中或进食服用的药物
(1)降糖药:阿卡波糖应随第一口饭吞服,格 列美脲于第一次就餐时服。二甲双胍在餐中或 餐后服用,减少胃肠道刺激。
(2)助消化药:胃蛋白酶合剂应在吃饭时同服, 以使它与胃中食糜充分混合而起效;酵母片应 饭前或饭时嚼碎服,以使其内的干燥酵母菌体 中所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如维生素,糖类,氨基酸 和无机盐类等)充分溶出而被人体吸收;
11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2017)
![11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2017)](https://img.taocdn.com/s3/m/83fcb641b9d528ea80c77979.png)
时辰药动学
一、机体节律性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㈠口服
影响药物吸收因素
药物理化性质、生物膜面积与结构
胃酸分泌、胃液pH值
胃酸上午10开始分泌↑
胃肠道血流量 胃肠蠕动、胃排空
节律性
晚上10点高峰 饭后增加
细胞膜两侧浓度差 药物脂溶性 药物解离度
Question 不同时间给药,吸收不同?
22
机体节律性影响药物吸收
2.有哪些形式?
3.生物节律怎么影响药物作用?
7
2.生物节律的形式
1.概念 机体的某些机能活动 生长繁殖 细微的形态结构
规律性变化
2.生物节律或生物周期概 念
➢ 长时程节律(如月经周期) ➢ 中时程节律(24小时昼夜节律) ➢ 短时程节律(如心跳、呼吸节律) ➢ 近年节律性:冬眠、洄游、迁徙
8
生物钟中枢: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SCN)
第十三章
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
Chronopharmacology and clinical rational administration
1
➢ 吗啡——15:00 给药镇痛作用最弱 21:00 给药镇痛作用最强。
➢ 赛赓定——抗组胺作用在7:00给药,疗 效可持续15~17h, 19:00给药则只能维持6~8h。
9 9
生物钟特点
光刺激信息是形成昼夜节律的最主要外部条件 外界光刺激信号如何传到生物中枢 视网膜-下丘脑-视交叉上核;不同于经典的 视觉通路(视网膜-视神经-皮层通路)
10 10
生物钟特点
谷氨酸(glutamate, Glu)是RHT的主要神经递 质
生物节律的内源性特征人和动物处在完全黑暗 的环境中,24小时节律仍然存在,但节律时相逐 渐漂移.
利用时辰药理学指导合理用药
![利用时辰药理学指导合理用药](https://img.taocdn.com/s3/m/47b8da3a453610661ed9f4aa.png)
伊维菌素
餐中
降糖药 抗真菌药 助消化药 非甾体抗炎药 肝胆辅助药 抗血小板药 减肥药 分子靶向抗肿瘤药 抗结核药
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格列美脲 灰黄霉素
酵母、胰酶、淀粉酶 舒林酸、吡罗昔康、伊素昔康、美洛昔康、奥沙普嗪
的最低点。因此每天清晨醒后服药可以有效地防止清晨 能溶于醇和脂肪,故服药期间饮酒和进食过多的脂肪性
醒后的血压剧烈变化,使血压处于比较平衡状态,因此 食物可增加药物的吸收,导致毒性增强,疗效减弱。采
效果较好。高血压患者大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大动脉弹性 取清晨空腹一次顿服,不仅可以减少人体对药物的吸收,
第 8 卷第 1 期 总第 81 期
第 8 卷第 1 期 总第 81 期
82
二〇一〇年一月•庚寅年
材粒度为 4 mm 时生药颗粒的煎出率最高,是饮片的 1.06 倍。 4 小结
中药颗粒饮片是一种介于中药饮片和中药煮散之间 的药材形态。煮散起名于唐代,鼎盛于宋代。唐末至五 代十国时期,由于战争不断,药材短缺,为节省药材, 医家提倡使用煮散。到宋代,煮散得到广泛推广使用, 如对后世影响极大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共收载 788 方,其中煮散 239 方。可见煮散在当时已得到广泛应用。 明、清以后,煮散渐被饮片取代,煮散应用逐渐减少, 中药饮片逐渐增多, 药材开始私营,切制技术提高,兼 而注意了外形的美观,以饮片代替煮散,从此中药饮片 成为中药材临床应用的主导形态。中药颗粒饮片继承了 中医辨证论治的长处,保持了汤剂的固有特点。中药颗 粒饮片既克服了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中药饮片药材浪费、 煎煮费时等缺点,还克服了中药煮散药粉分散度大,易 吸潮变质、入煎易糊化等缺点。通过对颗粒饮片的研究, 适当的控制颗粒饮片的粒度,在相同的煎煮条件下,颗 粒饮片的有效成分煎出率高于传统饮片。中药颗粒饮片
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精华版)
![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精华版)](https://img.taocdn.com/s3/m/115a4b11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33.png)
体的作用 时辰毒理学:研究机体的内在生物节律对药物毒性作
用或体内过程的影响以及研究药物毒性对机体生物节 律的损害作用
研究目的
PA R T. 1
根据时辰药理学选 择最佳给药时间以 充分调动人体积极 的抗病因素,使药 物治疗适应机体节 律,发挥最佳疗效, 避免或减少不良反 应,诱导紊乱的人 体节律恢复正常, 有助于疾病的治疗。
心血管系统药 • 强心苷类 • 抗心绞痛药 • 高血压药
※β受体阻断药 ※钙通道持抗剂 ※有机硝酸盐 ※ACEl
1、时辰药效学-----糖皮质激素
正常人皮质激素的分泌有昼夜 节律性,午夜12时血浓度最低, 凌晨渐升高,上午8-10时最高,此 节律性变化受ACTH影响。
推荐糖皮质激素早晨8-10点一 次顿服,可降低皮质功能减退, 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3、时辰药效学-----心血管药物----抗心绞痛药
1.心肌缺血有两个高峰 主峰:上午6~12时—最为明显 次峰:下午18~24时 2.心绞痛发作高峰为上午6~12时 3.应用方案:上午或早上应用。
4、时辰药效学-----他汀类调血脂药
1.肝内胆固醇合成具有昼夜节律性—胆固醇主要在夜间合成 2.应用方案:晚上给药 例如: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宜在晚上服用,阿托伐他汀、瑞 舒伐他汀属长效制剂,任意时间服用即可。
3、时辰药效学-----心血管药物----降血压药
➢降血压药应用方案:
大多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清晨一次顿服,可有效控制血压的高峰。 如效果不满意,下午仍有高峰出现,可以约下午14:00时再加服1次。
3、时辰药效学-----心的敏感性以凌晨 4:00最高,比其他时间给药的疗效约高40倍。 2.暴风雪气候和环境气压低时,人体对强心苷的敏感性显著增强。 3.应用方案:早晨或遇有暴风雪时应用强心苷应减少剂量,否则易岀现 毒性反应。
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学习教案
![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学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0838b6be1e650e53ea9905.png)
白天尿pH值高---碱性药物(如苯丙胺)尿排泄率低
第11页/共42页
12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二十三点 五十分。
2.5机体节律性对反复给药时药物浓度的影响
一次性用药,机体节律影响Tmax和Cmax,
连续多次用药影响Css(稳态血浓度) Cmax
Tmax
➢ 在设计血药浓度有昼夜变化节律的药物给药方案时,应该考虑到
结合率>80% ,表观分布容积小的药物,血 浆蛋白 结合率 的昼夜 节律变 化将明 显影响 其治疗 效果
第9页/共42页
10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一:二十三点 五十分。
2.3机体节律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肝血流量
人肝血流量8:00时最高,14:00最低
主要经肝 血流量消除的水溶性 药物 -----血浆清除率早晨较高
的敏感性:夜间≈白天的40倍
➢14:00给予普萘洛尔:脉搏和BP下降最明显;2:00给予普 萘洛尔:脉搏和BP下降微弱
➢青霉素皮试阳性反应率在7∶00 ~11∶00最低,23∶00----------最高
➢降脂药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晚上应用效果好
第15页/共42页
16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一:二十三点 五十分。
肝内胆固醇合成具有昼夜节律性----胆固醇
主要在夜间合成
应用方案:晚上给药
第23页/共42页
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一:二十2三4点 五十分 。
4.3利尿药
肾排泄率具有明显昼夜节律性,在白天,人体肾功
能相对较好,尿pH值高。
应用方案 晨起空腹服用疗效好
如:氢氯塞嗪早晨7 :00 服用疗效好,不良反应小
晨8:00 为5 mg ,晚20:00 为10 mg
时辰药理学及合理用药
![时辰药理学及合理用药](https://img.taocdn.com/s3/m/3c49b9b8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e0.png)
05
06
预测新药的疗效和副作用,提高新药的研 发效率。
时辰药理学的历பைடு நூலகம்与发展
时辰药理学起源于20世纪50年 代,最早由德国的一位药学家提
出。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时辰药理学 已经成为一门较为完善的学科, 广泛应用于临床用药和新药研发
中。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时辰 药理学将会有更多的应用和发展
前景。
02
根据患者的生物钟节律、年龄、性别、体重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给药方案。 例如,根据患者的血压波动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降压药使用时间和剂量。
实时调整给药方案
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药物反应情况,实时调整给药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 果。例如,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动态调整胰岛素使用剂量和时间。
对公众健康的影响及意义
药物的吸收
药物通过口服、注射、吸入等途 径进入体内后,会经过胃肠道、 皮下组织、肺等部位的吸收,进 入血液并随血液分布到全身。
药物的分布
药物进入血液后,会随着血液流 经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并按照 一定的浓度分布在这些组织和器 官中。
药物的代谢与排泄
药物的代谢
药物在体内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被分解成为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可能 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
哮喘的时辰药理学与合理用药
要点一
哮喘的时辰药理学
要点二
合理用药建议
哮喘患者的症状发作具有一定的时间规律,通常在夜间和 清晨较为严重。时辰药理学研究根据哮喘症状发作节律, 选择合适的用药时间和剂量,以达到更好的控制效果。
对于哮喘患者,推荐在症状出现前或夜间症状较为严重时 使用哮喘控制药物,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长效β受体激动 剂等。同时,根据个体差异和病情需要,可适当调整用药 时间和剂量。
时辰药理学与最佳给药时间
![时辰药理学与最佳给药时间](https://img.taocdn.com/s3/m/dc18d52ce2bd960590c677f3.png)
时辰药理学与最佳给药时间临床给药方案的设计一般基于药代动力学参数和具体给药方式。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发现相同剂量、相同剂型、相同产地、相同批号的同一药物在不同的给药时间,其产生的治疗效果不一样。
逐渐地在20世纪50年代有学者提出了“时辰药理学”,其主要研究根据机体自身的节律变化,选择合适的用药时机,以达到最小剂量、最佳疗效、最小毒性,来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
生物节律与时辰药理学人体的生理变化具有生物周期性,在生物钟的控制调节下,人体的基础代謝、体温变化、血糖含量和激素分泌等功能都具有节律性和峰谷值。
机体的昼夜节律改变了药物在体内的药动学和药效学,致使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血药浓度、代谢和排泄等也有昼夜节律性变化。
例如:心力衰竭患者对洋地黄、地高辛等强心苷类药物的敏感性以凌晨4时最高,比其他时间给药疗效约高40倍。
时辰疗法与时辰药理学随着对时辰药理学的研究和不断发展,提出了与传统用药方案完全不同的全新用药概念。
传统的用药方案是将全天的剂量等量的分成几次服用,这种均分法是建立在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药物作用在一昼夜的时间内是恒定不边的,而传统用药方案则是根据机体的节律性变化来确定最佳的用药时间与剂量,显然传统的均分法给药方案将逐渐被时辰疗法所替代是必然的趋势。
利用时辰药理学选择最佳给药时间3.1 需早上或上午使用的药物3.1.1 糖皮质激素人体激素分泌呈昼夜节律性变化,分泌的峰值在早晨7~8时,将1天的剂量于上午7~8时给药或隔日早晨1次给药,可减轻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反馈抑制,减轻肾上腺皮质功能下降,甚至皮质萎缩的严重后果。
3.1.2 抗高血压药人的血压在1天24小时中大多数呈“两峰一谷”的状态波动,即9~11时、16~18时最高,从18时起开始缓慢下降,至次日凌晨2~3时最低。
故出血性中风多发生于白天,而缺血性中风多发生于夜间。
高血压患者以7时和14时2次服药为宜,使药物作用达峰时间正好与血压自然波动的两个高峰期吻合,1天服用1次的控释制剂多在7时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