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教案
一、学习目标
1、明确古诗词表达技巧的内容
2、掌握古诗词鉴赏的方法
3、运用表达技巧的术语分析问题
二、学习重难点
古诗词表达技巧的说明和分析
三、教学过程
表达技巧的鉴赏是对古代诗词鉴赏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也是考点复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普遍在概念、方法等方面无法把握,在此,特专门作讲解。
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设问、反问
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用典抒情、借古讽今、叙事抒情表现手法——想象联想、象征(托物言志)、虚实结合、白描、动静描写、烘托、借古讽今、对比等。
(一)诗歌鉴赏系列之一——诗歌的修辞手法。
在对诗歌修辞手法的考查中,以比喻、拟人、借代、夸张为主.
【练习体会】下列诗歌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1、“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反问)
2、李清照《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借代)
3、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邀云汉。(李白《月下独酌》)通过想象,用拟人的手法,把天边之月和月下身影,连同自己,化为三人,且歌且舞,表面自得其乐,实则无限孤独与凄凉。(拟人、想象)
4、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设问)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写了“似春水”的“愁之多,之源源不断”。(比喻)
【走近高考】
1、(08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吴西逸①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②。
茅苫三间厦③,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②趱:赶快。
③苫:用草覆盖。
(2)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
答案:(4分)①对偶,如“秋月”句对“春花”句等;②比喻,如将“人情”比作“云”,“风景”
比为“箭”等;③夸张,将“风景”比为“箭”的同时又兼用了夸张的方法。
2、(08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2)比喻。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二)诗歌鉴赏系列之二——作者思想感情的流露方式
1、直抒胸臆——直接对有关的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的态度。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析】幽州台:又称燕台,史传为燕昭王为招揽人才所筑的黄金台,故址在今北就市大兴县。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反叛,武则天命建安王武攸宜率军讨伐,陈子昂随军参谋,到了东北边地。武攸宜根本不懂军事,陈子昂进谏,不仅没被采纳,反而补贬斥,因此登幽州台抒发失意的感慨。
2、借景抒情——把情感寄寓在景物中,通过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析】这是一首情思深厚的送别诗。好友在雾笼繁花的三月,辞别黄鹤楼东去扬州。作者立在江边目送友人乘坐的小船,渐行渐远,直到船影消逝在那碧绿的水天尽头,只有长江还在向着天边滚滚流去,此诗表达了依依惜别的深情。
3、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表达作者志向或感情,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
《蝉》(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析】(垂緌(rui):指蝉,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古时常代指官宦。)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世人称道。
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蕴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
4、用典抒情——借用历史上的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讽刺时事。
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析】化用西楚霸王项羽乌江自刎的故事,寄寓王朝兴废之慨与褒贬之情,热情赞颂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豪侠肝胆,隐含讥讽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南,无心恢复失地之意。
5、借古讽今——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的弊端。
《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导常百姓家。【析】这首咏史诗借古讽今,嘲讽了六朝贵族的盛衰。乌衣巷,在南京市东南,与朱雀桥相近,是三国进吴国军营的所在地,士兵多穿黑衣,故名。东晋时王导、谢安等豪门大族聚居于此。一二句中“朱雀桥”与“夕阳斜”,以今日的荒凉衰败来反衬昔日的繁华煊赫,一盛一衰,隐然可想。
诗人讽刺六朝贵族盛衰无常,荣华富贵的难以长久,对那些得势一时的当权者,无疑会大扫其兴。这首诗选择荒草野花、夕阳残照、屋毁燕去等景物和细节,富于象征和暗示意味,因小见大,以微见著,婉约曲深。
6、叙事抒情——寓情于事,或借助行动等细节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秋思》(张藉)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析】“见”,秋风无开,本不可见,但带来的秋色、秋容、秋态----如树叶黄落,百卉凋零----则可以想见。作客他乡的游子见到这一切的凄凉摇落之景,不觉勾起思乡之情。“欲”,表达诗人铺纸伸笔之际的意念和情态----心里涌起千悉万绪,写不尽,道不完,竟不知从何说起。使内心的情感鲜明形象可触,给人以巨大的想像空间。“恐”,写完之后又担心遗漏什么,把对家书的重视和对家人的深切思念刻画得细致入微。
【练习体会】下列诗歌运用了什么样的抒情方式
《示儿》(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直抒胸臆)开头两句,以议论开篇,表达诗人至死不忘恢复中原的爱国情怀。
《绝句》(石柔)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球满路旁.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是一春忙.[析] (借物扦情)抒发自己离别家园,往来仕途,生活不安定的感慨。
《春怨》(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析] (叙事抒情)首两句叙写主人公追打黄莺.而后两句点明原因即诗歌的主旨,表现少妇不让黄莺来惊扰她的美梦,抒发了对征战亲人的思念。
【走近高考】
1、(07全国)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望江南超然台①作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针。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术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时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趋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
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1)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答:(1)体现的是一种作者始终无法排遣的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又极力想把这种苦闷暂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