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4f90a64a26925c52cc5bf65.png)
名词解释:1荷马式比喻:荷马史诗中有很多比喻,它们可以长达数行,往往可以扩展为一个相对完整的艺术画面,表现一个自成一体的景观,这种富有特征性的比喻方式,被称为荷马式比喻。
2骑士文学:骑士文学是欧洲骑士制度的产物,是中世纪的一种文学现象,体现了世俗封建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
骑士文学的主要内容是描写骑士的冒险经历和骑士的典雅爱情,表现骑士精神。
主要体裁是骑士抒情诗和骑士传奇。
3福斯塔夫式背景:福斯塔夫是莎士比亚剧作中的一个破落骑士,他没有任何道德情操,无所不为,是封建关系解体时期“无衣无食的雇佣兵”和“冒险家”的典型形象。
剧本通过他和平民社会各种生活场景的描写,真实地反映了英国封建社会解体时期的社会生活,恩格斯将莎士比亚历史剧中的这种背景称为“福斯塔夫式背景”。
4哲理小说:18世纪法国启蒙作家创作的新文体。
这类小说具有人物、情节,但它不注重环境描写和人物刻画,而以人物活动为主线,穿插描写了多方面的内容,把叙事、议论、抒情、讽刺融为一体,表现作者关于哲学、政治、法律、道德、教育等多方面的启蒙观点,富于哲理性。
《天真汉》、《爱弥儿》、《智者纳旦》是哲理小说的代表作。
5拜伦式英雄:1813年至1816年,拜伦创作出一组通常称之为“东方故事诗”的传奇作品,包括《异教徒》、《阿比道斯的新娘》、《海盗》、《莱拉》、《柯林斯之围》、《巴里西纳》6部。
作品的故事都发生在具有异国情调的东方,主人公的共同特征是具有愤世嫉俗的思想、叱咤风云的勇气和各种狂热而又浪漫的冒险经历。
他们是单枪匹马的复仇者,有崇高的道德观和侠义心肠,爱好自由,矢忠爱情,高傲而倔强、忧郁而孤独、神秘而痛苦、与社会格格不入从而对之进行彻底反抗,但结局都是悲剧性的,最后都成为社会的牺牲品。
因为这些人物都具有拜伦的精神色彩,故被称为“拜伦式英雄”。
6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贵族知识青年的一种典型。
一批有才华的贵族青年接受了欧洲启蒙思想和国内进步思潮的影响,对庸俗的上流社会生活感到不满和厌倦,但又摆脱不了贵族社会的习惯和偏见,不能与这个社会彻底决裂。
外国文学史经典复习资料
![外国文学史经典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f06beae1a37f111f1855b84.png)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第一章古代文学第一节概述一、古希腊文学1、古希腊—罗马文学和希伯来—基督教文学是欧洲文学的两大源头,文学史上称之为“两希”传统。
2、欧洲古代文学包括古希腊文学和古罗马文学.时间跨度主要集中在公元前9世纪到前1世纪一千多年.其中成就最辉煌者为古希腊文学,它是欧洲文学的源头;古罗马文学是在古希腊文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3、古希腊文学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主要有两大渊源:一为欧洲本土的上古文化,一为欧洲本土之外的东方文化。
4、古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学的开端。
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是《荷马史诗》。
5、赫西俄德是续荷马之后出现的第一位大诗人。
代表作是教谕诗《农作与时日》及《神谱》。
6、《农作与时日》计828行,六音步诗行写成,具有史诗的体裁,但却以现实生活为题材,是一部道德格言集和农业历书,书中有一则鹰和夜莺的寓言,这是古希腊文学中第一则动物寓言。
《农作与时日》风格清新自然,平易简洁,诗的后部以亲身体验,写出许多农村景色的生动画面,成为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农事诗》的范本。
7、《神谱》主要描写宇宙的形成和诸神的世系与斗争,其中关于宙斯和提坦神之间的斗争比较生动。
这是最早关于宇宙起源和神的谱系的系统描述,但有些学者认为本书不是赫西俄德所作。
8、萨福古希腊最杰出的抒情诗人,她被看成是诗国中的女荷马,被柏拉图称为“第十位文艺女神”。
9、品达合唱琴歌的代表,其诗多赞美神和描写体育竞技,特别是赞颂奥林匹克运动的优胜者,风格庄重凝练,辞藻华瞻,富丽堂皇,具有崇高美。
对17世纪古典主义时期的弥尔顿、歌德等有较大影响。
古希腊文学按时代可分为四个时期:1)英雄时代:公元前12世纪至前8世纪,又称“荷马时代”,如前还称“黑暗时代”、“黑铁时代”。
这一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
P15希腊神话是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是古希腊人集体创造的口头创作,是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是古希腊人最初的意识活动成果,它艺术地概括了他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表达了他们对社会不平现象的义愤,集中了他们的经验和理想,充满乐观精神。
复习资料外国文学史
![复习资料外国文学史](https://img.taocdn.com/s3/m/50454d2d0066f5335a81219a.png)
外国文学复习资料一、一、考试题型:1.选择题2.重组题 3.名词解释4.简答题5.论述题二、考试范围:1.西方文学的古代文学包括古希腊文学和古罗马文学2.与古希腊文化密切相关的两种农作物是什么?橄榄、葡萄3.记住米隆与《掷铁饼者》4.古希腊文学的分期与成就1.荷马时代(前12世纪—前8世纪)社会性质:这是古代希腊社会由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的时期。
史称“荷马时代”或“英雄时代”。
文学成就:这一时期希腊文学的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
2.古风时代(前8世纪—前6世纪)社会性质:这是奴隶制社会形成的时期,史称“古风时代”,又称大殖民时代”。
文学成就:主要是抒情诗和寓言。
3.古典时代(前6世纪末—前4世纪初)社会性质:希腊奴隶制民主制度的全盛时期。
史称“古典时期”。
雅典的民主政治日臻成熟,在伯利克利执政时代(公元前444—前429)达到了顶峰,故又称“雅典时代”。
文学成就:主要是戏剧、散文和文艺理论。
其中,戏剧成就最大,文艺理论次之。
4.希腊化时代(前4世纪末—前2世纪)社会背景:希腊在经过古典时代的繁盛后,由于各城邦之间和各邦国内部的矛盾日趋激烈而逐渐走向衰落。
文学成就:米南德的新喜剧《恨世者》《萨摩斯女子》忒奥克里托斯的田园诗。
1.5.赫西俄德《工作与时日》、《神谱》2.6.萨福:古希腊最著名的独唱抒情诗人,被柏拉图誉为“第十位文艺女神”。
被女同性恋和女性主义者奉为鼻祖。
她的名字成为英语中“Sapphic(女同性恋的)”的词源。
9.《伊索寓言》的概念10.古希腊时期最著名的文艺理论家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的主要理论著作是《理想国》,他的“灵感说”(“迷狂说”)对后来的浪漫主义文学乃至现代主义文学都有影响。
亚里士多德最重要的文艺理论著作是《诗学》,他的理论与以后的现实主义文学有密切联系。
尤其是他的悲剧理论对后世影响深远,关于悲剧的本质,他提出了著名的“过失说”,关于悲剧的社会作用,他提出了“卡塔西斯说”。
外国文学史期末复习提纲[五篇范例]
![外国文学史期末复习提纲[五篇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4174decb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8b.png)
外国文学史期末复习提纲[五篇范例]第一篇:外国文学史期末复习提纲外国文学史期末复习提纲一、填空(1分x10道)及选择题(2分x10道)1、三大悲剧家分别是: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
喜剧家是阿里斯托芬。
2、希腊早期文学的主要成就是神话和荷马史诗。
古罗马文学“黄金时代”的三大诗人是维吉尔、贺拉斯和奥维德。
市民文学中讽刺叙事诗的代表作是法国的《列那狐传奇》。
3、希腊神话的内容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
4、萨福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女诗人,柏拉图称她为“第十位文艺女神”6、荷马史诗包括《伊利昂记》和《奥德修记》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作品,前者是描写战争的英雄史诗,后者是描写海上漂流的史诗。
7、埃斯库罗斯被人们誉为“悲剧之父”,他的代表作《俄瑞斯忒亚》三部曲包括《阿伽门农》,《奠酒人》,《报仇神》,他的《波斯人》是现存希腊悲剧中唯一取材于现实生活的一部作品。
8、代表早期基督教文学最高成就的是《新约全书》。
中世纪文学主要包括教会文学、骑士文学,英雄史诗,城市文学,中世纪教会文学的主要内容是普及宗教教义。
9、中世纪骑士文学的主要体裁有抒情诗和叙事诗。
10、被恩格斯称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世纪的最初一位诗人”的是但丁。
11、《神曲》直译为《神圣的喜剧》,原题为《喜剧》,包括《地狱》《炼狱》和《天堂》三部分。
12、皮特拉克是意大利人文主义文学的先驱,他的抒情诗《歌集》是人文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他使十四行诗成为欧洲诗歌中一种新诗体,获称“桂冠诗人”。
13、薄伽丘的代表作是短篇小说集《十日谈》,宣扬“幸福在人间”,奠定了短篇小说的基础。
14、法国人文主义文学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以拉伯雷为代表的民主倾向,一种是以“七星诗社”为代表的贵族倾向。
15、西班牙的维伽被誉为“民族戏剧之父”,代表作是《羊泉河》。
16、最早的一部流浪汉小说是无名氏的《小癞子》17、塞万提斯是欧洲近代现实主义小说的先驱。
18、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哈姆莱特》《李尔王》《奥塞罗》和《麦克白》。
外国文学史复习提纲
![外国文学史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8b1cc48983d049649b66581c.png)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希腊悲剧:古代希腊的“悲剧”主要不在于悲,而在于描写严肃的事件,目的是要引起观众对剧中人物的怜悯和对变幻无常之命运的恐惧,由此使感情得到净化;悲剧中描写的冲突往往是难以调和的,具有宿命论色彩;主人公往往具有坚强不屈的性格和英雄气概,总是进行努力与抗争,却总是遭遇失败甚至毁灭。
那么造成这种不幸的根源是什么呢,既不在于人的性格上的过错,也不在于社会矛盾,而是命运,古希腊悲剧的冲突是人与命运的悲剧,叫“命运悲剧”。
2、骑士文学“骑士文学是欧洲中世纪随骑士制度的形成而出现的一种贵族文学,是世俗文学的主要成就。
反映的是骑士阶层的生活习俗和思想感情。
最发达的地方是法国,体裁有抒情诗和叙事诗(传奇),主题是冒险、宗教、爱情,代表作《破晓歌》与《亚瑟王和他的园桌骑士》。
”3、文艺复兴“13—16世纪在欧洲兴起的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
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武器,旨在摧毁旧道德,建立新道德。
促进了西方社会的发展与人的解放与自由,推动了文化艺术的繁荣,带来了道德混乱。
”4、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一种资产阶级思想体系。
提倡用人权反对神权,用知识反对蒙昧,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5、流浪汉小说“它是在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出现的一种小说形式,描写流浪汉的生活来反映社会生活,代表作《小癞子》,对欧洲后世长篇小说的发展有过深远的影响。
”6、巴洛克文学“17世纪兴起于意大利,影响整个欧洲的一种夸饰主义文学流派。
为葡萄牙语矫饰的意思。
喜欢运用奇特的比喻,夸张的词汇玩弄风雅。
反映的是贵族阶级的情趣。
”7、古典主义“17世纪产生于欧洲的文艺思潮。
以古希腊罗马文艺为典范,有‘古典主义’之称,亦称‘新古典主义’。
最兴盛的地方是法国。
是资产阶级与王权妥协的产物,以为王权服务为宗旨,注重理性,强调自我克制,遵循‘三一律’。
19世纪初被浪漫主义文学代替。
代表人物为高乃依、拉辛、莫里哀。
”古典主义的功与过:1)注重道德理性。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全)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全)](https://img.taocdn.com/s3/m/e09cd90902020740be1e9bc2.png)
名词解释1、威塞克斯小说:哈代以其故乡英国西南部农村为背景所创作的小说的总称,又称性格与环境小说,反映了19世纪中叶以来英国农村的生活,特别是反映了资本主义侵入农村之后所激起的剧烈社会变动,农民的破产、农村经济、道德、风俗等方面的变化以及人们的精神痛苦,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道德、宗教、教育制度等多有批判,有浓厚的宿命观念和悲剧气氛,代表作是《德伯家的苔丝》2、托尔斯泰主义:指在托尔斯泰的思想中,除了对现实的无情批判以外,还热切宣扬悔罪、拯救灵魂、禁欲主义、“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等观点,宣扬一种属于托尔斯泰自己的宗教“博爱”的思想。
主要内容是道德的自我完善,不以暴力抗恶,博爱。
3、忏悔贵族:他们是托尔斯泰笔下的理想主人公,贵族知识分子,作家的自传性人物。
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关于进行精神探索,探索宇宙,人类,阶级,个人的出路和人生的意义,表现了俄国民族的反思精神和作家本人的精神探索,寻找俄国出路。
代表作有尼古林卡的《自传三部曲》(《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是“忏悔贵族”的典型。
)4、社会问题剧:社会问题剧是指挪威戏剧家易卜生响应丹麦评论家勃兰克斯“文学要有生气,就必须提出问题来”的号召,用现实主义方法描写现实生活的一系列戏剧。
有十几部,著名的四大社会问题剧有《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等,他用犀利的笔锋饱含着愤激的热情,戳穿了资产阶级在道德、法律、宗教、教育以及家庭关系多方面的假面具,揭露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和荒谬。
现在也泛指反映现实社会问题,揭示社会矛盾的戏剧形式。
5、迷惘的一代: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成长起来的一代美国作家,“迷惘的一代“并非文学实体,它既无组织又无纲领,但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曾经盛行过一二十年的文学流派,它是对战后一代美国青年厌恶、恐惧战争,却又找不到出路而痛苦迷惘的集中反映,对当时的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坛产生过重要影响,代表作家有海明威。
6、冰山原则:一种文学创作理论,指的是人的语言对于人的思想的表达就好像冰山一样,只有八分之一在水上面,有八分之七在水下;意思是说人的语言是不足以表达思想的,对于作者而言,也没有必要写得太过于直露,因为读者是能读懂的。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整理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fcfda969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f8.png)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整理外国文学史是一个广阔而丰富的领域,里面蕴藏着无数动人的故事和深刻的思想。
我们今天要聊的就是一些重要的文学流派和代表作品。
通过这些,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情感和思想的多样性。
1. 古典文学的辉煌1.1 古希腊的戏剧古希腊的戏剧是文学史上的一颗明珠。
你知道的,像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这样的剧作家,他们的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上演。
希腊戏剧不仅仅是娱乐,它还探讨了人性、命运和道德等深刻问题。
比如,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王子为了逃避预言,却最终走向了不可避免的悲剧。
剧中人物的内心挣扎,让人感同身受。
1.2 古罗马的文学影响罗马文学则继承了希腊的精华,又加入了自己的特色。
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就是一个经典。
它不仅是史诗,更是罗马民族的象征。
书中埃涅阿斯的旅程,既有对故乡的思念,也有对新生活的渴望。
这种情感深深触动了读者的心。
罗马的散文和诗歌,像西塞罗和贺拉斯的作品,也展现了对哲学和政治的思考。
2. 中世纪的沉默与复兴2.1 哥特文学的神秘进入中世纪,文学的主题发生了变化。
这个时期的作品常常充满了宗教色彩。
比如,《神曲》的作者但丁,通过他的诗歌,展现了人类灵魂的救赎之路。
书中描述的地狱、炼狱和天堂,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
读起来仿佛可以感受到那种沉重的压迫感,以及对救赎的渴望。
2.2 文艺复兴的光辉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再次焕发出活力。
莎士比亚的出现,改变了整个文学界。
他的作品充满了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无论是《哈姆雷特》的犹豫与挣扎,还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情爱情,都让人无法忘怀。
莎士比亚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让读者在字里行间体会到人类最深处的感受。
3. 现代文学的探索3.1 19世纪的现实主义进入19世纪,现实主义逐渐占据了文学的舞台。
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是这一时期的代表。
巴尔扎克通过《人间喜剧》展现了当时法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人物众多,栩栩如生。
而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则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探索了个人与历史的关系。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整理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eb0654fb4693daef5ef73db1.png)
中世纪文学
第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17世纪文学
歌德
诗散
法国《罗兰之歌》(最有代表性作品)
第一章 古代文学
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寓言:《伊索寓言》
德国《尼伯龙根之歌》西班牙《熙德之歌》俄罗斯《伊戈《玫瑰传奇》
组成《地狱》《炼狱》《天堂》特点:鲜明政治性、肯定新思想、艺术成就高、意大
局限:中世纪思想偏见观念
《飨宴》《论俗语》《帝制论》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浮士德博士传》
星社)《十四行.致海伦》(龙沙)
第五章 18世纪文学(启蒙运动)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
《
第六章 19世纪初期文学
寓言
施莱格尔兄弟。
外国文学史 复习资料(整理版)
![外国文学史 复习资料(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f3ea86d15022aaea998f0f62.png)
第一章但丁但丁: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也是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神曲》用意大利俗语写成,这对于意大利文学语言以及民族语言的形成和发展都起到过重大的作用,并使得但丁超越了在他之前的一切意大利作家,成为第一位意大利民族的诗人。
早期:《新生》,抒情诗集,纪念贝阿特丽采流放初期:《飨宴》、《论俗语》流放后期:《帝制论》代表作品:《神曲》《神曲》分为三部:《地狱》、《天堂》、《炼狱》主题思想:作品的主要内容取材自意大利的现实生活,有强烈的现实性,极其广泛地反映了当时意大利的社会政治和文化方面的情况,具有百科全书的性质。
《神曲》艺术特色:(1)梦幻与写实的交融。
(2)工整与协调的结构。
采用连锁押韵式衔接、每部诗的末尾均以“群星”一词作结。
(3)象征、寓意、梦幻的手法。
维吉尔代表知识和理性;贝亚特丽齐是爱和信仰的化身;地狱:黑暗社会;炼狱:人类由黑暗走向光明必经的痛苦历程;天堂:理想境界。
作品的结构:“3”的含义(3部、33篇、3韵句)神学上的“三位一体。
”(4)运用意大利语写成,采用意大利的民歌形式,打破正统的拉丁文写法。
但丁思想在《神曲》中的两重性:作为中世纪最后一个诗人所具有的神学世界观和作为新时代第一个诗人的人文主义世界观的矛盾,既受中世纪神学观念的影响,又表现出的深刻批判精神和新思想的萌芽。
第二章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文学文艺复兴发源地:意大利佛罗伦萨文艺复兴:从14世纪至17世纪初先在意大利产生,然后在欧洲其他许多国家相继发展起来的一次思想文化运动。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
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1)用人性反对神权。
(2)用个性反对禁欲主义。
(3)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4)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流浪汉小说:是16世纪中叶,西班牙文坛上流行着一种独特的小说。
一般采用自传体的形式,以主人公的流浪为线索,以描写城市下层人民生活为中心,并且从城市下层人民的视角观察与分析社会。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特全)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特全)](https://img.taocdn.com/s3/m/3a198ec5856a561252d36f6f.png)
一、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17世纪起源于意大利,盛行于法国,19世纪初流行于欧洲各国的一种具有贵族倾向的资产阶级文学思潮。
在政治上拥护王权,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在哲学上,提倡以“自我克制”为主要内容的理性,笛卡尔的唯理主义是其哲学基础;创作理论上,模仿古人,重视规则,从古希腊、罗马文化中选取题材,遵循“三一律”原则,即要求一个剧本只能有一个情节线索,剧情只能发生在同一地点,时间不得超过一昼夜,24小时。
但又带有浓厚的宫廷色彩,有形式主义的缺陷,人物流于类型化。
其成就是多方面的,尤以戏剧最突出。
马来伯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代表人物:①高乃依: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大多取材罗马历史,充满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热情,描写具有坚强意志和高度责任感的英雄人物。
代表作:《熙德》(取材于西班牙历史,参考西班牙戏剧家卡斯特罗《熙德的青年时代》)、《贺拉斯》、《西拿》、《波利厄克特》;②布瓦洛:古典主义理论家,诗体理论著作《诗艺》,古典主义的法典,“理性”是最高的艺术准则,继承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提出理性、真、自然三位一体的主张:为了求美就要求真,也就必须模仿自然,把古代希腊罗马作家的创作经验当作永恒不变的准则,制定了各种文学体裁必须遵循的法则。
③莫里哀: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代表作家,他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传统,维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道德;在艺术上逐渐接受了古典主义的规则。
“喜剧诗人”称号;创作生涯分四个时期。
优点:基本遵循古典主义的创作法则,具有结构严谨、冲突集中、人物形象具有高度概括性的优点,喜剧来自现实生活,鲜明的民族风格。
不足:缺少变化和复杂性,借助外力解决矛盾代表作:《可笑的女才子》—嘲笑贵族沙龙—《女博士》《妇人学堂》——标志着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诞生;《伪君子》——揭露宗教伪善,主人公答丢夫,成为伪善、故作虔诚的奸徒的代名词;《唐璜》、《恨世者》——揭露贵族,不顾三一律规则;《悭吝人》——讽刺资产者的贪婪和吝啬的杰作,情节来源于古罗马喜剧家普劳图斯《一坛黄金》,主人公阿巴贡,成为吝啬鬼的代名词《乔治·唐丹》——讽刺资产阶级虚荣心—《醉心贵族的小市民》《史嘉本的诡计》—有民主倾向;《无病呻吟》—最后一个剧本④拉封丹—文艺思想、寓言故事(克雷洛夫寓言)⑤拉辛—后起的古典主义悲剧家,古典主义戏剧的最高峰。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整理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98f6c277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bc.png)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整理一、引言外国文学史是研究世界各国文学发展历程及其特点的一门学科。
通过对这门学科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学传统、文化背景以及社会历史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外国文化和文明。
本文将整理一份关于外国文学史的复习资料,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考试。
二、复习资料整理1、古代文学(1)古希腊文学:包括荷马史诗、悲剧诗人等,代表作品有《伊利亚特》、《奥德赛》等。
(2)古罗马文学:包括维吉尔、贺拉斯等,代表作品有《埃涅阿斯纪》、《歌集》等。
(3)中世纪文学:包括骑士史诗、宗教文学等,代表作品有《罗兰之歌》、《神曲》等。
2、文艺复兴时期文学(1)意大利文艺复兴:代表人物有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等,代表作品有《神曲》、《十日谈》等。
(2)西班牙文艺复兴:代表人物有塞万提斯、洛佩·德·维加等,代表作品有《堂吉诃德》、《羊泉村》等。
(3)英国文艺复兴:代表人物有莎士比亚、弗朗西斯·培根等,代表作品有《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3、17世纪文学(1)法国古典主义:代表人物有高乃依、拉辛等,代表作品有《熙德》、《悲剧喜剧》等。
(2)英国启蒙运动:代表人物有培根、霍布斯等,代表作品有《新工具》、《利维坦》等。
4、18世纪文学(1)法国浪漫主义:代表人物有夏多布里昂、雨果等,代表作品有《阿达拉》、《悲惨世界》等。
(2)英国浪漫主义:代表人物有华兹华斯、雪莱等,代表作品有《抒情歌谣集》、《西风颂》等。
5、19世纪文学(1)法国现实主义:代表人物有巴尔扎克、福楼拜等,代表作品有《人间喜剧》、《包法利夫人》等。
(2)英国维多利亚时期:代表人物有狄更斯、乔治·艾略特等,代表作品有《双城记》、《米德尔马契》等。
6、20世纪文学(1)法国存在主义:代表人物有萨特、波伏娃等,代表作品有《存在与虚无》、《第二性》等。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整理一、引言外国文学史是研究世界各国文学发展历程及其特点的一门学科。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8be993d83c4bb4cf7ecd11a.png)
一.选择和填空1.斯丹达尔,《拉辛与莎士比亚》(阐明他的现实主义文艺观点)、《红与黑》(批判现实主义的真正开端,小说原名《于连》后改为具有象征意义的《红与黑》,副标题是“一八三〇年纪事”主人公“于连”,于连的形象P254)2.巴尔扎克,代表作《人间喜剧》(作品中包含了一部封建贵族的没落衰亡史和一部资产阶级的罪恶发迹史,分为“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三大类,人物:伏加冷),《高老头》(主人公:高老头、拉斯蒂涅、鲍赛昂夫人。
情节p263至266)3.福楼拜,小说代表作《包法利夫人》(副标题“外省风俗”,人物:爱玛、包法利医生、罗道尔弗、勒乐、赖昂,情节:P273至274)4.梅里美,《卡尔曼》(《卡门》)、《高龙巴》《塔曼果》、《费得里哥》、《伊勒的维纳斯像》5.狄更斯,后期作品《艰难时世》(反映劳资矛盾)《远大的前程》(主题是金钱的腐蚀作用)《双城记》(以法国革命为背景,人物:梅尼特医生、卡尔登、代尔那,情节P290)6.陀思妥耶夫斯基,成名作《穷人》。
《罪与罚》(中心人物是穷大学生拉斯柯尼科夫,不是个寻常的罪犯,是个能制造出一套特殊“理论”的读书人,认为世界分为“平凡的人”和“超人”两类,第一类占大多数必须屈从暴力,第二类占少数,可以为所欲为,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大多数人。
)是标志他的创作走向高峰的作品,这篇小说重点是“罚”,作者对“罚”赋予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含义。
之后发表的《白痴》(主人公:公娜斯泰谢、托兹基、叶潘钦将军、笳纳、梅思金公爵,情节和人物特征P318、319)是农奴制崩溃、资本主义兴起时期贵族资产阶级日益腐化堕落、荒淫无耻的写照,最后一篇长篇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他总结性的作品(人物:老卡拉马佐夫、长子德米特里、次子伊凡、三子阿辽沙、私生子斯麦尔佳科夫--恶的化身P319至320)7.托尔斯泰,《一个地主的早晨》、《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主人公:安娜、沃伦斯基、卡列宁、奥勃朗斯基、列文、吉提P393)、《复活》(主人公聂赫留朵夫、玛丝洛娃)8.贝克特,《莫洛伊》、《马龙之死》、《无法称呼的人》(是以声音为主人公的一部后现代实验小说)9.哈代,《卡斯特桥市长》、《无名的裘德》,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副标题:“一个纯洁的女人”,主人公苔丝、亚雷、克莱、情节P376). 理查逊模式:《帕米拉》的副标题“美德有报”10.马克·吐温,成名作《跳蛙》, 早期代表作《竞选州长》,鼎盛期小说《汤姆历险记》、《哈克贝里芬历险记》(主人公:黑人吉姆、哈克)11.莫泊桑《项链》(主人公:玛蒂尔德)、《一生》(主人公:约娜、于连),代表作《漂亮朋友》(主人公:杜洛阿,具有浓烈时代色彩和鲜明的个性特征)12.左拉,《卢贡--马卡尔家族》其十三部小说《萌芽》13.劳伦斯(具有恋母情节),《儿子与情人》(主人公:保罗、威廉、瓦尔特·莫莱尔,具有双重主题:一是与弗洛伊德学说相契合的心里探索主题,一个是从属于弗氏学说的社会批判主题。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7dfd26b561252d380eb6e32.png)
一、名词解释1. 史诗:叙述与著名英雄为中心的古代重大历史事件的叙述长诗(结构宏伟、风格崇高、赋予戏剧性情节、充满幻想和神话色彩)。
2. 古希腊喜剧:把无价值的东西撕碎给人看。
对丑的、滑稽的事物和人物的摹仿。
3. 流浪汉小说(自传体):借写个人经历反映社会横断面。
以流浪为线索,写个人的不幸,是下层人的生活,讽刺挖苦贵族,感叹世道不平。
又称“饥饿史诗”。
《小癞子》4. 古希腊悲剧:产生于酒神颂歌队领队的即兴演奏。
摒弃了作为前身的萨图罗斯剧的粗俗,经改进成为一种庄重严肃的艺术。
5. 神话: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
6. 拜伦式英雄:高傲而倔强、忧郁而孤独、神秘而痛苦,与社会格格不入从而对之进行到底反抗的叛逆者英雄性格。
烫烙着拜伦思想个性气质的深刻印记。
7. 文艺复兴:借助古代精神摧毁以“神”为中心的封建的宗教意识形态,建立以“人”为中心的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新的思想文化体系。
8. 人文主义文学:以人为本的世俗文化。
提倡以人为本,区别于中世纪的以神为本。
以人为本的世界观,以人性反神性、以人权反神权、以个性解放反禁欲主义、以理性反蒙昧主义。
发展分为三个时期。
十四世纪初至十五世纪中叶为人文主义文学早期。
强调个性解放和享受世俗生活。
十五世纪下半叶至十六世纪上半叶,单纯的讴歌人的本能欲望和展示个性要求、展示思想和行动。
十六世纪下半叶至十七世纪初,社会上的一切矛盾、运动、发展乃至斗争均是由人而非精神造成的。
9.启蒙运动:欧洲先进分子在反封建强大潮流和科学文化新成就的鼓舞下,继承文艺复兴反封建反教会的战斗传统。
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整个形态、领域掀起的除旧布新的运动二、填空题1. 六大思潮:古典主义文艺复兴启蒙教育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2. 两大源流:古希腊古希伯来3. 古罗马三大伟人:维吉尔《埃涅阿斯记》贺拉斯《诗艺》奥维德《变形记》4. 二十世纪三足鼎立:现实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5. 欧洲四大里程碑:古希腊《荷马史诗》意大利但丁《神曲》莎士比亚作品歌德《浮士德》——被称为“近代圣经”。
外国文学史完整复习版
![外国文学史完整复习版](https://img.taocdn.com/s3/m/fd7c64fc844769eae109eda5.png)
----1.古典主义──17世纪产生于法国、流行欧洲达两个世纪之久的一种文艺思潮,因其以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学为典范而得名。
2.象征主义──西方现代派文学中产生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学派别。
前期象征主义形成于19世纪下半期,•代表作品为法国作家波德莱尔的《恶之花》。
3.浪漫主义——是18世纪末兴起于德国,并在19世纪初期盛行于欧美各国的一种文学思潮。
4.现代主义——是19世纪末诞生并流行于20世纪的许多文学流派的总称,前期主要包括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小说等10多种文学流派。
5. 启蒙主义——启蒙运动实质上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前新兴资产阶级向封建阶级夺权之前的一次舆论大准备。
6.后现代主义——是一场发生于欧美60年代,并于70与8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艺术、社会文化与哲学思潮。
7.流浪汉小说:流浪汉小说是16世纪中叶产生于西班牙,17、18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新的小说样式。
采用自传体的形式,以主人公流浪的经历为线索,描写下层人民的生活,并以下层人物的眼光去观察、评价各种社会现象。
8.启蒙运动:18世纪西方资产阶级及文艺复兴运动后所掀起的一场更为激烈、广泛的反封建、反教会,具有全欧性的思想文化运动。
9. 拜伦式英雄:是拜伦在他的《东方叙事诗》中塑造的主人公形象的统称,这些形象带有拜伦本人的思想性格特征。
10.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14世纪初到17世纪初,新兴资产阶级思想家打着恢复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在思想文化领域所进行的一场大规模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
11.荷马史诗:包括《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是古希腊最早的两部史诗,一般认为是吟颂诗人荷马所作,故称荷马史诗。
12.《十日谈》:是意大利作家薄伽丘的代表作,宣扬“幸福在人间”的现世理想,反对禁欲主义,用冷嘲热讽的手法揭露腐败的罗马教廷。
13.狂飙运动:18世纪70——80年代发生在德国的一场文学运动。
14.浪漫主义文学:是出现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一股文学思潮。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e307321ccbff121dd368399.png)
三、名词解释4’x4=161、什么是巴洛克文学?p65巴洛克文学是西方文艺复兴后期的一个文学流派,另外和古典主义文学和清教徒文学并成十七世纪三大文学。
它在人文主义文学运动衰落后而兴起。
它带有虚幻神秘色彩,追求生死灵肉,人生意义等终极问题!追求奇特的效果,夸张的比喻,冷僻的用典以及意象的奇峻!代表作家:意大利的马里诺,西班牙的贡戈拉,卡尔德隆,英国的约翰·多恩,德国的格里美尔斯豪森等。
巴洛克文学以表现一种病态的人生哲学以及悲观主义的情绪,管用的主题是宗教的狂热,人类在上帝面前的无能为力以及顶礼膜拜。
习惯以支离破碎的形式,表达夸张的忧郁,又用雕饰的辞藻,谜语似的比喻来玩弄风雅。
2、荷马史诗?p17《荷马史诗》是在民间口头创作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补充和修改,最后由盲人荷马加工整理而成于公元前6世纪中叶,第一次被写成文字的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
两部史诗都分成24卷,这两部史诗最初可能只是基于古代传说的口头文学,靠着乐师的背诵流传。
它作为史料,不仅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社会情况,而且反映了迈锡尼文明。
它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社会的重要史料。
《荷马史诗》不仅具有文学艺术上的重要价值,它在历史、地理、考古学和民俗学方面也提供给后世很多值得研究的东西。
3、启蒙文学p7918世纪启蒙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些启蒙文学家也是启蒙运动的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如法国的狄德罗、卢梭等。
启蒙文学是抨击社会制度、宣传革命理想的思想武器,在号召资产阶级革命,启迪人们的革命意识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启蒙文学宣传自由、平等、博爱和“天赋人权”和思想,带有鲜明的哲学性和政治倾向性。
启蒙文学家还根据政治形式的需要,创造了一些新的文学形式,如哲理小说、正剧、书信体小说、教育小说等。
启蒙文学是对文艺复兴时期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又是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先驱。
4、达尔杜弗p74莫里哀名著《伪君子》的主人公伪装圣洁的教会骗子答尔丢夫混进商人奥尔恭家,图谋勾引其妻子并夺取其家财,最后真相败露,锒镗入狱。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e9d9237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ae.png)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1、骑士文学:骑士文学史欧洲中世纪特有的一种文学现象,是世俗封建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它是骑士制度的产物。
法国是骑士制度最发达的国家,所以也是骑士文学最兴盛的地方。
骑士文学的内容主要是写骑士冒险游侠的经历或故事以及骑士与封建贵妇人之间的爱情故事。
骑士文学的体裁包括两大部分:骑士抒情诗和骑士叙事诗,其中叙事诗又被称之为“骑士传奇”。
2、“心灵辩证法”:车尔尼雪夫斯基将列夫托尔斯泰创作中独特的心理描写手法概括为“心灵辩证法”;托尔斯泰习惯于从体悟与解剖自己的心灵开始,推己及人地在作品中表现人物的心理,他善于通过描写心理变化的过程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的演变。
3、古典主义:是17世纪盛行于法国,后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学思潮,因主张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而得名。
古典主义在政治上拥护王权,强调克制个人感情,服从国家整体利益;思想上崇尚理性,艺术上,提倡模仿古代,重视规范,主张“三一律”。
三一律:是17世纪古典主义的剧本创作规则。
规定剧本情节、地点、时间三者必须完整一致。
即每剧只能有单一的故事情节,事件发生在一个地点并在一天之内完成。
4、启蒙主义文学:18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增长,反封建斗争发展,从社会历史的递变以及文学自身发展的两方面看,资产阶级都需要一种足以表现他们思想感情和理论主张的文学使其成为锐利的思想武器,于是欧洲文坛诞生了启蒙主义文学。
它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和民主性;把第三等级的资产阶级和平民作为主人公来正面歌颂;创造性地运用了多种形式的文体:正剧、哲理小说、书信体小说等。
代表作家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狄德罗等。
5、狂飙突进运动:是德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全德规模的文学运动,其名称来源于运动参加者克林格的剧本《狂飙与突进》。
“狂飙”作家们多是市民阶级出身的青年,青年歌德和席勒以其高水平的创作成为这一运动的中坚。
运动参加者反对封建枷锁,鼓吹个性,崇拜天才,主张民族统一和创作具有民族风格的文学,他们重视学习中世纪流传下来的民歌和民谣,接受卢梭“返归自然”的口号;虽不反对理性,但更强调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威廉·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
莎士比亚的文学创作戏剧39部长篇叙事诗2部十四行诗154首前期:诗歌、历史剧、喜剧时期1、诗歌叙事长诗:《维纳斯与阿都尼斯》1592《鲁克丽丝受辱记》1594《维纳斯与阿都尼(死而复生的植物神的化身)》根据罗马作家奥维德的《变形记》写成。
爱神维纳斯爱上了英俊少年阿都尼斯,后者却在打猎时丧生。
诗想象丰富、对爱与美描写细腻。
《鲁克丽丝受辱记》根据奥维德的《岁时记》而作。
美丽贞洁的罗马贵妇鲁克丽丝遭暴君塔昆儿子赛克斯图斯污辱,自杀雪耻。
诗人呼吁同情、怜悯和人道,谴责暴虐和贪欲。
这首诗的文字更繁缛纤巧。
《维纳斯与阿都尼斯》是署名出版的第一部莎士比亚著作。
各诗独立,但都围绕友谊和爱情主题《十四行诗》1592—1598 (154首)1-126:青年贵族;127-152:“黑肤夫人”;153-154:希腊古诗意译进行发挥或抒情。
诗人劝朋友美少年结婚生子使美留传世人,原谅朋友对友谊的背叛行为,努力保持他们的友谊。
他热烈地爱着水性杨花的黑女郎。
他把真、善、美看作生活的最高标准,把爱情、友谊看作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表征,强调忠诚、谅解。
在诗中也有诗人对身世,演员职业的辛酸感慨。
第66 首十四行诗集中地表现了诗人对现实不平的愤慨与绝望,这首诗可以说预示了莎士比亚以后悲剧的主题。
诗歌特征1、将真实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阿都尼斯从冥界返回)结合起来2、语言生动独特,有的诗句高雅,有的则浅显粗俗,具有白话特点“…你要点脸,‟他喊道,…快放开手,别再纠缠。
‟”3、富有诗意,用比喻、戏言、双关语(许多少女的花园,还未经播种,贞洁地切盼你那绚烂的群英)4、形式上十四行改为四四四二(彼特拉克体四四三三)2、历史剧(“莎士比亚史剧”)(10部)1590- 1591 《亨利六世》(上、中、下)1592 《理查三世》1595《理查二世》1596《约翰王》1597《亨利四世》(上篇)1598《亨利四世》(下篇)1599《亨利五世》1612 《亨利八世》代表作《亨利四世》(上、下)亨利四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英格兰国王,法兰西国王剧作展现的是国内局势动荡的画面,贵族们联合起来反叛国王,但叛乱最终被平息;王太子早先生活放荡,后来认识错误,在平定内乱中立下战功。
剧作中,历史事实和艺术虚构达到高度统一。
人物形象中以王子朋友福斯塔夫最为生动,此人自私、懒惰、畏缩,却又机警、灵巧、乐观,令人忍俊不禁。
历史剧特征:歌颂开明君主对历史罪人进行无情鞭挞对社会及其平民阶层的描绘福斯塔夫式背景(原型:欧尔卡苏)3、喜剧(10部)喜剧代表作:《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第十二夜》《仲夏夜之梦1592《错误的喜剧》1593 《驯悍记》1594《维洛那二绅士》;《爱的徒劳》1596《仲夏夜之梦》1597 《威尼斯商人》1598《温莎的风流娘儿们》1599《无事生非》1600《皆大欢喜》;《第十二夜》《仲夏夜之梦》内容;借债割肉挑匣配婚卷逃私奔地点:威尼斯贝尔蒙人物:安东尼奥巴萨尼奥鲍西娅夏洛克喜剧主题:表现爱情、友谊主题(《威》《仲》)男女主人公的身份大多的贵族化,情绪高昂,具有人文主义思想(《威》《第十二夜》)结局往往是恶人悔悟,好人宽恕(《威》《第》)喜剧浪漫风格的基本特征p911、乐观开朗基调:《仲夏夜之梦》2、女性形象:鲍西娅、奥丽维娅、薇奥拉、郝米娅3、抒情、写景:《仲夏夜之梦》中的雅典森林4、喜剧语言:中期(1593-1607)悲剧时期(10部)1593 《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1594 《罗密欧与朱丽叶》1599 《裘力斯·凯撒》1601 《哈姆莱特》1604 《奥塞罗》1605 《李尔王》;《麦克白》1606 《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1607 《科利奥兰纳斯》;《雅典的泰门》悲剧代表作《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哈姆莱特》(四大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罗米欧与朱丽叶》:“乐观主义悲剧”标志喜剧向悲剧风格的转变通过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深刻地体现了它的社会意义,即鲜明的反封建倾向。
莎士比亚把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两个人文主义思想的封建贵族青年的爱情故事写成悲剧,而且明确地把悲剧的根源归咎于陈旧的封建意识,巧妙地把爱情题材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矛盾联系起来,把批判的锋芒指向中世纪衰朽而野蛮的伦理观念,指向现实的封建势力。
《奥瑟罗》主题:爱情与嫉妒的主题、轻信与背信的主题、异族通婚的主题《李尔王》:恶性权欲毁灭人性,毁灭生活中的美好《麦克白》:心理悲剧,描写了恶性权欲使主人公麦克白走向堕落与毁灭过程中激烈的心理冲突。
悲喜剧(问题剧)1602《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战争与奸淫)1602《终成眷属》(门第与爱情)1604《一报还一报》(强权与苛政)传奇剧时期(1608-1612)1608《泰尔亲王佩里克里斯》1609《辛白林》1610《冬天的故事》1612《暴风雨》传奇剧的共同特征: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传奇故事、被饥饿情节在其发展进程中突然转向喜剧的结局、带有空想性质的乐观和积极信念、宽恕和解的主题表达等。
传奇剧的审美特色:1浪漫情节中的奇绝美2田园背景里的恬适美。
3象征结构内的和谐美。
哈姆莱特哈姆莱特人物形象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1、肯定人类的伟大2、肯定尘世生活,赞美和追求爱情哈姆莱特形象的意义•揭示了新旧交替时代尖锐的社会矛盾,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之间斗争的残酷性;•思考人生、探索人生,表现出人文主义者的理想抱负及其局限性•是欧洲文艺复兴晚期信仰失落时人们进退两难的矛盾心理的象征性表述。
哈姆莱特身上所表现的关于人性复杂、人性悖谬的思想,成了近代以来欧洲文学关于人的问题思索的基本指向。
哈姆莱特悲剧的根源•主观原因:哈姆莱特是人文主义者,也是个人主义者,他的斗争是孤军奋战,失败也就是必然的。
这是一个人文主义者的悲剧。
•客观原因:他所处的时代还没有提供先进分子必然胜利的条件,敌我力量的对比还过于悬殊,这就造成了“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
”因此,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哈姆莱特》的艺术成就1、在人物塑造上,《哈姆莱特》着重通过内心矛盾冲突的描写揭示人物的深度。
2、出于展示人物心灵世界和刻画人物性格的需要,莎士比亚十分善于运用内心独白这一艺术手段。
(“生存还是毁灭”)3、为了使人物形象达到丰富性和个性化的有机结合,莎士比亚成功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人物。
4、在情节结构上,《哈姆莱特》突出地表现出莎剧情节生动性与丰富性的特色。
5、在创作方法上,《哈姆莱特》具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重性。
莎士比亚悲剧的思想内容广泛、深刻地揭露了社会的阴暗面。
对人性作了全面、透彻的剖析,深刻揭示了权势和金钱是导致人性普遍堕落的根源,所以他热切地呼唤人性的复归。
他的悲剧,还闪耀着强烈的理想光芒,表现理想的崇高性和追求理想的执著性,表现正义力量的不可压抑和顽强抗争。
悲剧的艺术成就:1、莎士比亚悲剧具有特别悲壮的色彩。
他专写“高贵”的英雄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可悲的毁灭。
2、在形象塑造上,莎士比亚不仅将人物放在外部冲突中去描绘,而且写出了人物的内心冲突,这就体现出了形象塑造的深刻性和精致性。
3、就艺术风格而言,莎士比亚悲剧一般不把悲喜截然分开,而是在不损害悲剧基调的原则下把它们结合起来,在情节发展的进程中,让庄严中有轻松,从而达到以喜衬悲、以喜促悲的效果,并使主题蕴意得以升华。
4、意象的充分运用,构成了莎士比亚悲剧语言上的最大特色。
莎士比亚悲剧中的意象不仅是大量的、成群的,而且在每一剧中,均有一个、乃至几个主导意象,而这,则直接关系到作品主题的表达。
莎士比亚戏剧的艺术成就•体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自有戏剧以来,它的目的始终是反映自然,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给它的时代看一看他自己演变发展的模型。
通过非现实题材揭示时代精神,反映英国现实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情节的丰富性与生动性①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如“福斯泰夫式背景”。
②多条情节线索的交织,如三条为父报仇的线索。
③悲剧中的喜剧因素,达到了“崇高和卑下、可怕和可笑、英雄和丑角的奇妙的结合。
”•人物的性格化对人性的深刻理解,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在对比中突出人物的性格;通过内心独白展示人物性格。
•语言的丰富多彩①巨大的词汇量;②多样的语言形式:主要用无韵诗体写成,其中也有散文、有韵诗和抒情歌谣。
③个性化的语言:是展示人物性格发展变化的重要手段。
莎士比亚化”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戏剧创作要“莎士比亚化”。
所谓“莎士比亚化”,就是要求作家象莎士比亚那样,善于从生活真实出发,展示广阔的社会背景,给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提供富有时代特点的典型环境;作品的情节应该生动、丰富,人物应该有鲜明个性,同时具有典型意义;作品中现实主义的刻画和浪漫主义的氛围要巧妙结合;语言要丰富,富有表现力;作家的倾向要在情节和人物的描述中隐蔽而自然地流露出来。
第一节十七世纪文学概述巴罗克文学古典主义文学清教徒文学一、古典主义文学古典主义是17世纪盛行于法国,后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学思潮,因主张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而得名,实质上是资产阶级与专制王权相妥协的产物,是资产阶级凭借王权同贵族斗争的工具。
古典主义在政治上拥护王权,强调克制个人感情,服从国家整体利益;思想上崇尚理性,以唯理主义(法笛卡儿《方法论》)为哲学基础;创作上强调模仿古人,大量从古代文学中选取题材;艺术形式上对各种体裁有严格界定,如禁止混淆悲剧体裁和喜剧体裁,剧本创作须遵守“三一律”等。
古典主义的主要成就是戏剧。
代表作家有高乃依、拉辛和莫里哀等。
古典主义是二百年间欧洲文坛的重要文学流派。
古典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1、受到王权的直接干预,在政治思想上主张国家统一,反对封建割据,歌颂英明的国王,把文学和现实政治结合得非常紧密。
(莫里哀)2、宣扬理性,要求克制个人情欲。
《方法论》《熙德》《安德罗马克》3、尖锐地抨击贵族的奢侈淫逸、腐化堕落,同时也批判资产阶级的愚顽、附庸风雅和想成为贵族的心理。
(莫里哀)4、古典主义悲剧多以帝王将相、宫闱秘事为题材,继承了古希腊悲剧的传统。
喜剧、寓言和散文接触第三阶级,有较广的文学视野和较多民主精神。
古典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1、从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中汲取艺术形式和题材。
《贺拉斯》、《安》取材《伊里亚特》,费纳龙《忒勒马科斯历险记》取材《奥德修斯》2、有一套严格的艺术规范和标准。
“三一律”:“三一律”是法国古典主义作家为戏剧创作制定的一条规则,即时间、地点、情节的整一律。
“三一律”规定一出戏只能有一条情节线索,剧情只能发生在同一地点,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
“三一律”的积极作用在于使戏剧结构严谨、情节集中,冲突能迅速展开,达到高潮;但同时它又容易束缚剧作家的手脚,导致人物形象公式化、概念化,削弱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