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食用菌形态结构与分类课件

合集下载

第二章 食用菌形态结构及分类

第二章 食用菌形态结构及分类

半被果型
• 子实层形成于子实体内部,但在菌盖开展时, 界于菌盖边缘与菌柄皮层间的基础组织,即菌 盖一开始形成时就存在的内菌幕,也就是在菌 褶表面的一层膜质组织,这时或迟或早跟不上 菌盖生长速度而撕破与菌盖分离。因而子实层 在成熟前不久就暴露于外。这一类在原基时是 被果型的,通过发育而成为裸果型,即最终阶 段与真正的裸果型和假被果型相同。
菌丝的组织体——子座
子座是容纳子囊果的座 状结构,它是由拟薄壁组 织和疏丝组织聚集而成, 一般呈垫状、栓状、棍棒 状或头状。 麦角菌、冬虫夏草可形成 子座。
子实体
子实体是真菌繁衍后代的特化结构、 也是人们主要食用的部分。 ➢ 担子菌的子实体称为担子果,是产生担 孢子的部分。 ➢ 子囊菌的子实体称为子囊果,是产生子 囊孢子的结构。
担子菌子实体的发育方式
可分为四种类型: ➢裸果型 ➢被果型 ➢假被果型 ➢半被果型
裸果型
➢ 子实体从开始出现就是裸露的,不被任何组织 包裹。
➢ 木耳、银耳、鸡油菌、喇叭菌、灵芝、侧耳属 等的许多种类都是裸果型。
➢ 如平菇的子实体发育:当双核菌丝发育生长达 到生理成熟,菌丝开始扭结,逐渐形成粒状菌 蕾堆,形似桑葚称作桑葚期。几天后逐渐形成 参差不齐的短菌柄,形似珊瑚,叫做珊瑚期。 其后菌柄不断加粗,并在顶端产生菌盖,随着 菌盖生长,在菌盖腹面,菌褶逐渐形成扩大, 辐射状着生下垂,最后子实体成熟,产生孢子 弹射释放。
典型伞菌的子实体,是由菌柄、菌盖、 菌等褶部分组成的。
菌盖
菌盖又称菌帽,是伞菌子实体位于菌 柄之上的帽状部分,是主要的繁殖器官 也是主要的食用部位。菌盖是成熟子实 体的主体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对菌褶的 保护。菌盖由表皮、菌肉和菌褶(或菌 管)组成。
菌盖的形态

食用菌的生物学基础PPT课件

食用菌的生物学基础PPT课件
27
(一)子囊菌亚门

特点 种类少,经济价值高,多为野生菌。

麦角菌目、麦角菌科 — 冬虫夏草




马鞍菌科 马鞍菌属 — 马鞍菌

鹿花菌属— 鹿花菌
菌 盘菌目
羊肚菌科、羊肚菌属—羊肚菌
块菌目、块菌科、块菌属 — 块菌
28
二 主 要 种 类

根据菌丝发育 初生菌丝

的顺序和细胞 次生菌丝

中细胞核的数 三生菌丝 目
8
(1)初生菌丝


由孢子萌发形成的菌丝。

初期无隔,单细胞多核菌
体 的
丝很快生隔为多细胞单核 菌丝。


特点
菌丝细,分支少,生 长慢,生长期短,一
般不结实。
9
(2)次生菌丝

来源
两初生菌丝质配而成

特征
多细胞双核菌丝细胞壁上有锁把状突起
茯苓
菌核
子座
容纳子实体的棒 状或头状结构
12

是能产生孢子的果实体,生长于基质表面,

是食用菌的繁殖器官。
实 体 的
主要功能: 产生孢子,繁殖后代;供人们
食用。也就是通常被人们称作“菇、菌、蘑、 耳、蕈”的食用部分。


食用菌子实体的形态、大小、质地因种类
不同而异 。
13

绣球菌






猴头菌(头状)
杵状 6.瓣裂 7.菌托退化 8.带状
9.数圈颗粒状
19
主要是指担孢子

有 性 孢

食用菌形态结构与分类

食用菌形态结构与分类
八、化学鉴别
取采集或买回的可疑蘑菇,将其汁液取出, 用纸浸湿后,立即在上面加一滴稀盐酸或白 醋,若纸变成红色或蓝色的则有毒。
整理ppt
58
毒蝇鹅膏菌
整理ppt
59
整理ppt
60
毒粉褶菌
整理ppt
61
粪锈伞
整理ppt
62
大鹿花菌
整理ppt
63
粉红枝瑚菌
整理ppt
64
思考
1、菌丝体有哪些功能?菌丝和菌丝组织 体有哪些类型?
草子座
整理ppt
18
菌丝束:菌丝平行排列的绳状结构,具有输导作用。
整理ppt
19
菌核:坚硬块状物的休眠体。
茯苓菌核
整理ppt
20
菌索:形似根须状,顶端有生长点
蜜环菌 的菌索
整理ppt
21
第二节 子实体
子实体
1.概况
(1)菌盖
2.伞状子实体
(2)菌褶和菌管(子实层体)
(3)菌柄
(4)菌幕、菌环、菌托
菌丝
整理ppt
14
❖次生菌丝是食用菌菌丝存在的主要形 式。
❖食用菌生产上使用的菌种都是双核菌 丝,只有双核菌丝才能形成子实体。
❖大部分食用菌的双核菌丝顶端细胞上 常发生锁状联合
❖经过双核化的菌丝体,通常寿命很长, 可多年产生子实体,栽培上就可利用这 一点不断地向四周辐射扩伸。
整理ppt
15
返回本节
整理ppt
返5 回
(2)概况
多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质、 细胞核所组成
管状的丝状物、是由孢子萌发 伸长、发育而形成有隔菌丝。
有隔菌丝细胞中细胞核的数目 不一。含有两个核的菌丝叫双核菌 丝和三生菌丝。

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共96张PPT)

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共96张PPT)

1、菌丝生长对温度的要求
1)温度范围:5~33℃(少数除外),最高39℃,最低 2℃。 2)食用菌菌丝较耐低温:如香菇菌丝在菇木内,即使遇到 气温达-20℃仍不会冻死;一般食用菌在0℃左右都不会 死亡。低温只抑制菌丝的生长而无杀伤作用,因此常用( 0~4℃)低温方法来保存菌种。 但草菇不耐低温,不能放在0℃下保藏( 14℃) 。
,然后再形成许多隔膜,使之成为每个细胞仅有一 个细胞核的菌丝,称为单核菌丝。 即:孢子萌发→多核初生菌丝→隔膜→单核菌丝( 每个cell只含一个核)
一、形态结构
⑵双核菌丝
担子菌类食用菌中,单核菌丝仅占很短时间,两个 单核菌丝很快结合,发生质配,但不核配,形成每个细 胞内含有二个细胞核的菌丝,称双核菌丝。
一、形态结构
食用菌的形态分菌丝体和子实体两大部分。 菌丝体又称营养体,其主要功能是分解基质,吸收营养和水 分。
子实体又称繁殖体,是产生孢子,繁殖后代,可供人们食用的部分。
食 菌丝体(营养体):分解基质,吸收营养和水分。
用 菌
子实体(繁殖体):产生孢子,繁殖后代,
供人们食用。
子实体 (繁殖体)
菌丝体(营养体)
3)食用菌菌丝不耐高温:如香菇菌丝在40℃经4h, 42℃经2h,45℃经40min即会死亡。
2、子实体分化时期对温度的要求
子实体分化时期:指食用菌由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 长这一时期(即原基形成)。
子实体分化时期对温度的要求比菌丝生长的温度低些。
例如: 1)香菇菌丝生长最适温度在25℃左右,而子实体分化 在15℃左右;( 25℃, 15℃)
四极性可育率(25%):属于四极性菌类的单核菌丝,只
有Aa、Bb组合时才能亲和。因此,遗传因子为AB的只有与 ab的配对及Ab与aB配对才可亲和,可育率25%。

01第1章 食用菌的形态与分类 PPT课件

01第1章 食用菌的形态与分类 PPT课件

作 伞菌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 用
返回本 节
返回本 节
二、生活史
(一)有性繁殖 (二)无性繁殖
返回本章
(一)有性繁殖
质配
核配
同宗结合 质配 异宗结合
减数 分裂
担孢子
同宗结合
质配的两初生菌丝来源于同一个担孢子
返回本 节
异宗结合 质配的两初生菌丝来源于两个异性担孢子
返回本 节
(二)无性繁殖
概念: 不经过两性细胞的结合,由菌丝片断伸 长分支或直接产生无性孢子的过程。
锁状联合过程
③三生菌丝
是已组织化的次生菌丝
返回本 节
2. 菌丝体特殊形态
作用
适应不良环境或利于繁殖
菌索 形似根须状,顶端有生长点
菌核 坚硬块状物的休眠体
子座 容纳子实体的棒状或头状结构
返回本 节
蜜环菌 的菌索
返回本 节
冬虫夏 草子座
返回本 节
(二)子实体
1.概况
2.形态各异
3.伞状子实体
返回本 节
特点:抗逆性强、产生得快、多
菌丝片断
途径 初生菌丝
次生菌丝
菌丝体
次生菌丝 子实体
返回本 节
总生活史
返回本 节
第二节 食用菌的分类
一、分类位置 二、主要种类 三、主要毒菌
返回本章
一、在真核生物中的分类位置
分类单位
动物界

门 亚门 科


真核 植物界 生物
真菌界
粘菌门 真菌门
鞭毛菌亚门 接合菌亚门 半知菌亚门 子囊菌亚门 担子菌亚门
1.概况
产生有性孢子的肉质或胶质的 概念 大型菌丝组织体
来源 成熟的次生菌丝扭结分化而成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PPT课件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PPT课件

第二菌丝(双核菌丝)
第三菌丝(结实 性双核菌丝)
第二章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
第一节 子实体
子实体是指能产生孢子的果实体。伞菌的子实体 像一把小雨伞,一般由菌柄、菌环、菌托,菌盖、菌 褶等组成。
1、菌柄
(1)菌柄的形状 菌柄又叫菇柄,它是菌盖的支撑 部分。其形状、长短、粗细等因种类而不同,有的菌 柄较长,有的较短,有的甚至无柄。菌柄的颜色多为 白色或近白色,其形状多为圆柱状,少数为棒形或纺 锤形,还有的菌柄呈分枝状,有的基部膨大呈齐头或 圆头。菌柄中央的组成,不同的食用菌也不同,有中 实型,中空型,中松型。
第二章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
第二节 菌丝体 1、菌丝体的形态构造
食用菌的菌丝都有横隔膜,横隔膜把菌丝隔成单 核、双核或多核的构造。
担子菌的菌丝多为两个核,每个细胞都有细胞壁、 细胞核和细胞质。虽然横隔膜把菌丝隔成多细胞,但 是横隔膜中间有小孔相通,能使细胞质、细胞核和养 料互相沟通.因此仍应把其看成一个完整的机体。
第二章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
第一节 子实体
菌盖边缘的形状,各种食用菌也各不相同,有的边缘内折, 有的外翻,有的内卷,有的外卷,有的边缘平滑无条纹,有的 边缘瓣状或撕裂等等,
菌 盖 的 边 缘 特 征
第二章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
第一节 子实体
(2)菌盖的表面特征 菌盖表面大多是光滑 的,有的干燥、有的 湿润粘滑、有的有皱 纹、条纹或龟裂等, 还有的表面粗糙具有 纤毛,绒毛、鳞片等。
孢子的表面也因种不同,有的光滑,有的粗糙,表 面有小疣、小瘤、刺棱、纵条纹网纹等.
第二章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
第一节 子实体
6.子囊孢子和担孢子
孢子的形状
1、圆球形;2、卵圆形;3、椭圆形;4、星形;5、纺锤形; 6、柠檬形;7、长方形;8、肾形;9、多角形;10、棱形;

菌课件1章-形态分类-6

菌课件1章-形态分类-6

菌褶或菌管 菌盖下面,产担孢子部位 有子实层(生担孢子)
返回本 节
白灵菇菌肉
花菇菌肉
返回本 节
丝状
泡囊状
返回本 节
返回本 节
返回本 节
⑵菌柄 作用
支撑菌盖,输送养料 次要食用部位
中生
着生方式 偏生
侧生
返回本 节
中 生

侧生

返回本 节
⑶菌环和菌托
菌幕 外菌幕:包被整个幼小子实体的膜 内菌幕:菌盖和菌柄间的连接膜
返回本 节
异宗结合 质配的两初生菌丝来源于两个异性担孢子
返回本 节
(二)无性繁殖
概念: 不经过两性细胞的结合,由菌丝片断伸 长分支或直接产生无性孢子的过程。
特点:抗逆性强、产生得快、多
菌丝片断
途径 初生菌丝
次生菌丝
菌丝体
次生菌丝 子实体
返回本 节
总生活史
返回本 节
返回本 节
担孢子
菌丝片断

思考题:
1. 在自然条件下,你发现易在何时何地生长野生 食用菌,采完后还能再长出吗?为什么? 2.长时间在菇棚内操作,容易产生呼吸道 不舒服的感觉,为什么?应怎样避免?
返回本 节
本章主要参考资料
1. 杨新美.食用菌栽培学.第2章.北京:中国农业出版 社,2019
2. 张金霞.食用菌生产技术.第2章.北京:中国标准出 版社,2019
来源
孢子萌发或菌丝片断伸长分支
况 作用 吸收水分和养料,是营养器官
生长点 在菌丝尖端,向四周辐射伸展
蘑菇圈
返回本 节
(3)菌丝体的划分
基内菌丝 部位 气生菌丝
菌丝体
初生菌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延生:菌褶沿菌柄向 下延伸。如:平菇
返回本节
2 菌管
菌管可长可短,与菌柄连接的方式一 般与菌褶与菌柄连接方式相似。也有 离生、弯生、直生和延生等方式,有 的容易和菌肉剥离,菌管间也极容易 相互分离。但那些不成放射状排列而 类似菌褶的,就不容易相互分离。它 们的颜色多样,与菌管口部的颜色相 同或不相同。
1 菌褶
❖ 菌褶与菌褶间:有的有横脉连接,有 的在靠近菌柄的一端互相交织成网状等。
菌褶与菌柄连接的方式是分类重要依据之一。 通常有以下几种。
离生:菌褶不与菌柄连接, 因而在菌褶与菌柄之间有 距离。如:草菇
弯生:菌褶与菌柄连 接处稍微向上弯。如: 香菇
生:菌褶直接与菌柄连接, 向下延长,也不向上弯曲。 :红菇
返回
(3)划分
横隔
有隔菌丝 无隔菌丝
菌丝体
生长空间
基内菌丝 气生菌丝
初生菌丝
形成过程 次生菌丝(主要)
三生菌丝
内核个数:单核菌丝、双核菌 丝、多核菌丝、二倍体菌丝
返回本节
单核菌丝、双核菌丝、二倍体菌丝
返回
无隔菌丝和有隔菌丝
返回
1.初生菌丝(单核菌丝)
由孢子萌发形成菌丝。初期无隔,单细胞多核 菌丝; 很快生隔为多细胞单核菌丝。
子实体的形态、构造
菌盖
菌褶 菌环
菌柄
菌托
菌丝索
菌环
1-2.单层;3-4.双层、可滑动;5.絮状; 6.蛛网状;7- 8.破裂后附着菌盖边沿
返回
外菌幕被撑破 菌托 残留在菌柄基部发育成的
杯状、苞状或环圈状的构造
1.苞状, 2.鞘状, 3.鳞茎状, 4.杯状, 5.杵状, 6.瓣裂, 7.菌托退化, 8.带状, 9.数圈颗粒状
返回本节
菌柄
❖ 概概念:生长菌盖下面,是子实体的支持部 分,也是输送营养和水分的组织。
❖ 形形状、长短、粗细、质地等因种类不同而 各异,也因生活条件不同而有较大差异。
菌柄
❖ 着生部位:
中生 偏生 侧生
偏 生中 生
侧生
菌柄
❖ 质地:肉质、纤维质、脆骨质。 ❖ 实心或空心、光滑或有网纹、棱纹、
蜜环菌 的菌索
第二节 子实体
子实体
1.概况
(1)菌盖
2.伞状子实体
(2)菌褶和菌管(子实层体)
(3)菌柄
(4)菌幕、菌环、菌托
1.概况
概念:食用菌的繁殖器官,是由已分化的菌 丝体组成、能产生孢子的菌体或菇体
功能:生长在基质表面,可供人们食用的部 分,相当于绿色植物的果实。
形态:大小、质地因种类不同而异,大小一 般为几厘米至几十厘米,常呈伞状、喇叭状、 棒状、珊瑚状、球状、块状、耳状、片状等。
关于食用菌形态结 构与分类
食用菌的基本组成
子实体:肉眼可见部 分(易分清结构), (肉质、胶质、革质) →繁殖体(相当于高 等植物的果实。)
菌丝体:生长在基质中 的菌丝体→营养体→ 相当于高等组织化
(1)概念 (2)概况 (3)划分
1.形态
(1)概念
菌盖特点:
➢ 边缘状态多样性:全、开、内折、 外翻、内外卷、边缘延伸、边缘波状等。
菌盖特点:
➢ 形状多样性:圆、半圆、扇、匙、 肺、半球、钟、斗笠、漏斗、卵圆、圆 桶形、喇叭
菌盖特点:
➢ 表面状 态多样性: 光滑、皱纹、 条纹、龟裂、 绒毛、鳞片 等
菌盖特点:
➢ 颜色多种多样:白、黄、灰、紫、红 等。 ➢ 菌肉质地多样:肉质、胶质、蜡质、 革质。由丝状菌丝或泡囊状菌丝组成。
返回
返回
蘑菇 香菇



香菇
灵平芝菇 鸡脚菇
金针菇
猴木头耳菇 银竹耳荪
平菇 金针菇
木耳
银耳
返回本节
2.伞状子实体 菌盖
都有 菌柄 结构
菌环 部分有 菌托
返回本节
菌盖基本组成
菌盖
表皮:菌盖最外层的一层薄 壁组织 菌肉:表皮下的松软部分
菌褶:生长在菌盖下的片状物
菌盖是子实体的帽状部分,多位于菌柄上端,是人们 主要的食用部位,也是食用菌的主要繁殖部分
返回本节
2.次生菌丝
由于两条初生菌丝经过质配而形成的菌丝称 为次生菌丝或二次菌丝。
特点: 双核、多靠
锁状联合分裂, 粗壮、快、 能长子实体。
锁状联合
部位:次生菌丝顶端细胞 实质:有丝分裂 结果:菌丝伸长分支 痕迹:丝壁有突起
两核间生一突起→ 一核进入突起→双核同时分 裂→两个异性核移至前端→ 隔成2个细胞→双核 菌丝
返回本节
2.菌丝的组织化
产生原因:在不良条件或繁殖时,菌丝紧 密缠结成
作用:利于食用菌的繁殖或增强对环境 适应性。 菌核
菌根
常见种类
子座 菌索
菌丝束
子座:容纳子实体的棒状或头状结构
冬虫夏 草子座
菌丝束:菌丝平行排列的绳状结构,具有输导作用。
菌核:坚硬块状物的休眠体。
茯苓菌核
菌索:形似根须状,顶端有生长点
➢菌褶呈放射状排列,向中央连接菌柄 的顶部,向外到达菌盖边缘、子实层就 排列在褶两侧,或存在于菌管里面的周 围。
1 菌褶
❖ 形状:有宽的、窄的,三角形的。 有等长的、不等长的、分叉的等。菌 褶边缘通常完整平滑,但有呈波浪状 或锯齿状的,也有边缘粗糙有颗粒状 物的。
❖ 颜色:一般为孢 子的颜色,幼嫩时一 般是白色,老熟后变 成各种不同的颜色。
菌盖其他要点:
❖ 菌盖表面的颜色;干或湿;光滑 或粗糙;附生物是鳞片、纤毛或粉末 等特征因种而异,是进行种类鉴定的 重要依据。 ❖ 菌盖表面是否易脱落、菌肉的色、 味、有无乳汁及浓度;伤变与否以及 质地是评价产品质量的主要部分重要 依据。
返回本节
子实层体
➢子实层体是长在菌盖下面产生子实层 的部分(产担孢子部位),有的呈叶状, 叫作菌褶。有的呈管状,叫作菌管。
❖次生菌丝是食用菌菌丝存在的主要形 式。
❖食用菌生产上使用的菌种都是双核菌 丝,只有双核菌丝才能形成子实体。
❖大部分食用菌的双核菌丝顶端细胞上 常发生锁状联合
❖经过双核化的菌丝体,通常寿命很长, 可多年产生子实体,栽培上就可利用这 一点不断地向四周辐射扩伸。
返回本节
3.三生菌丝
由次生菌丝进一步发育而形成的已组织化的双核菌丝, 如菌索、菌根、菌核
什么是菌丝?
菌丝体:菌丝积聚成的菌丝群
菌丝体
菌丝
子实体
菌丝:在培养基上向各个 方向呈辐射状延伸、分支 的每一根细线,称为菌丝。
返回
(2)概况
多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质、 细胞核所组成
管状的丝状物、是由孢子萌发 伸长、发育而形成有隔菌丝。
有隔菌丝细胞中细胞核的数目 不一。含有两个核的菌丝叫双核菌 丝和三生菌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