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红细胞与血小板检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白细胞数明显增减的原因或疾病是:
(1)白细胞数减少主要见于流行性感冒、麻疹、伤寒、疟疾、布氏杆菌病、粒细胞缺乏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及结缔组织疾病等。此外,在药物过敏、应用磺胺制剂、解热镇痛剂、抗甲状腺剂、以及长期应用抗肿瘤药物等,均可引起白细胞减少。
(2)病理性白细胞数增多,包括反应性及肿瘤性两类。前者见于各种感染、中毒、出血、溶血后;后者见于白血病及各种恶性肿瘤等。
中性粒细胞是血中主要的吞噬细胞,在防御急性感染中起重要作用。它们在血液中停留时间不长,主要是进入组织中起吞噬作用。吞噬过程主要是粒细胞向被吞噬物伸出伪足,将其包裹。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系统对细菌表面起调理作用,使其易粘附于粒细胞。粒细胞包裹被吞噬物后,随即摄人胞浆,形成吞噬泡。粒细胞胞浆颗粒的溶酶体中含有许多酶(如蛋白水解酶等)和杀菌物质。从而能对吞噬体进行消化、分解,起杀菌等作用。
单核细胞具有活跃的变形运动和强大的吞噬功能,它穿出血管进入组织,逐渐转化为巨噬细胞。除能吞噬一般细菌、组织碎片、衰老的血细胞、某些寄生于细胞内的细菌(如结核杆菌等)外,还能通过吞噬抗原,传递免疫信息,活化T、B淋巴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起重要作用。
白细胞计数通常采用显微镜计数法,即将血液用稀酸稀释,使红细胞溶解后进行白细胞计数,求出每升血液内的白细胞数。也可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计数。
红细胞计数
参考范围:
男:4×1 012~5.5×1 012/L
女:3.5×1 012~5×1 012/L
新生儿:6×1 012~7×1 012/L
临床评价:
1.正常红细胞为两面微凹的圆盘形,平均直径7.2um,无核,具折光性。在血涂片上经瑞氏染色后,红细胞呈粉红色,中央着色较淡。
在电镜下所见成熟红细胞为高度分化的细胞,呈双面凹陷的圆盘状,无细胞核,仅有细胞膜包裹着大量电子密度高的血红蛋白颗粒(约占细胞重量的30%)。还可见到铁蛋白和小形亮泡。核糖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和溶酶体等细胞器已完全消失。因此成熟红细胞不能合成核酸、蛋白质和生物膜。
粒细胞起源于粒-巨噬祖细胞,从增殖动力学上可分为以下几个部份:
(1)分裂-增殖池;
(2)成熟-贮存池;
(3)循环-边缘池;
(4)组织池。
血液白细胞计数只能测知循环池中的白细胞,注射肾上腺素可动员边缘池的粒细胞人循环池。注射肾上腺皮质激素或还原尿睾酮可动员骨髓粒细胞人血引起血液粒细胞多,用此方法测定骨髓粒细胞贮备量。粒细胞从原始到成熟所需的时间约10天。
(1)核左移:杆状核和杆状核以前的幼稚细胞增多即为核左移。核左移伴白细胞总数增
多者,称为再生性左移,表示机体需要增加,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能释放大量粒细胞至外周血。常见于急性炎症,如大叶性肺炎等。核左移,但白细胞总数不增多或降低者,称为退行性左移或变质性左移,表示骨髓释放功能受抑制。常见于严重感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如伤寒、败血症等。
d.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e.其它,如猩红热、溃疡性结肠炎、X线照射后、脾切除术后、传染病恢复期等。
2)减少:多见于伤寒、副伤寒,应用肾上腺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3)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多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网细胞瘤、脾切除后以及军见的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此外,癌转移和铅、铋中毒也可见增多。
白细胞计数
参考范围:
成人:4×109~10×109/L
儿童:5×109~12×109/L
新生儿:15×109~200×109/L
临床评价:
1.白细胞是无色有核细胞,正常外周血中常见白细胞有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等五种,各种白细胞的功能不同,主要是通过吞噬和免疫功能防御感染。白细胞有结实柔韧的细胞膜,适于伸展和变形,能通过微血管及其内皮间孔到达各组织。
(4)杜勒体:中性粒细胞的胞浆中因毒性变化而保留的嗜碱性区域,呈圆形、梨形或云雾状的天蓝色或灰蓝色,直径约1~2um,是细胞发育不平衡的表现。它是胞浆局部未成熟的表现,是疾病严重的标志,有时和中毒颗粒伴随出现。
3.不典型淋巴细胞不典型淋巴细胞也称异型淋巴细胞或Downey细胞,多见于病毒感染(如EB病毒、肝炎病毒、巨细胞病毒)的外周血中(骨髓中也可见到),故曾有人不适当地叫它“病毒细胞”。其中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肺炎、带状疱疹、流行性腮腺炎、流感、风疹等较多见。
(2)分类计数区域变化:由于各种白细胞大小不同,在血片中分布不很均匀。一般体积较小的淋巴细胞在头、体部比较多,而尾部和两侧以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较多,特别是异常大的细胞常常在片尾末端出现。一般认为细胞分布在血膜片头至片尾3/4区段比较均匀,因此分类时须在体尾交界处,由血膜边缘向中央依次上下呈曲线向中间移动。
嗜碱性粒细胞无吞噬功能,颗粒中有许多生物活性物质,其中主要有肝素、组胺、慢反应物质和血小板激活因子等。在免疫反应中与IgE具有较强的结合力。结合了IgE的嗜碱性粒细胞再次接触相应的过敏原时,发生抗原抗体反应,细胞发生脱颗粒现象。继而引起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等变态反应。
淋巴细胞在机体免疫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B淋巴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转化为浆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参与体液免疫;T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被致敏后,在抗原作用下分化、增殖成具各种功能的致敏T淋巴细胞,直接杀伤抗原物质和带有抗原的靶细胞。同时合成多种免疫活性物质,在巨噬细胞协同下,参与细胞免疫。
此外在一些非病毒感染疾病,如药物所致的过敏性疾病、疟疾、弓浆虫感染以及少数细菌感染时也可见到。Downey将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异型淋巴细胞分为三型:I型(泡沫型或浆细胞样型);Ⅱ型(不规则型或单核细胞样型);Ⅲ型(幼稚型或幼淋巴细胞样型)。经研究证实病人周围血中的大多数异型淋巴细胞具有T细胞的特点。
嗜酸性粒细胞也具有变形运动和吞噬功能,能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在抗原抗体反应的部位对嗜酸性粒细胞具有很强的趋化性,特别是对速发性过敏反应和蠕虫感染的免疫反应。嗜酸性粒细胞可释放组织胺酶,抑制嗜酸性粒细胞及肥大细胞中活性物质(如组胺、5-羟色胺等)的合成和释放,或灭活这些活性物质。另外嗜酸性粒细胞膜上的Fc和C受体可与经IgG调理的蠕虫粘着,再通过酶的作用杀伤蠕虫。
(4)淋巴细胞增多与减少:
1)增多常见于中性粒细胞减少所致的相对增多。淋巴细胞绝对增多可见于:
a.某些传染病,如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结核病、水痘、麻疹、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肝炎等。
b.许多传染病的恢复期和肾移植术后发生排斥反应时。
c.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2)减少多见于传染病的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免疫缺陷病等。此外,各种中性粒细胞增多症时,淋巴细胞常相对减少。
b.中毒:如尿毒症、糖尿病、酸中毒、早期汞、铅中毒等。
c.急性出血、急性溶血和手术后。
d.恶性肿瘤、粒细胞白血病等。
e.心肌梗死和血管栓塞等。
2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减少
a.某些传染病:如伤寒、副伤寒、疟疾、布氏杆菌病,某些病毒感染如:乙肝、麻疹、流行性感冒等。
b.化学药物中毒与放射线损伤,如X线或镭照射、抗癌药物、晚期砷(或铅、汞、锑、苯)中毒等。血液病,如再障、粒细胞减少症或缺乏症等。
4.白细胞计数的影响因素很多,如生理性影响因素常有:新生儿、经期、妊娠末期、分娩、饭后、剧烈运动后、酒后、冷浴后、情绪突变时及注射肾上腺素后均增高;正常人一般下午较上午为高。此外,技术误差中的取血部位不当、稀释倍数不准、血凝集、混合悬液时产生大量气泡、充液不当、计数池内细胞分布不均、误认、仪器校正不准等,都是影响本实验准确性的因素。
(5)单核细胞增多:
1)某些细菌感染,如结核、伤寒、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
2)某些寄生虫病,如疟疾、黑热病等。
3)单核细胞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
4)许多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
3.白细胞分类计数结果的影响因素
(1)年龄变化:初生期在外周血中大量出现中性粒细胞,到第6~9日中性细胞逐渐下降至与淋巴细胞大致相等,以后淋巴细胞又逐渐增加。整个婴儿期淋巴细胞较高,可达70%,2~3岁后,淋巴细胞逐渐下降,中性粒细胞逐渐上升,至4~5岁二者相等,形成变化曲线的两次交叉。至青春期,中性粒细胞与成人相同。
2.在病理情况下,由于造血器官功能紊乱或器质性损害,各种内源或外源性刺激(微生物、化学药物、代谢性毒物)或白细胞在外周血与内脏间的分布异常,均可引起白细胞浓度数(总数)和百分率的明显改变。
(1)中性粒细胞增多与减少:
1)增多
a.急性感染或化脓性炎症:包括局部感染(如中耳炎、脓肿、疖痈、扁桃体炎、阑尾炎等);全身性感染(如肺炎、丹毒、败血症、猩红热、白喉、急性风湿热等)。
3.白细胞总数高于或低于参考范围均为异常现象。其高低又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但健康人变动的范围也很大,有时数值虽正常,但有质的异常。因此,有必要结合白细胞分类,特别是核形变化情况综合判断,这些将在白细胞分类计数和白细胞形态观察等检查工程中进一步予以阐述。
随着电子血细胞计数仪在临床上逐渐普及,一次少量采血而同时获悉多项血液检验结果。如红细胞数(RBC)、白细胞数(WBC)、血红蛋白浓度(Hb)、血小板数(PLT)、红细胞比容(压积)(Hct)、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RDW)、血小板比容(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淋巴细胞数(Lym)、淋巴细胞比例(Lym%)、单核细胞数(Mon)、单核细胞比例(Mon%)、嗜中性粒细胞数(Gran)、嗜中性粒细胞数(Gran%)等十八项指标,对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都将起到重要作用。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除WBC下降外,其它如RBC、Hct等也可明显下降,从而大大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2)核右移:核右移系指外周血内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增多的同时分5叶核以上的细胞超过3%时。这是造血功能衰退或造血物质缺乏的表现,常见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和用抗代谢药物后(如阿糖胞苷或6-巯基嘌呤等)。在疾病进行期,突然出现右移,表示预后不良,炎症恢复期也常一过性右移。
2.中性粒细胞的毒性变化
(1)中毒颗粒:中性粒细胞胞浆中出现较粗大的、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匀的黑蓝色颗粒,称为中毒颗粒。此种颗粒在电镜下为梭形或椭圆形的大颗粒,密度较大,碱性磷酸酶活性较高。被认为是颗粒发生变化所致。常见于较严重的化脓菌感染及大面积烧伤等。
(2)空泡:中性粒细胞的胞浆中出现一个或数个空泡,也可在核中出现。它是细胞受损后,发生脂肪变性的结果。常见于严重感染。在Jordan异常时则于无任何化脓菌感染等情况下,其中性粒细胞(也可累及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系)胞浆中却可持续地存在多个空泡,属家族性异常。
(3)核变性:包括核固缩、核溶解和核碎裂等情况。其临床意义同中毒颗粒及空泡形成。
白细胞分类计数
参考范围:
中性粒细胞:46%~63%
嗜酸性粒细胞:0%~5%
嗜碱性粒细胞:0%~1%
淋巴细胞:24%~47%
单核细胞:1%~7%
临床评价:
1.白细胞分类计数就是取血液制成薄的膜片,染色后根据不同的白细胞形态和染色特征加以区别,计数各类白细胞的百分率。近年来,已有自动白细胞分类计数仪问世,它利用细胞染色以电子扫描的方法,或根据白细胞的生化特点、大小和各项形态学参数,经过计算机处理,自动进行分类。
白细胞形态
在疾病的病理过程中,除白细胞总数和各类白细胞比例发生改变外,有时白细胞的形态也会发生改变。因此,观察血象中白细胞形态变化,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1.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核象是指粒细胞的成熟程度,而核象变化则反应疾病的病情发展和预后。测定外周血采成熟粒细胞(杆状核及以前各阶段)与成熟中性粒细胞比率(正常比值1:13),可将中性粒细胞核象分为左移与右移两种。
c.过敏性休克,高度恶病质。
d.脾功能亢进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2)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与减少:
1)增多:
a.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荨麻疹、食物过敏、热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过敏性肺炎等。
b.皮肤病,如牛皮癣、湿疹、疱疹样皮炎、霉菌性皮肤病等。
c.寄生虫病,如钩虫病、肺吸虫病、包囊虫病、血吸虫病、丝虫病、绦虫病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