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日本长寿企业的工匠精神——以金刚组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ide Angle
广角 |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
159
试析日本长寿企业的工匠精神
——以金刚组为例
王安琪 孙立春 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浙江杭州 311121
摘要:凭借着工匠们一代又一代的传承,日本发展出了世界上最多的长寿企业以及世界上最古老的企业——金刚组。本文总结了金刚组的历史和现状,归纳了金刚组的工匠精神,并对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出了有益的启示。关键词:长寿企业;金刚组;工匠精神;中国制造业
公元578年,金刚重光一行三人接受圣德太子的命令,从百济远渡日本,建造了日本最古老的寺庙——四天王寺,并且世代守护四天王寺,成立了世界上最长寿的企业——金刚组。每年的1月11日,金刚组都会在四天王寺举行开工仪式。对四天王寺来说,这是最为特殊的一个日子。对工匠们来说,参加这个仪式是一种莫大的荣誉。而每年的新年伊始,金刚组的当代堂主作为守护四天王寺一千余年的工匠传人,都会主持这场盛大的仪式。1400多年间,四天王寺几经波折,然而在金刚组的庇护下,平安地走过了漫长的岁月。
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能经受住时光打磨的,必是熠熠发光的金子和璀璨夺目的宝石。在市场竞争极为激烈的当今社会,企业间的竞争无异于野兽相争,在遵守市场规则下的弱肉强食早已成为业内共识。收购、合并、敲响华尔街的大钟,无数投机公司乐此不疲地重蹈前人覆辙,然而这样的投机企业终如昙花般转瞬即逝。而国土面积狭小的日本,却拥有着世界上最多的长寿企业。据不完全统计,在日本拥有百年历史的企业有2万8000多家,创业长达1000年的长寿企业也多达7家。这些长寿企业是秉承着怎样的精神和信念才能顽强生存至今的呢?本文以金刚组为例,在总结其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工匠精神对企业生存的影响和对中国制造业转型的启示。
一、金刚组的历史
异国受命于圣德太子 金刚重光建四天王寺
金刚组的历史要从四天王寺说起。公元578 年,为发展佛教的需要,圣德太子下令建造寺庙。但由于当时日本还没有能建造寺庙的工匠,圣德太子就从百济聘请了三名工匠。这三人之中就有金刚组的祖师爷金刚重光,他们建造了日本最早的官立寺庙——四天王寺。寺庙竣工后,大和和山城两名工匠被调往他地,金刚重光则接到了“从此以后由你来守护四天王寺”的命令。从此,金刚家族的每代堂主作为 “正大工职”,坚守着自己的工作岗位,守护着四天王寺。正是有了金刚组的守护,1400多年间,传统木制结构的四天王寺尽管几度陷入战乱、雷电、空袭等困境,但依然屹立于时光的洪流中。
苦于神佛分离 惨淡经营过难关
公元7世纪,随着佛教的逐渐传播,寺庙建筑业也随之兴起。金刚组在佛教兴盛时大放异彩,但后期也因灭佛运动而举步维艰。明治维新后,明治政府计划借助神道来树立天皇的绝对权威,于是下了“神佛分离令”,发起废佛毁释运动,并且在1870—1871年达到高潮。此间,许多寺庙被捣毁,佛像被破坏。当时许多寺院隶属于四天王寺,它们遭到了程度不一的破坏,四天王寺的象征——五重塔也以250日元的价格被卖掉。
唇亡齿寒,金刚组的工作也大幅减少,几乎遭受了灭顶之灾。此时,尽管金刚组经营惨淡,但第32代堂主仍然坚持“用好材料,做好东西,做好工作”的家训,凭借着好口碑,熬过了困难时期。
男堂主坟前自尽 女统领力挽狂澜
进入昭和时代,金刚组的苦难还在继续。由于第37代堂主金刚治一缺乏经营技巧,金刚组陷入了极度困难的境地。最终,金刚治一受不住压力,1932年(昭和7年)在祖先的坟前自尽。他的妻子一边抚养三个孩子,一边承担起丈夫的责任,成为第38代堂主,同时也是金刚组历史上最早的女统领。随着她积极开展工作,金刚组逐步脱离了危险。1934年四天王寺的五重塔被台风吹倒,她果敢地下了重建的命令,并于1940年完成重建工作。二战期间,金刚组为了生存,也从事过军用木箱的制造等工作。
开展现代化经营 传统与现代融合
二战前的寺庙建筑都是木结构的。战后在恢复被战火毁坏的寺庙神社时,为了防火防灾害,同时考虑到木材价格上涨,当时的建筑行业普遍采用了钢筋水泥等现代建筑方法。此时的金刚组虽然在木结构建筑上的确是巨擘,但对于新兴的水泥建筑却没有什么经验。为了赶上在水泥建筑方面突飞猛进的大建筑公司,第39代堂主金刚利隆1955年将金刚组改组为现代化的公司,引入现代化的经营模式。之后,金刚组改进了建筑方法,既不损坏木质,保留了日本建筑原来的美感,又加入了钢筋水泥的现代元素。
二、金刚组的现状
经过改革,金刚组虽然适应了新的水泥建筑方式,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为了跟其他建筑公司竞争,拼命压低自己的价格,盲目投资房地产。之后,由于日本的泡沫经济时代来临,多方因素导致地价暴跌,金刚组也因此股票崩盘,资产缩水,负债越来越大,陷入了经营困难,因此2006年被高松建筑公司收购。现在,金刚组作为高松建筑旗下的一个子公司继续经营,大多数的员工和工匠继续效力。金刚组又回到原点,专心致志于本业,即寺庙的建造与维修。
新金刚组保留了自古以来的传统组织结构,即上层有总部和堂主,内部分成多个造寺工匠小组,约5至8人为一组。 “堂主”相当于董事长一职,总部则会承接佛寺和神社的建造和修复工程,评估各造寺工匠小组能力后,给最合适的小组分派工作。金刚组内的各小组会保持各自的独立性,相互竞争,同时又会相互切磋,集体改良固有技术,共同支撑金刚组。这种内部竞争机制既有独立性又不各自为战。现在的金刚组有8
基金项目: 2017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日本工匠精神对浙江制造业转型的启示”
Wide Angle | 广角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160个小组,约120名工匠。
现如今,金刚组已成为传播日本传统文化的代言人。它和建筑对话,创造传统的细腻美,又与时俱进地学习先进技术。它不管建筑物的大小、繁易,都一心做好。它坚持传统,坚守信用,精细化操作,在日本社会有着良好的口碑。
三、金刚组的工匠精神
1400多年前的四天王寺模仿的是6世纪中国唐代的建筑,借鉴了唐代高超的建筑技术。盛世大唐的风采在异国得到传承与发扬,这离不开金刚组匠人们的坚守和肩上的那份责任感。所谓工匠,是一日一日重复着手中的工作,却不觉得单调乏味的人。因为对他们来说,工艺都是有生命的,会呼吸的。在工匠眼里,不管是一件衣服还是一栋建筑,它们都是一样的,都有生命,都是工匠心血的体现和工匠精神的外化。在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代复一代的传承中,一块块木头、一根根梁柱、一张张瓦片都有了鲜活的生命,都注入了金刚组工匠们不忘初心、不浮躁的灵魂。除了四天王寺,日本各地的寺庙神社很多都出自金刚组工匠之手。
1400余年的金刚组简直是活化石般的存在,但如果是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话,可能早已被历史埋葬。金刚组之所以如此长久,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工匠们对传统技术的扬弃,与时俱进地转型和实行技术革新。市场蓬勃发展,一味地固守寺庙建筑已不再有太大的发展空间,因此金刚组的经营范围由原来单一的寺庙建筑,发展为综合性的建筑公司。同时,考虑到防火防灾、经济实用,金刚组又改进传统的建筑方法,在传统木结构中加入钢筋水泥。这样既保留了日本建筑原有的美感,又紧跟时代潮流。金刚组的工匠精神体现在善于思考,懂得经营,既坚持传统又懂得创新,在历久弥新中不断升华。
“顾客至上”是扎根于日本文化、深入日本企业的理念,这也是金刚组工匠们的匠心所在。站在顾客的角度来思考,这已经成为了金刚组的家训。“顾客至上”也成了金刚组工匠们千年如一日地忘我工作,精益求精地磨练自身技术的精神支柱。他们比谁都精通传统的样式、技艺,因此才能根据顾客的要求,高效地提出解决方案,用更低的价格造出更高质量的建筑。金刚组的工匠精神也体现在把建筑业当成服务业,坚持“顾客至上”的原则。
四、对中国制造业转型的启示
以金刚组为代表的日本长寿企业所拥有的工匠精神,可以向社会展示一种价值观,给中国制造业提供参考和借鉴。资料显示,初创期的家族企业的平均寿命为24年,正好是创业者最年富力强的时候。而中国的第一批创业者大多出生在20世纪40~60年代,他们的企业与改革开放同生长,共进步。现在他们已经50~70岁了,有的企业创始人甚至已经超过80岁,因此新老交替和年轻人接班已经成为他们面临的最大课题。而且,在互联网的刺激、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中国制造业在面对本国竞争者的同时,也要应对更强有力的、跨境而来的竞争对手。虽然中国依靠先进技术和优秀的人才,建立起强大而健全的工业体系,制造出大量物美价廉的产品,并行销海内外,成了制造业大国,但并没有成为真正的制造业强国。在国人远渡重洋去日本买电饭煲和智能座便器,海淘盛行的当下,中国制造业应该怎样创新、转型呢?笔者以为金刚组的工匠精神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首先,中国制造业要有品牌意识和“顾客至上”的理念。
日本长寿企业如此之多,寿命如此之长,到头来离不开“信赖”二字。这份信赖源于对这个公司品牌及产品的深信不疑。因此,不追求眼前利益,树立品牌显得尤为重要。2017年5月10日是由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中国品牌日”。中国品牌日的设立,体现了国家对品牌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实施品牌战略的坚定决心。中国制造业企业要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学习金刚组为代表的日本长寿企业的工匠精神,把顾客放在首位,做精产品,对得起顾客的那份信任。
其次,中国制造业要坚持传统又懂得创新。只有新的、活的事物才有生命力,“创新”二字必须深深融入企业的骨髓里,同时又要把握好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平衡。要坚持创新,但本质的核心不能变。与日本大部分长寿企业的保守经营相比,中国的企业家更加中意于扩张,在全球化浪潮下的今天更是如此。金刚组后期投资房地产和股市,地价暴跌,资产缩水,负债巨大的惨痛教训又警戒我们,要干好本行,做精本业。
最后,中国制造业必须承担身上的那份责任感。坂本光司认为企业应该一让员工幸福,二让供应商和转包商的员工幸福,三让顾客幸福,四让当地社会幸福与活跃,五让股东幸福。在这样的幸福观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企业必然是社会性的,因此企业要做强,必须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相比业绩,要更加注重人文关怀。
早在100多年前,“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就已经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进步思想。当今,中国制造业不能固步自封,满足于制造业大国的地位,而是要向以金刚组为代表的日本长寿企业学习,借鉴他们的工匠精神,以实现转型
升级和成为制造业强国。
参考文献:
[1]赵德宇等.日本近现代文化史[M].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2]孙瑞.金刚组:日本的工匠达人[J].光彩,2013(10).
[3]周锡冰.日本百年企业的长赢基因 [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作者介绍:
王安琪(1996—),女,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152班学生;孙立春(1979—),男,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