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规范的专家共识(课堂PPT)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规范的专家共识(课堂PPT)
按发病时间分为:
①急性期———发病后 14 d 以内; ②亚急性期———发病 15~30 d; ③慢性期———发病 30 d 以后; ④后遗症期———出现 PTS 症状; ⑤慢性期或后遗症期急性发作———在慢性期或后遗症期
基础上DVT 再次急性发作。
7
介入方法
目前在抗凝治疗基础上,介入治疗DVT 的主要方法有:
①中央型或混合型急性期DVT; ②中央型或混合型亚急性期DVT; ③髂股静脉DVT 慢性期或后遗症期急性发作。
12
CDT(经导管接触性溶栓治 疗) 禁忌症
①3 个月内有脑出血和/或重大手术史、1 个月内有消 化道及其它内脏出血和/或脏器手术史;
②伴有较严重感染; ③急性期髂股静脉或全下肢DVT,血管腔内有大量
普通肝素和维生素K 拮抗剂(华法林)目前仍在临床普遍应用。 华法林对胎儿有害,孕妇禁用,推荐应用低分子肝素。 肿瘤患者伴有高凝状态,亦推荐应用低分子肝素。
21
六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 治疗规范的专家共识 (第2 版)
1
下肢静脉解剖图
2
定义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 是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异常凝结引起的疾病。
3
不良后果
患者因血液回流受阻,出现下肢肿胀、疼痛、功能障 碍,血栓脱落可引起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PE), 导致气体交换障碍、肺动脉高压、右心功能不全,严 重者出现呼吸困难、休克甚至死亡。
经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catheter directed thrombolysis,CDT)
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术(percutaneous mechanical thrombectomy,PMT)

深静脉血栓PPT课件

深静脉血栓PPT课件

形成深静脉血栓的原因
应对所有下肢大型手术病人进行一级预防.对急性下肢 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措施包括:避免术后在小腿下垫枕, 影响小腿深静脉回流;鼓励病人的足和趾经常主动活动, 并嘱其多作深呼吸及咳嗽动作;让病人尽早下床活动, 必要时穿着医用弹力袜。对术后的年老或心脏病患者。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表现及症状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早期诊断及重要 性
首先是在发病时间的判断上。由于静脉系统存在大量 的侧枝循环,早期的血栓形成并不会妨碍静脉血的顺 利回流。只有血栓蔓延到一定长度,堵塞侧枝循环近 远端开口的时候,才在临床上表现出下肢肿胀。所以 说,一般临床上出现下肢肿胀才得到诊断的病例,往 往发病时间已经超过数天。
主要影响
有的骨科病人手术做得很成功,但是术后几天一下床,竟突然死 亡。原来,患者在骨科术后发生了深静脉血栓,因血栓脱落导致 肺栓塞而殒命。一旦发生,无特效治疗。
所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英文名为DVT(deep venous thrombosis),是指静脉管腔内由于各种原因形成血凝块。深静 脉血栓及后遗症属于血管外科诊疗范围。
压力治疗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 症的治疗意义何在
下肢深静脉压力梯度变化是从上至下逐步增加的,而 压力治疗就是通过消除这种压力而达到治疗目的。常 用的压力治疗方法分为:(1)间歇性充气泵压迫治疗;(2) 带压力梯度的弹力袜。间歇性充气泵压迫治疗的效果 优于弹力袜。
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的药 物
严格意义来讲,医学上还没有治疗深静脉血栓后遗症 的有效药物。但是,在采用压力治疗的同时,辅助用 些药,可以增加治疗的效果。一般临床采用的药物有: 脉络舒通丸、爱脉朗、消脱止、迈之灵、中医中药等。
如何早期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
虽然早期深静脉血栓形成没有明显的症状,但是对于有经验 的医生来说,还是可以通过仔细的体检发现一些蛛丝马迹的。 比如,挤压小腿肚子时深部出现疼痛往往提示小腿静脉血栓 形成(医学上称为Homan征)。这是因为静脉血栓形成时周围 组织无菌性炎症的缘故,同样道理,大腿根部压痛往往提示 股静脉血栓形成。当然,一旦有怀疑深静脉血栓,就尽早检 测血液D2聚体,B超探测深静脉以明确诊断。这样,大部分 的深静脉血栓病例就可以得到早期诊断。

下肢深静脉血栓PPT课件

下肢深静脉血栓PPT课件

预防与未预防VTE的结果对比
• • • • • • • • • • • • 未预防(%) 危险因素 近端DVT 致死性PE 髋置换术 20-30 2-4 膝置换术 20-30 2-4 髋部骨折 25-35 2-4 大的创伤 20 0.5-1.0 腹部或盆腔 癌症手术 20 0.5-1.0 冠脉搭桥术 5-7 0.5 内科制动病 人年龄≥40岁 5 〈0.5 预防(%) 近端DVT 致死性PE 5 0.1-0.2 5 0.1-0.2 10 0.2-0.4 10 〈0.1 10 〈1 〈1 〈0.1 〈0.1 〈0.1
外科治疗预防PE
• DVT预防PE的传统外科治疗为腔静脉阻断术 通过 手术阻断下腔静脉预防下肢静脉栓子脱落导致PE
• 方法有手术夹、伞状装置、折叠术等
– 腔静脉阻断术后,侧支循环管径可能增大,栓子也可 通过侧支循环进入肺动脉
• 下腔静脉滤器(Vena Cava filter)的发明为预防肺 栓塞提供了一种微创治疗的选择
高凝状态
• 获得性高凝状态的原因
– – – – – – – – – – – 吸烟 妊娠 口服避孕药 激素替代治疗 肝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 抗磷脂综合征 恶性肿瘤 抗肿瘤药物 骨髓增殖性综合征 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病 炎性肠病
诊断
体征
• 深静脉血栓:腿的疼痛,肿胀和皮肤变薄 • 肺栓塞:胸痛,呼吸困难,偶有咯血
VTE的绝对危险因素和危险系数
• • • • • • • • • • Medical patients 10–20% General surgery 15–40% Major gynecologic surgery 15–40% Major urologic surgery 15–40% Neurosurgery 15–40% Stroke 20–50% Hip or knee arthroplasty, hip fracture surgery 40–60% Major trauma 40–80% Spinal cord injury 60–80% Critical care patients 10–80%

下肢静脉血栓PPT课件

下肢静脉血栓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最新
6
检查和诊断
临床医生根据DVT的临床表现均可作出初步诊 断,但要确诊该病和了解病变范围和程度 还需要 依靠下列检查方法。
1静脉造影:在诊断下肢急性DVT准确性最高,但却是一种
创伤性检查,有一定的并发症。有研究表明会导致血栓形成 或诱发深静脉血栓形成。
2血管彩色多普勒: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可了解深静脉血
❖ 开始时可予3mg,每天2次。2天后根据凝血酶原时间 (PT),或凝血酶原活性来确定维持量。
❖ 一般应使PT保持在25—30秒左右,凝血酶原活性应 为正常值的25—40%。
❖ 对于急性下肢DVT,口服抗凝药应维持3—6个月, 以防止复发。
精选ppt课件最新
15
华法令用药过量的处理
❖ 用药过量可发生出血副反应,常见的有:牙 龈出血、皮肤瘀斑、血尿、子宫出血、便血、 伤口及溃疡处出血。
影响。低剂量的低分子肝素能发挥出色的抗凝活性。 ❖ 半衰期较长,为UFH的2—4倍。 ❖ 皮下注射,可根据体重调节剂量,安全性高,即使
在门诊也安全。 ❖ 出血危险性小。
精选ppt课件最新
12
低分子肝素的用法
❖ 每10公斤体重予0.1ml腹壁皮下注射。 ❖ 持续用药7—10天。
精选ppt课件最新
13
栓形成的范围和程度,又可以测定深静脉系统血流速度的变 化。目前是深静脉血栓主要的检查方法。
精选ppt课件最新
7
治疗
❖ 抗凝治疗 ❖ 溶栓治疗 ❖ 手术疗 ❖ 介入放射治疗精选ppt课件最新
8
抗凝治疗
❖ 普通肝素(UFH): ❖ 低分子肝素(LMWH) ❖ 华法令(Warfrin)
精选ppt课件最新
精选ppt课件最新

一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例讨论ppt课件

一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例讨论ppt课件

每次100U/kg, 每12小时1次,
皮下注射
大多数患者无 需监测
出血不良反应 少,HIT发生率 低于普通肝素
华法林(维生 素K拮抗剂)
II, VII, IX, X
治疗初始常与 低分子肝素联 合使用,建议 剂量为2.5~
6.0mg/d
凝血功能的国 际标准化比值 (INR),2.0~ 3.0&1.8~2.5?
2024/2/24
2024/2/24
根据DVT发生的原因、部位、有无肿瘤等情况,DVT的长 期抗凝时间不同
一般至少3个月 伴有肿瘤或无诱因出现的近端DVT或PE、复发的VTE需要
评估出血风险,高出血风险建议抗凝3个月,低、中度出 血风险建议延长抗凝时间
在诊断为下肢DVT的最初2年内,即使经过规范的抗凝治 疗,仍有约20%~55%的患者发展为PTS(血栓后综合征), 其中5%~10%的患者发展为严重的PTS,从而严重影响患者 的生活质量[3-4]。
[4] Tick LW, Kramer MH, Rosendaal FR, et al. Risk factors for post-thrombotic syndrome in patients with a first deep
venous thrombosis[J]. J Thromb Haemost, 2008, 6(12): 2075-2081.
监测指标
不良反应
普通肝素
ATIII , Xa, IIa
起始剂量为 80~100U/kg静 脉注射,之后 以10~20U·kg1·h-1静脉泵入
部分凝血酶原 时间(APTT)为正
常对照值的 1.5~2.5倍
引起血小板减 少症(HIT), 改为非肝素抗 凝剂(如阿加曲 班、利伐沙班

深静脉血栓(DVT)PPT课件

深静脉血栓(DVT)PPT课件
12
深静脉血栓
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常见)
? (1)中央型:髂-股静脉(左侧>右侧)
(2)周围性:股静脉和小腿深静脉
13
深静脉血栓
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常见)
(3)混合型:全下肢深静脉
全下肢肿胀、剧痛、苍白、压痛,体温 升高、脉率加速,活动加重。(股白肿) 动脉痉挛,血供障碍,动脉搏动消失, 水疱,皮肤温度明显降低、成青紫色 (股青肿)
(2)预防栓塞 一般在血栓形成1~2周内发生,
且多发生在久卧开始活动时,必须警惕。
a.急性期
b.密切观察
c.抢救(高浓度吸氧6~8L/min,)
31
健康教育
深静脉血栓
(1)戒烟: (2)术后:抬高患肢30°,鼓励病人尽早活动。 (3)饮食:饮水、低脂、富含纤维素,预防便秘。 (4)适当运动: (5)避免在膝下垫硬枕、过度屈髋、用过紧的腰 带和紧身衣物。
(常用于下肢深静脉尤其髂-股静脉血栓形成不 超过48小时者。对已出现股青肿征象、即使病 情较长者,宜应行手术取栓以挽救肢体。)
27
护理措施:
缓解疼痛 基础护理 生活护理 用药护理
深静脉血栓
1.出血… .肺动脉栓塞…
并发症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28
深静脉血栓
DVT出现后的护理 ***
1. 绝对卧床休息,抬高患肢,注意保暖, 床上避免动作过大,禁止按摩患肢, 避免用力排便。
16
深静脉血栓
17
DVT
骨科手术DVT预防方法 ***
•基本预防 •机械预防 •药物预防
18
基本预防
深静脉血栓
1. 手术操作、规范化使用止血带。 2. 长期卧床病人宜常翻身、多按摩、多活动四

《静脉血栓栓塞症》课件

《静脉血栓栓塞症》课件
《静脉血栓栓塞症 》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静脉血栓栓塞症概述 • 临床表现与诊断 • 治疗与预防 • 病例分享与讨论 • 研究进展与展望
01
静脉血栓栓塞症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指静 脉内形成血栓,导致血管腔闭塞 或血液回流障碍的疾病。
分类
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 PE)。
未来发展方向与挑战
总结词
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技术瓶颈、需要克服 的难题等。
详细描述
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包括深入探究静脉血栓 栓塞症的发病机制、寻找更加有效的治疗方 法和预防措施。同时,需要克服的技术瓶颈 包括提高诊断和监测的准确性和敏感性,以 及开发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此外, 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也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 向之一。
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
预防性药物
对于存在静脉血栓栓塞症高危因 素的人群,可考虑使用预防性药
物,如小剂量阿司匹林等。
早期筛查
对于存在静脉血栓栓塞症高危因 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早期筛查
,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
04
病例分享与讨论
典型病例介绍
病例1
一位45岁男性,因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深静脉血 栓。
病例2
经验教训
总结病例中出现的错误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启示
强调预防和治疗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重要性,提高医护人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05
研究进展与展望
基础研究进展
总结词
研究方法、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方面的最新进展。
详细描述
在基础研究方面,研究者们不断探索新的研究方法,优化实验设计,提高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例如,采用基因编辑技术、高通量测序技术等手段,深入挖掘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病机制,为临床 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ppt课件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ppt课件
①红血栓 最常见,组成均匀,血小 板和白细胞散布在红细胞和纤维素内
②白血栓 由纤维素、白细胞和成层 的血小板组成,只有极少量红细胞
③混合血栓 白血栓组成头部,红血 栓和白血栓构成体部、红血栓或板层状的 血栓构成尾部
完整版ppt课件
8
5、相关因素
(1)症状取决于: 受累血管的大小和部位, 血栓的范围和性质。
完整版ppt课件
12
六 分型
下肢DVT按照部位可分为三种类型:
周围型:指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形成 中央型:指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混合型:全下肢深静脉及肌肉静脉丛内均有血栓形成
完整版ppt课件
13
分型示意图
周围型
完整中版央ppt课型件
混合型
14
七诊 断
1、临床症状、体征 2、化验检查 3、超声检查 4、MRV 5、CTV 5、介入诊断
种因素的组合,尤其是血流缓慢和高凝状 态,才可能引起血栓形成
完整版ppt课件
4
2、 外伤或手术 怀孕/剖宫产 系统性红瘢狼疮(SLE) 肾病综合征 无明显诱因
完整版ppt课件
5
三 特征
1、DVT常见于下肢,特别是左下肢
2、静脉壁损伤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促进血栓 形成
3、长期卧床、妊娠后期以及左髂总静脉被夹 在右髂总动脉和骶骨峡之间的解剖因素等可造成 血流淤滞
(2)远端静脉压高: 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远端肿胀。 交通支静脉扩张开放,浅静脉扩张。
(3)血栓: 向近心端蔓近,并发肺栓塞 向远端伸延 血栓机化/再管化/再内膜化,使管腔通畅。
(4)纤维组织收缩+瓣膜破坏 可致静脉瓣功能不全
完整版ppt课件
9
五 临床表现
1、一般表现 下肢肿胀、疼痛和浅静脉曲张:“三联”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介入治疗护理课件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介入治疗护理课件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深静脉血栓形成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 患肢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升高,严 重时可出现浅静脉曲张、肢体坏死等。
诊断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 表现和辅助检查。辅助检查包括彩色 多普勒超声、静脉造影和血液D-二聚 体检测等。
CHAPTER 02
介入治疗在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 用
监测生命体征
在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 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 血压、呼吸等,确保手术 安全。
协助医生操作
根据手术需要,协助医生 进行各项操作,确保手术 顺利进行。
用药护理
根据医生指示,协助患者 用药,并观察患者用药后 的反应。
术后护理
01
02
03
04
监测生命体征
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特别是凝血功能指标,预防术
活动与休息指导
避免长时间久坐或卧 床,定期起身活动, 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 力劳动,防止静脉内 压力骤增。
睡眠时适当垫高下肢, 减轻肿胀和疼痛。
饮食指导
多饮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降低血液粘稠度。
减少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 素的食物,促进肠道蠕动。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介入 治疗护理课件
• 介入治疗在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 • 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护理 • 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生活指导 •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控制
CHAPTER 01
深静脉血栓形成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 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阻 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的一 种疾病。
分类
根据血栓发生的部位,可分为下 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上肢深静脉 血栓形成。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护理PPT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护理PPT
液粘稠度。
多摄入富含纤维素的食 物,如蔬菜、水果等, 以保持大便通畅,避免 便秘导致腹压增高而影
响静脉回流。
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 如鱼、瘦肉等,以提供 身体修复所需的营养物
质。
生活习惯改善方案
戒烟限酒,避免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 精对血管造成损害。
适当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以促 进血液循环和静脉回流。但需注意避 免剧烈运动导致血栓脱落。
疼痛管理策略制定
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及性质,制 定个性化疼痛管理方案。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缓解疼 痛带来的焦虑和恐惧情绪。
必要时使用镇痛药物,确保患 者舒适度过术后恢复期。
并发症识别及处理方法
01
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发热、呼吸困难等可能提示并发症的症状。
02
定期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出血、感
定时翻身
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应 定时协助翻身,以防止压 疮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加 重。
逐步增加活动量方案
床边坐起
在患者能够耐受的情况下,协助 患者在床边坐起,逐渐增加坐起
的时间和次数。
下床站立
鼓励患者尽早下床站立,逐渐增加 站立的时间和次数,以促进下肢静 脉回流。
步行训练
在患者病情稳定后,指导患者进行 步行训练,逐渐增加步行距离和时 间。
术后观察与护理要点
穿刺部位出血情况观察
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血肿等异常情况。 定时检查穿刺点周围皮肤颜色、温度及感觉变化。
如有出血倾向,及时采取加压包扎等止血措施。
肢体活动度恢复情况评估
评估患者术后肢体活动度,了解血栓溶解及血管 再通情况。
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
密切观察患者步态及行走能力,预防跌倒等意外 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外伤和手术后以及一些遗传或获得性因素 均可致高凝状态
5、左髂总静脉压迫综合征
.
6
四 病理
1、主要是由于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流滞缓而发 生血栓
2、血栓与管壁一般仅有轻度粘连,容易脱落,可引 起肺栓塞
3、激发炎症反应后,血栓与血管壁粘连也可较紧密
.
7
4、静脉血栓有三种类型:
①红血栓 最常见,组成均匀,血小 板和白细胞散布在红细胞和纤维素内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球囊扩张,支架成形后,见狭窄消失, 髂静脉完全通畅
.
30
.
31
十、小结:
1、介入治疗,须配合以药物和其他辅助治疗 2、对不同部位、不同轻重和不同阶段的血栓形成宜 采用多种介入方法联合应用
.
32
.
33
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的 介入治疗
.
1
.
2
一 概要 :
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既是一个古老 的疾病,又是一个难治的疾病。介入技术 为治疗该病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方法。
.
3
二病 因
1、19世纪中期Virchow提出: 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 --静脉血流滞缓 --静脉壁损伤 --血液高凝状态 单一因素往往都不足以致病,必须是各
种因素的组合,尤其是血流缓慢和高凝状 态,才可能引起血栓形成
.
4
2、 外伤或手术 怀孕/剖宫产 系统性红瘢狼疮(SLE) 肾病综合征 无明显诱因
.
5
三 特征
1、DVT常见于下肢,特别是左下肢
2、静脉壁损伤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促进血栓 形成
3、长期卧床、妊娠后期以及左髂总静脉被夹 在右髂总动脉和骶骨峡之间的解剖因素等可造成 血流淤滞
.
13
分型示意图
周围型
中央. 型
混合型
14
七诊 断
1、临床症状、体征 2、化验检查 3、超声检查 4、MRV 5、CTV 5、介入诊断
.
15
八 介入治疗方法
1、静脉逆行插管溶栓
.
16
2、动脉插管顺行溶栓
.
17
3、逆行插管取栓
.
18
4、血管球囊成形术
.
19
5、血管支架成形术
.
20
九、下腔静脉内滤器置入预防肺栓塞
.
10
.
11
4、据下肢肿胀平面可估计血栓的上界:
小腿中部以下水肿病变在腘静脉 膝以下水肿疼痛为股浅静脉 大腿中部以下水肿为股静脉 臀部以下水肿为髂总静脉 双侧下肢水肿为下腔静脉
.
12
六 分型
下肢DVT按照部位可分为三种类型:
周围型:指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形成 中央型:指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混合型:全下肢深静脉及肌肉静脉丛内均有血栓形成
(3)血栓: 向近心端蔓近,并发肺栓塞 向远端伸延 血栓机化/再管化/再内膜化,使管腔通畅。
(4)纤维组织收缩+瓣膜破坏 可致静脉瓣功能不全
.
9
五 临床表现
1、一般表现 下肢肿胀、疼痛和浅静脉曲张:“三联”
2、严重表现 股青肿 股白肿
3、后遗症期表现 足靴区出现慢性湿疹、色素沉着、甚至淤积性溃疡等
②白血栓 由纤维素、白细胞和成层 的血小板组成,只有极少量红细胞
③混合血栓 白血栓组成头部,பைடு நூலகம்血 栓和白血栓构成体部、红血栓或板层状的 血栓构成尾部
.
8
5、相关因素
(1)症状取决于: 受累血管的大小和部位, 血栓的范围和性质。
(2)远端静脉压高: 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远端肿胀。 交通支静脉扩张开放,浅静脉扩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