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精品资料】第十二章轴对称综合复习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轴对称(全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轴对称(全章)

人教版第12章轴对称考点一:关于“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认识【知识要点】轴对称图形:如果 _____ 图形沿某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________ ,那么这个图形叫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 _____________ 。

轴对称:对于 ____ 个图形,如果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它们能完全重合,那么称这两个图形成 _________ 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例题解析】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26个大写英文字母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平行四边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___________________ 。

其中的对称轴最多,有条___________ 。

3、下列几何图形中,。

1线段G?角0直角三角形®半圆,其中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4、.图9-19 中,轴对称图形的个数是()A . 4个B . 3 个C.2个 D . 1个用9 195、正三角形有—条对称轴,正四边形有—条对称轴,正n边形有—条对称轴考点二: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知识要点】(一)性质定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点0为线段AB的中点,且P0 _ ABPA 二PB【例题分析】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黄冈)如图,在△ ABC中, AB=AC Z A=36°, 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点E,垂足为点D,连接BE则/ EBC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如图所示,/ BAC=105,若MP和NQ分别垂直平分AB和AC.求/ PAQ的度数.BC相交于点E、F,连接AF.求证:AE=AF3. (2012?常州)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 AD// BC,对角线AC的中点为O,过4. (2010?娄底)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 AD// BC, E为CD的中点,连接AE BE, BE!AE延长AE交BC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1)FC=AD(2)AB=BC+A D(二)判定定理:【知识要点】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几何语言:PA 二PB.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引申一一垂直平分线的判定要满足的条件:1、直线过线段的中点2、直线垂直于已知线段【例题分析】1. 如图,△ ABC中, AB=AC PB=PC连AP并延长交BC于D,求证:AD垂直平分BC2.如图,人。

第十二章 轴对称 复习PPT课件

第十二章 轴对称 复习PPT课件

A
B
C
D
3、点P(1,-2)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 标是__(_-_1_,-_2_) _
5
4、如图四边形ABCD是轴对称图形,BD所在
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AB=1.6cm,CD=2.3cm,
则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 B

A 3.9cm B 7.8cm C 4cm D 4.6cm
A
A
B
D
B
D
C 4题
5题 C
转化思想 分类讨论思想
3
归纳与整理
用坐标表示轴对称
轴对称图形
生 活 中 的
轴对称 性质
两个图形关于 某条直线对称

性质


判定
等腰三角形
特 殊
等边三角形
4
我思,我进步1
1、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C ) A 角 B 线段 C 任两边都不相等的三
角形 D 等边三角形
2、下列图形中,只有一条对称轴的是( C )
5、如图,∠B = ∠D BC=DC
求证:AB=AD
6
6、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100°, 底角为_____
7、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6cm,腰比 底长2cm,则腰长为_______
8、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3cm,另一边
长为8cm,则它的周长是

的垂直平
分线, △BCE的周长为26cm, D
求BC的长。
E
B
C7
9、如图,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
∠ACB=90°,点D为BC的中点,DE⊥AB,
垂足为点E,过点B作BF∥AC交DE的延长线
于点F,连接CF,
(1)求证:AD ⊥CF

初中数学第十二章复习

初中数学第十二章复习
证明:∵ AD平分∠CAE , ∠CAE =120° ∴ ∠1= ∠2= 60° ∵ AD//BC ∴ ∠B= ∠1= 60° ∠C= ∠2 = 60° ∴ ∠B= ∠C= 60° ∴△ABC 为等边三角形
E A
1 2
D
B
C
等边三角形性质的推论: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 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 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要求: 会作一个简单图形关于 一条直线对称的图形。
(1)作已知图形关于已知直线对称的图形的一般步骤 : 1、找点 (确定图形中的一些特殊点)
2、画点 (画出特殊点关于已知直线的对称点)
3、连线
(连接对称点)
A
B
C
A’
C’ C’
B’
(2)轴对称变换的特征:
1、由一个平面图形可以得到它关于 一条直线对称的图形,这个图形与原 图形的形状、大小完全一样; 2、新图形上的每一点,都是原图 形上的某一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 3、连接任意一对对应点的线段 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B
CD是AB的垂直平分线, 点P在CD上,则PA=PB
D
练习二: 1、如右图, AD是线段 BC的垂直平分线,则有 哪些等量关系呢? AB=AC ,DB=DC,BE=EC ___________________ B
A D EA C
2、如右图△ABC中, D AC=16cm,DE为AB的 垂直平分线, △BCE的 周长为26cm,求BC的长。B
A 3.9cm B 7.8cm A B C 3题 D C 4cm D 4.6cm
归纳: 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 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对称轴是任何 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垂直平分线的定义: C 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 P 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 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A 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O

第12章_轴对称单元复习课件(人教版)

第12章_轴对称单元复习课件(人教版)

23
2.如图,已知△ABC中,AB=AC,AF是BC边的中 线,D是BA延长线上一点,E在AC上,且AD=AE. 求证:DE⊥BC.
24
3.如图,已知AB=AD,∠BAD=60°, ∠BCD=120°,延长B到E,使CE=CD, 连结DE.求证:BC+DC=AC.
25
26
例1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观察下面的国旗,是轴对
称图形的是( C ) A.加拿大、韩国、乌拉圭 B.加拿大、瑞典、澳大利亚 C.加拿大、瑞典、瑞士 D.乌拉圭、瑞典、瑞士
加拿大
韩国
澳大利亚 乌拉圭
瑞典
6 瑞士
例2 小明照镜子的时候,发现T恤上的英文单词在镜子中呈
现“ A C ”的样子,请你判断这个英文单词( A B D )
D
5
∵ △ABD 、 △BCE是等边三角形
E
3
∴ AB=DB, ∠1= ∠2=60° 从而有 ∠3= ∠1=60°
F
4 1 2
G C
在△ABF和△DBG中
∠3= ∠1
∠4= ∠5 AB=DB ∴ △ABF≌ △DBG ∴BF=BG
A
B
1.如图,在△ABC中,BP、CP分别是∠ABC和 ∠ACB的平分线,且PD//AB,PE//AC,求 △PED的周长 .
例3 哪一面镜子里是他的像?
7
例4 如图,要在街道旁修建一个奶站,向居民区A、B提
供牛奶,奶站应建在什么地方,才能使从A、B到它的 距离相等? M B 居民区 B
P A L N
居民区 A
街 道
8
例5 如图,△ABC中,∠BAC=120°,若DE、FG分别
垂直平分AB、AC,△AEF的周长为10cm,求∠EAF的 度数及BC长。 解:∵ ∠BAC=120°

第十二章 轴对称知识点归纳

第十二章  轴对称知识点归纳

第十二章轴对称知识点归纳一、轴对称图形1. 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如果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

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这时我们也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

2.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与另一个图形完全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又叫做对称点3、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把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轴对称。

★4.轴对称的性质①关于某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②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③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④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二、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性质1.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也叫中垂线。

★性质 2.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判定: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三、用坐标表示轴对称小结: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y轴对称的点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等点(x, 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点(x, 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2.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这个点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四、(等腰三角形)知识点回顾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①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

★②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等边对等角)证明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或证明同一个三角形中的两角相等。

③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三线合一)2、等腰三角形的其他性质:①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且等于45°②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只能为锐角,不能为钝角(或直角),但顶角可为钝角(或直角)。

第十二章轴对称(复习课)

第十二章轴对称(复习课)

二、等腰三角形的应用
例1: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为 和8,则等腰三角形的周 :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为6和 , 长____________; 等于30° 例2:已知等腰三角形 :已知等腰三角形ABC的∠A等于 °,请你求出其余 的 等于 两角。 两角。 练习1: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 练习 :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100°,它的顶角的度数是 ___________。 。 练习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比另一个内角的 倍少 练习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比另一个内角的2倍少 30 °,求这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 求这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 练习3: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 练习 :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6cm,一腰上的中线把这个 , 三角形的周长分为两部分,这两部分之差是3cm,那么这 三角形的周长分为两部分,这两部分之差是 , 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是___________。 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是 。
一、相关概念
4、等腰三角形 、 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做 另一条边叫做底边,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 腰,另一条边叫做底边,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底边与腰的 夹角叫做底角。 夹角叫做底角。 5、等边三角形 、 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轴对称
(复习课) 复习课 复习
一、相关概念
1、轴对称图形 、 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 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 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叫做对称轴。 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叫做对称轴。 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 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 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 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3、轴对称变换 、 由一个平面图形得到它的轴对称图形叫做轴对称变换。 由一个平面图形得到它的轴对称图形叫做轴对称变换。

八年级数学上册_第十二章《轴对称》总复习课件_新人教版[1]

八年级数学上册_第十二章《轴对称》总复习课件_新人教版[1]
A E D F
B
C
G
20.如图,∠A=80°,BD=BE,CD=CF,求 ∠EDF的度数
A
E
F
B
D
C
21.已知:△ABC中,∠ABC的平分线BO与外角 ∠ACD的平分线CO相交于O,过O作BC的平行线 交AB于E,交AC于F. ①请根据上述已知条件画出图形.
②是否存在等腰三角形?
③EF与BE、FC有什么关系? E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知识回顾: 1、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轴对称图形
A
轴对称
A'
图形
B
A
B
C
C'
B'
区别
(1) 轴对称图形是指 (一个 ) (1)轴对称是指(两个)图形 具 有特殊形状的图形, 的位置关系,必须涉及 只对( 一个 ) 图形而言; ( 两个 )图形; 不一定 (2)对称轴( ) 只有一条 (2)只有( 一条)对称轴. 如果把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 分成两部分,那么这两个图形 就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 如果把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 拼在一起看成一个整体,那 么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9.如图, ∠ABC、∠ACB的平分线相 交于F,过F作DE//BC交AB于D,交AC于E, 若AB=9cm, AC=8cm,则△ADE的周长是 多少? A AB=AD+DB=AD+DF
D
B
F
E
C
AC=AE+EC=AE+EF
10.如图,ΔABC中,AB=AC,AE=AD, 则DF⊥CB,为什么?
(1)
(2)
练习6:填空题:1.
在⊿ ABC中,已知AB=AC,且
∠A=20° 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级初二学科数学版本人教新课标版课程标题第十二章轴对称综合复习编稿老师陈孟伟一校李秀卿二校林卉审核王百玲一、学习目标:1. 总结本章所学的轴对称、轴对称变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知识;2. 培养学生用轴对称的观点认识线段的中垂线、角的平分线、等腰三角形等几何图形;3. 归纳总结本章学习过程中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重点:将所学知识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并能综合运用。

难点:通过归纳总结解题思想和方法,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点分析:中考对本章的要求是通过具体实例识别轴对称、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和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识别,并能运用其性质解答实际问题。

从中考试题来看,本章知识以基础题为主,题型多以填空题、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也有简单的作图题和解答题。

等腰三角形图形的折叠与拼图和轴对称性质的应用是中考的热点题型。

知识点一:轴对称的应用例1. 已知AOB α∠=,P 是AOB ∠内一点,分别作点P 关于,OA OB 的对称点',''P P 。

(1)求证:'''2P OP α∠=;(2)若P 点在AOB ∠外,其他条件不变,那么(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轴对称的性质。

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或者轴对称图形在对称轴两侧的部分是“一模一样”的,严谨地说就是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度相等、对应面积相等、对应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等等。

解答过程:(1)如图(1)所示,当点P 在∠AOB 内部时,连接OP ',P P 关于OA 对称,则OA 垂直平分'P P∴'OP OP =,OA 平分'P OP ∠∴'2P OP AOP ∠=∠,同理可证''2POP BOP ∠=∠∴''''''2()22P OP P OP POP AOP BOP AOB α∠=∠+∠=∠+∠=∠=(2)如图(2)所示,当点P 在AOB ∠外部时,结论还成立。

由(1)的证明可知,'2POP POA ∠=∠,''2POP POB ∠=∠∴''''''2()22P OP POP POP POB POA AOB α∠=∠-∠=∠-∠=∠=解题后的思考:此题的第(2)小题是一个开放性问题,需要我们用运动的观点来认识它,点P 从角的内部运动到了角的外部,有些量和位置关系发生了改变,但有些量和位置关系没有改变,大家一定要仔细研究。

例2. 如图,,A B 两点在直线l 的两侧,在l 上找一点C ,使C 到,A B 的距离之差最大。

思路分析:此题的突破点是作点A (或点B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A (或'B ),作直线'A B (或'AB )与直线l 交于点C ,把问题转化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

解答过程:如图所示,以直线l 为对称轴,作点A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A ,作直线'A B 与直线l 交于点C ,则点C 即为所求。

理由如下:在直线l 上找异于点C 的一点'C ,连接,','','CA C A C A C B 。

因为,,'A A 关于直线l 对称所以,l 为线段'AA 的垂直平分线,则'CA CA = 所以,''CA CB CA CB A B -=-= 又因为,'C 在直线l 上 所以,'''C A C A =。

在''A BC ∆中,''''C A C B A B -< 所以,'''C A C B CA CB -<-。

解题后的思考:利用轴对称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通过比较来说明极值问题是常用的一种方法。

小结: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是本章的一个重点,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理解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学习轴对称变换不但要会画一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图形,还要通过简单的图案设计,确定最短路线等。

知识点二:等腰三角形的综合运用例3. 已知:如图,ABC ∆中,90ACB ∠= ,30BAC ∠= ,ABE ∆和ACD ∆都是等边三角形,F 为BE 中点,DF 交AC 于M 。

求证:AM MC =。

思路分析:从结论出发,要证明AM MC =,只要证明M 是AC 的中点。

但是又由于ACD ∆是等边三角形,所以也可以证明DM 是∠ADC 的平分线或△ACD 的高线。

从条件出发,要使用条件“ABE ∆是等边三角形,F 为BE 中点”,自然想到连接AF 。

于是很容易从直观上发现ABF ∆和ABC ∆关于直线AB 对称,于是可以试着证明它们全等,实际上也能够证得,接着可以得到AF AD =。

在ADF ∆中,由于AF AD =,所以要证明AM FD ⊥,只要证明AM 是顶角平分线或底边中线即可。

解答过程:连接AFABE ∆是等边三角形,F 为BE 中点 ∴⊥AF FB ,130∠= 又 230∠=∴12∠=∠在∆ABF 与ABC ∆中 9012⎧∠=∠=⎪∠=∠⎨⎪=⎩ AFB ACB AB AB ∴△ABF ≅△ABC (AAS ) ∴AF AC =ACD ∆是等边三角形 ∴AC AD =,60MAD ∠= ∴AF AD =1230∠=∠= ,60MAD ∠=∴FAM DAM ∠=∠在FAD ∆中,AF AD =,FAM DAM ∠=∠∴AM FD ⊥又 ACD ∆是等边三角形 ∴AM MC =解题后的思考:分析问题经常采用“两头凑”的办法。

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我们可以将要证明的垂直,转化为证明角平分线;或者将要证明的中点,转化为证明垂直;或者将要证明的角平分线,转化为证明中点等等。

这样方法就很多、很灵活了。

例 4. 如图,已知:ABC ∆中,AB AC =,在AB 上取点D ,在AC 延长线上取点E ,使BD CE =。

连接DE 交BC 于点G 。

求证:DG GE =。

思路分析:题目中,条件“ABC ∆是等腰三角形”能推出许多性质,但和其他条件不能结合起来;条件“BD CE =”也推不出有价值的结论。

从结论入手,我们回忆有哪些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再结合线段,DG GE 的位置关系,排除用线段中垂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办法,我们想到可以利用全等三角形来进行证明。

但是以,DG GE 为边的BDG ∆和CEG ∆显然不全等,需要我们构造全等三角形。

由要证明的“DG GE =”,再考虑到对顶角等位置关系,我们可以仿照“倍长中线”的辅助线作法,得到此题的辅助线作法:过D 作腰AC 的平行线,这样可构造DFG ∆和CEG ∆全等。

解答过程:证法1:过点D 作DF //AC ,交BC 于点F 则GDF GEC ∠=∠,DFB ACB ∠=∠AB AC =∴B ACB ∠=∠,则B DFB ∠=∠ ∴DB DF = BD CE = ∴DF CE =在DGF ∆与EGC ∆中 FGD CGE GDF GEC DF CE ∠=∠⎧⎪∠=∠⎨⎪=⎩ ∴DGF EGC ∆≅∆(AAS ) ∴DG EG =证法2:过点E 作EF //AB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F 则BDG FEG ∠=∠,B F ∠=∠AB AC =∴B ACB ∠=∠,则F ACB ∠=∠ 又 ACB ECF ∠=∠ ∴F ECF ∠=∠ ∴CE EF = BD CE =∴BD EF =在BDG ∆与∆FEG 中 BGD EGF BDG FEG BD EF ∠=∠⎧⎪∠=∠⎨⎪=⎩∴∆≅∆BDG FEG (AAS ) ∴DG EG =解题后的思考:本题的证明方法不少于10种,其规律是通过等腰ABC ∆的底角相等转化为新的三角形(如证法1中的BDF ∆)的边相等;本题在推证,DG GE 为对应边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寻找等边的条件是一个难点,也是本题最易出错的地方,如果误以DB CE =为条件,则推证时就会出现错误。

小结: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可以将边相等、角相等、垂直、中点、角平分线等条件相互转化,从而使得我们的推理更加方便和灵活。

知识点三:分类讨论的思想例5. 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 ,则顶角是( ) A.60B.120C.60 或150D.60 或120思路分析:根据题目条件画出图形,然后结合图形进行推理计算,但要注意的是一腰上的高线的垂足是落在另一腰上,还是落在另一腰之外,需要分类讨论。

解答过程:题中未画出图形,实际上可分为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两种情况,需分情况讨论。

如图(1),当等腰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时,在ABC ∆中,AB AC =,BD AC ⊥于点D ,30ABD ∠= ,则903060A ∠=-= 。

如图(2),当等腰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时,在ABC ∆中,AB AC =,BD AC ⊥交CA 的延长线于点D ,30ABD ∠= ,则120BAC ∠= 。

故选D 。

解题后的思考:本题易忽视三角形的形状而造成漏解。

小结:我们分析问题时必须全面思考,如果情形不止一种,那么就需要分情况逐一讨论,以防漏解。

分类讨论是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在后续的数学学习中会经常用到。

知识点四:方程的思想例6. 如图,ABC ∆是等腰三角形,AB AC =,分别向ABC ∆外作等边三角形ADB 和等边△ACE 。

若DAE DBC ∠=∠,求ABC ∆三个内角的大小。

思路分析:条件“DAE DBC ∠=∠”中,60DAB DBA CAE ∠=∠=∠= ,而只有,BAC ABC ∠∠未知;另一方面,BAC ABC ∠∠是等腰三角形中的两个内角,利用三角形内角和能找到它们的联系。

因此,我们设定其中一个角为未知数,就可以用这个未知数表示另一个角,最后利用条件“DAE DBC ∠=∠”列出方程,从而可以求解。

解答过程:设BAC x ∠=在ABC ∆中,AB AC = ∴ABC ACB ∠=∠又 180BAC ABC ACB ∠+∠+∠=∴2180x ABC +∠= ,故1902ABC x ∠=-ADB ∆和ACE ∆均为等边三角形 ∴60DAB DBA CAE ∠=∠=∠= DAE DBC ∠=∠∴1606060902x x ++=+-解得,20x = ,于是190802ABC x ∠=-=即ABC ∆三个内角的大小分别为20,80,8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