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痕迹现场勘查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工具痕迹检验_图文
![工具痕迹检验_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bd08f1e376a20029bd642dbe.png)
1、因外力作用而引起的客体内各质点 间的相互作用力的改变量简称内力。 2、应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内力。
第二章 工具痕迹的形成
二、造痕体(工具)
(二)工具的特征 1 、外部特征:式样、规格、牌号、凸凹特征; 2 、特征的来源:
①生产加工(机械加工、手工加工) ②使用过程(崩损、磨损、缺角等) ③自然腐蚀(铁锈等) 3 、特征的稳定性:特征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其重 要特征相对稳定不变的性质。
按切削角度的不同可分
为:
ɑ
ɑ
(1)直刺切;
(2)斜刺切;
第五节 刺切痕迹
二、刺切痕迹的分类 根据造痕工具的不同可分为: 1、切痕:砍切工具发挥劈作用; 2、刺痕:刺切工具发挥劈作用。
第五节 刺切痕迹
三、切痕 包括砍、切、剁等动作所形成的 刀背
痕迹。 工具:刃口较长。
刃侧
1、常见工具结构
契角 刀刃
第二节 打击痕迹
一、碰撞作用 工具与客体在一定
距离内瞬间接触而 产 生的破坏作用。
由于接触时间很短 ,冲击载荷作用明显 。
第二节 打击痕迹
二、现场常见打击类型
第二节 打击痕迹
二、现场常见打击类型
1、正打:凹痕面积最大,深度最浅; 2、斜打:反映工具的局部特征,有时形成
擦划线痕; 3、掠打:接近于平行方向打击,形成擦划
第二章 工具痕迹的形成
三、承痕体(被破坏客体) (一)类型:
1 、金属客体: 2 、木质客体: 3 、人的肌体和骨质客体: 4 、其他(玻璃、橡胶、塑料、皮革、 纺织物、土质等)
第二章 工具痕迹的形成
三、承痕体(被破坏客体) (二)客体机械性能与痕迹反映:
弹性与塑性、强度、刚度、硬度 韧性、脆性等
第二章 工具痕迹的形成
二、造痕体(工具)
(二)工具的特征 1 、外部特征:式样、规格、牌号、凸凹特征; 2 、特征的来源:
①生产加工(机械加工、手工加工) ②使用过程(崩损、磨损、缺角等) ③自然腐蚀(铁锈等) 3 、特征的稳定性:特征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其重 要特征相对稳定不变的性质。
按切削角度的不同可分
为:
ɑ
ɑ
(1)直刺切;
(2)斜刺切;
第五节 刺切痕迹
二、刺切痕迹的分类 根据造痕工具的不同可分为: 1、切痕:砍切工具发挥劈作用; 2、刺痕:刺切工具发挥劈作用。
第五节 刺切痕迹
三、切痕 包括砍、切、剁等动作所形成的 刀背
痕迹。 工具:刃口较长。
刃侧
1、常见工具结构
契角 刀刃
第二节 打击痕迹
一、碰撞作用 工具与客体在一定
距离内瞬间接触而 产 生的破坏作用。
由于接触时间很短 ,冲击载荷作用明显 。
第二节 打击痕迹
二、现场常见打击类型
第二节 打击痕迹
二、现场常见打击类型
1、正打:凹痕面积最大,深度最浅; 2、斜打:反映工具的局部特征,有时形成
擦划线痕; 3、掠打:接近于平行方向打击,形成擦划
第二章 工具痕迹的形成
三、承痕体(被破坏客体) (一)类型:
1 、金属客体: 2 、木质客体: 3 、人的肌体和骨质客体: 4 、其他(玻璃、橡胶、塑料、皮革、 纺织物、土质等)
第二章 工具痕迹的形成
三、承痕体(被破坏客体) (二)客体机械性能与痕迹反映:
弹性与塑性、强度、刚度、硬度 韧性、脆性等
工具痕迹鉴定(课堂PPT)
![工具痕迹鉴定(课堂PPT)](https://img.taocdn.com/s3/m/c64c578e76eeaeaad0f3300b.png)
10
5、切割痕迹: 一次切削作 用使承受客 体形成两个 断口,两个 截面,每个 断口上的断 面多呈向一 侧倾斜状, 当切割较厚 的金属时, 切壁和切出 口长出现线 条状痕迹。
11
12
三、工具痕迹的提取方法 1、照相法 2、实物提取法 3、制模法 A、硅橡胶制模法 B、石膏提取法 C、橡皮泥提取法 D、硬塑料制模法 E、醋酸纤维素薄膜提取法 F、易熔金属制模提取
工具痕迹鉴定
1
目的:工具痕迹是盗窃、抢劫、杀人案件中最 常出现 的一种痕迹,对于认定案件的性 质,确定犯罪嫌 疑人是一种重要的物证, 通过学习要求掌握几种主要工具痕迹的特 征,鉴定的基本方法。
重点:工具痕迹中静态印压痕迹和动态线条 痕迹的特征,以及几种主要工具区别于其 他工具痕迹的特点。
2
一、工具痕迹的概念、特点及成痕要素 (一)工具痕迹概念与特点
16
思考题: 1、工具痕迹的概念、特点及成痕要素 2、工具痕迹的分类 3、动态线形痕迹和动态线形痕迹的特征 4、几种常见工具痕迹区别于其它痕迹的主要
特点 5、工具痕迹检验步骤
17
13
五、工具痕迹的分析
(一)推断工具的种类 1、根据平时掌握的工具结构、形态分析判断 2、结合发案地区、单位可能有的工具进行分析判
断 3、根据现场上多处出现的工具痕迹进行分析判断 4、结合现场上的其他痕迹综合分析 (二)根据工具痕迹推断罪犯应具备的条件 1、推断作案人的职业 2、推断作案人的体力、身高和习惯
4、切割工具:对客体实施破坏时,切割工具起到切 割作用,主要有菜刀类、钢锹类、匕首类等
5、割削工具:对客体实施破坏时,割削工具起切削
作用,主要有锯类、锉类工具等。
4
二、工具痕迹的分类与特征 (一)工具痕迹的分类 1、按造型体和承受客体的接触方式,可分为动态
5、切割痕迹: 一次切削作 用使承受客 体形成两个 断口,两个 截面,每个 断口上的断 面多呈向一 侧倾斜状, 当切割较厚 的金属时, 切壁和切出 口长出现线 条状痕迹。
11
12
三、工具痕迹的提取方法 1、照相法 2、实物提取法 3、制模法 A、硅橡胶制模法 B、石膏提取法 C、橡皮泥提取法 D、硬塑料制模法 E、醋酸纤维素薄膜提取法 F、易熔金属制模提取
工具痕迹鉴定
1
目的:工具痕迹是盗窃、抢劫、杀人案件中最 常出现 的一种痕迹,对于认定案件的性 质,确定犯罪嫌 疑人是一种重要的物证, 通过学习要求掌握几种主要工具痕迹的特 征,鉴定的基本方法。
重点:工具痕迹中静态印压痕迹和动态线条 痕迹的特征,以及几种主要工具区别于其 他工具痕迹的特点。
2
一、工具痕迹的概念、特点及成痕要素 (一)工具痕迹概念与特点
16
思考题: 1、工具痕迹的概念、特点及成痕要素 2、工具痕迹的分类 3、动态线形痕迹和动态线形痕迹的特征 4、几种常见工具痕迹区别于其它痕迹的主要
特点 5、工具痕迹检验步骤
17
13
五、工具痕迹的分析
(一)推断工具的种类 1、根据平时掌握的工具结构、形态分析判断 2、结合发案地区、单位可能有的工具进行分析判
断 3、根据现场上多处出现的工具痕迹进行分析判断 4、结合现场上的其他痕迹综合分析 (二)根据工具痕迹推断罪犯应具备的条件 1、推断作案人的职业 2、推断作案人的体力、身高和习惯
4、切割工具:对客体实施破坏时,切割工具起到切 割作用,主要有菜刀类、钢锹类、匕首类等
5、割削工具:对客体实施破坏时,割削工具起切削
作用,主要有锯类、锉类工具等。
4
二、工具痕迹的分类与特征 (一)工具痕迹的分类 1、按造型体和承受客体的接触方式,可分为动态
工具痕迹现场勘查37页PPT
![工具痕迹现场勘查37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67b652e1561252d380eb6eee.png)
工具痕迹和嫌疑工具上的微量物质提供工 具使用范围、环境、场所等信息,同时 微量物质容易被犯罪嫌疑人所忽视。随 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检测仪器的现代化 使得我们充分利用微量物质为侦查提供 线索。
微量物质甚至痕量物质在现场遗留的量一 般都很少,现场勘查时一般需要借助放 大镜和人造光源发现。
3 01.05.2020
工具的规格型号特征主要指痕迹所反映 出的关于工具相关部位的长度、宽度、 弧度、厚度、特定的几何形态、光滑 程度等。
具有相同功能的工具通过规格型号加以 区别,在现场勘查时,可以通过测量 上述特征,查阅相应的工具手册确定 工具的规格型号。
⒉工具表面的凹凸结构特征
工具表面的凹凸结构,有些属于工具自 身固有的结构或零部件,有些是商标、 符号、装饰纹路等。
工具表面的凹凸结构出现在静态痕迹的 痕迹底部。在动态痕迹中,大而明显 的凹凸结构以线条方式出现,如在痕 迹形成过程中出现停顿,就有可能出 现静态痕迹反映。
19
01.05.2020
⒊工具的规格型号特征
㈠使用工具的相似性 ㈡破坏对象的相似性
㈢手段、方法、习惯、技能、技巧方面的 相似性
7 01.05.2020
三、分析作案人的特点 ㈠分析犯罪嫌疑人的技能技巧 无论使用什么工具,都存在熟练性(技能)
和技巧性的问题。从生疏到熟练,从熟 练到掌握技巧需要有一个实践过程。使 用工具的熟练程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在痕迹中反映出来。
凹陷状痕迹中的痕止缘能较好地反映工 具接触部位的形态结构。但在痕起缘, 由于作用力大小、方向以及工具自身 结构上的变化,可能与工具实际的形 态结构有较大的出入,痕迹越深,差 别越大。
线条状痕迹一般很难反映工具接触部位 的形态结构。观察时要尽量借助动态 过程中的静态瞬间留下的凹陷痕迹分 析。
犯罪现场勘查现场痕迹的发现与提取教培课件
![犯罪现场勘查现场痕迹的发现与提取教培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5831f4b0b4e767f5bcfce2e.png)
弹壳一般掉在射击点的附近,应以射击点为圆 心,以5米左右为半径去寻找弹壳。如果是远距 离射击,就要根据弹着点的位置来分析子弹飞 行的方向、大致距离,再沿其飞行方向进行寻 找。有条件的可以运用磁铁、金属探测器和其 他仪器寻找。
(二)射击弹壳的提取
发现弹壳后应及时提取,用软布或软纸包好后 放入纸袋内,并注明发现的时间、地点和编号, 及时送技术部门检验。
犯罪现场勘查
第十二章 现场痕迹的发现与提取
教学目的:掌握现场手印的发现和提取方法; 掌握现场足迹的发现和提取方法;掌握现场工 具痕迹的发现和提取方法;掌握现场qiang弹痕 迹的发现和提取方法。 教学重点:现场手印、足迹的发现和提取
❖ 第一节 现场手印的发现与提取 ❖ 第二节 现场足迹的发现与提取 ❖第三节 现场工具痕迹的发现与提取 ❖第四节 现场qiang弹痕迹的发现与提取
第一节 现场手印的发现与提取
一、现场手印的发现 (一)发现手印的重点部位 1.现场中心部位 2.现场的出入口及其周围 3.作案人可能接触的物体 4.作案人遗留在现场上的各种物品
(二)发现手印的方法 1.物理方法 2.化学方法 二、提取手印的方法 (一)提取实物 (二)制模 (三)复印 (四)照相
赤 脚 印
成窜脚印
鞋印
脚印提取
第三节 现场工具痕迹的发现与提取
一、现场工具痕迹的发现 (一)发现工具痕迹的重点部位 1.作案人选择的入口 2.作案的侵害对象 3.现场遗留物 4.作案逃跑路经地 5.藏赃和埋尸地点
(二)发现工具痕迹的方法
寻找发现工具痕迹要正确运用自然光和 其他光源,从不同的方向、角度进行观 察,尤其以小角度侧光照相为主,以增 加反差。在肉眼观察的基础上,再用放 大镜观察寻找细小的痕迹。
(二)射击弹壳的提取
发现弹壳后应及时提取,用软布或软纸包好后 放入纸袋内,并注明发现的时间、地点和编号, 及时送技术部门检验。
犯罪现场勘查
第十二章 现场痕迹的发现与提取
教学目的:掌握现场手印的发现和提取方法; 掌握现场足迹的发现和提取方法;掌握现场工 具痕迹的发现和提取方法;掌握现场qiang弹痕 迹的发现和提取方法。 教学重点:现场手印、足迹的发现和提取
❖ 第一节 现场手印的发现与提取 ❖ 第二节 现场足迹的发现与提取 ❖第三节 现场工具痕迹的发现与提取 ❖第四节 现场qiang弹痕迹的发现与提取
第一节 现场手印的发现与提取
一、现场手印的发现 (一)发现手印的重点部位 1.现场中心部位 2.现场的出入口及其周围 3.作案人可能接触的物体 4.作案人遗留在现场上的各种物品
(二)发现手印的方法 1.物理方法 2.化学方法 二、提取手印的方法 (一)提取实物 (二)制模 (三)复印 (四)照相
赤 脚 印
成窜脚印
鞋印
脚印提取
第三节 现场工具痕迹的发现与提取
一、现场工具痕迹的发现 (一)发现工具痕迹的重点部位 1.作案人选择的入口 2.作案的侵害对象 3.现场遗留物 4.作案逃跑路经地 5.藏赃和埋尸地点
(二)发现工具痕迹的方法
寻找发现工具痕迹要正确运用自然光和 其他光源,从不同的方向、角度进行观 察,尤其以小角度侧光照相为主,以增 加反差。在肉眼观察的基础上,再用放 大镜观察寻找细小的痕迹。
精品课程工痕课件
![精品课程工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fb8b7a6a76e58fafab003fd.png)
第二节 凹陷痕迹
凹陷痕迹及其形成 凹陷痕迹的分类 凹陷痕迹的特征
一、凹陷痕迹及其形成
1、概念:
工具在被破坏客体法线方向施力 后,承载客体与工具接触部位发生相 对塌陷后形成的塑性变形。 表现形式为承载客体局部 向内的塌陷。
2、形成条件:
接触部位:面 接触状态:相对静止 硬度:工具>承载客体 塑性:承载客体具备
③自然中形成的特征 A.自然锈蚀 B.特殊气体腐蚀 C.保管磕碰
加工特征
使用中形成的特征
3、承载客体 1)工具痕迹的载体 2)固态物质 3)多为障碍物或目的物 4)分类:金属、木质、土质、人体组织
5)反映性:指工具痕迹上的特征与工 具上相应部位特征的一致性
*影响因素 强度、硬度、塑性、韧性、干湿性、 吸湿性等
第四章 工具痕迹检验
工具痕迹概述 凹陷痕迹 线条痕迹 现场工具痕迹的勘验 现场工具痕迹的分析 工具痕迹鉴定
第一节 工具痕迹概述
工具痕迹的概念 工具痕迹的形成要素 工具痕迹的分类 工具痕迹的作用
一、工具痕迹的概念
1.定义 工具痕迹是指犯罪嫌疑人持械破坏
或侵害客体时在接触部位引起的塑性变 形。
3.结构
痕起缘:形痕初始阶段工具轮廓线与被
破坏客体表面的交线。
痕止缘:终止形痕时工具周边与被破坏
客体已破坏表面的交线。
痕壁: 形痕中间阶段工具在被破坏客
体纵向上的运动轨迹。
痕底: 终止形痕时工具与被破坏客体已
破坏表面的正交面。
凹陷类痕迹的结构
二、凹陷痕迹的分类
撬压凹陷痕迹 打击凹陷痕迹
a.γ的改变实质:线痕质量的变化及线痕总宽 度的改变。
b.γ 对总宽度的影响:γ =90°时,线痕最宽, 凸凹线条状特征能真实反映工具接触部位凹凸 点的形状、间距。 γ ﹥90°或γ﹤90°时, 总宽度变窄、间距减小。
工具痕迹检验_《刑事科学技术》课件
![工具痕迹检验_《刑事科学技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ae7ff5777232f60ddcca190.png)
三、擦划痕迹 当硬度较大的工具压入承受体表面, 并沿承受体表面滑移时,留下的线条状 痕迹为擦划痕迹。 在实际现场勘查中,擦划痕迹通常 伴随其他痕迹同时出现,是一种非常重 要的痕迹形态。 由于作用力的大小、方向,工具的接 触角度发生变化可以引起擦划痕迹变化, 因而会给分析和鉴定带来很大的困难。
四、钳剪痕迹 钳剪痕迹是工具从承受体的两侧同时 作用,达到分离客体的目的。 在塑性比较好的客体上,被分离客体 的断端能够反映出工具的咬合角、咬合间 隙以及钳剪刃上的凹凸点在分离面上划切 形成的擦划线条。 钳刃和剪刃由于结构不同,锋利程度 不同,所形成的断头一般容易区别。
第三节 工具痕迹现场勘查
一、工具痕迹的提取 (一)照相提取 (二)提取原物 (三)制作工具痕迹模型 1.软塑料制模 2.硬塑料制模 3.硅橡胶制模 (四)用AC纸提取擦划线条痕迹
二、工具痕迹分析 (一)分析案情 根据工具痕迹结合其他痕迹分析整个 作案过程及案件性质。 (二)分析工具种类 根据工具痕迹中反映出工具的功能、 结构、尺寸大小、局部的具体形态、遗 留物等多种信息,结合技术人员所掌握 的经验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四)来复线痕迹的倾角 (五)来复线痕迹中的小线纹
二、设计弹壳上的痕迹 (一)击针痕迹 (二)后膛痕迹 (三)弹膛痕迹 (四)拉壳勾和抛壳挺痕迹
第三节 枪弹痕迹现场分析 一、分析现场洞孔是否为弹孔 二、分析发射枪支种类 三、分析子弹的出入口 四、分析子弹的射击方向和角度 五、分析射击距离 六、分析案件性质
第二节 常见工具痕迹形态及特征
一、撬压痕迹 (一)撬压痕迹形成 撬压是利用杠杠省力原理,使用工具分 离或破坏承受体,达到作案目的。 (二)撬压痕迹特点 伴随每次撬压,在承受体上留下工具对应 重点和支点部位的痕迹。
第四节 工具痕迹检验.ppt
![第四节 工具痕迹检验.ppt](https://img.taocdn.com/s3/m/c2b7836d0b1c59eef8c7b4ac.png)
线条痕迹的种类特征和个别特征
种类特征是线痕的基本轮廓与形态。 个别特征是单一凸线或凹线的具体结构与形态。 线条痕迹中质量好的特征是:粗大的,明显的, 连贯的凸凹线。
二、工具与客体的接触关系
(三)两类痕迹的性质、结构 2.凹陷状痕迹
承痕体在工具的法向力作用下,使其与工具相接触的 部位发生塌陷而形成的凹陷状变形。 以凸凹坑丘的形状反映工具上的特征。 痕迹与工具凸凹象相反。
预先备带、就地取材 一般用途工具、业用途工具、特殊工具、替代工具
被破坏客体(承痕体) 作用力
(二)工具痕迹的形成
2.工具痕迹特征
指工具外部结构特征,如工具的形状、结构、加工 花纹、局部特征等。 生产加工特征:手加工、机加工 使用特征:如磨损、缺口、崩刃等特征 保管存放特征:氧化腐蚀特征,如锈迹等; 附着物特征
承痕体具有通过痕迹可以反映再现工具与客体接触部位工 具上有何特征的能力。 承痕体的组成成分,结构类型对工具能否在其表面或内部 形成痕迹,形成痕迹的质量好坏有较大的影响。 影响工具痕迹形成的因素主要有承痕体的塑性、硬度、弹 性、脆性等。
(三)工具痕迹的特点
特定性:某一工具与其他任何工具都有绝对的区别。 立体性:属于塑性形变。 稳固性:痕迹形成后较稳定,不易破坏。 复杂性:痕迹形成受外在因素影响,变化大。 多发性:在犯罪现场出现率高。 附着物和遗留物多
(四)工具痕迹检验在侦查工作中的作用
工具痕迹检验是指刑事技术人员运用现代科学知 识和同一认定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工具痕迹的形成和 分类、工具痕迹特征、现场工具痕迹的发现和提取、 工具痕迹分析和鉴定的理论和方法,为侦查和审判提 供线索和证据的一门应用技术。
推断工具种类,突出侦查重点 分析痕迹形成,确定事件性质 根据痕迹反映,揭露伪造现场 利用工具痕迹,提供串案依据 根据行为技巧,判定犯嫌特点 认定作案工具,提供诉讼证据
《工具痕迹检验》课件
![《工具痕迹检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bbbd4b3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b6.png)
制定并推广工具痕迹检验的标准 化操作流程,确保检验过程的规
范性和科学性。
培训与交流
加强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工 具痕迹检验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术 水平。
跨学科合作
加强与相关学科领域的合作,引入 其他领域的先进理论和方法,提升 工具痕迹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感谢观看
THANKS
线条痕迹、凹陷痕迹、整体分离痕迹。
按形成方式分类
静态痕迹、动态痕迹。
常见工具痕迹的特点
01
02
03
04
打击痕迹
多呈现凹陷状,反映工具接触 部位的形状和大小,多见于金
属、木质等硬性客体。
切削痕迹
多呈现线条状,反映工具切削 面的形状和大小,多见于金属
、塑料等硬性客体。
锯锉痕迹
多呈现凹陷状或线条状,反映 工具锯锉面的形状和大小,多 见于金属、木质等硬性客体。
微观分析法
通过观察和测量工具痕迹的形状、大小、 深度、方向等宏观特征,分析工具的接触 部位、运动轨迹和施力情况。
利用放大镜、显微镜等设备观察工具痕迹 的微观特征,如表面划痕、磨损等,推断 工具的材质、硬度等信息。
物理分析法
化学分析法
通过物理实验和检测,如硬度测试、金相 分析等,获取工具痕迹的物理属性,为比 对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VS
详细描述
螺丝刀撬压痕迹通常表现为凹陷或凸起, 可以根据痕迹的位置、形状、深度等特征 ,判断出使用螺丝刀的类型和规格。同时 ,还可以根据撬压痕迹的方向、角度和力 度,推断出作案人的用力方向、动作习惯 等信息。
案例四:钳子剪切痕迹的检验
总结词
钳子剪切痕迹是犯罪现场中常见的工具痕迹 之一,通过对痕迹特征的分析,可以推断出 作案工具的类型和作案人的行为特征。
范性和科学性。
培训与交流
加强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工 具痕迹检验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术 水平。
跨学科合作
加强与相关学科领域的合作,引入 其他领域的先进理论和方法,提升 工具痕迹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感谢观看
THANKS
线条痕迹、凹陷痕迹、整体分离痕迹。
按形成方式分类
静态痕迹、动态痕迹。
常见工具痕迹的特点
01
02
03
04
打击痕迹
多呈现凹陷状,反映工具接触 部位的形状和大小,多见于金
属、木质等硬性客体。
切削痕迹
多呈现线条状,反映工具切削 面的形状和大小,多见于金属
、塑料等硬性客体。
锯锉痕迹
多呈现凹陷状或线条状,反映 工具锯锉面的形状和大小,多 见于金属、木质等硬性客体。
微观分析法
通过观察和测量工具痕迹的形状、大小、 深度、方向等宏观特征,分析工具的接触 部位、运动轨迹和施力情况。
利用放大镜、显微镜等设备观察工具痕迹 的微观特征,如表面划痕、磨损等,推断 工具的材质、硬度等信息。
物理分析法
化学分析法
通过物理实验和检测,如硬度测试、金相 分析等,获取工具痕迹的物理属性,为比 对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VS
详细描述
螺丝刀撬压痕迹通常表现为凹陷或凸起, 可以根据痕迹的位置、形状、深度等特征 ,判断出使用螺丝刀的类型和规格。同时 ,还可以根据撬压痕迹的方向、角度和力 度,推断出作案人的用力方向、动作习惯 等信息。
案例四:钳子剪切痕迹的检验
总结词
钳子剪切痕迹是犯罪现场中常见的工具痕迹 之一,通过对痕迹特征的分析,可以推断出 作案工具的类型和作案人的行为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工具痕迹分析
一、确定工具痕迹 ㈠区分动物形成的痕迹 ㈡区分自然现象形成的痕迹 ㈢区分案前案后形成的痕迹
二、 利用工具痕迹串并案件
串并案件是根据同一人和同一伙人在多个 案件现场出现共同的特性而将这些案件 合并起来侦查。
可以用来串并案件的特性很多,在工具痕 迹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㈠使用工具的相似性
微量物质甚至痕量物质在现场遗留的量一 般都很少,现场勘查时一般需要借助放 大镜和人造光源发现。
⒈用火棉胶醋酸异戊酯溶液提取 ⒉用AC纸提取 ⒊剥脱法提取 ⒋抖动法提取 三、记录现场工具痕迹 工具痕迹现场记录作为现场记录的一部分,
一般应记录 ⒈工具痕迹遗留数量及其位置;
⒉ 工具痕迹的大致形状; ⒊工具痕迹提取的方法、数量; ⒋工具痕迹和其它痕迹之间的关系等。 四、工具痕迹保存处理 ⒈用涂油法防止材料锈蚀; ⒉用捆扎法防止材料散乱; ⒊容易腐败的物体低温冷冻保存
分析工具的种类有利于分析作案的手段 和方法,串并案件,给侦查提供线索,缩 小侦查范围,是现场分析的一项重要内容。
分析工具种类,不仅要求技术人员掌握 材料力学方面的基本知识,而且要熟 悉一般工具的工作原理、结构、功能、 使用方法及其痕迹;能够根据工具痕 迹推断工具作用原理,进而分析工具 的结构。
㈠用于分析工具种类的特征
四、 利用工具痕迹分析伪造现场
工具痕迹与犯罪行为之间有很强的关 联性,因此犯罪嫌疑人常常利用工具痕迹 伪造现场,达到转移视线、嫁祸于人的目 的。但由于伪造现场的本质是伪造一个并 不存在的过程,使得现场痕迹物证与犯罪 行为之间的关联性相互矛盾。现场勘查时, 技术人员就是根据现场各种物证能否与事 物运动变化的内在规律相吻合来分析现场 是否伪造。
㈡分析犯罪嫌疑人持械习惯
持械习惯反映了人们的生理特点。多数人是 右手持械,少数人是左手持械。使用左手 还是右手可以通过作用力大小、方向和作 用点进行分析。习惯用右手的人在环境条 件限制下也可能用左手,但动作的协调性、 作用点的准确性以及力度大小等方面都会 出现异常情况。
㈢分析犯罪嫌疑人的体力强弱与身材高低
如出现锯、锉、钻痕迹的地方却找不 到相应的碎屑;在门、窗、柜等物 的缝隙处在关闭状态下无法接触到 的部位出现痕迹等。
㈢工具痕迹大与小的矛盾
大与小的矛盾,是指为完成某一目的 用工具形成的痕迹明显过大或过小。 主要反映在伪造的进入现场的通道 上。
㈣工具痕迹内外方向上的矛盾
内外方向上的矛盾,是指工具痕迹所显示 力的方向与形成痕迹的目的不相符和。
⒈工具接触部位的形状特征
理想的工具痕迹能够准确反映接触部位的形 态结构,但是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实际形 成的痕迹可能是:
⑴较为完整地反映留痕部位形态结构
⑵只是反映接触部位的局部形态;
⑶重叠、变形、粉碎,无法反映工具接触部 位的形态结构。
凹陷状痕迹中的痕止缘能较好地反映工 具接触部位的形态结构。但在痕起缘, 由于作用力大小、方向以及工具自身 结构上的变化,可能与工具实际的形 态结构有较大的出入,痕迹越深,差 别越大。
线条状痕迹一般很难反映工具接触部位 的形态结构。观察时要尽量借助动态 过程中的静态瞬间留下的凹陷痕迹分 析。
⒉工具表面的凹凸结构特征
工具表面的凹凸结构,有些属于工具自 身固有的结构或零部件,有些是商标、 符号、装饰纹路等。
工具表面的凹凸结构出现在静态痕迹的 痕迹底部。在动态痕迹中,大而明显 的凹凸结构以线条方式出现,如在痕 迹形成过程中出现停顿,就有可能出 现静态痕迹反映。
㈠工具痕迹先与后的矛盾
先与后的矛盾,是指按照事物演变的过程 先后出现的不同阶段,在痕迹反映中出 现的颠倒错乱。如先撬压后上锁、先撬 室内后撬室外等。
㈡工具痕迹有与无的矛盾
有与无的矛盾,是指根据承受体上痕迹分 析,应该还伴随其它形态的物证同时出 现,但却没有出现;或者不该出现的变 化却伴随工具痕迹同时出现。
⒊工具的规格型号特征
工具的规格型号特征主要指痕迹所反映 出的关于工具相关部位的长度、宽度、 弧度、厚度、特定的几何形态、光滑 程度等。
具有相同功能的工具通过规格型号加以 区别,在现场勘查时,可以通过测量 上述特征,查阅相应的工具手册确定 工具的规格型号。
⒋工具的机械性能特征 工具的机械性能特征主要包括工具的强
㈡破坏对象的相似性
㈢手段、方法、习惯、技能、技巧方面的 相似性
三、分析作案人的特点
㈠分析犯罪嫌疑人的技能技巧
无论使用什么工具,都存在熟练性(技能) 和技巧性的问题。从生疏到熟练,从熟 练到掌握技巧需要有一个实践过程。使 用工具的熟练程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在痕迹中反映出来。
⒈从痕迹形态的规范整齐程度上看 ⒉从承受体被破坏部位的选择上看 ⒊从所选用的工具上看 ⒋从破坏的手段选择上看 ⒌附着物遗留物与职业的关联
如在出入口处由内而外的打击、撬压、挖 掘、刺切等痕迹;
㈤工具痕迹重与轻的矛盾
重与轻的矛盾,是指现场工具作用引起的 变动显示作用力很大,但痕迹形态显示 这个力很小甚至没有。
五 分析工具种类
分析工具种类又称给工具画像,是根据 工具痕迹所反映出的结构特征,结合具体 的环境条件,对作案工具的种类所进行的 分析推断。
度、刚度、硬度、塑性等。 一般情况下,痕迹并不能直接反映工
具机械性能,而是通过痕迹分析工具所必 须满足的条件。
工具痕迹是工具对承受体施加外力使 之变形的结果,因此工具的机械性能必须 满足形成痕迹的基本条件,实际情况可能 会大大超过这个下限。
分析工具的机械性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 行:
⑴根据痕迹的大小和深浅、承受体的材料 学属性,分析力的大小和方向;
工具痕迹现场勘查
第一节 工具痕迹的寻找、 提取与固定
一、寻找发现现场痕迹 ㈠从现场的出入口上寻找 ㈡从现场中心去寻找 二、工具痕迹的提取 ㈠拍照提取 料制模 ⒊软塑料制模 ⒋石膏制模 ⒌易熔合金制模 ⒍AC纸复印提取 ㈣提取工具痕迹中的附着物
工具痕迹和嫌疑工具上的微量物质提供工 具使用范围、环境、场所等信息,同时 微量物质容易被犯罪嫌疑人所忽视。随 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检测仪器的现代化 使得我们充分利用微量物质为侦查提供 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