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主义美术的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古典主义美术的特征
1.选择严峻的重大题材(古代历史和现实的重大题材),在艺术形式上,强调理性而非感性的表现;
2.在构图上强调完整性;
3.在造型上注重素描和轮廓,注重雕塑般的人物形象,而对色彩不够重视。
新古典主义(英语︰Neoclassicism),兴起于18世纪的罗马,并迅速在欧美地
区扩展的艺术运动。
新古典主义,一方面起于对巴洛克(Baroque)和洛可可(Rococo)艺术的反动,另一方面则是希望以重振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为信念。
新古典主义的艺术家刻意从风格与题材模仿古代艺术,并且知晓所模仿的内容为何
新古典主义
以复兴古希腊罗马艺术为旗号的古典主义艺术,早在17世纪的法国就已出现。
在法国大革命及其政治和社会改革之前,有一场纯粹的艺术革命,这就是新古典主义美术运动。
这一时期的法国美术既不是古希腊和罗马美术的再现,也非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的重复。
它是适应资产阶级革命形势需要在美术上一场借古开今的潮流。
所谓新古典主义也就是相对于17世纪的古典主义而言的。
同时,因为这场新古典主义美术运动与法国大革命紧密相关,所以也有人称之为"革命的古典主义"。
西方美术名作赏析
一:安格尔的《泉》赏析
这幅画出自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是在安格尔76岁时画的,安格尔是古典主义绘画的末代风流画家,吸收文艺复兴时期前辈大师的求实的技巧,使自己的素描技巧发挥到炉火纯青的境地。
《泉》这幅画则反映了他对“精细的造型手段创造一种抽象的古典美典范的必要性”的认识。
安格尔是代表着保守的学院派,与当时新兴的浪漫主义画派对立,形成尖锐的学派斗争。
安格尔并不是生硬地照搬古代大师的样式,他善于把握古典艺术的造型美,把这种古典美融化在自然之中。
他从古典美中得到一种简炼而单纯的风格,始终以温克尔曼的“静穆的伟大,崇高的单纯”作为自己的原则。
《泉》是安格尔影响力最大,最不朽,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这幅画的主体虽然处于画面的中心,但是由于画面的富于变化使得整幅画有了一种独特的美。
在色彩上以背景的深色调和主体得浅色调对比,但是并不强烈,而是有了一种过渡的美。
在人物的个性体现上,把姑娘的面容与水罐那空无一物的“脸”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就更增加姑娘的面容的吸引力;画中盛水的罐子开着口让内部的水自由地流出,而姑娘的嘴和人体的会阴部却是紧紧闭合的,这是对处女所特有的那种拘谨而又开放的性格特征的强烈暗示。
这幅画的主旋律就是表现这一性格特征。
那紧紧夹在一起的双膝、与头部紧紧贴在一起的右手手臂以及那紧紧握住的双手都表现了处女的羞怯和拘谨,而这种羞怯又被整个身体的裸露抵消了。
画中人体的整个造型以垂直轴为中心对称,但整幅画中却找不到真正的垂直线,全部的垂直线实际上是由身体各部分的局部轴线稍加摆正来完成的,它表现了生者的平衡而非死者的寂灭。
画中那个姑娘
优美的身体曲线又与水罐里面流出来的直线性的水柱形成强烈的对照,这也很好地表现了姑娘的生命活力。
安格尔在裸女上所寄予的理想,是“永恒的美”这一抽象概念。
究其实,乃在于寻求以线条、形体、色调相谐和的女性美的表现力。
而《泉》,则进一步反映了画家对美的一种全新观念,那就是他深深觉得用精细的造型手段创造一种抽象的古典美典范的必要性。
76岁高龄的安格尔,终于在这一幅《泉》上,把他心中长期积聚的抽象出来的古典美与具体的写实少女的美,找到了完美结合的形式。
二:《马拉之死》赏析
《马拉之死》是大卫的传世名作,马拉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的领导人之一。
法国大革命期间,他撰写过很多抨击封建专制的文章,在当时人们心目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为了革命工作,他常常躲在地窖里,染上了湿疹。
为此他每天得花几个小时躺在浴缸里,一边治疗,一边处理公务或进行写作。
右翼保皇党分子夏洛蒂*柯黛以申请困难救济为名,潜入浴室,将其杀死在浴缸里。
据说大卫在马拉被刺死的两小时后就赶到了现场,并被眼前的惨状所震惊。
马拉的死使巴黎的人民无比悲愤,有个叫希尔的代表高呼大卫用他的话比为马拉报仇,三个月后,大卫的传世之作《马拉之死》诞生了。
这幅画构图单纯明确,也没有使用繁多的色彩,方柱形的木箱在画面上占着一定的位置,像纪念碑一样,起着稳定构图的作用。
木箱上放着墨水,纸和笔,木箱正面有题字:A MARAT.DAVID(献给马拉。
大卫),大卫有意将画面的上半部分处理的单纯、深暗,以突出下半部的客观写实表现。
同时加强死者身体的下垂感和这一令人震惊愤慨的事件给人们带来的压抑憋闷及莫大的悲痛之感。
画面的背景是暗淡和低沉的,光线集中在马拉身上,这这种明暗对比的手法,使马拉的形象具有了纪念碑雕刻的立体感,画面营造了一种肃穆宁静的气氛,通过仔细观赏,我们会发现整个画面色调是偏绿的,绿色是和平之色,是人们极其喜欢的颜色,这些简洁,严谨,明晰,理智的表现手法以及深入。
具体,真实,再现的刻画,都反映了大卫对马拉的无比敬重与哀悼之情,同时,也反映了法国大革命期间,古典主义的盛行以及人们渴望追求一种世道所需要的理想英雄主义精神,
《马拉之死》成为了大卫的传世的杰作,大卫用画笔唤起了人们单纯质朴的感情和坚贞的正义感,使马拉的形象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