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1综合复习ppt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必修一必修1全章节ppt课件幻灯片

高中数学必修一必修1全章节ppt课件幻灯片
22
(2)方程x2+2x+1=0的解集中有两个元素. (3)组成单词china的字母组成一个集合.
【解题探究】 1.集合中的元素有哪些特性? 2.集合中的元素能重复吗?
探究提示: 1.集合中的元素有三个特性,即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2.构成集合的元素必须是不相同的,即集合元素具有互异性, 相同的元素只能算作一个. 【解析】1.①不正确.因为成绩较好没有明确的标准. ②正确.中国海洋大学2013级大一新生是确定的,明确的. ③正确.因为参加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所有国家是确定的, 明确的. ④不正确.因为高科技产品的标准不确定. 答案:②③
(3)无序性:集合与其中元素的排列顺序无关,如由元素a,b, c与由元素b,a,c组成的集合是相等的集合.这个性质通常 用来判断两个集合的关系.
3.元素和集合之间的关系 (1)根据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可知,对任何元素a和集合A,在 a∈A和a∉A两种情况中有且只有一种成立. (2)符号“∈”和“∉”只是表示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4.对一些常用的数集及其记法要关注的两点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1.1 集合
1.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第1课时 集合的含义
一、元素与集合 1.定义: (1)元素:一般地,把所研究的_对__象_统称为元素,常用小写的 拉丁字母a,b,c,…表示. (2)集合: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简称为_集_,常用大写拉丁字 母A,B,C,…表示. 2.集合相等:指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_一__样_的. 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_确__定__性_、_互_异__性__和_无__序__性__.
类型 一 集合的判定
【典型例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序号是
.
①高一(四)班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组成一个集合;

高中数学必修1-总复习课件(学生版)

高中数学必修1-总复习课件(学生版)
数集 自然 数集 正整 数集 整数 有理 集 数集 实数 集 复数
记法
N
N
Z
Q
R
C
空集 . 无限集 、______ (5)集合的分类:有限集 ______、______
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子集、真子集及其性质 B(或B__ A). ①对任意的x∈A,都有x∈B,则A___ ②若A⊆B,且在B中至少有一个元素x∈B,但x∉A, ). 则A____ B(或B____A A;A___ A; A⊆B,B⊆C⇒A_____ C. ③ ∅___ ④若A含有n个元素,则A的子集有___ 2n 个,A的非空 子集有______ 2n-1 个,A的非空真子集有_______ 2n-2 个.
变式训练 3
设全集是实数集 R,A={x|2x2-7x+3≤0},B={x|x2+a<0}. (1)当 a=-4 时,求 A∩B 和 A∪B; (2)若(∁RA)∩B=B,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集合中的新定义问题 题 型四 【例 4】在集合{a,b,c,d}上定义两种运算 和 如下:
那么 d (a c)等于 ( A.a
变式训练 4
) D.d
B.b
C.c
已知集合S={0,1,2,3,4,5},A是S的一个子集,当x∈A 时,若有x-1∉A,且x+1∉A,则称x为A的一个“孤立元 素”,那么S中无“孤立元素”的4个元素的子集共有 ________ 个,其中的一个是____________.
易错警示
忽略空集致误
(1)(4 分)若集合 P={x|x2+x-6=0},S={x|ax+1 =0}, 且 S⊆P, 则由 a 的可取值组成的集合为__________.
1.集合与元素 确定性 、________ 互异性 、 (1)集合元素的三个特性:_______ 无序性 . _________ 不属于∉ 、 属于∈ 、________ (2)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_______ 反映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图示法 、 列举法 、_______ 描述法 、_______ (3)集合的表示法:_______ 区间法 . ________ (4)常用数集的记法

人教高中数学必修一A版《幂函数》函数的概念与性质教学说课复习课件

人教高中数学必修一A版《幂函数》函数的概念与性质教学说课复习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所以250.5>130.5. (2)因为幂函数y=x-1在(-∞,0)上是单调递减的,
又-23<-35,所以-23-1>-35-1.
栏目导航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比较幂的大小时若指数相同,则利用幂函数的单调性比较大小;若 底数、指数均不同,则考虑用中间值法比较大小,这里的中间值可以是 “0”或“1”.
的形式,即函数的解析式为一个幂的形式,且需满足:1指数为常数;2
底数为自变量;3系数为 1.
栏目导航
1.(1)在函数y=x1 ,y=2x ,y=x +x,y=1中,幂函数的个数为 2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2
2
() A.0
B.1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探 课件

提素养
栏目导航
幂函数的概念
【例 1】 值.
已知 y=(m2+2m-2)xm2-1+2n-3 是幂函数,求 m,n 的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湘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全套PPT课件

湘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全套PPT课件

三 知识引入
我们通常用大写拉丁字母A,B,C,······表示集合,用小写的拉丁 字母a,b,c······表示集合中的元素.
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belong to)集合A记作
;如果a
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not belong to)集合A记作
.
常用数集的记法:
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_____ N
集合的包含关系
[学习目标] 1.明确子集,真子集,两集合相等的概念; 2.会用符号表示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 3.能根据两集合之间的关系求解参数的范围; 4.知道全集,补集的概念,会求集合的补集.
[知识链接] 1.已知任意两个实数a,b,如果满足a≥b,b≥a,
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a=b 。
2.若实数x满足x>1,如何在数轴上表示呢? x≥1 时呢? 3.方程ax2-(a+1)x+1=0的根一定有两个吗?
I. 确定性:给定一个集合,那么任何一个元素在不在这个集合 中是确定的.
II. 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是不重复出现的. III. 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排列是没有顺序的.
集合相等: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我们就称这两个集
合是相等的.
练习一下
一 学习目标 二 知识铺垫 三 知识引入 四 知识创新 五 知识强化 六 知识总结
一 学习目标 二 知识铺垫 三 知识引入 四 知识创新 五 知识强化 六 知识总结
四 知识创新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例1至例4、例7所列举的元素组 成的集合元素个数是有限的;而例5、例6、例8所列举的元素组成 的集合元素个数是无限的.
我们把含有有限个个数的集合叫做有限集,用card来表示有限集中 元素的个数.含有无限个个数的集合叫做无限集.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全套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全套PPT课件
图2
并集交集例题
例1.设集合A={x|-1<x<2},B={x|1<x<3}, 求AUB.A∩B
解:A B {x | 1 x 2}{x |1 x 3} x | 1 x 3
A B {x1 x 2}
可以在数轴上表示例2中的并集 交集,如 下图:
例3. 已知集合A={x -2≤x≤4},B={x x>a} ①若A∩B=φ,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②若A∩B=A,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 -1 0
1
234
x
-2 -1 0
1
234
x
引导探究二
并集性质
①A∪A= A ; ②A∪= A ;
③A∪B=A A____B
交集性质
①AA= A ; ②A= ;
当堂诊学
一、完成课本P7页练习2、3 二、完成选做题
选做题1. 已知集合A={x|-2≤x≤7},B={x|m+1<
x<2m-1},若B⊆A,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分析:若B⊆A,则B=Ø或B≠Ø,故分两种情况讨论.
解:当B=Ø时,有m+1≥2m-1,得m≤2,
当B≠Ø 时,有
m+1≥-2,
2m-1≤7, 解得 2<m≤4.
m+1<2m-1,
综上:m≤4.
强化补清
• 一、课本P12页A组5 • 二、完全解读P16、17页习题
课题导入
考察下列各个集合,你能说出集合C与集合A,B 之间的关系吗? (1) A={1,3,5}, B={2,4,6} ,C={1,2,3,4,5,6}
(2) A={x|x是有理数},B={x|x是无理数}, C={x|x是实数}.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复习课 第1课时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复习课 第1课时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
)
(12)若向量n与直线l的方向向量垂直,A∈l,P∉l,则点P到直线l的距离可以
看成是 在n上的投影向量的长度.(
)
(13)设直线l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θ,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u,平面α的法向量为
n,则cos θ=|cos<u,n>|. ( × )
专题归纳 核心突破
专题一
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
提示:空间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对任意两个空间向量a,b(b≠0),a∥b的充
要条件是存在实数λ,使a=λb.
空间向量共面的充要条件:如果两个向量a,b不共线,那么向量p与向量a,b
共面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唯一的有序实数对(x,y),使p=xa+yb.
2.空间向量基本定理与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的内容是什么?
模就越大.(
)
(3)不论λ取什么实数,λa与a一定共线.(
)
(4)若a·b=0,则a,b中至少有一个为0.( × )
(5)若 a·b=k,则

a= 或


b= .

( × )
(6)对于三个不共面向量a1,a2,a3,不存在实数组(λ1,λ2,λ3),使
λ1a1+λ2a2+λ3a3=0.( × )
(7)已知 A,B,M,N 是空间四点,若{, , }是空间的一个基底,则
(2)平面PAD内是否存在一点N,使MN⊥平面PBD?若存
在,确定N的位置;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分析:(1)证明向量垂直于平面 PAD 的一个法向量即可;
(2)假设存在点 N,设出其坐标,利用 ⊥ , ⊥ ,
列方程求其坐标即可.
解:以A为原点,AB,AD,AP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

高中数学必修一知识点ppt全

高中数学必修一知识点ppt全
交集(记作A∩B):A∩B表示的是A集合与B集合所有相同元素组成的集合
并集(A∪B):A∪B表示的是A,B所有元素合并组在一起的集合
补集(∁UA):表示在全集U中所有不属于A集合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1
A
2
C
3
C
4
B
5
D
A
6
B
7
8
①={x|x≤2或x≥10}
②={x|2<x<3或7≤x<10}
9
a<-12 或 a>2
单调性是函数的局部性质,不能把单
调性相同的区间写在一起
(2)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不小于零;
(3)对数式的真数必须大于零;
(4)指数、对数式的底必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
(5)如果函数是由一些基本函数通过四则运算
结合而成的那么,它的定义域是使各部分都
有意义的x的值组成的集合
(6)指数为零底不可以等于零,
(7)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定义域还要保证实际
)
C
奇函数
(0,+∞)
D
C
A
相同函数的判断方法:
①表达式相同(与表示
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字母
无关)
②定义域一致(两点必须
同时具备)

C
求函数的解析式
配凑法
换元法
待定系数法
方程组求解析式
03
PART Three
基本初等函数
ADD YOUR TITLE HERE
幂函数的一般形式幂函数的一般形式是
函数y= log a (a>0,且a≠1)叫做对数函数,
2个
(-1,1)
二次函数
基本表示形式为y=ax²+bx+c(a≠0)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全套课件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全套课件

函数与方程
函数与方程的基本概念
包括函数定义、函数值、自变量、因 变量等概念的介绍。
函数的表示方法
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等表示方法 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函数的性质
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等性质的定 义和判断方法。
方程与不等式的解法
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分式 方程等方程和不等式的解法,以及函 数与方程的联系。
对数函数
对数函数的定义与性质
01
介绍对数函数的基本概念、性质,包括底数、对数的定义和运
算规则。
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02
通过图像展示对数函数的增减性、奇偶性、周期性等性质,帮
助学生直观理解函数特点。
对数函数的应用
03
列举对数函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如音量的分贝计算、地震
震级的计算等,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列的项与通项公式
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数列的项;表示数列第n项的公式称为数列 的通项公式。
数列的表示方法
列表法、图象法和通项公式法。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
等差数列的定义与性质
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的一种数列。
等比数列的定义与性质
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的一种数列。
正切函数、余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
三角恒等变换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 公式
半角公式及其应用
二倍角公式及其应用 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公式
解三角形及其应用举例
01
正弦定理及其应用
02
余弦定理及其应用
03
解三角形的常用方法:面积法、正弦定理 法、余弦定理法等
04
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举例:测量、航海、 地理等问题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一册(必修1)精品课件: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章末复习课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一册(必修1)精品课件: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章末复习课

【例1】 (1)设集合A={1,2,4},集合B={x|x=a+b,a∈A,b∈A},则集合B中元
素的个数是( )
A.4
B.5
C.6
D.7
(2)已知集合A={0,1,2},则集合B={x-y|x∈A,y∈A}中元素的个数是( )
A.1
B.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5
D.9
解析 (1)∵a∈A,b∈A,x=a+b,所以x=2,3,4,5,6,8,∴B中有6个元素, 故选C. (2)当x=0,y=0时,x-y=0;当x=0,y=1时,x-y=-1;当x=0,y=2时,x-y =-2;当x=1,y=0时,x-y=1;当x=1,y=1时,x-y=0;当x=1,y=2时,x -y=-1;当x=2,y=0时,x-y=2;当x=2,y=1时,x-y=1;当x=2,y=2时, x-y=0.根据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知,B中元素有0,-1,-2,1,2,共5个. 答案 (1)C (2)C
【训练4】 (1)若p:x2+x-6=0是q:ax+1=0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实数a的值为 ________. (2) 若 - a<x< - 1 成 立 的 一 个 充 分 不 必 要 条 件 是 - 2<x< - 1 , 则 a 的 取 值 范 围 是 ________.
解析 (1)p:x2+x-6=0,即x=2或x=-3. q:ax+1=0,当 a=0 时,方程无解;当 a≠0 时,x=-1a. 由题意知p q,q p,故a=0舍去;
当 a≠0 时,应有-1a=2 或-1a=-3,解得 a=-12或 a=13. 综上可知,a=-12或 a=13. (2)根据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集合间的包含关系,应有{x|-2<x<-1} {x|-a<x< -1},故有a>2. 答案 (1)-12或13 (2)a>2

高中数学必修1复习 PPT课件 图文

高中数学必修1复习 PPT课件 图文
x4 x0
(4)已知f(幂 2)8 , 函求 数 f(x)函 的数 解析
函数单调性
y
f(x2)
f(x1)
在给定区间上任x取 1, x2,
x1 x2
f(1x)f(2x)
函数f (x)在给定区间
O
x1 x2 x
上为增函数。
注意
增函数、减函数、单调函数是 对定义域上的某个区间而言的。
y
在给定区间上任x取 1, x2,
真数 自变量
函数 y=logax 叫作指数函数
底数(a>0且a≠1) 常数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y
1
0
x
R
y
y
y
1
1
o
1
x
o
x
0
x
单调性
(0, ) 相同
(0, )
(0, 1)
在R上是增函数 在R上是减函数
R
(1, 0)
在( 0 , + ∞ )上是 在( 0 , + ∞ )上是
增函数
减函数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x3,2
5 4 3 2 1
0 1 3 -8 -6 -4 -2
2 4 6 810
-1
x=2
-2
-3
-4
-5
二、函数的表示法
1、解 析 法 2、列 表 法 3、图 像 法
例10 (1)已f知 (x)x24x3,求 f(x1)
(2)已f知 (x1)x22x,求 f(x)
x23 x0 (3)已知 f(x) 1 x0,求 f[f(4)]
(3) loaM g nnloaM g (n R ).
几个重要公式
(1)logabllooggccballggba

高中数学必修1课件全册(人教A版)

高中数学必修1课件全册(人教A版)
若一个元素m在集合A中,则说 m∈A,读作“元素m属于集合A”
否则,称为mA,读作“元素m不属于集合A。
例如:1 N, -5 Z,
Q


2、集合与元素的关系(属于∈或不属于 )
1.5 N
四、集合的表示方法
1、列举法
就是将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放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因此,函数就是表达了两个变量之间变化关系的一个表达式。其准确定义如下: 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function),记作y=f(x),x∈A。 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因变量),函数值的集合{f(x)|x ∈A}叫做函数的值域。而对应的关系f则成为对应法则,则上面两个例子中,对应法则分别是“乘以10再加20”和“平方后乘以4.9”
观察下面几个例子,你能发现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吗?
⑴ A={1,2,3} , B={1,2,3,4,5};
⑵设A为新华中学高一(2)班女生的全体组成的集合, B为这个班学生的全体组成的集合;
⑶ 设C={x|x是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D={x|x是等腰三角形}.
一、子集和真子集的概念
1、子集: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B, 如果集合A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我们就说这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为集合B的子集.
2,3
-2
-1,1
A
B
C
交集的运算性质:
思考题:如何用集合语言描述?
2、并集
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者属于集合B的所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并集,记作A∪B,即 A∪B = {x|x∈A,或x∈B} A∪B可用右图中的阴影部分来表示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全套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全套PPT课件
点在直线上或点在直线外。
点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点在平面内、点在平面外或点在平面上(即点在平面的边界上)。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直线在平面内、直线与平面相交或直线与平面平行。
2024/1/25
31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直线平行的判定
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平面平行的判定
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 平面平行。

幂函数增长模型
函数值随自变量幂次增长,增 长速度介于线性和指数之间,
如幂函数。
2024/1/25
19
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
经济学中的应用
利用函数模型研究成本、收益 、利润等经济问题。
2024/1/25
物理学中的应用
利用函数模型描述物体的运动 规律、波动现象等。
工程学中的应用
利用函数模型进行工程设计、 优化等问题。
2023 WORK SUMMARY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 一全套PPT课件
REPORTING
2024/1/25
1
目录
• 高中数学必修一概述 • 集合与函数概念 • 基本初等函数(Ⅰ) • 空间几何体 •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024/1/25
2
PART 01
高中数学必修一概述
2024/1/25
以直角梯形的垂直于底边的腰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各边旋转 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半圆以它的直径为旋转轴,旋转一周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
2024/1/25
24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三视图
正视图(从正面看)、侧视图(从左面看)、俯视图(从上面看)。

人教高中 数学必修一必修二的总复习(共32张PPT)

人教高中  数学必修一必修二的总复习(共32张PPT)

4、若
1 a log 1 3 b 3 2
0.2
c2
1 3
,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 c>b>a
5、不等式 log2 ( x 7) 4 的解集为———————— 6、若函数 y f ( x) 在(-1,1)上是减函数,且 f (1 a) f (2a 1) , 则a的取值范围为 0 a 2
3、 判断f(-x)与f(x)之间的关系。 类型题:必修一课本:P35例5 ;P75第4题 综合题: 必修一课本: P82 第10题;P83第3题
例:已知函数
f ( x) loga
x 1 (a 0且a 1) 【必修一优化方案P52例3】 x 1
(1)求函数的定义域 (2)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和单调性
高中数学必修一 【复习重点】
(1)基本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1、集合: (2)元素和集合的关系: a A, a B (3)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
A B
(子集)
A
B(真子集)
A B
(4)交集、并集、补集: A B A B CU A B {x 2k 1 x 2k 1} 例:1、设集合 A {x 3 x 2}
x2 2 x 则 x 0 时, f ( x) ———————
(3)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证明步骤:1、取点; 2、列差式; 3、化简后与0比较大小; 4、下结论。
类型题:必修一课本:P29例2 P31例4 P78例1
(4) 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判断步骤:1、求定义域; 2、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平行x轴的线段平行于x’ 轴; (3)确定线段长度
平行x轴的线段长度保持不变; (4)成图

人教A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第一章综合复习 PPT课件 图文

人教A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第一章综合复习 PPT课件 图文

必修1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的概念
栏目导引
2.函数及其表示
(1)本节是函数部分的起始部分,以考查函数的概念 、三要素及表示法为主,同时考查实际问题中的建 模能力.
(2)以多种题型出现在高考试题中,要求相对较低, 但很重要.特别是函数的表达式,对以后函数应用 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必修1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的概念
必修1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的概念
栏目导引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①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 子集.
②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3)集合的基本运算
①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 合的并集与交集.
②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 子集的补集.
B.{x|x≥0}
C.{x|x≥1 或 x≤0} D.{x|0≤x≤1}
解析:
1-x≥0, x≥0
⇔0≤x≤1.故选 D.
答案: D
必修1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的概念
栏目导引
3.若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对任意x1,x2∈R 有f(x1+x2)=f(x1)+f(x2)+1,则下列说法一定正确 的是( )
当 x<0 时,函数 f(x)=(x+1)2-2 的最小值为-2,
最大值为 f(-3)=2.故函数 f(x)的值域为[-2,2].
必修1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的概念
栏目导引
1.已知集合A={x|x<a},B={x|1<x<2},且
A∪(∁RB)=R,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a≥2
B.a<1
C.a≤2
解析: 假设存在x,使得B∪(∁AB)=A, 即B A.
①若x+2=3,则x=1,此时A={1,3,-1},B= {1,3},符合题意.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一册(必修1)精品课件:第五章三角函数章末复习课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一册(必修1)精品课件:第五章三角函数章末复习课

(2)由题意知,cos α=xr≤0,sin α=yr>0, 即x≤0,y>0, 所以3mm+-29>≤0,0, 所以-2<m≤3,即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2,3].
【训练 1】 已知角 α 的终边过点 P(-8m,-6sin 30°),且 cos α=-45,则 m
的值为( )
A.-12
B.12
(3)正切曲线:
6.三角函数的性质(表中k∈Z)
y=sin x
定义域
R
y=cos x R
y=tan x {x|x∈R,且 x≠π2+kπ}
增区间:[-π2+2kπ,π2+2kπ], 单调性
减区间:[π2+2kπ,32π+2kπ]
增减区区间间::[[2-kππ,+π2+kπ,2kπ2]kπ],增区间:(-π2+kπ,π2+kπ)
章末复习课
[网络构建]
[核心归纳] 1.任意角与弧度制 (1)与角 α 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为 S={β|β=α+2kπ,k∈Z}. (2)角度与弧度的互化:1°=1π80 rad,1 rad=(1π80)°. (3)弧长公式:l=|α|r, 扇形面积公式:S=12lr=12|α|r2.
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设任意角 α 的终边上任意一点 P(x,y),r= x2+y2,则 sin α=yr,cos α=xr,tan α=yx(x≠0).
C.-
3 2
D.
3 2

解析 由题意知 P(-8m,-3)且 cos α=-45,∴r= 64m2+9,∴cos α=
6-4m82m+9=-45,且 m>0,∴m2=14,∴m=12.故选 B.
答案 B
要点二 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的应用 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的应用方法 (1)利用 sin2α+cos2α=1 可以实现 α 的正弦、余弦的转化,利用csoins αα=tan α 可 以实现角 α 弦切互化. (2)关系式的逆用与变形应用:1=sin2α+cos2α,sin2α=1-cos2α,cos2α=1- sin2α,(sin α+cos α)2=(sin α-cos α)2+4sin αcos α. (3)sin α,cos α 的齐次式的应用:分式中分子与分母是关于 sin α,cos α 的齐次 式或含有 sin2α,cos2α 及 sin αcos α 的式子求值时,可将所求式子的分母看作“1”, 利用“sin2α+cos2α=1”代换后转化为“切”求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初始区间 取区间中点
中点函

数值为零

定新区间
区间长度

小于精确度

结束
(二)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 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 ▪ 函数模型应用实例
y log 1 x
2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
题型一:求定义域
例1 求定义域
(1)y=log(5x-1)(7x-2)的定义域是
{x
︳x>
2 7
且x≠
2 5
}
(2)y= lg(8 x2 ) 的定义域是
[ 7, 7]
题型二:比较大小(单调性的应用)
例2 比较下列各题中两数值的大小
比较大小的方法
(1) 利用函数单调性(同底数) (2) 利用中间值(如:0,1.) (3) 变形后比较 (4) 作差比较
题型三:图像过定点
例4 (1)函数 y a2 x1 恒过定点________.
(2)函数 y a xb 2 恒过定点(1,3)则b=___.
题型四:解不等式(单调性的应用)
log
a
M N
log
a
M
log
a N;
(3) log a Mn n log a M(n R).
(a>0,且a≠1,M>0,N>0 )
3.几个重要公式
(1) log am
bn
n m
log
a
b
(2) log a
b
log c log c
b a
(3) log a
b
1 log b
a
(换底公式)
(4) log a b • logb c • log c d log a d
二分法概念
a
0
b
x
对于在区间a,b上连续不断且 f a • f b 0的函
数 y f x ,通过不断地把函数 f x的零点所在的区
间一分为二,使区间的两个端点逐步逼近零点,进而得到
零点近似值的方法叫做二分法(bisection).
总结提 炼
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步骤:
⑴确定区间[a,b],验证 f (a) • f (b) 0 ,给定精确度 ;
两个根都在(k1.k2)内
y
两个根有且仅有
一个在(k1 .k 2)内
x 1∈(m,n) x 2∈(p,q)
k1
k2 x
k 1 k2
m np q
0
k1
b 2a
k2
f
(k1 )
0
f (k2 ) 0
f (m) 0
f(k1 )f(k2 )<0
f (n) 0
f
(
p)
0
f (q) 0
y
必修1复 习
第二课时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
▪ 指数函数 ▪ 对数函数 ▪ 幂函数
整数指数幂 有理指数幂 无理指数幂
指数
对数
定义 运算性质
定义 图象与性质
定义
指数函数 对数函数
幂函数
图象与性质
返回
(一)指数幂与根式运算
1.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1)am • an amn
(2)(am )n amn
am (3) an
(1)1.72.5,1.73.
(2) 0.8-0.1 ,0.8-0.2
(3) 2.13.4 ,0.42.8
11
(4) 2 3 ,33
比较两个幂的形式的数大小的方法:
(1) 对于底数相同指数不同的两个幂的大小比较,可以
利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来判断.
(2) 对于底数不同指数相同的两个幂的大小比较,可
以利用比商法来判断.
例5 (1)满足不等式 232x 23x7 的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2)解不等式
( 1 )32x ( 1 )3x7 .
2
2
(3)解不等式 a32x a3x7 (a 0, a 1)
(4)解不等式 log2(3 2x) log2(3x 7)
(5)解不等式 log1 (3 2x) log2(3x 7)
一般情况 两个根都小于K 两个根都大于K
y
一个根小于K,一个 根大于K
k
kx
k
0
0
b 2a
k
b 2a
k
f (k ) 0 f (k ) 0
一个根正,一个根负
f(k)<0 , f(0)<0
正根 大
f(0)<0且
b 2a
0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 (a>0)的 根的分布
一般情况
0<a<1
图y
y
0 (1,0)

x
0 (1,0)
x
定义域 : ( 0,+∞)
值域: R

过点(1 ,0), 即当x =1时,y=0
在(0,+∞)上是增函数 在(0,+∞)上是减函数
质 当x>1时,y>0
当x=1时,y=0
当0<x<1时,y<0
当x>1时,y<0 当x=1时,y=0 当0<x<1时,y>0
⑵求区间(a,b)的中点x1 ;
⑶计算 f (x1)
①若f( x1)=0,则 x1 就是函数的零点;
②若 f (a) • f (x1) 0 ,则令b=x1(此时零点 x0 (a, x1) );
x ③若 f (x1) • f (b) 0 ,则令a= 1 (此时零点 x0 (x1, b));
⑷判断是否达到精确度 :即若|a-b|< ,则得到零点近似值 为a(或b);否则重复⑵~⑷
例9 求函数f (x) log2 (2x) log1 x,
4
x
1 2பைடு நூலகம்
,
8的值域
换元法
例10 求f (x) 4x 2x1 2, x 1,1的值域.
例11 判断函数f (x) lg( x2 1 x) 的奇偶性与单调性.
3.函数y=xα叫做幂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α
是常数.
第三章 函数的应用
(二)对数的概念及运算
1.概念
ax N x log a N. (a>0,a 1 )
!负数和零没有对数. !常用关系式:
log a1 0, log aa 1, aloga N N log a ax x
2.对数运算性质
(1) log a(M N) log aM log aN;
(2)
▪ 函数与方程 ▪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一)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根
y=f(x)的图像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叫做该函数 的零点。即f(x)=0的解。
方程f(x)=0有实数根
函数y=f(x)的图象与x轴有交点
函数y=f(x)有零点
例12 已知函数f x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 且有如下的x, f x的对应值表:
x 1 2 3 4 5 67 89
f x 14 8 2 2 7 3 2 1 8
问:函数f x在哪几个区间内有零点?为什么?
结 零点存在定理
论 如果函数 y f (x)在区间a,b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
并且有 f (a) f (b) 0,那么,函数 y f (x)在区间a,b内有零点,
2
例6 (1)已知3lg(x-3)<1,求x的范围.
(2)已知logm5>logn5,试确定m和n的大小 关系.
题型五:函数奇偶性的判断
例7 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1)
f
(x)
(
2
1 x
1
1)x 2
(2)
f
(x)
1 x
log2
1 1
x x
题型六:综合问题
例8 若f (x) ax loga (x 1)在[0,1]上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为a,则a的值为__ .
即存在c a,b,使得 f (c) 0,这个c也就是方程 f (x) 0的根。
(1) 函数y=f(x)在区间
[a,b]上的图象是连续不 断的一条曲线:
(2) f(a)y ·f(b)<0
.
函数y=f(x)在区间 (a,b)内至少有一个 零点;
0 a.
bx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 (a>0)的 根的分布
a>1
a>1
1
R (0,+∞) (0,1)
X<0 X>0
0<y<1 y>1
增函数
1
(0,+∞) R
(1,0) 0<x<1 y<0
x>1 y>0
增函数
y y (110)x y 10x
y
(
1 3
)
x
y (1)x 2
y 3x
y 2x
o
x
y log2 x
y lg x
y log 1 x
10
3. 根式
!根式 n an 对任意实数a都有意义,
!当n为正奇数时,n an a ,
!当n为正偶数时,
n
an
|
a
|
a
,a 0
a , a 0
4. 分数指数幂
(1)正数的分数指数幂:
m
a n n am
m
,a n
1
,
n am
(a 0, m, n N , n 1)
(2)零的正分数指数幂为零,零的 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
amn
(4)(ab)n an • b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