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同步训练: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附答案
高考一轮复习等值线图的判读测试题
![高考一轮复习等值线图的判读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acddc75e1711cc7931b716f7.png)
高考一轮复习等值线图的判读测试题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 该地最高点与最低点高差约为A. 50米——100米B. 50米——150米C. 100米——150米D. 100米——200米2. 该地若有河流,最有可能的流向大体是A. 自南向北B. 自东南向西北C. 自西向东D. 自西南向东北【答案】1. D 2. B【解析】1.根据等高线的特征可知,最高位置海拔150—200米;最低位置海拔在0—50米。
所以高差在100-200米之间。
2.根据等高线的分布状况可知,该地河流的流向是自东南向西北。
下图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30米。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 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图中林木密集区位于A. 鞍部B. 山谷C. 山脊D. 山顶4. 图示区域内东、西两侧最大高差可能是A. 156米B. 178米C. 220米D. 255米【答案】3. B 4. C【解析】3.根据图中林木密集区等高线发生弯曲,可以判断林木密集区可能位于山谷和山脊。
根据题目叙述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林木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山谷地带是集水区域,水源较为充足,所以林木密集区位于山谷地带。
4.图中等高线没有标数值,但是已知图中的等高距为30米,东、西两侧相隔7条等高线。
可以根据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n-1)d<H<(n 1)d(n为相隔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计算180米<H<240米。
读我国江南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5. 图中虎山山顶与A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最小可能为A. 490B. 501C. 515D. 6106. 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A. 以丘陵、盆地为主B. 中部低,东北高,西南低C. 以低山、丘陵为主D.中部低,东、北、南高,西面低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白水河自西北流向东南B. 该地适宜大规模发展水稻种植C. 乙村的地势明显高于甲村D. 从A点出发,沿B、C两线至龙山和虎山山顶的实际距离相当【答案】5. B 6. C 7. D【解析】5.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等高距为100米,虎山山顶与A地之间的相对高度在500-600米之间,最小可能为501米,所以B正确。
2020年高考 湘教版高考一轮地理 1.等值线图的判读
![2020年高考 湘教版高考一轮地理 1.等值线图的判读](https://img.taocdn.com/s3/m/c31efcfc6bec0975f465e2c3.png)
1.等值线图的判读典图探究图1 欧洲某年降水pH等值线图图2 我国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示意图类图指导1.了解等值线的一般特征——基础(1)同线等值。
同一条等值线上,该地理要素的数值处处相等。
(2)等值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等高线地形图上,陡崖处重叠)。
(3)在同一幅等值线图上,相邻的两条等值线之间的数值差相等(特别注明的除外)。
(4)等值线封闭处(某一局部地区),是地理要素极大或极小值地区(一般称为某某中心,如低压中心、高温中心等)。
2.掌握等值线图的判读方法——技能(1)读图名:读图名明确等值线图所要反映的地理事物,即等高线、等压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盐度线、等人口密度线、等震线、等时线、等潜水位线、等太阳高度线和等太阳辐射线等。
(2)看疏密:如等高距一定时,等高线愈密则坡度愈陡,水流愈急;同一幅图中,等压线越密的地方,风越大。
(3)看走向:如等高线弯曲方向为地形走向,如下图中等高线弯曲的相反方向就是河流的流向。
(4)看弯曲:确定弯曲部分为高值区还是低值区,一般采用垂线法和切线法。
①垂线法:在等值线图上弯曲最大处的两侧作各等值线的垂线,箭头方向从高值指向低值。
若箭头向中心辐合,则等值线弯曲处与两侧相比为低值区;若箭头向外围辐散,则等值线弯曲处与两侧相比为高值区。
(如下图)②切线法:在等值线弯曲最大处作某条等值线的切线,比较切点与切线上其他点的数值大小。
若切点数值小于其他点的数值,则该处为低值区;若切点数值大于其他点的数值,则该处为高值区。
(如下图)(5)看闭合:如果两条数值不等的等值线中间有一闭合的等值线,则要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来确定其数值。
如下图中等值线a>b,则M地的数值大于a,N地数值小于b。
(6)看递变:等值线上数值大小的排列顺序反映了该地理现象的变化规律(递增或递减)。
(7)看特殊:关注等值线图中特殊的地方,如等高线相交处的陡崖,等值线图中等值线特别密集的地方等。
高考一轮复习等值线图的判读选择题专题训练详解
![高考一轮复习等值线图的判读选择题专题训练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9631d9336c85ec3a87c2c53a.png)
高考一轮复习等值线图的判读选择题专题训练下面左图、右图分别为某月13日9时和15日9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该日正值北半球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2. 15日9时与13日9时相比A. 日本南部受强台风影响B. 我国东部海域风力减弱C. 华南地区天气持续晴朗D. 朝鲜半岛天气状况稳定【答案】1. D 2. C【解析】1.由图可知,此时亚洲受高气压控制,高压中心主要位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说明正值北半球的冬季,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由图可知,15日9时和13日9时相比,日本南部受低压系统控制,但不是强台风影响(台风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A错误;我国东部海域等压线较密集,说明风力增强,B项错误;我国华南地区一直受高气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C正确;朝鲜半岛出现大风天气,天气状况不稳定,D错误。
故选C。
下图为某岛屿部分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 图示区域:A. 山脉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B. 西坡河流短小、湍急C. 气温年较差大于日较差D. 各地年降水量基本没有差异4. 甲区域位于河流下游且:A. 遍布湖沼B. 宜耕地广阔C. 人口密度大D. 优良港口众多5. 关于乙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 冰川侵蚀的山顶B. 火山口积水成湖C. 岩浆堆积成山峰D. 流水侵蚀成鞍部【答案】3. B 4. A 5. B【解析】3.山脉走向可以把图中海拔最高的部分连接起来,据此判断图示区域山脉走向大致呈西北—东南,故A错误;从图中可知,西坡等高线密集,地势起伏大,河流短小、湍急,故B正确;读图该地位于低纬度,地处热带,气温年较差小;该地海拔高,气温日较差大,故C 错误;受地形影响,东北部为信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西南部为背风坡,降水少,故D 错误,所以该题选B。
4.读图该地位于低纬度热带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降水较多,沿海多平原,山顶处地势比周围低,易形成湖泊,故该地区湖沼较多,所以A正确;该岛屿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小,宜耕地面积小,故B错误;该地区气候湿热,人口稀少,故C错误;该地区人口稀少,港口少,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A。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复习特训卷高频考点19等压线图的判读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复习特训卷高频考点19等压线图的判读](https://img.taocdn.com/s3/m/6e2c1c48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6e.png)
高频考点19 等压线图的判读下图中实线为等压线(横线),虚线为近地面到高空的风向轨迹,④地有稳定风向。
据此回答1~2题。
1.图示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 )A.①B.② C.③D.④2.下列对图中相关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②地和③地气压梯度力方向相同B.四地风向的变化与地转偏向力无关C.②地和③地的摩擦力方向相同D.摩擦力不能改变风力大小[2023·北京市辖区模拟]下图是“局部地区某时刻的地面天气图”。
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 )A.甲地比乙地云量多B.甲地比丁地气压高C.乙、丙两地均为偏北风D.丙地在四地中气温最低4.此时( )A.甲地盛行上升气流,天气晴朗B.乙地受暖气团控制,阴雨天气C.丙地位于冷锋锋后,大风降温D.丁地受台风影响,狂风暴雨读图,回答5~6题。
5.甲地的气压值可能是( )A.1 031 hPa B.1 017 hPaC.1 013 hPa D.1 000 hPa6.若甲地位于南半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地为偏南风 B.N地为偏西风C.M地为偏北风 D.N地为偏南风读“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hPa)”,回答7~8题。
7.C地的风向是( )A.东南风 B.西北风C.东北风 D.西南风8.下列古诗中所描述的情景与图中等压线状况所示季节一致的是( )A.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B.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C.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D.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2023·山东日照市模拟]下图为“北美部分区域某时刻的海平面等压线天气图”,在此刻之前,M地附近经历了天气系统的演变。
据此完成9~11题。
9.图示天气形势最可能出现在( )A.1月 B.4月C.7月 D.11月10.此时西海岸( )A.气压比同纬度两侧高B.气压比同纬度东海岸高C.南部容易出现晴朗天气D.南部容易出现阴雨天气11.M地在此刻之前最有可能经历了( )A.暖锋的形成 B.暖锋演变成冷锋C.冷锋的合并 D.高压脊变低压槽[2022·浙江卷]下图为某地近地面等压线图,图中箭头表示甲地风向及受力情况。
2020高考地理专题突破练习:等值线图的判读(结合最新相关习题)
![2020高考地理专题突破练习:等值线图的判读(结合最新相关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75c4ae7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c6.png)
2020高考地理专题突破练习:等值线图的判读(结合最新相关习题)专题突破:等值线图的判读(2019湖南5月大联考)读黄河某河段流域内潜水(指地面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平的地下水)等水位线(单位:米)分布图,完成1~3题。
1.图中潜水流速空间变化的总体特点是()A.西南快,东北慢B.北部快,南部慢C.中部快,两端慢D.东部快,西部慢2.东营市附近地区地下水的大致流向是()A.东北流向西南B.西北流向东南C.东南流向西北D.西南流向东北3.图示黄河段初春季节()A.含沙量最大B.主要靠雨水补给D.主要靠地下水补给2.B3.C1题,潜水等水位线密集,潜水面坡度大,流速快;反之,流速慢。
由图可知,图示区域西南部潜水等水位线密集,东北部潜水等水位线稀疏,所以潜水流速西南快,东北慢。
A项正确。
第2题,根据图示,东营市附近潜水等水位线呈东北—西南走向,潜水流向应与等水位线垂直,由高处流向低处,故大致流向是由西北流向东南。
B项正确。
第3题,黄河本河段冬季结冰,且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故春季低纬度河段解冻可能引发凌汛。
C 项正确。
初春,河流上游来水量小,挟带进入下游的泥沙少,因此含沙量小,A项错误。
黄河下游为“地上河”,河流水位高于两侧潜水位。
几乎无支流汇入,且流域面积非常狭窄。
加上春季华北地区降水少,因此不可能以雨水补给为主,B、D两项错误。
(2019河南郑州质检)全程机械化是现代玉米生产的发展方向,机械粒收是我国发展玉米全程机械化的瓶颈。
我国黄淮海地区玉米收获时,籽粒含水率通常在30%~40%,难以满足机械粒收籽粒含水率低于28%的要求。
美国玉米机械粒收高峰期迟于生理成熟高峰期约1个月,收获时籽粒含水率一般降低至15%~25%,而华北地区在现有种植模式下通过推迟收获期降低籽粒含水率的力度有限。
读黄淮海地区夏玉米播种时间分布图,完成4~6题。
4.导致陕西西部与河南东部夏玉米播种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分布C.地形地势D.人类活动5.与美国相比,该区域通过推迟收获期来实现机械粒收的力度有限,其主要原因是该地()A.热量不足B.人口稠密C.复种指数较高D.技术水平较低6.从气候条件考虑,最适宜推广机械粒收技术的地区是()B.鲁东C.冀北D.皖北5.C6.A4题,根据图示,陕西西部夏玉米播种时间为6月16日左右,河南东部为6月6日左右。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练2等高线图的判读与应用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练2等高线图的判读与应用含解析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71f9d90551810a6f5248689.png)
答案:(1)1 000~1 200米左右.。250米至350米之间.。不能看到,因为两地之间有山脊阻挡视线.。
(2)小路走向与等高线大致平行,坡度缓.。
(3)地势北高南低.。
地势低平的地区,聚落规模大;地势较高且起伏较大的地区,聚落规模小.。
梯田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典范.。图1是四种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6~7题.。
6.图2中甲区地形适合修筑的梯田类型是( )
A.水平梯田 B.坡式梯田
C.隔坡梯田 D.反坡梯田
7.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 )
A.保水保土效果更好 B.修筑难度小
C.利于机械化耕作 D.便于灌溉施肥
下图为北半球某陆地局部图,图中X、Y为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X为500米,L为河流,H为湖泊.。据此回答4~5题.。
4.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河流L的流向为自西向东
B.湖泊H补给河流L
C.A地的海拔可能为350米
D.等高线Y的值为600米
5.沿着图中虚线ab的地形剖面图是( )
13.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4分)
(1)量算图示地区铁路桥至公路桥一段河流的流程,写出大青山顶与李村之间的相对高度,站在大青山顶可否看到李村,并简述理由.。
(2)某游客在山区小路游览,在小桥至古庙一段行走感觉轻松,请分析其原因.。
(3)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势特征,并简述其对该地区聚落的影响.。
C.e-f段坡度最大,行进困难
D.f-g段有饮用水源,适宜宿营
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等值线图(精选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等值线图(精选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8e037f227916888486d7bb.png)
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等值线图(精选试题)(含参考答案)读“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1~2题。
1.该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为()A.平原B.山地C.丘陵D.低缓高原2.图中有一处适合开展户外攀岩运动,运动员从崖底至陡崖最高处,上升的垂直高度可能为()A.65米B.95米C.135米D.225米答案 1.C 2.C下图为“某区域等温线分布图”。
读图完成3~4题。
3.对a、b、c、d四地温度大小关系的判断正确的是()A.a>b B.b=cC.a>c D.c=d4.下列符合图中河流干流流量随流程变化的是()答案 3.A 4.C读“北半球中纬度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完成5~6题。
5.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为()A.先向东,再向东南B.先向西南,再向南C.先向北,再向东北D.先向西北,再向西6.该区域的东面临海,区域内有一个村庄夏季能看到海上日出,而冬季看不到,这个村庄可能是图中的()A.甲村B.乙村C.丙村D.丁村答案 5.C 6.C读图,完成7~8题。
7.此时,图中海域海水透明度的分布特点是()A.南海北部海水透明度最高B.琼州海峡海水透明度最高C.台湾海峡海水透明度高于曾母暗沙附近海域D.由沿岸向外海,海水透明度呈升高趋势8.关于图中海域海水透明度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沿岸地区向大海大量排放污水,会大幅降低海水透明度B.河流向大海输送泥沙,泥沙堆积,导致近海海水透明度比外海高C.海水透明度取决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D.近海水产养殖会增加海水透明度答案7.D8.A下图为“我国亚热带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完成9~10题。
9.山峰M与①地的高差可能为()A.840米B.760米C.580米D.180米10.关于河流沿岸②③④⑤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②地水运优势最明显B.③地为河流的侵蚀岸C.④地的河水流速最慢D.⑤地易受洪涝的影响答案9.C10.A下图是“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2020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等值线的数值判读(含答案)
![2020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等值线的数值判读(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c4ad677c1cfad6195fa7b8.png)
2020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等值线的数值判读下图1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图2为“沿甲、乙两点间地形剖面示意图”。
据此回答1~2题。
1.陡崖M理论最大落差低于()A.400米B.285米C.198米D.450米2.图中等高线P的数值为()A.300 B.600C.500 D.400读“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回答3~4题。
3.图中等高线所指的高度分别为100m、200m、300m、400m、500m,则等高线①和②的高度分别为()A.100m、400m B.200m、400mC.100m、300m D.200m、300m4.图中河流中画法正确的是()A.③B.④C.⑤D.③⑤下图为“黄土高原局部地区等高线图”,实线是黄土表面等高线,虚线是黄土底面(基岩表面)等高线(单位:米)。
读图完成下题。
5.甲处黄土层的最大厚度可能达到()A.36米B.34米C.24米D.44米同一岩层顶部海拔相同点的连线称为构造等高线。
读“某区域的构造等高线和地形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完成下题。
6.图中甲处岩层的最大埋藏深度可能是()A.339米B.330米C.340米D.334米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完成下题。
7.图中等高线X的数值最有可能是()A.100 B.150C.200 D.250(2020·哈师大附中模拟)下图为位于美国太平洋沿岸一处“火山口湖附近等高线图(单位:m)”。
据此完成下题。
8.湖中小岛最高处的海拔可能为()A.1898 m B.1945 mC.2048 m D.2123 m(2019·云南玉溪调研)下图为“某区域等温线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题。
9.对a、b、c、d四地温度大小关系的判断,正确的是()A.a>b B.b=c C.a>c D.c=d(2019·东营质检)下图是“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略图”,图中公路(虚线)向偏北方向逐渐上升,桥梁下方河流水位为314m。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同步训练:等值线图的判读附答案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同步训练:等值线图的判读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a97cae76a20029bd642da1.png)
高考一轮复习同步训练:等值线图的判读地形变速率是指每年地表产生变形变位的速度。
图3为我国南方局部地区地形变速率等值线图。
读图完成1~2题。
图31.台湾岛地形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流水侵蚀B.风力堆积C.火山喷发D.板块运动2.珠江流域地形变化带来的影响最可能是( )A.流域内河流落差减小B.上游岩溶地貌逐渐消失C.下游堆积作用增强D.入海口海水侵蚀作用增强[解析] 1.D 2.D 第1题,根据图中等值线数值,台湾岛中东部地形变速率高且为上升趋势,主要是因为该岛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板块挤压碰撞使地表抬升,故台湾岛地形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板块运动。
流水侵蚀、风力堆积影响下地形变速率不会那么高,火山喷发影响下地形变速率等值线应是同心圆状。
第2题,根据图示地形变速率空间变化知,珠江流域上游地势升高,而下游地势降低,因此流域内相对高度增加,河流落差增大,A错;地势升高,岩溶地貌不会消失,B错;下游总体上越向河口沉降速率越大,河流落差增大,堆积作用减弱,C错;入海口附近沉降速率大,海平面相对上升,海水侵蚀作用增强,D对。
图4图4中实线是亚洲某农作物收割期等值线,虚线是该农作物分布北界。
读图完成3~5题。
3.该农作物是( )A.甜菜B.冬小麦C.水稻D.玉米4.图中的a可能是( )A.6月1日B.5月1日C.7月1日D.8月1日5.该农作物分布的北界在b处发生弯曲,表明b处( )A.地势高B.冬季气温偏高C.夏季气温偏高D.夏季降水多[解析] 3.B 4.B 5.B 第3题,根据该农作物的主要分布地区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且江淮地区大约在6月份收割,判断其为冬小麦。
第4题,结合经纬度判断a位于四川盆地南部,由于四川盆地冬春季节气温较同纬度地区的高,故农作物成熟较早,因此判断a为5月1日。
第5题,北半球影响冬小麦分布北界的主要因素是冬季气温,结合b处等值线向北凸可知答案。
图1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6~7题。
高考地理专题1.4 等降水量线图判读-解图释含义含解析
![高考地理专题1.4 等降水量线图判读-解图释含义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537d5ce84254b35eefd345d.png)
等降水量线图判读[知识点拨]1. 等降水量线读图方法等降水量线是区域降水量相等的点的连线,它反映了区域降水量的多少和空间差异。
等降水量线图主要用于考查区域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原因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
在高考题中常以选择题形式进行考查,综合题偶有出现。
2.(1)读值大小及递变①关注图中降水量的最大值、最小值并且能计算出降水的最大差值。
②关注等降水量线数值的递变规律,明确其空间分布的基本规律。
(2)描延伸方向①若与海岸线平行说明影响降水多少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或季风)。
②若与等高线平行说明影响降水多少的主要因素是海拔。
(3)看形状变化①若闭合可能为多雨中心(原因可能是迎风坡)也可能是少雨中心(原因可能是背风坡或内陆盆地等)。
②若等降水量线弯曲,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降水多少,并分析其原因。
(4)把握疏密程度①等降水量线密集,说明降水地区差异大,一般山区或山地迎风坡等降水量线比较密集。
②等降水量线稀疏,说明降水地区差异小,一般地势平坦的平原、高原等降水量线比较稀疏。
[典题示例](高考浙江卷)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
材料二图中甲、乙两城市气温比较表。
(1)(2)据表比较甲、乙两城市的气温差异,并解释其原因。
[审答流程][标准答案](1)分布特点: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西北部降水空间差异较大。
成因:西部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山脉西侧地处迎风坡,降水多;西部的山间高原盆地,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
(2)甲城比乙城冬季(1月)气温高,夏季(7月)气温低。
甲城气温年较差小。
冬季:甲城有高大山脉的阻挡,受北冰洋的寒冷空气影响较弱,气温较高。
美国东部为低缓山地,乙城易受北方寒冷空气影响,气温较低。
夏季:甲城受寒流影响,气温较低。
乙城受暖流和东南暖湿气流影响,气温较高。
[对点练习]1. (2014·课标Ⅰ,10)下图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
读图,完成问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模拟练习等值线图判读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模拟练习等值线图判读](https://img.taocdn.com/s3/m/44db5b82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a0.png)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模拟练习——等值线图判读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共42分。
下图为某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图中虚线处可能为锋面。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甲地相比,乙地()A. 风力较大,风向为东北风B. 风力较小,风向为西北风C. 风力较大,风向为西南风D. 风力较小,风向为东南风2.以下四地,易形成降水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读我国北方某地区某日的天气图(下图),回答下列题。
3.①处的风向为 ( )A. 东北风B. 西北风C. 东南风D. 西南风4.关于各地天气状况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地受反气旋控制,天气晴朗B. ②地的天气系统可能形成寒潮天气C. 乙地气流垂直上升,易形成阴雨天气D. ②地处于冷气团一侧,气温较低,气压较高银川平原地势平坦开阔,沟渠纵横,水利资源丰富,灌溉农业发达。
下图为宁夏银川平原等潜水位线图(海拔,单位:米)。
完成下列问题。
5.银川平原潜水A. 北部水位低,水质最优B. 西部水位高,水质最优C. 总体由东北向西南流动D. 总体由中部向周边流动6.银川平原潜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A. 大气降水B. 高山冰川融水C. 季节性积雪融水D. 地表灌溉水下渗下图为世界某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
完成下列问题。
7.影响甲海域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A. 暖流B. 海陆位置C. 寒流D. 纬度位置8.图中裂谷形成原因是A. 板块张裂下陷B. 板块相撞挤压C. 流水侵蚀作用D. 地震造成断裂下图为某海域11月等温线图,图中虚线示意某洋流。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9.下列关于图中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 寒流向南流B. 暖流向北流C. 暖流向南流D. 寒流向北流10.下列关于图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①沿岸增温增湿②沿岸降温减湿③加快了海水净化速度④受其影响,此海域多海雾A. ①④B. ②③C. ①③D. ②④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资源开发是我国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依托。
2020届高三 地理精准培优专练一 等值线图的判读 Word版含答案
![2020届高三 地理精准培优专练一 等值线图的判读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c784f8ff00bed5b9f31dfa.png)
姓名,年级:时间:【培优指南】【培优点津】1.等高线判读要点(1)根据等高线判断地形部位和地形类型①根据等高线判断地形部位培优点一等值线图的判读一、等高线②根据等高线判断地形类型(2)根据等高线判断河流特征(3)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气候要素的分布与变化(4)根据等高线判断地形剖面图①四点——起点、止点、最高点、最低点②趋势-—剖面线所经地区的大致趋势(5)根据等高线判断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错误!→错误!2.等高线地形图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1)选“点":要根据要求考虑点的位置、海拔及其周围的环境等。
例如气象观测站要选择在地势适中、地面较开阔、周围没有或很少有其他屏障的地点。
(2)选“线”:主要有交通线(公路、铁路)、引水线、输油管线等。
①选择交通路线的基本要求:既要考虑距离长短,又要考虑沿途的坡度大小;尽可能少地通过河流,以减少施工难度和投资;避免通过断崖、沼泽地、沙漠地段.②在选择引水路线时,应当考虑水往低处流这一关键,以确定较合适的引水路线。
③选择输油管线时,既要考虑路线应尽可能短,还要考虑应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
(3)选“面”:主要有确定水库汇水面积及坝址,选择适宜开辟梯田的地区,布局工业区和居民区等。
①选择修建水库方案时,要考虑库址、坝址及修建水库后是否需要移民等。
在不考虑地质等条件下,一般选择有较大集水区的盆地(洼地)地区,即“口袋形”的地区,“口小”利于建坝;“袋大”则腹地宽阔,库容量大。
此外,还要注意修建水库时,要考虑水源是否充足。
②开辟梯田,应选择在坡度平缓,有灌溉水源的地区。
③工业区和居民区布局时,应将工业区建在下风向、河流下游地区,而居民区应建在向阳坡、上风向、河流上游地区,以减少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
3.等高线图的判读技巧第一,根据等高线图的基本特性进行判读。
(1)数量上的特性。
看等高线的数值,读出任意一点的海拔,比较两点的海拔可换算温差;以两地的图上水平距离可换算地面实地距离。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练 十二 气温、降水和气候类型的判读 Word版含解析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练 十二 气温、降水和气候类型的判读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84a759cd1f34693daef3ede.png)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练习资料课时跟踪检测(十二)气温、降水和气候类型的判读一、选择题(2019·成都一诊)下图为北美西部太平洋沿岸某山地西坡各月降水量(单位:mm)随高度变化图。
据此完成1~3题。
1.3月该山地随海拔升高降水量()A.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B.先增大后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D.先减小后增大2.影响该山地9~12月最大降水量出现高度和降水量变化的大气环流因素是() A.受西风带影响逐渐增强B.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逐渐减弱C.受东北信风带影响逐渐减弱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逐渐增强3.该地山麓地带的自然带可能是()A.热带草原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解析:1.C 2.A 3.D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3月该山地的降水量随海拔的升高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特点。
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山地9~12月降水量不断增加,且最大降水量出现在1 500 m左右的山腰地区,说明此段时间该山地降水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地处盛行风的迎风坡。
图中信息显示该山地夏季降水量很小,再结合材料“北美西部太平洋沿岸某山地”可以判断,该山地位于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
9~12月该山地西坡受西风带的影响逐渐增强,降水量不断增加,故A项正确;该地位于地中海气候区,不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也不受信风带的影响,故B、C项错误;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故D项错误。
第3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山地所在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山麓发育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故D项正确;热带草原带是在热带草原气候条件下发育的,故A项错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是在亚热带季风或季风性湿润气候条件下发育的,故B 项错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不是在地中海气候条件下发育的,故C项错误。
读某地1~7月多年平均气温(单位:℃)日变化图,完成4~6题。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同步训练: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附答案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同步训练: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35dd93aeaad1f347933f66.png)
高考一轮复习同步训练: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一、单项选择题“坪”是指山区中局部的平地。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地形图。
读图,完成1-2题。
1. 下列各村的村名中最可能含有“坪”的是( )A. ①村B. ②村C. ③村D. ④村2. 下列各村通往M镇的公路中起伏最大的是( )A. ①村B. ②村C. ③村D. ④村【答案】1. C 2. B【解析】1.“坪”是指山区中局部的平地。
根据等高线分布形态,各村中,④村海拔较高,且等高线较稀疏,最可能居于“坪”上,D对。
①村位于山谷中河流沿岸,A错。
②村、③村等高线密集,位于陡坡上,B、C错。
2.图示公路线穿过等高线条数越多,地势起伏越大。
各村通往M镇的公路中,穿过等高线条数最多的是①村,起伏最大的是①村,A对。
②村、③村、④村穿过等高线条数少,地势起伏小,B、C、D错。
3.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
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
据此完成下题。
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A. 260米B. 310米C. 360米D. 410米【答案】C【解析】【详解】图中山峰海拔580米,图中等高距为100米,围绕山峰等高线数值是500米。
桥梁附近海拔范围是200-300米之间,瀑布的落差为72米,桥梁位于瀑布下游,附近河岸海拔范围是200-228米之间,与山峰的高差范围是352-380米之间,最接近360米,C对。
A、B、D错。
如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据此完成4-5题。
4.该地区南部山地坡度较陡的原因是A.流水侵蚀剧烈 B.古冰川作用 C.断层相对上升 D.岩层褶皱隆起5.②河比①河A.结冰期短 B.水能丰富 C.含沙量大 D.航运价值高【答案】4.C5.C【解析】4.由图示经纬度可判断南部山地是秦岭,北部是渭河平原;南部山地坡度较陡与北部地区形成明显的台阶,秦岭属于断层中相对上升的岩块,为地垒地质构造。
选C正确。
5.①河所处纬度较②河低,冰期长,A错。
①河穿过的等高线条数多于②河,所以落差大,B错。
2020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地理图表的判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0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地理图表的判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8c1db0bcd126fff7050b90.png)
2020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地理图表的判读专项练习题一、选择题等流时线指流域上径流能同时到达流域出口的所有地点的连线。
按一定的流速,在流域地图上可作出许多条汇流时间的等值线,使得在同条等值线上的水质点能在该汇流时间同时集中到流域出口,这就是等流时线图(如图所示,图中数值为相对值)。
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图中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A.等流时线弯曲方向与地形无关B.等流时线数值越大,表示离流域出口越远C.等流时线数值越小,表示流量越小D.等流时线越稀疏,表示流域面积越大2.据图分析,下列结论可以确定的是()。
A.甲河段落差最大B.乙区域植被覆盖率最高C.丙河段流量最大D.丁区域地形最平坦2018年11月3日,突发山体滑坡形成的堰塞体阻断了金沙江。
读金沙江某段河流及附近等高线地形图,回答3~4题。
3.若堰塞体上游河流流量稳定,在堰塞体自然崩溃之前,①处水位变化为()。
A BC D4.发生滑坡后的部位,山体坡面形态变化()。
A.上部变缓、下部变缓B.上部变缓、下部变陡C.上部变陡、下部变陡D.上部变陡、下部变缓冻裂(林木)指林木向阳面受冬季昼夜温度剧变影响树干纵向裂开。
在高寒地区的疏林地林木冻裂灾害更重。
冻裂一般不会直接引起树木的死亡,但可降低产量和品质。
图甲为我国东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乙为树木冻裂图。
读图,回答5~6题。
5.图甲中M、N、T、S四地林木冻裂灾害最严重处与图示区域海拔最高处的高差可能为()。
A.400 mB.600 mC.800 mD.1000 m6.推测疏林地受害更重的原因是()。
A.树干的庇荫状况差B.受冬季风影响大C.易受病虫害侵袭D.生长快,木质差作物生育期一般指作物从播种到种子成熟所经历的时间。
下图为吉林省作物生育期(5月~9月)内积温线(≥10℃)的空间分布图。
读图,回答7~8题。
7.影响吉林省作物生育期内等积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B.海陆位置C.季风D.地形8.下列地理要素与吉林省作物生育期内等积温的变化呈负相关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一轮复习同步训练: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
一、单项选择题
读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1~2题
1.根据等值线分布规律和该地地形,判断甲等值线的数值是
A.50 B.200 C.400 D.800
2.图中甲地降水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A.位于沿海地区,且有暖流经过 B.处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C.处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D.冷、暖气团长期在此地交汇,多锋面雨
答案:1.C 2.B
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经纬度可以判断,甲地位于祁连山附近,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年降水量较大,根据等值线分布规律可知,甲地等值线的数值应为400。
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甲地处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一年中最大降雨强度1小时内降雨量相等点连成的线,叫年最大1小时雨量等值线。
读“我国年最大1小时雨量均值等值线图”,回答3~5题。
3.我国年最大1小时雨量均值的最大值出现在( )
A.四川B.广西C.上海D.台湾
4.我国西北地区年最大1小时雨量均值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强B.空气对流弱
C.空气中水汽含量低D.植被覆盖率低
5.我国横断山区年最大1小时雨量均值变化较大的关键因素是( )
A.西南季风B.东南季风
C.距海远近D.地势
答案:3.B 4.C 5.D
解析:第3题,该题可从图示中直接找出答案。
第4题,西北地区距海遥远,受海洋影响小,空气中水汽含量低,年最大1小时雨量均值较小。
第5题,我国横断山区地势起伏大,不同高度、不同坡向年最大1小时雨量均值不同。
下图示意亚洲西部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
读图完成6~7题。
6.该区域年降水量最大差值约为( )
A.400 B.550 C.600 D.720
7.该区域年降水量自南向北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地形地势
C.大气环流D.海陆位置
答案:6.D 7.C
解析:第6题,结合图示可知该区域年降水量最大值为(550~750),最小值为(0~150),所以最大差值为(400~750)。
第7题,该地区南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间长,降水少,北部受西风带控制时间长,降水多,因此大气环流是影响该区域年降水量自南向北增加的主要因素。
读“某区域等降水量年较差(即某地降水量最多月和最少月之差)分布图”,完成8~9题。
8.该地最可能位于( )
A.亚欧大陆东岸B.亚欧大陆西岸
C.北美洲东岸 D.北美洲西岸
9.影响该地降水量年较差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B.洋流
C.纬度D.海陆分布
答案:8.A 9.D
解析:第8题,由定义可知降水量年较差越大说明降水的季节变率越大,只有草原、季风等气候的降水年较差较大。
从图中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自东向西递减说明东部降水变率大,北半球大陆西岸受西风影响降水变率比较小,由此可以判断该地位于大陆东岸,再由北美大陆东岸是大陆性气候,降水年较差小,判断
只能是亚欧大陆东岸。
第9题,由上题可知该地应为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年较差大,海陆分布是主要影响因素。
下图是某区域等年降水量线图,读图回答10~12题。
10.图示区域内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A.由东向西逐渐减少 B.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
C.由西向东逐渐减少 D.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11.下面四图中,能正确反映图中河流②处月平均流量分配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2.沿图中甲乙线,从甲至乙地理事物的变化正确的是
A.高寒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地势第一级阶梯、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
C.干旱、水土流失、台风
D.青稞、小麦、水稻
答案:10. D 11. C 12. C
解析:第10题,根据图示可知,该区域为我国。
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第11题,根据河流的形状可知,河流为长江。
长江全年降水较多,径流量全国最大。
第12题,根据甲乙所
处的经纬度可知,甲处为温带荒漠,从甲到乙依次会出现温带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乙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从甲到乙,体现为由我国西北到东南。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黄土高原多水土流失、东南沿海地区多台风。
二、综合题
13.读福建省年等降水量线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福建省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指出甲地年降水量数值,并说明理由。
(3)有人主张在福建中西部大量修建水电站,你是否赞同,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1)分布特征:年降水量线的分布与海岸线大体平行;年降水量大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起伏式递增;山地多于平原。
形成原因:福建降水主要由东南季风带来湿润水汽受地形抬升形成;两大山带中一些海拔较高的山峰,降水量多;闽东南沿海地区地势起伏较小,地形对气流的抬升作用弱,降水少。
(2)大于1600毫米,小于1800毫米。
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
(3)赞同: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充沛,河流流量大,地处山地丘陵地区,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频繁,通过水库调节径流量,能缓解下游旱涝灾
害,提高防洪标准。
水库可为农田提供灌溉水源。
发电可满足城乡能源需求,减少薪柴需求,利于保持水土;水库库区可以发展水产养殖,水库蓄水,能改善通航条件。
促进山区社会经济发展,改善民生,脱贫致富。
不赞同:大型水电站建设会造成生态系统破坏;使当地居民生存环境受到影响;水库淹没上游地区,需要移民。
解析:第(1)题,根据年等降水量线数值分布可以看出,福建省年降水量大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增,原因可以从影响降水的因素进行分析。
第(2)题,根据闭合等值线的判读规律“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可以确定B处的数值介于1600到1800之间。
该处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
第(3)题,本问属于开放性试题,可以选择赞同或不赞同进行分析,赞同的理由可以从中西部修建水电站的有利条件和水电站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等角度进行分析。
不赞同的理由可以从大型水电站建设会造成生态系统破坏和移民等角度进行分析。
14.下图为四川盆地部分地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分布图。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雅安素有“天漏”之称,年降水日数多在200天以上。
(1)分析雅安“天漏”的形成原因。
地面反射率是指地面反射辐射量与入射辐射量之比。
一般而言,草地的反射率为15~25%,深色土壤的反射率为5~15%。
近年来,青衣江流域的草地、林地大面积恢复,裸露的深色土壤变为绿地。
(2)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简述青衣江流域地表植被变化对近地面气温的影响。
(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青衣江的河流特征。
答案:(1)受夏季风暖湿气流的影响,且位于河流沿岸,水汽丰富;三面环山的河谷地形,水汽不易扩散,利于抬升形成降水(或地形雨)。
(2)植被增加会导致地面反射率增大,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量减少,地面升温幅度减小,地面辐射减弱,使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减少,气温较之前低。
(3)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流;地势起伏大,水能丰富;流经地区年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支流众多;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河流水量(水位)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或夏汛)和年季变化;最冷月均温在0°C以上,河流无冰期;植被丰富,河流含沙量小。
解析:第(1)题,据该地的地形特征、水汽含量等角度进行分析。
受夏季风暖湿气流的影响,且位于河流沿岸,水汽丰富;三面环山的河谷地形,水汽不易扩散,利于抬升形成降水(或地形雨)。
第(2)题,反射率前后的变化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不同,进而影响到地面辐射量,从而达到气温降低的效果。
植被增加会导致地面反射率增大,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量减少,地面升温幅度减小,地面辐射减弱,使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减少,气温较之前低。
第(3)题,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水能、流量、季节变化及年际变化、结冰期、含沙量等因素。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流;地势起伏大,水能丰富;流经地区年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支流众多;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河流水量(水位)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或夏汛)和年季变化;最冷月均温在0°C以上,河流无冰期;植被丰富,河流含沙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