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与辅导课程复习资料全
心理咨询复习资料
![心理咨询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b2d7b9131b765ce04081421.png)
心理咨询复习资料(总1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会谈及会谈技巧(倾听)1 会谈中的一般问题2 会谈中的非言语交流3 倾听技巧4 影响技巧第一节会谈的一般问题一. 会谈及其作用咨询会谈基本上是通过咨访双方的信息交流来对彼此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产生影响的。
1.会谈的性质2.信息的传递形式作为咨询师,我们在会谈中所做的应该是两方面的。
一方面是接收、理解当事人的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一方面是作出反应,即发出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
二、交换信息的会谈与帮助性的会谈三、会谈中的互动与信息加工1.会谈中的互动相倚性是指在交流中,一方的反应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对方的行为,依赖于对方的所说所做。
互动中存在着不同的相倚:假相倚、非对称相倚、反应性相倚和彼此相倚。
江光荣(2005)认为,互动内容分出内容(事实-情感)、个人性(非个人化-个人化)、时间(过去-现在)。
鲍威尔(Powell)认为,互动交流可以大致分为五个层次,一般性的会谈、陈述事实的交流、分享个人的想法和判断、分享感觉、交流的高峰2.会谈中的信息加工过程类化:人在认识别人时,容易犯这样一类错误:在了解到对方的部分特点后,就把对方归入某一类人之中,把自己脑子里有关这类人的原型加到对方身上,认为对方也有原型所具有种种特点,并以此为基础来展开跟对方的互动。
投射:投射是指人无意识地把自己的个人特性加在对方身上,认为对方也有这些特性。
幻相关:由于知觉者的期待作用,将两件并无关联的事知觉为有关联。
选择性知觉:莱维特指出,人们倾向于知觉到那些符合自身需要的事物,忽视干扰性事物,但对确实有威胁的事物也投入全部的注意。
二、主要的非言语行为线索1.面部表情2.形体动作3.声音特征4.空间距离及相对角度5.沉默三.对非言语行为做反应帕森斯提出对当事人的非言语行为做反应的五种方式(Passons,1975):1)确定其言语和非言语行为之间是否一致;2)对言语与非言语之间的不一致之处,要留心或做出反应;3)当当事人沉默不语时,要留心或做反应。
心理咨询与辅导复习提纲完整版
![心理咨询与辅导复习提纲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94ebbd4af242336c1eb95ef8.png)
禹老师上课部分一、咨访关系:(一)建立良好咨访关系的必要条件:尊重、热情或温暖、真诚、通情达理、积极关注(二)通情达理/共情、积极关注的定义“通情达理”简而言之,即指设身处地地从当事人的立场体会、感受当事人的心情和观点(或称内心世界),同时透过适当的沟通方法将这种理解传达给对方。
积极关注,是对求助者的言语和行为的积极面予以关注,从而使求助者拥有正向价值观。
二、精神分析(一)精神分析未来发展三大趋势:第一大趋势:“适应性”、第二大趋势:生物学趋势第三大趋势:与东方哲学的融合(二)精神分析的两极化发展:一极是:分裂性;一极是:整体和综合(三)弗洛伊德关于神经症的心理病理学说:(四)精神分析的治疗技术:1、自由联想2、解释3、梦的解析4、过失论(过失或失误)5、移情6、阻抗的分析(五)自由联想的操作安静与光线温柔的房间;当事人打消一切顾虑,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谈话是保密的;治疗师倾听;鼓励当事人将原始想法说出;必要时治疗师可以引导,但尽量以当事人为主;鼓励回忆幼年所遭受的一切创伤或挫折;发觉当事人压抑在潜意识内的情结或者矛盾冲突(六)在进行解释时,治疗者要注意的事项:(七)释梦过程:病人报告他的梦,分析者鼓励他自由地联想显梦中的某些要素,回忆其激发的情感,共同研究显梦的象征意义,发掘梦的隐意,帮助病人理解过去的人际关系模式,梦与目前行为的关系。
分析师在为来访者释梦之前必须对其生活环境、生活习惯、心理状况有个大致的了解。
对不熟悉的来访者可通过交谈或自由联想而掌握线索。
(八)移情与反移情【移情】是指来访者把自己早年生活中对某个人(通常是父母)的情感或态度,移渡到咨询员身上。
【反移情】是治疗者对来访者所产生的一种潜意识的反应倾向。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九)移情的处理:1.提醒来访者其行为已经背离基本规范或咨询关系的界线2.直接向来访者指出其移情反应3.使用解释来促进来访者的领悟(十)精神分析治疗1、人性观:决定论我们的行为是由一些非理性的力量,无意识动机以及生物的本能驱力所决定的。
心理咨询复习-102页PPT资料
![心理咨询复习-102页PPT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d56e9abdaef5ef7ba0d3cd8.png)
3. 摄入性谈话的注意事项
4. 心理咨询师应怎样和求助者商定咨询方 案?
5. 请撰写本案例的咨询方案?
6. 怎样和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
04.12.2019
心理咨询师应试策略
12
7. 如何确定本案例的咨询目标?或请结合本案例, 为求助者拟订的有效的咨询目标。
04.12.2019
心理咨询师应试策略
28
意志行为方面
(1)意志增强、意志缺乏、意志减退、 意向下降等意志行为障碍症状。
(2)强迫行为、精神运动性不安、 精神运动性兴奋、精神运动性抑制。
04.12.2019
心理咨询师应试策略
29
人格方面 (三原则之三)
关注求助者人格倾向,如从小性格内向、 不愿与人交往等人格特点。
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的评判,这是心理 健康水平评价的依据( 《基础知识》P287- 290、P299-302)
04.12.2019
心理咨询师应试策略
8
确定心理正常、异常的三原则( 《基础知 识》P260 )
神经症确定的三方面方法:病程、痛苦程 度、社会功能(《基础知识》P289)
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 《基础知识》 P261-274 ),尤其是:幻觉、思维障碍。 这是识别重症的根据。
因不伴有妄想、幻觉且自知力完整而不 归入精神障碍的人格障碍。
04.12.2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9
心理咨询师应试策略
30
心理生理方面
(具体可归入生理功能状态)
(1)进食障碍,包括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 食及神经性呕吐心理生理障碍。
(2)睡眠障碍,包括失眠、嗜睡和发作性睡 眠异常如睡行症、夜惊、梦魇。
《心理咨询与辅导》复习提纲
![《心理咨询与辅导》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2b311350a26925c52cc5bfb9.png)
1、学校心理辅导2、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3、学校心理辅导的内容4、学校心理辅导的途径5、现代社会变迁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6、异常心理的划分标准7、对心理健康标准的认识8、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9、影响小学生心理发展的条件10、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11、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辅导12、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13、高中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14、早期职业辅导运动的代表人物是帕森斯精神卫生运动的创始人为比尔斯15、心理辅导与德育的异同或关系16、学习辅导涵义17、学习辅导的目标18、学习辅导的内容19、学习动机的作用20、学习动机的激发21、良好学习情绪的培养22、什么是学习过度焦虑?23、学习过度焦虑的消除24、制定学习计划的意义25、制定学习计划的原则?26、作业规范的辅导包括哪些方面?27、复习辅导28、预习的指导29、自学能力的培养30、掌握学习策略能力的培养31、人格辅导32、人格辅导的目标33、人格辅导的内容34、自我意识35、自我意识辅导的涵义36、自我辅导活动的宗旨(目标)37、自我意识辅导的实例分析38、情绪辅导的内涵39、情绪辅导的目标40、人际交往辅导的内涵41、人际交往辅导的直接目标42、人际交往辅导的内容43、如何进行人际交往辅导?44、青春期概念45、青春期的心理特点46、青春期主要的心理问题?47、青春期辅导的内涵48、青春期辅导的目标49、青春期辅导的内容50、青春期辅导的途径与方法51、休闲的功能?52、休闲辅导的基本途径与内容有哪些?53、职业辅导54、学校职业辅导的目标55、学校职业辅导的任务56、职业辅导的内容57、职业辅导的原则58、职业类型的六边型图和部分职业名称举59、了解自己辅导60、全面了解自己的方法61、职业的价值62、“生命彩虹图”63、正确认识心理辅导课程与素质教育的关系64、心理辅导课程65、心理辅导课各程要注意以下问题66、心理辅导课程的目标67、心理辅导课程的原则68、心理辅导课的活动形式69、心理辅导课程的实践形式70、心理辅导教材的内容结构71、心理辅导课程的教学方法72、课堂心理辅导的概念73、学科渗透式的教学设计74、课堂管理的模式75、有效的课堂管理76、课堂行为问题的成因分析77、课堂行为问题的处理策略78、学习困难学生79、学习困难学生的鉴别80、学习困难学生的分类81、学习困难学生的诊断(重要)82、针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教学策略?83、个别辅导的理论84、本我、自我、超我如何和谐发展?85、个别辅导的主要技术86、个别辅导的原则87、个别辅导的基本过程88、学生心理困惑的个别辅导89、团体90、团体辅导91、团体的分类92、团体辅导的功能(或特点)93、团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的区别94、团体辅导的基本过程95、影响团体过程的基本因素96、领导者的角色作用97、团体过程的领导技巧98、团体互动技巧99、学校团体辅导的设计与操作100、学生心理档案的规划101、测量的基本知识102、测验心理103、心理辅导管理的各级功能104、学生心理辅导服务员的四项任务105、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者的基本任务106、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者的职责107、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者的职业道德108、学校心理辅导的评价109、学校心理辅导课程和评价110、教师人格修养的意义111、教师心理健康的基本要素112、家庭教育的常见误区113、家庭心理辅导的任务《心理咨询与辅导》复习提纲1、学校心理辅导含义学校心理辅导是指教育者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行为科学乃至精神医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与技术,通过集体辅导、个体辅导、教育教学中心的心理辅导以及家庭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调节,从而充分开发自身潜能,促进其心理健康与人格和谐的一种教育活动2、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具体以发展性目标为主,防治性目标为辅①发展性目标a、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接纳自己b、帮助学生学习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合群性、同情心c、帮助学生适应学校生活环境,热爱学校生活d、帮助学生发展其学习能力,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良好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e、帮助学生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f、帮助学生提高在学习、生活中学会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经常保持乐观、平和、愉快的心境g、帮助学生培养独立自主的精神,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要负责h、帮助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与创造精神②防治性目标a、辅导学习困难的学生,改进他们的学业b、辅导有情绪困扰、行为问题的学生,改善他们的情绪,矫正他们的行为c、辅导家庭环境不利的学生,帮助他们健康成长d、辅导学业优秀的学生与智力超常的学生,使他们获得更佳的发展e、辅导有心理困扰的学生,促进他们健康成长3、学校心理辅导的内容①、学习辅导②、人格辅导③、生活辅导④、职业辅导4、学校心理辅导的途径两条一条是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途径;另一条是针对有心理困扰或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途径5、现代社会变迁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大题准备)?从消极的一面来看①、升学压力②、独生子女的教育③、不利的家庭环境(离异家庭、寄养家庭、贫困家庭、富裕家庭)④、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6、异常心理的划分标准①、经验标准、②、社会规范的标准、③、临床诊断标准、④、统计学标准7、对心理健康标准的认识(如何理解心理健康标准)①、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的概念②、心理健康是一种积极的社会适应③、心理健康是健全的人格发展,即人的心理是知、情、行统整的过程④、心理健康的相对性8、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①、具有良好的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的心态与意识②、能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使之保持愉悦、平静③、能承受挫折④、能较正确地认识周围的环境,适应环境并能改选环境⑤、人际关系协调,具有合群、同情、爱心、助人的精神⑥、具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⑦、思维发展正常,并能激发创造力⑧、有积极的人生态度、道德观、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规范9、影响小学生心理发展的条件主要有两条一是个体的生理发展条件(身体外形的变化;体内机能的发育;神经系统的发育;)二是客观环境的变化10、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①、心理发展是的,尤其是思维、记忆、知觉等能力②、心理发展是平稳协调的③、心理发展是开放的④、心理发展是可塑的⑤、心理发展的矛盾性11、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辅导(如何辅导,简答)①、帮助小学生适应学校生活,做好入学的心理准备②、帮助小学生适应集体生活、学习交往,培养合群性、责任感③、帮助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激发兴趣,培养求知欲,促进思维、记忆等智力因素发展④、帮助小学生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各种心理问题,树立勤奋,克服自卑,变危机为转机⑤、帮助小学生初步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与良好的品德行为规范12、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①、认知发展②、性意识的觉醒③、不成熟的“成人感”④、学习成绩分化激烈⑤、同一性问题所谓同一性是个体对自己的本质、价值、信仰及一生趋势的一种相当一和比较完满的意识通俗地说,就是个体在寻求“我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13、高中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①、不平衡性②、动荡性③、自主性④、进取性⑤、闭锁性⑥、社会性14、早期职业辅导运动的代表人物是帕森斯精神卫生运动的创始人为比尔斯专著为《一颗自我发现的心》15、心理辅导与德育的异同或关系①、德育工作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规范或法律规范教育,是解决政治方向、思想倾向、道德价值观念的问题,解决人的社会倾向性问题而心理辅导则主要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发展潜能,使学生更好适应学校、家庭和社会可以说心理辅导解决“育人”任务中基础层次的问题②、德育要求学生达到“君子”境界,心理辅导要求学生达到“凡人”境界16、学习辅导涵义包含两个方面①、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心理上的困惑②、让学生自己开发自身的学习潜能17、学习辅导的目标通过辅导使学生乐于学习,学会学习18、学习辅导的内容(动、情、行、能)①、学习动机辅导②、学习情绪辅导③、学习行为辅导④、学习能力辅导19、学习动机的作用动力作用;维持作用20、学习动机的激发①、认知内驱力的激发(求奇法、求新法求趣法)②、自我提高内驱力的激发(作业批改激励法、学习内容自选法、效果自我评定法、习题自编法、小先生法、互助法)③、附属内驱力的激发(表扬法、奖励法)21、良好学习情绪的培养(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绪?)①、要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②、要有科学的爱的表达方式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兴趣的激发、间接兴趣的激发)22、什么是学习过度焦虑?不同的心理学家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学习过度焦虑又叫考试焦虑,主要反应在考试怯场上,一般有如下特点①、当事者在考试前夕普遍有一种提心吊胆的感觉,担心考试考不好②、考试时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出汗,手颤抖,还有的伴有尿频,腹痛,头脑一片空白③、当事者一般都会曾经有过考试失败的经历④、当事者受到考试的压力比较大(压力有来自家长处,学校老师处,学生自身)23、学习过度焦虑的消除①、认知辅导②、松弛训练③、自我暗示④、劳逸结合24、制定学习计划的意义①、明确学习目标②、做到学而有序③、提高学习效率④、磨练学习意志25、制定学习计划的原则?①、差异性原则②、整体性原则③、发展性原则④、可行性原则⑤、变通性原则26、作业规范的辅导包括哪些方面?①、在态度上,力求专心致志,一丝不苟,准确率高,字迹端正,书面整洁②、方法上,要有序地进行作业③、习惯上,要求独立完成27、复习辅导①、复习须及时②、复习须思考③、复习须多样28、预习的指导①、要求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②、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养成动手习惯,做预习笔记,将重点、难点记下③、预习时也要多动脑筋,找寻重点、难点的过程就是动脑筋的过程29、自学能力的培养自学能力是依靠自己获得知识、技能的综合能力结构中包括阅读能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质疑法、竞赛法、训练法(专门与结合训练)}30、掌握学习策略能力的培养①、学习方法②、学习的调节和控制③、元认知.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的意识即认知的认知包括三方面ⅰ、元认知知识;ⅱ、元认知体验;ⅲ、元认知监控元认知的培养可从下述几方面入手ⅰ、认识自己的认知特点ⅱ、根据自己的认知特点制定切合自己实际的学习计划ⅲ、在执行学习计划的过程中监控和调节自己的计划31、人格辅导的是教育者运用有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理论与技术,帮助和促进学生社会适应和价格健康成长和发展教育活动32、人格辅导的目标促进适应、铸造人格33、人格辅导的内容①、自我意识的培养自我认识与接纳;自我控制②、情绪辅导③、人际交往辅导④、青春期辅导34、自我意识①、亦称自我、自我觉知、自我觉察,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认识自己的所有身心状况,包括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与他人和环境的关系②、自我意识的心理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35、自我意识辅导的涵义就是根据心理辅导的原理,帮助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恰当地评价和接纳自己,并有效地控制自己的一种辅导活动36、自我辅导活动的宗旨(目标)在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并推动其自我意识水平向更高阶段发展,为学生有效适应环境铺垫良好的基础37、自我意识辅导的实例分析(会从自我认识辅导和自我控制辅导角度分析)P10938、情绪辅导的内涵是运用有关心理辅导的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认识、接纳和把握自己的情绪,学会恰当地表达情绪以促进理解和交流,并学会控制、疏导自己的情绪,处理自己的情绪困扰,增进自己心理健康的一种教育活动39、情绪辅导的目标①、帮助个体正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②、帮助个体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③、帮助个体养成乐观的生活态度,增强对快乐的情绪体验;④、帮助个体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处理自己的情绪困扰40、人际交往辅导的内涵就是运用有关心理辅导的理论、技术和手段来指导、训练学生的人际交往过程和人际交往活动,藉此增进学生人际互动和社会适应,改进人际关系,推动学生价格成长和成熟的过程41、人际交往辅导的直接目标是增进学生的人际互动和社会适应,改进学生的人际关系,为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42、人际交往辅导的内容①、学生同伴的交往和沟通②、学生父母和老师为代表的成人的沟通与交往43、如何进行人际交往辅导?①、人际交往辅导要与学生的现行交往实践结合,辅导的成效应以学生交往实践中寻求,教师有责任提醒和指导要求学生将辅导的成果迁移于日常交往实践②、人际交往辅导可利用有关的社会关系测量来探查学生群体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善,对具体资料加以整理、分析和处理后,教师心中有数,为辅导提供基础③、在人际交往辅导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起到组织、协调和指导者作用,与学生协商建立适当的活动规则,保证辅导活动所必需的心理氛围、舆论氛围及秩序,以此使活动朝着健康的,有益的、有建设方向开展④、人际交往辅导渗透在班主任工作、教学过程、教育过程中⑤、学校和教师应加强对家长的相应辅导⑥、对少数有严重交往障碍和人际适应不良的儿童,辅导教师应予以个别辅导44、青春期概念又称青少年期或“生发期”从广义上说,是指个体从儿童迈向成年期的一个过渡时期或者说是从发身到发育成熟的成长期年龄约是从12或13岁开始,20多岁结束45、青春期的心理特点①、智力获得了巨大进步②、自我意识高涨,性意识萌动③、情绪体验日趋丰富、细致,稳定性降低,矛盾与变化强烈突出④、人际上增加了对同伴关系的依赖,与父母家庭的联系削弱,对教师的依赖与批评共存⑤、两性话题成了青春期发展的中心内容,亦使少年的意识心境行为染上了一层神秘色彩46、青春期主要的心理问题?①、心理生物性紊乱②、情绪问题③、性别角色混乱④、人格冲突⑤、人际冲突⑥、性心理问题47、青春期辅导的内涵是指以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为特定对象、以青春期突出的心理现象和行为为主要内容的一种辅导活动它是一种运用心理辅导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推动、促进和引导青少年心理和人格的健康发展,和帮助青少年顺利度过这一发展时期的教育活动48、青春期辅导的目标①、青春期辅导要帮助青少年对即将到来的身体、生理的快速增长和发育做好准备,并认识和接纳这些变化,为顺利度过青春期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②、青春其他辅导要帮助青少年学会处理由一系列身体、生理的快速变化而带来的心理适应问题,学会相应的策略和技巧③、青春期辅导要帮助青少年培养健康的性心理和性价值观,恰当处理两性关系,平衡度过性困惑期49、青春期辅导的内容①、认识、接纳和塑造自己的青春期形象②、青春期辅导③、性心理辅导50、青春期辅导的途径与方法①、讲座②、集体讨论③、活动设计④、个别咨询51、休闲的功能?对于人的发展有多种价值①、松驰身心②、满足个人需要与兴趣③、扩展知识和生活经验④、增进个人身心发展52、休闲辅导的基本途径与内容有哪些?①、校内ⅰ、开设休闲辅导课程ⅱ、组织学生休闲团体ⅲ、课余休闲活动②、校外ⅰ、建立社区休闲活动中心ⅱ、开设了家长休闲辅导讲座ⅲ、开辟休闲活动基地53、职业辅导是帮助学生选择职业、准备职业、安置职业、并在职业上取得成功的过程54、学校职业辅导的目标①、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培养劳动习惯,懂得平凡劳动的社会价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职业观、择业观②、帮助学生从身边职业开始,逐步深入社会③、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引导学生扬长避短,提高学生各种素质,发掘学生的潜能④、帮助学生正确协调个人志愿和国家需要之间的关系,根据国家需要和自己的特点确立初步的职业意向,提高升学和就业的决策能力55、学校职业辅导的任务①、从起始年级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职业观和职业理想教育,并向他们讲解社会主要职业和专业的有关知识,使他们形成正确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理想②、收集和积累学生的个人资料,同时调查和了解企事业用人单位、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和高一级普通学校的职业、专业的内容,招工和招生的条件,以及有关工种的劳动强度和报酬待遇③、对毕业生进行个别指导和咨询,帮助他们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特点来确定就业或升学的方向,选择合适的职业或专业,同时学校也可向用人单位和高一级学校推荐合适的人才56、职业辅导的内容①、了解职业辅导②、了解自已辅导③、人生探索辅导④、合理选择辅导57、职业辅导的原则①、独立性和渗透性相结合的原则②、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原则③、解决实际问题的原则58、职业类型的六边型图和部分职业名称举例P15759、了解自己辅导①、了解职业能力②、了解职业兴趣③、了解职业个性60、全面了解自己的方法①、轶事记录法②、评定量表法③、自传法④、讨论法⑤、会谈法⑥、问卷法⑦、日记行事表法⑧、测验法61、职业的价值①、维持生存②、发展自己③、贡献社会62、“生命彩虹图”是由职业理论研究家萨帕提出的它用自然界的彩虹的轮廓形象地反映了人一生的角色在时间上的透视(图P178)63、正确认识心理辅导课程与素质教育的几个关系?①、关于培养目标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心理辅导课程的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帮助并服务于全体学生,按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个性心理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激发潜能;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和环境适应能力②、关于教育模式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也是一种教育实践模式,不仅强调全面性,而且强调全体性、基础性和发展性③、关于教育方法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教育,而每个有个性的学生组成了这个全体,心理辅导课程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差异,教育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促进发展64、什么是心理辅导课程?是指学校积极地按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通过各种辅导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培养、训练、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激发潜能;增强社会适应;帮助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各种心理问题,维护心理健康,达到塑造和完善人格品质的学校心理辅导形式65、心理辅导课各程要注意以下问题①、由心理辅导课程目标决定,辅导课程必须保证全体学生全身心地参与,人人平等,相互服务,自觉接纳辅导内容,促进个性发展②、由心理辅导课程原则决定,辅导老师通过组织的心理活动,达到老师的帮助与学生自助相结合③、由心理辅导课程的关系决定,实施心理辅导课程的师生双方必须遵循理解和尊重,理解和尊重是信任的前提,是辅导课程成功的保证④、由心理辅导课程的内容决定,课程应该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解决学生易产生的心理问题,来组织课程活动内容⑤、由心理辅导课程的教学方法决定,辅导教师必须了解学生,课程活动中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合理地、自由地表达情绪,在活动中认识自我和他人⑥、由心理辅导课程的效果决定,课程活动既要根据目标实施活动,又要以学生即心理需要、第三的心理问题,来决定辅导活动的内容和方法⑦、由心理辅导课程对象决定,辅导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必须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水平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而定66、心理辅导课程的最终目标是梯状学生健全的人格,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及良好的心理品质可分为如下两个目标①、发展性目标侧重于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心理品质的培养,帮助学生自我完善,促进他们健康成长②、预防性目标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在学习、工作、生活和成长中的心理问题,懂得如何去改变和纠正不健康的心理,达到良好的社会适应和积极健康的情绪67、心理辅导课程的原则①、信任原则②、接受性原则③、发展性原则④、自主性原则⑤、合作性原则⑥、活动性原则⑦、配合性原则68、心理辅导课的活动形式不①、角色活动②、表演活动③、游戏活动④、体育活动69、心理辅导课程的实践形式①、社会活动(春游、秋游、旅游、团队活动)②、社会考察(参观、访问、社会调查)③、社会服务(志愿者服务、公益劳动)④、社会实践(军训、学农)70、心理辅导教材的内容结构①、一般中小学课程内容包含课程结构的四个要素认知经验要素、道德经验要素、审美经验要素和健身经验要素②、我们觉得心理辅导课程教材内容结构就有五个基本要素ⅰ、认知经验要素ⅱ、意志品质要素ⅲ、情感经验要素ⅳ、社会经验要素ⅴ、生活经验要素71、心理辅导课程的教学方法①、讲授法②、自述法③、角色法④、讨论法⑤、情景法⑥、综合法72、课堂心理辅导的概念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活动的认知、情感与行为技能73、学科渗透式的教学设计其特点是以学科的特点与学生需达成的相关的学习技能、社会技能、情感态度技能相结合,心理辅导技术与教学技术相结合,来设计教学74、课堂管理的模式勒温提出的三种领导方式即民主型(人际关系型、自主型管理模式)、专制型(权威型、恐吓型管理模式)、放任型(放任型管理模式)的领导方式而食谱型、训导型、行为矫治型管理模式介于民主型与专制一霎时领导方式之间三种领导方式各有所长,各有所短75、有效的课堂管理①、课堂秩序的建立②、课堂活动组织与反馈③、课堂中的奖励与惩罚(非常重要)使用奖励要注意以下几点ⅰ、淡化奖励的外部控制作用ⅱ、奖励要与学生实际付出的努力相一致ⅲ、应在课堂建立一套明确的奖励办法ⅳ、奖励的方式要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ⅴ、奖励要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使用惩罚要注意以下几点ⅰ、惩罚应“就事论事”,避免翻“老帐”;避免过多地涉及学生个人过去的经历ⅱ、切忌把惩罚作为教师报复泄愤的手段ⅲ、切忌体罚学生ⅳ、坚持正面教育为主76、课堂行为问题的成因分析造成学生课堂行为问题有来自个体的原因,也有来自环境的原因①、个体的原因ⅰ、性格上原因ⅱ、生理上的原因ⅲ、态度与动机的原因②、环境因素分析ⅰ、教师的行为ⅱ、家庭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ⅲ、社会传媒的不良影响77、课堂行为问题的处理策略①、教师“中止授课”的策略②、教师对课堂行为问题的分析评估策略③、利用同辈集体的资源78、学习困难学生是指智力正常,但学习效果低下,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教学大纲要求的学生79、学习困难学生的鉴别①、智力标准②、学业不良标准③、学习过程表现异常80、学习困难学生的分类①、暂时性困难学生②、能力型困难③、动力型困难④、整体型困难81、学习困难学生的诊断(重要)①、课堂行为分析ⅰ、对教师讲课的反应ⅱ、课堂作业时的反应ⅲ、不安定的课堂表现ⅳ、回答问题的表现②、作业错误分析③、能力诊断。
心理咨询与辅导期末复习资料
![心理咨询与辅导期末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e37d05e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56.png)
单项选择题1.()是认识领悟疗法的创造人。
A.埃利斯B.弗洛伊德C.荣格D.钟友彬2.()属于时间限制的内涵。
A.不同来访者的时程完全一致B.咨询时间应绝对地限定C.咨询时间应灵活地掌握D.咨询必须遵守一定的时间限制3.()属于咨询师感情限制的内涵。
A.彼此沟通限制在工作范围B.咨询师应该尽量地关心求助者C.咨询应该让感情顺其自然D.咨询师不能表露自己的真实情感4.“如果事情非己所愿,那将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这种不合理的信念基本是符合()的特征。
A.绝对化B.糟糕至极C.以偏概全D.过分概括5.“通过暗示、说服和质疑等方法,改变个体的非理性想法,从而恢复和建立合理的思考方式,来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和促进个体健全人格的发展”的方法被称为( )A.认知改变B.心理训练C.个别辅导D.角色分享6.表示“拒绝、不同情、轻视”的手势表示是:()A.双手直切B.双手抱胸C.双手放平D.双手内勾7.初诊接待中,辅导者应有的仪态是( )B.坐姿端正、服饰整洁、表情平和、保持正常社交距离C.坐姿端正、服饰入时、表情热情、密切注视着来访者D.坐姿端正、服饰整洁、表情平和、不停地扫视来访者8.放松训练是()中使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
A.精神分析B.认知疗法C.行为疗法D.理性情绪疗法9.封闭式询问一般不用()A.有没有B.是不是C.对不对D.为什么10.父母对孩子的无理取闹行为,不予注意、不予理睬,可能慢慢地减弱这些行为,这是()A.代币法B.惩罚法C.增加法D.消退法11.关于咨询关系结束的正确处理方式是()A.来访者何时提出结束,就何时结束B.咨询师必须严格地按照咨询方案结束咨询C.应该是在基本达到咨询目标后,双方都认为可以结束为宜D.咨询关系的结束应征得来访者家人的意见12.行为主义常用的辅导技术是( )A.行为塑造技术B.行为分析技术C.行为诱导技术D.行为驳斥技术13.精神活动包括(),属于精神分析的人格结构观点。
心理咨询复习资料
![心理咨询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20e030d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38.png)
心理咨询复习资料心理咨询一、心理咨询的概述心理咨询是咨询师协助来访者(求助者)解决各类(某些)心理问题的过程。
1.咨询对象条件:1)具有一定的智力基础;2) 内容适合;3)人格基本健全;4)动机合理;5)有交流能力;6) 对咨询有一定信任度。
2.咨询任务:1)提供全新的人生经验和体验;2)建立新的人际关系;3)认识内部冲突;4)改变错误观念;5)深化来访者的自我认知;6)学会面对现实问题;7)增加心理自由度;8)帮助、支持来访者开始新的有效行为3.咨询历史:5个人:高尔登(英)---测量心理活动个别差异,创立“自由联想法”1882;卡特尔---创立心理测验法1890;韦特默---开办儿童行为矫正诊所1896;彼奈西蒙(法)---为弱智儿童编制智力测量表1904;帕森斯---1908年在美国波士顿创办了就业局。
4个重要事件:20世纪30年代--“测量的十年”;40-50年代--指导运动向当代咨询的转变;60年代—心理咨询走出美国,在世界范围内发展;80年代--心理咨询工作在大陆有了较快的发展。
4.咨询分类:(人数、内容、方式)咨询对象的多少:个别咨询与团体咨询。
咨询内容:发展咨询与健康咨询。
咨询方式: 门诊咨询;通信咨询;网络咨询;电话咨询;现场咨询;宣传咨询二、如何建立咨访关系及其意义(重要性)1.如何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互尊;互信(自我剖析);互谅;互换(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意义:1.使来访者产生积极地情绪体验,咨询者的宽容、接纳非评价和理解的态度有助于来访者自由地表达和探索情绪,并产生一种对咨询者的信赖心理。
2.提高来访者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在良好气氛下,来访者对自己看法变得更积极,在提高自尊心的基础上又会进一步增加,“我能变好“的信心。
3.有助于促进来访者的认同和模仿;咨询者的反应给来访者树立了一个榜样,咨询者的反应方式所表征的态度成了来访者进行观察和模仿学习的刺激。
4.增进双方的情感交流和信息沟通,使来访者充分表达情感,巩固咨访关系。
心理咨询与辅导复习材料
![心理咨询与辅导复习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0ac7a5c2bcd126fff6050b2d.png)
《心理咨询与辅导》期末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弗洛伊德将个体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下列那一个阶段不属于其中。
( D )A. 口欲期B .肛门期C .潜伏期D .自我同一性期2.下列认为心理咨询包含于心理治疗之中的心理学家是( C )。
A、威廉森B、斯特朗C汤恩D莫厄尔3. 心理咨询师是帮助求助者解决(D )问题的专业人员。
A.健康B .婚恋C .精神D .心理4. 系统脱敏疗法的创始人是(B )。
A.巴莆洛夫B .沃尔普C .斯金纳D .张子和5. 心理咨询员所应持有的三种基本态度不包括( C )。
A.理解的态度B .重视感情投入的态度C .领袖的态度D .律师的态度6. 下列哪种坐法更容易让人产生压力(C )。
A. 180 度坐法B . 90 度坐法C .对面坐法D . 45 度坐法7. 在咨询室物件的摆放过程中,钟表最好放在哪个位置?(C)A.咨询师座位的后面B .咨询师座位的右后方C.来访者的背后,咨询师能够看到的地方 D .咨询师座位的左后方8.在心理咨询初期,来访者往往会埋怨他人,说自己父母或上司等人的坏话,对此现象,咨询员应该( C )。
A.采用漠视、与自己无关的态度 B .为来访者家人辩护C.保持中立态度,客观态度 D .站在来访者的角度上,责难别人的不对9.抵抗(阻抗)这一概念是由谁所提出的?(D )A.荣格B .弗洛伊德C .兰克D 马斯洛10.下列哪一种情况不属于心理咨询合理终结的标准( D )。
A 来访者达到了自我接纳B 来访者的症状缓和C 来访者更能接纳别人D 咨询师对来访者不满,无法接纳他,所以要终结咨询。
1 1.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位(1949)将心理咨询解释为:A、B两个人在面对面的情况下,受过心理咨询师专门训练的A,向在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问题解决问题的B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
这里的A就是咨询师,B就是求助者。
(B )A.罗杰斯B .威廉森等C弗洛伊德D钟友彬1 2.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本我”所遵循的是( B )原则。
心理辅导复习资料
![心理辅导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70dd725192e45361066f537.png)
儿童厌学症的成因包括: 学校教育中的失误。例如,“填鸭式”地满堂灌教 学,强迫学习,滥用惩罚,学生学习负担重、压力 大,考试频繁,学习难度与儿童能力不相吻合,忽 视“第二课堂”活动特别是游戏对小学生的意义, 教师对儿童缺少关心和爱抚等,都有可能造成儿童 的厌学情绪。家庭教养方式不当。 父母望子成龙心切。重分数,不重实际潜能的开发, 经常就学习问题责骂或毒打孩子,会使儿童对学习 产生畏惧心理和厌烦情绪,父母重钱轻学的思想, 待别是个体经营或利用工余时间从事"第二职业"的 父母,时常要子女前去助工或有意无意地灌输"拜 金主义",对儿童的厌学情绪有重大影响。 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社会上的某些不正之风, 如"一切向钱看","读书无用论",以及农村中的一 些不良习俗(如"早订亲"的习俗),都是造成儿童厌 学症的社会诱因。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多种 多样。 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在小学可以以游戏和 活动为主,营造乐学、合群的良好氛围; 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在做好心理品质 教育的同时,要突出品格修养的教育; 高中以体验和调适为主,并提倡课内与课 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服务的紧密配合。 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 包括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 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知识讲座等。 要注意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的倾向。
什么是一个有效果的目标
目标的SMART原则 明确的(Specific)、 可衡量的(Measurable) 可达成的(Achievable) 相适的(Relevance) 时间性(Timeliness) 只有遵循目标制定的SMART原则,目标才是 有效的.
心理咨询的起源:诞生于美国。 六大来源: 实验心理学 精神病的新疗法 心理卫生运动 心理测验 人本主义影响 职业指导运动。
心理咨询与治疗复习资料
![心理咨询与治疗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a4a6c78770bf78a652954f4.png)
一、心理防御机制:潜意识中本我的欲望与现实或超我有冲突时出现焦虑,自我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对付那些引起焦虑的威胁或危险,而它是运用防御机制来控制本我的欲望和冲动,从而减轻焦虑。
二、精神分析理论:注重问题的过去,认为心理问题是由压抑在无意识中的幼儿期的精神创伤和痛苦体验造成的,幼儿期未能解决的压抑在无意识中的欲望是问题的根源,会在人生其他阶段以心理症状的形式表现出来,分析来访者幼年经历,找到原因,通过顿悟,使来访者心理发生改变。
三、意识: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外显部分,是我们在清醒状态下能够觉察到的各种有目的的心理活动部分。
四、前意识:是界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部分,平时不为人所知,但集中注意或提醒可以进入意识,是可以招回到意识中的那部分经验和记忆。
五、潜意识(或无意识):是被压抑到意识下面的、无法从记忆中招回的部分,但通过分析可以被揭示出来的,它们通常是被社会的风俗习惯、道德、法律所禁止的内容,包括个人原始的冲动和与本能有关的欲望等。
六、整体性问题:第一个方面是人的整体性属性,人的身体和精神构成了一个相互依赖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这意味着人是统一的、完整的。
第二个方面是人与环境构成了人—环境的统一体,也就是人和环境是相互依赖的。
格式塔治疗是整体性的,关注的是构成整体的部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而不是关注彼此孤立的部分。
个体的行为不是由外部或内部因素所决定的,个体是作为一个整体发挥功能,做出选择的。
七、无条件积极关注:是指不带价值判断地表达对人的基本尊重,接纳人有权产生自己的感受,对当事人的接纳与关怀是无条件的。
由此创造一种有利于当事人转变自我概念的气氛,无论当事人当时的感受如何,治疗师都应予以理解,甚至是珍视。
八、靶行为:对患者自身心理,生理和环境进行分析,需要改进的问题行为中的具体目标。
九、厌恶治疗:是一种通过轻微的惩罚来消除适应不良行为的治疗方法。
当某种适应不良行为即将出现或正在出现时,当即给予一定程度的痛苦刺激,如电刺激、针刺、或催吐;经反复实施,适应不良行为与厌恶体验建立条件联系,从而消除目标行为。
心理咨询复习资料——仅供参考
![心理咨询复习资料——仅供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518f176827284b73f24250be.png)
心理咨询复习资料——仅供参考1.心理实验:内心矛盾的猫、无所适从的狗、伊本,西拿的公羊、踢猫效应分别说明的道理;复习情绪ABC理论;弗洛伊德的相关知识点。
2.人们对心理咨询常见的误解的认识心理问题不等于精神病;心理学不等于窥见内心;心理咨询不等于无所不能;心理老师不等于救世主;心理咨询不等于思想工作3.心理咨询:是通过聆听、接纳、疏导、支持等方式,向来访者提供专业心理健康指导与帮助,使来访者比原来活的更轻松、更快活、更自信。
心理咨询时,咨询师始终尊重、爱护、保密的原则,来访者亦有匿名的权利。
4.重点掌握心理咨询的原则:①无条件关注:不反驳对方,来访者中心②眼光不逼视对方,不相对而坐③平等尊重:眼神,体态,语言④对来访者负责⑤绝对保密:绝对保护隐私,不做现场记录⑥感情限定⑦时间限定:每周一次,每次45-60分钟⑧来访者自愿:来者不拒,去者不留⑨助人自助:自己找出问题解决的办法⑩重大决定延期原则5.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异同点:(1)相同点:①理论方法相同②目的相同③条件基础相同(2)不同点:①服务对象构成(正常;病人)②涉及问题领域(生活烦恼;心身障碍)③所需时间(短;长)④涉及意识深度(意识;潜意识)⑤目标(明确具体;模糊)⑥工作场所(分布广泛;医院诊断)⑦起源(职业指导,罗杰斯心测个体差异研究;催眠术,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等)6.心理咨询的分类形式:(1)根据对象构成(咨询规模)来分:①个体咨询与治疗(涉及个人隐私问题)②团体咨询与治疗(共性问题)③家庭咨询与治疗(与家庭互动模式有关问题)(2)根据实施途径来分:①门诊咨询与治疗②书信咨询与治疗③电话咨询与治疗,还有网络咨询、现场咨询、专栏咨询(3)按咨询的内容分:①发现性咨询②健康性咨询(4)按咨询的时程分:①短程咨询(1-3次)②中程咨询(1-3月)③长期咨询(3个月以上)7.对从业人员的要求:①专业知识技能要求知识: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医学心理学技能:咨询技能训练、训练与临床实习(接受专家督导)有至少1000小时的实习经验。
心理咨询复习资料
![心理咨询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8c7730d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63.png)
心理咨询复习资料绪论人的两大根本任务:1、适应:尽可能地利用受限的生存条件,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同时也使个人的生命尽可能饱满与有意义。
2、开展:个体的身心机能及其品质发生有顺序的积极的变化过程。
为什么学这门课?1、社会多元化2、社会专业化,专业分工越来越细,造成人的心理机能的片面使用与开展3、家庭构造与功能发生变化,家庭的心理保健功能下降4、教育功利化、片面化,无视个性与谐开展5、人际关系冷漠化6、人口密度增加,人际冲突增加7、价值观变化诱发心理障碍两大适应问题。
1、适应的相对平衡期缩短,动态调整期变长,个体经受的应激压力增加。
2、个体有更大的自由度去选择自己的人生。
体验到压力、无助、孤单,进而焦虑。
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同一事实,不同表述〞1、罗杰斯;2、威森;3、陈仲庚;4、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5、李维?心理学百科全书?;6、张人俊;7、马建青?辅导人生—心理咨询学?;8、赵耕源?综合医院心理咨询?。
在科学的领域中,给某类事物下定义,按原那么应当用最概括的语言说出该事物的本质。
心理咨询是咨询师运用心理学理论与技术帮助来访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的过程。
强调几个要素:1、处理心理或精神安康2、从心理或精神上帮助他人3、强调良好的人际关系4、是一种人格成长或开展5、是一种自愿行为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分类〔一〕、根据咨询的内容分为:开展咨询与安康咨询。
a、安康咨询可以帮助人们挖掘心理潜力,提高自我认识的能力。
当自我认识出现偏差或障碍时,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得以解决。
开展性心理咨询常涉及以下内容:孕妇的心理状态、行为活动与生活环境对胎儿的影响;儿童早期智力开发;儿童开展中的心理问题;青春期身心开展的不平衡;社会适应问题;性心理知识咨询;男女社交及早恋等;青年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友谊及恋爱;成就动机及自我实现性问题;择偶及新婚;人际关系;择业、失业及再就业;中年及更年期人际冲突、情绪失调、工作及家庭负荷的适应;家庭构造调整;更年期综合征等;老年社会角色再适应;夫妻、两代、祖孙等家庭关系;身体衰老及心理衰老;老年性生活等。
最新心理咨询与辅导(复习考试资料)资料讲解
![最新心理咨询与辅导(复习考试资料)资料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1c4836b54a7302768f993972.png)
1.心理咨询:是一种为存在心理或行为困扰的正常人提供心理帮助的专业工作。
2.心理咨询的特点:1:心理咨询提供的是一种心理帮助(A:咨询关注的是来访者心理和行为上的难题或困扰B:咨询处理的是来访者内在的心理内容)2:心理咨询服务的对象是需要帮助的正常人(A:任何人遭遇心理和行为难题或困扰都是正常的B:心理咨询遵循的是无病假设,咨询对象中没有病人)3:心理咨询是一个咨询关发展的过程(真诚\信赖\尊重的咨询关系是咨询赖以进行和产生效果的背景和条件)4:心理咨询是一个独特的专业领域(A:心理咨询所依据的理论不仅仅是心理学,还包括精神医学B:对从业人员有独特的要求C:心理咨询有自身非常严格的道德要求和专业规范)3.什么不是心理咨询:1:只在表层探讨不是咨询性谈话(心理咨询的谈话特点:个人化、深入化、过程化)2:只解决来访者提出的问题不是咨询的唯一目标(心理咨询的一个重要目标:助人自助,只解决来访者提出的问题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咨询中的咨询师需要对来访者提出的问题进行全面的评估,就来访者所提出的问题进行个人化、具体化的探讨,澄清这些问题背后的东西,启发来访者感觉里面的情绪。
理清内在的冲突,反思自身存在的成长问题,以期达到一个更高层次的自我改变)3:不尊重来访者、忽视来访者的觉悟和能力不是咨询的态度4:来访者缺乏自身的领悟难以达到真正的改变5:来访者在咨询中不需要同情6:心理咨询不是从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的角度去帮助人4.同情对咨询功能的危害:1:同情有时会是一种上对下的不平等,有时会潜含着对被同情者一些对自己和他人有伤害的想法和行为的认同2:对一些以博得同情来平衡自己、不做积极改变的来访者,同情有强化或肯定的作用。
5.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联系和区别:1: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基本一致性(①:助人性质和目标上的一致性:提供的都是心理帮助,是在人际互动中进行的,解决的都是人在心理和行为上的困难。
②:助人过程和方法上的一致性③:助人关系和职业准则上的一致性)2: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相对区别(①:服务对象:心理咨询服务对象:正常人或业已恢复与正在恢复的病人,心理治疗服务对象:有精神障碍的人②:助人者:心理咨询工作者称为咨询心理学家、心理治疗工作者称为临床心理学家)③:服务机构:心理咨询主要由一些组织内部如:学校\部队以及包括医院在内的少数社会性的心理咨询服务机构提供服务;心理治疗主要由精神科医院和一些综合性医院中的心理治疗部门提供服务④:历史渊源:(心理咨询的起源基本是一条心理学的线索,主要起源于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职业指导运动和心理卫生运动;心理治疗的起源是一条精神病学建立的线索,可追溯到欧洲文艺复兴后,对精神病人的看法和对待的改变直至现代精神病学的建立。
心理咨询总复习
![心理咨询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c1e1dd76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aa.png)
社会工作专业心理咨询与辅导课程复习材料一 、填空1、 第一次将心理咨询规定为现在的含义的是(威廉森)。
2、 美国的心理咨询,一般以被称为“指导运动之父”的(弗兰克·帕森斯)所进行的工作为发端且最具影响。
3、 所谓心理咨询,是指在(心理适应 )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求询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
4、 广义的心理咨询往往包括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有时(心理检查)和 心理测验也被列为心理咨询的范围。
5、 弗洛伊德将个体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包括 (口欲期)、 (肛门期)、(阴茎期)(也称俄狄浦斯期) (潜伏期)、(生殖器期)。
在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中,他把本能分为自我本能和(性本能)。
6、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特别强调榜样的示范作用,认为人的大量行为是通过对榜样的学习而获得。
7、 人们在比较多的情况下是共有爱与憎、信任与不信任、厌恶与喜欢等相反的感情,这种相反感情共存的心理,就被称为(矛盾情绪)8、 来访者所表现出的感情转移的内容频度较多的是:依恋性、(恋爱情感)、两面情感。
9、 心理咨询员所应持有的三种基本态度包括:理解的态度、重视感情投入的态度、(律师的态度)。
10、 罗杰斯所提出的影响咨访关系的三大要素是:共情、(无条件积极关注 )、真诚一致。
11、 一般所讲的咨询简易法,是指 咨询次数大体限定在(25)次以内,为期4到6个 月。
12、 心理咨询的位置关系一般以对面坐法为多,但对于紧张不安的来访者还可以考虑对面坐法,斜坐法、90度、180度三种坐法,其中(180度)坐法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是亲密关系的位置象征,容易使来访者产生移情。
而(对面)坐法容易让人产生压力13、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本我”所遵循的是(快乐原则),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超我遵循(道德原则)14、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由(斯金纳)提出15、 系统脱敏法是行为疗法的一项基本技术,由著名的精神病学家(沃尔普)创立。
16、 20世纪40―50年代,发生了咨询发展史上最深刻的转变,即指导运动向当代咨询的转变。
心理咨询与治疗复习资料.docx
![心理咨询与治疗复习资料.docx](https://img.taocdn.com/s3/m/581ea264eefdc8d376ee3288.png)
第一部分心理咨询技能第一节建立咨询关系咨询关系是指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Z间的相互关系。
任何心理咨询学派的理论•方法,都必须以良好的咨询关系为平台,所以,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的核心内容。
咨询关系的建立受到咨询师与求助者的双重影响。
就求助者而言,其咨询动机、合作态度、期望程度、自我觉察水平、行为方式以及对咨询师的反应等,会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咨询关系。
就咨询师而言,其咨询态度对咨询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具有更为重要的影响。
国外心理咨询家曾对直接影响咨询效果的咨询特质(即咨询特点或特性)作过论述。
尽管存在不同的说法,但是都强调尊重、热情、真诚、共情和积极关注等咨询态度的亜要性。
所以,咨询态度不是单纯的工具或手段,而是咨询师职业理念和人性的表达。
因此,正确的咨询态度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重要基础,否则,再好的咨询方法和技巧都会失去意义。
第一单元尊重一、学习H标学会如何对求助者表达尊車。
二、学习要点尊亜•意味着把求助者作为有思想感情、内心体验、生活追求和独特性与自主性的活牛牛的人去对待。
尊亜求助者,不仅是咨询师职业道徳的起码要求,也是助人的基本条件。
尊重,应当体现为对求助者现状、价值观、人格和权益的接纳、关注和爱护。
罗杰斯菲常强调尊重对咨询的意义,为此提出了著名的“无条件尊重”的观点,并将其列为使求助者人格产牛建设性改变的关键条件Z—。
他认为,为了得到帮助,求助者需要知道你是否能够理解他们的想法及感受,如何看待他们的现状及过去。
根据双方接纳和了解的程度,求助者开始透露自己的情感及要求。
如果求助者感觉到你要居高临下地改造他们,很可能因感到床力而拒绝你的帮助。
尊重求助者,其意义在于可以给求助者创造一个安全、温暧的氛围,使其最大程度地表达口己。
可使求助者感到口己受尊重、被接纳,获得一种口我价值感。
特别是对那些急需获得尊重、接纳、信任的求助者來说,尊重具有明显的助人效果,是咨询成功的基础。
尊重可以唤起对方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可以成为对方模仿的榜样,起到开发潜能的作用。
心理咨询与辅导(复习、考试资料)
![心理咨询与辅导(复习、考试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b48113687c24028915fc3df.png)
1.心理咨询:是一种为存在心理或行为困扰的正常人提供心理帮助的专业工作。
2.心理咨询的特点:1:心理咨询提供的是一种心理帮助(A:咨询关注的是来访者心理和行为上的难题或困扰B:咨询处理的是来访者内在的心理内容)2:心理咨询服务的对象是需要帮助的正常人(A:任何人遭遇心理和行为难题或困扰都是正常的B:心理咨询遵循的是无病假设,咨询对象中没有病人)3:心理咨询是一个咨询关发展的过程(真诚\信赖\尊重的咨询关系是咨询赖以进行和产生效果的背景和条件)4:心理咨询是一个独特的专业领域(A:心理咨询所依据的理论不仅仅是心理学,还包括精神医学B:对从业人员有独特的要求C:心理咨询有自身非常严格的道德要求和专业规范)3.什么不是心理咨询:1:只在表层探讨不是咨询性谈话(心理咨询的谈话特点:个人化、深入化、过程化)2:只解决来访者提出的问题不是咨询的唯一目标(心理咨询的一个重要目标:助人自助,只解决来访者提出的问题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咨询中的咨询师需要对来访者提出的问题进行全面的评估,就来访者所提出的问题进行个人化、具体化的探讨,澄清这些问题背后的东西,启发来访者感觉里面的情绪。
理清内在的冲突,反思自身存在的成长问题,以期达到一个更高层次的自我改变)3:不尊重来访者、忽视来访者的觉悟和能力不是咨询的态度4:来访者缺乏自身的领悟难以达到真正的改变5:来访者在咨询中不需要同情6:心理咨询不是从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的角度去帮助人4.同情对咨询功能的危害:1:同情有时会是一种上对下的不平等,有时会潜含着对被同情者一些对自己和他人有伤害的想法和行为的认同2:对一些以博得同情来平衡自己、不做积极改变的来访者,同情有强化或肯定的作用。
5.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联系和区别:1: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基本一致性(①:助人性质和目标上的一致性:提供的都是心理帮助,是在人际互动中进行的,解决的都是人在心理和行为上的困难。
②:助人过程和方法上的一致性③:助人关系和职业准则上的一致性)2: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相对区别(①:服务对象:心理咨询服务对象:正常人或业已恢复与正在恢复的病人,心理治疗服务对象:有精神障碍的人②:助人者:心理咨询工作者称为咨询心理学家、心理治疗工作者称为临床心理学家)③:服务机构:心理咨询主要由一些组织内部如:学校\部队以及包括医院在内的少数社会性的心理咨询服务机构提供服务;心理治疗主要由精神科医院和一些综合性医院中的心理治疗部门提供服务④:历史渊源:(心理咨询的起源基本是一条心理学的线索,主要起源于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职业指导运动和心理卫生运动;心理治疗的起源是一条精神病学建立的线索,可追溯到欧洲文艺复兴后,对精神病人的看法和对待的改变直至现代精神病学的建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选一、1、心理咨询关注的是来访者行为方面的问题。
2、心理咨询处理的是来访者心理矛盾。
3、心理咨询服务的对象时需要帮助的正常人,4、下列对心理咨询所谓的正常人理解有误的一项是心理咨询只能处理正常生活困扰,对异常心理没有帮助。
5、心理咨询谈话中所谓的个人化是指来访者的谈话要围绕的个人体验。
6.心理咨询谈话中所谓的深入化是指来访者应深入挖掘在的心理冲突。
7、对心理咨询谈话中所谓的过程化理解有误的是个人化就是一个将个人感受泛化到群体的过程。
8、一下对心理咨询理解正确的是为了解决心理问题,来访者必须面对自己不愿面对的痛苦。
9,下列哪一项能够较深入地体现咨询的目的、和来访者探讨问题背后的原因。
10、与心理治疗有关的历史发展线索是精神分析学派、11、下列对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关系理解有误的是对助人关系的基本涵不存在学派间的区别。
12、下列对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助人性质和目标理解有误的是总体目标都是解决当事人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13、心理咨询和治疗在服务对象上的区别主要是心理咨询针对的是发展性问题,心理治疗针对的是障碍性问题。
14、心理咨询与辅导的主要任务是治疗性任务和发展性任务、15、下列咨询师与来访者关系中哪一个是最适合咨询的关系、陌生人。
16、下列哪种现象符合咨询关系的道德性咨询关系接受后,咨询师和来访者互不往来,17、来访者通过咨询发生了改变,下列对这种表现表述正确的是,来访者是这些改变的主角。
18、下列对来访者的决定权表述错误的是来访者有权决定是否接受咨询但不能选择咨询技术。
19、我国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发展与下列哪项联系最为密切学校咨询。
20、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心理咨询的形势与发展主要的影响者是西方心理咨询的发展。
二1、精神分析辽法的创始人是弗洛伊德2、精神分析理论中影响人格形成的第一个阶段是口唇期。
3、精神分析理论中恋父情结出现的阶段是性器期。
4、精神分析理论中强调人格社会化的时期是潜伏期。
5、孩子爬到高处害怕跌落的焦虑属于现实性焦虑。
6、否定防御机制属于防御中的那种型自恋性防御机制。
7、不符合阿德勒疗法理念的是咨询目标是释放来访者被压抑的罪恶感。
8、不符合以人为中心的疗法的人性观是只有在文化的引导下才能成长。
9、以人为中心的疗法所强调的咨询技术是建立关系。
10、弱化咨询策略与技巧、强调咨询师个人的作用处于首位的学派是以人为中心的疗法。
11、完形疗法强调的咨询过程的焦点是来访者现在的情况与经验。
12、对完形疗法的未完成事件的理解正确的是指未表达出来的情感、13对完形疗法中的逃避理解错误的是人们体验了不愉快情境而引发了逃避行为。
14、下列不属于经典制约原则的咨询技术是代币制。
15、下列对行为疗法的理解有误的是强调来访者的主题地位。
16、理性情绪疗法中的情绪困扰均为非理性信念所致,17、在具体咨询过程中,理性情绪疗法的咨询师常用的方法是咨询师充当有力的说服者,坚持来访者以实际行动参与其不敢做的事。
18、现实疗法认为人的五种基本需求是生存、爱与归属、权利、自由、享乐。
19;现实疗法认为负责任的行为体现为正当、责任和现实、20、家庭治疗中所指的三角关系是由母亲父亲和孩子够成的三角关系。
下列不符合叙事心理咨询中后现代的现实观的是真理是对个体而言是绝对的。
三、1、广义的咨询目标是某一流派的咨询师所持的,适用于其所有来访者的目标。
2、狭义的咨询目标是某个来访者特有的目标。
3/、心理咨询的外部目标是咨询专业组织设定的咨询目标。
4.心理咨询的部目标是咨询师个人所持有的咨询目标。
5、由谁来设定咨询目标来访者。
6、对价值干预解释正确的是引导来访者把自我探索集中在个人选择与个人需要之间的关系上。
四、1、咨询关系中的客观性强调咨询师不因个人经验而影响对来访者问题的判断。
2、下列对咨询关系中的主观性理解有误的是咨询师对来访者的判断因个人经验而不同。
3、下列对咨询关系中的依附性与独立性理解正确的是依附性为来访者提供了重新获得成长的环境。
4、来访者对咨询师的初级认同的层次是来访者认同咨询师的专业角色和专业能力。
5、下列不属于咨询关系的维持与发展阶段的任务的是咨询师对来访者适应咨询状况的评估。
6、咨询师努力协助来访者探索问题原因属于咨询关系发展的帮助改变阶段。
7、下列对共情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咨询师设身处地地体验来访者的心世界。
8、下列哪项的共情水平最低咨询师重复来访者的谈话。
9、下列违背积极关注技巧的是强调来访者对事件的意义的概括。
10、下列不符合真诚的含义的是咨询师要真正地掌握咨询的理论与技术、11、不符合具体化的意义的是促进来访者自我开放。
12、即时化强调的是此时此地的情况。
13.对阻抗的描述错误的是多数阻抗是有意识的。
14对抗心理咨询的来访者通常的心态是为了证明自我的与众不同。
15.应对阻抗的原则是所有不合作行为不一定都是阻抗。
16、不属于有效应对阻抗的方法是咨询师可以终止咨询关系。
17、正向移情的含义是来访者对咨询师是积极的接受的。
18、咨询师如何处理移情咨询师应将移情看做正常现象。
19、反移情的含义是咨询师对来访者产生的不适当情感。
20、反移情对咨询关系的不良影响是反移情可能造成咨询师的枯竭、五、1、下列不符合心理咨询会谈特点的是双向互惠性。
2、会谈手机的信息可以分为认知性信息和情感性信息。
3、下列对会谈收集资料的性质描述错误的是收集资料的重点是认知信息。
4.会谈互动中的容维度说明的问题是情感性信息比认知性信息的互动层次更深。
5、会谈中下列时间维度互动最深的是现在状态的信息。
6、下列对选择性知觉解释正确的是人们倾向于知觉并记住符合自己需要的信息。
7、在建立和发展咨询关系之后,应该衔接的程序是收集适当的和必须的信息形成诊断。
8、对封闭式提问的作用理解有误的是纠正来访者的错误观念。
9、下列属于封闭式提问的是你现在感觉紧吗?10、下列对鼓励技术理解有误的是鼓励可以是肯定式的,也可以是否定式的。
11、澄清技术在下列哪种情况下使用当咨询师需要对来访者的谈话进一步确认时。
12.对解释的理解有误的是属于倾听反应的类型。
13、在给来访者提供信息的同时,还要与来访者讨论获得信息的途径与方法。
14、应用面质技术时,不常涉及的容是来访者的实际表现与咨询师的的预期疗效之间的差异。
15、对自我表露理解正确的是咨询师向来访者表露个人信息。
六、1、对咨询过程中的助人过程理解有误的是助人包括咨询师的自我帮助。
2、咨询探索行动阶段的任务是来访者尝试改变。
3、助人自助应该在那个阶段考虑、结束阶段。
4、建立初步咨询关系之前需要确认来访者的问题属于心理咨询与辅导的畴。
5、来访者在咨询初期的主要表述形式是问题述。
6、来访者在开始阶段不涉及的活动是尝试新的可能。
7、结束会见中对时限性的解释有误的是时限性因来访者的差异而不同。
8、对来访者的情况有所了解后,随后要展开探讨。
9、探讨与感应阶段互动的最高层次是咨询关系的互动。
10、下列属于结束阶段的一般目标的是迈向现实的勇气。
11、来访者在结束阶段的状态是对于独立面对现实充满信心。
12、咨询师在结束阶段出现对抗的原因是来访者的表现未能达到预期的咨询目标。
13、不符合结束阶段考虑转介的情况的是长期咨询无效;来访者当前的重大压力不能及时有效处理。
七、1、团体咨询最适宜解决的问题畴是人际关系。
2、下列哪项是根据团体咨询的功能划分类型的、成长性团体咨询。
3、下列哪项是根据团体的计划程度和展开特征划分的类型开放式团体。
4、下列哪项是根据团体成员的特征划分的类型异质团体。
5、团体咨询的核心活动通常安排在那个阶段中间阶段。
6、下列不属于心理测验的关注点的是个人的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
7、团体咨询最困难的阶段是开始阶段。
8、确团体目标和规,建立安全和信任的关系是哪的阶段的核心任务开始阶段。
9、焦虑和抗拒焦虑是哪个阶段的普遍特点过渡阶段。
10、利用团体解决自己的问题应该安排在哪个阶段投入阶段。
11、结束阶段组长的主要任务是协助成员整理归纳经验。
12、首次聚会热身的目的是给予团体归属感。
13、当成员出现阻断现象时,组长的正确做法是不要批评和评价成员、14、家庭树属于哪种团体习作类型美术与工艺。
15、下列违背团体习作使用原则的是组员不能对习过于熟悉。
八、1、错误的儿童观是儿童是个小大人。
2、儿童心理问题应看做发展性课题。
3、儿童咨询目标是发展取向。
4、下列对儿童咨询中的伦理问题理解有误的是儿童咨询的选择由监护人决定。
5、增进儿童的个人与社会发展为目的的团体是以成长为中心的团体。
6、学业落后的最可能原因是学习技能方面有一定的缺陷。
7、对自我控制程序理解错误的是需要他人对自己的行为表现进行记录。
8下列对残障儿童的理由有误的是残障儿童的特殊性是以特殊儿童发展的一般性为参照。
9、下列对青春期的理解有误的是青春期首先是一个心理概念。
10、权威认同主要是哪个群体的咨询任务青少年群体的咨询。
11、青少年自我概念的核心问题是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
12、下列那类学生容易时尚成瘾低自尊。
13、下列对更年期理解有误的是更年期是中年期女性特有的生理现象。
14、中年期的智力发展的特点是流体智力下降晶体智力上升。
15、中年期最容易遇到的心挑战是无价值感。
九、1、焦点咨询策略强调的焦点是对方想要什么好的结果。
2焦点咨询策略的目标是来访者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的目标。
3、自杀个案干预的正确做法是通过谈话使来访者回到现实。
4、广场咨询的主要作用是宣传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和观念。
5、对咨询报告会的理解正确的是咨询报告会不是团体咨询。
6、不符合网络咨询需要事项的是诊断及时。
十、1、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能带进咨询关系中最有意义的资源是咨询师本人。
2、下列对咨询师职业动机理解有误的是咨询师的职业动机是单一的。
3、咨询师最高的职业动机水平是简单化和平常心。
4、咨询新手面临的课题是处理不肯投入的当事人。
5、不适合咨询师成长的途径是通过来访者尝试新的咨询技术。
6造成枯竭的个人原因是完美主义。
7、下列那类工作者更容易出现工作枯竭非常投入的工作者。
8、枯竭初期的心理状态是热情。
9、哪种情绪说明了工作者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危机淡漠。
多选一、1、社会化的角度所理解的关系包括人与个人的关系人与群体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
2、咨询关系的重要性在于是用以引发和处理重大情感和想法的主要媒介是影响咨询进行的因素是保证求助者发生变化的基础。
3、心理咨询谈话的特点表现为个人化深入化过程化。
4、下列对咨询师在咨询中的态度理解有误的是咨询师应该成为来访者生活的权威咨询师应该以教导者的身份进行咨询咨询师应该主动帮助来访者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5、对咨询中涉及到的同情理解有误的是同情是咨询的一部分同情可以促进咨询的顺利进行。
6.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基本一致性体现在助人性质助人目标助人过程助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