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粉虱PPT概述.

合集下载

烟草病虫害防治PPT课件

烟草病虫害防治PPT课件

预警系统的建立与运行
预警系统建立
建立烟草病虫害预警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和 管理,及时预测病虫害的发生趋势和危害程 度。
预警系统运行
定期更新预警信息,指导烟草种植户采取科 学防治措施,提前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05
烟草病虫害的防治实践
烟草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
01
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使用无病种子,合理轮作,加强栽培管
灯光诱杀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在烟草田设置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等设备,诱杀烟青虫 、斜纹夜蛾等害虫。
色板诱杀
利用害虫的趋色性,在烟草田设置黄板或蓝板等设备,诱杀蚜虫等害虫。
化学防治技术
合理使用农药
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选择合适的农药品种,按照农药使用说明进行配制和使用 ,避免过量使用和滥用。
交替使用农药
幼虫取食叶片,造成叶片 缺刻或孔洞。成虫产卵在 烟叶上,造成烟叶破裂。
烟草病虫害的鉴别方法
观察症状
根据病虫害的症状特点进行初步鉴别。
化学分析
对病虫害样本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以确定其 种类和特点。
显微镜观察
对病虫害样本进行显微镜观察,以确定其种 类和特点。
专业人员诊断
请专业人员进行病虫害的诊断和鉴别。
对策
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预警,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推广综合防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加强 农药管理,规范农药使用行为。
06
烟草病虫害防治的未来展望
烟草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监测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烟草病虫害 的实时监测和预警,提高防治的精准度和及时性。
生物防治
加强生物防治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 物手段防治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提高防治效 果和农产品质量。

《烟草病虫害》课件

《烟草病虫害》课件

烟草赤星病
总结词
烟草赤星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烟草的叶片,严重时会导致叶片 枯萎和脱落。
详细描述
烟草赤星病的症状表现为叶片上出现赤色的病斑,病斑逐渐扩大并产生明显的同 心轮纹。该病害在多雨季节容易发生,传播速度快,对烟草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严 重影响。
烟草病毒病
总结词
由病毒引起的烟草病毒病是烟草生产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 之一,会导致植株矮化、叶片畸形和产量下降。
分类
烟草病虫害主要包括烟草病毒病 、烟草细菌病、烟草真菌病、烟 草线虫病和烟草昆虫害等。
发生与传播
发生
烟草病虫害的发生与环境条件、品种 抗性、土壤质地、气象因素等密切相 关。
传播
烟草病虫害的传播方式主要有风力传 播、雨水传播、昆虫传播等。
对烟草的影响
01
02
03
生长受阻
烟草感染病虫害后,植株 矮小、叶片黄化,生长受 阻。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通过合理的耕作制度 、轮作换茬、科学施肥、选用抗 病品种等农业措施,来减少病虫
害发生的一种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具有成本低、环保、可 持续等优点,但见效较慢,需要
长期坚持。
农业防治对于预防烟草病虫害的 发生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减少化 学农药的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昆虫、病原 微生物、农用抗生素等生物制剂
详细描述
烟草病毒病的常见症状包括植株矮化、叶片黄化、皱缩和畸 形等。该病害通过昆虫传播,如蚜虫等,一旦感染,难以根 除。
烟草根结线虫病
总结词
由线虫引起的烟草根结线虫病主要危 害烟草的根部,导致根系发育不良和 植株生长受阻。
详细描述
烟草根结线虫病的症状表现为根部出 现大小不等的根结,严重时根系发育 不良,植株生长缓慢或枯萎。该病害 通过土壤传播,防治难度较大。

烟草病虫害防治ppt课件

烟草病虫害防治ppt课件
烟草病虫害防治ppt课件
汇报人: 2023-11-21
• 烟草病虫害防治概述 • 烟草病虫害防治的生物防治 • 烟草病虫害防治的化学防治 • 烟草病虫害防治的物理防治 • 烟草病虫害防治的综合管理 • 烟草病虫害防治的未来展望
01
烟草病虫害防治概述
烟草病虫害防治的意义
保障烟草产量与品质
烟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病虫害防治是保障烟草产量和 品质的重要措施。
在实际操作中,应综合考虑烟草病虫 害的种类、发生规律以及环境条件, 合理选择并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方法, 以达到最佳防治效果。
02
烟草病虫害防治的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的原理与优势
原理
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 系,通过调节烟草生态系统中的生物 群落,控制病虫害的种群数量和危害 程度,达到防治目的。
优势
生物防治具有环保、安全、持久、选 择性高等优点,能够避免化学农药带 来的环境污染和抗药性等问题。
生物防治的主要技术
天敌控制技术
引入、繁殖和释放天敌生物,如 寄生蜂、捕食性昆虫、病原微生 物等,控制烟草病虫害的种群增
长。
生物农药应用技术
使用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等生 物农药,对烟草病虫害进行防治。
法规政策
加强对烟草农药的监管,制定科学合理的农药使用标准和政策,保障烟草生产的可持续发 展和人民的身体健康。同时,也需要关注法规政策对烟草行业的影响和挑战,积极应对和 调整。
THANK YOU

物理防治的实践案例
1 2 3
案例一
某烟草农场采用黄板诱杀技术,在烟草生长关键 期设置黄板,有效降低了蚜虫和白粉虱的数量, 提高了烟草产量和质量。
案例二
某烟草种植基地利用灯光诱杀技术,在夜间设置 黑光灯诱杀多种害虫,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降低了防治成本。

烟草病虫害图片精讲课件

烟草病虫害图片精讲课件

生物防治方法
利用天敌
引入病虫害的天敌,如寄生蜂、 寄生蝇等,控制病虫害的数量和 繁殖。
利用生物农药
使用生物农药,如微生物杀虫剂 、抗生素等,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
化学防治方法
使用化学农药
使用化学农药,如杀虫剂、杀菌剂等 ,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合理使用农药
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程度,合理 选择和使用农药,避免对烟草和环境 造成损害。
栽培管理
栽培管理措施如种植密度 、施肥水平、灌溉方式等 可影响烟草病虫害的发生 和传播。
04
烟草病虫害的防治 方法与技术
农业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
选择对病虫害有抗性的烟草品种 ,降低病虫害的发生风险。
合理轮作制度
实行烟草与非茄科作物的轮作, 减少土壤中病虫害的残留和繁殖

加强田间管理
及时清除病叶、病株残余物, 减少病虫害的传播和繁殖。
烟草病虫害的分类
烟草病虫害可分为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两大类。侵染 性病害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病害,如病毒病、细菌病、 真菌病等;非侵染性病害则是由不良环境条件引起的病害, 如营养失调、药害、肥害等。
烟草病虫害对烟草生长的影响
烟草病虫害对烟草植株的影响
01
烟草病虫害会导致烟草植株生长缓慢、叶片枯黄、根系腐烂等
昆虫传播
烟蚜、蓟马等昆虫可传播烟草病 虫害。
土壤传播
土壤中的病原菌可传播烟草病虫害 。
气流传播
病原菌可通过气流从一处传播到另 一处。
烟草病虫害的流行因素
气候条件
气候因素如温度、湿度、 降雨等对烟草病虫害的发 生和传播具有重要影响。
土壤条件
土壤类型、pH值、水分和 养分含量等土壤条件可影 响烟草病虫害的发生和传 播。

烟粉虱为害特点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烟粉虱为害特点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2020.18烟粉虱(),为半翅目粉虱科的杂食性昆虫,别名甘薯粉虱,主要分为A 型烟粉虱、B 型烟粉虱、Q 型烟粉虱3种。

烟粉虱广泛分布于9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一类植食性刺吸式口器农业昆虫。

烟粉虱的一生经历卵、若虫、成虫3个阶段,若虫又分为1~3龄期及伪蛹期。

其体型微小,体长不足1mm,但寄主范围广泛,会对农业生产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本文介绍了烟粉虱的为害特点,并总结了其传播的常见病毒及防治方法。

1烟粉虱为害特点烟粉虱(图1)在农业生产上的为害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直接刺吸各类寄主植物体内汁液,比如番茄等果菜类植物,主要表现为果实发育不一致;甘蓝等叶菜类植物,表现为叶片褪绿黄化、萎蔫,植株弱小,严重时整株叶片干枯而死;萝卜等根茎类植物被侵害后,表现为白化、根茎产品质量减轻。

二是造成植物生理异常。

三是在若虫和成虫期,分泌侵害叶片和果实的蜜露,从而引起煤污病,大大降低商品经济价值。

四是作为一类常见的传播媒介,传播植物病毒,从而诱发病毒病,造成植物减产甚至绝收。

相较于前三者,后者所造成的为害要严重得多。

2烟粉虱传播的常见病毒烟粉虱能够传播200多种病毒,常见植物病毒主要包括双生病毒科(Geminiviridae)的菜豆金黄花叶病毒属()、长线型病毒科(Closteroviridae)的毛形病毒属()、马铃薯Y 病毒科(Potyviridae)的甘薯病毒属()、伴生豇豆病毒科(Secoviridae)的番茄灼烧病毒属()以及乙型线性病毒科(Betaflexiviridae)的麝香石竹潜隐病毒属()。

2.1双生病毒科双生病毒科是唯一一类具有孪生颗粒形态的单链环状DNA(single-stranded DNA,ssDNA)的植物病毒,通常依靠烟粉虱等昆虫媒介以持久性方式进行传播。

其中菜豆金黄花叶病毒属为双生病毒科中最大的一个属,同时也是生产上为害最为严重的一个属。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是由烟粉虱传播的双生病毒科类病毒。

蔬菜主要害虫的识别与防治PPT课件

蔬菜主要害虫的识别与防治PPT课件
29
【生活习性】
发育起点温度:卵、幼56.4日度,217日度,150.1日度
发育历期:卵、幼虫、蛹发育历期4-8天、11-22天、5-16天。成 虫寿命5天左右。
环境条件:菜青虫最适温度20-25℃,相对湿度76%左右,若气温 高于32 ℃时幼虫则大量死亡。此虫适宜阴凉的气候条件,每年夏、秋 两季发生最重。
蔬菜的商品价值。
2
㈠、蚜虫的为害
桃蚜(烟蚜、桃赤蚜、菜蚜、
腻 虫 ) [myzus persicae
(Sulzer)] 在蔬菜上主要为害白菜、 甘蓝、萝卜、芥菜、油菜、芸苔 、 甜椒、辣椒、菠菜、番茄等十字 花科、茄科蔬菜。
萝卜蚜(菜缢管蚜)
[Lipaphis
erysimi
(Kaltenbach) ]主要为害白菜、
色或银灰色防虫网,能够阻止蚜虫的飞入。
银灰膜避蚜: 蚜虫对不同的颜色的趋性差异很大, 银灰色对传毒蚜
虫有较好的驱避作用在棚室周围用10-15厘米宽的银色膜条带“挂 条”,每亩用膜1.5千克
15
㈣、菜蚜的防治
3 、生物防治:
蚜虫的天敌有蚜茧蜂、食蚜蝇、草蛉、瓢虫等, 它们对蚜虫有不 可替代的灭杀作用。在生产中应注意保护和利用, 使蚜虫的种群控制 在不足以为害的数量之内。
16
㈣、菜蚜的防治
4 、药剂防治: 在点片发生期用药。施药时应做到细致、周到、均匀 地喷雾。保护地可选用烟雾剂或常温烟雾施药技术。 可选用1.8%爱福丁乳油3000倍液或0.5%阿维菌素乳 油或微乳剂1500倍液、3%啶虫脒乳油2000倍液、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2000倍液,2.5%天王星乳油3000倍液、20%速灭杀丁 2000倍 液、 2.5%溴 氰菊酯 2000倍 液、 50% 辟蚜雾 WP2000~3000倍液等。

烟粉虱.

烟粉虱.


(4龄若虫): 蛹淡绿色 或黄色,长0.6~0.9 mm; 蛹壳边缘扁薄或自然下陷 无周缘蜡丝;胸气门和 尾气门外 常有蜡缘 饰,在胸 气门处呈 左右对称; 蛹背蜡丝有 无常随寄主 而异。
成虫体

雌虫体长0.91 ± 0.04 mm 翅展2.13 ± 0.06 mm; 雄虫体长0.85 ± 0.05 mm, 翅展1.81 ± 0.06 mm。 虫体淡黄白色到白色, 复眼红色,肾形, 单眼两个, 触角发达7节。翅白色无斑 点,被有蜡粉。 前翅有二条翅脉, 第一条脉不分叉,(前翅脉 一条不分叉) 停息时左右翅合拢呈屋脊状。 足3对, 跗节2节,爪2个。
• 它严重为害瓜类、番茄、辣椒、茄子、豆类、 • 甘蓝及多种花卉。烟粉虱在我国南方和北方爆发 • 成灾,造成大田和温室作物的严重损失,已成为 蔬菜生产中的严重问题。寄主范围有74科500种以 上。 • 烟粉虱以口针刺入植物韧皮部取食。被害叶 片褪色、变黄、萎蔫,甚至死亡。它对不同植物 有不同的为害症状。在十字花科蔬菜受害,表现 为叶片萎缩、黄花、枯萎;根茎类的萝卜受害, 表现为颜色白花,无味,重量减轻;果菜类如番 茄受害,表现为果实不均匀生熟等。烟粉虱可在 30种作物上传播70种以上的病毒病,不同的生型 传播不同的病毒病。
1. 农业防治:

温室或棚室内,在栽培作物前要彻底杀 虫,严密把关,选用无虫苗,育苗前先彻 底消毒,防止将粉虱带入保护地内。结合 农事操作,随时去除植株下部衰老叶片。 种植粉虱不喜食的蔬菜,如芹菜、蒜黄等 较耐低温的蔬菜。在露地,换茬时要做好 清洁田园工作,在温室、大棚内,黄瓜、 番茄、茄子、辣椒、菜豆等不要混栽,有 条件的可与芹菜、韭菜、蒜、蒜黄等间套 种,以防粉虱传播蔓延。


烟粉虱在高温的气候条件下易爆发。适宜的 温度范围宽,耐高温和低温的能力较强。发育适 宜温度范围在23~ 32℃,完成一个世代所需时间 随温度、湿度和寄主有所变化,一般变动在16-38 天。 烟粉虱所传病毒基本为2个组的病毒:双生病 毒组和长线形病毒组。现已明确的传带病毒有番 茄黄叶卷病毒、番茄斑点病毒和两葫芦叶卷病毒, 莴苣黄病毒等。

最新文档-烤烟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新技术ppt课件-PPT精品文档

最新文档-烤烟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新技术ppt课件-PPT精品文档

烟草猝倒病
Damping Off
烟草猝倒病在全国各烟区普遍发生,是烟 草苗期常见的病害,也可为害大田烟株。一般 南方烟区比北方烟区重。
[病原与症状] 烟草猝倒病菌属鞭毛菌亚门 。被侵染的幼苗在接近土壤表面部分先发病, 发病初期,茎基部呈褐色水渍状软腐,环绕茎 后,幼苗随即枯萎倒卧地面,子叶保持暂时暗 绿色,湿度大时,周围可见密生一层白色絮状 物。幼苗5~6片真叶时被侵染,植株停止生长 ,叶片凋萎变黄,病苗根部水渍状腐烂,皮层 极易从中柱上脱落。当病菌从地面以上侵染, 茎基部常缢缩变细,地上部因缺乏支持而倒折 ,根部一般不变褐色。移栽大田后的已感染的 病苗,遇到环境条件不利于烟苗生长时,会继 续蔓延到叶部,茎秆全部软腐,病株很快死亡 ;幸存的植株可继续生长,当遇到潮湿天气, 接近土壤的茎基部出现褐色或黑色水渍状斑块 ,下陷皱缩,干瘪弯曲。茎的木质部呈褐色, 髓部呈褐色或黑色,常分裂呈碟片状。故大田 期也称茎黑腐症。
烟草白粉病
POWderr mildcw
烟草白粉病在我国主要烟区均有发生 ,云南、湖北、福建、广东、广西、贵州 、重庆及陕西等省(直辖市、自治区)时有暴 发流行,为害较重。其他烟区若烟田密度 过大或长势过旺,通风透光较差的田块亦 会受到一定为害。
[病原与症状] 烟草白粉病是由子囊菌 亚门白粉菌属的二孢白粉菌引起的,为专 性寄生菌,此菌喜中温中湿的条件。在苗 期和大田期均可发生,主要发生在叶片上 ,严重时也可蔓延到茎上,其显著特征是 先从下部叶片发病,发病初期,叶片上先 呈黄褐色小斑,随后叶片正、反两面及病 茎上着生一层白粉。受害烟苗,叶上长满 白粉,叶色变黄,逐渐干枯死亡。白粉病 与霜霉病的主要区别是,白粉病叶片正反 两面都有白粉,而霜霉病仅在叶片背面有 灰蓝色霉状物。

值得注意的害虫——烟粉虱

值得注意的害虫——烟粉虱

值得注意的害虫——烟粉虱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在观赏植物上经常发生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um (Westwood)为害,近年来根据有关资料报道,北京地区粉虱群数量出现了明显变化,烟粉虱Bemisia tabace(Gennadius)已经在我国北方有过几次大发生,严重危害温室、大棚蔬菜及露地植物。

在观赏植物上也造成较大危害。

危害严重时,出现成团成团的烟粉虱成虫乱飞乱撞现象。

一、烟粉虱寄主及为害特点烟粉虱寄主范围广泛,寄主植物据在北京部分地区的初步调查有24科74种,在观赏植物上共有17科27种,以一品红、菩提树受害较重,在一品红植株上;烟粉虱若虫,数达17头/平方厘米,在菩提树叶片上,达8头/平方厘米,值得注意的是温室白粉虱不嗜好的十字花科植物也是烟粉虱的寄主。

烟粉虱的为害除直接刺吸植物汁液,导致植株生长衰弱外,若虫和成虫还分泌蜜露,诱发煤污病,发生严重时,叶片呈出黑色,严重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及花木观赏效果。

国外研究还表明,烟粉虱能传播WFT联体病毒,并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流行于加勒比海及中美洲等的一些国家。

烟粉虱在危害寄主植物时,对不同的植物表现出不同症状。

如危害一品红,导致植株茎部发白,叶片黄化脱落,危害甘蓝、花椰菜、导致叶片萎缩、黄化、枯萎;番茄被害,表现果实不均匀成熟,西葫芦被害表现为银叶等等。

二、姻粉虱识别特征卵:长梨形,有小柄,与叶面垂直,大多散产于叶片背面。

初产时淡黄绿色,孵化前颜色加深,呈深褐色。

若虫:共三龄,淡绿至黄色。

第一龄若虫有触角和足,能爬行迁移。

第一次脱皮后,触角及足退化,固定在植株上取食。

第三龄脱皮后形成蛹,脱下的皮硬化成蛹壳,是识别粉虱种类的重要特征。

蛹壳:椭圆形,有时边缘凹入,呈不对称状。

管状孔三角形,长大于宽。

舌状器匙状,伸长盖瓣之外。

蛹壳背面是否具刚毛,与寄主的形态结构有关,在有毛的叶片上,蛹体背面具刚毛,在光滑无毛的叶片上,蛹体背面不具长刚毛。

烟粉虱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综述

烟粉虱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综述

烟粉虱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综述摘要对近年来烟粉虱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烟粉虱;发生规律;防治技术;研究进展1 烟粉虱发生情况概述烟粉虱 Bemisia tabaci (Gennadius)(图1、2)属同翅目、粉虱科、小粉虱属,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主要害虫之一,在南美洲、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的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分布 [1]。

烟粉虱取食范围很广,自从有文献记载以来,烟粉虱的寄主一直在增加。

较早的Azab A等 [2]报道埃及其寄主至少有155种植物;Mound和Halsey [1]列出了300多种寄主植物;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Greathead [3]又报道了烟粉虱的寄主植物范围包括74科420种,而B型烟粉虱的寄主更为广泛,有人估计已超过500种。

一般造成作物减产15%左右,严重者可减产30%~40%,甚至达75%以上或绝收。

Perring等(1993)估计1991年烟粉虱在美国部分地区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亿美元以上 [3]。

20世纪后期,烟粉虱借助人类调运花卉及其他经济作物苗木的活动向世界各地扩散。

温室大棚提供了烟粉虱在温带和寒带躲避寒冷的理想场所,使烟粉虱在这些原本不能生存的地区定居下来。

过去仅仅生存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烟粉虱,目前已将其地域扩展到除南美赤道附近地区以外的几乎所有地区。

据报道,在过去的18年间,烟粉虱仅仅借助人类的花卉运输活动已传播到整个欧洲、地中海盆地、非洲、亚洲、中美、北美洲(墨西哥和美国)、南美洲(阿根廷、巴西、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和加勒比海,几乎成为全球性的苗木和花卉主要危险性害虫。

目前,烟粉虱已是美国、巴西、以色列、埃及、意大利、法国、泰国、印度等国家棉花、蔬菜和园林花卉等植物的主要害虫之一。

在我国,烟粉虱最早记载于1949年,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云南、上海、浙江、江西、湖北、四川、陕西、台湾等地 [4],近年已有20多个省(市、自治区)发现烟粉虱为害,并有迅速扩展蔓延和暴发之势,至2000年大暴发。

蔬菜主要病毒课件

蔬菜主要病毒课件
•蔬菜主要病毒
烟粉虱个体较小,停 白粉虱个体较大,停
息时双翅呈屋脊状
息时双翅较平展
•蔬菜主要病毒
•蔬菜主要病毒
综合防治技术
❖ 1 、对换茬大棚在栽种前要清除烧毁上茬的残枝、落叶,使用磷酸三钠、敌敌 畏、甲醛等对大棚进行全面消毒,并闭棚3天以上,减少烟粉虱虫口数量,防 止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对下茬传染。
1、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LCV)
❖ 该病毒病在自然条件下只能由烟粉虱以持久 方式传播,被称为粉虱传双生病毒,是一种 暴发性、毁灭性病毒。
❖ 1、症状:病株严重矮化,枝条直立丛簇,叶 片明显变小、增厚、皱缩、向上卷曲呈杯、 盘状,植株顶部形似菜花;病叶边缘鲜黄色, 叶脉间也变黄;大部分花穗凋萎,结果稀少, 特别是苗期受侵,产量极低。
❖ 寿光筛选出较好的配方有:(每15公斤清水中加入药 剂)
❖ 配方一:33%金毒克(30%盐酸吗啉胍和3%三氮唑核 苷)20ml、2%抗毒鹰TM(胺鲜酯和抗病毒因子) 15ml、21%过氧乙酸水剂30ml、15%糖醇锌液20ml, 混匀后喷洒全株,5-6天一次,直到病情消失。
❖ 配方二: 13%毒霸乳油(10%酰胺基酚和3%氨基寡 糖素)20ml、绿泰宝(0.05%核苷酸等水剂)30-50ml、 2%胺鲜酯水剂15ml、 15%糖醇锌液15ml,混匀后喷 洒全株,5-6天一次,直•蔬菜到主要病病毒情消失。
❖ 2、 选用抗病或耐病优良品种目前生产上推广的番茄品种多数为感病品种,因 此,加强培育适合当地栽培的抗、耐病番茄品种是防治的关键措施之一。红 果品种选如先正达的齐达利、拉比,海泽拉的飞天,粉果品种选圣尼斯的欧 冠,先正达的迪芬尼,法国的宝丽,金棚11号等。注意 :种植防黄化曲叶病 毒病品种时就加强对灰叶斑病的防治。同时在高温情况(如27 ℃以上 )品种 抗性有时降低。

烟粉虱

烟粉虱

中文名称:烟粉虱英文名称:中文别名:棉粉虱;甘薯粉虱;银叶粉虱;煤污病拉丁学名:Besimia tabaci(Gennadius); Bemisia inconspicua ; Aleyrodes tabaci;Capnodium spp分布区域:世界分布:烟粉虱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主要害虫,首先报导于1889年,在希腊的烟草上发现,命名为我国的烟粉虱。

南美洲、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的很多国家均有分布。

80年代以前,主要在一些产棉国入苏丹、埃及、印度、巴西、伊朗、土耳其、美国等国的棉花上造成损失;80年代以后,在蔬菜、花卉上也发现此虫危害,入也门的西瓜、墨西哥的番茄、印度的豆类、日本的花卉(一品红)均遭受严重危害。

中国分布:记载于1949年,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云南、上海、浙江、江西、湖北、四川、陕西和台湾等地,近年来在新疆、河北、天津、山东、北京和山西也已发现,逐年严重呈爆发趋势。

形态特征:为害作物:80年代中期,国际上报道烟粉虱的寄主植物范围包括74科420种,目前估计已超过500种。

我国烟粉虱的寄主尚未有完整的记录,据北京市农科院调查:在温室,有9科32种蔬菜上发现有烟粉虱,几乎遍及所有的蔬菜。

其中,羽衣甘蓝、球茎甘蓝、甘蓝、青花菜、花椰菜、西红柿、长茄、人参果和西葫芦、荷兰黄瓜及网纹甜瓜受害严重;在露地,共有9科15种植物上有烟粉虱为害;在观赏植物上,烟粉虱为害17科27种园艺植物,其中一品红和菩提树受害严重。

分布区域:世界分布:烟粉虱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主要害虫,首先报导于1889年,在希腊的烟草上发现,命名为我国的烟粉虱。

南美洲、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的很多国家均有分布。

80年代以前,主要在一些产棉国入苏丹、埃及、印度、巴西、伊朗、土耳其、美国等国的棉花上造成损失;80年代以后,在蔬菜、花卉上也发现此虫危害,入也门的西瓜、墨西哥的番茄、印度的豆类、日本的花卉(一品红)均遭受严重危害。

烟粉虱的形态特征

烟粉虱的形态特征

烟粉虱的形态特征1.形态特征烟粉虱的生活周期有卵、4个若虫期和成虫期,通常将第4龄若虫称伪蛹。

1.1 卵烟粉虱成虫只在自身羽化的叶片上产少量卵就转移到更新的叶片上。

卵不规则散产在叶背面(少见叶正面)。

卵椭圆形,有光泽,长梨形,有小柄,与叶面垂直,长宽约0.21´0.096mm。

卵柄通过产卵器插入叶表裂缝中。

卵柄除了有附着作用外,在授精时,卵柄充满原生质,有导入精子的作用。

受精后,原生质萎缩,卵柄为一空管。

卵柄周围有一些胶体物质,水份通过胶体物质进入卵中(Gammeel, 1974)。

卵初产时淡黄绿色,孵化前颜色加深,至深褐色。

1.2 1-3龄若虫一龄若虫椭圆形,长宽约0.27´0.14mm,有3对发达各有4节的足和1对3节的触角,体腹部平、背部微隆起,淡绿色至黄色,腹部透过表皮可见二个黄点(mycetome)。

Mycetome中常有几种内共生菌,在营养生理上起重要作用。

在孵化时身体半弯,直到前足能抓住叶片,脱离废弃的卵壳。

一般在叶上爬行几厘米寻找合适的取食点,也可爬行到同一植株的其它叶片上。

在叶背将口针插入到韧皮部取食汁液。

开始取食后,大多2-3天脱皮进入二龄。

一龄若虫只要成功取食合适寄主的汁液,就固定在原位直到成虫羽化。

一龄若虫的死亡率与植物表皮的厚度和营养因素有关。

Byrne和Draeger(1989)比较了烟粉虱取食莴苣嫩叶期(5片叶)和成熟期(>25片叶)叶片的成活率,发现在成熟莴苣上烟粉虱的死亡率为100%,而在嫩叶期莴苣上其死亡率只有58.3%。

在二、三龄时,烟粉虱的足和触角退化至只有一节(Gerling, 1990),在体缘分泌蜡质,蜡质有帮其附着在叶上的作用。

体椭圆形,腹部平、背部微隆起,淡绿色至黄色,二、三龄体长分别约为0.36 mm和0.50mm。

1.34龄若虫(伪蛹)在文献中,粉虱的4龄若虫常称之为伪蛹。

这种称谓暗示,粉虱的变态与其它同翅目昆虫不一,类似于全变态,故一直存在争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烟粉虱的最佳发育温度为2628ºC 。烟粉虱成虫羽化后嗜好在中 上部成熟叶片上产卵,而在原为害 叶上产卵很少。产卵能力与温度、
寄主植物、地理种群密切相关。烟
粉虱在寄主植株上的分布有逐渐由 中、下部向上部转移的势,成虫主 要集中在下部,从下到上,卵及1~2 龄若虫的数量逐渐增多,3~4龄若虫
及蛹壳的数量逐渐减少。
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发展规律
危害特点 综合防治方法
烟粉虱的介绍
中文学名:烟粉虱 拉丁学名:Bemisiatabaci(Gennadius) 别 称:小白蛾 界 :动物界 门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 亚 门:有颚亚门(Mandibulata) 纲 :昆虫纲 Insecta 亚 纲:有翅亚纲 Pterygota 目 :同翅目 亚 目:粉虱亚目 科 :粉虱科 分布区域:中国、日本、马来西亚、印度、非洲、北美等国
中国杭州市浙江大学的刘树生说:“我们文章中报
道的这一入侵害虫目前正给中国的农业和环境造成很严 重的破坏。由于中国的农业比许多发达国家更脆弱,我 预计其带来的损害会更严重,而且会持续多年。我们刚 做了3天的大田调查,便很痛心地看到由于这个害虫以
及它传播的病毒的危害,有些种植西红柿的菜农很可能
面临绝收。”
中华草蛉
在美国、荷兰利用玫烟
色拟青霉[Paecilomyces fumosoroseus]制剂防治烟粉 虱
美国环保局在推广使用 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的GHA菌株防治烟 粉虱。
4、.化学防治: 作物定植后,应定期检查,当虫口较高时(有的
地方,黄瓜上部叶片每叶50~60头成虫,番茄上部叶片每叶5~10头成
烟粉虱是一种世界性的害虫。原发 于热带和亚热带区,20世纪80年代 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的贸易往来, 烟粉虱借助花卉及其他经济作物的 苗木迅速扩散。
烟粉虱俗称小白蛾,是近 年来中国新发生的一种虫害, 危害番茄、黄瓜、辣椒等蔬 菜及棉花等众多作物。别看 烟粉虱体长不到1毫米,但 它引起的危害却不容轻视。
危害特点
烟粉虱直接刺吸植物汁液,导致植株衰弱。密度高时, 叶片呈现黑色,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另外,烟粉虱还可以 在30种作物上传播70种以上的病毒病,不同生物型传播不 同的病毒。例如,在棉花上,使叶正面出现褐色斑,虫口
密度高时有成片黄斑出现,严重时导致蕾铃脱落,影响棉
花产量和纤维质量。
烟粉虱1997年在广东省东莞发生,并逐年
烟粉虱

椭圆形,有小柄, 与叶面垂直,卵柄通 过产卵器插入叶内, 卵初产时淡黄绿色, 孵化前颜色加深,呈 琥珀色至深褐色,但 不变黑。卵散产,在 叶背分布不规则。
幼虫 (1~3龄):椭圆形。1龄体长约0.27 mm,宽0.14 mm,有触角和足,能爬行,有体 毛16对,腹末端有1对明显的刚毛,腹部平、背部微隆起,淡绿色至黄色可透见2个 黄色点。一旦成功取食合适寄主的汁液,就固定下来取食直到成虫羽化。2、3龄体 长分别为0.36 mm和0.50 mm,足和触角退化至仅1节,体缘分泌蜡质,固着为害。
烈的趋性,可在温室内设置黄板诱杀成虫。方法
是用纤维板或硬纸版用油漆涂成橙黄色,置
30-40块,置于植株同等高度。7-10 d,黄色板粘
满虫或色板粘性降低时再重新涂油。
3、生物防治: 丽蚜小蜂是烟
粉虱的有效天敌,许多国家通过
释放该蜂,并配合使用高效、低 毒、对天敌较安全的杀虫剂,有 效地控制烟粉虱的大发生。
蛹 (4龄若虫):解剖镜观察:蛹淡绿色或黄色,长0.6~0.9 mm;蛹壳边缘扁烟粉虱 薄或自然下陷无周缘蜡丝;胸气门和尾气门外常有蜡缘饰,在胸气门处呈左右对称;蛹 背蜡丝有无常随寄主而异。制片镜检:瓶形孔长三角形舌状突长匙状;顶部三角形具一 对刚毛;管状肛门孔后端有5~7 个瘤状突起。
发生发展规律
烟粉虱的生活周期有卵、若虫和成虫3个 虫态,一年发生的世代数因地而异,在江西 地区每年发生11-15代,田间发生世代重叠极 为严重。在25ºC下,从卵发育到成虫需要20d 左右,其历期取决于取食的植物种类。
例如:棉花上饲养,在平均温度为21ºC时, 卵期6-7 d,1龄若虫3-4 d,2龄若虫2-3 d, 3龄若虫2-5 d,平均3.3 d,4龄若虫7-8 d, 平均8.5 d。成虫寿命2-5 d。
加重,至2000年不少地区大发生。1998年新疆
乌鲁木齐市的一品红上发现烟粉虱,随后在石 河子、哈密、库尔勒、克拉玛依等地花卉上陆 续发生。1999年在吐鲁番发现其为害棉花,造 成煤污病。在北京,烟粉虱对番茄、黄瓜、茄
子、甜瓜和西葫芦的为害严重。由此可见,
2000年烟粉虱在我国南北方均有发生。
煤污病
1、农业防治:温室或棚室内,在栽培作物前要 彻底杀虫,严密把关,选用无虫苗,防止将粉虱 带入保护地内。结合农事操作,随时去除植株下 部衰老叶片,并带出保护地外销毁。种植粉虱不 喜食的蔬菜,如芹菜、蒜黄等较耐低温的蔬菜。
在露地,换茬时要做好清洁田园工作,在保护地
周围地块应避免种植烟粉虱喜食的作物。
2、物理防治: 粉虱对黄色,特别是橙黄色有强
成虫体
雌虫体长0.91 ± 0.04 mm 翅展2.13 ± 0.06 mm;雄虫体长0.85 ± 0.05 mm, 翅展1.81 ± 0.06 mm。虫体淡黄白色到白色,复眼红色,肾形,单眼两个,触角发 达7节。翅白色无斑点,被有蜡粉。前翅有二条翅脉,第一条脉不分叉,停息时左右 翅合拢呈屋脊状。足3对,跗节2节,爪2个。
虫作为防治指标),要及时进行药剂防治。用99%敌死虫乳油,扑虱 灵乳油、灭螨猛乳油,灭扫利乳油,阿维菌素乳油、天王星乳油、功
夫乳油,阿克泰水分散粒剂,加水喷雾。
此外,在密闭的大棚内可用敌敌畏等熏蒸剂按推荐剂量杀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