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我们班的同学大多数是共青团员和三好学生。 (“共青团员”和“三好学生”两个概念的外延 有交叉的地方,并列在一起不妥。) e.我们要努力提高政治觉悟,抵御某些错误思 想的侵蚀。 (“某些错误思想”这个概念的外延比“错 误思想”的外延小。“某些”以外的错误思想 也要抵御。)
历史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科学,有其严谨性和科学性。 一些高中学生学习历史有困难,主要还是对一些历史概念弄不明 白,把握不准,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对时间概念把握不准。历史概念,首先且最重要的就是时 间概念,时间概念有大概念和小概念,大概念指大的、宏观的历 史背景,小概念指某一具体的历史时间。任何一个历史事件无法 脱离时间而单独存在,所有的历史都交汇在时间长河里,然而, 提起历史时间概念,一些学生张冠李戴,移花接木,尽显混淆颠 倒之能事,从而使历史失去了原有的真实性。 2.学生没有准确把握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历史概念的内涵和 外延决定了历史概念的深度和广度,是判断该历史概念与其它概 念有无交叉及交叉深浅的重要标准。例如新课标高中历史人教版 必修一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中就提到了中国古代 早期三个重要政治制度概念: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世袭制 的内涵是指权力在本家族中世世代代沿袭传承;分封制的内涵是 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别封给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 的后代;宗法制的内涵是嫡长子继承制。从外延看,这三者之间 相互关联,权力如何在家族中世袭,这就需要宗法制保障;分封 如何有序进行,也需要宗法制来实现,但许多学生辨别不清。这 就有必要对如何准确把握历史概念及其内涵和外延进行论述。
1 什么是内涵和外延? 每一个概念都有它的含义,比如“人”这个概 念的含义是指“有语言、能思维、会制造工具的 高等动物”。 概念的含义叫做概念的内涵,它表示概念所 反映的事物的特有属性。 每一个概念又都有它适用的范围,比如“人” 这个概念适用于古今中外的一切人,不仅仅是 “中国人”或“现代人”……;不适用于猩猩、 狗……。 概念所适用的范围叫做概念的外延。
凡外延大,能包括同类中其他概念外延的,叫 做属概念(或称上位概念);凡外延较小,被其 属概念外延包括的,叫做种概念(或称下位概 念)。 属概念和种概念是相对的。同一个概念,对它 的上位概念来说是种概念,对它的下位概念来说 则是属概念,就是说,属概念和种概念都不是固 定不变的。如“中国人”对“人”来说是种概念, 对“杭州人”来说又是属概念。
例如: a.学生→中学生→高中生→重点高中的学生→重 点高中的尖子生(内涵增多、外延减少) b.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实数→复数→数(内 涵减少、外延扩大) c.四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正方形(内涵增 多、外延缩小)
3 概念错误举例 使用概念要明确,就是要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的 人说出话来或写出文章来不合逻辑,常常是因为没有弄 清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例如: a.早晨,灿烂的阳光从地平线冉冉升起。 (“冉冉升起”的内涵不适用于说明“阳光”,用来 说明“太阳”是可以的。) b.我从小就喜欢文艺,读过大量文学作品,小说和诗歌。 (“文学作品”这个概念的外延大,已经包括了“小 说”和“诗歌”,三者不能并列。) c.在学习上老师对我们要求很严厉。 (“严厉”是指态度厉害。这里该用“严格”。“严 格”的内涵是“认真掌握标准,毫不放松”的意思,比 较恰当。)
历史概念是人们对历史事实的概括和总结, 它包含着特定的含义。历史概念的种类有人物、 事件、文献、典籍、法律、制度、著作、会议、 党派、思想、学说等。总体而言,历史概念主要 有以下特征。 1.明确的时空定位。历史概念所界定的时间、空 间、人物、事件等都是确定的。在人们现在认识 能力达到的历史长河里都有一个固定的坐标。虽 然逝者如斯,但“故垒仍在”,研究历史概念的 确定性为的就是给历史更准确定位。如“改革开 放”,虽然开始于1978年,今天人们仍然可以 体会到生于1978年的快乐,30年后,人们更能 理解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 标志就是改革开放。1978年因改革开放而获得 了坐标意义
• 概念的内涵有多有少。如“中国人”这个 概念比“人”这个概念的内涵要多;因为 “中国人”除了具有“人”的本质属性以 外,还具有中国国籍等属性。 • 概念的外延有大有小。例如“人”这个 概念的外延,比“中国人”这一概念的外 延要大。因为“人”包括了古今中外一切 的人,外延极大;而“中国人”却只包括 具有中国国籍的人,外延比“人”小得多。
如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概念既有 质的相同,即区域集团化本质上是全球化的表 现,又有量的差别,即区域集团化是局域的全 球化,是不平衡的全球化。
一个完整的历史概念包括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历史概念的外 延。一个历史概念的内涵,就是它所概括的历史事物的本 质含义和内容。而一个历史概念的外延,包括它所概括的 历史事物的发生背景、结果、影响、评价等要素。
wenku.baidu.com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西班牙文学名著《唐· 吉诃德》中,有这样一 段情节: 桑丘总督在任时,遇到这样一个案件: 有个小气鬼拿了一块布去请一个裁缝做一顶帽子。 他问布够不够用?裁缝量了布之后说:布够了。 但是,这个小气鬼疑心裁缝要赚他的布。于是, 他就问这块布够不够做两顶帽子?裁缝看透了他 的心思,就回答说“够做”。小气鬼还不罢休, 又问够不够做三顶帽子?……他添上一顶又一顶, 直到五顶,裁缝总是说能够做。这样,他们谈妥 了:这块布做五顶帽子。 等到约定取帽子的那 一天,小气鬼到了裁缝店。他看到裁缝拿出做好 的五顶帽子,小得只能套在手指上。小气鬼发现 自己上了当,于是就到桑丘总督那里告裁缝的状。
19世纪末,德国地质学家里希霍芬将我国西汉以来 逐渐形成的贯穿欧亚的陆上通道称为“丝绸之路”,下 列对“丝绸之路”的表述,错误的是: A.“丝绸之路”的起点是玉门关 B.经河西走廊向西最远到达欧洲 C.丝绸是“通道”上运输的主要商品 D.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命题者设置这条题,主要为了考查学生对丝绸之路这个 历史概念的理解。 丝绸之路这个历史概念,包括丝绸之路内涵和丝绸 之路外延两方面。 内涵:主要商品—丝和丝织品;主要线路—长安、河西 走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 外延:作用—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在法庭上,原告小气鬼坚持要裁缝赔他的布, 而被告裁缝却坚持要小气鬼付工钱。桑丘总督听 了两人的话之后,作了这样的判决:裁缝不准要 工钱,小气鬼也不准要布;做好的帽子充公。 我们要问:裁缝与小气鬼的争吵,究竟是因 为什么而引起的呢?
争吵的直接原因是,小气鬼发现自己上了当,帽子 虽然作了五顶,却一顶也派不上用场。但是,小气鬼为 什么会上当呢?原来是小气鬼只问他的布够不够做两顶 帽子……五顶帽子,因此,裁缝就抓住小气鬼这个不明 确的、含糊的概念,故意来整一整小气鬼。 当然,严格说来,裁缝的思想方法也是不对的。应 该承认,在一般人心目中,“帽子”这个概念基本上是 明确的。谁做帽子都是为了头上戴的。因此,裁缝把小 到只能套在手指上的东西也说成是“帽子”,这不能不 说他是有意地混淆了概念。 既然双方都存在着逻辑问题,因此桑丘总督的判决还是 比较公正的。 这个故事提出了一个问题:怎样才能让你所使用的 概念表达得明确?这里就用得着有关内涵和外延的知识。
3.结构性。所谓历史概念的结构关系就是指概念 自身随时间变化而演变的时序性结构以及概念与 其他概念相关联而形成的逻辑性结构。如垄断组 织,随时间演进经历了私人垄断→国家垄断→国 际垄断的时序性结构。垄断组织又可以和第二次 工业革命这个概念形成因果的逻辑结构。考查历 史概念的结构关系,更能测试考生获取和解读信 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或趋势的能力以及逻辑 思维能力,能有效区分不同层次的考生的能力水 平,拉开其差距。
2 内涵和外延的关系 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多,它的外延就越小;反过 来,概念的内涵越少,它的外延就越大。 例如,“钢笔”这个概念的内涵,比“笔” 的内涵要丰富。“钢笔”有笔的一般特点外,还 增加了“笔尖用金属制成,用墨水书写”这一特 点;“钢笔”的外延比“笔”的外延要小,它把 毛笔、铅笔、圆珠笔等都排除在外。 懂得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这种关系,我们 就可以对某个概念加以一定的限制(可以在名词 前面加上定语,动词、形容词前面加上状语), 从而使概念的内涵增加、外延缩小。相反,去掉 了对某些概念起限制作用的词语,就可以减少概 念的内涵,扩大它的外延。
2.历时性和共时性。历时性是指历史概念所界定 的历史事件经历了产生、发展(或转变)、结束 (完成或消亡)的纵向发展过程。共时性是指历 史概念所界定的历史事件与同一时期的政治、经 济、文化、空间等的横向联系。如资本主义世界 市场,根据纵向发展,历时性经历了新航路开辟 开始形成,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20世纪初期 最终形成三个时期。一直到今天,这个市场还在 发展呈现出经济全球化趋势。根据横向联系我们 在探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时,就要注意 19世纪中期的共时性问题,如工业革命、政治变 革(改革与革命)、殖民扩张、交通运输的进步 等。
一个精确的历史概念所界定的时间、空间、人物、事件等 都是确定的。在人们现在认识能力达到的历史长河里都 有一个固定的坐标。虽然逝者如斯,但“故垒仍在”。 明太祖认为,秦朝始置丞相,却很快亡国。为强化皇权, 以秦为鉴,明太祖采取的措施是: A.废除丞相制,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B.废除丞相制,撤销六部 C.废除丞相制,设置军机处 D.废除丞相制,设置东厂 命题者设置这条题,主要为了考查学生对精确的历史概 念的理解。 题目中涉及很多的历史概念,我们必须加以区分。六部 (隋建立三省六部制,清朝仍有六部);军机处(雍正, 亲信大臣,跪受笔录);锦衣卫(明太祖—锦衣卫,由 侍卫亲兵统率的特务机构);东厂(明成祖—东厂,由 太监统率的特务机构)
“明治维新”这个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内涵:时间、性质—1868年 、日本推翻幕府后,明治 政府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内容—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 面,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 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 努力发展教育。 外延:背景—日本闭关锁国、内忧外患;幕府统治危机; 西方列强入侵,沦为半殖民地。 结果—改革成功。日本摆脱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 走上资本主义强国道路 影响—是日本历史上的转折。从落后的闭关锁国的 封建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强国。 但改革 保留大量封建残余,特别是军国主义;日本强大起来以 后很快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对于其他亚洲国家来 说是一种灾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