揠苗助长教学教案
《揠苗助长》教案(20篇)

《揠苗助长》教案(20篇)《揠苗助长》教案 1一、教学设计思想:寓言《揠苗助长》是一篇讲读课文,选自《孟子。
公孙丑上》。
这篇课文,是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揭示一个深刻的道理。
通过了学习让学生明白事物是有它自身内部的发展规律,借助外力,强求速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这则寓言执教者主要以学生自主的学习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的。
教学时,先让学生带着问题看课文录相,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接着学生根据阅读要求自学课文,找出不理解的地方,从而进一步了解课文。
再通过游戏勇敢者闯关,由小老师解决同学们的问题,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帮助同学们理解了课文内容。
跟着执教者设计小练习帮助学生巩固了课文内容的'学习。
最后,让学生通过校园网自由讨论并交流读了这则寓言明白了什么?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过像《揠苗助长》的事情吗?说说还知道哪些寓言?小组表演课文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又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二、教学要求:1、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2、理解寓言含义,回答课后问题。
3、朗读课文,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理解寓意、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四、教学准备:课件。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新课,揭题,以旧引新。
2、同学们,你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什么是寓言呢?在二年级我们学过哪些寓言?这节课老师再给你们讲一个寓言故事,也就是我们要学习的13课寓言二则的第一则寓言,揠苗助长。
板书课题。
(二)学习课文。
1、读了课题你们想到了什么?2、带着问题我们来看看《揠苗助长》的录相(进入网站)过渡: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的?3、点击课文自学。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
(2)理解文中的词语,可以同桌互相讨论。
①游戏:勇敢者闯关,小老师回答同学提出的问题。
②完成课堂练习。
4、指导朗读(1)你最喜欢课文的哪一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朗读。
(2)指名朗读,问:你为什么这样读呢?(3)指名读全文,评议,全班齐读全文。
《揠苗助长》教案

《揠苗助长》教案《揠苗助长》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寓言的寓意及语言出处。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巴望、焦急、筋疲力尽”等词的意思,体会“好像” 一词的不同用法。
3、会用自己的话说这个语言故事。
教学重难点:体会寓意。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启发导入。
1、复习导入。
出示:管中窥豹坐井观天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拔苗助长徒劳无功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这些成语大都蕴涵一个寓言故事,我们学过“井底之蛙”这个寓言故事,你知道寓言和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吗?教学“寓”字及寓言这种故事特点。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则寓言。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齐读课题。
1、“揠”是什么意思?“揠苗助长”又是什么意思?2、《揠苗助长》是一则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
读了以后,它会让你在快乐中懂得道理。
想不想读?3、自由读,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读通读顺。
4、检查读书效果。
出示生字词:望转言自筋尽喘截巴望好像焦急转来转去自言自语筋疲力尽喘气一大截5、分段读课文。
三、品读课文,感悟寓意。
1、“巴望”是什么意思?种田人巴望禾苗快些长大,找出句子读。
2、禾苗怎样?出示句子:①禾苗好像一点也没长高。
②水面平得好像一面大镜子。
“好像”的意思一样吗?③禾苗一点也没长高。
把句里的好像去掉读一读,与原来的句子意思一样吗?3、种田人可能看不出禾苗的成长,也可能嫌它长得太慢了,所以焦急得转来转去,“焦”字换偏旁,截、推、堆、准。
理解焦急。
4、终于有一天,他想出了一个好方法,读第二节。
①扣“一棵一棵”:田里有多少棵禾苗?(体会筋疲力尽)②看图,农夫一棵一棵拔时会说些什么?(体会得意)③感情朗读5、学习第三节,引读结果:农夫真够累的啊,但他挺开心,他回到家里,……6、种田人弄得筋疲力尽,帮助禾苗长高了一大截,别人都不明白什么回事,齐读第四节。
“枯死”是什么意思?四、点明寓意,升华拓展。
1、你知道禾苗为什么会死吗?(植物生长资料)2、小结:你看农夫多傻啊!揠苗,使禾苗不能吸收水分了,违背了禾苗生长的规律。
《揠苗助长》教案(优秀8篇)

《揠苗助长》教案(优秀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策划方案、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计划规划、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揠苗助长》教案(优秀8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揠苗助长教案(优秀6篇)

揠苗助长教案(优秀6篇)《揠苗助长》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焦、费、望、算四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3、理解“揠苗助长”的意思,明白其中的道理4、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观赏图画,直接感受,加深体验,合作学习、游戏等方式,让学生掌握生字,在课文中反复朗读,让学生在情感妙答中体会其中的道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在两则寓言故事中,学会观察生活,学会脚踏实地学习。
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感悟寓意。
难点:懂得寓言中的启示。
“寓、截”的识记。
“费、望、算”的书写。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投影仪教学主要方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朗读感悟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提问:你读过成语故事吗?举例说说。
(像《刻舟求剑》那样,讲一个有趣的小故事,用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教育和启发,这样的小故事叫“寓言”。
学习“寓”字。
)2、本课的两则寓言,讲的是什么故事?这两个故事各说明什么道理?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读课文。
二、自学课文,自读感悟。
(学习第一则寓言)1、读:(边读边标然段,圈出生字。
)2、记:(想利用多种识字方法识记生字)3、想:(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4、问:(这则寓言,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三、小组合作讨论。
1、检查:(检查生字认读情况)2、读书:(分自然段读课文,评一评谁读得好,为什么?)3、议论:(这则寓言说明的道理)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并回答:那个人为什么在田边转来转去?你是从哪个词语中看出来的?他的心情怎样?解词:巴望——盼望的意思。
焦急——心里特别着急。
好焦急——禾苗长得太慢这个人急切地想让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去看。
由于心情急切,感到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于是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想办法。
(这是故事的起因。
)指名学生朗读第2、3自然段,并回答:那个人想了什么办法帮助禾苗生长?“好”办法——“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他自己感觉怎样?解词:筋疲力尽——形容非常劳累,没有一点力气了。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焦、筋、疲”等5个生字,会写“筋、疲”2个字。
2.朗读课文。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揠苗助长”这个成语的意思。
3.比较句子的不同,能体会词语“焦急”在句子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亡羊补牢》,谁能说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这是一篇寓言故事,会通过一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个寓言故事,看老师写课题:揠苗助长。
你有什么想问的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3.“揠”这个字笔画多,不好写,也不常见,有没有哪位同学知道它的意思的?可以通过偏旁以及后面的“助长”来猜一猜,还可以根据生活中讲到的拔苗助长来理解,也可以看图来理解。
在理解重点字的基础上说说题目的意思。
二、读通课文,讲清故事。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我来检查一下大家的读书情况,不过要求有些特别。
⑴我说一个词语的意思,你猜猜是哪个词语?第一个:自己跟自己说话。
(自言自语)第二个: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筋疲力尽)学生认读两个成语,教师书写“筋疲力尽”。
⑵接下来我们找几位同学来读一读课文,谁能根据老师说的一个关键词,读出相关的段落?教师依次说:揠苗助长的原因、这个种田人是怎么做的、他怎么跟家人说的、揠苗助长的结果3.在学生读完一段后,引导学生写出本段的一个关键词。
长得快些往高里拔一大截枯死了4.根据关键词来讲故事。
三、读懂课文,理解寓意。
过渡:最终,禾苗都枯死了。
造成这样的结果,就源于这个人的一种心态,读一读第一段,你能不能找出写他心情的词语来?(焦急)1.紧扣“焦急”,明白急于求成心太急。
出示句子: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⑴认读词语:焦急。
说到急,你还会想到哪些词语?(着急、急忙、急切)这个“焦急”可就不一样了,大家知道“灬”表示什么意思吗?火在下面烤着,该有多着急呢!谁理解了?⑵真正理解的同学应该能够读出“焦急”。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15篇

For a company to develop rapidly, it can rely on hiring good talents, especially smart talents.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揠苗助长》教学设计15篇《揠苗助长》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揠苗助长》是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是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揭示一个深刻的道理。
通过了学习让学生明白事物是有它自身内部的发展规律, 借助外力,强求速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十三课寓言两则之《揠苗助长》教学要求:1、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理解寓言含义,回答课后问题。
2、能正确流利的读课文,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教育学生做事不要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侥幸心理,做事要老老实实,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
教学重、难点:读懂词句,理解寓意,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这节课老师再给你们讲一个寓言故事,也就是我们要学习的13课寓言两则的第一则寓言,《揠苗助长》。
板书课题。
二、读题,知题目,了解作者。
师;什么是寓言呢?谁来说说?生:“寓”是寄托的意思。
“言”是话,比喻故事,寓言就是以比喻的手法讲一个有趣的故事,用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教育和启发。
“则”是量词,二则就是两篇的意思。
师:《揠苗助长》这则寓言选自《孟子·公孙丑上》一书。
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战国时邹国人(现山东省邹县),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
三、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一)自学要求:(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
标出自然段序号。
(2)理解文中的词语,可以同桌互相讨论。
(二)自读自悟:1、这篇课文很有意思,咱们试着演一演,怎么样?想要演好这篇寓言,首先咱们就要揣摩一下文中这个人的动作语气,把自己当作这个人,来,自己试着读读课文。
2、把你认为读的最好的一段读给小组的人听听,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要这样读?3、指名读文(1)第一自然段:a、你读得挺着急的,这个人为什么这样着急?(巴望禾苗快点长高)巴望刚刚咱们了解了它的意思,是很希望,希望的不得了,这一段中还有那些地方表现出他很希望?再读读看。
揠苗助长教案

《揠苗助长》教案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
使学生懂得寓言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揠苗助长》的故事内容,体会其中的道理。
难点:引导学生从故事中联系实际生活,明白事物发展有其自身规律。
三、教学方法:
讲述法:通过讲解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道理。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故事中的人物行为和结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引导,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过程:
导入(5 分钟):讲述一些其他的寓言故事,引起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
趣。
讲解故事(10 分钟):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揠苗助长》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分析与讨论(15 分钟):组织学生讨论故事中的人物行为和结果,引导学生思考其中蕴含的道理。
联系实际(10 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故事中道理的理解和体会。
总结(5 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故事中的道理。
五、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寓言故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理解《揠苗助长》的故事内容及其所蕴含的道理,并能将其联系到实际生活中。
六、教学延伸:
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个寓言故事进行阅读,并写一篇读后感,以加深对寓言故事的理解。
《揠苗助长》教案设计

《揠苗助长》教案设计《揠苗助长》这篇课文写了一个自作聪明的农夫,为了让自己田里的秧苗快快长高,竟干出了拔苗助长这样愚蠢的事。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揠苗助长》故事的教案设计,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揠苗助长》教案设计篇一活动目标:1、能根据故事情境的变化,大胆想象,积极讲述。
2、通过欣赏动画、同伴间的交流与猜测,初步理解成语故事所阐述的寓意。
3、能倾听他人的谈话,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活动过程:1、小朋友,如果你有一颗种子,种下后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为了让它快快长大,你会用什么办法?古时候有个农民他也想让他种的秧苗快快长大,你想知道他用了什么办法吗?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成语故事:“拔苗助长”。
出示字样2、欣赏故事第一段提问:①故事中有谁?他在干什么?②种田的人怎么了,他为什么发愁?如果你是种田的人,你会怎么做?3、欣赏故事第二段①提问:现在种田的人又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情,秧苗为什么会枯死呢?请你猜一猜。
②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再来看一看。
4、欣赏故事第三段①种田的人是怎样让秧苗长大的?你能模仿一下他的动作吗?②种田的人对他想出的办法满意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你能说说他的话吗?他会带着怎样的心情讲这些话?你能给大家表演一下吗?5、完整欣赏故事①种田的人因为拔厄秧苗,使秧苗枯死了,你想对他说什么?②你知道生活中还有什么事太急了也不行?《揠苗助长》教案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懂得光有美好的愿望是不够的,还要有好的措施。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师生谈话,揭示课题同学们,平时爸爸妈妈可能给你讲过不少寓言故事,这些故事很有趣,也很有意义。
是吗?今天,老师和大家再来学习一篇寓言故事。
故事的名字叫《拔苗助长》。
同学们要认真学习,老师希望你也能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有信心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学生自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和难读的句子作好标记。
揠苗助长优秀教案3篇

揠苗助长精品优秀教案3篇【揠苗助长教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揠苗助长》教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揠苗助长》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2、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揠苗助长优秀教学设计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揠苗助长多媒体教学课件。
一、谈话导入1、咱班的小朋友今天可真精神,孩子们,喜欢听故事吗?(喜欢)今天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揠苗助长”。
来,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揠”是提手旁,“助”是“帮助”的助。
2“揠苗助长”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放课件)3、故事听完了,那你知道揠是什么意思吗?(拔),噢!所以也有好多人把揠苗助长叫(拔苗助长)。
这个农夫想让禾苗快点长高,就(拔禾苗)帮助禾苗生长。
可结果禾苗却枯死了。
想不想自己读读这个故事?(想)。
二、初读认字1、把课本轻轻的翻倒122页。
注意,读书时一定要把字音读准确,把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开始)2、认读生词⑴这么快就读完了,那我要考考你们,瞧,词宝宝出来了,自己读一读。
(生自由读生词,如果一起读,救示意自由读)⑵会了吗?谁敢站起来读读?你来读第一组(其他同学他读对了,我们就跟读一遍,读错了,我们就帮助纠正。
)(评:没关系孩子,读错了改过来,老师一样表扬你、2 、你读得非常正确。
如读错“喘”就顺势指导喘的识记方法或者喘的意思。
①喘气,师范读,指三名学生读,并齐读。
②如生说端,就交流识记方法,“喘”是用嘴大口大口的呼吸所以是口字旁。
)⑶还想读呀!下面我点一个,你们就读一个,比比谁看得准,读的正确。
开始了(抢读)(重点指读错误的。
)3、认读生字⑴生词也会了,瞧,字宝宝出来了,能给他们找个朋友吗?这样先和同桌说说吧。
小学语文《揠苗助长》教案

小学语文《揠苗助长》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揠苗助长》。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3)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想象,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懂得耐心等待、脚踏实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培养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揠苗助长》。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寓意。
(2)学会生字词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对《揠苗助长》的兴趣。
(2)简介课文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
(2)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讨论。
3. 讲解与讨论:(1)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2)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4. 应用拓展:(1)让学生运用生字词编写小故事或进行情景对话。
(2)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举例说明“揠苗助长”的道理。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2)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四、课后作业:1. 朗读并背诵课文《揠苗助长》。
2. 运用课堂所学生字词编写小故事或进行情景对话。
3. 思考:生活中有哪些例子符合“揠苗助长”的道理?与家长或同学交流分享。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关注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拔苗助长》教案【优秀4篇】

《拔苗助长》教案【优秀4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牛牛范文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4篇《拔苗助长》教案,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揠苗助长》教案篇一【课前透视】本课由《揠苗助长》和《守株待兔》两篇寓言组成。
课文分别勾勒出了古代两个可笑的人物形象。
一个做事急于求成,违背常理,结果把事情弄得更糟;一个是对意外的收获心存侥幸,不认真做事,结果一事无成。
这两则寓言都是家喻户晓的作品,语言简洁明快,内容生动有趣。
寓言常常是以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一种体裁。
教学中应抓住课文篇幅短小、内容生动有趣的特点。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插图,抓住理解重点词句,分析人物的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读懂课文内容。
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感悟。
抓住课文的内在联系,分析因果揭示寓意,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影响。
【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信息资料】生字词语卡片、课件或课文插图、课文内容的录音或录像。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切入举偶1、观察谈话:出示《揠苗助长》插图,启发谈话: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吗?谁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通《揠苗助长》。
过这两则寓言,我们会明白一个什么道理呢?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引出课题)2、解题引入:同学们,你们听过寓言故事吗?(学生交流)。
教师介绍:寓言和童话、记叙文一样,是一种文章体裁,它往往借一个虚构的小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寓”寄托包含的意思,寓言就是说话包含着某种意思。
“则”在这里是一个量词,表示条数。
“二则”就是二条。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发学生的交流讨论。
自然引出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寓言的常识性知识,丰富学生的认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揠苗助长教案

揠苗助长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认读并理解“揠苗助长”这个成语。
2、引导学生理解寓言故事的含义,明白做事不能急于求成,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讲述自己对这个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揠苗助长”这个成语的含义。
(2)掌握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并能在生活中运用。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避免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犯类似的错误。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提问法、角色扮演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一些植物生长的图片或视频,如小树苗逐渐长大、花朵慢慢开放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植物生长的过程。
(2)提问学生:你们觉得植物生长需要什么条件?能不能一下子就长大?2、初读故事(1)教师讲述“揠苗助长”的故事,让学生认真倾听。
(2)在讲述完故事后,让学生自由朗读故事,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理解词义(1)提问学生:故事中农夫做了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2)解释“揠苗助长”这个成语的含义,重点讲解“揠”字的意思,即“拔”。
(3)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4、深入探究(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农夫的做法对吗?为什么?(2)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农夫,你会怎么做?(3)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5、联系生活(1)提问学生:在生活中,你有没有见过或做过像农夫这样急于求成的事情?(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并引导他们反思这些行为带来的后果。
(3)让学生思考如何才能避免像农夫那样揠苗助长。
6、角色扮演(1)请几位学生分别扮演农夫、禾苗和旁观者,将故事表演出来。
(2)其他学生认真观看,并在表演结束后进行评价,提出改进的建议。
7、总结归纳(1)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发言和表演进行总结,再次强调做事要遵循规律,不能急于求成的道理。
(2)让学生说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自己有什么收获。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的方案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的方案在现实学习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参加活动班会吧?既然需要进行教学活动,那就需要书写一份教学教案。
下面是由作者给大家带来的揠苗助长教学设计的方案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揠苗助长教学设计的方案篇1《拔苗助长》是一篇含有深入寓意的课文。
就一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认识能力,要知道文中的寓意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课堂必须创设一种与学生生活体验直接联系的场景,让学生去体验、感悟,从而明理。
如古人所说:"得之在俄顷,积之在平日"。
请看下面两个教学片断。
片断1:师:前天,勤劳的你们拔了那么多的杂草,使学校的操场更平整、漂亮了,但你们一定很累,对吗?生:对。
(然后七嘴八舌地说开了。
)生1:我的手都起泡泡了。
生2:我流了很多汗,回到家累得都不想动了。
生3:我的手到现在还酸酸的。
生4:我觉得都没了力气。
……师:是啊,你们拔了那么多的草,确切很累,那么课文中哪个词写出了你们的感受。
生:筋疲力尽。
师:"筋疲力尽"是什么样子的,谁能用动作表现出来呢?"生争着要上台演,师指名演生1:低着头,喘着气。
生2:一屁股坐在椅子上,伸着腿,低着头,两手无力地垂着。
众生笑,并纷纭仿效……片断2:师:刚才,我们在笑声中把"拔苗助长"、"筋疲力尽"这两个成语演活了,现在让我们也把课文演一演吧!生喝彩雀跃,迫不及待地在小组内分配角色,师巡查,并参与个别小组演课文,过后指定演得较好的小组上台表演。
生1(种地人):卷起裤管,捋起袖子做拔草动作,边做边说:"快快长啊,我的好苗苗。
"生2(种地人的家人):小跑几步,然后瞪直眼睛,大喊到:"天哪,秧苗都东倒西歪的,一定会枯死的,明年吃什么?"生3(种地人的家人):用手指朝生1的脑门一拽,气愤地说:"你真是太傻了,你那样做会让秧苗都枯死了。
想让秧苗快快长大,你就要按时给它浇水施肥。
哪能拔高呢?众生又是鼓掌,又是笑,学生们个个兴奋非常师:"演得真是太棒了,种地人确切可笑。
想一想,你在生活中还遇到哪些事像‘拔苗助长’的现象。
《寓言二则》之《揠苗助长》教案

《寓言二则》之《揠苗助长》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揠苗助长》这个寓言故事的内容和寓意。
掌握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学会通过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通过角色扮演,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勤奋努力的精神。
教育学生不要急功近利,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寓言故事《揠苗助长》的内容和寓意。
掌握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教学难点:分析故事中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将故事寓意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1.导入以“拔苗助长”这个成语引入,让学生自由发表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和看法。
2.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揠苗助长》这个故事,注意理解生字词和故事情节。
3.讨论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分别是谁?他们的性格特点是什么?故事中的父亲为什么要拔苗助长?他的行为带来了什么后果?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4.小组汇报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价。
5.教师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和汇报,对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性格特点以及故事寓意进行详细讲解。
6.角色扮演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故事中的父亲、儿子、邻居等角色,通过表演来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7.写作练习让学生以“假如你是故事中的儿子,你会怎么劝父亲不要拔苗助长?”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9.作业布置布置学生回家后向家人讲述《揠苗助长》这个故事,并分享自己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讨论、讲解、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深入理解了《揠苗助长》这个寓言故事的内容和寓意。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以及故事背后的道理。
同时,通过写作练习和作业布置,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教案第【1】篇〗12、寓言两则之《揠苗助长》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2、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揠苗助长多媒体教学课件。
一、谈话导入1、咱班的小朋友今天可真精神,孩子们,喜欢听故事吗?(喜欢)今天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揠苗助长”。
来,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揠”是提手旁,“助”是“帮助”的助。
2“揠苗助长”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放课件)3、故事听完了,那你知道揠是什么意思吗(拔),噢!所以也有好多人把揠苗助长叫(拔苗助长)。
这个农夫想让禾苗快点长高,就(拔禾苗)帮助禾苗生长。
可结果禾苗却枯死了。
想不想自己读读这个故事?(想)。
二、初读认字1、把课本轻轻的翻倒122页。
注意,读书时一定要把字音读准确,把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开始)2、认读生词⑴这么快就读完了,那我要考考你们,瞧,词宝宝出来了,自己读一读。
(生自由读生词,如果一起读,救示意自由读)⑵会了吗?谁敢站起来读读?你来读第一组(其他同学他读对了,我们就跟读一遍,读错了,我们就帮助纠正。
)(评:没关系孩子,读错了改过来,老师一样表扬你、2 、你读得非常正确。
如读错“喘”就顺势指导喘的识记方法或者喘的意思。
①喘气,师范读,指三名学生读,并齐读。
②如生说端,就交流识记方法,“喘”是用嘴大口大口的呼吸所以是口字旁。
)⑶还想读呀!下面我点一个,你们就读一个,比比谁看得准,读的正确。
开始了(抢读)(重点指读错误的。
)3、认读生字⑴生词也会了,瞧,字宝宝出来了,能给他们找个朋友吗?这样先和同桌说说吧。
(同桌互读)⑵谁先来,你来第一组(指名自由组词,)(非常正确)第二组你来。
《揠苗助长》教案(优选4篇)

《揠苗助长》教案(优选4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文档、教学教案、企业文案、求职面试、实习范文、法律文书、演讲发言、范文模板、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xperiences, job reports, work reports, resignation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speeches, lesson plan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揠苗助长》教案(优选4篇)《揠苗助长》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七单元的一篇寓言。
揠苗助长优质教案【8篇】

揠苗助长优质教案【8篇】《揠苗助长》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教育学生做事不要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侥幸心理,做事要老老实实,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
2.继续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读懂词句,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前构思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从朗读入手,让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寓意。
在朗读方我采用了,多种朗读方式,如分组、小组、同桌等多种形式,学生通过朗读,都能很好的领会到寓意,另外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去体会种田人盼望禾苗快些长高的那种迫切的心情,通过分析感悟理解本则寓言所蕴含的深刻寓意。
在教学过程中,我所采取教学方式都比较适合学生的思维,操作中朗读理解感悟等目标均已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特别是讨论“巴望”能否换成“盼望”“希望”和理解“总算”等词语时,学生们能很快达成共识。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初读课文,按要求自学生字、词。
2、学习《揠苗助长》。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揠苗助长》一文,通过读懂词句,理解寓意。
教学过程1、学生自读课文,标画出文中生字、新词。
2、学生按要求查字典自学生字、词。
本课生字要掌握以下方面:例:3、带着问题读课文。
(1)寓言故事中的两个人都是怎样的人?(2)他们做了些什么?结果怎样?4、检查自学。
(1)指名读课文,指正读音。
“揠苗助长"的"长"是多音字,在这里应读"zh3ng",不要读成"ch2ng"。
"窜出"的"窜"应读"cu4n"不要读作,"cu1n"。
(2)出示卡片,让学生看拼音读词。
(3)分析字形结构,识记生字。
"寓"上下结构,第7笔是"竖",第8笔是提。
"筋"上下结构,下面左边是"月",右边是力。
揠苗助长教案

揠苗助长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寓言的含义,教育学生做事要遵循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读懂课文内容。
(2)理解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2、教学难点体会农夫的心情,理解寓言的寓意,并从中受到启发。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板书课题:揠苗助长)2、大家一起读一读课题,说一说“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理解“揠”是拔的意思,“揠苗助长”就是把禾苗往上拔,帮助它生长。
)(二)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1)出示生字词:揠苗、焦急、喘气、一大截、白费、巴望、总算。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纠正读音。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4、交流反馈:课文讲了一个农夫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结果禾苗都枯死了的故事。
(三)精读课文,理解寓意1、学习第一自然段(1)默读第一自然段,思考:农夫为什么要揠苗助长?(2)交流:“巴望”是什么意思?从“天天到田边去看”“焦急”等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3)指导朗读,读出农夫急切的心情。
2、学习第二自然段(1)农夫是怎样揠苗助长的?默读第二自然段,画出相关的句子。
(2)交流:“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筋疲力尽”。
(3)引导学生想象农夫拔苗的情景,体会农夫的辛苦。
(4)指导朗读,读出农夫的劳累。
3、学习第三自然段(1)农夫这么辛苦,那他的禾苗长高了吗?(2)交流:“禾苗都枯死了”。
(3)农夫原本希望禾苗快快长高,结果却事与愿违,此时他的心情会怎样?4、讨论交流(1)农夫的做法错在哪里?(2)如果你是农夫的邻居,看到他这样做,你会怎么劝他?5、揭示寓意(1)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2)引导学生明白:做事不能急于求成,要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揠苗助长教学教案
教材分析:《揠苗助长》是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是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揭示一个深刻的道理。
通过了学习让学生明白事物是有它自身内部的发展规律,借助外力,强求速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十三课寓言两则之《揠苗助长》
教学要求:
1.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理解寓言含义,回答课后问题。
2.能正确流利的读课文,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教育学生做事不要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侥幸心理,做事要老老实实,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
教学重、难点:
读懂词句,理解寓意,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这节课老师再给你们讲一个寓言故事,也就是我们要学习的13课寓言两则的第一则寓言,《揠苗助长》。
板书课题。
二、读题,知题目,了解作者。
师;什么是寓言呢?谁来说说?
生:“寓”是寄托的意思。
“言”是话,比喻故事,寓言就是以比喻的手法讲一个有趣的故事,用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教育和启发。
“则”是量词,二则就是两篇的意思。
师:《揠苗助长》这则寓言选自《孟子·公孙丑上》一书。
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战国时邹国人(现山东省邹县),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
三、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
(一)自学要求: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
标出自然段序号。
(2)理解文中的词语,可以同桌互相讨论。
(二)自读自悟:
1、这篇课文很有意思,咱们试着演一演,怎么样?想要演好这篇寓言,首先咱们就要揣摩一下文中这个人的动作语气,把自己当作这个人,来,自己试着读读课文。
2、把你认为读的最好的一段读给小组的人听听,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要这样读?
3、指名读文
(1)第一自然段:
a、你读得挺着急的,这个人为什么这样着急?(巴望禾苗快点长高)巴望刚刚咱们了解了它的意思,是很希望,希望的不得了,这一段中还有那些地方表现出他很希望?再读读看。
(板书:巴望,着急)
b、指名答
(天天,你能读读这一句吗?)
(好像一点儿也没长高,到底长高了没有?这个人为什么觉得一点也没有长高呢?太着急了,读)
(焦急,转来转去,自言自语),谁再来读?谁上来把这个人的着急演一演?
c、齐读这一段
(2)第二自然段:
a、你怎么这样读“筋疲力尽”呢?(这个人太累了)你为什么这样筋疲力尽呀?(因为着急禾苗快点长,这个人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这个人真太着急了,想出了这么个办法。
b、虽然这么累,你看看他脸上的表情:高兴着呢!怎么呢?(想着禾苗马上要长高,心里高兴)
c、咱们一起来读读
(3)第三自然段
a、你为什么这样读?(喘气,很累)还有哪里可以看出这个人很累?看来这个人累极了,你怎么还笑着读呢?(想着禾苗马上要长高,心里高兴)所以,他虽然累坏了,但还说自己的力气“总算”没有白费!认为自己这么做对极了!
b、你能试着读读吗?
(4)第四自然段
a、这么着急的结果是什么?(禾苗都死了)为什么禾苗都枯死了(太着急了)
b、如果你是这个农民的邻居,看到这幅情景,你想对他说什么?(禾苗要慢慢长,急着拔只会坏事)对,禾苗生长都有它一定的规律,要慢慢的长,如果咱们不依照他的生长规律,急于求
成,就会坏事,这——就叫做“揠苗助长”。
c、在我们生活中,你见过哪些事就像“揠苗助长”一样急性子办了坏事呢?(小组讨论)
四、总结寓意。
读了这则寓言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事情要遵循规律,不能违背规律,急于求成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