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管理思想对图书馆管理的启示_金咏梅
从儒家管理思想看图书馆管理

从儒家管理思想看图书馆管理作者:谢咏芬来源:《河南图书馆学刊》2014年第10期关键词:儒家管理思想;弱势群体读者;仁爱摘要:学习儒家自律的管理思想,可以让图书馆管理层以“仁”来关怀全馆,以“德”和个人魅力紧密团结全馆,自觉追求成为学习型馆员,从而做好高校图书馆领导工作。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4)10-0117-02收稿日期:2014-09-04作者简介:谢咏芬(1977-),湖南商学院图书馆馆员。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课题“近代以来我国女性读者权利研究”的一般项目研究论文之一,项目编号:13C482;湖南省高校图工委课题“近代以来我国女性读者权利研究”的一般项目研究论文之一,项目编号:2011L027。
管理是人类的基本社会活动之一。
儒家文化的宗师孔子早年就当过管理仓库和看管牛羊的小吏,他修订的《诗》《书》《春秋》等著作为先秦典籍的整理和礼乐文化的传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不仅如此,孔子及其弟子还周游了卫、宋、蔡、陈等国,力图把他们的儒家思想植入政治管理体系中。
儒家力图高屋建瓴地实现对国家礼乐思想的建构,即建立以德、礼、政、刑为规范的人伦社会秩序,从天人合一的理论生发出人伦社会秩序的合理性。
可以说,管理思想是儒家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儒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为管理的理论基础、价值等提供了理论原发点。
历经数千年的积淀,图书馆的管理仍能从儒家深邃的管理思想中汲取精华,从而带来二十一世纪图书馆管理思维的勃发与绽放。
1 儒家管理思想“与天合德”的仁爱本质给图书馆管理带来的深刻思考儒家宗师孔子率其弟子孜孜以求,积极入世,力图以自己的思想主张来改变王道衰微的纷乱格局。
儒家要解决的就是从天人合一的思想高度来处理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儒家继承殷商的天命思想,从天与人的角度来探讨人伦关系。
殷商时期的人们尊神事鬼,始终以天为决定人事的外在主导力量。
当时人类还未意识到其对自身命运的主导,认为人必服从天命而得福,否则必得大咎。
儒家管理思想对图书馆管理的启示

专题论 述
儒家管理思想对 固鹌馆管理硇启示
曲阜 师 范大 学 日照校 区图书馆 宋莉 萍
0
[ 摘 要] 本文从管理的核 心、 管理 的关键 、 管理的基石 、 管理 的最高境界 以及 管理 的标 准等几个方面 , 着重探 讨儒 家思想 中的“ 以人 为贵 、 为政 以德、 以信为先、 以和为贵 、 以中为度” 的管理 思想在现代 图书馆管理 中的启示和运 用。 [ 关键词 ] 家思想 管理思想 图书馆管理 儒
一
够集 中精力进行管理决策 , 确保 图书馆总体 目 的实现 ; 标 另一方 面也有 利于充分调动馆员 工作的积极性 、 立性 和主动性 , 独 发挥个人潜能 , 提 高工作效率 。 四、 以和为贵” “ ——管理的最高境界 应该说 , 孔子 的“ 和为贵” 的观点是 中国历史上“ 有关社会和谐 的思 想” 的核心观点 , 是儒家管理思想的一个重要 的主体行为价值准则 。“ 礼 之用 , 和为贵。 先王之道 , 斯为美 。 (论语 ・ ”《 学而》 。 ) 这里所主张的“ 和” 是和谐 、 和衷 、 和合的意思。 在儒家看来 ,和” “ “ 是管理活动的最佳境界。 既把它作为管理过程中的一个基本原则 ,又把它作为管理水平高低的 个标志 。 孟子的“ 天时不 如地利 , 地利不如人和” 苟子的“ , 以善和人老 谓之顺 ”都充分显示 了儒家对这一管理功能的深刻认识 和极端重视。 , 儒家的“ 同样也是打造现代化图书馆文化的 目标 。高校图书馆 和” 是一个 综合性系统 , 其学 科门类庞多 , 员层 次复杂 , 人 由于馆员所受的 教育 、 社会地位 、 实践 经验、 知识 水平及认 识能力各不相同 , 对事物的认 识, 以及性格习惯 等都存在着许 多差异 , 客观上必然会形成各种 内部人 际关系的矛盾冲突,而紧张的人 际关 系会影响图书馆的凝聚力和整体 合力 , 这个意义上讲 , 和是图书馆 内部管 理中极为重要 的因素 , 从 人 是 竞争取胜的前 提。怎样协调各种关 系, 动馆 员的工作积极性 , 调 从图书 馆的工作实践加 以分析 , 保持和谐的关系要从 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 1 建立一个强有力 的领导集体 。领导集 体的思 想品质 、 务能力 、 业 班子成员间的团结协作是组织 内部人 际关 系和谐 必不可少的条件。( 2 ) 建立合 理的组织结构 。分工 明确 、 责权分 明, 人济 于事的组织结 构会有 利于改善 人际关 系。() 3员工参与管理 。员工参 与管 理可以改善 干群关 系, 了解员工 的各种心态 , 减少和克服员工 的不满心理 , 增强责任感。 4 () 建立合 理的激励体制 。 努力提高馆员的生活质量 , 使每个馆员个体的精 神和物质需求最大限度的满足。 五 、“ 以中为度’ L 管理的标准 关 于中庸 , 孔子说 : 中庸之为德也 , “ 其至矣乎 !”《 (论语 ・ 雍也》 认 ) 为中庸是 至德 。实际上 , 中庸并不仅是一个道德 的范畴 , 它反映一种对 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 , 并由此 而提 出的处理 问题的基本方法 。 孔子 评论他 的弟子说 :师也过 , “ 商也不及” “ ,过犹不及” 《 。(论语 ・ 先进》 过 ) 犹不及就反映 了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 的一种认识 ,而 由此得 出的处理 问题 的基本要求 , 就是中庸 , 无过无不及。所 以中庸 的中, 并不是折 中, 调 和, 而是要适度。 坚持中庸原则也就是矜持科学 、 公平 、 符合规律 的原
孔子思想对当今教育管理的启示

孔子思想对当今教育管理的启示孔子思想对当今教育管理的启示摘要: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开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私学,从私学管理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并形成了独特的教育管理思想。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能给当代教育管理很大的启示。
儒家管理思想的核心是“礼”与“仁”,管理原则与方法是“礼治”与“仁政”。
儒家的管理思想对当代教育管理有指导作用。
分析孔子教育管理思想中“以人为本”、“重视教师作用”、“重视德育管理”等思想,并讨论其对当代教育管理的启示,对于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孔子儒家思想教育管理启示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作为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极为丰富多彩。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对我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儒家管理思想在2000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为了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在不断地充实完善,使得其成为人类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一直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世界的东方以至于整个世界。
古代即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孔子的管理思想同样可以拿来为今天的教育管理服务。
管理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与之相适应的各种管理思想也都深深地刻着民族文化的印迹。
现代管理同样如此,因此,在探讨现代管理时,如何借鉴古代优秀传统经验是及其重要的,这些经验对现代教育管理是有很大的指导借鉴作用的。
一、“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儒家思想十分重视人在管理中的作用,在人性假设上,孔子提出了“性相近,习相远也”的基本观点。
它的含义有:一是人性有其共性和一般性;二是人性在后天受外力影响或改造可以向不同方向发展,是每个人的人性产生差异。
孔子之后,儒家主要代表人物对人性的认识有了很大的分歧。
孟子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而荀子提出了“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人性恶是自然属性。
人本思想管理在现代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

人本思想管理在现代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摘要:现代图书馆在管理方面,要更加注重人本思想的贯彻,不能单单的只对图书馆中的书和其他物品进行简单的管理,同时也要关注图书管理员的管理,在现代图书馆的管理理念中要贯彻深入人本思想管理的理念,才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管理理念。
关键词:人本思想管理;图书馆管理;儒家思想所说的人本管理思想,指的是在管理方面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核心,相信一切的发展都是为了人而发展。
这样的理念有助于让人们更加投入工作,对工作更有热情和激情,更在管理方面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人本思想的理念最早是在我国春秋时期诸子百家争鸣而产生儒家学说所提出的核心思想,让管理者懂得一切的管理实际上都是对人的一种管理,要尊重、重视人,才能正确的认识到人本管理思想的深刻含义。
在现代的社会上,人的自主意识以及人权意识比之古代更是觉醒了很多,无论是什么方面的管理都要从人这一新的角度去审视,现代的社会管理都是以人本思想管理为核心,重视人在管理中所占的地位以及影响,深刻认识到只有正确、深刻地理解了人本管理思想,才能更好的在现代社会管理中大展身手。
1图书馆的人本管理要落实到每一个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在图书馆的管理当中深入人本思想管理能够让每一个馆员都感受到自己工作的价值。
图书馆本身是一座供人学习,给人以知识的圣地,在人义主义更加泛滥的现在,每个人更是对人的理解有了更加深刻的意义,知道每一个人都是有价值,值得被尊重的人。
而在图书馆的管理当中,就更加要贯彻落实到每一位馆员,不仅是尊重图书馆的每一个工作人员,更是对图书馆的管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整个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有更加积极的意义。
1)在对图书馆实行人本管理时,不能仅仅只对图书馆中的图书进行表面上的管理,不能对馆员的评价仅仅只停留在图书馆的图书区域,对馆员的个人素养也要有一方面的侧重。
要把馆员作为图书馆管理的核心部分,图书馆在人文思想管理方面最重要的就是对馆员进行管理,重视馆员在图书馆事业建设方面的作用,重视人才的选择、培养,加大图书馆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本投资的力度,使馆员本身也成为管理活动的服务对象。
论儒家民本思想对图书馆管理的现代价值

源 的竞 争 。 书馆如何 最 大 限度 地 合理 配置 、开发 、 图
利用 现有人 力资源 ,儒 家 的民本 思想对 其有 着重 要 的现代价 值支 持 。 1 儒家 民本 思想 的 内涵 及 实质 11 “ . 重人轻 物 ” 爱人 贵 民” 思 想 、“ 孔子 是世界 上第 一个 把 “ 人” 作 为类概 念来进 行 系统哲 学思考 的思 想家 ,其 “ 学” 以人 为研究 仁 内容 ,他从 人与 物 的关 系 出发 , 以极 端 的能力 发现
以儒家 为主流 的 中华 民族传 统文 化 ,在世 界上 最早 提出 了民本思 想 ,其爱 人贵 民,重人 轻物 ,天
地 人 和的思想 内涵 已成 当今 人类 文 明管理 即以人 为 本 的重要 思想 源泉 。 图书馆 管理是 对 图书馆 所拥有 的资源进 行合理 配 置和使 用 ,以达 到预 期 目标 的过 孔子 主 张 “ 民” 使 民以 时” (《 而 》 ,“ 惠 ,“ 学 ) 敛从
维普资讯
第2 6卷
第 13期 1
高 校 图 书 馆 工 作
20 0 6年第 3 期
【 论 研 究】 理
论儒家 民本思想对 图书馆管理的现代价值
● 王 月娥 袁 闯 (首 学 湖 吉 4o) ◆ 吉 大 南 首 1o 6o
[ 摘 要]文章 以早期 儒 家主要代 表 人物孔 子 、 子等 的观 点论 述 了儒 家爱人 贵 民、 孟 重人 轻物 、
万物之 灵 。这 都充 分提 出并 明确 了人在 宇宙 中的 中 ” 心地位 。 孔子 日:“ 天地 之性 , 为贵 。 《 人 ”( 孝经 》 , ) 《 乡党 》载 :“ 焚 ,子退 朝 。 日 : ‘ 人乎 ? 厩 伤 ’不 问 马” 体 现 了孔子人 比物 贵 的人本 思想 。 , 二是 重视人
孔子思想对班级管理工作的启示

孔子思想对班级管理工作的启示孔子思想对管理工作的启示摘要:有人说,教育是一门科学,管理那么是一种艺术,那么在班主任工作中,管理该如何去做呢?孔子的教育思想启示我们,抓好管理必须要制定相应的标准和准那么;抓好道德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目标和志向;培养学生的“仁爱〞之心;教育学生勇于改正向善。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有耻且格〞管理道德教育启示古有宋相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今有众多“孔子学院〞如雨后春笋遍布世界各地,可见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
而作为大教育家的孔子在教育思想上更是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有价值的珍贵经验,作为班主任研究和学习孔子的教育思想,会从中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从而运用到我们今天的教育方法中去,更好地做好班主任工作。
孔子云:“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它的含义是: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约束百姓,百姓只求能够免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但是如果用道德去引导百姓,用礼制去标准百姓,那么百姓不但会有羞耻之心,而且就会遵守规矩。
孔子的这句话里面包含着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那就是怎样才能引导教育学生做到“有耻且格〞?而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正蕴含在这句话中:那就是既要抓好管理,又要重视道德教育,道德教育要比管理更为重要。
一、抓好管理孔子之言给我们的启示首先是要制定一套的标准和准那么,让学生明事理,知礼仪,所谓国有国法、校有校纪、班有班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在此约束之下学生才能遵规守纪,成为言行合格的中学生。
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其中不乏懒散任性者,他们在无视于各种校规、班规,自我管理能力差,在此情况下,就要严格管理,严格要求,制定出严密详细的班规来标准这些学生,从而到达正班风的目的。
例如,我在管理中,除了执行学校规定的一些?中学生守那么??中学生日常行为标准?等规章制度外,我还自己拟定了?学生道德行为标准自我监控和自主内化训练表?,从纪律、卫生、道德言行等几方面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包括指导学生自定方案,监督学生自觉实施,进行自我评价和不断地修正,班主任随时管理并检查学生执行的效果,通过严格管理,教会学生标准自己的言行,守纪律、讲卫生、懂文明、形成良好的习惯,让学生学会如何做人。
浅谈图书情报工作中的儒家管理思想的借鉴

图书情报工作中的儒家管理思想的借鉴在现代社会中,图书情报工作充当着信息传递和管理的关键角色。
要保证这项工作的精准性和可持续性,需要运用有效的管理思想。
在诸多管理思想中,儒家管理思想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谈儒家管理思想在图书情报工作中的借鉴。
一、儒家管理思想强调慎独和落实责任制道家思想强调的是“无为而治”的哲学,强调导向而非控制。
与之相反的是儒家的“孟子之道”,强调的是要以处理好自己的事为基础,如果自己的工作做得好,影响到的范围会越来越大,这是一种“致远”的精神。
在现代图书情报工作中,强调慎独和落实责任制可以引导工作人员自觉履行职责、重视贡献和效益。
首先,慎独可以帮助每个工作人员在个人责任面前更加自律。
在人员分工的情况下,每位工作人员都应将个人职责视为自己的责任,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依赖别人。
其次,落实责任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结果,是工作人员工作的重要准则。
在制定工作计划、执行工作任务的同时,还应明确规定工作的完成时间和完成质量,并进行评估和考核,以便及时评价工作的效果。
二、儒家管理思想提倡团队协作和激励机制儒家管理思想注重团队协作和激励机制,认为只有通过协作和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个人和组织的共同发展。
孔子在《论语》中曾经说过:“群而不党,党而不群。
”这句话体现了儒家管理思想中重视团队协作和激励机制的思想。
在现代的图书情报工作中,也需要注重团队协作和激励机制。
团队协作是指每个工作人员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
正确的激励机制可以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组织的发展。
在激励机制方面,最好的方法是给予工作人员一定的自主权和决策权,让他们感受到组织对他们的信任和重视。
三、儒家管理思想强调仁爱和公正仁爱和公正是儒家管理思想的核心价值观。
仁者,不仅仁于己,更关爱他人。
要做到仁爱并重,就需要全面考虑个人和集体的利益,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公正的决策和管理,达到全面公平的结果。
2023年度儒家管理思想对图书馆管理的启示

2023年度儒家管理思想对图书馆管理的启示2023年,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图书馆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儒家管理思想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内涵和管理智慧仍然具有启示意义。
本文主要结合儒家管理思想的核心理念,探讨其对图书馆管理的启示。
一、仁爱和公正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体现了尊重人、关爱人、服务人的理念。
在图书馆管理中,要积极践行仁爱,以用户为中心,提供优质的服务。
首先,图书馆需要确立服务理念,并通过各种渠道向用户宣传传达,以赢得用户的信任和认可。
其次,图书馆应加强用户沟通,及时关注用户的需求和反馈,并采取措施提高服务质量。
公正是儒家思想中的第二个核心概念,要求管理者要坚持公正,平等对待每一个用户。
图书馆管理者应加强组织管理,完善内部制度,确保公正公平,建设一个公正、和谐、和睦的管理与服务氛围。
二、中庸与和谐中庸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主张调和各种矛盾,实现和谐稳定。
在图书馆管理中,要把握好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社会教育和社会服务、开放共享和保护利用的关系,推动图书馆服务与管理的协调发展。
此外,要注重跨界合作,加强与学校、政府、企业等相关单位的合作,共同推动图书馆事业的繁荣发展。
三、以德义治儒家思想主张以德义治国,管理者应该讲究道德原则,从自身做起,以行为规范他人。
在图书馆管理中,要强化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的建设,注重培养管理者的业务素质和道德品质,建立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高度道德水平的队伍。
同时,还应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从而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四、诚信与廉洁“天下之道,利而不害,民之信之;天下之器,器而不利,民之用之;天下之命,命而不害,民之听之。
”在儒家管理思想中,诚信和廉洁是管理者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
在图书馆管理中,要加强内部制度建设,严格执法,保证公正、公平、廉洁的运行环境,让用户放心、安心、放心。
以上是儒家管理思想对图书馆管理的启示,图书馆作为服务和管理的机构,应该坚持儒家管理思想,不断完善自身服务和管理能力,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儒家管理思想对图书馆管理的启示

儒家管理思想对图书馆管理的启示
宋莉萍
【期刊名称】《科技信息》
【年(卷),期】2009(000)006
【摘要】本文从管理的核心、管理的关键、管理的基石、管理的最高境界以及管理的标准等几个方面,着重探讨儒家思想中的"以人为责、为政以德、以信为先、以和为贵、以中为度"的管理思想在现代图书馆管理中的启示和运用.
【总页数】1页(P327)
【作者】宋莉萍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图书馆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
【相关文献】
1.试谈儒家管理思想与图书馆管理
2.从儒家管理思想看图书馆管理
3.儒家管理思想与图书馆管理探索
4.儒家管理思想与图书馆管理探索
5.儒家管理思想对图书馆管理的启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传统儒家思想对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影响

论传统儒家思想对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影响作者:贺庆来源:《卷宗》2014年第10期摘要:传统的儒家思想中很多优秀的文化代表了我国传统文化建设发展的方向,目前在很多的领域发展中都体现了传统儒家思想的内涵,图书馆担负着传承、发展我国文化建设的重任,因此图书馆文化建设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实现对传统儒家思想的体现与落实,文章就传统的儒家思想对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影响进行系统性的讨论。
关键词:传统儒家思想;图书馆;文化建设儒家、道家以及佛家文化都是中国的文化,而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流。
儒家文化有许多古籍文献,代表作有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周易》、《诗经》、《尚书》、《礼记》、《左传》。
对儒家文化的情绪调节思想进行挖掘,把有价值的东西与西方文化的情绪调节思想相比较,有助于扩宽本土文化的情绪调节研究思路。
传统的儒家思想在图书馆文化建设中的影响能够实现图书馆的有效发展,最大限度地服务好每一位读者。
1 传统儒家思想的解析对于传统的概念,中国人要比西方提出的更早。
在儒家的古籍文献中,现代心理学中的情绪可以用一个“情”字来概括,包括情绪的种类、性质、演变、内涵及调节治愈等。
而“情”字经常与“欲”“心”“性”等相关联,喜怒哀乐是人的本性。
《荀子·天论》中也说了在人的形体和精神里面蕴藏着高兴与愤怒、悲哀与欢乐等这些天生的情感。
“情”是人内在的天性,通过感动而表达出的外在情感。
在《礼记·礼运》中就提到了喜、怒、哀、惧、爱、恶、欲这七种感情是与生俱来的,不用学习就会。
情绪就是所讲的人情,是人的天性,与生俱来的。
在七情之列欲也在其中,但是古籍文献也说情和欲是相关的,情有意味着占有的意思,欲则是有占有和取得的意味。
朱熹把心、性、情、欲分别作了比喻,说明了人的情绪可以使内心的心理变化继而引起外部的思想反应。
儒家文化下由于持有不同的心性观,对待情的态度也不一样。
在孟子看来,“人之初,性本善”。
儒家管理思想对图书情报工作管理的启示

儒家管理思想对图书情报工作管理的启示作者:张倩竹来源:《兰台内外》2021年第32期摘要:儒家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思想在当代仍有深刻的意义和价值,图书情报工作主要是对信息的收集、加工和管理之后再以不同形式传递给信息需求者的过程,本文阐述了儒家管理思想对图书情报工作中人员管理、组织管理以及服务管理三部分的影响和启示,结合儒家的思想,总结出与其思想相对应的管理方法和理念。
关键词:儒家管理思想;图书情报工作;图书情报工作管理一、儒家管理思想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让我们积淀了十分宝贵的文化财富,而这之中数儒家文化对我们影响最深。
在我国的古代和近代史中,儒家文化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即使在今天,它仍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儒家文化也走出了中国,在世界文化大潮中,它以独特的智慧赢得了世界的尊重。
儒家文化在新时代的总结和衍生,是现代人对祖先智慧发扬和运用的最好诠释。
儒家文化中所提到的管理思想从大体上分为三种:“以人为本”的员工管理、“以德为政”的组织管理、“以仁为宗”的服务管理。
1.“以人为本”的和谐管理“仁”是贯穿整个儒家思想的核心,既而“得民心者得天下”。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以人为本”这些观念,运用在管理实践中,就是一切从人出发,以人为根本,充分尊重个人的思想和主观能动性,从而充分调动管理过程中参与人和被参与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让人本身的价值得到最大的发挥,这是儒家思想最根本的特性。
“仁”是儒家思想贯彻始终的理念,“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些都是孔子通过实践总结的真理,“以人为本”在《论语》等孔子言论中得到了新的内涵,让我们对“以人为本”有了新一层的理解。
2.“以德为政”“德”作为一种隐形的社会约束,是儒家管理思想上的重要一环,儒家讲求“为政以德”,将“德”作为管理者必须具备的才能。
儒家“和”文化对构建和谐图书馆的启示

146626 图书馆管理论文儒家“和”文化对构建和谐图书馆的启示中华传统文化中,儒家“和”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为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融合、和谐、和睦相处,儒家倡导“以和为贵”、“天人合一”、“民胞物与”、“执两用中”、“和实生物”、“和以解仇”、“和以处世”、“知行合一”,等理念。
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完善,形成了以“和”为核心理念,追求和谐,实现和谐为价值目标的完整的文化观念体系。
儒家和文化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汲取精神滋养和文明动力的宝贵思想资源,对构建和谐图书馆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构建和谐图书馆,倡导和弘扬和谐精神,就是要形成以和为贵,以和为真,以和为善,以和为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现图书馆与社会,图书馆与读者,图书馆自身的多元和谐。
一、儒家“和”文化的基本内涵“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中,儒家文化被封建统治阶级尊为“儒学正宗”,经过先秦孔学、汉魏儒学、宋明理学,一直作为主流文化位列儒释道三教之首,在中国和整东亚文化圈流传2000多年之久,至今仍然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儒学的风行,对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生活习俗的塑造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
“和”是儒家文化的核心理念,儒家观察宇宙自然天地万物产生、运行、发展、消灭的自然规律,提出应该以“和”的方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达到人人相和、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圆融完美与生生不息的境界。
叶金宝先生在其所著《儒家和谐思想的当代价值》提出“和”从本质上既表征为一种客观状态,也表征为一种理想。
“和谐是指任何两个或多个相区别的事物之间的一种良好或最佳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任何一个事物或矛盾的双方都能得到较好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能够得以较好的满足,价值能够得以实现。
这样来界定,包含了事实与价值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在事实层面上,它是指矛盾的和谐状态:二是在价值评价层面,它与人的需要有关。
因此和谐是一个主客观统一的概念”。
儒学的人本管理思想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一)

儒学的人本管理思想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一)摘要]就现代图书馆管理而言,儒学思想给人的有益启迪是管理不能只见物不见人,而应当关心人、重视人、尊重人,正确的认识人本管理思想,有效深入地树立和实施人本管理理念,对完善管理制度、丰富管理理论的发展和创新,推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儒家学说人本管理思想图书馆儒家学说最早最系统提出以“爱人贵民”为主要特色的人本管理思想,是中国古代人性觉醒在思想理论上的真实反映,是从人的人性这一崭新角度审视过去,设计未来。
我国自古就有不少思想家或管理者提出并实施人性化的管理,其中所贯穿的一个中心思想,就是社会管理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本管理思想。
所谓人本管理思想,是指现代科学管理,必须以人为核心,以做好人的工作,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为根本,从而提高管理功效,实现预定目标,在现代社会中一切管理工作都必须以人为中心。
一、图书馆的人本管理,它是一种全员参与的管理,它的主体是全体馆员1.在实行人本管理时,要重视馆员在图书馆中的地位和作用,把馆员作为图书馆管理的核心和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来开展管理活动。
重视人才的选择、培养,加大图书馆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本投资的力度,馆员本身也成为管理活动的服务对象。
2.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充分满足图书馆员的人性化需要。
高校图书馆的主管领导要清楚地意识到,高校图书馆的竞争力主要是靠图书馆员的服务质量来维持和提升,而不是靠行政管理体系。
3.让馆员参与管理决策,使全体馆员既成为管理的客体,也成为管理的主体。
可以充分发挥馆员各方面的聪明才智,群策群力,创造管理实践中的奇迹。
在工作秩序上鼓励全体馆员都对工作进行策略思考,视工作质量为己任,形成自下而上的自主工作秩序,可以最大限度的地调动起馆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馆员参与管理决策,可以确保管理决策措施的顺利贯彻执行;让馆员参与管理决策,是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提高管理透明度的一种重要方法。
4.在人本管理中,来自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受到重视。
试论孔子管理思想与高校图书馆管理

蓊
齐玉梅 哈尔滨工程大学图书馆
试论孔子管理思想与高校图书馆管理
高校 图书馆 管理过程中要想实现 “ 无为而 治” 管理 者就 应该 是实行分权, , 让不 同部门享 有 不同的 权利和义务, 发挥他们在管理 活动过 程 中的 积极性 、 主动性 和 创造 性 。 只有工作人 员的积极性 被调 动起 来 了 创造 性被 发挥出来 , 了 高校 图书馆 的管理效 率才能得到 大幅度的 , 提升, 服务质量 才能有所 改善 , 员工和读 者也 才能放心 、 满意。 到这些, 做 也就是 实现了 “ 无 为而治” 即无管理活动的管理 。 ,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 创始人, 是我 国古代伟 二 、“ 有教无类 ” 的管理原 则 大的思 想家 、 育家 , 教 其思想 对 中国乃至 世界 J “ 有教 无 类 ” 孔子教 育思 想 的 重要原 是 都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 孔予思 想蕴含 着治国 、 则, 它是指 不因为贫富、 贱、 贵 智愚 、 恶等原 善 治 家、 身之 道, 代 赵普 曾说 :“ 治 宋 半部 《 论 因 而把 一些 人排 除在 教育 对象 之 外, 对谁 都 语》 治天 下” 美国学者孔茨 、 , 奥唐奈认为孔子 要进 行教育。 现代社 会竞争 E益激 烈, 会的 t 社 而人 才的 培养最 是对管 理有早期贡献 的人, t 著名的 实业 家 竞争归根到底 是人才的 竞争, E 本 因此 , 重视 和发展 教育就有着 十 涩泽荣一 则将 论语 》 与算 盘放在 一起 , 作为 终要 靠教 育, 其从商的 基本原 则, 可见, 孔子管 理思 想影 响 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而且还 要重 视发展 终身教 之大, 古今中外概 其能 外。 因此, 高校 图书馆管 育。 在科 学技术飞 速发 展的今天 , 人们 只有 不 理不仅要吸收西方先进 的管理理念 , 更应 当从 断 学习, 不断更新 知识 和技能 , 才能 适应社会 儒学创始人孔子 那里汲取智慧 和力量 。 发 展 的潮 流。 身教 育重 视对 人才 资源 的培 终 “ 无为而治” 的管理 理念 养 与开发 , 使学 习、 思考 与创新成 为每 个社会 孔子倡导 的 “ 无为而治 ” 的管理理 念对高 成 员从事 正常工作的必要 手段 ; 而对人 才资源 合理 配 置、 充分 使用和科学 管 校 图书馆管理 具有十分重要 的启示 意义 。 高校 进 行有 效开发、 图书馆管 理者要树立 良好 的形象, 员工要动 理 , 对 是人 才资源管 理。 为高校 图书馆的管 理 作 要重视 对员工的教 育和培 养 , 关注其发 之 以情, 晓之以理 , 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 人 员, 为了 展 以现代 企业的要求 重新塑造 人, 通 进一步提 高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效率 , 管理者一 I 的潜能 。 过 技 J 接受在 职教 育、 I f 聘请 方面要 提升 员工的职 业道德, 另一方面则要求 f 脱产 学 习、 能培 i 、 员工严格执行高校图书馆的各项规章 制度。 专家学者 讲座、 开展学 术研 讨会, 交流 科研成 改善 员工的知识 层次和能 力结 所谓 “ ” 是指治理 、 理。 治 , 管 在实现高校 果等多种形式 , 使其 综合素 质得到提 高, 不断顺 应社会发 图书馆管 理 目 的过 程中, 标 建立科学 有效的管 构 , 理体系就十分重要。 孔子主张 “ 为而治” 无 , 展的潮流 。 随着信息社 会的逐渐来 临, 高校 图 就 是从 “ 出 发, 治” 然后 实现 “ 为 而治” 无 书馆的管理效率 要想得到很大程 度地提升, 管 的和谐 境界。 他所 说的 “ 无为而治” 重点在于 理 人 员就 要花 费大 量精 力来 培养 既具 备 图书 , “ ” 无 为” 为 “ 服务 的, “ 的 馆学知 识 , 冶 ,“ 是 治” 其 治” 又掌 握现 代信息 技 术 的综 合型 人 最终 目的是为了实现 组织 目 的和 谐统 一, 标 所 才1 只有这样 , 才能顺应时代的要求, 为社会发 谓 “ 即是为了 “ 治” 不治” 最终 达到管 理者与 展服好务。 , 三.“ 以和为责”的管 理目标 被管理者之间的和谐状态。 以上可以 看出 ,“ 并 不仅仅是 治理 。 冶” 中庸 说 :“ 喜怒哀乐 之未 发, 谓之 中; 孔子认 为 , 理者 要 不断 提 升 自身 的 道德 素 发而 皆中节, 管 谓之 和”, 喜怒 哀 乐等情 欲表 现 和 。 质, 自身形 象 去影 响 下属 , 以 下属从心 里佩 服 出来 而又有所 节制称 为 “ ” 作为管 理所 要 领导, 样就能 起到 上行下效的 积极作 用, 这 使 实现 的 “ 和”的 目 , 标 又是怎 样 的呢?它是 指 无 下属 自 觉地按照组织的价 值目标去 实施行动 , J在 处理 人 与人 之 间关 系时 的 恰到 好 处、 过 孔子提倡 “ 以和 为贵” 同时 主张 “ , 和 完成自 己的工作 , 最终下属的道德水平 得到提 无不及 。 , 升, 从整体 上实 现管理 效率的 提高 。 孔子所 悦 而 不同” 告诫 人们 在不 违背原则的 前提下 和 的“ 无为” 只是认为领导者应该不为或尽量少 谐 相处 。 , 高校 图书馆 管理中的 “ 主要 是指 和” 为, 即不能事 无巨细 , 去干涉 下属职守范 围之 人际关 系的和谐 , 即管 理层与管 理层之间的和 内的事情。 孔子认 为: 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 间. 谐 、 理 层与员工之 间的和 谐、员 =与员工之 管 【 : 员工与读者之 间的和谐 。 高校图书 应当有明确的 分工, 属被管理 者职守范 围内 间的和谐、 凡 互相支持、 团结 的事 , 应放 手让他们 自己去做 , 就 管理者 不应 馆 管理 层之 间应该 互相 尊重、 予以干 涉。 如果领 导者事 无巨细 , 事必 躬亲 , J一致 、 密切配 合, 形成 一支团结 协 作、 积极 进 勇于 奉献 的团队 ; 员工之 间应遵 循 “ 人 先 就 会影 响 被管 理 者主动 性 、 积极 性 和创 造性 取 、 的 发挥 , 甚至会挫 伤他们 的 自 心 , 尊 影响 他们 而后 己” 的原则 与处事方式 , 以实现 员工之 间 的 工作热 情。 管理者 的主要职 责在干 集中精 力 的和谐 。 者是 图书馆的最 大 用户群 , 读 在坚持 认真制定并带 头执行 目 的价值准 则、 标 行为规 自 平等、 由、 开放等 理念的基础上, 做到以 人为 本 , 读者提 供 更加 细致 、 到的服 务, 为 周 实现 范, 保证组织 目 顺利地 实现。 标
儒家“和”文化对构建和谐图书馆的启示

儒家“和”文化对构建和谐图书馆的启示【摘要】儒家“和”文化是中华文明传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构建和谐图书馆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本文从深入探讨儒家文化中的“和”出发,分析了儒家“和”文化对图书馆建设的影响。
借鉴儒家“和”文化,可以打造和谐图书馆氛围,提升服务质量,促进读者和谐发展,加强团队协作,建立和谐工作氛围。
结合儒家“和”文化的智慧,可以为未来图书馆建设指明发展方向,共同营造和谐图书馆环境。
通过学习和运用儒家“和”文化,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借鉴传统文化的智慧,构建一个更加和谐、共融的图书馆社区,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和阅读环境。
【关键词】儒家文化, 和谐, 图书馆, 构建, 启示, 社会地位, 建设影响, 服务质量, 读者发展, 团队协作, 工作氛围, 发展方向, 环境共建1. 引言1.1 儒家“和”文化的重要性儒家“和”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人际关系中的和谐与平衡。
在儒家思想中,“和”被视为一种道德和文化理念,强调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合作,追求社会稳定与和谐。
儒家“和”文化强调个体之间的互帮互助、和睦相处,追求共同发展与共同利益。
在当今社会,儒家“和”文化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可以为图书馆建设提供宝贵启示。
图书馆作为文化传播和知识普及的重要场所,承载着社会教育、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的功能。
而儒家“和”文化的倡导者孔子提出的“克己复礼”、“仁爱”、“忍让”等思想,都为构建和谐图书馆提供了理论依据。
通过深入理解和传承儒家“和”文化,可以引导图书馆工作人员与读者之间建立相互理解、尊重和信任的关系,营造和谐共处的氛围。
儒家“和”文化的思想内涵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图书馆内部管理和服务,促进图书馆的发展和读者的满意度。
“和”文化不仅可以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还可以促进图书馆工作人员和读者之间的良好互动,共同推动图书馆事业的繁荣发展。
1.2 图书馆在社会中的地位图书馆作为社会中的知识中心和文化殿堂,承载着极为重要的使命和责任。
孔子儒家思想视阈下图书馆文化建设新探精选

孔子儒家思想视阈下图书馆文化建设新探【文化论苑】?总第457期?孔子儒家思想视阈下图书馆文化建设新探口郭辰(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大连116052)摘要:图书馆文化建设是图书馆建设,发展中急需重视的问题.孔子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悦于学而乐于教,重道尚文,为仁由己等思想对当今图书馆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本文将以此为视角,着重从思想层面论述图书馆文化的构建.关键词:图书馆文化;儒家思想[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547(2011)10—0141—02《辞海》对”文化”的释义为:”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的经述,就是图书;图书的保管机关,就是图书馆.所以文化和图书馆,比如鸡之于卵,鸡生卵,卵生鸡,互相为倚,不能分离者也.”“由此可见,图书馆的产生和发展源于文化,并为发展文化服务,与此同时,它还创造着自身特有的文化,是一个国家,地区文化发展的标志.发展图书馆文化任重道远,势在必行.而孔子儒家思想中悦于学而乐于教,重道尚文,为仁由已等思想,对当今图书馆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坚持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意义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象征.”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和一个国家的文化模式所表现出来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它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报告确立了从国家层面推动发展文化”软实力”的重大战略,并做出系统部署,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充分显示了我们党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的新认识,新论断.在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作为保存和传播文化的重要窗口,图书馆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但随着全球信息化速度的加快,以提供信息服务为主要业务的图书馆面临空前挑战.在此形势下,作为图书馆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势必日益凸显.只有积极建设和谐的图书馆文化,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职能,认真保存和传播更多的先进文化,才能推动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而推进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全面提升.因而全球化背景下构建优秀,创新的图书馆文化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二,图书馆文化建设应坚持民族文化主体性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各种文化相互碰撞,融合,文化全球化趋势愈发明显.文化全球化以民族文化的发展为前提和基础.没有民族化,就无所谓全球化.在此背景下,图书馆的发展既要主动融入文化全球化进程,积极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更要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提高民族文化的创新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在发展图书馆文化的时候,充分坚持民族传统文化的主体性. 文化的本质特点是多样性.承认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采取尊重,包容,鉴赏,吸纳的态度,这本身就是一种优秀的文化表现.[2儒家思想中“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无疑是对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最好诠释.”和而不同”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孔子在《沦语?子路》中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里的“和”,”同”是指做人的基本的原则,也包含着深邃的哲理.”和而不同”用于文化方面,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应当和谐相处,相互融合,形成人类文化统一体;二是指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应当注重主体性,保持自身的特殊性.这就准确把握了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规律,有利于建立国际文化新秩序,促进全人类和谐发展.正是在”和而不同”理念的指导下,中国传统文化才始终呈现出多元并存,和谐发展的格局.我国流传至今的有关图书馆的文化因素并不少.比如2000年前,汉代的刘向就做了图书文化典籍的总结性工作,明末清初,孙庆增在馕E书纪要》中系统地论述了图书的采购,鉴别,抄录,校雠,装订,编目,收藏等问题,对中国古代的藏书技术方法做了全面的总结和归纳.这对当今图书馆的物质文化建设仍有参考价值.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中与图书馆相关的文化因子很多,需要我们认真探寻.在”和而不同”理念指导下的图书馆文化,就可以充分汲取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养料,从而不断突破,创新.孔子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而不同”,”人本思想”,”礼”等思想均对当今图书馆文化建设具有很好的启示意义.注:本文为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科学研究项目之研究成果,项目编号:W2010211.[收稿日期]2011-09—01[作者简介]郭辰(1982一).男.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文化建设.豳2011第10期……………………,o?总第457期?【文化论苑】三,探源孑L子儒家思想.构建和谐图书馆文化上文提到,孔子儒家思想对当今的图书馆文化建设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下文将着重从构建学习型图书馆文化,坚持读者导向的价值观,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三个方面探讨与图书馆文化建设的相关思想原则.1.树立终身学习,悦于学而乐于教的理念《沦语》二十篇开篇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孔子一生为人,即在悦于学而乐于教,且治学态度非常严谨,他曾说:”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r3]其思想的形成与深邃发展,正是基于自身谦逊,好学,博爱的品格基础上的.孔子的学习与教育的理念,处处彰显着宝贵的人文关怀精神,这对构建学习型图书馆文化,鼓励馆员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具有积极的意义.良好的图书馆学习氛围将从根本上提高馆员的整体修养,切实提高服务质量,潜移默化地影响读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这是图书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充分发挥图书馆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实现个人价值的迫切要求.此外,图书馆学习型文化的构建还有利于团队精神的培养.它不但注重个体智力的开发,更强调团队创新能力的提高.面对新形势,图书馆迫切需要通过团队学习提高图书馆的学习能力.图书馆团队学习是馆员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是针对图书馆改革与业务发展的需要,是通过实践,合作和创新来进行的主动型学习.学习型图书馆文化是个人理想与图书馆思想交融的产物,是个体和集体共同进步的动力源泉.2.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价值取向图书馆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形成了”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核心价值观.图书馆价值观是图书馆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是图书馆员对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目的,意义的认识和评价,它是图书馆文化的核心,制约和支配着图书馆的共同愿景,信念,行为规范等.I4)可以说,它是图书馆组织一切活动的根本原则,是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行动指南,是形成图书馆文化的物质层和制度层的思想基础.在这方面,孔子所提倡的”有教无类”的理念十分值得借鉴.孔子曾说:”自行束惰以上者,吾未尝无悔焉.”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6年修订的《公共图书馆宣言》中明确指出:”每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而不受年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国籍,语言或社会地位的限制.”这是对孑L子”有教无类”的人本思想的跨时空呼应,也是对当前图书馆核心价值观的最佳阐释.首先,这要求图书馆及其每个馆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修养,能够宽容,仁爱,平等地对待每一位读者,想读者所想,为读者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其次,图书馆及其馆员应深刻铭记其社会责任,历史使命,牢记图书馆为何而立,因何而存,铭记现代图书馆的五条法则,即书是供使用的;书是供所有人使用的;为每本书寻找它的读者;节省读者的时间;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这也是从根本上揭示了“以读者为中心”的图书馆文化.再者,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提倡”约之以礼”的思想与图书馆核心价值观存有诸多相近之处.只有诚于心,才能行于外.为此,以读者为中心的图书馆核心价值观要求馆员提供服务时必须有积极的服务意识,真诚的服务态度,且始终坚持表里如一.外在的行为会逐渐内化为价值观念,正所谓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图书馆与读者良好互动关系的建立和深化有利于图书馆文化科学,健康地形成.3.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构建和谐图书馆文化体系势在必行,其核心,就是构筑“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模式.中国文化是人文文化,在中国传统管理文化方面,孔子儒家思想占据重要的地位,对今天图书馆文化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首先,孔子的重要思想之一就是”仁”.仁者,人也,孔子认为,只要自觉地追求仁,就能得仁.”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人想要达到仁,就必须自觉地追求,所以,孔子强调人的主体性与主动性,即所谓”求仁而得仁”,”君子反求诸己”,”为仁由己”.这里的”求诸己”,并非求诸于内心,而是强调自己要自觉去求.这体现出对个人主观能动性的重视.这一思想对构建图书馆”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次,图书馆领导者是建设图书馆文化的关键,应用儒家”礼”的正身思想构建管理者的正身意识.”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就是说,领导者严于律己,遵纪守法,其领导意图才能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所以孔子才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反之,”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即是说,管理者的行为是否符合规章制度和法律规范,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图书馆领导既是图书馆价值观的倡导者, 灌输者,更是图书馆价值观的实践者.再者,图书馆文化构建的根本在人,应努力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集体荣誉感.在此过程中,应用儒家”礼”中的自尊和尊人思想和”和为贵”的思想引导融洽的人际氛围的形成.健康的人际关系是图书馆文化精神层建构的润滑剂.(在图书馆内部,领导与馆员之间,馆员与馆员之间同心同德,互相支持,有利于降低管理成本和沟通成本.馆员在服务读者时,应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工作,避免发生冲突,这有利于建立长期的良性关系.最后,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宗旨是以人为本,尊重馆员和读者的独立人格和尊严,尊重其正当权益.尊重馆员,让馆员感到被尊重,被重视,馆员在这种心态下将会以更大的热情和主人翁的精神去工作;尊重读者,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就会被读者认可和接受.E7J”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的形成将极大地推动图书馆文化的构建和进一步深化.■参考文献:[1]陈鸿飞.图书馆与文化建设.书苑英华.福建省图书馆同人文选(1911-2001).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1.[2]章春野.论图书馆的文化使命.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3):13.[3][5]论语?述而.[4]徐双,刘勇.当前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问题,原则及对策.图书馆建设,2010(2):19.[6]蒋向红.图书馆文化建构刍议.图书馆论坛,2008(8),第20卷(4):13.[7.1王燕飞.儒家的”礼”与图书馆文化,辽宁行政学院, 2008(11):208.责任编辑:余弓。
《论语》与现代图书馆文化建设探究

《论语》与现代图书馆文化建设探究摘要:《论语》是儒家原始经典之源,其内蕴深邃的儒学思想经世致用,对于现代图书馆的文化建设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从《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主张入手,探究其带给现代图书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管理文化、行为文化层面的启迪,证实了《论语》的思想精髓可为现代图书馆文化提供有效的建设方式。
关键词:《论语》孔子图书馆文化《论语》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了解孔子学说最根本、最可靠的文献资料。
《论语》所表述的孔子的政治理想、个性修养、人际交往以及教育学说,不仅理论丰富,而且具有极高的实践价值。
现代图书馆作为保存文化、传播文化和展示文化的机构,在物质、精神、管理和行为文化建设方面,均可从《论语》中收获指导和启迪。
一、重视文化资源,铺筑文质兼备的物质文化基础。
作为古今文化集大成于一身的思想家,孔子对于文献资料十分重视,这点在《论语》中多有著述。
如孔子教导学生的四门功课“文、行、忠、信”(《述而》P96),其中“文”即是历史文献;再如孔子评价六经之首《诗经》,“《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阳货》P268),充分肯定经典之作的文化价值。
在现代图书馆的物质文化建设中,文化资源储备同样重要,而《论语》中的一些观点为我们提供了启示:第一,文献资料要保障充足、真实优质。
孔子曾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八佾》P29),直指典籍不足的弊端;还说“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
今亡矣夫!”(《卫灵公》P242)感慨史书中因为存在疑问而空缺不记的情况已经很少见了,强调了文献真实、宁缺毋滥的重要性。
在图书馆实际工作中,要积极引入优质全面的纸质文献和数字文献,使现代图书馆具备丰富的馆藏资源优势。
第二,文献入藏要包容并蓄、定位合理。
孔子讲“攻乎异端,斯害也已”(《为政》P19),这虽然是孔子的政治主张,但放在今天的图书馆工作中,我们应认识到入馆的文献也应多方面收录,不能因为观点相悖而有所鄙弃;《史记》中介绍到上古的诗歌有三千余篇,孔子选取了“可施于礼义”[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M].北京:中华书局,1959. ]的三百零五篇,并对此评价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P12),又说“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子罕》P125),可见孔子十分看重经典思想并为其正确定位,这也是现代图书馆收录文献时应当关注的细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论坛·孔子管理思想对图书馆管理的启示金咏梅 (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辽宁沈阳 110034)【摘 要】由孔子开创的儒家管理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其独特的思想体系。
文章受孔子管理思想的启发,结合图书馆管理实际,提出了“治”、“和”、“仁”、“类”、“艺”的图书馆管理思想,对于促进图书馆管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孔子管理思想图书馆管理【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938(2004)05-0060-03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其思想深深影响着华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孔子思想富蕴着治政、治人、治身、治教之道,宋人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国人如此认为,西方人亦如此认为。
美国学者孔茨、奥唐奈在他们合著的《管理》一书中,就称孔子是对管理有早期贡献的人。
被称为近代企业之父的涩泽荣就一直将《论语》作为经商的根本,他创立了具有特色的“《论语》+算盘”的“义利合一”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作为老课题新取向的图书馆管理在吸取现代管理思想的同时,更应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孔子管理思想中寻找新的源泉和启示。
一、无为而“治”所谓“治”,意指治理、管理。
在实现图书馆管理目标的过程中,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十分重要。
孔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论语·卫灵公》)与《老子》的“为无为则无不治”相比,孔子的“无为而治”更具有科学性和指导性。
老子的“无为而治”指向的是人的一种自我修炼,达到“道”的境界,而显得“认为有余”。
而孔子的“无为而治”首先指向的是治理,然后达到“无为而治”的和谐境界,“孔子说的`无为而治',要点放在`治'字上,无为是为治服务的,无为而治是一种治术”,其“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组织的宗旨目标,所谓“治是为了不治”,达到科学和灵活的统一。
由此可以看出“治”的含义并不单单指向治理。
儒家认为,管理者注意了自身的道德修养,就能够起到上行下效的作用,带动被管理者道德水平的提高,于是下属就能自觉地按照组织的价值准则去行动,处理好各自的工作,下属各级都能有职有权地开展工作。
孔子说的无为的含义,只是要求领导者不自为或尽量少自为,而所谓不自为或尽量少自为,其具体内容是不做应由管理助手和管理对象做的事。
孔子认为:领导者和管理助手以及管理对象之间,应有明确的分工,凡属管理助手或管理对象职守范围之内的事,应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领导者不应自为。
如果管理者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就会妨害被管理者主动性的发挥,甚至挫伤被管理者的自尊心和创造精神。
管理者主要是集中精力认真制定并带头执行组织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保证组织宗旨目标的实现。
本人认为,图书馆管理中的“无为而治”应该是实行分权,让各部门主管有职有权,发挥他们在管理活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只要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创造性发挥出来了,工作效率就会成倍增加,服务质量也能明显改善,使员工读者都满意。
这样,也就实现了管理的最高境界———没有管理的管理。
二、以“和”为贵“和”是中国儒家管理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主体行为价值准则。
《论语·子路》中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在这里,孔子把“和”与“同”作为两个不同的概念严格区别开来,“和”是指把不同的事物结合到一起,达到平衡、和谐、统一;“同”是指无差别的绝对等同。
孔子的“和”,不是否认矛盾,取消矛盾,而是追求对立面的协调、统一。
中华民族是一个重关系的民族,身处这个社会大环境中的管理者,忽视人际关系重要性甚至于把各种关系置之度外,而只注重自身的完善,都将可能成为管理工作和人生发展的巨大障碍。
图书馆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于成员的年龄、性图书与情报2004.5别、经历、知识、能力、分工、利益、价值观、个性等的不同,客观上必然会形成各种内部人际关系的矛盾冲突。
紧张的人际关系会影响图书馆的凝聚力和整体合力,因为人们的精力会从工作上转移一部分到如何对付人,如何防备人上面。
这样,工作效率自然会降低,更何况不和谐的上下级关系,使管理者听不到好的主意和合理化建议,导致决策失误。
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和是图书馆内部管理中极为重要的因素,是竞争取胜的前提。
从图书馆工作实践分析,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有两个方面需要把握。
组织方面:(1)建立一个强有力的领导集体。
领导集体的思想品质、业务能力、班子成员间的团结协作是组织内部人际关系和谐必不可少的条件。
(2)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
分工明确、责权分明会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
(3)员工参与管理。
员工参与管理可以改善干群关系,了解员工的各种心态,减少和克服员工的不满心理,增加其责任感。
个人方面:(1)注重感情投资。
真诚地赞扬人,给人以亲和感,热情地关怀人,给人以真挚的爱,即使遇到矛盾,也容易解决。
(2)善于牺牲自我利益。
图书馆管理者要有敢于牺牲自己利益的博大胸怀,这是一种受员工喜欢的优良品质。
(3)正确处理几种人际关系。
图书馆管理者应学会处理与自己有不同意见的人、很有才能的人、自己的下级的关系。
和与争,是人际关系的两极,是社会相互作用的两种基本形态,任何管理思想都无法回避处理这一关系的问题。
竞争,有利于发挥人的潜力,展示个人才华从而有利于发展、进步。
儒家管理思想贵“和”,但也不是一味地讲和。
孔子曾说过:“勇者不快”(《宪问》)、“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可见,孔子并非绝对排斥“争”。
在图书馆的管理中,“和”与“争”如何有机地结合起来,令每一位管理者深思。
我以为,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应以“和谐”为主导,“温情”式的管理旨在培养一种团队意识,从而形成强大的整体合力与竞争对手较量。
“和谐”是前提,“竞争”是目的,是为了赢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一个图书馆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离开了“人和”,将必败无疑。
可见孔子管理思想的魅力,在这里再一次得到了体现。
三、“仁”者爱人“仁”是指“仁爱”。
孔子在《论语·颜渊》中有明确的回答:樊迟问仁于孔子,孔子曰:“爱人”。
西方社会也是讲“博爱”的,但在西方的管理科学中,尤其在各种管理学的模型中,可谓是“见物不见人”。
行为科学标榜以人为中心,其宗旨并非“爱人”,而只是利用人。
而孔子的管理思想,虽未把爱人与管理这两件事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但他却提供了结合的基础。
在图书馆管理中,把科学管理与仁爱之心结合起来,既要在图书馆管理中贯彻科学的管理方法,又要在图书馆管理中渗透人文关怀。
当今时代,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的进展越来越快,且知识经济给图书馆带来的挑战,使图书馆的竞争越来越体现在图书馆的人员素质和服务质量上,图书馆应更加注重馆员的主导地位和先决作用,努力构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应努力实践:(1)在管理思想上,须深刻认识到切实尊重广大馆员的主体地位的重要性,把尊重人、信任人、关心人放在管理的首位,从各个方面上全方位地尊重广大馆员的人格、要求、才能、工作、发展。
(2)在管理改革上,大力加强并完善民主管理的制度,认真落实馆员参加民主管理的主人地位。
鼓励馆员发挥主人翁精神,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为图书馆的工作献计献策。
(3)在管理目标上,尊重馆员自主发展的权利,实行个人与组织共同发展的方针。
认真贯彻“两谋”方针,既谋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也谋每位馆员的发展。
应根据不同岗位的要求和馆员的具体条件,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为馆员提供一个自由施展才华的天地,使馆员围绕图书馆目标,发挥才能,实现自己的追求与价值,获得除劳动报酬的物质满足感外,更获得具有参与管理、施展才干、得到尊重、自我实现的精神满足感。
(4)在管理机制上,尊重馆员继续发展、公平竞争的主体地位,建立激励机制,重视人才,有目的、有计划地建立人才培训制度,同时,要在馆员中提倡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5)在管理方式上,努力创造良好的主体氛围,尽量少用行政命令与强制手段,而用宽容、交流、友爱、关心、理解、信任、激励等方法对待每一位馆员,使馆员从中体会到管理活动中所含的富于人情味的东西,从而消除消极情绪,激发工作干劲,心情愉快地工作。
四、有教无“类”孔子提倡“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意指,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孔子的办学思想,打破了“学在官府”、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让人民能接受文化的熏陶,获得知识。
他把教育看成是文化传承和培养国家管理人才的重要手段。
古代重道德教育,今天的教育除道德外,还要重视科学技术知识和生产技能的教育,二者不可偏废。
现代社会竞争异常激烈,而竞争的焦点是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因此重视和发展教育具有战略意义,而且还要重视终身教育。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人们只有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才能适应时代潮流。
终身教育注重对人的能力的培养和开发,使学习、研究、创造成为每个成员参与工作的手段。
实质上是人才资源的深层开发和利用,是前瞻性的人才资源管理。
作为图书馆管理者,要重点考虑对员工的培养教育,关注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及发展能力的预先培养和提高。
以现代经济的要求重新设计人,通过采用脱产学习,在职培训,聘请专家学者讲学,开展学术研究,交流研究成果等多种方式的培训,不断改善员工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使综合素质得以提高,适应新的发展的需要。
在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这就是要求管理者花大力气培养既具备信息学知识,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人才,才能顺应时代的要求,更有效地为社会发展服务。
五、道德仁“艺”在管理中,管理艺术是管理者不容忽视的。
孔子很重视艺术的作用,捉倡“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论语·述而》)。
对孔子而言,艺术不只是他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他对管理工作提出的要求。
他认为,对管理工作必须讲求管理艺术;合乎管理艺术要求的管理,才是好的管理。
在图书馆管理中,管理者必须意识到他们的管理对象不仅仅是文献信息资料,还有更重要的“人”的管理,笔者在这里主要谈谈图书馆管理中的用人艺术。
要使管理助手有为,首先要选择好一批在品德和能力两方面都优秀,事业心强的人士作为管理助手。
概括起来,有下列要点:(1)举贤、举直。
即首先选拔若干才德兼备的人,放在关键岗位上。
这样,一来可以做好这些岗位的工作,二来可以影响、带动其它岗位的工作者,使他们有所取法,受到激励而努力工作,从而使广大管理助手和管理干部的作风有所转变。
(2)因材任使。
选择了优秀人才,如果不善于使用,就和没找到人才一样,甚至情况会比没找到人才更糟。
因为,这会使所找到的人才感到失望、沮丧,还会使本来有意报效的人才闻风气馁,裹足不前。
(3)不求全责备。
选拔人才自然是要选拔最好的。
但是,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如果对所要选拔的人,发现他也有某些缺点,还选拔不选拔呢?或者,已经选拔并任用了,却发现他有某些缺点,怎么办?是继续使用,还是予以罢黜呢?孔子对这一问题的处理原则:“无求备于一人”(《论语·微子》),即对任何人都不能要求他完美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