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空间框架基础地理数据建设技术方法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61779b29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f4.png)
3.1、总体目标
➢ 建立区域内统一的标准〔空间参考、数据处理、 软件接口等
➢ 以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载体,整合各类资源 ➢ 建设统一、权威、标准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 实现纵横向的互联互通,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节
约资金,消除信息孤岛
18
3.2、基本原则
➢ 统筹规划,加强协调 ➢ 立足需求,深化应用 ➢ 统一标准,共建共享 ➢ 注重服务,保障安全
XX省人民政府令第271号 《XX省地理空间 数据交换和共享管理办法》 交换和共享的范围 领导、协调机构 工作职责
12
2、有关政策
浙政办 [2012] 105号《关于加快数字城市地 理空间框架建设 促进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 台应用的通知》 进一步强调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 项目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明确了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 统一性、权威性和标准性
19
3.3、总体架构
20
3.3、总体架构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
基础地理信息 数据体系
政策法规 与标准体系
目录与 交换体系
组织 运行体系
公共 服务体系
测绘 基准
基础 地理 信息 数据
管理 系统
支撑 环境
面向 服务 的产 品数
据
目录 与元 数据
专题 数据
交换 管理 系统
支撑 环境
地图 与数 据提
供
在线 服务 系统
测〔2011〕42号 • 《关于加快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 促进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应用的通知》〔浙政办
[2012]105号 • ………………………………………
8
2、有关政策
20XX《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 国测国字[2006]12号《测绘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
测绘技术中的GIS数据库建设与管理技术方法与技巧
![测绘技术中的GIS数据库建设与管理技术方法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48ef018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5e.png)
测绘技术中的GIS数据库建设与管理技术方法与技巧引言: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用于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的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测绘领域。
在测绘技术中,GIS数据库的建设与管理是确保数据准确性和可用性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一些GIS数据库建设和管理的技术方法与技巧,并探讨其在测绘领域中的应用。
一、GIS数据库的建设1. 数据采集与整合要建设一个完善的GIS数据库,首先需要进行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可以通过现场测量、遥感影像解译等方式进行。
采集的数据应具有地理位置信息,并以标准格式进行整合。
2. 数据质量控制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必须进行数据质量控制。
这包括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去重、纠错等处理,以及进行精度检查和逻辑校验等操作。
3. 数据库设计与规划在建设GIS数据库时,需要进行数据库的设计与规划。
这包括确定数据库的结构、关系和约束等,以及选择适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来存储和管理数据。
4. 数据库建立与更新建立数据库是将数据加载到数据库系统中的过程。
数据加载可以通过批处理、逐渐加载或在线加载等方式进行。
此外,为了保持数据库的最新性,还需要进行定期的数据更新和维护。
二、GIS数据库的管理1. 数据备份与恢复在GIS数据库的管理中,数据备份与恢复是非常重要的。
定期进行数据库的备份可以防止数据丢失和损坏,同时也可以确保数据的可用性。
2. 数据权限管理GIS数据库中存储了大量的敏感信息,因此需要进行数据权限管理。
通过设置合适的用户权限和角色,可以控制用户对数据的访问和修改权限,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3. 数据安全与保护为了保护GIS数据库的安全,可以采取一些数据安全措施,如加密、防火墙、访问控制等。
此外,还应定期进行数据库扫描和漏洞检查,及时修复潜在的安全漏洞。
4. 数据查询与分析GIS数据库往往存储了大量的地理数据,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些数据,需要进行数据查询与分析。
通过合适的查询语句和分析工具,可以提高数据的检索和分析效率,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如何进行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如何进行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d5bd1055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bd.png)
如何进行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将地理空间信息与属性数据相结合的技术,用于地理空间数据的收集、管理、分析和可视化展示。
在现代社会中,GIS已经成为许多领域和行业的重要工具,包括城市规划、环境保护、交通管理等等。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涵盖了数据收集、数据库设计、系统开发和应用推广等方面。
一、数据收集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首先需要进行数据收集。
数据收集是GIS建设的基础,决定了系统的数据质量和可用性。
在数据收集阶段,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类型:确定需要收集的数据类型,包括地貌、地表覆盖、交通网络等等。
根据实际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数据源,如卫星遥感、GPS轨迹、地籍调查等。
2.数据精度:根据使用需求,确定数据的精度要求。
有些应用场景需要高精度的地图数据,如精细的地形图或道路网络;而有些场景则可以接受较低精度的数据。
3.数据获取:确定数据获取的方法和工具。
可以利用GPS设备进行实地测量,或者使用遥感技术获取遥感影像。
同时,还需要确保数据的合法性和版权问题。
二、数据库设计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设计是系统建设的关键环节。
一个合理的数据库设计可以提高系统的数据管理和查询效率,提供准确、稳定的数据支撑。
1.数据模型选择: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模型。
常用的数据模型包括层次模型、网络模型和关系模型等。
一般而言,关系模型是最常用的,基于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
2.数据结构设计:根据数据模型,确定数据表和字段的结构。
需要考虑空间数据的存储和索引,以提高地理查询的效率。
3.数据库管理:确定数据库的管理策略,包括数据备份、故障恢复、性能优化等。
一个高效的数据库管理能够保证系统的数据完整性和可用性。
三、系统开发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是将数据管理与数据分析功能组合在一起,为用户提供全面的地理信息服务。
1.系统架构设计:确定系统的总体架构和模块划分。
地理空间大数据中心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地理空间大数据中心建设整体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11ac9c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67.png)
地理空间大数据中心建设整体解决方案目录一、前言 (2)二、需求分析 (2)三、整体架构设计 (3)3.1 数据采集层 (5)3.2 数据处理层 (6)3.3 数据存储层 (7)3.4 数据服务层 (9)四、关键技术及产品选型 (10)4.1 数据采集技术 (12)4.2 数据处理技术 (13)4.3 数据存储技术 (14)4.4 数据服务技术 (16)五、实施方案 (17)5.1 项目实施流程 (19)5.2 项目实施步骤 (20)5.3 项目实施注意事项 (22)六、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23)七、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 (25)八、总结与展望 (27)一、前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在地理空间领域,大数据中心建设是应对地理信息数据爆发式增长、提升地理空间信息服务能力、实现地理信息资源高效管理与应用的关键举措。
地理空间大数据中心不仅是收集、存储和处理各类地理空间数据的重要平台,也是开展地理空间分析、提供决策支持和服务社会的重要载体。
二、需求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地理空间大数据已经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性资源,对政府决策、社会公益、企业运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我国地理空间大数据中心建设面临着数据规模庞大、数据处理能力不足、数据应用层次不高等问题,亟需构建一个高效、智能、安全的地理空间大数据中心整体解决方案。
海量数据存储与管理:针对地理空间大数据的海量特性,需要建设大规模的数据存储系统,采用分布式存储、云存储等技术手段,实现数据的弹性扩展、高效管理和稳定运行。
高效数据处理与分析:为满足实时性、准确性等要求,需要构建高性能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平台,利用大数据计算框架(如Hadoop、Spark等)和机器学习算法,实现对地理空间数据的快速处理、深度挖掘和智能分析。
数据共享与交换:在保证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前提下,需要建立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促进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数据互通有无,推动地理空间大数据的应用和价值释放。
测绘技术中的地理空间数据建模方法
![测绘技术中的地理空间数据建模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ee2e2c2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be.png)
测绘技术中的地理空间数据建模方法地理空间数据建模是测绘技术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通过将地理空间数据转换为计算机可处理的形式,对地理信息进行定量分析和空间模拟,为各种应用提供基础支持。
本文将探讨地理空间数据建模的方法与技术,从数据采集、数据存储和数据分析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数据采集地理空间数据建模的第一步是数据采集,通过采集各种地理信息数据,包括地形地貌、地理要素、地质构造等,以及各种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等。
传统的采集方法主要依靠现场测量和地面观测,例如使用全站仪、GPS等仪器设备进行测量和定位,获取地理数据。
而现代的采集方法则主要依托遥感技术,通过卫星和航空摄影进行影像数据的获取,结合激光雷达等技术获取三维信息。
此外,还可以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的辅助,将各种地理数据进行整合和更新。
数据采集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数据源和方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需要考虑数据的时空一致性,以及数据的分辨率和精度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采用多源数据融合的方式,将不同分辨率和精度的数据进行整合,提高数据的全面性和精确性。
二、数据存储地理空间数据的存储是数据建模的基础,它涉及到数据的组织、管理和存储结构的设计。
在实际应用中,常用的数据存储格式包括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
栅格数据是将地理数据划分为网格,每个网格点包含一个属性值,适用于描述连续型的地理现象,如高程、温度等。
矢量数据则是基于点、线、面等几何要素进行描述,适用于描述离散型的地理现象,如路网、行政区划等。
在数据存储过程中,需要考虑数据的压缩和索引技术,以提高存储效率和访问速度。
同时,还需要考虑数据存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采用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等措施,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
三、数据分析地理空间数据建模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发现其中的规律和关联。
数据分析可以分为描述性分析、空间分析和模拟仿真等多个层次。
描述性分析主要是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可视化,通过制作地图和图表,揭示地理现象的分布和变化趋势;空间分析则是通过空间统计和地理加权等技术,探讨地理现象之间的关系和空间相关性;模拟仿真则是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和算法,模拟和预测地理现象的发展和变化。
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项目地理框架数据标准-国家地理空间
![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项目地理框架数据标准-国家地理空间](https://img.taocdn.com/s3/m/1e89767a312b3169a451a480.png)
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项目标准XB/T 2008——————————————————————信息库地理框架数据库要素实体代码规范编制说明****-**-** 发布 ****-**-** 实施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项目办公室发布一、任务来源和意义整合改造现有的基础地理空间数据是自然资源与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建设的核心任务,而相关标准研制是基础地理空间数据整合改造的基础。
针对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建设和应用需求,在信息库地理框架数据整合过程中,需采用面向实体的构模方法,以地理要素为数据的构成单元,反映和描述客观世界中独立存在的“地理实体”,从而实现对象化逻辑表达。
为保证信息库地理框架数据整合过程全面展开,在现有国际、国家、行业相关标准基础上,面向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项目实际需求,编制《信息库地理框架数据库要素实体代码规范》,为信息库整合过程提供可操作的地理框架要素实体编码规则,并给出实体代码,对于指导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制定依据本标准编制过程既考虑了现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规范,也考虑了未来地理框架要素的应用需求。
在现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范,特别是在统一公用的要素实体代码规则的基础上,制定了地理框架要素实体编码的规则,并规定了对要素实体编码进行一致性测试的方法、程序。
因此本标准与国际、国内相关标准具有良好的同一性。
引用或参照的相关标准包括:信息库地理框架数据内容ISO 19101 地理信息参考模型GB/T 2260-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10114-2003 县级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GB/T 7027 -2002 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GB 917-2000 公路路线标识规则命名、编号和编码规则GB/T 917-2009 公路路线标识规则和国道编号GB/T 2659-2000 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JT/T 307.1-1997 公路及主要构筑物、管理养护单位代码省干线公路代码TB1945-1987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线路名称代码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1:50000数据库建库工程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线路名称代码》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1:50000数据库建库工程暂行规定《河流、湖泊与水库名称编码原则》三、制定过程1.1收集分析相关标准和文献资料起草组在工作初期,对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地理框架数据内容进行了详细分析,确定了可以进行对象化的实体类型,并对说明和描述相关实体编码结构和编码方式的国内外标准和文献资料进行了收集和分析,结合信息库建设的应用需求,在已有标准的基础上,进行地理框架要素的实体编码规则的编写,并给出了道路、铁路、河流、湖泊和水库的实体代码。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88dd5743852458fb770b5612.png)
浅析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进步,人类已经进入了以信息化为主体的新的经济时代,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已经成为了当前社会经济和世界经济的最主要特征,发达国家在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的同时引入了数字空间的概念,与此同时相继引发了信息高速公路等一系列新事物的产生,逐渐形成了第三次信息化浪潮。
这为我国的数字化技术发展提供了先进的方向,加快我国的基础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是早日实现我国数字地球和抢占世界科技产业制高点和走向知识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过程。
关键词:地理数据库;数字技术;空间信息化建设一、前言在十五期间,很多地区的相关部门都制定了数字地区和覆盖本领域的数字化工程的发展规划,国土资源局也表示计划在12年内实现数字化国土工程。
在2011年的十月过半发53号文件后,国家计委和地理空间信息协调委员会召开了我国第一次信息技术基础的设施发展研讨会,会上指出必须要将我国的信息空间基础的建设和应用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化的重要内容,要加快信息化的发展以带动地理空间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并且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全面调整,拉开了我国大范围建设空间数据信息库建设的序幕。
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概况基础地理数据库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地理空间信息系统,这种系统和其他信息系统的主要区别是这种系统的处理和存储系统是经过地理标示编码的,所以这种地理位置和与其相关的属性分析成为了地理信息检索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在空间地理信息数据系统中,实际的地理事物表达就成为了一些数据的显示,这些地理要素的显示至少是由非参考位置和空间位置两个组成部分组成的,地理空间系统数据库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地理信息系统一方面是单独的一个学科,它既能够系统地描述和分析以及储存和信息输出的系统的方法和理论的新型的综合类学科。
另一方面地理信息综合数据库又是一个独立的信息技术处理系统,这种数据库是以空间地理为基础的采用地理分析模型的方法在合适的时间和条件下提供与其相关的动态双向地理信息,为了能够完成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和系统的计算机数据库建设,地理接受系统主要有这样几个特征,首先是这种数据库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和空间性,地理信息数据库是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能够同时输出多种地理信息数据的功能,其次是地理信息数据库是计算机系统作为基础通过计算机的常规模拟或者地理专业的分析方法进行空间数据模拟,从而产生可以直接利用的信息,这也是目前工作者无法直接完成的任务。
数字地理空间框架基础地理信息库建设专业技术设计书_百度.
![数字地理空间框架基础地理信息库建设专业技术设计书_百度.](https://img.taocdn.com/s3/m/1ba8548b6bec0975f565e20c.png)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基础地理信息库建设专业技术设计书二O一一年五月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基础地理信息库建设专业技术设计书审批单位:编写单位:审批意见:编写者:编写日期:年月日审批者:审核者:审批日期:年月日审核日期:年月日目录概况 (1)1 项目来源 (1)2 项目工作内容 . ............................................................................................... 1 第一部分航空摄影测量 .. (3)3 航测概述 (3)3.1 项目主要内容 . (3)4 测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的资料情况 . (3)4.1 测区自然地理概况 . (3)4.2 已有资料情况 . (3)5 引用文件 (4)6 产品规格和主要技术指标 (5)6.1 产品规格 . (5)6.2 分幅及编号 . (5)6.3 图名选取及图幅整饰 . (5)6.4 数据格式及命名 . (6)6.5 航测主要技术指标 . (6)7 航测技术路线、作业方法和流程 (7)7.1 成图基本方法 . (7)7.2 作业流程图 . (7)8 航测控制测量 . (8)8.1 基础控制测量 . (8)8.2 像片控制测量 . (8)9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电算加密) (12)9.2 资料准备 . (12)9.3 数字影像数据的处理 . (12)9.4 航线拼接 . (12)9.5 相对定向 . (13)9.6 选择加密点 . (14)9.7 区域网平差与绝对定向 . (15)10 外业调绘 (16)10.1 一般规定 (16)10.2 调绘内容 (17)11 航测数据采集与编辑 (21)11.1 基本原则 (21)11.2 采集内容 (21)11.3 图幅接边 (25)12 数字高程模型(DEM采集 (26)12.1 基本要求 (26)12.2 DEM 的制作流程 . (26)12.3 DEM 的检查 . (28)12.4 提交成果 (29)13 数字正射影像图(DOM制作 . (29)13.1 基本要求 (29)13.2 DOM 制作流程 . (29)14 DLG 数据入库 (32)14.1 数据格式及命名 (32)14.2 空间数据库产品的数据处理原则 (32)14.3 数据分层及属性结构 (32)16 上交资料 (34)16.1 上交资料清单 (34)16.2 上交资料文件放置目录 (35)第二部分公共地理框架数据 . ...................................................................................3717 平台数据集主要内容及任务 (37)17.1 数字线划图(DLG ) (37)17.2 数字正射影像图(DOM (37)17.3 数字高程模型(DEM (37)17.4 元数据 (37)18 已有资料情况 . (37)19 引用文件 (38)20 产品规格和主要技术指标 (38)20.1 产品规格 (38)20.2 数据格式及命名 (38)21 技术路线、作业方法和流程 (39)21.1 作业流程图 (39)21.2 数据提取 (39)21.3 地名地址数据扩充 (43)21.4 数据重组 (44)22 质量保证体系 . (51)23 上交资料 (51)23.1 上交资料清单 ............................................................................................. 51 第三部分专题数据库 ..........................................................................................................5324 专题数据建设概况 (53)24.1 项目范围 (53)25 已有资料情况 . (53)26 作业依据 (53)27 技术流程 (53)28 三维建模技术要求 (55)28.1 坐标系统 (55)28.2 建模类型 (55)28.3 建筑物建模技术要求 (55)28.4 地形模型技术要求 (57)28.5 后期处理 (58)28.6 数据分块 (58)28.7 数据命名规则 (58)29 街景数据 (58)29.1 数据采集范围 (58)29.2 基本要求 (59)30 三维模型质量控制 (59)30.1 底图数据的比对及处理 (59)30.2 内业模型制作及贴图质量控制 (59)30.3 地形数据质量控制 (60)31 成果检查验收 . (60)32 成果资料上交 . ............................................................................................. 60 附件........................................................................................................................................61附件1 数字****1:2000 DOM 、DEM 、DLG 范围图 (61)附件3 地址分类代码表 ....................................................................................... 67 附件4 城市三维建模范围 .. (78)概况1 项目来源数字****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来源于国家测绘局开展的数字城市建设推广工作。
地理空间大数据中心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地理空间大数据中心建设整体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8d938ca8114431b80dd812.png)
地理空间大数据中心建设整体解决方案我们处在一个眼花缭乱的年代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人工智能区块链……select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地理实体数据▪影像数据▪高程模型数据▪地名地址数据▪兴趣点数据▪三维模型数据▪倾斜摄影数据▪激光点云数据▪全景影像数据▪……数据内容计算能力数据规模地理空间大数据中心与时空信息云平台项目的陆续启动•2016~2017年,陕西、四川、浙江等省份陆续启动地理空间大数据中心建设项目•2012~2017年间,共有46个城市被列为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试点城市;2017年12月,原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发文《关于加快推进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地理空间大数据中心的定位面向复杂数据的分析处理平台●高效处理●挖掘分析●可视化面向组织之间的共享交换平台●安全可靠●性能高效●方便快捷面向业务部门的应用服务平台●资源共享●快速交付●便捷应用面向组织内部的成果管理平台●质量可控●数据安全●成果有序共享交换成果管理分析处理应用服务关键技术探讨地理空间大数据的存储与管理时空信息云服务平台的构建云GIS资源池化与容量规划01地理空间大数据的存储与管理不同行业的地理空间大数据分类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地理实体数据▪影像数据▪高程模型数据▪地名地址数据▪兴趣点数据▪三维模型数据▪新型测绘产品数据▪……行业专题数据▪水利专题▪交通专题▪环保专题▪国土专题▪林业专题▪农业专题▪……智能感知的实时数据▪动态目标:位置信息动态变化的实时数据▪静态目标:依托专业传感器感知的行业专题实时数据空间规划数据▪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规划▪……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不同行业的地理空间大数据分类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地理空间大数据管理体系3124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空间时间属性影像、电子地图年代批次序列更新要素时间序列更新匹配前表格数据地址匹配快速空间化地理实体+=数据立方体多元信息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行业专题地理信息数据非结构化数据结构化数据实时动态数据地理空间大数据中心ETLSqoop/Flume网络爬虫空间化处理数据汇交分布式数据存储统一标准规范统一时空基准统一数据格式统一数据资源目录测绘数据国土数据规划数据水利数据农业数据林业数据……Nosql 数据库矢量大数据HDFSHIVE分布式索引数据库栅格大数据实时大数据分布式大数据计算资源池分布式时空信息数据库统一存储管理统一存储管理成果数据区基础类专题类管理类生产与管理数据区规划……审批档案证照数据区档案证照办事材料栅格数据区影像栅格切片数据挖掘分析区指标数据模型数据索引区元数据索引块存储(关系型数据库+SDE)对象存储分布式存储(HDFS)索引存储(ES)配置文件区站点配置文件共享文件存储(NAS)地图精编快速制图系统数据库PDF 、EPS测绘行业模板水利行业模板环保行业模板基础底图模板自动化、半自动化处理工具小结:地理空间大数据管理体系构建一个集数据汇聚、处理、管理、存储、快速制图、挖掘分析为一体的地理空间大数据管理体系。
空间地理信息大数据基础支撑及服务系统建设方案
![空间地理信息大数据基础支撑及服务系统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e16945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12.png)
空间地理信息大数据基础支撑及服务系统建设方案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空间地理信息大数据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
在城市规划、交通出行、环境保护等领域,空间地理信息大数据已经成为决策和规划的重要依据。
因此,建设一个空间地理信息大数据基础支撑及服务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一、系统框架该空间地理信息大数据基础支撑及服务系统的框架可以分为四个部分: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和数据服务。
1.数据采集在空间地理信息大数据系统中,数据采集是基础的环节。
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数据采集,包括卫星遥感、无人机遥感、手机定位、传感器等。
通过这些手段采集的数据可以包括地图、影像、位置数据、环境数据等,这些数据将用于后续的存储、处理和服务。
2.数据存储数据存储是空间地理信息大数据系统的核心。
大量的数据需要进行存储和管理,因此需要建立一个高效、可扩展的数据存储系统。
可以使用分布式存储技术和云存储技术,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将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的过程。
在空间地理信息大数据系统中,可以利用机器学习、图像识别、数据挖掘等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
同时,还可以通过数据的可视化技术,将处理后的数据呈现给用户。
4.数据服务数据服务是将处理后的数据提供给用户使用的环节。
可以通过构建各种数据服务接口和应用程序接口,将数据展示给用户,并提供丰富的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这些接口和应用程序获取到他们需要的地理信息数据,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应用。
二、系统功能1.数据采集功能:支持多种数据采集方式,包括卫星遥感、无人机遥感、手机定位、传感器等。
2.数据存储功能:建立高效、可扩展的数据存储系统,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数据处理功能:利用机器学习、图像识别、数据挖掘等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
4.数据服务功能:构建各种数据服务接口和应用程序接口,将数据展示给用户,并提供丰富的功能。
基于现代测绘技术的基础地理空间数据生产——以智慧滕州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为例
![基于现代测绘技术的基础地理空间数据生产——以智慧滕州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25ca7202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2b.png)
基于现代测绘技术的基础地理空间数据生产——以智慧滕州
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为例
刘石栋;张鹏
【期刊名称】《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年(卷),期】2024(47)1
【摘要】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是构建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基础地理空间数据的生产是建设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的关键步骤。
以智慧滕州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项目为例,阐述了利用先进的现代测绘技术进行基础地理空间数据生产的技术方法和具体流程,包括实景三维模型数据生产、矢量数据生产和更新、地理实体数据生产、街景数据生产和地名地址数据更新等方面,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了科学、实用的技术方法,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总页数】4页(P106-109)
【作者】刘石栋;张鹏
【作者单位】山东省国土测绘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208
【相关文献】
1.广州市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建库及动态更新关键技术研究
2.面向信息化测绘的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服务体系研究--以甘肃省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建设为例
3.浅谈地理国情普查和基础测绘DLG空间数据生产的主要异同
4.省级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方
案研究与应用\r——以新疆基础地理信息时空云平台建设为例5.国土测绘司负责人这样解读《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技术大纲(2019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地理信息系统的框架与基础
![地理信息系统的框架与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831c1f3b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50.png)
地理信息系统的框架与基础一、地理信息系统的框架1.1概念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专门用于存储、管理、处理和分析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地球表面上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时空变化趋势。
1.2组成部分GIS的核心技术包括地图制作、空间数据管理、数据分析、空间模型构建和空间可视化等方面。
具体来说,GIS的组成部分包括地图、数据、软件、硬件和人员等,其中,地图和数据是GIS 的基础,软件和硬件是GIS的技术支撑,人员则是GIS的使用者和管理者。
1.3标准体系GIS的标准体系包括数据标准、软件标准、服务标准和元数据标准等,这些标准保证了GIS数据的互操作性,使得不同来源、格式、用途的数据可以在GIS系统中进行有效整合和分析,同时也为GIS应用的共享和交流提供了基础。
二、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2.1地图与地图投影地图是GIS系统的基础,它是将地球表面投影到平面上的一种表现方式。
地图制作需要选择合适的投影方式,投影方式的选择应当考虑数据的地理位置、形状、大小、距离、方向及比例等因素。
常见的投影方式包括等角圆柱投影、等积圆柱投影、等角圆锥投影、等积圆锥投影、等面等距投影等,每种投影方式都有其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2.2空间数据类型GIS系统主要管理和处理的是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空间数据又包括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两种类型。
矢量数据是由离散的点、线、面等几何要素组成的,它采用坐标系来确定要素的位置和形状,通常用于表示地物的分布和空间关系。
栅格数据是由行列网格组成的,每个单元格代表一定大小的实际地面区域,栅格数据的值代表某一属性的信息,通常用于高程和遥感图像等数据的表达和分析。
2.3空间数据采集空间数据采集是GIS系统的关键环节,它决定了GIS数据的质量和精度,常见的空间数据采集方法包括GPS(全球定位系统)、航空摄影、遥感影像解译、地形测量和野外调查等。
基础地理信息城市数据库建设规范
![基础地理信息城市数据库建设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032d001b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f3.png)
基础地理信息城市数据库建设规范篇一:地理数据普查及地理数据建库技术规范地理数据普查及地理数据建库技术规范1.技术标准依据(1)CJJ8—99《城市测量规范》(简称《规范》)(2)CJJ 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简称《规程》)(3)GB/T 7929-1995《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简称《图式》)(4)GB/T 18316—2001《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规定》(5)GB/T2260—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6)CJ/T 214-2007《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编码及数据要求》(7)CJ/T 215-2005《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地理编码》(8)CJ/T 213-2005《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单元网格划分与编码规则》(9)CH/Z1002-2009《可量测实景影像》2.地理数据普查建库与实景三维影像采集3.坐标系统及测量基准平面坐标系: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120°,高斯—克吕格投影,3度分带。
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4.万米单元网格及责任网格划分原则单元网格是城市市政监管信息化所定义的基本管理单位.在基本地形图上,根据实际城市监管工作需要,划分的边界应清晰,并呈多边形的闭合图形.单元网格作用在于:作为城市监管的基本单位,将城管部件和事件划分在固定的区域内,便于管理;责任网格的基本组成部分(责任网格是由一个或多个单元网格组成的)是对街道、社区及城市监督员的责任鉴定的最小单位.其划分原则是:(1) 法定基础原则:单元网格的划分应基于法定的地形测量数据进行。
(2)属地管理原则:单元网格的最大边界为社区的边界,不应跨越社区分割.(3)地理分布原则:按照城市中的街巷、院落、公共绿地、广场、桥梁、空地、河流、湖泊等地理自然布局进行划分.(4)现状管理原则:单位自主管理的独立院落超过10 km2,不应拆分,以单位独立院落为单位进行划分.(5)方便管理原则:按照院落出行习惯,考虑步行或骑车方式能方便到达.(6)管理对象原则:兼顾建筑物、市政管理对象的完整性,网格的边界不应穿越建筑物、市政管理对象,并使各单元网格内的市政管理对象的数量大致相等.(7)无缝拼接原则:任意一个下级区域(如社区对于街道)必须完全包含于上级区域内;与其他区县相邻的街道办事处边界必须和区县边界吻合;下级区域与所属上级区域如有接边,必须保证接边正确;同级区域必须正确接边,不能互相叠压或出现空隙;单位网格之间的边界应无缝连接,不得重叠.5.城管部件普查需求部件普查的范围为建湖县建成区公共区域范围的室外地面公共空间的城市管理公共设施.根据文献的有关规定,结合建湖县实际,按照城市管理功能体系设定为7大类(分别为公用设施类、道路交通类、市容环境类、园林绿化类、房屋土地类、其它设施类及扩展部件)和88小类。
数字沈阳基础地理信息空间框架建设数据整理入库方法研究
![数字沈阳基础地理信息空间框架建设数据整理入库方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97382ca08a1284ac85043b4.png)
中图分类号 : P 2 0 8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6 7 2— 5 8 6 7 ( 2 0 1 3 ) 0 7— 0 0 8 1 — 0 3
Re s e a r c h o n Da t a S t o c k i n g o f Di g i t a l S h e n y a ng Fun d a me n tc I n f o r ma t i o n S p a t i a l Fr a me wo r k Co n s t r u c t i o n
ZHAO Do n g—h u i
( S h e n y a n g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o f Ge o t e c h n i c a l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 S u r v e y i n g a n d Ma p p i n g , S h e n y a n g 1 1 0 0 0 4 ,C h i n a )
相 关工作 同时进行 的 。
内部 道路 中心线 数据 。 3 ) 水系: 全 市域 范 围内面状 河流 、 线状 河流 。 4 ) 绿地 : 全 市域 范围 内面状绿 地 。
2 已 有 资料 情 况
行 政 区划 、 道路 、 水系、 绿 地 资料 在 收集 完 成 之 后 , 经 过 加工 整理使 之能 够满 足系统 数据 库入库 要求 。
2 . 1 已有 资 料数 据 种 类 、 范 围
1 ) 1 : 5 0 0数 字线 划 图( D L G) , 覆盖 沈 阳主城 区和虎 石
测绘技术中地理数据库建设和空间数据挖掘的方法与经验分享
![测绘技术中地理数据库建设和空间数据挖掘的方法与经验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ca42f80d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c9.png)
测绘技术中地理数据库建设和空间数据挖掘的方法与经验分享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测绘技术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地理数据库的建设和空间数据的挖掘是实现GIS功能和应用的基础。
在本文中,我们将分享一些地理数据库建设和空间数据挖掘的方法和经验。
地理数据库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空间数据的有效组织和管理。
首先,一个好的地理数据库应该具有清晰的数据结构和逻辑。
数据应该被分门别类地存储,并且具有一致的命名规范。
例如,地理数据可以按照地区、类型等进行分类,然后使用统一的编码方式进行命名,以便于后续的数据检索和查询。
其次,地理数据库的建设也需要考虑到不同数据源之间的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
不同的数据源可能具有不同的数据格式和坐标系统,因此在进行数据整合时需要进行数据转换和配准。
此外,数据的完整性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在数据采集和处理过程中,应该避免数据的丢失和重复,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地理数据库建设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数据安全和权限控制的问题。
对于一些敏感和私密的数据,应该设置相应的权限和访问控制机制,以保护数据的安全性。
同时,还应该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和恢复,以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
一旦地理数据库建设完成,接下来就可以进行空间数据的挖掘和分析。
空间数据挖掘是从地理数据库中发现隐藏在数据中的有意义的模式和关联规则的过程。
其中,空间数据挖掘算法的选择和应用至关重要。
常见的空间数据挖掘方法包括聚类分析、关联规则挖掘和时空模式挖掘等。
聚类分析可以将相似的地理数据聚集在一起,帮助我们发现空间上的热点区域和离群点。
关联规则挖掘可以发现地理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帮助我们理解地理现象的原因和机制。
而时空模式挖掘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地理数据的时空演化规律和趋势。
当然,空间数据挖掘也需要考虑到一些常见的问题和挑战。
例如,数据的量级问题可能会对挖掘算法的性能和效果产生影响。
此外,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也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合肥市城市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的建设与应用
![合肥市城市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的建设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d28a78ad4d8d15abe234e31.png)
( ) 立覆 盖 合 肥 城 市 规 划 区 160k 1建 0 m 的平 面 、 高程 测量控 制 网 , 新 布设 和施 测 了全 市 Ⅱ等水 准 网 重 70k 形 成 了合 肥 市基础地 理 空 间的基 准框架 。 0 m ,
收稿 日期 :()一 l ~2 2)7 O 6 (
可覆盖整个 合肥市域 。该 系统 的建成 , 仅能满 足城 市 不 测 绘 的需要 、 高测绘工作 效率 , 提 而且还 能满 足交通 、 环
境 监测 、 预报 、 气象 地震监测 、 国土 资源管 理等各 行业 对
作者简介 : 邬晓光( 97 , 工程 师, 1 5 一) 男, 从事测绘管理工作。
内容 :
服 务系统 , 经过 半年 多 的努 力 , 目前 系统 已经投 入 试运 行 。合 肥市卫 星定 位综 合服 务 系统 由 4个 基 准站 子 系 统、 1个数据监控 中心 子 系统 、 据通讯 子 系统 、 户服 数 用
务子 系统组 成 , 考站 网 内覆 盖 面积 约300k 网外 参 0 m ,
技术基 础 。
像数据库 , 为合肥的城市发展建设保 留了珍贵的信息
资源。
2 2 当前任 务 .
城 市地理 空间框架 的构建 , 关键 是为 了满足社 会各
界对地理信息 的需求 。近年来 , 随着各 行各业 信息 化水
() 1 建立 数字 化 的测绘 生产体 系 加 强基础 测绘 设 施 建设 , 形成 以 “ s 技 术 、4 ” 3” “D 高技 术 产品 和数字 通信 等技术 构 成 的较 为完 善 的数 字 化测 绘生 产体 系 , 建立 相应 的城 市 空 问数 据 管 理 与 并 信息 服务体 系 , 实 担 负 起 城 市 空 间 信 息 的 获 取 、 切 处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基础框架整体建设模式探讨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基础框架整体建设模式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6892ac7c8e9951e79b8927ee.png)
【 图分 类 号 ] P O 中 28
[ 献标 识 码 ]A 文
方 面:
[ 编 号 】 10 — 0 0 2 1 )4 4 文章 0 7 3 0 (0 0 o —
“ 字 城市 ” 的建设 是 当前 城 市建 设 与发 展 的重 数 要 研 究方 向 , 市 地理 空 间基 础框 架 作 为数字 城 市 的 城
8
・ 京测绘 ・ 北
2 1 年第 4期 00( 州 市 国土 资 源局 , 建 惠 州 5 0 1 ) 惠 福 3 0 1 【 摘 要] 地理 空 间基 础 框 架是 构 筑数 字城 市 的基 础 性 地 理 信 息 系统 , 各 区市 县 、 有 关 部 门职 能 起 到 支 对 各
强 的 开放 式城 市 地理 空 问信 息公 共 平 台 , 实现 地 理空 间信 息 的统一 存 储与 资 源共 享 , 进城 市 地理 信 息资 促 源 的整 合 利 用 , 为 政 府 部 门 、 并 企业 、 众 提 供 个 性 公
设 中, 大力应用地理空间信息 。
( 建 设 城市 基 础数 据 中心 , 全 市 基础 地 理 空 5) 对
伊春 、 百色 、 宜宾等 5个城市列入 国家测绘局 20 年 09
数 字城 市 地理 空 间框 架 建设 第一 批 推广 计 划 。 在全 但 国数字 城 市地 理 空 间框 架建 设过 程 巾 , 存在 部分 地 仍 区认 识 不 足 、 用水 平 较低 、 应 统筹 协 调力 度不 够 、 管理 维 护机 制 不完 善 等 问题 。因 此 , 次强 调数 字 城 市地 再
源服 务 。
信 息 已经 成 为与 物 质 、 源 同等重 要 的 大 战 略 能 资源 之一 。 信息 资 源 的开 发和 利用 是 数字 城 市地 理 空 间框 架建 设 的核 心思 想 。 其主 要任 务 体现 在 以下 几个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系统建设方案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系统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3996d1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47.png)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系统建设方案1前言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由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管理系统和支撑环境三部分组成,包括现势库和历史 库。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是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核心,按照类型分为数字线划图数据、数字正射影像 数据和数字高程模型数据三个分库,分库又根据比例尺和分辨率的变化细化为子库,子库也可根据要 素分成若干层;管理系统和支撑环境是数据存储、管理和运行维护的软硬件及网络条件。
基础地理信 息数据库组成见图1。
基础地理数据库系统的建设由于其定位的不同会在具体建设过程及成果上的存 在巨大的差异。
本建设方案中对基础数据库系统的定位做如下假设:基础地理数据库系统用于对基础地理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分发服务,实现基础地理数据一体化的浏 览、查询与统计、成果分发等功能。
基础地理数据库系统可实现的服务质量主要取决于两方面,一是基础地理数据内容与质量,尤其 是在地理数据的查询统计与分析方面;另一方面是系统功能的完整性、稳定性和扩展性。
图1本方案按以下四方面进行阐述,系统建设相关标准需求、硬件需求、软件需求及数据资源需求。
系统维护数据入库更新数据管理数据应用服务基础数据配置管理 系统权限管理 系统备份管理 安全管理库体创建 数据入库数据表达 历史数据管理 元数据管理数据分发服务 数据统计分析管理 系统 支撑环境现势库历史库元数据程一 数字线划 '图数据二 ....数字正射 数字高程 .影像数据 ........... [模型数据…1:500 1:2000 1:5000 0.2m 10.5ml 1m 12.5m5m- I植被与土质 「——地电 1:1 '境界与政区管线, 1I道路中心线 ,■,—,交通• I.房屋• -居民地及设施 1T-水系 1■测量控制点 I S基础地理 数据2.1网络设施建议内部局域网使用千兆网络交换机和千兆网线。
2.2存储设备数据库存储方式采用光纤盘直连方式,或则SAS盘直连方式,前者最佳。
基于ArcSDE的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的组织和建设
![基于ArcSDE的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的组织和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c3dfd58bec3a87c24028c4e4.png)
基于ArcSDE的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的组织和建设摘要: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是搭建数字城市的基础平台。
本文以数字温州为例,采用Oracle11g数据库平台和ArcSDE空间数据库引擎,对包括矢量、栅格以及DEM等各种类型、各种比例尺的地图数据实施集中、统一、高效的管理。
详细阐述了系统软硬件环境搭建、空间数据的组织和建设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及主要内容。
关键词:ArcSDE 空间数据库Oracle数字城市是一个覆盖整个城市的信息模型,它将分散在城市各个地方的信息从不同渠道采集,并按照地理空间坐标组织起来,既能体现城市内部各种信息的内在有机联系,又便于按地理空间位置进行检索和利用。
城市基础空间数据库是数字城市的基础,随着3S技术的不断发展,基础地理空间数据正在呈几何级数增长,如何组织调度存储与管理海量的空间数据,满足国内数字化生产和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产业建设的迫切需要,更好地促进数字城市的发展,是当前GIS界面临的重大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介绍了ArcSDE在空间数据库中应用的基础上以温州市为例,介绍了该技术在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中的实现方法。
1 ArcSDE在空间数据库中的应用传统的GIS空间数据往往以文件方式存储在服务器中,用这种方式管理空间数据安全性较差,存在着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和图形分离存储的问题,与文件方式的数据管理相比,采用面向对象的空间数据库来存储空间数据可以更好消除数据分离存储问题,它具有信息提供实时、数据共享性强,数据冗余低等优点。
因此,如何应用面向对象的空间数据管理系统管理空间数据,是高效存储管理空间数据的一个较好途径。
面向对象的数据库技术在GIS中的应用彻底地改变了GIS的应用模式,它不仅解决了传统意义上的数据存储管理问题,也解决了多用户编辑、数据完整性和数据安全机制等诸多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ArcSDE技术为人们解决GIS空间数据与关系型数据库之间进行高效交互提供了一个通道和技术支持。
1﹕500 1﹕1000 1﹕2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建库技术要求
![1﹕500 1﹕1000 1﹕2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建库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59af7a65102de2bd97058826.png)
1﹕500 1﹕1000 1﹕2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建库技术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1﹕500、1﹕1000、1﹕2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用以标识数字形式的基础地理信息要素类型。
本标准适用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更新、管理、分发服务和产品开发,包括1﹕500、1﹕1000、1﹕2000比例尺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与应用,各种专业信息系统的基础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不同系统间的基础地理信息交换与共享,以及数字化测图、编图和地图更新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7694-2009 地理信息术语GB 21139-2007 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GB/T 13923-2006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20257.1-2007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8.1-2007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字典GB/T 21740-2008 基础地理信息城市数据库建设规范CH/T 9005-2009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基本规定CJJ 103-2004 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数据标准3 术语和代号3.1 术语3.1.1 平面控制系统平面控制系统是最基本的地理定位系统之一,用于确定各种自然和社会经济要素的平面空间地址,及地理平面位置,正确反映真实世界中各种实体之间的平面位置关系。
3.1.2 高程控制系统高程控制系统是地理空间定位的另一重要系统,用于确定各种自然和社会经济要素相对于某一起始高程平面的高度(即高程)。
3.2 代号DLG 数字线划图Digital Line GraphicDOM 数字正射影像图Digital Orthophoto MapDEM 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4 空间定位4.1 数学基础4.1.1 平面坐标系统需要有两套系统:采用CGCS 2000坐标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空间框架基础地理数据建设技术方法
摘要: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是提供统一的空间定位基础,为城市信息资源空间化
整合提供标准、权威的载体,实现了城市信息资源的空间化整合和共享。
本文就
地理空间框架基础地理数据建设技术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地理空间框架;基础地理数据;建设;技术方法
1概述
根据《地理空间框架基本规定》和已开展的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情况,地理空间框架主要包括由地理空间信息标准、空间基准与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库、
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及应用示范、支撑环境建设等构成。
本文拟就某地区范围内的1:500基础地理数据整理(含DWG格式和SHP格式)
进行图幅整饰,并将GB/T7929—1995图式转换至GB/T20257.1—2007图式、1956黄海高程到1985国家高程转换;同时将前期采集的DLG数据转换与地理空间框
架的基础地理数据标准相符合,对基础地理数据属性结构调整,属性完善,拓扑
关系检查、修复,在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数据精度、专题逻辑等方面来解
决基础地理数据与平台的无缝连接和集成。
2技术指标和主要技术依据
2.1技术指标
(1)坐标系: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地方独立坐标系;(2)投影方式:高
斯-克吕格投影;(3)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4)比例尺:1:500;(5)基本等高距:1:500地形图采用0.5米等高距。
2.2主要技术依据
(1)《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基
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GBT20258.1-2007);(2)GBT20257.1—2007国家
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3)《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4)《基础地
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13923-2006)。
3作业流程和要求
3.1作业流程
基础地理数据作业流程:1:500原始数据——图式转换——高程转换——构面——图面整饰——DWG数据检查与修改——DWG-SHP格式转换——SHP数据检
查与修改——数据库成果。
3.2原始数据整理
(1)原始提供的1:500基础地理数据种类多,有已经入库的CAD文件、未入库的CAD文件等,数据采用的更新方式也不一致,有全部裁切、有部分裁切,使
得变更数据的更新工作难度加大,需要细心处理并外业核实。
(2)勾画等高线所在区域的范围面,为后面做高程转换做准备。
(3)检查DWG(检查JMD层房屋、房屋分隔线、结构注记、楼层注记对应
关系正确性),保证入库数据的正确性。
3.2.1构面及赋面心点
公路、铁路、沟渠、已加固斜坡、未加固斜坡等要素在CASS中表达时是线状,但数据库中要求的几何表示为面,所以这些要素需要构面处理;植被与植被或不
同图层面与面之间存在大面包含小面的情况,所以应采用不同图层、不同范围、
不同面心点的颜色来分别表示,以便程序判断并入库。
表1构面及面心点部分颜色表
3.2.2程序实现房屋剖分、围墙面生成
(1)房屋剖分
采用ETL工具FME自主开发程序读取房屋分割线,用房屋分割线将房屋剖分,并用面内
的房屋结构注记和层数注记对新生成的房屋赋属性值。
(2)围墙面生成
采用ETL工具FME自主开发程序读取依比例围墙和依比例围墙边线,由此生成围墙面。
3.3图式转换
采取对比两图式,更新95到07图式中调整的部分的处理办法,从而大大减少整幅搜索
在图式转换的工作量,并且避免了部分地物重构引起的图面整饰工作。
3.3.1整理需图式转换要素
制作95版图式的全要素图,利用cass9.1软件自带“旧图式符号转换”功能将95版全要素
图转换成07版的全要素图,对比转换前后的要素,将符号、图层等变换的要素按照CASS代
码进行整理。
3.3.2筛选需图式转换的要素
整理好需图式转换的要素后,在CASS中建立VBA宏命令,将这些要素全部过滤出来,
并形成一个新的文件。
下图为通过在CASS中加载VBA宏命令过滤出需图式转换的要素效果
图(图1):
图1VBA程序抽取需图式转换的要素效果图
3.3.3人工自主图式转换
果园等植被符号若用CASS进行图式转换,将可能导致植被重构后的符号重叠等不良效果,故将需图式转换的植被代码单独整理出来,运用CASS软件自带的代码转图块功能处理。
(表2)
表2需图式转换的植被代码
3.3.4图面整饰
图式转换后,造成的一些需图面整饰的内容:
(1)简房斜线和“简”字共存,删除简单房斜线,
(2)不依比例涵洞到半依比例涵洞。
95图式中涵洞分为依比例涵洞和不依比例涵洞,
07版图式中涵洞分为依比例涵洞和半依比例涵洞,将对称的不依比例涵洞中添加线将其连接
形成半依比例涵洞符号。
(3)棚房短线。
棚房在图式转换之后,造成棚房短线重叠的情况,核实原始棚房短线长
度为0.8,转换后为0.5,通过长度进行筛选,保留正确的棚房短线。
(4)围墙小方块和围墙短线共存。
围墙在进行旧图式符号转换时,同时存在围墙短线和
围墙小方块,07版图式中不应该存在围墙短线,故而删除围墙短线,保留围墙小方块。
3.4高程转换
高程转换公式: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高程=1956年黄海高程+0.029m。
高程点转换:先用CASS里的打散高程点功能(绘图处理-高程点处理-打散高程注记),
将高程点打散成点符号与注记。
运行自主程序将高程点、高程注记、控制点、控制点注记、
等高线进行高程转换。
3.5数据检查及格式转换
3.5.1DWG数据检查
通过程序为主,人工为辅的方式对DWG数据中图层、色值不对、注记规格错误、注记压盖、接边不正确等进行修改、整饰,需要CASS自带的图形实体检查图层正确性和编码正确性。
同时采用ETL工具FME自主开发程序实现检查非法CASS代码、构面悬挂、JMD层房屋
是否闭合、是否有多余的、错误的面心点或属性点;检查所有构面要素内是否缺少必须的面
心点、属性点;检查面心点、属性点无对应面;注记内容错误或为空,并分别用不同的颜色
表示出来。
3.5.2DWG数据转SHP数据
(1)数据格式转换
建立全要素的CASS代码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标准》中SHP图层及YSDM、FHDM、SX、DM等的对应表,以通过在ETL工具FME上自主开发的模块进行格式转换。
如图2 图2 FME程序进行格式及属性转换
(2)属性完善
对转换后的SHP数据,实现CASS中已带信息的自动赋值,如房屋的结构、层数属、控制点点号、点名等。
3.5.3SHP数据检查
建立图层内部、图层与图层之间的拓扑关系。
如注记不叠盖、不重复;等高线点曲矛盾;房屋面不重叠;要素包含于行政区范围内等,查出错误并修改完善。
4质量管理
4.1总体要求
1:500、1:1000矢量地形图数据的质量主要由数据的基本要求、几何精度、图形质量、属
性精度、逻辑一致性、完整性等质量元素来描述。
其数据应符合下列基本质量要求: (1)空间参考系应符合2.1规定;(2)几何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内容应完整、全面,精
度应符合相应规定;(3)数据文件的存储格式应正确,应符合数据提交格
式:*.DWG(CASS9.1)、.mdb数据格式的规定;
4.2数据质量检查
4.2.1几何精度
(1)矢量地形图数据的平面精度、高程精度应符合《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的
相应要求;(2)相邻街坊的数据接边符合限差要求;
4.2.2图形质量
(1)矢量地形图数据的图形表示应正确并符合现行图式的规定;(2)由矢量地形图数
据生成的可视化图形应正确、完整、美观,无遗漏、无明显变形;
4.2.3属性精度
(1)地形要素的分类编码应正确无误;(2)地形要素的属性信息应完整、正确;(3)
相邻街坊同一要素的属性信息应一致;
4.2.4逻辑一致性
(1)面状区域应闭合,属性应一致;(2)结点匹配应准确;(3)要素几何类型应正确,具有唯一性;
4.2.5完整性
(1)地形要素应符合《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规定的取舍要求,无遗漏;(2)地形要素的几何描述应完整;(3)数据的分层与组织应正确,不得有重复或遗漏;(4)注
记应完整、正确。
结语:
总之,以“数字城市”为标志的城市信息化建设正在全国范围推广,地理空间框架是数字
城市空间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而基础地理数据又是地理空间框架的血液,只有通过合适的方
法进行数据转换,保证格式统一,符号一致,实现多源异构数据的利用与共享,才能满足当
今社会人类对信息资源的高效、专业、多样、共享的利用方式,因此地理空间框架下的基础
地理数据建设应引起“数字城市”决策者和建设者们高度重视,努力打通数据壁垒实现大数据
共享。
参考文献:
[1]赵学慧,赵玮.Visual Basic程序开发完整实例教程[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3
[2]包世泰,余应刚.地理数据共享与互操作技术[ J] .测绘工程,2000 , (12) :32~36
[3]徐景中,朱大明. 基于FME的空间数据语义转换技术的应用[ 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
工版) , 2005 ( 2) : 11~14
[4]许长胜,刘建国.FME 在长春市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中的应用[J].城市勘测,2006(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