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复习 (1)
中国近代史复习题(1)1
一.清末新政1.背景1.《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列强采取了以华制华的侵略方式,因此要求清政府加强自身的统治;2.统治危机的加深也迫使清政府需要通过改革,加强统治;3.《辛丑条约》的签订同时也引发了民众的强烈不满,民众要求清政府改革图强;4.义和团运动的失败,说明传统的御侮方式已经无法改变中国现状。
2.新政的主要内容:政治上,裁汰精简合并一些行政机构,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并且设立了商部、民部、学部等部门;经济上,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颁布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法律制度,并且给兴办实业卓有成效者荣誉头衔;军事上,编练新军,废除武举,创立武备学堂;教育文化上,废除科举制,兴办新式学堂,鼓励出国留学。
此外,清政府还发布了禁缠足、禁鸦片、废酷刑以及允许满汉通婚等命令。
3.清末新政认识:(不利)1.从形式上看,与百日维新的内容相似;2.从性质上看是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大致是洋务运动的翻版。
3.清政府设立新军的目的是为了挽救其危亡,结果却加速了其灭亡。
4.它并没有达到清政府的预期目的,反而加剧其与一些汉族地主的矛盾,一些措施引发了民众的不满,客观上加速了辛亥革命的到来。
5.失败的根本问题在于政治制度改革的落后。
(有利)1.清政府的经济文化措施,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和西方民主思想的学习、传播。
2.这是挽救民族危亡,巩固统治的应急措施,具有进步的意义。
3.新的军队建设、新的兵种的产生和新的军人水平提高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
4.推动了改革思想和改革实践的进一步深入。
评价:进步性:是对千年祖制的调整。
局限性:妥协性与不彻底性。
二.清政府的预备立宪与立宪运动1.原因:1.立宪派认为立宪是挽救清王朝的良方,立宪是克服中国内忧外患的法宝。
2.立宪比专制好,这是日俄战争后国人的共识,这是时代的潮流。
3.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要求;可以抵制革命,维护自身利益—参政,保卫自己的财产。
4...清政府为应对统治危机而采取的一种策略。
中国近代史试卷(一)答案
进才中学中国近现代史专题训练(一)2011、3班级姓名一、选择题:60分1、“过去有一种定型的看法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一个向下沉沦的社会,直到(20世纪)70年代出版的近代经济史著述中仍‘大都给人以一片凄凉、每况愈下的感觉’。
”为改变这种状况,有学者主张采用“发展观”。
这种“发展观”着重强调:A.研究中国近代史必须否定旧的历史观点B.研究中国近代史要在沉沦中看到进步因素C.研究中国近代史要用经济的观点来解释D.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目的在于促进中国近代化2、下列关于明末清初东西文化交流的图片所传达的信息,正确的是《几何原本》书影利玛窦与徐光启A.儒学与基督教在中国融为一体 B.中国开始介绍并传播西方民主思想C.为中国传统科技注入新的生机 D.西学东渐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3、“与中国传统城市相比,租界在道路建设、城市规划、生活设施和商业设施方面,都极力追赶当时世界潮流,租界母国的任何新技术,在租界内都有所反映”。
《租界对中国城市近代化的影响》的以上言论重在强调A.租界是资产阶级腐化的场所 B.租界便利了新科技的传播C.租界是西方经济侵略的基地 D.租界是对中国主权的侵犯4、欧洲从18世纪近乎痴狂的中国热到19世纪视中国为野蛮落后的国家,导致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欧洲传教士遭到中国政府限制和驱逐B.科学社会主义者对中国专制批判深入C.欧洲社会巨变与中国因循闭关的冲突D.康乾盛世衰落导致中国国际地位下降5、《四库全书》总目中说:“欧罗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愈前古,其议论夸诈迂怪,亦为异端之光。
国朝节取其技能,禁传其学术,其存深意矣。
”后来最得其“深意”真传的是A.鸦片战争中的抵抗派B.洋务运动中的洋务派C.维新运动中的维新派D.共和运动中的革命派6、1862年,京师同文馆设立。
该馆先后开设外语、化学、物理、各国史略、航海测算、富国策、万国公法等课程。
据此判断,同文馆A.标志着西学东渐进程开始 B致力于“变科举”“改官制”C.为洋务运动培养新式人才D.旨在宣传“德先生”“赛先生”7、乾隆晚年的一首《竹枝词》写道:“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缫已满车;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竞何如”该情景应出现在A.天津地区 B.上海地区 C.苏杭地区 D.珠三角地区8.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作为近代前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①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完全确立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③使中国由一国独霸向列强共同支配过渡④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⑤中国的两大社会矛盾汇流,集中表现在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上A. ①②③B. ③④⑤C. ①③⑤D.①④⑤9、“自权利之祸于人心,破家族,削亲权……蔑长幼尊卑,尽弃吾中国数千年之礼俗教化,而从事于其所谓平等自由之说”,此材料反映了道学先生对某一历史事件之后导致社会变革的不满,该事件极有可能是A.鸦片战争 B.维新变法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10、1902年《新民丛报》连续刊登《新民说》:“正式而成立者,立宪之国家也。
近代史复习题1
判断题1. 洋务运动主张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后者来支配前者,即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0分)A.√B.×2. 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展开,中国逐渐形成了三个抗日战场。
(1.0分)A.√B.×3.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过于软弱,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1.0分)A.√B.×4. 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在国民革命运动中。
(1.0分)A.√B.×5. 为了全面阐述“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毛泽东于1928年至1930年1月,撰写了一系列的文章,包括《井冈山的斗争》。
(1.0分)A.√\ B.×6.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主要法宝是人民民主专政。
(1.0分)A.√B.×7. 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1.0分)A.√B.×8. 中国共产党通过游击战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牵制和消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也为抗日战争的战略返攻准备了条件。
(1.0分)A.√B.×9. 五四前后工人阶级的壮大及其斗争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阶级基础和实践需求。
(1.0分)A.√B.×10. 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1.0分)A.√B.×11.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之一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0分)A.√B.×12. 辛亥革命确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共和国。
(1.0分)A.√B.×13. 《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形成。
(1.0分)A.√B.×14. 1928年蒋介石在南京建立政权,其性质是官僚资产阶级政权。
(1.0分)A.√B.×15. 中共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的土地政策是没收地主土地。
中国近代史专题复习一
五大人物: 林则徐、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
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 六场运动: 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材料连接
1、 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 160多年前,一位民族英雄在广州 虎门用行动表达了中国人民禁烟的 决心。
B、第二次鸦片战争
D、五四运动
6、1896年的某天,苏州后家日本工厂内机器 轰鸣„„这种情形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7、20世纪初的一本启蒙读物中写到:“这 中国,哪一点,还有我的份?这朝廷,原 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 长官„„”作者说这番话主要由于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李鸿章创办的近代企 业。这些企业的创办客观上有何进步作用?
上海轮船招商局(或江南制造总局) 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 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 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
资产阶级(资产阶级改良派、资产阶级维新派)
13、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没有学 习西方的
A、政治制度
C、近代教育
B、科学技术
D、生产技术
14、“八荣八耻”中提出“以崇尚 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下 列哪一历史事件中也曾提出过类似 思想主张
A、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B、维新变法运动
D、新文化运动
15、下列对辛亥革命结果的叙述中,正 确的一项是: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中国近代史资料(2015.11) (1)
中国近代史期末复习资料1、租界:广义上是指两个国家议订租地或租界章程后,在其中一国的领土上为拥有行政自治权和治外法权的另一国设立的合法的外国人居住地。
在中国是指近代史上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行在中国获取的租借地的简称,一般分布在港口城市。
1845年,英国在中国上海设立了近代史上第一块租界。
租界最主要的特点是内部自治管理,不由租借国派遣总督,而是成立市政管理机构——工部局,担任市政、交通等职能。
与被割让的领土不同,租界在名义上其领土仍属出租国,自身不具备治外法权的属性,但历史上租界使用国均通过不平等条约取得公民治外法权。
租借的存在严重侵犯了一个国家的领土主权的完整,是一种变相的殖民统治区,而租界内的种种特权也严重的侵犯了一个国家的司法的主权。
2、片面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单方面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该国本身却无对等权利,是片面的。
在中国也叫“利益均沾”,是列强强加给中国不平等条约里的一项特权。
它规定,任何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从中国取得的种种特权,其他资本主义同样无条件自动享有。
1843年《虎门条约》里只规定了缔约的英国能够片面享受特别权利,且范围扩大到政治、主权等一切方面,并且此后只要任何国家在中国取得新的侵略特权,英国就可以“一体均沾”;1844年《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的签订使得美法先后从清政府那里得到片面最惠国待遇,各国侵略者利害相关,结成了共同侵华的伙伴关系。
3、魏源:是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字默深,湖南邵阳人,道光二年举人,1841年鸦片战争时期入两江总督裕谦幕府,在浙江参加抗英斗争。
太平天国爆发后曾组织地主团练抵抗太平军,后辞官出家,1857年病逝于杭州一个寺院里。
魏源认为论学应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同时也很推崇和歆慕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制度,总结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其著作《海国图志》对中国社会发展和日本倒幕维新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近代史第一阶段复习题 答案
近代史第一阶段复习题【客观题部分】侵略与反侵略(1840-1919)【单项选择题】解析:本题考的是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矛盾,是指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A】解析:本题考的是鸦片战争后中国封建社会的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两大类。
其中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
【C】解析:帝国主义列强在侵华战争中,还公开抢劫中国财富,肆意破坏中国的文物和古迹,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造成空前浩劫。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和烧毁圆明园。
【C】解析: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中日《马关条约》签订,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后由中国以3000万两白银赎回),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C】解析: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B】解析:19世纪末美国政府针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而提出的对华政策,最早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它的主要内容是:在整个中国范围,列强都有进行贸易的权利。
它的主要精神是利益均沾,机会平等。
不论是在哪个列强的势力范围内,不论是否在中国内地或沿海地区都实行这个原则。
【C】解析:1904-1905年间,日本与沙皇俄国为了侵占中国东北和朝鲜,进而争夺亚洲及整个太平洋地区的霸权,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进行了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D】解析:广学会是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的出版机构,发行的《万国公报》,除了介绍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状况外,还竭力宣扬殖民地奴化思想,为外国列强侵华进行辩护。
【D】解析:旧民主主义中国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包括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经济技术落后,一个是社会制度腐败,其中社会制度腐败是最根本的原因。
【B】解析: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1939年他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地理大全》,编成了《四洲志》,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情况。
【A】解析:1843年,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纂了《海国图志》,综述世界各国历史、地理及中国应采取的对外政策,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国家富强来抵御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中国近代史复习专题之一:侵略与反抗
中国近代史复习专题之一:侵略与反抗一、时空坐标二、专题知识1、列强四次侵华战争三、中考演练1.(2020.大庆中考)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国家是(B)A.英国B.沙俄C.美国D.法国2.(2020.遵义中考)林则徐在《谕各国夷人呈缴烟土稿》中说:“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下列举措与“此事”不相符合的是(B)A.勒令吸食者限期戒烟B.设立烟局,向鸦片商颁发营业许可证C.捉拿烟贩,收缴烟土、烟枪D.命令外国鸦片商交出鸦片,并保证“永不夹带”3.(2020.青岛中考)中国禁烟后,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及鸦片贸易集团立即致书英国政府:“中国方面的无理举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
”这里的“无理举动”是(A)A.林则徐虎门销烟B.英国发动鸦片战争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D.太平军抗击洋枪队4.(2020.河北中考)他在位期间力行节俭,勤于政务,但清王朝在其统治时期却进一步衰落。
鸦片战争之后,他因循守旧,没有采取向西方学习、振兴王朝的措施。
“他”是(A)A.道光帝B.咸丰帝C.光绪帝D.宣统帝5.(2020·益阳中考)制作知识结构图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
下面是“太平天国运动兴衰”示意图,其中空白处应填入的内容是(B)A.《海国图志》B.《天朝田亩制度》C.《变法通议》D.《驳康有为论革命书》6.(2020.齐齐哈尔中考)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
农民阶级反抗外来侵略的代表是(A)A.洪秀全B.关天培C.左宗棠D.李鸿章7.(2020.烟台中考)下面是近代列强侵华战争年代尺,其中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是(C)A.①B.②C.③D.④8.(2020.青岛中考)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中国战败后国门大开。
外国势力开始‘瓜分中国’,大清帝国处于任人宰割的地位,而统治阶级则试图通过一种有别于‘自强’的‘改制’以挽救传统的国家与文化。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题题目(答案在另一个文档里)整理打印版
第一章辨析题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指中国社会一半世殖民地状态,一半是封建状态。
2、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和封建制度的根基都受到冲击。
3、近代中国,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的是间接统治。
4、19世纪40-60年代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给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造成了某些客观的条件和可能。
5、近代中国历史上,林则徐首先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6、近代资本帝国主义不能灭亡中国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地域广大和侵略者之间的矛盾。
7、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武器装备的落后。
8、晚清政府向帝国主义国家的借款与今天的利用外资没有本质区别。
9、近代中国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独立发展的一对矛盾。
10、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和现代化应同时进行。
1.西方殖民主义势力来到东方,是为了使东方国家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
2.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的所有地区,在所有时期都是半殖民地。
3.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4.帝国主义列强并没有能够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这缘于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
5.经济技术落后的中国不可能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五)问答题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答案参见教材P11,2,3)2、如何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涵义?(P11-12)3、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及相互关系是什么?(P15-16)4、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相互关系是什么?(P16)5、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P27-31)2.简述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产生及其特点。
3.简述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及其特点。
4.简述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及其相互关系。
6.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7.帝国主义列强并没有能够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原因何在?(六)论述题1、论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中国近代史复习题 第一章(含答案)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一、单项选择题1.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A魏源B龚自珍C林则徐D黄爵滋2.近代中国丧失下列主权的先后顺序是()①中国海关管理权②内河航运权③关税自主权④司法主权 A.③④②① B.②①④③ C.④③②① D.①②③④3.鸦片战争前在中国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经济是()A地主经济B皇权经济C自然经济 D手工业经济4.标志着近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A《天津条约》B《北京条约》C《南京条约》D《望厦条约》5.西方列强获得向中国派驻公使的特权是通过()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6.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正式形成的不平等条约是()A《天津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7.关于近代的开放通商口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截止到1861年.近代中国开放的口岸已达15个B.近代口岸开放后.中国丧失了对该口岸的行政主权C.开放的顺序都是由沿海向内地逐步推进D.在19世纪60年代前通商口岸集中在长江流域8、中国近代史前期,广东地区的洪秀全、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先后成为中国民主革命过程中的领导人物,其相似原因是受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影响 B 西方思想的影响C.宗教的影响 D.洋务运动的影响9.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在于()A清政府的屈服求和 B军事指挥的失误C战争准备的不充分 D腐朽的封建主义同新兴的资本主义相对抗10.《马关条约》的签订对欧美列强最直接的影响是()A.改变了列强的侵华方式 B.改变了列强在华力的量的对比C.加强了列强联合对日的决心 D.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11.由私人投资创办的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于()A两次鸦片战争期间 B洋务运动期间C戊戌变法期间 D清末“新政”期间12.下列各国,在鸦片战争后割占过中国领土的有()①英国②法国③德国④俄⑤日本A①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13.清政府在19世纪设立的办理外交、筹办洋务的最高行政机构是()A外务部 B洋务局 C总理衙门 D同文馆14.鸦片战争前,英国东印度公司向中国大量贩运鸦片的直接目的是( ) A损害中国人的身心健康 B削弱清朝军队战斗力C破坏清政府的禁烟法令 D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15. 19世纪下半期,沙俄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是通过下列不平等条约实现的( )A《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爱珲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B《爱珲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伊犁条约》C《天津条约》《南京条约》《爱珲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D《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伊犁条约》16.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列强要A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B中国市场更加开放,扩大侵略权益C外国使节进驻北京解决“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17.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社会的经济状况是()A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较快,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土地高度集中C对外贸易发达,财政收支状况良好D中国已经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8.甲午战争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日本政府向清政府勒索的白银总数是()A一亿三千万两 B一亿七千万两 C二亿两 D二亿三千万两19.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清朝军备落后 B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C道光帝犹豫不决 D清朝封建制度的腐朽20.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最根本的变化是()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最主要的矛盾C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D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二、多项选择题1.近代列强攻入北京的侵华战争()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日甲午战争C中法战争D八国联军战争 E第一次鸦片战争2.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B帝国主义同中国封建势力的矛盾C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D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E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3.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有()A英国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B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C封建的自然经济解体加速D中国完全丧失了独立自主的主权E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4.英法联军统帅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中国近代史复习资料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为核心。
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佛教思想2.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标志性事件是()。
A、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1680年俄国彼得一世改革C、1789年法国大革命D、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3.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成为殖民主义剥削的重要形式,并出现瓜分世界的狂潮。
A、商品输出B、资本输出C、贩卖奴隶D、掠夺土地4.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中英《南京条约》B、中英《虎门条约》C、中美《望厦条约》D、中法《黄埔条约》5.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逐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其对中国的影响不包括()。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B、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逐步传入中国。
C、英国对华输出商品激增。
D、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瓦解。
6.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A、半殖民地社会B、半封建社会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不完全的殖民地社会7.近代中国诞生的新兴的被压迫阶级是()。
A、失业的农民B、手工业者C、城市贫民D、工人阶级8.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
A、文化渗透B、经济掠夺C、军事侵略D、政治控制9.造成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落后的经济制度B、中国落后的政治制度C、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D、统治集团的腐败10.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的目的是()。
A、传播西方文化和科学B、进行传教活动C、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毁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D、干涉中国内政11.外国教会为列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办得较早的外文期刊是()。
A、《万国公报》B、《民报》C、《字林西报》D、《新民丛报》12.中国近代史上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1-4章全)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1-4章全)第一章简答题:1、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危机的表现?清朝乾隆后期也出现前朝的“周期律”,开始由盛而衰。
其表现有五个方面,期中三个方面是前所有的,如,政治上,中央集权强化,官制废弛,官僚整体性腐败腐化。
经济上,土地兼并严重,地租高利贷加重,无地少地农民增加,农民生活困苦不堪。
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弛。
八旗军、绿营兵腐化无战斗力。
思想文化上,带着满族异族统治的味道,大兴文字狱,压制异端,万马齐喑。
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几乎处于与世隔绝状态。
清朝的危机其实与前面各个封建王朝一样,出现了改朝换代的迹象,但历史已经没有给中国建立另一个封建王朝的机会。
大的世界参照系已经变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到来,将改变中国命运。
2、为什么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1840年至1949年,中国逐步形成并加深地演变为为半殖民地办封建状态。
首先,半殖民地化了。
这是从政治主权角度看。
主权受侵犯,领土完整遭破坏,成了有其名无其实的国家。
其次,半封建化了。
这是从经济基础和经济解构角度看。
(1)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中国农业经济成为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个部分。
(2)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刺激下,中国城乡资本主义成产关系出现并有所发展。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有哪些?(1)资本帝国主义掌控中国经济和政治命脉,决定并支配中国。
(2)中国封建势力已经与侵略者勾结一体,是列强压迫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自然经济虽遭破坏,但地主土地所有制仍存。
(4)中国资本主义虽然产生并有一定发展,但始终软弱,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
(5)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中国内部不统一。
这与资本—帝国主义争斗和间接控制、与中国地方性农业经济基础上的地方割据、中国地域广大等有关。
(6)中国人民政治权力和生活极端贫困化。
4、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1)分作上层和中下层。
近代史纲要期末复习题(主观题) (1)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1.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1)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2)相互关系:这两大任务之间既存在着区别,又相互联系。
前者为后者扫清障碍,后者是前者的归宿。
前者是前提,后者是行动。
2.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失败的主要原因是:(1)社会制度的腐败。
(2)经济技术的落后。
经济技术的落后是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但根本原因还是社会制度的腐败。
3.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的主要内容。
(1)民族主义包括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
一是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改变其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
二是变次殖民地的中国为独立的中国。
(2)民权主义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 (3)民生主义的内容为平均地权。
其内容是核定地价,按价征税,涨价归功,按价收买。
4.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①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②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③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5. 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第一,从实力对比来看,抗日战争是弱国对强国的战争。
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综合实力都很落后,是弱国。
而日本是世界上一等强国,军事、经济实力和政治组织力量都很强大。
第二,从战略对比来看,抗日战争是大国对小国的战争。
第三,从战争性质上看,抗战是中国抵御日本侵略的正义战争。
中国是正义的、进步的反侵略战争,是得道的;日本是非正义的、野蛮的、侵略战争,是失道的。
第四,从战争结果上看,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了近代以来的第一次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
中国人民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使中华民族避免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6.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及特点是什么?①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中国近代史试题(第1套)
《中国近代史》试题(第1套)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1、在近代中国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战争中是第一位为国捐躯的少数民族将领。
2、鸦片战争后,————————————的矛盾乃是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矛盾。
3、为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清政府除加重捐税,广开捐输外,还实行制度进行搜刮。
4、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最大获利者。
5、在《校邠庐抗议》中明确提出了“以纲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思想。
6、洋务派在北洋设立的第一个兵工厂是由崇厚建立的。
7、19世纪70至90年代,以形式举办的民用企业,基本上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工业。
8、1885年3月的镇南关大捷,导致了法国内阁的倒台。
9、是19世纪末年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开端。
10、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
11、风潮在1911年演变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线。
12、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包括三部分内容。
13、是辛亥革命的最后一战。
14、中国话剧是由留日学生曾孝谷、李淑同、欧阳予倩、陆镜若等人于年开创的。
15、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是提倡。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选多选少均不得分)1、下面哪些属于“清未新政”的内容?()A、改革官制B、整顿财政C、改革学制、奖励工商D、改革兵制2、下列事件哪些发生在同一年?()①清末新政②同盟会的成立③“成都血案”④《朴次茅斯条约》的签定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3、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中法签定的《天津条约》的内容有:()A、公使常驻北京B、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C、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D、废除公行制度4、19世纪后半期,中国教育发生了那些历史性变化?()A、新式学堂成为培养人才的主要形式B、废除科举C、科学与经学并重D、开辟多种途径培养科学技术人才5、近代中国各派军阀的共同点有()。
A、始终打着维护共和的旗号B、利用中央政权排斥异已C、以分散的封建自然经济为基础D、以帝国主义为靠山6、20世纪初中国出现“负芨留洋热潮”,下列关于其社会影响表述正确的内容是()。
中国近代史专题复习一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1.1鸦片战争一、选择题1.初二(3)班的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对一个历史课题进行研究,他们搜集了以下一些历史资料:①林则徐生平史迹②英国军队侵华暴行③割让香港岛示意图。
根据这些历史资料,他们研究的课题应该是关于()A.第二次鸦片战争B.虎门销烟C.鸦片战争D.甲午战争2.南京是近代中国历史的缩影。
下列史实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最早事件是()A.《南京条约》签订B.中华民国成立C.日军制造屠杀惨案D.蒋家王朝覆灭3.鸦片战争期间,曾有一个英国资本家预言:“中国人每人每年需要一个棉织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应不上了。
”但鸦片战争后,那些在中国推销棉织睡帽的人,没有想到“远在英格兰人知道有棉织物许多世纪以前,这三万万居民的祖先从来就不稀罕这种东西,”结果是形成了亏本生意。
材料提供的有效信息包括()①英国发动战争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②英国向中国倾销的商品主要有棉织品等③西方输入中国的商品由于不符合中国国情而导致滞销④英国通过鸦片战争没有打开中国市场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4.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名都及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9世纪40年代发生在南京的重大历史史实是()A.签订《南京条约》,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变化B.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太平军抗击洋枪队C.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南京国民政府成立D.渡江战役胜利,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5.与下图事件所反映的信息相符的是()A.中国的国门已经被迫打开B.中国已经完全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C.中国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完全瓜分D.中国的对外贸易取得重大进展6.“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
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
”文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A.鸦片战争B.甲午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7.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此项规定主要破坏了中国的()A.司法主权B.贸易主权C.关税主权D.领土主权8.每年的6月26日是世界禁毒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共识。
中国近代史复习资料全整理
中国近代史复习资料全整理,超实用!中国近代史一、【概念阐释】1、中国近代史:时间范围: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兴起到胜利的历史,共近110年总特点:屈辱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⒈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⒉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2、中国近代化:晚清时期,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社会转型时期。
一方面,西方列强逐步侵华,使中国社会不断地半殖民地化;另一方面,中华民族不屈求索,中国发展艰难地步入近代化(亦即现代化)。
具体表现:①政治上:一是列强发动侵华战争,中国陷入灾难深渊;二是中国奋起抗争求索,帝制受到致命冲击。
(法制化、民主化)②经济上:一是小农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卷入世界市场;二是近代工业蹒跚起步,民族资本艰难成长。
(工业化、市场化)③思想文化上:西学东渐,谋求民族独立自强成为近代思想主流。
(科学化、大众化)④社会生活上:西风东飘,工业文明的城市化发展成为中国趋势。
(城市化、多样化)二、【中国近代史模块知识体系(纵向)】⒈政治民主化: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1840—1919):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1919—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国共十年对峙、抗日战争、解放战争⒉经济工业化: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⒊思想科学化: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⒋生活西方化: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大众传媒的变迁三、【中国近代史通史知识体系(横向)】阶段划分:(一)总体划分分期界标:“五四”运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840年-1919年。
【旧民主主义革命(近代前期);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年-1949年9月(近代后期)】阶段划分依据:领导阶级不同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含义】旧民主主义革命是指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其中辛亥革命是比较完整意义上的一次旧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答题知识点(1)(1)
综述风云变换的八十年1.鸦片战争(1840年)——中国近代史的起点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3.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鸦片战争钱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其一,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其二: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4.近现代中国的主要矛盾: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
①中华民族与资本—帝国主义的矛盾;②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③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④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⑤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派系的矛盾;⑥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争夺的矛盾。
其中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主义的矛盾。
5.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机器关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 1858年签订《瑷珲条约》,割去黑龙江以北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1860年,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割去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领土;1864年强迫清政府签订《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去中国西北44万平方公里领土;1881年,通过《改订伊犁条约》和5个勘界议定书,割去中国西北7万多平方公里领土。
俄国共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2. 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
3. 《辛丑条约》是赔款最多的条约。
4. 资本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包括: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
5.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
6. 甲午中日战争后俄、德、法三国又以干涉还辽“有功”为由,要求租借中国港湾作为报酬。
7.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8. 在《海国图志》中,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
2024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复习题库(含答案)
2024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复习题库(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0题)1.对第一次国共合作起了促进的共产国际派遣人员是()。
A.马林B.越飞C.鲍罗廷D.李德2.在近代中国,规定中国向列强支付赔款最多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3.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A.封建社会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旧民主主义社会4.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
A.手工业B.农业经济C.工业D.小农经济5.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包括()。
A.封建地主土地全部制快速瓦解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遭到破坏C.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之中D.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6.“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属于()的主见。
A.维新派B.洋务派C.革命派D.立宪派7.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
A.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封建宗法等级制度C.君主立宪制D.宗族家长制8.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的失败是指()。
A.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B.被反动势力篡夺了革命果实C.没有建立真正的资产阶级共和国D.没有促进中国革命的向前发展9.()不是西方列强发动殖民扩张的目的。
A.传播资本主义文明B.实现更多的剥削,掠夺C.攫取巨额财宝D.获得经济上,政治上的附庸10.在民主革命时期,知识分子走向社会,及工农群众结合开始于()。
A.戊戌变法时期B.五四运动时期C.五卅运动时期D.一二·九运动时期11.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冲突是()。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冲突B.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冲突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冲突D.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冲突12.揭开全国性抗战序幕的是()A.一二八抗战B.长城抗战C.卢沟桥抗战D.八一三抗战13.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是(B)。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题(含答案)l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A)。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2.中国共产党强调,必须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其具体表现是(C)A.共产党必须保持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B.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C.必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D.冲破国民党的限制和束缚,努力发展人民武装和抗日根据地E.必须对国民党采取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3.辛亥革命的失败是指(A)A.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B.没有推翻清政府的统治C.没有打击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D.没有促进中国革命的向前发展4.中共在(A)上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A.二大B.三大C.四大D.一大5.(C)是世界上少有的历史文化没有间断、一直延续到今的国家。
A.古埃及B.巴比伦C.中国D.印度6.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制造了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的( C )A.中山舰事件B.整理党务案C.四一二政变D.七一五政变7.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C)。
A.报复“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B.促使清政府“借师助剿”,镇压太平天国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者权益D.打开进入云南和广西的侵略通道8.十九世纪中叶,被称为“海上霸王”的“日不落”帝国的殖民地国家是(D)。
A.美国B.德国C.日本D.英国9.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C)。
A.半殖民地社会B.半封建社会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不完全的殖民地社会。
10.太平天国政权对儒家思想的态度是(C)。
A.全盘否定B.全盘接受C.先全盘否定后来保留其封建纲常D.先全盘否定后全盘接受11.规定在中国通商口岸可以投资设厂的条约是(C)。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北京条约》12.中国共产党认为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A)。
A、农民问题B、工人问题C、民族资产阶级问题D、党的问题13.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由(D)首先发动的。
中国近代史章节习题一(无答案)
第一章进入近代后中华民族的磨难与抗争一、选择题(一)单选题1.中国近代史上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是()A严复B魏源C林则徐D龚自珍2.()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A 魏源B林则徐C 龚自珍D 严复3.下列中国近代的通商口岸中最早开放的是()A重庆B南京C上海D天津4.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A 小农经济B 劳役制庄园C 官庄D 农庄5.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A 高度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B 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C 共和制D 分封制6.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的著作是()A《天演论》B《俄彼得变政记》C《变法通议》D《仁》7.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望厦条约》C《天津条约》D《黄埔条约》8. 19世纪初,在世界上号称日不落帝国的是()A 美国C 德国D 英国9.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一种从属于()的畸形的社会形态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B欧美列强C世界殖民体系D封建秩序10.1640年的()标志着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A法国资产阶级革命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C美国资产阶级革命D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11.1839年6月林则徐在广东(),完全是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正义行动A领导虎门销烟B下令中断中英贸易C加强军备D武装百姓12.鸦片战争前英国殖民者之所以大量向中国走私鸦片,主要目的是()A牟取暴利扭转对华贸易逆差B用鸦片毒害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C取得在中国的贸易垄断权D逼迫清政府增设通商口岸13.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A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B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C中国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14.西方侵略者在中国建立的第一个租界是在()A广州B上海C南京D天津15.中国东北地区被迫开放的第一个通商口岸是()A大连B哈尔滨C奉天D牛庄16.1899年义和团运动在山东兴起后,在欧美列强的压力下,清政府派()前往山东镇压义和团A毓贤B袁世凯C徐桐17.清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在()签订前夕,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A《辛丑条约》B《马关条约》C《北京条约》D《天津条约》18.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在北京的()向各国侵略者提供了有关清军在大沽口的设防情况和详细的北京地图A俄国东正教传教士B法国天主教传教士C英国新教传教士D德国基督教传教士19.在近代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过程中,外国教会中的某些势力还利用宗教和西学的名义,为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制造舆论。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重点(完美版)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第一,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勒索大量战争赔款,直接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列强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
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清政府发号施令,通过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通过控制中国海关直接干预中国内政外交,他们还扶植收买代理人,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从而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通过协定关税,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被宰割的地位,同过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并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
列强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一些传教士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他们还宣扬“种族优劣论”,“黄祸论”,目的是为了帝国主义侵略有理论制造舆论。
所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第二,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组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虽然,列强在侵华的时候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把西方资本主义的及其技术带入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
但是,其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富强的近代化国家。
因此,总是千方百计的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
历史证明,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才有可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第一,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帝国主义列强一次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绝不仅仅是为了通商,而是为了掠夺和扩大殖民地,为了他们自身的殖民扩张利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站练兵:袁世凯在小站以德国军制为蓝本,制订了一套近代陆军的组织编制、军官任用和培养制度、训练和教育制度、招募制度、粮饷制度等为内容的建军方案,基本上摒弃了八旗、绿营和湘淮军的旧制,注重武器装备的近代化和标准化,强调实施新法训练的严格性,成为中国近代陆军的草创先河。
因其队伍训地在天津东南70里的一个铁路站,位于天津至大沽站中间。
故被称小站练兵。
圣库制度:太平天国实行的一种公有共享制度。
圣库即公库﹑国库﹐太平天国以一切财物为上帝所赐﹐初时又规定惟上帝得称圣﹐故称公库为圣库。
刘永福:刘永福(1837年—1917年),字渊亭,汉族客家人,广东钦州(今属广西)人,祖籍博白东平,清朝时的军事人物,原是反清的黑旗军将领,1883年率黑旗军参加中法战争,屡次大败法军。
甲午战争期间,奉命赴台抗日,但最终失败。
1895年5月25日台湾割让后,拥立巡抚唐景嵩为台湾民主国总统,自称大将军。
同年6月自立为大总统。
清朝民族英雄。
辛丑条约:《辛丑条约》,亦称《辛丑各国和约》、《北京议定书》,是中国清朝政府与英国、美国、日本、俄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匈、比利时、西班牙和荷兰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签定的一个和平协定。
被认为是中国自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署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之一,是一丧权辱国的条约。
条约签定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二十五日,辛丑年,故名辛丑条约。
洋历9月7日,因此有“九七国耻”一说。
清政府赔款各国(共11国)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982,238,150两 (九亿八千二百二十三万八千一百五十两),以海关税、常关税和盐税作担保。
兴中会:兴中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由孙中山领导。
1894年11月24日成立于美国檀香山。
宗旨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刘祥、何宽为首任正副主席,然不久,刘祥便退出兴中会。
1895年2月21日,与杨衢云的香港辅仁文社合并,并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会。
10月10日总会决定在广州举行起义,同时选举杨衢云为会长及合众政府大总统。
1895年发动广州起义失败,陆皓东被清廷杀害。
1900年1月,杨衢云辞去兴中会会长职务。
到1905年与华兴会、光复会合并为同盟会之前已经多次发动起义,均以失败告终。
国民党:①民国初年的资产阶级政党。
1912 年 8 月以中国同盟会为基础,合并统一共和党、国民共进会、共和实进会、国民公党等小党派而成,成员复杂。
奉孙中山为理事长,党务由宋教仁主持。
提出“保持政治统一,发展地方自治,励行种族同化,采用民生政策,维持国际和平”等政纲。
修改了同盟会的革命政纲,表现了资产阶级的妥协性。
1913年8月“二次革命”失败,被袁世凯强行解散。
1914年7月孙中山在日本召集一部分国民党员组成*中华革命党,1919 年 10 月又改组为*中国国民党。
②民国初年的政党。
1912 年 2 月由潘昌煦等人于上海组成。
5 月与统一党等五团体合并为共和党。
中华革命党:民国初年的资产阶级政党。
“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于1914年7月在日本召集一部分国民党员组成,重举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旗帜,“以实行民权、民生两主义为宗旨”;“以扫除专制政治,建设完全民国为自的”。
准备继续进行反对袁世凯的武装斗争。
因脱离民众,采用单纯军事冒险方式,在广东、山东、湖南组织武装起义,均受挫折。
1916年袁世凯死后迁至上海。
1917年领导护法运动。
1919年10月改组为中国国民党。
穿鼻草约:亦作《川鼻草约》。
鸦片战争时清政府钦差大臣琦善私自与英国代表义律订立的议和草约。
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1月25日琦善与义律在穿鼻会谈时议定。
主要内容:(1)中国割让香港,赔款六百万银元,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2)英国撤出沙角、大角炮台,归还定海。
琦善蒙哄清政府,诡称赔款为商欠,割香港是允许英人在外洋一小岛寄寓。
(3)承认中英两国的地位平等。
经广东巡抚怡良揭发,并以义律在香港发出的布告为证。
清政府将琦善逮问,不承认此约。
广州和约: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将领奕山与英国代表义律在广州订立的停战条约。
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5月英军炮击广州,奕山派广州知府余保纯向英军求和,27日议定缴广州“赎城费”六百万元,赔偿英国商馆损失三十万元,清军退出广州城外六十英里以外等条款。
英国勒索巨款后,又提出割香港、订正约。
因未达到要求,旋即撕毁和约,扩大侵略战争。
大同书:书名。
近人* 康有为著。
写成于 1901 年(光绪二十七年)至1902年,1913年在《不忍》杂志发表两卷,全书十卷,1935年刊行。
康有为利用今文经的公羊学说和《礼记·礼运》大同思想,佛教的慈悲平等说,糅合西方资产阶级的历史进化论观点,对人类历史的进程提出一个公式:从“据乱世”进入“升平世”,将来实现“太平世”即“大同世”。
但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到达大同的路。
新学伪经考:书名。
即《伪经考》。
近人*康有为著。
十四卷。
初刊于1891年(光绪十七年)。
他发展了廖平《今古学考》的论点,认为古文经学是帮助西汉未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的,当称“新学”;古文经传出自刘歆伪造,故称“伪经”。
用以反对“恪守祖训”的封建顽固派,为变法制造舆论,在当时有一定影响。
但把古文经传一概斥为伪造,认为“刘歆之伪不黜,孔子之道不著”等,是错误的;书中考辨古书,虽有创见,但多武断。
李提摩太: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英国浸礼会传教士。
英国浸礼会尽管成立于1792年,但是直到1859年才到中国来传教。
这一组织主要在山东、山西、陕西三个传教区开展工作。
李提摩太在1870年来到中国,最初他在山东、东北一带传教。
1876年,山东发生了大规模的旱灾,于是李提摩太就到处为灾民募集救灾物款,并邀请了几位助手帮助他。
1878年,山西也发生了灾荒。
李提摩太就又到山西救灾,并在太原开始传教,为在山西传教打下了基础。
东南互保:东南互保指中国清朝末年八国联军之役期间,中国南方各省违背中央政府的命令,拒不同外国开战的事件。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以光绪的名义向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奥十一国同时宣战后,刘坤一、张之洞、李鸿章和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山东巡抚袁世凯,即和各参战国达成协议,称东南互保。
“东南互保”的主要内容即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东南各地方政府不奉行宣战诏令,列强也不得在东南地区启衅。
东南督抚们的举措,也得到两广总督李鸿章、山东巡抚袁世凯等人的支持。
洪江会:广布在湘赣一带的洪江会原系洪门圈子里一个后起的较小支派。
洪门起于明末清初,为明朝遗老所参与的一个秘密结社,在太平天国时起过重大作用的天地会、哥老会、三点会、三合会等等均系洪门内著名的组织或支派。
在清代的各种秘密结社中,洪门是较为进步而又是最有势力的团体。
它一直标榜“反清复明”,但为了避免镇压,这一政治目的是埋藏得很严密的,只在必要时,拿出来一用(如洪江会造反时),平时却显得是一个神话和迷信交织而成的江湖义气团体,这样经过二百多年的演变,这团体的政治性被冲淡了,而且逐渐包容了不少为非作歹的分子,常做些包庇营私的勾当。
人们统称之为“洪帮”,官厅称之为“帮匪”或“会匪”。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 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
从十八世纪末期起英国就对中国实行侵略政策,大量输入鸦片,1838 年(道光十八年)达四万余箱,毒化中国,为害甚烈。
引起中国白银外流,银价飞涨,财政困难。
1838年底清道光帝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
次年春林则徐到广州,严厉禁烟,并多次打退英军的挑衅。
1840年英国在美法两国支持下发动侵华战争,因广州防守严密,英军转攻厦门,披闽浙总督邓廷桢率军击退,遂乘浙江防务空虚,攻占定海;又北犯大沽,要挟清政府谈判。
道光帝派琦善到广州议和,将林则徐、邓廷桢革职。
1841年1月琦善擅自与英方议订*《穿鼻草约》,允割香港和赔款。
道光帝不予批准,派宗室奕山率军赴广州对英作战。
2月,英军乘琦善撤除战备,攻陷虎门。
4月奕山到广州。
5月英军占领泥城、四方炮台,炮击广州。
奕山求和,订立*《广州和约》,允缴赎城费六百万元。
广州城郊三元里等地民众数万奋起抗英,歼敌数百,迫使英军退回军舰。
8月英国扩大侵略战争,攻陷厦门,10月攻陷定海、宁波。
道光帝派宗室奕经援浙。
1842年3月奕经反攻宁波失败,又派耆英、伊里布向英军求和。
英军为达到侵略目的,决定向长江下游进攻,6 月陷吴淞,7月陷镇江。
道光帝命耆英、伊里布在南京议和,8月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从此,中国一步一步地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的原因:1. 清廷闭关政策,清朝资,自,土,政,军,财,阶,天朝上国闭目塞. 2.两国贸易逆差,英国是当时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拥有发达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军事力量,具有打开中国大门的物质条件,中外贸易英国局首位,但由于其工业品在中国销路不广,使他处于贸易逆差困境,他迫切要求打开中国大门,因而成为侵华的祸首.3.外交挫败(英使乔治·马戛尔尼和阿美士德来华)4.鸦片输入中国以及虎门销烟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硝烟引起英国不满根本原因:英国企图打开中国市场,倾销产品,掠夺原料,把中国沦为其殖民地。
过程第一阶段:从英军封锁珠江口到《穿鼻草约》的签订(1840)第二阶段:从清政府对英宣战到《广州和约》的签订。
第三阶段:英军的扩大侵略和《南京条约》的签订。
(1842,战争结束)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861年洋务派思想家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一书中首先提出“中体西用”思想,他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此后,李鸿章、郭嵩焘、薛福成、王韬、沈毓桂等一批留心时务的人都曾对此有所探讨。
较早一字不差地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人是沈寿康,1896年4月他发表了《匡时策》,其中有:“中西学问本自互有得失,为华人计,宜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后来张之洞在其《劝学篇》中的《议学》篇中写道:“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
”全书四万言,对中体西用进行了详尽的解释和发挥。
从当时的时代来看,中体西用是当时可行的学习西方的方法。
因为封建统治占统治地位,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还仅仅是开始。
所以要在充斥封建主义旧文化的天地里容纳若干新文化,如果没有中体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在中国是落不了户的。
洋务派为了能在中国顺利办洋务,打出“中体西用”旗帜,宣称他们引进西学并非要改变中国文化中基本的东西,而是洋为中用,强调中学为体,这样就堵住了顽固派以夷变夏的攻击,使西学得以在中国落户。
当时中国士大夫昧于章句之学,极力反对采西学之际,洋务论者甘冒离经叛道之大不韪,跨出了兴西学的第一步,兴办同文馆和各种洋务学堂,较大规模地派遣学生出国和翻译西学书籍,充分表现出“西学为用”的革新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