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声训练的目标与要求可分成以下4个阶梯
科学发声练习步骤是什么

科学发声练习步骤是什么下面是科学发声练习的步骤:1.姿势调整:首先,保持正确的姿势非常重要。
坐或站直,肩膀放松,头部微微抬起,颈部和背部保持自然的直线。
正确的姿势可以帮助你使用肺部的全部容量,使声音更加有力和稳定。
2.呼吸练习:深呼吸是发声的基础。
练习通过鼻子深吸气,使腹部膨胀,然后通过嘴巴缓慢呼出气,同时收缩腹部。
这样的练习可以让你充分利用肺部容量,并增加发声的效果和稳定性。
3.声音放松:练习放松声音是发声的关键。
通过舌头和嘴唇的放松来缓解紧张感。
练习舌头在口腔内部的自由运动,帮助你的发音更加清晰和准确。
4.声音共鸣:声音共鸣是提高声音品质和穿透力的重要一环。
通过合理的嘴形和口腔姿势,让声音集中在口腔内部共鸣,从而产生更加丰满和饱满的声音。
这可以通过练习发出“嗯”“哼”等音来实现。
5.声带锻炼:声带是声音产生的关键部位,通过适当的声带练习可以提高声音的稳定性和富有感染力。
例如,练习发出高低不同音调的音,轻轻按住喉结扩张喉部肌肉,用肌肉的力量产生声音。
6.音调控制:通过练习改变音调的高低和音量的大小,可以提高声音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练习发出不同音高的音符,逐渐提高音高的难度,并注意音调的平稳和连贯。
7.节奏感训练:练习声音的节奏感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控制声音的节奏和韵律。
可以通过和音乐一起练习,或者使用节拍器等工具,练习按照一定的节奏发声。
8.口语演练: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口语对话练习发声,并注意语速和语调的控制。
在练习中注重语音的准确和语调的自然,让自己的声音更加舒适和自信。
9.录音和听回:将自己的练习录音,并仔细听回,注意声音质量、清晰度和表现力。
通过听回自己的发音以及与优秀者的对比,找出改进的空间,并不断调整和改进自己的发声方式。
10.自信表达:最后,发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沟通和表达自己。
在正式场合,要保持自信和放松,将练习的成果应用到实际中去。
综上所述,科学发声练习的步骤包括姿势调整、呼吸练习、声音放松、声音共鸣、声带锻炼、音调控制、节奏感训练、口语演练、录音和听回以及自信表达。
歌唱发声练习的各个阶段

歌唱发声练习的各个阶段歌唱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艺术表现方式,而发声是歌唱的基础。
为了让自己拥有美好的歌唱声音,需要从发声开始练习。
发声练习需要分阶段进行,以逐步提高发声的质量和效果。
本文将介绍歌唱发声练习的各个阶段,并提供相应的练习方法。
第一阶段:呼吸练习呼吸是发声的基础,只有正确的呼吸技巧才能保证声音的充足和稳定。
因此,呼吸练习是发声练习的第一阶段。
•深呼吸练习深呼吸练习是为了扩大肺部容量,让气息更加顺畅。
方法是:坐姿或站姿,吸气时尽量让空气充满肺部,感觉到胸膛、肋骨和腰部都有鼓起来的感觉。
然后缓慢呼出,尽可能放松身体,使身体感受到肺部松弛的状态。
•腹式呼吸练习腹式呼吸是正确发声的关键,通过练习腹式呼吸可以使我们学会如何利用腹部肌肉来调整气息控制。
方法是:坐姿或仰卧姿态,双手放在肚脐处,呼吸时尽量感觉到腹部向外膨胀,呼出时则感觉到腹部往内收缩。
练习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肩膀放松,避免过度喘气导致过度紧绷。
第二阶段:声音练习在掌握了正确的呼吸技巧后,就可以进入声音练习了。
声音练习主要包括咏唱、练习发音和解决发声问题。
在这个阶段,需要尽可能多的练习,提高说话的表达能力和语音表现能力。
•咏唱练习咏唱练习是灵魂与技巧之间的联系,音乐是艺术家可以表达自己感受,让听众感受到情感与美的方式。
方法是:找一首易于掌握的歌曲,按照已经具备的咏唱技巧进行练习,并反复纠正。
•练习发音清晰的发音是歌唱的基础,未到精通发音千万不可让其成为‘歌曲的死结’。
方法是:选择有发音问题的音或音节进行练习,慢慢地调整和磨练口频和发音技巧,习惯与口腔和咽喉配合。
•解决发声问题有些人在发声时难免会出现问题,如嗓音失调、气息脆弱等。
针对不同难点,也需要有相对应的解决方案。
方法是:找专业的老师针对性的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或自己结合自身的情况进行调整。
第三阶段:高级技巧练习当你已经基本掌握了发声技巧和咏唱技巧后,可以进一步尝试一些高级的技巧练习,例如:•发声的音乐技巧通过对不同音乐风格的歌曲进行分析到掌握发声和咏唱的奥秘,达到熟练掌握不同音乐的变化规律和调整发声和咏唱技巧的实现方法。
播音主持科学发声训练

他同站姿
• “弯腰练习法” “数枣练习法” “狗喘气练习法”
调动咽腔共鸣
共鸣练习
咽腔是主要的共鸣腔。它形状多变,伸缩自如,声带发音 首先获得它的共鸣。它以口腔后部为过渡,上接鼻腔,头 腔,下联胸膛,是发声管道的核心。调动起咽腔共鸣,能 得到流畅、柔美的音色。发声时,尽力把咽腔打开,意识 中想象在咽腔中舌后有一团气,这团气如固体一般向下推, 从而逐渐朝下打开咽腔直到食管上端。这样,来自声带的 声流,就在咽腔空间形成共鸣。
科学发声训练
陈静
热身喽~口部 操!
• 1、撮唇:10次,30秒
• 2、撅唇:10次(左、右为一次),30秒。(嘴唇合闭, 向左撅唇;然后向右撅唇)
• 3、转唇:8*8拍,30秒。(嘴唇合闭,顺时针转唇;然后 逆时针转唇)
• 4、双唇打响:30次,30秒。(嘴唇合闭,用气迅速冲开 双唇,发出声音)
• 5、顶腮:30次,1分钟。(用舌尖向左顶住左腮,然后换 右边)
共鸣练习
4. 调动鼻腔共鸣
鼻腔是咽腔向上至鼻孔这一段空腔。调动起鼻腔共鸣 能得到端庄、悠扬的音色。体会打哈欠的感觉,鼻翼 张开,利用咽腔调节冲向口、鼻二腔的气息比例,使 鼻腔振动。学牛叫或用哼鸣音哼歌,能有效地掌握鼻 腔共鸣。
01
调动头腔共鸣
共鸣练习
02
头腔主要指筛窦和额 窦。调动起头腔共鸣, 能得到明亮、华丽的 音色。发音时,增强 气息向上的力量,气 息从鼻中膈引向两侧 通至筛窦,使之振动 并向上扩展进入额窦, 就会感觉到眉心间振
一是要形成一个通透开阔的气柱 或声柱;
共鸣练习
调动胸腔共鸣
科学练声的方法和原则

科学练声的方法和原则科学练声的方法和原则一览科学练声的方法和原则都有哪些?个人要怎么做到科学有效的练声呢?一起看看吧!下面就让我给大家带来科学练声的方法和原则,盼望大家喜爱!科学练声的方法一、发声者是否获得了稳定的心理状态,具有较强的精神掌握力量.二、发声者是否建立了较坚实的发声基础,具备了对发声器官主动支配力量.三、声音的表现力是否以到丰富和提高,达到与表情统一的境界.四、练声前存在的问题是否得到订正.训练的原则包括一、练声要在详细肯定的理论学问的基础上进行,也就是说要用理论去指导实践.二、要结合练声者的详细发声条件三、要结合有声语言艺术和一般话语音特点的规律,要强调以字带声,不能音声背字.四、训练的幅度要大于使用的幅度,五、训练中要做到状态乐观,量力而行,循序渐进.除此,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基本功训练与实践应用紧密的联系起来.要通过练功和播音、朗诵、演讲实践两方面来提高嗓音质量和发声力量,不行以失之偏颇.首先是练声的时间和地点问题,时间和地点在肯定的程度上影响练声的效果.因此,有必要在这里做一个简要的说明.一般都认为早晨练声比较好,实际上练声时间的选择和练声效果之间没有必定的联系.什么时间练可以因人而异,只要能把它作为正常作息支配的一部分,每天去练,不间断就可以了.假如在睡眠过后练声需要留意到:要经过一些轻缓的运动,先把身体活动开,特殊要使大脑由抑止转入兴奋状态.关于练声时间的长短,应当依据嗓子的承受力量和练声的效果来定.对于初学者来说,时间尽宜短,比如说每次十五到二非常钟就可以了;次数呢,宜多,每天练上三到四次为好,渐渐地随着嗓子承受力量的提高,可以逐步加强时间和削减次数.另外每次练声不必强求时间划一,也就是说不用我每次都练四非常钟或者三非常钟.这里跟什么有关系呢,和感觉有关系,感觉比较好的时候,效果明显的时候时间可以适当的延长.相反呢,感觉不好,一时不见效果的时候,就可以停下来另辟时间再练.这样做是有肯定道理的.这样做有助于稳定练声时的心态,对提高练声效果是有乐观意义的.关于练声的地点,应当选择在噪音比较小混响短,也就是没有明显回音的地方,比如田野,河边,播音室等等,在这些地方练声都是可以的.由于发声环境影响听觉反馈,所以最好不要频繁地更换练声地点.天气不好气温比较低的时候,应当选择在适当的室内场地练声.练声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常规练习和特别练习两个部分.所谓常规练习就是每天都要进行的,针对发声各方面掌握力量的进展所编排的练习.所谓特别练习呢,是针对发声当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所进行的练习.谈谈练声的详细内容.把它分成四节来讲.第一节熬炼膈肌、腹肌和咽壁;其次节磨练口齿;第三节改善音色;第四节扩展音域和调整响度.先讲第一节熬炼膈肌、腹肌和咽壁.熬炼膈肌、腹肌和咽壁的目的是使它们有力而敏捷,在发声当中供应稳定充分的动力,保证声道的畅通.详细熬炼要领和方法是这样的,首先是膈肌咽壁的熬炼,可以通过发HEI音合并进行,也就是说膈肌和咽壁的熬炼在这里是合并进行的.详细的做法是:第一步,深吸气以后,用这一口气发出两三个扎实的HEI音,不断重复坚持数日.做一次,深吸一口气,发出两三个扎实的HEI音,“HEI HEI HEI”“HEI HEI HEI”“HEI HEI HEI”这是第一步.在做好第一步的基础上要增加弹发次数,进入其次步,始终到一口气能够弹发七八次.这里需要留意,在弹发的过程当中,这个,气的力度应当匀称,声音要保持肯定的音高和音量,音色也要始终全都.做一下,“HEI HEI HEI HEI HEI HEI HEI”“HEI HEI HEI HEI HEI HEI HEI”,这样来做.第三步,其次步练习坚持数日以后就可以获得自动进气的感觉,这以后呢,要由慢到快,稳健轻松的连续弹发HEI音,最终达到要慢就慢要快就快的程度.我来做一下“HEI HEI HEI HEI HEI HEI ……”正确练声方法播音班的孩子们早上迎来六七点钟的太阳早练声,可是你们的练声方法有效吗打开口腔(松下巴) 30次2.狗喘气1分钟改良版“嘿、哈” 30秒弹发音“贺、夜、哈、或” 30秒(其次个是练习弹发音,是训练膈肌)3.唇操①撮唇10次20秒①合口左右撅唇10次(左右为一次) 30秒①转唇30秒八个八拍①双唇打响30次30秒ba-ba-ba-ba 60次1分钟4.舌操①顶腮30次30秒①刮舌20次20秒①转舌八个八拍1分钟①弹舌30秒da-da-da-da 60次1分钟5.数数:123 321 1234567 765 567 7654321(主要看你一口气能数多少遍)6.数枣:出东门,过大桥,大桥底下一树枣,拿着竿子去打枣,青的多,红的少:一个枣、两个枣、三个枣、四个枣、五个枣、.....(看你一口气能数多少)7.自由练习.增加:(练习气息)吸满气,匀称吐出,发“丝” 23次吸满气,匀称吐出,发“衣” 23次调嗓子发螺旋“啊” 用气息带动练音律56次正确练声方法技巧播音主持发声练习肯定要讲究科学性,尤其是对于没有任何基础的播音主持初学者,肯定要按挨次练习,在没有任何基础的.状况下,按科学挨次进行发声练习,能够快速提升声音的表现力,因此,播音主持专业的同学科学练声时肯定要经过以下阶段步骤。
科学发声训练教程

科学发声训练教程在现代社会中,语言交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需要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然而,很多人在发声时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声音嘶哑、发音不准确等。
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我们的交流效果,还可能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影响。
因此,科学发声训练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科学发声训练的方法和技巧。
一、正确的呼吸方式正确的呼吸方式是发声的基础。
我们需要通过鼻子吸气,让气体进入肺部,然后通过肺部的肌肉收缩,将气体排出体外。
在发声时,我们需要将气体从肺部推出,通过声带的振动产生声音。
因此,正确的呼吸方式对于发声非常重要。
正确的呼吸方式应该是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是指在吸气时,膈肌下降,腹部向前凸出,使得肺部能够充分扩张,吸入更多的氧气。
在发声时,我们需要将腹部肌肉收缩,将气体从肺部推出,产生声音。
因此,腹式呼吸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呼吸,产生更加清晰、响亮的声音。
二、正确的发音方式正确的发音方式是发声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发音规则,我们需要根据自己所要学习的语言,掌握正确的发音方式。
在英语中,有一些常见的发音问题,比如“th”音、长短音节的区分等。
我们可以通过练习口型、舌位等方法来改善发音。
比如,对于“th”音,我们可以将舌头放在上齿龈后面,轻轻咬住舌尖,然后吐气,发出清晰的“th”音。
在汉语中,也有一些常见的发音问题,比如“sh”、“ch”、“zh”等音的区分。
我们可以通过练习口型、舌位等方法来改善发音。
比如,对于“sh”音,我们可以将舌头放在上齿龈后面,舌尖轻轻抵住下齿龈,然后吐气,发出清晰的“sh”音。
三、正确的发声姿势正确的发声姿势也是发声的重要方面。
我们需要保持良好的姿势,才能够产生更加清晰、响亮的声音。
我们需要保持挺胸抬头的姿势。
这样可以使得气体更加顺畅地进入肺部,产生更加清晰、响亮的声音。
我们需要保持松弛的肌肉。
紧张的肌肉会影响呼吸和声音的产生,因此我们需要保持松弛的状态,让声音更加自然、流畅。
唱歌发声练习四个阶段

唱歌发声练习四个阶段想唱得一首好歌,从发声开始练习。
第一阶段:未曾拍手先练气。
每分钟体温16—19次,每次体温过程约3、4秒钟,而献唱时,有时一口气必须缩短十几秒,甚至更长,而且吸气时间长,呼出来时间短,必须掌控将气维持在肺部慢慢hinet的诀窍,所以必须先搞:1“深吸慢呼气息控制延长练习”。
要领是:先学会“蓄气”,先压一下气,把废气排出,然后用鼻和舌尖间隙像“闻花”一样,自然松畅地轻轻吸,吸的要饱,然后气沉丹田,慢慢地放松胸肋,使气像细水长流般慢慢呼出,呼得均匀,控制时间越长越好,反复练习4—6次。
2“浅吸慢怒数字练”我们把第一步骤称作“喷加发送’,“喷加”的气息向里向,“发送”的气息向外向上,在“发送”同时搞气息缩短练。
我们所推荐三种百无禁忌:a.数数练:“喷加”同前。
在“发送”同时轻声快速地数数字“12345678910”,——口气反反复复数,数至这口气气尽年才,看看你能够反反复复数多少次。
b.“数枣”练:“喷加”同前。
在“发送”同时轻声:“出来东门过大桥,大桥底下一树枣,拿竹竿去打枣,青的多红的少吸足气一个枣两个枣三个枣四个枣五个……这口气气尽为止,看你能数多少个枣。
反复4—6次。
c.“数葫芦”练习:“吸提”同前。
在“发送”同时轻声读:“金葫芦,银葫芦,一口气数没法24个葫芦黑唇气一个葫芦二个葫芦三个葫芦……”,这口气气尽年才,反反复复4—6次。
数数字、“数枣”、“数葫芦”掌控气息,并使其越练习掌控越,千万不要走气。
已经开始腹部可以发生酸痛,练习过一段时间,则可以自觉小存有进步。
3“深吸慢呼长音练习”经过气息练习,声音开始逐步加入。
这一练习仍是练气为主,发声为辅,在推送同时择一中低音区,轻轻地男生发“啊”音“大嗓”发“啊”是外送与练气相顺,女生发“咿”音“小嗓”咿”是外送。
一口气托住,声音出口呈圆柱型波浪式推进,能拉多长拉多长,反复练习。
4“托气断音练”这就是声、气不分练。
双手插腰或护腹,由丹田托起一口气至额痰处冲向同时表达意见,声音以中低音居多,存有弹性,腹部及横膈膜利用伸缩式力同时弹头出来,我们了解三种练:a.一口气托起,嘴里收到快速的“噼里拍啦,噼里拍啦”反反复复至这口气将尽时收到“嘭一啪”的断音。
让你的声音好听起来-口才训练第一课

让你的声音好听起来-口才训练第一课训练目标:让声音变得好听,包括以下四个子目标,一是音质清亮;二是普通话标准;三是表达干净;四是语速得当。
训练项目:(一)发音训练(包括呼吸训练、发声训练、吐字训练三项)。
项目性质:可选项目(对自己声音不够满意的人可选择此项目)。
训练时间安排:10~15天,每天10~30分钟。
1、训练项目:呼吸训练训练方法:(1)尽量放慢呼吸频率,进行深呼吸,吸气要饱满,要想象自己是把气吸到胸中再往下压,一起压到丹田位置,这就是所谓的气沉丹田。
当然,气是不可能被吸到丹田的,之所以会感觉到气被受到了丹田,是因为人们吸气是靠腹肌运动使横膈膜下移,带动胸腔扩张的,肺部扩大,气就被吸进来了,其过程如图2-1所示。
整个呼吸过程要慢,其中呼气要尽量缓慢,整个过程要均匀不要忽快忽慢,时间越长越好,可以掐下表,算算自己每分钟的呼吸频率,在练习时需要把呼吸次数控制在4~6次/分钟。
(2)在出气的时候数数字。
上一步训练是单纯的呼吸,现在增加点儿内容,在吸气的时候不说话,在吐气的时候数数字,声音不用大,在口中快速地数“1、2、3、4、5、6、7、8、9、10”,反复循环,数到数不下去为止,看自己能够数几次。
当然,也可以不数数,改成练童谣,同样是在吐气的时候轻声地念:“飞来一群大白鹅,扑通扑通跳下河,一只鹅两只鹅三只鹅…”也是一直数到数不动为止,看看自己能够数到几只鹅。
或者数青蛙“一只青蛙呱,两只青蛙呱呱,三只青蛙呱呱呱,四只青蛙呱呱呱呱…看看能够数到几个数数字、数鹅和数青蛙这几种训练方式都是为了练习控制气息, 呱在练习的时候,会觉得腹部酸痛,但多练习时症状会减轻,然后自己的说话会大有进步。
训练时间安排:此项训练要想有效,至少要练习10天,建议练习两周左右,每天练习10-30分钟。
2、训练项目:发声训练(1)像戏曲演员那样吊嗓子,男的发“啊”的音,女的发“咿”的音,不是连续的发声,而是一下一下的,从低音渐渐向高音迈进。
声乐不同阶段的训练方法

声乐不同阶段的训练方法声乐不同阶段的训练方法声乐演唱时,呼吸会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练习呼吸也是尤为重要,总结了练习的方法,希望大家看完之后在声乐方面能够有所提高。
以下仅供参考!第一阶段:“哼唱”哼唱练习很容易获得假声和混声,对声区的统一有很大的帮助。
用闭口哼唱和开口哼唱交替练习,使声音逐渐变竖、变圆、变集中,使集中的声音往头腔里输送,以求获得进一步的头腔共鸣。
练习要求:首先尽量把声音位置挂在鼻咽处,用一种擤鼻涕的感觉来带着哼,尽量找到“晕呼呼”的感受。
其次,笑肌要提起,自然的面带微笑。
喉咙要自然放松、打开,喉结放在最低的位置上。
再次,要在横膈膜有力的支持上哼唱,全身要通畅,尤其是肩、胸部位要放松,向下叹着唱。
最后,在正确的哼鸣下,再带入其他母音,要求在带入其他母音时,一定要注意其面罩共鸣的位置,呼吸支点等均要与哼鸣相同,包括声音走动的方向、路线、感觉要一致。
交替使用张口和闭口的发声练习,可以帮助把声音的集中点保持在头腔的最高部位。
如果歌唱者在哼唱一个长音时,肌肉是放松的,能把下巴慢慢地放松下来,直到口慢慢地张开,而对哼唱时形成的声音共鸣不会有任何的干扰,这也可以作为对正确哼唱和正确共鸣的一种测验。
对以上几个方面进行逐项检查,反复练习,一直到开口音正确了,然后才能将哼鸣抽掉。
由于哼唱用力较小,声音较轻,声音一直回旋在鼻腔和鼻咽之间,因此便于体会鼻腔和鼻咽腔的共鸣。
在做哼唱练习时,喉头一定要放松,上胸要放松,气息要自然深沉而有控制。
一旦有了鼻以上的共鸣感,就要将这种感觉慢慢地过渡到a、e、i、o、u几个元音上去。
要记住哼声唱是大声唱的基础,只有掌握好哼鸣的位置和哼鸣的色彩,才能使声音往鼻咽以上的眉心处集中而获得高位置的头腔共鸣。
要反复体会,反复练习,才能体会和找到真假声结合的自然歌唱状态。
哼声唱不论高低、强弱都要带有靠前富有穿透力的自然头声,为使高、中、低三个声区的声音衔接自然、统一创造良好的条件。
有声演播之【科普】发声训练

一、活动身体:练声前,轻微活动身体,打气泡音10分钟。
二、无声练习:1、唇的练习:“喷”:双唇紧闭,发“P”音。
上唇中部1/3段用力;“咧”:先把双唇闭紧,噘起,然后将嘴角用力,向两边伸展,咧;“转”:先把双唇闭紧,噘起,然后左转360度,再右转360度,交替进行;“撇”:先把双唇闭紧,噘起,然后向左歪,再向右歪,交替进行。
2、舌的练习:“刮”:舌尖抵下齿背,舌面隆起,向外挺舌。
舌体用力,用上门齿从舌尖刮到舌面;“捣”:在舌中线,竖着枣核前翻、后翻,练习舌部力量;“顶”:闭唇,用舌尖顶左、右内颊,交替进行;“转”:闭唇,把舌尖伸到齿前唇后(前挺之间),向顺时针方向绕360度,再向逆时针方向转360度,交替进行;“伸”:舌伸出口外,向下伸30—40次,让与舌有关的肌肉放松。
练习到累时,再发声能解决舌根紧张的问题;“立”:先把舌自然平放再下齿槽中,然后向左、向右翻立,交替进行;“咬”:先咧嘴,舌体后缩,咀嚼肌咬合的练习30—40次。
三、有声练习:1、气息练习:·发“啊”、“吁”,不必太大声,感觉气息通畅。
然后延长这种音。
发“啊”、“吁”音,体会气息下沉的感觉。
由弱到强,由小到大;·发1、2、3、4每秒2个数字;1、2、3、4(偷气)5、6、7、8(偷气)9、10…用很细的气数,有节奏有变化(高低强弱)跟播音时用气比较接近;·闻花香控制气息;·弹发hèi音和i-a音;·发单元音a、o、e、i、u、ü,延长的a音;·扩展音域练习:单音上绕下绕“a”和“i”。
单音环行上绕,环行下绕。
要接近或达到两个八度。
2、吐字练习:·两字词声调练习,练习阴阳上去16钟;·绕口令练习。
四、综合练习:1、做古诗词朗读练习:(从练习到播音的中间桥梁),一首即可。
2、进入综合练习,即播稿练习,练习节目预告或者短稿,做样板练习。
五、整理运动:发气泡音。
科学发声方法

共鸣
共鸣是指发声器官之间的共振
好的声音,声带上的力量只有1/5,而4/5的力量在共鸣腔上。
科学调节共鸣器官可以丰富或改变声音色彩,同时起到保护声带 的作用。
共鸣器官的构成:
(一)头腔共鸣 (二)鼻腔共鸣 (三)口腔共鸣 (四)喉腔共鸣 (五)胸腔共鸣
1、调动头腔共鸣
在口腔共鸣的基础上,把由声带所发出的声波在 硬腭上的集中反射点略向后移,下颚放下来,软 腭和小舌头尽量上提,与打哈欠或打喷嚏前的预 备动作相似。
1、发声系统 2、动力系统 3、共鸣系统
震动发声
二、发声系统
声带系统
呼吸训练:气息是发声的动力。
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式呼吸
动力四要素
沉肩:保持气息稳定不上浮 扩胸:保持气息通道通畅 开肋:保证气息存量 收腹:保证气息推送
呼吸训练
1)两肩放松,自然下垂; 2)闻花香,吸气要深,吸到肺底; 3)吸气后不要立即放松,稍停片刻, 4)齿缝呼气(按摩声带、发气泡音) 5)嘴唇打“嘟”
胸腔共鸣训练
• 百炼成钢 (bai lian cheng gang) • 光芒万丈 (guang mang wan zhang) • 北国风光 (bei guo feng guang)
五、科学的发声方法
一条主线:以气息的流动为主线 两个支点:气息动力支点(丹田)
腔体共鸣支点 三个腔体:头腔共鸣、口腔(鼻腔)共鸣、胸
自如:我们在演唱时,声音状态自如,才会表达亲切, 千万不能做作、费力、僵硬。否则会造成声音色彩的单 一、机械。
辛苦一阵子,受用一辈子!
谢谢观看! 2020
气息的控制要领
气沉丹田。吸气时,口鼻同时进气,以口为主。 要有一种气息吸入丹田的意念,使气息吸得深。
声乐发声训练音阶及伴奏

声乐发声训练音阶及伴奏
摘要:
1.声乐发声训练的重要性
2.声乐发声训练的基本方法
3.声乐发声训练的音阶及伴奏
4.声乐发声训练的建议
正文:
声乐发声训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它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情感,还能让我们在社交场合中更加自信。
然而,对于如何进行声乐发声训练,许多人却知之甚少。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声乐发声训练的基本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掌握正确的发声姿势。
正确的发声姿势应该是身体直立,两眼平视,两肩下垂,面部放松(特别指面部及口唇要放松),两脚前后分开半步。
这种站法是为形成两个重心交替使用,以便于气息灵活地走动。
其次,我们需要进行发声练习。
具体的做法是:首先,充分放松喉头、面部,胸部松弛,口腔呈打哈欠状;由胸部缓缓升起一股微弱的气流,到达喉部时声带产生振动,被动地发出很低的断续的啊”声。
或也可以吸口气让脖子后面夹住一根筷子。
目的是声音和气息保持平衡以及找到发声位置。
接着,发a”的前后音,目的是通过开口音的训练找到口腔打开时声音与气息的平衡以及口腔共鸣。
在掌握了基本的发声方法之后,我们可以开始进行音阶的训练。
音阶的训
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声音的高低起伏。
在进行音阶训练时,我们可以使用钢琴或其他乐器进行伴奏,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音高。
最后,我想给大家一些声乐发声训练的建议。
首先,我们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急于求成。
其次,我们要坚持练习,只有不断地练习,才能使我们的发声技巧更加纯熟。
此外,我们还可以参加一些声乐培训课程,以便能够更好地掌握声乐发声技巧。
儿童发声科学练声

儿童发声科学练声儿童发声科学练声【呼吸训练】呼吸是歌唱的基础,少儿的肺活量小,相对于成年人呼吸浅得多,所以平常儿童的心跳、呼吸频率比成人快。
由于呼吸短促,唱起歌来常常感到气息不够用,特别是唱较长童时更加困难。
故此,少儿的呼吸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深呼吸练习法。
小嘴自然张开和鼻腔同时慢慢地将气从上往下吸进肺的底部、腰围处,腰围有涨满感,呼气时保持吸气时的状态,读S音把气徐徐地有控制地呼出,反复练习五分钟。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可以逐步解决呼吸问题。
(2)吹纸片的练习。
具体做法如下,撕一个稍长一点的纸条,一厘米宽即可,用手捏着上方,放在嘴前约一公分的距离,可逐步把距离拉长。
用吸好的气吹纸条的下方,从纸片振动的频率辨别气息是否均匀、集中、有力,从而使孩子们感觉呼吸时腹部的对抗作用。
这一练习既锻炼了腹部的力量,又对增强气息控制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咬字吐字】咬字吐字练习:唱歌和说话一样,要求咬字吐字清晰,在唱歌时必须运用歌唱语言的方式来咬字吐字。
歌唱语言是建立在生活语言的基础之上,通过艺术加工,形成歌唱语言的规律。
在演唱歌曲之前,要对歌词进行咬字吐字处理,这样才能把节奏中的字和旋律唱清楚。
对于歌曲中的每个字,咬的要准确,这就需要嘴、口腔与意识的功夫了。
在咬字、吐词、拖腔、收声的过程中,都不能大意,必须要用“心”念字,在这个基础上演唱歌曲,就能达到“字正腔圆”的目的;在表现抒情类歌曲时,一般曲调慢而有序,咬字时要非常清楚,这就要求熟练咬字吐字技术。
【节奏训练】节奏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感。
加强平稳节奏和变化节奏的训练能提高学生对节奏变化的灵敏性。
【跳音、附点音符的练习】跳音的练习使声音变得灵巧、跳跃,赋于华彩。
方法是保持低的喉位,用腹肌轻轻弹跳,呼吸保持住。
附点音符的练习使孩子的声音有动感,欢快跳跃,适合演唱多种风格的曲目。
【歌曲的处理】少儿唱歌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揭示歌曲的思想性、艺术性,启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使其有感情地歌唱,受到歌曲艺术形象的感染。
【干货来了】播音主持的科学发声纲要(赶紧收藏)

【干货来了】播音主持的科学发声纲要(赶紧收藏)作者介绍:老爹——现任某传媒大学播音主持教授,普话一甲水平。
曾在广电行业从业十几年,担任过电台主播、总监等工作。
曾培养无数播音主持届的学生,他的学生遍布湖南广电行业。
最最重要的是,他也是我们快乐普通话的导师!第一章概论第一节播音主持需要什么样的声音播音主持主要运用有声语言进行工作。
他们的声音应该是:准确清晰、自然流畅——这是对吐字和语言熟练的要求。
通畅宽松、圆润明朗——这是对音色的要求。
持久耐用、变化自如——这是对气息和声音弹性的要求。
第二节怎样获得良好嗓音良好嗓音既是天生的,也是经过长期训练获得的。
首先,身体健康,声带正常,没有声带水肿、声带小结,没有慢性鼻炎、咽炎和肺部疾病。
其次,要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和嗓音保护方法,并有目的的天天练声,每天练声2——4小时。
要知道,好嗓子是练出来的。
第三节发声原理一、自然界发声物体振动——使空气振动——传导到人耳——人耳鼓膜震动——听感神经传到大脑。
二、人体发声肺部呼出气流——冲击声带发出基音——胸、喉、咽、口、鼻腔等共鸣器官使声音洪亮优美——口腔的唇、齿、舌等咬字器官协调动作,形成有意义的语音传出体外。
由此可见,人体发声由三个系统构成:1、动力系统——包括肺、气管、胸廓、横隔膜、胸肌、腹肌等。
作用:控制气息。
胸廓大小变化由肋间肌控制,横隔膜上下运动由腹肌控制。
2、声源系统——包括喉头、声带。
作用:产生基音。
喉头肌肉、软骨运动使声带长短厚薄发生变化,从而使声音高低、音色发生变化。
3、成音系统——低音共鸣:胸腔。
中音共鸣:喉、咽、口腔。
(咬字器官形成语音)。
高音共鸣:鼻腔以及和鼻腔。
相通的四组窦——额窦、筛窦、蝶窦、上颌窦。
作用:产生共鸣,形成语音。
声带发出的声音很微弱,经过成音系统扩大、美化,才能形成优美动听的声音。
第四节声音的物理属性知道声音的物理属性,才能认识自己的嗓音特点,在练声时不走弯路。
任何声音都由四个要素构成: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科学发声训练方法

呼吸控制
呼吸控制的练习: 学好声韵辨四声,阴阳上去要分明。 部位方法要找准,开齐合撮属口型。 双唇班报必百波,舌面积结教坚精。 翘舌主争真知照,平舌资则早在增; 擦音发翻飞分复,送气查柴产彻称。 合口呼午枯胡古,开口高坡歌安争; 撮口虚学寻徐剧,齐齿忆依摇曳英。 前鼻恩因烟弯稳,后鼻昂迎中拥声。 咬紧字头归字尾,阴阳上去记变声; 循序渐进坚持练,不难达到纯和清。
共鸣控制
3、头腔共鸣训练: 交替发口音a和鼻音ma.a-ma.发口音时软腭上挺,堵住鼻腔通路,体会口腔 共鸣;发鼻音时,软腭下垂,打开鼻腔通路,体会头腔共鸣。反复练习,体 会软腭上挺或下垂的不同感觉。 4、“三腔”共鸣综合训练: (1)拔音练习:由本人的最低音拔向最高音发a、i、u,体会共鸣状态的变 化。 (2)绕音练习:上绕音由低到高螺旋形向上发a、i、u;下绕音由高到低螺 旋形向下发a、i、u体会共鸣状态的变化。 (3)夸张四声练习:选择韵母音素较多的成语或词句,运用共鸣技能做夸张 四声的训练。山—明—水—秀,黑—白—分—明,融—会—贯—通。 (4)大声呼唤练习:假设一个目标在80——100米处。 老——王——等——一——等。苗——苗——早——点——回—家。 小明,快——回——来——! 呼唤时,注意控制气息,并注意延长音节,体会“三腔”共鸣。
呼吸控制
呼吸控制的练习:格律诗“十三辙”的练习: 油求辙: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言前辙:王昌龄《出赛》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城人未还。 若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人辰辙:王昌龄《从军行》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逃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科学发声训练的目标与要求

科学发声训练的目标与要求科学发声训练的目标与要求科学发声训练的目标与要求可以分成以下4个阶梯:1.第一阶梯:咬字准确,吐字清晰。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是靠字音(话语)的内容来“传道授业解惑”的。
教师课堂表达首要的一点是必须把每个字音都咬准确、吐清楚,使学生能轻松不费力地听课。
因此,练声不能孤立地只追求声音美,而首先必须进行吐字归音方面的练习,以求吐字清晰准确,口齿灵活利索。
2.第二阶梯:用气发声,改善音质。
字音清楚了,声音质量呢?怎样才能持久响亮地发声而不易疲劳呢?用气发声是关键的一步。
气息运动的正确与否,从根本上决定着一个人运用声音的能力大小、效率高低及表达力的强弱,同时在嗓音职业病的防护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
因此,要想获得响亮圆润、健康持久的嗓音,就必须学习和研究正确的呼吸法,加强用气发声的训练。
3.第三阶梯:加大共鸣,美化音色。
有了良好的呼吸支持,是否就能保证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呢?否。
声带振动而产生的基音是十分微弱单薄的,既传不远,又不能变化音色。
音色的好坏和声音能否通透致远,主要取决于共鸣腔体调节控制能力的大小、调节控制的比例适度与否,以及各部位共鸣效果的组合和谐与否。
因此,发声训练的大部分内容是反复锻炼相关的肌肉,使其能灵活适度地调节控制各共鸣腔,以构成自然联系,从而恰到好处地去扩大、美化、修饰声音。
4.第四阶梯:以声传情,声情并茂。
仅仅练出优美耐久的声音并不是发声训练的全部目的。
抽去了文化的内涵和思想感情的动作性,再美的声音也只是没有灵魂的躯壳。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语声的表情力量比音色本身的悦耳更重要。
因此,我们在重视掌握发声技术的同时,还必须重视掌握口语表达的知识与技巧,使内容与形式、“情”与“声”得到尽可能完美的统一,更好地在教学中与日常的思想情感交流中发挥作用。
这就必须强调声音弹性的训练。
上述4个阶梯不是截然分开的,也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由下至上、循序渐进的关系。
嗓音质量是人体发声器官各部分肌肉取得整体平衡的结果,不是某一局部独立运动所能奏效的。
科学发声的锻炼方法word精品文档20页

科学发声的锻炼方法一、基本训练(一个小时)影响音质的要素有以下几点: 呼吸、横隔膜、声音共鸣、口腔各部位灵活性。
人类的发音器官一般分为三个部位—呼吸器官, 喉头和声带, 咽腔和鼻腔人类的声音是有呼吸的气流造成的, 气流是声音的原动力, 正常的呼吸是语言流畅的基本条件。
1 、呼吸器官主要是由肺、胸腔、横隔膜三部分来分担责任的。
肺: 人的声音就是靠肺排出的气流。
经由支气管、气管达到喉头, 冲击声带、咽头, 擢用与口腔鼻腔等发音器官形成的。
2 、咽头与声带: 声带藏在咽头里面。
两条声带可以左右, 也可以闭拢, 中间的通道叫" 声门"。
从肺呼出的气流通过关闭着的声门是, 就引起了声带的震动, 发出声音。
3 、咽腔、口腔和鼻腔: 是声音要的共鸣器官, 声波从声带所发出的微弱而单纯的声音, 经过这些共鸣器官的调节作用, 不仅音量加大了, 而且音色也丰富了二、用气训练和发声练习(一)用气训练:(15分钟)目的(1) 提高音质。
呼吸的正确与否, 是决定声音好坏的关键, 气不足, 声音暗淡无光。
用气过猛, 又损坏声带。
如果使用得当, 不仅音色优美, 音量也会大的惊人(2) 学会调整呼吸, 缓解紧张, 放松心态。
位置:A: 舒适地做在椅子里, 闭上眼睛, 均匀地呼吸, 全身放松不动。
头部放松、面部肩部、后背、腰部、大臂小臂、手指、大腿小腿。
脚趾, 全身没有任何紧张。
听一段音乐, 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美妙的音乐上。
B 寻找呼吸支点。
继续闭眼,全身放松不动,去感觉自己身上还有什么地方在活动,请把手放在那位置上。
C 方法:在椅子上做直,背部伸直,肩部放松,下额微收,双手掌心向上防在膝上,双目自然禁闭,先将体内的气呼出,然后慢慢地、均速的呼入,吸气时,腹部凸起,腰部同时张掌开。
不是向上挺胸,而是向上掌开,感到腰带渐紧,特别是后腰,有向后撑开的感觉,控制片刻后,在慢慢的呼出,呼气时,切忌一下把气放出,而是要控制住腰部,慢慢的呼出气来,呼气的感觉好象是慢慢的叹气。
发声学习四阶段

发声学习四阶段声乐学习与其他技艺类学科的学习同样需要一个过程,技艺的掌握到娴熟并且有一定的功力,都需要时间的积累。
所以说学习这件事情是不存在速成一说的,网络上但凡夸口数日几节课就可包会的培训都是不靠谱的。
当然,歌唱的方法是有科学和不科学之分的,掌握一个好的发声方法的确可以使学习事半功倍,咽音就是科学发声法里的一种。
把咽音理解成歌唱方法其实后果挺严重的,这是对歌唱艺术理解不深刻的体现,是不客观的。
咽音传入我国之初,林大夫是用它来发展高音的,鲍那维塔教给大夫的无非就是小开口哼咽音一种练声法,林大夫练习之后半年之间音域长了一个小二度。
可见,咽音只是科学发声方法里的一种,对发展高音和人声的质色非常有特效而已。
由于其科学性,有很多源于发声习惯不科学导致的嗓音病变,通过练习也可以得到矫治,直至恢复嗓音的青春。
咽音只是林大夫Voce faringea 的译文,李维渤先生则译为“咽声”,其实这两个翻译并不确切,原因是很容易被人理解成咽部发出的声音,其实咽部只是人体最重要的共鸣腔,本身是不能发声的。
如果我们理解为“由咽部共鸣出来的声音”或者“咽部肌肉协力发出的声音”就比较不容易产生误解了。
咽音不是歌唱方法,因为歌唱涵盖的面是很宽的,咽音属于声乐里发展“声”的手段,至于“乐”,那就需要文学修养、艺术修养等多种学科的滋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学到身上的。
有的人可以发出洪亮的声音,但是艺术处理是空白的,那他们的声音只停留在了匠人的层次,是不能称之为艺术的。
下面高音君谈谈发声学习的四个阶段1、不科学的自然阶段这个阶段指的是一个人在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训练时,他的发声就是纯天然的,也是无污染的(如果接受过不科学的发声训练,就是被污染了,反倒难以顺畅的开始训练)。
这个时期的发声没有什么方法,只是若干年说话习惯在唱歌上的运用,往往存在白、横、凉、喊的问题。
原因就是虽然感觉这样的发声方式非常自然,但是艺术是来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纯自然的声音必然达不到艺术所需要的音质、音色、音域、情感表达,所以进行科学而专业的发声训练是必须的。
歌唱科学练声的3个阶段

歌唱科学练声的3个阶段
歌唱发声基本功的练习,一般按音域进展的规律,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以中声区训练为基础,掌握基本的发声方法,调节和锻炼肌肉以适应歌唱技术的需要。
无论哪一个声部,都应该从中声区开始训练。
练中声区的音相对巩固后再逐步扩大音域,要知道声乐学习要从基础入手,中声区是歌唱嗓音发展的基础,基础必须打得扎实,要记住“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第二阶段
是中声区的基础上,适当扩展音域,加强气息与共鸣的配合训练,练好过渡声区(即换声区的训练),为进入头声区的训练打好基础。
第二阶段的练习是关键的一环,需要花费的时间相对也比较长,但千万要有耐心和信心,不要急于唱高音,要沉得住气,等这段音域巩固后,再进入高声区的练习。
第三阶段
即高声区的练习可以在比较巩固上两个阶段的基础上加强音量音高的训练,进一步扩大音域,做较复杂的发声练习,使各声种达到理想的音高范围。
此阶级的练习要特别注意高、中、低三个声区的统一,音的过渡不要发生裂痕和疙瘩,重点是加强头声区的训练,获取高位置的头腔共鸣,从而达到统一声区的目标。
这样我们歌唱发声的基本练习就差不多了,可以唱一般难度较大的歌曲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发声训练的目标与要求可分成以下4个阶梯:
第一阶梯:咬字准确,吐字清晰。
第二阶梯:用气发声,改善音质。
第三阶梯:加大共鸣,美化音色。
第四阶梯:以声传情,声情并茂。
以上4个阶梯不是一种严格意义的由上至下、循序渐进的关系。
进行吐字归音的训练可以使人说话清楚、字音连贯;
要追求字正腔圆更应进行用气发声的训练;
良好的气息支持为共鸣腔的通畅提供了前提条件;
吐字归音要领
根据上述字音结构的分析,我们可将每个汉字的发音过程归纳为“咬字——吐字——收字”三个过程。
完成这个过程的总的要求是“咬狠、吐圆、收准”,狠、圆、准地完成这三个过程的发音,是建立起科学的口语发声方法的重要前提。
1.字头咬狠
字音发出的起始阶段,是显示字义、字音是否纯正清晰的基础部分,对整个音节有重要影响力。
对于字头咬狠,不要理解为字字使拙劲,狠咬死咬。
“狠”的意思是“重”,即相对于字腹与字尾,字头要出得重些,要适当地加强力量,可有理解为“字头有力”。
戏曲界将咬字恰当地比喻为“大老虎叼着小老虎过山涧”,既不能把小虎咬死,也不能让小虑掉下去。
方法及要求如下:
字头有力,通过发音器官的摩擦阻力形成阻碍时,阻塞部位要保持一定紧张
度,形成着力点,出字准确有力。
突破障碍时要求力量足、时间短、发音重。
这主要是控制好声母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
2.字腹吐圆
字音延伸发展的高潮阶段,是字音的中心和主体,是整个字音发生过程持续时间最长最响亮的部分。
当字头成形之后,要适度打开口腔,吐字时气息流畅地通过各发音部位,音节中的主要元音发音要清晰有力,明亮充实,圆润饱满。
3.字尾收准
字音消失的收尾阶段,是完成字音、直接影响字义正确表达的重要部分。
字尾收准要求把放出去的韵母干净利落地收到准确的位置上来,发音时注意口腔由开到闭,肌肉由紧张到放松,声音由强到弱。
三.吐字归音训练
1.口腔训练
1)提颧肌:抬起上颚,面部略带微笑状,可用微笑的动作来体会;或可用开大口同时展开鼻翼的办法体会,快速做上百次、八十次。
2打牙关:双侧上后槽牙要始终保持向上提起的感觉。
练习:提起颧肌反复咀嚼,以加强两腮的咬劲儿。
打牙关和两腮的咬劲配合起来才能在咬字中发挥作用。
例:海洋、遥远、爱我、快活;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3)挺软颚:抬起上颚的后部,作用:加大口腔后部空间,软颚挺起,鼻腔入口减小,口腔入口加大,可避免声音过多地灌入鼻腔而造成鼻音。
练习:用夸张吸气、“半打哈欠”来体会,或发“好”音、好快,好害怕
4)松下巴:咬字的力量主要在上颚,下巴则处于放松、“从动”状态。
发音时,
下巴自然内收,才能放松。
2.“前音稍后,后音稍前,开音稍闭”
前音稍后:如衣(yi),舌面前元音,部位靠前,属于开口度小的闭音,若发音是口腔着力点稍放后点,嘴略开一些,就响亮的多。
后音稍前:如搞(gao),整个发音靠后,若发时稍放前些,声音就清楚一些。
又如:新高潮。
开音稍闭:如花(hua),要求口张开,但张得很大,声音会散、不集中,发音时收拢一下嘴形,声音就集中有力。
3.绕口令练习
八百标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边跑;炮兵握把标兵碰,标兵怕碰炮兵炮。
[p]
棚里摆着一排盆,盆里装满啤酒瓶。
噼啪嘭啪一串响,啤酒喷出了瓶,
瓶儿炸裂了盆,盆儿碰破了棚。
[f]
粉红墙上画凤凰,凤凰画在粉红墙。
黄凤凰,红凤凰,粉红凤凰花凤凰。
[d]
调到敌岛打特盗,特盗太刁投短刀,挡推顶打短刀掉,踏盗得刀盗打倒。
[t]
白石塔,白石搭,白石搭白塔,白塔白石搭。
搭好白石塔,白塔白又大。
[l]
朦胧彩无虹,玲珑小耷童。
耷童采柠檬,聋童不懵懂。
[m]
白庙外蹲着一只白猫,白庙里有一顶白帽。
白庙外的白猫看见了白帽,叼着庙里的白帽跑出了白庙。
[n]
老龙恼怒闹老农,老农恼怒闹老龙,逐怒龙恼农更怒,龙恼农怒龙怕农。
[g]
哥哥过河捉个鸽,回家割鸽来请客,客人吃鸽称鸽肉,哥哥请客乐呵呵。
[k]
哥挎瓜筐过宽沟,赶快过沟看怪狗,光看怪狗瓜筐扣,瓜滚筐空哥怪狗。
[h]
华华有两朵黄花,红红有两朵红花,华华要红花,红红要黄花。
华华送给红红一朵黄花,红红送给华华一朵红花。
百家姓,姓百家,细数姓季有几家。
蒋姜金靳徐许夏,念错字音贾成假。
[q]
七加一,七减一,加完减完等于几?七加一,七减一,加完减完还是七。
[x]
七巷一个漆匠,西巷一个锡匠。
七巷漆匠用西巷锡匠的锡,西巷锡匠拿了七巷漆。
七巷漆匠气西巷锡匠用了漆,西锡匠讥七巷漆匠拿了锡。
[zh]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不要知道说不知道,也不要不知道装知道,要做到老老实实、实事求是、不折不扣的真知道。
[ch]
陈家一株竹,竹笋初长出。
陈叔常铲锄,炒笋炊烟出。
吃笋竹干枯,陈叔愁眉哭。
[sh]
史老师,讲时事,常学时事长知识。
时事学习看报纸,报纸登的是时事。
常看报纸要多思,心里装着天下事。
[r]
燃火煮猪肉,热肉绕着骨。
取肉扔猪骨,让肉煮烂熟。
如若加入醋,吃肉软又酥。
[z]
早晨早早起,早起做早操,人人做早操,做操身体好。
[c]
名词动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助词连词,造成语词诗词和唱词。
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不要把十四说成是“实事”,也不要把四十说成是“细席”。
假使说错了,就可能误事。
要想说对四,舌头碰牙齿;要想说对十,舌头别伸直。
要想说对四和十,多多练习十和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