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热环境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室内环境分析与设计ppt课件

室内环境分析与设计ppt课件
▪ 采取有效的隔声、减噪措施,合理安排建筑平面
布局和空间功能,减少相邻空间的噪声干扰以及 外界噪声对室内的影响,可以显著改善声环境。
8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室内允许噪声级(dB)
允许值
适用场所
≤25
一、二级听力测试室
≤30
三级听力测试室
≤35
特级旅馆客房
≤40
一级住宅的卧室、书房,有特殊安静要求的教学用房,一级医 院病房,一级旅馆客房,特级旅馆会议室及多用途大厅
12
▪ 掩蔽噪声
多数情况下,可通过降 低噪声的声压级实现噪声控 制,但有时可用增加噪声的 方法。
通常可以利用电子设备 产生的背景噪声来掩蔽令人 讨厌的噪声,来解决噪声控 制的问题。如果有条件,还 可以适当地增加分布均匀的 背景音乐,使其成为更有效 的掩蔽噪声。
13
▪ 室内吸声减噪
由于总体布局和其他原因,利用上述环境噪声控制的措 施无法实现时,可以在建筑物内装置吸声材料以改善室内 的听闻条件和减少噪声的干扰。
26
(1)颜色产生心理效果 颜色是正常人重要的感受。在工作和学习环境中,需要
颜色不仅是因为它的魅力和美丽,还为个人提供正常情绪 上的排遣。例如,一个灰色或浅黄色的环境几乎没有外观 感染力,它趋向于导致人们主观上的不安、内在的紧张和 乏味;另一方面,有些颜色也可使人放松、激动和愉快。 好的颜色刺激可给人的感官以一种振奋的作用,从而从恐 怖和忧虑中解脱出来。
是指人体直接位于振动物体上时所受到的振动;局部振动 是指手持振动物体时引起的人体局部振动。人体能感觉到 的振动按频率范围分为低频振动(30Hz以下)、中频振动 (30~100Hz)和高频振动(1000Hz以上)。对于人体最有害 的振动频率是与人体某些器官固有频率相吻合的频率,这 些固有频率为:内脏器官在8Hz附近;头部在25Hz附近; 神经中枢在250Hz附近。

建筑环境中的热湿环境课件

建筑环境中的热湿环境课件



(二)通过玻璃窗的 得热
一方面由于阳光的透射; 另一方面由于室内外存在 温度差 (1)通过玻璃板壁的传 热量 按稳态计算: 公式: (2)透过玻璃窗的太阳辐 射得热

(三)墙体、屋顶等建筑构件的传热 过程,可看作非均质板壁的一维不 稳定导热过程
墙体的传热量与温度对外扰的响应
结论: 1.温度波幅的衰减;时间的延迟; 2.当室外温度有所变化时,围护结构外表 面、围护结构本身各部位和内表面的温度 变化比室外空气温度的变化时间上有所滞 后。 距外表面距离越远,滞后的时间就越 长。
结论:围护结构的表面越粗糙,颜色越深, 吸收率越高,反射率越低。
2.半透明物体在太阳照射时



半透明物体对不同波长的太阳辐射的吸收, 反射和穿透有选择性。 结论:玻璃对可见光和波长为3μm以下的 短波红外线来说几乎是透明的,但却能有 效地阻止长波红外线辐射 玻璃属于半透明体:
二.室外空气综合温度

§4-3 建筑围护结构的热湿传递
一.通过围护结构的显热得热 二.通过围护结构的湿传递
一.通过围护结构的显热得热



包括两方面: 通过非透明围护结构的热传导; 通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 (一)通过非透明围护结构的热传导 非透明围护结构的传入室内的热量来源 两方面: 1.室外空气与围护结构外表面之间的对流 换热; 2.太阳辐射通过墙体导热传入的热量。
W ( Pb Pa ) F B0 B
式中: Pb—水表面温度下的饱和空气的水蒸汽 分压力 Pa—空气中的水蒸汽分压力 B—当地实际大气压; F—水表面蒸发面积; —蒸发系数;=0+3.63×10-8v
(2)若蒸发过程是一个绝热过程, 则室内的总得热量并没有增加。空气 向水传递的热量为 Q=F(tr-trs) 式中:tr、trs -分别为空气干球温度、湿 球温度 这些热量全部用于水分的蒸发,湿地 面的散湿量为: W=Q/r 式中,r—水的汽化潜热,2450kJ/kg; W=0.006(tr-trs)F kg/h

《室内热湿环境》课件

《室内热湿环境》课件

室内热湿环境的形成
室外气候包括温度、湿度、太阳 辐射等,是影响室内热湿环境的 重要因素。
室内设备如空调、暖气、加湿器 等,以及人员活动如人体散热、 照明等,也会对室内热湿环境产 生影响。
01
室内热湿环境是人类生活和工作 的主要环境,其形成主要受到室 外气候、建筑围护结构、室内设 备及人员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室内热湿环境的影响因素
建筑围护结构
建筑物的保温、隔热性能以及窗 户、墙体等构造直接影响室内热 湿环境的形成。
人员活动
人体散发的热量和湿气,以及活 动产生的气流等,也是影响室内 热湿环境的重要因素。
01
室外气候
室外温度、湿度、太阳辐射等是 影响室内热湿环境的重要因素。
02
03
室内设备
空调、采暖设备以及家用电器等 的使用,会对室内热湿环境产生 显著影响。
气流速度的变化会影响人体对流散热和空气 交换,进而影响室内热湿环境的变化。
室内热湿环境的平衡与调节
01
室内热湿环境的平衡是指室内 各因素之间的协调与稳定状态 ,是保证人体舒适度和建筑节 能的重要条件。
02
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和设备配 置,可以调节室内热湿环境, 使其达到平衡状态。
03
调节室内热湿环境的方法包括 使用空调、暖气、加湿器等设 备,以及合理控制室内外通风 换气等。
室内热湿环境在人体舒适度研究中的应用
人体舒适度模型
建立人体舒适度模型,研究不同热湿 环境下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反应,为室 内热湿环境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人体散热与环境适应性
研究人体在不同热湿环境下的散热机 制和适应性,探讨人体对不同环境的 生理和心理需求,为室内环境的个性 化调节提供指导。
感谢您的观看

室内热环境与人体热舒适知识分享50页PPT

室内热环境与人体热舒适知识分享50页PP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室内热环境与人体热舒适知识分享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室内热湿环境》课件

《室内热湿环境》课件
《室内热湿环境》PPT课 件
本课程将介绍室内热湿环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评价和改善它。通过有效的 方法和实践建议,您将了解室内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室内热湿环境介绍
室内热湿环境是指室内温度、湿度和空气流通等因素的综合表现。了解它的 基本概念和特征是保持舒适的室内环境的第一步。
舒适度的评价标准
1 温度
室内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呼吸系统
探讨室内环境对呼吸系统 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防 护措施。
免疫系统
分析室内环境与免疫系统 的关系,以及如何创造有 利于免疫健康的环境。
心理健康
研究室内环境对心理健康 的影响,并提供相应的心 理调节建议。
结论与实践建议
总结室内热湿环境的重要性,强调舒适度和健康的关联性,并提供实践建议, 帮助人们创造良好的室内环境。
人体活动
研究人体活动对室内热湿环 境的影响,并提供相应的调 控措施。
保持良好热湿环境的有效方法
1
热交换技术
介绍热交换技术在热湿环境调控中的ຫໍສະໝຸດ 智能温湿度控制系统2
应用,以达到节能和保持舒适的目的。
探讨现代智能温湿度控制系统的特点
和优势,以及如何使用它们来维持良
好的室内环境。
3
植物绿化
研究植物绿化对室内环境的调节作用, 并提供合理的植物配置建议。
了解不同季节和活动情 境下的舒适温度范围。
2 湿度
3 空气流通
探讨湿度对人体的影响, 并提出相应的湿度控制 要求。
介绍如何确保室内空气 的循环流通,以提供良 好的室内环境。
影响室内热湿环境的主要因素
建筑结构
分析建筑结构对温湿度的影 响,以及如何进行优化设计。
供暖与通风系统
探讨供暖与通风系统的设计 原则和方案。

第1.1章室内热环境

第1.1章室内热环境

第一章 建筑热工学的基础知识
42
辐射不均匀性
向量辐射温度:室内两部分的平 均壁面温度差:Tv = Fpc ( Tc – T )
向量辐射温度超过10℃,人就感 到不舒适
Tc-Tr (K)
Tc
a
a c
T
Tr
辐射吊顶的位置、尺寸、 表面温度与舒适性的关系
第一章 建筑热工学的基础知识
什么是热舒适?
? 观点1:
舒适=中性
第一章 建筑热工学的基础知识
31
观点2:
舒适=×中性
舒适产生于不适的消除过程中。
“舒适”比“中性”更主观。
Cool & Comfort !
第一章 建筑热工学的基础知识
32
很愉快
热舒适与热中性的背离
体温过高
体温正常 正常
体温过低
很不愉快
手的温度(℃)
第一章 建筑热工学的基础知识
散热调节方式 血管扩张,增加血流,提高表皮温度 出汗
御寒调节方式 血管收缩,减少血流,降低表皮温度 通过冷颤增加代谢率
第一章 建筑热工学的基础知识
22
下丘脑前后部是相互制约起作用的,需要同时利用核心温度和 皮肤温度信号来决定调节方式。
第一章 建筑热工学的基础知识
23
人的体温设定值随肌肉活动强度而改变
第1.1.1 人与室内热环境
一、人体的热平衡
人体的基本生理需求 食物分解氧化热量 人体的基本生理要求:维持体温基本
恒定!
代谢率(Metabolic Rate):人体新陈代 谢反应过程中能量释放的速率
第一章 建筑热工学的基础知识
2
一、人体的热平衡

《室内热环境》课件

《室内热环境》课件
智能调节系统:根据室内人员的活动情况,自 动调节室内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参数,提 高舒适度。
04
室内热环境与人体舒适度
人体舒适度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 概念:人体舒适度是指人体在室内环境中感受到的舒适程度,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
• 影响因素: a. 温度:人体舒适度与室内温度密切相关,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让人感到不适。 b. 湿度:湿度过高 或过低都会影响人体舒适度,过高的湿度会导致人体感到闷热,过低的湿度则会导致皮肤干燥。 c. 空气质量:室内 空气质量的好坏也会影响人体舒适度,如二氧化碳浓度过高、空气污染等都会影响人体健康。 d. 噪音:噪音过大会 影响人体休息和睡眠,降低人体舒适度。 e. 光照: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也会影响人体舒适度,如光照过强或过暗都 会影响人体视觉和情绪。
室内热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温度:过高 或过低都会 影响人体舒
适度
湿度:过高 或过低都会 影响人体舒
适度
空气流动: 过快或过慢 都会影响人
体舒适度
辐射:过高 或过低都会 影响人体舒
适度
噪音:过高 或过低都会 影响人体舒
适度
光照:过高 或过低都会 影响人体舒
适度
室内热环境对人体心理的影响
温度过高: 使人感到烦 躁不安,影 响工作效率
室内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舒适度、健康和工作效率。
室内热环境的控制和调节是建筑节能和室内环境控制的重要内容。
室内热环境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室内外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室内人 员的活动特点和需求。
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因素
室内外温度:室内外温差越大,室内热环 境越差
室内湿度: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室内 热环境
改善室内热环境,促进人体健康

建筑室内热环境ppt课件

建筑室内热环境ppt课件

写给老师的保证书借鉴尊敬的老师:您好!我是您的学生XXX。

经过深思熟虑,我写下这封保证书,以表达我对自己未来学习和成长的坚定决心。

希望您能够予以借鉴。

首先,我郑重承诺,我将始终保持对学习的高度热情和积极主动的态度。

作为一名学生,学习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无论学习的内容是什么,我都会尽全力去理解、消化、掌握。

我会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等,努力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其次,我保证将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作为学生,我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把握好学习和娱乐的平衡,做到有计划、有条理地学习。

同时,我也会学会自我调节,适时休息和放松,保持身心健康。

我会多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锻炼身体,培养良好的爱好,充实自己的生活。

第三,我将认真对待课堂上的每一堂课,确保每一次授课对我来说都是有意义的。

我会提前预习和复习,对每个知识点进行深入理解,以便更好地参与课堂。

同时,我也会及时反馈我的问题和困惑,积极与老师和同学们共同探讨,争取获得更好的理解。

另外,我会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

无论是参加学术竞赛、写作比赛、讲座等,我都会积极参与,并全力以赴,取得不断进步和成绩。

我还会加入社团、俱乐部,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们一起学习和成长。

最后,我会积极与老师和同学们沟通交流,不断改进自己。

如果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我会主动寻求帮助,并且在解决问题之后,将经验和方法分享给其他同学,共同进步。

同时,我也会虚心听取老师的建议和批评,不断反思自己的不足,努力追求进步。

以上就是我个人对未来学习和成长的保证。

我深知,只有通过坚持努力,并付诸实际行动,才能取得学习上的优异成绩和全面发展。

我相信,有了这份保证书的参照,我将能够在您的指导下,为自己的未来奠定坚实基础,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再次感谢您的教诲和关心,我会时刻牢记您的期望,并为之努力奋斗!此致敬礼!写给老师的保证书借鉴(二)尊敬的老师:您好!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希望写下这封保证书,向您表达我对学习的决心和对自己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材料及构造的热物理性能 (d)室内热工设备
*
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系
3
第一章 室内外热环境
1 室内热环境
1.3 人体的舒适感
v人体热平衡方程:
q qm qc qr qw
v人体热舒适的必要条件: q 0
v人体得失热量q的影响因素: 室内气候四要素、人体
活动量(新陈代谢率m)、皮肤平均温度、汗液蒸发率、 衣服的热阻
11
第一章 室内外热环境
人体在环境中感到热舒适的充分条件,必须使人体的皮 肤温度tsk处于舒适的温度范围,而且肌体的蒸发率也应处 于舒适范围内。 该方程比较全面合理地表达了人体热感与 上述6个参数的定量关系,从而建立起PMV指标系统,把PMV 值按人的热感觉分成7个等级。
*
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系
夏季26 ℃ 。缺点:不全面 ✓ 主要评价方法:
• 有效温度 (Effective Temperature, ET*) • 热应力指标 (Heat Stress Index, HSI) • 预测热感觉指数(PMV-PPD指标)
*
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系
5
第一章 室内外热环境
1 室内热环境
➢ 有效温度(Effective Temperature ET)
q w.req=q m± q c ± q r
*
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系
9
第一章 室内外热环境
1 室内热环境
➢ 预测热感觉指数(PMV-PPD)
• 由丹麦学者P.O.Fanger在1960年代提出; • 基于下列方程:
热平衡方程 q f (ti ,i , vi ,i , qm, tsk , qw, Rclo ) 0 舒适的充要条件 q f (ti ,i , vi ,i , m, Rclo ) 0
*
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系
7
第一章 室内外热环境
1 室内热环境
➢ 热应力指数(HSI)
热应力指数HIS(Heat Strees Index)是在已知室内气 温,相对湿度,空气速度,平均辐射温度和人体新陈代谢 产热率的前提下,根据人体热平衡条件,先计算在给定环 境中人体所需要的蒸发散热量,然后再计算出在该环境中 的最大允许蒸发散热量,以二者的百分比作为热应力指数。 热应力指数全面考虑了热环境四个因素的影响,比有效温 度更为科学。
2.变化规律
(1)年变化规律。由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引起,形成一年 四季气温变化,北半球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大陆)或 8月(沿海、岛屿),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或2月。
(2)日变化规律。由地球自转引起。日最低气温出现在 6:00~7:00左右。日最高气温出现在14:00左右。
*
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系
14
第一章 室内外热环境
4.太阳光谱。太阳辐射能量主要分布在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区 域,其中97.8%是短波辐射。(波长0.2μm~3 μm)
5.日照百分率
实际日照时数
日照百分率= ——————×100% 可照时数
(二)大气温度
1.气温。指距地面1.5m处百叶箱内的空气温度。
v人体热舒适的充分条件:皮肤温度及汗液蒸发率处于舒 适的范围,或称按正常比例散热:对流25%~30%,辐射 45%~50%,呼吸和无感蒸发25%~30%。
*
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系
4
第一章 室内外热环境
1 室内热环境
➢ 1.4 室内热环境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 室内热环境标准是建筑热工设计的基本依据之一 ✓ 最简单的标准是室内空气温度,如住宅冬季18℃ ,
✓ 室内气温ti、室内相对湿度i、气流速度vi、壁面的热辐 射I{室内热环境是指由室内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室
内风速及环境平均辐射温度(室内各壁面温度的当量温 度)等因素综合组成的一种室内热环境。}
✓ 不同的要素组成不同的室内热环境
➢ 1.2 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因素
(a)室外的热湿作用
( b)建筑设计及规划手段
实际环境的舒适度 PMV f (ti ,i , vi ,i , m, Rclo )
PMV -3 -2 -1 0 1 2 3 热感觉 很冷 冷 稍冷 舒适 稍热 热 很热
*
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系
10
第一章 室内外热环境
1 室内热环境
➢ 预测热感觉指数(PMV-PPD)
*
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系
12
第一章 室内外热环境
1 室内热环境
➢ 预测热感觉指数(PMV-PPD)
• 最为全面的评 价方式,广为 采用
• 尽管PMV=0, 仍有 5%的人 感觉不舒适
• ISO推荐0.5~0.5为热舒 适环境
*
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系
13
第一章 室内外热环境
2 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因素
2.1 室外气候因素
室外热环境是指由太阳辐射,大气温度,空气湿 度,风、降水等因素综合组成的一种热环境。
(一)太阳辐射
1.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热量的基本来源,是决定室外热环 境的主要因素。
2.太阳辐射的分类。到达地球表面太阳辐射分为两个部 分,一部分是直射辐射,另一部分是散射辐射。
3.影响太阳辐射照度的因素。大气中射程的长短、太阳 高度角、海拔高度、大气质量。
室内热环境
*
建筑物理(热工、光学部分)
1
第一章 室内外热环境
学习重点
✓ 室内热环境的组成要素、影响因素、室内热环境的评价 ✓ 室外热环境(气候)要素 ✓ 我国气候的特点及建筑热工气候分区 ✓ 改善室内热舒适的建筑途径
*
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系
2
第一章 室内外热环境
1 室内热环境
➢ 1.1 组成要素
热应力指数愈高,维护热平衡时,要求蒸发散热量愈 大,热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条件愈差。
*
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系
8
第一章 室内外热环境
1 室内热环境
➢ 热应力指数(HSI) (Heat Strees Index)
✓ 给定热环境中作用于人体的热应力等于人体所需的蒸发散热量; ✓ 数值上等于需要的蒸发散热量与人体最大蒸发散热量之比乘以100; ✓ 主要用于夏季室内热环境评价
✓ 由Houghton,Yaglou等 人于1923年提出
✓ 表征室内气温、湿度及气 流速度三者对人体综合作 用的一种主观评价指标
✓ 未考虑辐射的影响,改进 后称为ET*, 1972成为 ASHRAE的评价标准
*
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系
6
第一章 室内外热环境
1 室内热环境
➢ 有效温度(ET) 是室内气温,相对湿 度和空气速度在一定 组合下的综合指标。 在数值上等于具有相 同热感觉、静止、饱 和(Φ=100%)空气 的温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