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府角度分析,应采取哪些具体措施使中国成为下一个世界科学中心》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为中国建设创新型科学强国作出了努力

为中国建设创新型科学强国作出了努力

为中国建设创新型科学强国作出了努力中国建设创新型科学强国是国家战略,也是国家发展的必然要求。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政府和全社会一直致力于加强科学创新,提升科技水平。

以下是中国为建设创新型科学强国所做的努力。

首先,中国大力加强科技人才培养。

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鼓励人才创新创业。

例如,实行“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吸引优秀人才到中国工作和研究。

政府还积极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科技人才培训和交流,提高科技人才的整体水平。

其次,中国加大科研投入。

中国政府在国家发展规划中将科技创新放在重要位置,相应增加科研投入。

例如,每年设立大量科研项目,资助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进行科研工作。

政府还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并给予税收优惠和其他政策扶持。

第三,中国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例如,设立技术转移中心、知识产权交易市场等,促进科技成果的转移和交易。

政府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强合作,形成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模式。

第四,中国不断深化科技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科技交流。

中国不仅吸纳国外科技成果,也推动自己的科技成果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科技竞争和标准制定。

第五,中国加强科技创新的法规和制度建设。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和政策,加强对科技创新的保护和支持。

例如,修订了专利法、科技成果评价办法等,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法律保证。

政府还加强对科技创新的监管和服务,建立科技创新的管理和评价体系。

总之,中国为建设创新型科学强国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通过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增加科研投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深化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以及加强科技创新的法规和制度建设,中国努力提升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之一,不仅为自身发展作出了贡献,也为全球科技创新做出了积极贡献。

高三政治试卷

高三政治试卷

高三政治试卷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xxx分钟;出题人:xxx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1.西晋初年思想家傅玄在《杂诗》中说:“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

”下列与之蕴含的励志理念相一致的诗句是()A.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B.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C.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D.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2.10月14日,近300万来自世界各地的穆斯林从沙特阿拉伯伊斯兰教圣城麦加向7公里以外的米纳山谷聚集并在米纳的帐篷城中过夜,从而拉开了2010年穆斯林朝觐活动的序幕。

中国政府也统一组织了朝觐团前往伊斯兰教圣地沙特阿拉伯麦加城朝觐。

这说明A.中国政府鼓励公民信仰宗教B.宗教的本质发生了根本变化,宗教在我国主要起积极作用。

C.我国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D.我国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保障公民信仰宗教自由3.一种在某村流通35年,被村民称谓“村币”的硬纸片,被国家查处并取缔。

这种硬纸片印刷规范,且正面印有“XX村专用”等字样,面额从1元到50元不等。

这种“村币”之所以被取缔,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是因为()A.印刷和发行纸币是违法行为B.“村币”是价值符号,没有价值C.纸币作为价值符号,在商品流通中起媒介作用D.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4.2013年10月28日,国务院推进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放宽了注册资本登记条件。

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取消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500万元的限制。

这意味着申请企业登记不用再为注册资本发愁,理论上一块钱也能办公司,经营者风险自担。

此项改革①降低企业投资经营门槛,减少经营成本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小微企业成长③将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增长④增加社会就业岗位,提高股东出资比例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5.2015年12月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闭幕。

关于环境保护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

关于环境保护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

关于环境保护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导语:环境问题不是一个单一的社会问题,它是与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

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社会发展尤其是那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的必然产物。

以下是本站小编整理的环境保护的意义,欢迎阅读参考!关于环境保护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环境保护就是运用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在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深入认识污染和破坏环境的根源及危害,有计划地保护环境,预防环境质量恶化,控制环境污染,促进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保护人类健康,造福子孙后代.人生活在自然环境中,所以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物质源泉.如果没有地球这个广阔的自然环境,人类是不可能生存和繁衍的.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工业及生活排放的废弃物不断地增多,从而使大气、水质、土壤污染日益严重,自然生态平衡受到了猛烈的冲击和破坏,许多资源日益减少,并面临着耗竭的危险;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也日趋严重,粮食生产和人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所以,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是关系到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关于环境保护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

环境为我们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资源和条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已经作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提上了各国政府的议事日程。

保护环境,减轻环境污染,遏制生态恶化趋势,成为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

对于我们国家,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解决全国突出的环境问题,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政府面临的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

一、我国现阶段环境保护政策的政策背景环境问题不是一个单一的社会问题,它是与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

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社会发展尤其是那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的必然产物。

西方国家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社会,他们已在偿还工业化起步阶段以来对环境欠下的债务。

《中国应积极参与科技领域的全球治理》阅读训练及答案

《中国应积极参与科技领域的全球治理》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全球化4.0时代是一个危机与机遇并存的时代。

网络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改变是前所未有的。

互联网与各行各业快速融合,改变了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的传统生产模式,产业数字化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方向。

当前数字经济规模约占世界GDP的4.5%至15.5%,而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规模更为可观,据统计,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3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4.8%。

中国应积极创新科技领域的全球治理,参与制定网络空间国际规则。

然而,科技在为人类社会创造正向价值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全球治理落后于全球化实践导致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涌起。

20世纪的全球治理体系已经无法有效处理人类在21世纪面临的冲突与矛盾,改革与创新迫在眉睫。

首先,在世界范围内,各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与资源不平衡加剧了各国经济发展差距。

许多国家意识到科技创新对推动本国经济发展和提高本国国际地位的重要性后,已经开展战略部署抢占先进技术的高地。

美国将重点放在前沿技术的再突破,希望把握制造业产业链高附加值环节,赋能传统产业的升级发展。

欧盟则推出《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构建全方位数据法律规则,充分发挥数据资源禀赋优势,保障数字经济规范发展。

日韩等国立足信息通信产业优势,重点推动数字产业化发展。

然而,由于相关国际管理与合作机制的缺失,国家间很可能因抢夺技术创新资源从竞争发展为敌对,这将成为威胁国际安全的潜在危机。

第二,在众多新技术中,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对现代社会的改变尤为突出。

通过三项技术的有机结合,电商平台可以描绘出准确的用户肖像为其推荐适合的商品;超市购物付款可以通过刷脸实现;社交娱乐平台可以为用户推荐更多符合个人兴趣的内容……但是在我们享受现代化便利的同时,用户隐私泄露等恶性事件频发,网络空间存在的安全隐患需要我们更多的思考。

欧盟出台GDPR是国际社会对维护信息与数据安全的重要尝试,然而这对于彻底解决新技术带来的挑战还远远不够,全球治理在科技领域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提升。

中考社会模拟试卷:婺城中学期初

中考社会模拟试卷:婺城中学期初

婺城中学九年级社会法治期初检测卷 2021.2.28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一战”的表述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1914年奥匈帝国以萨拉热窝事件向塞尔维亚宣战B.一战期间英国首先发明并使用新式武器坦克C.1916年2月凡尔登战役中德英双方伤亡惨重D.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了协约国一方2.1901年,梁启超首次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

五四之后“中华民族”一词逐渐普及,几乎家喻户晓。

“中华民族”概念从产生到被认同的背景应该是( ) A.维新思想初见端倪 B.民族危机不断加深C.传统文化备受冲击D.军阀割据战火连年3.右图反映的主题是( )A.亚非拉国家友好合作B.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C.非洲独立运动的发展D.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4.《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及其“沉沦”与“上升”诸问题》中说,从这时候起(注:指1920年前后),中国社会内部发展明显呈现上升趋势,中国人民民族觉醒和阶级觉醒的步伐明显加快了。

在这以后,……革命力量的奋斗,已经可以扭转“沉沦”。

下列属于可以扭转“沉沦”的努力的是( )①五四运动,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②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诞生③国共第一次合作,推翻北洋军阀反动统治 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下列年代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不断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B.放弃攻打中心城市计划C.建立根据地抗日民主政权D.重视发挥农民革命作用6.1942年10月,爱因斯坦在一次演讲中指出,苏联在战争中的行动显示出它在工业和技术领域里的伟大成就……过去25年里,它惊人的发展速度是史无前例的。

据此判断,该演讲( )A.发表于莫斯科保卫战取得胜利之际B.说明十月革命对苏俄产生了巨大影响C.肯定了列宁和斯大林时期经济建设D.认为美国已采取苏联经济发展模式7.右图是珍藏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一幅战时宣传画(图中文字:日本、国民党、共产党)。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让世界更美好》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完整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让世界更美好》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完整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让世界更美好》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麦哲伦通过环绕地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

A.正方体B.球体C.不规则体2.国际和平日,联合国总部都会举行()。

A.敲响和平钟仪式B.敲鼓仪式C.放飞白鸽仪式D.献花仪式3.中国航天事业取得成功的秘诀是()。

①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重视科技和教育的创新。

②我国加大科技和教育的投入,重视发展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

③我国科技工作者发扬艰苦奋斗、锐意创新、顽强拼搏的精神。

④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造成为共识。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4.关于麦哲伦率领的船队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远洋航海技术B.曾七次下“西洋”C.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D.改变了人类对整个世界和人类自身的看法5.联合国是()胜利的产物,是人类为和平与发展长期努力的结果。

A.世界各国政治博弈B.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C.世界各国反抗殖民统治6.国际和平日是()。

A.9月7日B.9月21日C.5月8日D.9月3日二.填空题(共6题,共36分)1.截至2018年1月,联合国有()个会员国。

2.科技的发展()了世界,人们要()科技。

3.多姿多彩的世界,激发着人类无穷的()。

为实现梦想,需要更多的人普及()、弘扬()、传播()。

4.意大利天文学家()制作了一架望远镜,观测到许多肉眼看不到的奇异景观,证明了新天文学说。

5.世界贸易组织是当代最重要的世界性国际经济组织之一,被称为“()”中国2001年加入该组织。

6.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由()个常任理事国和()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常任理事国包括()国、()国、()、()国、()国。

非常任理事国由()选出,任期()年。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尊重他人是道德要求,不是法律要求。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潮流和趋势。

()3.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即使默默无闻,即使没有取得什么显著成绩,它也拥有生而为人的尊严。

九年级社会道法试卷含答案2023.10

九年级社会道法试卷含答案2023.10

九年级社会·法治练习卷(范围:人文地理+九上世界历史+九上道法第一二单元)温馨提示:1.全卷分试题卷(卷I、卷Ⅱ)和答题卷,试题卷共26题。

试题卷的答案必须全部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2.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全卷实行开卷考试。

卷I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他们建造金字塔耗时甚久,需要全国一大部分人和大批外来的奴隶长期用于这些巨大的工程。

只有一个专制的国王才能这样迫使人们去做难以办到的事。

”材料说明金字塔A.是古埃及专制王权下的产物B.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C.激化了奴隶主与奴隶的矛盾D.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2.一位导游在巴黎卢浮宫博物馆介绍某一历史文物时说:“石柱上的法典是迄今所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这位导游所提到的“法典”是A.《拿破仑法典》B.《查士丁尼法典》C.《汉谟拉比法典》D.《十二铜表法》3.“她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她……在文学、史学、科学、哲学、艺术诸多方面都独领风骚,而且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的一切胚胎。

”“她”是指A.古希腊B.古罗马C.古印度D.古埃及4.首创“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采取许多措施解决矛盾,巩固自己的独尊地位,被元老院授予“奥古斯都”尊号的古代罗马统治者是A.凯撒B.屋大维C.斯巴达克D.查士丁尼5.1453年,征服者征服了君士坦丁堡,一个新的纪元,帝国的纪元,正式开始了。

这个新的巨人,跨博斯普鲁斯海峡而屹立,一只脚踏在亚洲,另一只脚踏在欧洲。

这里的“帝国”是指A.奥斯曼帝国B.亚历山大帝国C.拜占庭帝国D.阿拉伯帝国6.如下图所示的是亚、非两大文明古国。

下列有关其共同点的论述正确的是A.建立了地跨亚、非两大洲的大帝国B.打败了外族的入侵并延续了文明C.起源于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D.通过民主改革并建立了民主政体8.大化五年(649年),孝德天皇召集群臣盟誓“天覆地载,帝道唯一”,并建立“置八省百官”的中央机构和地方行政机构(国、郡、里)。

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摘要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体现着科学技术的作用和意义。

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促进了人类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以及思维方式的根本性变化,是近代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在16世纪前中国的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先进地位。

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曾在科技上有过光辉成就的中华民族,在近代却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以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国的实际,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事业。

经过80多年的艰苦奋斗,形成了一整套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思想,领导全国人民建立了学科齐全、独立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缩短了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科技水平的差距;而且在某些科技领域的年研究成果已经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科学技术发展对策研究分析AbstractEvery major progress of human civilization reflect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tremendous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the theme of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in modern times which has promoted social lifestyle, production mode, and the fundamental changes in our way of thinking.China is one of the earliest civilizations in the 16th century 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advanced position in the world. Due to various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reasons, there had been brilliant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of the Chinese nation, but far behind in modern Western countries.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Marxist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guidance, in close connection with China's reality, to develo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reers. After 80 years of hard work to form a complete se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hough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led the people to establish a complete discipline, independence and integr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ystem, reducing the level of technology between China and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gap; and in some in the field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results have met or exceeded the international advanced level,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a has played a huge role.Key words: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trategies Research and analysis目录1:引言--------------------------------------------------------(1)1.1:时代背景--------------------------------------------(1)1.2原因及深远意义----------------------------------------(2)2:我国科技发展的有关情况 ------------------------------------(3)3:当代中国科技发展中的对策和理论分析-------------------------(4)3.1:科技体制改革的极力推进-----------------------------(4)3.2:实施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4)3.3: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5)3.4:科技投入的进一步佳大化------------------------------(5)4:参考文献内蒙古工业大学自然辩证法学科论文 11. 引言1.1时代背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公共政策分析》试题及答案

《公共政策分析》试题及答案

《公共政策分析》试题及答案一、简答题1.为什么公共政策学科会诞生于xx年代?答: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社会科学领域发生的革命性变化之一,就是政策科学的诞生。

现代政府所面临的已经不是个别的、单一的、基本稳定或一再重复的社会矛盾和问题,而是越来越具复杂性、尖锐性、普遍性、专业性和动态性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公共政策适应了现代社会的这些特征和现代政府的需要于xx年代迅速兴起和发展起来。

2.什么是政策科学?答:政策科学是综合地运用各种知识和方法来研究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探求公共政策的实质、原因和结果的学科。

3.什么是公共政策?答:公共政策是国家机关、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或服务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为或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件等的总称。

4.政策的功能包括哪些方面? 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政策导向功能。

(2)政策控制功能。

(3)政策协调功能。

(4)政策象征功能。

5.我国的官方政策研究机构主要有哪些?答:主要有俩大类:一是综合型,主要是中央和县以上各级领导机关政策研究室等;二是专项型:中央和县以上各级领导机关相关部门的研究室等。

这类机构是专职政策研究机构。

6.什么是政策制定?答:政策制定是政策形成或政策规划,即指从问题界定到政策方案抉择以及政策合法化的过程。

7.什么是政策方案?答:政策方案是指对政策问题的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或方案的活动过程。

18.政策方案规划的原则有哪些?答:政策方案规划的原则主要有:信息完备原则; 系统协调原则; 科学预测原则; 现实可行原则;民主参与原则; 稳定可调原则等。

9.什么是政策合法化?答:政策合法是指法定主体为使政策方案获得合法地位而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所实施的一系列审查、通过、批准、签署和颁布政策的行为过程。

10.政策执行研究的主要途径有哪些?答:政策执行研究的主要途径有:自上而下的研究途径; 自下而上的途径; “政策/行动连续统”途径; 工具选择途径等。

形式与政策相关论文

形式与政策相关论文

情势与政策相干论文情势与政策相干论文6篇“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际,在介绍当前国内外经济政治形势、国际关系以及国内外热门事件的基础上,阐明了我国政府的基本原则、基本立场与应对之策。

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情势与政策相干论文,期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情势与政策相干论文(篇1)这学期,我学习了《形势与政策》课,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使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入、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虽然就那么几节课,但却使我收获很多,感触颇多。

当今社会,面对竞争、压力和各种复杂环境,以及社会多元化的价值观与人生观的挑战,很多大学生都显得无所适从乃至惶恐失措,因此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开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把形势与政策课与专业知识有效的结合不仅提高了对专业知识了知道,把形势与政策课与人才培养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结合起来,即增强了学生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关注,也通过对国内国际形势的理论,正确、客观地分析自身的优缺点,增强自身的责任感、紧急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同时,通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能把自身的专业知识等在此进程中并得到锤炼,提出自身的特别见解,增强了能力,提高了政治敏捷度,发散思维,也侧面地增进了专业知识的学习,还提高了思想道德修养。

其实,“形势与政策”教学内容包含形势与政策两大部分:形势是国际和国内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状态和态势;政策是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目标和任务而制定的行动准则。

政策的制定要以国内外形势为客观根据。

而形势的发展变化一定导致政策的相应调解。

身处在不断变革时期的大学生,从客观方面看,没有对形势和政策的准确掌控和知道,没有心怀祖国、胸装天下的视野,就有可能走弯路、错路乃至于死路。

同时要想成才立业是非常困难的。

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人才培养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党中央提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养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入变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肃挑战。

2024-2025学年广东省三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4-2025学年广东省三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三校联考高三历史本试卷共6页,20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礼记·月令》载:“是月(孟春之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

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耜,措之参保介之御间,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藉。

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

反,执爵于大寝,三公、九卿、诸侯、大夫皆御,命曰:劳酒。

”由此可知,当时A.国家治理恪守敬天保民理念B.官僚体系的等级特征凸出C.农业生产是重要的经济活动D.王权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2.读如图信息。

图中现象的出现得益于岭南地区A.新式耕犁的推广B.生产力领先全国C.中医药事业繁荣D.社会秩序较稳定3.宇文泰在执掌西魏朝政期间,采用汉族士人苏绰建议,颁布了“先洗心,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六条诏书,让地方官遵照执行,牧守令长不通者不能为官,还开设学校,选拔中下级官吏学习其内容。

六条诏书的颁布A.开启北方政权封建化进程B.巩固北方黄河流域统一的局面C.奠定后世心学的理论基础D.体现儒道法相结合的治国理念4.在唐初的国家财政收入中,户、地两税所占比例差距不大。

天宝时,每年地税所得约1240余万石,约占国家全年收粮总数的1/2,在政府收入中的比重已经和租、调大约相等。

这一变化反映出A.实施赋税改革的可能性B.百姓赋税负担相对减轻C.国家管控力被严重削弱D.租佃关系的进一步发展5.下图为北宋粮食运输示意图。

据此可以推知,北宋A.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分离B.朝廷赋税主要来自江汉平原C.西北边防面临着严峻压力D.区域间的长途贩运较为兴盛6.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在台湾府治(今台南市)筹办了台湾的第一所书院——西定坊书院,并规定“不许别创书院”。

次年,随着台湾府正式设立,“不许别创书院”的禁令逐渐放宽,台湾的书院更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仅在康熙年间便有12所。

2024年河北省高考历史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河北省高考历史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河北省历史高考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以下哪个朝代被誉为“千古一帝”?A. 秦朝B. 汉朝C. 隋朝D. 唐朝2、下列哪种文学体裁起源于西汉时期?A. 诗歌B. 词C. 散文D. 话本3、题干: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誉为“千古一帝”?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赵匡胤4、题干:下列哪项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国共合作D. 抗日战争胜利5、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D、南昌起义6、哪一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A、中共一大B、中共三大C、中共七大D、中共八大7、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誉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这一观点的代表?A. 司马迁B. 王充C. 欧阳修D. 陈寿8、下列关于《汉谟拉比法典》的叙述,错误的是:A. 制定于公元前18世纪,是古巴比伦法典B. 文字为楔形文字C. 包含了私人法和公法两大部分D. 中国法典《唐律疏议》受到了其影响9、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采取的主要策略是:A、发动全面内战B、开展土地改革运动C、进行国共谈判D、巩固解放区 10、以下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表述,正确的是: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B、以阶级斗争为纲C、发展经济,保障供给D、四项基本原则1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哪一项在15世纪至16世纪期间对全球航海探险产生了重大影响?A、造纸术B、火药C、印刷术D、指南针12、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A、造纸术B、火药C、印刷术D、动植物分类法13、下列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重要举措,错误的是:A. 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B. 通过联姻政策,与其他国家结盟C. 推行同一度量衡,促进经济文化交流D. 编纂《史记》,记录其治世成就14、以下关于唐朝“贞观之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政治清明,社会稳定B. 经济发达,国力强盛C. 实施科举制度,选拔人才D. 长期对外战争,疆域不断扩大15、【题目】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对世界科技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是:A. 火药B. 指南针C. 造纸术D. 印刷术16、【题目】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评价,以下哪项表述是错误的:A.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B. 新文化运动对封建礼教的批判起到了积极作用C.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传播D. 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传统文化,主张西化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拜登政府对华科技竞争战略及中国的应对

拜登政府对华科技竞争战略及中国的应对

拜登政府对华科技竞争战略及中国的应对作者:李良玉来源:《西部学刊》2024年第09期摘要:科技竞争是当前中美关系中最核心的议题。

拜登政府以恢复美国的全球主导地位为实质目标,通过加强出口管制、设立投资审查机制、制裁相关实体和建立技术联盟,在科技领域对华实施了高度敌对与全面围堵。

在当前高度依存的全球化体系下,美国对华科技竞争导致的负面影响逐步凸显,全球科技产业链的稳定格局受到挑战,美国与其盟友的关系面临困境。

基于这一背景,中国应以数字中国战略为支点,制定科学的应对方案,精建设,努力实现技术供应链的本土化,广合作,提升在科技领域的国际话语权,不断增强科技实力与科技竞争力。

关键词:拜登政府;科技竞争战略;中美关系中图分类号:D8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4)09-0017-05The Biden Administrat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etition StrategyAgainst China and China’s ResponseLi Liangyu(Yanbian University, Yanji 136200)Abstra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etition is the most central topic in current China-U.S. relationship. With the substantive goal of restoring the U.S. global dominance, the Biden administration has implemented a highly hostile and comprehensive containment on China in the field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y strengthening export controls, establishing an investment review mechanisms, sanctioning relevant entities, and establishing technological alliances. Under the current highly interdependent globalization system, the negative impact caused by the U.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etition with China have gradually become more prominent, the stable pattern of the glob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y chain has been challenge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S. and its allies is facing difficulties. Based on this background, China should take the digital China strategy as a pivot point, formulate a scientific response plan, refine its construction, strive to localize the technology supply chain, broaden its cooperation, enhance its international discourse in the field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continuously enhance it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trength and technological competitiveness.Keywords: the Biden administr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etition strategy; China-U.S. relationship作為当前大国竞争的焦点,科技竞争在国家关系的定位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非连续性文本《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和中坚作用》阅读练习及答案

非连续性文本《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和中坚作用》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中国携手各国精诚合作,共同把握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一定能够不断为推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正能量。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中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擘画了中国创新发展蓝图。

科技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应对许多全球性挑战的有力武器。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世界经济陷入低迷期,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值得高度重视。

与此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

向科学技术要发展动力,以科技创新解答人类发展难题,这是世界各国共同的追求。

中国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彰显顺应时代潮流的智慧与担当。

中国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脚踏实地推动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继续领跑全球专利申请量,中国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16.1%,以68720件稳居世界第一。

放眼“十四五”,中国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国际社会更加看好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光明前景。

让科技成果造福全人类,在开放合作中为全人类寻求科学突破,这是中国一以贯之的追求。

中国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联合研究,深度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等国际大科学工程,“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计划支持8300多名外国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建设33家联合实验室。

中国致力于开展全球科技协同创新,日益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为全球科技开放合作提供广阔舞台,这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题中之义,受到国际社会普遍欢迎。

科学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科技创新总能创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关乎人类福祉。

2024年福建龙岩市高三三模高考历史模拟试卷试题(答案详解)

2024年福建龙岩市高三三模高考历史模拟试卷试题(答案详解)

龙岩市2024年高中毕业班五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注意:请将试题的全部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距今约7500-3000年的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群中,出土陶片上有稻、粟、黍等印痕,有种类丰富的贝类堆积,还出土了多种海陆野生动物的骨骼。

由此可知,当地先民()A.最早培植了粮食作物B.已经使用自然货币C.形成多样化生计模式D.仍属采集渔猎阶段2.刘邦攻克咸阳后,诸将皆争夺金帛财物,而“(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汉王(刘邦)所以具知天下隘(è)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

萧何此举()A.提供了赋役征发依据B.完善了国家的治理体系C.开启了郡国并行制度D.旨在继承秦朝文书律令3.下图是盛唐敦煌莫高窟“雨中耕作”壁画。

画中左侧农夫头戴席帽正在耕地,下面农夫肩挑麦束行进,下方一家四口席地在田间餐饮。

这反映了()A.小农经济的生产劳作场景B.绘画艺术的写意风格C.曲辕犁已在西北地区普及D.民族交融的不断加强4.元朝科举实施时间短,规模小,还曾一度停开,主要采用世袭、恩荫与推举制录用官员,并允许转吏为官。

这()A.吸收了蒙汉选官制精华B.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C.丰富了官僚政治的形式D.限制了社会阶层的流动5.下表是明朝对各类民族聚居区实行的管理措施。

这反映了明朝()民族聚居地区管理措施汉族聚居区把归附的各民族编入都司卫所中统一管理汉族与边地民族聚居区交界地带采取驻扎汉军与改编土著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管理更边远一些的边疆民族聚居区以土司和羁縻卫所为框架A.内地边疆治理一体化B.边疆政策的灵活务实C.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D.军政合一的管理机制6.1864年,清政府刊印了丁韪良翻译的《万国公法》。

光绪年间,有些大臣以此来检索此前所订条约的失误,认为“从前中国与各国立约,多仓猝定义,又未谙西洋通例,所损颇多。

高中政治2023高考最新模考主观题练习(共9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中政治2023高考最新模考主观题练习(共9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政治主观题模考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阐释上述“留言与回应”对建设法治政府的共同价值。

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0分)《尚书正义》注:“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

”《春秋左传·正义》疏:“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汉服历史悠久,从“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的衣裳发展而来,历经数千年变更,与中华传统饮食、建筑和汉字汉语等共同构筑成恢宏的中华文化大废。

一些人通过考据,复原了汉族传统服饰,开展恢复传统节日、传统礼仪,祭杷先贤,推广传统学说,宣传传统乐器等活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穿起汉服,衣袂翩翩、自信满满地行走在高楼大厦和绿水青山间。

结合材料,运用“不做简单肯定或否定”知识,说明应如何让汉服绽放服章之美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9 分)人工智能产品ChatGPT 来了!它不仅可以陪人们娱乐聊天,还能胜任写文案、剪视频等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工作……人工智能越来越聪明,文化产业是否会迎来人工智能的替代性竞争?文化产业从业者将会受到什么影响? 某校学生以“人工智能与文化产业的发展”为主题,开展辩论。

辩论双方表达各自观点并进行了论证。

正方:人工智能会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2023 年春节档热映的《流浪地球2》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帮助演员在电影中实现了“返老还童”。

人工智能还可以参与剧本创作。

过去,人们想参观博物馆只能亲临现场如今,运用人工智能等技术,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云游博物馆,查阅藏品信息,甚至与文物交流对话反方:工智能不会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几年前,谷歌人工智能围棋程序“AlphaGO”虽赢得了比赛,却不知围棋为何物也不能领会围棋深厚的文化意蕴。

人工智能模仿李白、杜甫写诗,虽然对仗工整,但被专家评价“稍逊风骚”。

人工智能虽然通过模仿人类既有的艺术实践,在某些领域取得明显突破,但目前来看,推动文化产业不断向前的仍然是人类的实践,想象力,创造力和创新力,这一点没有变,也难以改变假如你参加这场辩论,你支持哪一方的观点?运用实践的相关知识,阐明你支持这一观点的理由。

2021年泰顺西旸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

2021年泰顺西旸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

2021年泰顺西旸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为促进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和科技创新,推动第六代移动通信(6G)技术研发工作,2019年11月3日,科技部会同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在北京组织召开6G 技术研发工作启动会。

相关部门领导和有关专家参加会议。

科技部王曦副部长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宣布成立国家6G技术研发推进工作组和总体专家组,其中,推进工作组由相关政府部门组成,职责是推动6G技术研发工作实施;总体专家组由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37位专家组成,主要负责提出6G技术研究布局建议与技术论证,为重大决策提供咨询与建议。

会上,总体专家组代表介绍了6G技术研发态势及未来发展思路与建议。

TD产业联盟、未来移动通信论坛代表分别介绍了前期工作开展情况、未来6G畅想及下一步工作计划的建议。

6G技术研发推进工作组和总体专家组的成立,标志着我国6G技术研发工作正式启动。

目前全球6G技术研究仍处于探索起步阶段,技术路线尚不明确,关键指标和应用场景还未有统一的定义。

在国家发展的关键时期,要高度重视、统筹布局、高效推进、开放创新。

下一步,科技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总体专家组系统开展6G技术研发方案的制订工作,开展6G技术预研工作,探索可能的技术方向。

(摘编自《我国6G研发正式启动》,“科技部网站”2019年11月6日)材料二2019年3月,全球首届6G峰会在芬兰举办。

主办方芬兰奥卢大学峰会邀请了70位来自各国的顶尖通信专家,召开了一次闭门会议,主要内容就是群策群力、拟定全球首份6G白皮书,明确6G发展的基本方向。

近日,这份名为“6G无线智能无处不在的关键驱动与研究挑战"的白皮书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

”白皮书认为,与从1G到5G的前几次移动通信技术换代类似,6G的大多数性能指标相比5G将提升10到100倍。

《解决人类现实挑战的中国方案》阅读答案

《解决人类现实挑战的中国方案》阅读答案

《解决人类现实挑战的中国方案》阅读答案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同时,人类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

如何防止全球化的危机,使人类社会能够延续存在、和睦相处和持续发展,这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和课题。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这是中国把握历史规律和时代潮流,着眼人类共同和长远利益提出的中国方案。

“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是一个现实。

它反映了在新一轮全球化进程中,人类利益格局日益加深的相互依赖、休戚与共。

在全球化的第一阶段,先发国家利用自己的优势,通过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获得超额利润,并导致巨大的国际贫富差距。

在这一阶段,我赢你输的博弈使发达国家获得了巨大的收益,并导致了世界各国严重的贫富分化和强弱分化。

然而,进入全球化的第二阶段,这种输赢分化的博弈正在衰退,代之而起的是命运与共。

“命运”一词,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是指人的生死、贫富、祸福、苦乐遭遇。

在全球化的新阶段,人类命运与共表现在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各个方面。

如,在经济上,任何国家的经济危机都会迅速传播和扩散,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

再如,在政治和社会等层面,西方国家支持怂恿一些国家的反政府力量,而这些国家的社会动荡导致的难民潮,却使西方国家本身的治安陷入紧急状态。

所有这些现象都昭示着,输赢分化的全球化时代行将结束,命运与共的全球化新时代正在到来。

在命运与共的全球化新阶段,只有相互扶助、相互促进、利益共享,才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共保安宁。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反映了在全球化新阶段世界利益关系格局的这种新变化。

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我们对未来人类社会的愿景。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建立共商共建共享的新型全球治理结构。

如,在经济上,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利益共享,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方利益;各国同舟共济,而不是以邻为壑,搞贸易保护主义,画地为牢,损人不利己。

2023-2024学年初中政治部编版九年级下第二单元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政治部编版九年级下第二单元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政治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当今世界进入高科技时代各国均在制定实施自己发展高科技的计划日本制定了“科学技术政策大纲” 西欧有“尤里卡计划” 中国制定“星火计划” 这些表明()A. 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B. 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军事的竞争C. 要赢得主动、优势就要重视机遇和把握机遇D. 经济全球化使国家间矛盾激化【答案】A【解析】当今世界进入高科技时代各个大国都在制定、实施自己发展高科技计划说明科技发展的重要性科技发展能否取得优势、综合国力的强弱将最终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所以A正确B错误C错误因为解决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不是高科技发展而是建立国际新秩序D观点虽然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A2.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对外商投资的准入、促进、保护、管理等作出了统一规定是我国外商投资领域的基础性法律这部法律的实施()①表明我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②有利于中国吸引更多的海外投资积极扩大对外开放③有利于促进公平竞争是外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唯一法治保障④彰显了中国新一轮高水平开放的决心有利于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答案】A【解析】题干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的通过体现了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有利于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海外投资积极扩大对外开放①②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③说法错误“唯一”的说法过于绝对3.为推动全球抗疫中国发起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人道主义行动向150多个国家和10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向34个国家派出36支医疗专家组组织上百场跨国视频专家会议毫无保留地与各国分享抗疫经验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COVAX)” 以实际行动促进全球疫苗公平分配……这说明()C. 新冠肺炎疫情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D. 中国有世界最好的新冠疫情防控经验【答案】B【解析】A错误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B正确材料中为推动全球抗疫中国发起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人道主义行动这说明中国为全球疫情防控做出了重大贡献C错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有环境问题等D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体现中国有世界最好的新冠疫情防控经验故选B4.我国基本解决了世界上约1/5人口的温饱问题让七亿多人口摆脱贫困到2020年我国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让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A. 能够彻底消除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B. 能够从根本上消除人们的收入差距C. 是对世界发展的重大贡献D. 是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唯一出路【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担当C 分析题干可知我国基本解决了世界上约1/5人口的温饱问题让七亿多人口摆脱贫困这是对世界发展的重大贡献 C正确A 观点中“能够彻底消除”的说法太绝对 A错误B 观点中“根本上消除”的说法太绝对 B错误D 观点中“唯一出路”的说法太绝对 D错误故本题选C.5.2019年11月19日中国第六批赴南苏丹(朱巴)维和步兵营首批240名官兵从张家口宁远机场乘坐中国空军伊尔76运输机飞赴任务区执行维和任务上述举动表明()①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②中国致力于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贡献者③中国积极主动地承担国际责任④中国积极维护区域稳定与安全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答案】C【解析】中国军队执行维和任务表明中国积极维护区域稳定与安全积极主动地承担国际责任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故③④说法正确①②不符合题意说法正确但与题干主旨无关故选C6.习近平赴北师大看望师生他在翻看全国课程教材时表示“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这启示我们()B. 要大胆吸收和利用世界优秀文明成果C. 要抵制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落后文化D.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答案】A【解析】“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 去“中国化”是十分悲哀的这启示我们要继承我国古代的优秀传统文化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选项D是中华文化的特点不是给我们的启示故选A7.庄子《则阳》“万物殊理道不私”即万物不同道不偏私从文化角度来看这给我们的启示是()A. 应增进理解追求统一B. 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C. 要摒弃差异和谐共处D. 要认可和接受各民族文化【答案】B【解析】A不符合题意应尊重文化多样性求同存异包容不同民族文化B符合题意“万物殊理道不私”说明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C不符合题意要尊重差异D不符合题意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并不是认同其他民族文化故选B8.近年来中国在全球政治、经济、安全等各个方面推出一系列具有广泛和深远影响的中国倡议、中国方案这体现了中国()①致力于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②积极主动承担起相应的责任③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④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不断提高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答案】B【解析】①②④正确近年来中国在全球政治、经济、安全等各个方面推出一系列具有广泛和深远影响的中国倡议、中国方案这体现了中国致力于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积极主动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不断提高③错误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不起主导作用故选B9.“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的简称我国提出倡议旨在同沿线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实现共同繁荣这说明()①中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个国家②中国重视与相关国家的合作致力于共同建设一个繁荣和美好的世界③中国与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开辟更加美好的未来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国担当的认识①②③④ 依据题文描述中国与沿线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实现共同繁荣表明中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个国家中国重视与相关国家的合作致力于共同建设一个繁荣和美好的世界中国与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开辟更加美好的未来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互信互利寻求共同增长点努力探索与建立新型发展合作机制等故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10.2018博鳌亚洲论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声音嘹亮全球 4月12日南海海上阅兵彰显中国力量中国声音、中国力量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了强大信心对此你的理解是()①世界的发展只能靠中国②要树立“开放、平等、参与”的国际意识③表明我国面临的挑战远大于机遇④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A. ②④B. ③④C. ②③D. ①③【答案】A【解析】题干中的描述彰显了中国力量说明了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为人类的和平与发展积极发挥自己的力量说明了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要树立“开放、平等、参与”的国际意识②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夸大了我国的能力③说法错误挑战与机遇并存11.中国的快递服务业规模连创新高 2019年有望突破600亿件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最具有活力的新兴寄递市场包裹快递量超过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总和对世界增长贡献率超过50% 这说明()A. 我国综合国力在世界发达经济体中独占鳌头B. 我国实现了伟大复兴的梦想C. 我国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D. 我国成为世界邮政业务发展的稳定器和动力源是推动世界快递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答案】D【解析】A错误“独占鳌头”是错误的B错误还未实现需要在努力C错误不能说“决定性力量”说的太绝对D正确中国的快递服务业规模连创新高说明我国成为世界邮政业务发展的稳定器和动力源是推动世界快递业发展的重要力量12.近日来澳大利亚军队屠杀阿富汗平民的事情持续发酵中国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兼发言人赵立坚发言人就此发推评论“我们强烈谴责此类行为并呼吁追究他们的责任”(如图为乌合麒麟创作一幅漫画)对此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 世界整体上维持和平的态势但战争的阴影从未远离B. 局部战争与冲突从未间断霸权主义、民族问题、宗教冲突、领土争端和恐怖主义等威胁和平的种种因素依然存在C. 世界上维护和平的力量不断壮大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流D. 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更加严峻需要世界各国齐心协力、共同应对【答案】C【解析】13.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宪法的重要原则和精神下列体现这一原则和精神的有()①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②精准扶贫③提高最低工资标准④组织抗震救灾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我国高度重视人权保障工作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宪法的重要原则题干中①有利于提高人们受教育水平②有利于共同富裕促进人们的生存发展④保障生命健康权③增加收入有利于保障人的生存发展都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表现符合题意故选D14.美国盖洛普公司、大西洋理事会、英国广播公司、俄罗斯社会舆论基金会、拉美晴雨表等多家知名民调机构、智库和媒体就各国国际形象等发表报告其中大量数据显示中国在全球领导力和影响力、经济发展潜力、政府和媒体公信力等方面“得分”持续上涨国际形象更加积极正面下面几位同学根据材料收获的感想中不正确的是()①中国正在为世界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和稳定器②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给发展中国经济振兴带来机会只要中国富强世界就越稳定③中国正在呈现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为各国的共同发展作出贡献④中国是世界格局中的主导力量促进世界向着公平公正多元共治的格局发展A. ①②B. ②④D. ①④【答案】B【解析】15.(1)这表明我国()15.(2)这一事件让我们更加感受到()①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②当今国与国之间存在激烈竞争③我国跻身世界发达国家行列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我们的必然选择A. 在发展中面临风险与挑战B. 面临新的发展机遇C.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提供良好外部环境D. 已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答案】A【解析】(1)1、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的机遇与挑战题干中美国对中兴通讯制裁、打压制裁华为公司说明了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风险与挑战 A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C与题意不相符 D说法错误我国不是世界科技强国是科技大国故选 A.2、本题考查的是科教兴国战略分析题意题干中反映美国政府通过多种手段打压、制裁中国高科技企业华为公司等情况从这一件事中告诉我们要掌握核心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中也反映当今国与国之间存在激烈竞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我们的必然选择②④符合题意①题干没体现③错误我国还没跻身世界发达国家行列故选 D.【答案】D【解析】16.“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这句话启示我们面对发展的契机应()A. 坐等观望等待时机B. 抓住机遇勇于创新C. 犹豫不决厚积薄发D. 把握时机被动应付【答案】B【解析】题文中“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意思是上天赐与的东西不接受反而会受到惩罚时机到了不行动反而会遭受灾祸这启示我们面对发展的契机应抓住发展的大好机遇勇于发展自己积极谋求创新 B符合题意 AC错误坐等观望、犹豫不决会错失良机 D错误主动应对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7.(1)材料一说明我国面临哪些风险?17.(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答案】(1)材料一说明了受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和不少困难几十年高速发展所积累的一些矛盾与风险也逐渐暴露出来急需得到稳妥处理与解决压力持续加大” 可以从中国经济面临的风险角度来回答【答案】(2)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给中国“走出去”发展战略带来更多的风险【解析】(2)本题可以从国际形势给中国企业“走出去”带来的困难角度来回答18.材料一长沙铜官窑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与浙江越窑、河北邢窑齐名的中国唐代三大出口瓷窑之一也是世界釉下多彩陶瓷发源地长沙铜官窑出土的瓷器极富艺术创造性不仅种类繁多而且造型别致美观样式新颖多变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书法、绘画、雕塑、诗词歌赋、谚语及产品广告等融入陶瓷装饰艺术中丰富了瓷器的装饰艺术长沙铜官窑的瓷器在向外传播的同时也受到了域外文化的影响而愈益丰富多彩(1)从对长沙铜官窑的介绍中你能得出哪些结论?18.材料二 2019年暑假湖南省博物馆与长沙理工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联合推出8场“千年窑望”长沙窑MR数字体验活动通过微软HoloLens增强现实眼镜为观众搭建起一座沟通古今的虚拟的桥梁带领青少年等群体领略长沙窑瓷器非比寻常的美此外湖南省博物馆还推出了一系列研学活动比如“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探索课程——探访辛追夫人的家”、“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探索课程——小小湖南人寻宝记”等活动既丰富了青少年的暑假生活也让沉睡的文物“活”了起来(2)请结合材料分析湖南省博物馆是如何让文物“活”起来的?18.材料三同学们参观完之后发表了自己的一些所见所感小天长沙窑MR数字体验还是挺震撼的但是进馆排队排了2个小时来游学、研学的团队太多了小林唉第一次在博物馆内被吵到头疼有些人大声吵闹就不提了还有人在展厅内追逐打闹小辉我还听见有一位导游说陶俑是摆放在家里的饰品小孩的玩具如此讲解简直让人大跌眼镜陶俑可是陪葬品啊!小颜长沙窑MR数字体验活动原来是免费的呀我前两天在某旅行社研学宣传单里看见长沙窑数字体验活动是收费的呢 80元/人(次)(3)针对同学们所见所感中的问题请你为遏制博物馆游学乱象还人们舒适的参观体验献出锦囊妙计【答案】(1)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③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解析】(1)本题要求回答从对长沙铜官窑的介绍中你能得出哪些结论围绕材料及中华文化相关知识作答即可【答案】(2)①挖掘长沙窑、马王堆等湖南特色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立足本土文化继承本民族文化②推动“文化+科技”融合创新观众了解文物的途径和方式推动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③与长沙理工大学合作推出“千年窑望”数字体验活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促进了对文物的合理开发与利用④推动文化遗产进校园等暑期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文化遗产等【解析】(2)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分析湖南省博物馆是如何让文物“活”起来的结合所学作答【答案】(3)①博物馆采用提前预约的方式设置参观人数上限分化人流高峰减少排队时间加强馆内秩序维护同时利用二维码、APP等现代科技呈现文物背后的故事②政府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展览活动加强对游学、研学等项目的质量及价格监管出台此类项目的统一标准和规范史文化的学习和了解【解析】(3)开放型试题言之有理即可19.(1)“在疫情防控中中国不会缺席”我国外交部发言人的这一态度说明了什么?19.(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在全球抗击疫情的斗争中如何彰显中国担当?【答案】(1)说明我国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解析】(1)本题为分析说明类主观题问题指向是“在疫情防控中中国不会缺席”我国外交部发言人的这一态度说明了什么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等角度来分析【答案】(2)①面对各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机与难题不推诿不逃避积极主动的承担起相应的责任②中国全方位参与全球治理在有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个领域积极采取行动③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努力提高自身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致力于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④中国着眼于时代发展大势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⑤中国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促进人类社会共同发展⑥我们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承担国际责任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解析】(2)本题为体现类主观题问题指向是从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在全球抗击疫情的斗争中如何彰显中国担当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等角度来分析20.(1)从材料一中可以得出什么样的治国理念?这一理念对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何启示?20.(2)材料二中所呈现的环境问题会产生怎样的消极影响?20.(3)材料一对我们青少年的日常生活提出了怎样的要求?20.(4)面对材料二中的问题中国对国际社会提出了怎样的主张?【答案】(1)理念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或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走绿色发展之路启示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要善于学习和借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保护环境的思想【解析】(1)本题要求回答从材料一中可以得出什么样的治国理念?这一理念对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何启示?有两小问第一问治国理念运用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或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走绿色发展之路的知识回答即可第二问启示从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要善于学习和借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保护环境的思想的知识作答即可【答案】(2)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威胁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解析】(2)本题要求回答材料二中所呈现的环境问题会产生怎样的消极影响?从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威胁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等方面作答即可【答案】(3)养成节约资源的生活习惯不伤害野生动植物尊重生命形态的多样性积极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解析】(3)本题要求回答材料一对我们青少年的日常生活提出了怎样的要求?从养成节约资源的生活习惯不伤害野生动植物尊重生命形态的多样性积极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等方面作答即可【答案】(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各国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各国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等方面作答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科学的历史发展不是线性的,而是有起有伏,科学的地域分布也是不平衡的,有的国家先进,有的国家落后。

关于世界科学中心,根据一些学者的统计分析,有世界科学单中心说、科学多中心说、科学主中心与副中心说。

技术发展也是有起有伏,地域分布也不平衡,也有世界技术中心转移说。

实际上某一学科、某些学科群也有世界中心,以往对此缺乏统计分析。

借鉴英国著名学者贝尔纳的研究发现,日本学者汤浅光朝用定量的方式描述了16—20世纪世界科学活动中心及其转移的情况。

如果一个国家的科学成果超过全世界总数的25%,则这个国家就称为世界科学中心;该国成果超过25%所持续的时间,称之为科学兴隆期。

按照汤浅光朝关于科学活动中心的定义,根据不同的科学史年表可以得出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特征,尽管具体时间节点不完全相同,但表1中的5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的依次顺序及主要时期基本一致。

近现代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顺序大致是意大利(1540—1610年)—英国(1660—1730年)—法国(1770—1830年)—德国(1810—1920年)—美国(1920年至今)。

每个国家的科学兴隆期平均为80年左右。

那么,哪些因素影响世界科学中心形成?根据研究,我们认为影响世界科学中心形成和转移主要取决于政府政策、社会经济、文化思想、教育人才和科学技术五个方面。

为此,我们提出了世界科技中心转移的“五要素钻石模型”(图2),经济繁荣、思想解放、教育兴盛、政府有力支持等4个社会因素和1个科技革命(科学技术成果涌现期)因素对科学中心形成必不可少。

图2:世界科技中心转移主要影响因素的“五要素钻石模型”
(摘编自潘教峰《世界科技中心转移的钻石模型》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而导致德国的衰落和美国的振兴。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世界科技、文化、经济、政治中心迅速从德国转移到美国,使得美国很快成为世界最强大的科技、经济、政治、文化大国。

世界科技、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又一次沿着顺时针方向由西方欧洲大陆转移到北美大陆。

使得整个大西洋区域在各方面处于繁荣状态。

由于“冷战时代”的结束及世界科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进行以及世界科技、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未来世界科技、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还将沿着顺时针方向再次进行转移,即从北美大陆及大西洋区域转向东方亚洲大陆及太平洋区域。

随着未来一场更大规模的“东方文化复兴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爆发,中国将随之崛起再度成为未来世界科技、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未来世界格局的演变将遵循这一古老法则。

“分”则是世界科技、文化、政治、经济中心转移之时,“合”就是世界科技、文化、经济、政治中心形成之日,世界文明中心又一次面临转移,未来将属于热爱和平的中国。

(摘自沈律《论现代科技革命与世界文明中心之转移(摘要)》)材料三:
在21世纪的今天,世界科学中心话语权还执掌在欧美国家之中。

科学发展永无止境,科学理论不可能穷尽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真理,科学中心也不可
能永远停留在某一个国家。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存在越来越大的惯性,目前
还没有明显的迹象表明世界科学中心将转移出美国,并转向哪一个国家,但随着新兴国家和地区经济、科技迅速发展的势头,世界科学中心可能呈现多中心的局面。

因此,对中国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我们应按照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规律,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制定积极的应对政策,站在全球科学“巨人的肩膀上”,凭借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培养高度的中国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期待在21世纪或者更长远的未来成为下一个世界科学中心。

第六个世界科学中心能否到中国,就看以整体观、系统性思维的中国精神及其文化是否能影响21世纪世界整体生产力,影响21世纪世界整体生活方式,具体在“智能科学”“再生能源科学”“太空科学”和“人体健康科学”四大领域是否有所突破。

(百度百科“世界科学中心”词条)68.下列有关“世界科学中心”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界科学中心”存在着单中心说、多中心说、主中心与副中心说,日本学者汤浅光朝持单中心说。

B.一个国家的科学成果超过全世界总数的25%,这个国家就可以称其为“世界科学中心”。

C.“世界科学中心”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政府政策、社会经济、文化思想、教育人才和科学技术等因素。

D.二战后,美国一直是“世界科学中心”,按科学兴隆期平均80年来算,现在世界科学中心已有转移迹象。

6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赵红州和日本学者汤浅光朝都根据科学史年表得出世界科学中心存在转移的特征,且时间节点大体相同。

B.影响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社会要素主要有政治、济经、文化和教育,四者相互影响,缺一不可。

C.随着世界科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世界科学中心将再次转移,中国定能成为第六个世界科技中心。

D.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新兴国家和地区经济、科技迅速发展,世界科学中心将会呈现多中心局面。

70.根据上述材料,从政府角度分析,应采取哪些具体措施使中国成为下一个世界科学中心。

【答案】
68.D
69.B
70.(1)积极学习、借鉴各国的先进科学技术;(2)深化改革开放,继续围绕经济建设这一核心,大力提高社会生产力;(3)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制定政策,积极应对世界科技发展的新趋势;(4)政府要加大教育、科研投入;(5)加强文化建设,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众文化自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