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植物组织培养知识点归纳
植物组培知识点总结

植物组培知识点总结一、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1. 植物细胞的再生能力植物细胞具有再生能力,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利用这种再生能力实现植物无性繁殖和遗传改良。
2.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作用通过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添加,可以调控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生长和分化,实现植物组织培养的目的。
3. 培养基的配制培养基是植物组织培养的基础,其成分的配制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再生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1. 植物无性繁殖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实现植物无性繁殖,包括离体茎段培养、愈伤组织培养、悬浮细胞培养等方法。
2. 植物遗传改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实现植物的遗传改良,包括突变选育、重组DNA技术等方法。
3. 植物真种繁殖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实现植物的真种繁殖,包括种子培养、乳母细胞培养等方法。
4. 植物无菌播种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实现植物的无菌播种,可以提高播种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5. 植物快速繁殖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实现植物的快速繁殖,可以节省时间和成本,提高繁殖效率。
三、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技术1. 植物组织的获取植物组织培养的第一步是获得植物组织,可以通过切取植物茎、叶、根等组织,或者通过离体芽、离体胚等方式获得植物组织。
2. 培养基的配制培养基是植物组织培养的基础,其成分的配制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再生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调整培养基的成分。
3. 植物组织的培养条件植物组织培养需要一定的培养条件,包括光照、温度、湿度、氧气等条件,不同植物对培养条件的要求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控。
4. 植物组织的再生在适当的培养条件下,植物组织可以实现再生,包括愈伤组织的形成、植物器官的再生等过程,需要注意再生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和植物器官的发育。
5. 植物组织的分化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植物组织的分化,包括根、茎、叶等植物器官的分化,可以根据需要调控植物组织的分化方向。
组培知识点总结

组培知识点总结一、组织培养的定义及原理组织培养是一种无菌条件下,通过营养培养基为载体,结合适当条件使细胞或组织在体外生长、分化的生物技术方法。
它是一种通过控制培养条件(包括培养基成分、温度、湿度、光照等)来调控细胞或组织的生长与分化的技术手段。
组织培养的成功依赖于对培养细胞或组织的营养需求和生长特性有所了解,通过提供适宜的培养条件,促进其生长和分化。
二、组织培养的分类根据培养的细胞或组织的来源,组织培养可以分为植物组培和动物组培两大类。
1.植物组培植物组培是指利用植物的组织、细胞等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培养,促进其生长、分化和再生的技术。
植物组培可以分为植物器官培养、胚胎培养、愈伤组织培养、植物细胞悬浮培养等多种类型。
2.动物组培动物组培是指对动物体内的细胞或组织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培养,促进其生长、增殖和分化,主要包括动物组织培养、动物细胞培养等。
三、组织培养的应用领域由于组织培养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时间短、成本低等优点,因此在植物学、生物学、医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植物组培的应用(1)植物育种。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实现无性系的繁殖、筛选和改良。
比如,在农业上可以利用植物组培技术进行无性系育种、快速繁殖、病毒、真菌和细菌病害的抗性的筛选。
(2)植物生物技术。
通过植物组培技术,可以实现植物的再生和转基因的导入,以及对植物的基因编辑等,为植物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2.动物组培的应用(1)生物医学研究。
通过动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可以进行动物细胞的分离、培养和扩增,从而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材料,并在体外实验模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生物药物研发。
利用动物细胞培养的技术,可以实现重组蛋白的大规模生产,为生物制药的研发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3)细胞治疗。
利用动物干细胞和其它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可以实现疾病治疗的干细胞移植和细胞治疗等,为医学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植物组织培养知识总结

)和(用试剂)。
3.过程2体现了细胞膜的特点
4.过程3完成的标志
5.杂种细胞培养成杂种植株所使用的技术手段为:
6.植物体细胞杂交跟传统的杂交育种相比,其优点为:
三、应用
微型繁殖: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高效快速地实现种苗的大量繁殖
材料();
植物繁殖作物脱毒:方法()
植物组织培养知识点汇总
一、植物组织培养
1.原理(理论基础):,即具有某种生物本物种所特有的全部遗传物质。生物体不同组织器官的细胞形态结构功能都有差异,根本原因是基因的
2.过程:(该实验操作一定要处于无菌条件下)
的器官、组织和细胞植物体
激素:激素:
二、植物体细胞杂交
1.过程1指的是,需要利用和进行该操作
(1)简要归纳“离体的细胞”进行植物组织培养获得胚状体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工种子”大体由胚状体、包埋胚状体的胶质以及人造种皮等3倍体组成。包埋胚状体的胶质中富含营养物质,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珠海4月)科学家从悬浮培养的单细胞、离体花粉或胚囊中,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胚状结构(胚状体),胚状体不同于一般的种子胚,是由非合子细胞分化形成的类似于胚的结构物,所以,又称“体细胞胚”或“花粉胚”。胚状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通过胚胎发育过程形成植株。将其包埋在一个能提供营养的胶质中,外包裹上人造种皮,便制成了了“人工种子”。
人工种皮包裹着、、、等
人工种子无性繁殖,后代无性状分离;不受季节、气候、地域限制
植物组织培养复习笔记【最新】

植物组织培养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一、概念:植物组织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以及原生质体. 培养在人1:培养基上和人工控制的环境中,使其生长,分化,增殖,甚至长出新的植株的过程和技术。
外植体:在无菌条件下,离体培养于人工培养基上的,用于达到某种培养目的的原始植物材料C培养基:根据植物营养原理和植物组织离体培养的要求而人匚配制的营养基质即为培养基。
细胞全能性:植物体每一个细胞都含有该植物全部的遗传信息,在合适的条件下,具有形成完整植株的能力。
脱分化:一个成熟细胞恢复到分生状态或胚性细胞状态的现象。
再分化:是脱分化细胞重新恢复细胞分化能力,沿若正常的发育途径,形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细胞C二、组织培养的类型,不同分类依据(根据培养材料不同)可分为植株培养,胚胎培养,器官培养,组织或愈伤组织培养.细胞或原生质休培养5类:(根据培养目的)可分为试管嫁接,试管受精,试管加倍,试管育种等:(根据培养方法)可分为平板培养,微室培养,悬浮培养,单细胞培养等:(根据培养过程)可分为初代培养和继代培养:(根据培养基类型)可分为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
三、三个发展阶段的关键人物1,haberlandt-一于1902年提出植物细胞全能性理论,被称为“组织培养之父”。
2,white—于1943年出版《植物组织培养手册》。
3,murashine和skoog -- 在1962年筛选出MS培养基。
四、植物全能性表达的过程培养一►脱分彳~再分化一培养五、组织培养的特点:1、植物基础学科研究的良好系统。
2、生物技术的基础。
3、经济高效.管理方便,利于自动化。
4、技术含量高,实验误差小,人工控制能力强。
5、生长周期短,生长速度快,实验重复性好。
6、实验材料经济,来源单一。
六、缺点:需要设备负复柴,投入资金多,电能消耗大:对人员技术水平要求高,对实验场所要求也高,不能代替田间试验。
第二章植物组织培养设备与培养条件一、实验室的组成及主要仪器和设备准备室:干燥箱,高压灭菌锅,电子天平,酸度计,水浴锅,冰箱。
植物组织培养知识点归纳

植物组织培养知识点归纳一、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植物组织培养就是在无菌和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利用适当的培养基,对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及原生质体进行培养,使其再生细胞或完整植株的技术。
这就像是给植物细胞来了一场单独的“特训”,让它们在脱离母体的情况下也能茁壮成长呢。
二、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这背后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哦。
简单来说,就是每个植物细胞都像是一个潜在的小魔法师,都具备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
不过呢,在正常情况下,这种能力被抑制了,而我们通过组织培养的手段,就可以把这种能力释放出来。
三、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1. 外植体的选择与消毒外植体就是我们从植物体上取下来用于培养的部分,可以是叶片、茎段、根尖等。
就像我们挑选参加比赛的选手一样,要选健康、有活力的。
选好之后,还要对它进行消毒,把上面的病菌都除掉,不然就会影响后面的培养啦。
2. 初代培养把消毒后的外植体接种到初代培养基上。
初代培养基里有各种营养成分,像氮、磷、钾这些大量元素,还有铁、锰、锌等微量元素,以及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就像是给外植体准备的营养大餐。
在这个阶段,外植体会开始分化,可能会长出愈伤组织。
愈伤组织就像是一团白白嫩嫩的小肉球,是一团未分化的薄壁细胞。
3. 继代培养当愈伤组织长到一定大小后,我们要把它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上,也就是继代培养基。
这个过程就像是给植物宝宝换个更大更好的“房子”,让它有更多的空间和营养继续生长。
在继代培养中,愈伤组织可能会继续分化,形成芽或者根。
4. 生根培养当我们看到有芽长出来后,就可以把它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上了。
生根培养基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浓度会有所调整,目的就是让小芽长出健康的根系。
根系就像是植物的脚,有了脚,植物才能稳稳地站在土壤里(这里是培养基里啦)。
5. 移栽驯化当植物在培养基里长出了完整的根系和茎叶后,就可以把它从无菌的环境中移栽到普通的土壤里了。
不过,这个过程可不能太突然,要先让植物适应一下外界的环境,就像我们从空调房突然走到炎热的户外,也需要一点时间适应呢。
植物组织培养知识点总结

堂清日结31、原生质是细胞内生命物质的总称。
原生质层指的是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去掉细胞壁的植物细胞就是原生质体,所以一个动物细胞就相当于一个原生质团。
2、原生质层的融合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3、植物体细胞融合的实质:原生质体的融合,植物体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细胞壁的再生。
新细胞壁的产生与细胞内高尔基体相关。
4、植物组织培养中愈伤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裂的结果。
5、植物细胞工程通常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6、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过程:1)酶解法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2)利用物理或者化学法诱导原生质体的融合3)再生细胞壁,获得杂种细胞。
4)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通过脱分化和再分化获得杂种植物。
7、微型繁殖技术:也叫快速繁殖技术即快速繁殖优良品种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该技术与传统繁殖技术相比,具有:①繁殖速度快;②“高保真”(因为是无性繁殖);③不受自然生长季节的限制(因为在具有一定人工设施的室内生产)等特点。
堂清日结41、作物脱毒材料:分生区细胞作物脱毒方法:进行植物组织培养作物脱毒结果:获得脱毒苗脱毒苗的特点:不会或极少感染病毒。
2、人工种子的组成:胚状体(或不定芽或顶芽或腋芽)+人工薄膜;要获得人工种子,需将离体的器官、组织或细胞培养至再分化阶段。
3、人工种皮中应具有的有效成分:适量的养分、无机盐、有机碳源、农药、抗生素、有益菌等,为了促进胚状体的生长发育,还可以向人工种皮中加入植物生长调节剂。
4、单倍体育种原理:染色体变异方法:花药离体培养采用的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优点:后代无性状分离、明显缩短育种年限突变体的利用育种原理:突变(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优点:能够产生新性状植物体细胞杂交育种原理:染色体变异优点: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5、植物组织培养中易获得突变体的原因:培养的细胞一直处于分生的状态,易受培养条件和外界压力(如射线、化学物质等)的影响。
植物组织培养知识点总结

植物组织培养知识点总结第一、二章1 植物组织培养概念、分类、应用、创始人、奠基人2 实验室各分室名称、主要设备、主要功能3 无菌操作技术流程4 表面消毒剂种类及作用效果5 培养基成分及各成分的作用6 植物组织培养三大难题7 那些成分要抽滤灭菌第三、四章8 植物细胞全能性原理9 名词解释:愈伤组织、脱分化、体细胞胚、人工种子10 体细胞胚的特点11 愈伤组织形成发育的三个时期,两种类型,良好愈伤组织的特点12 植物离体微繁,一般过程,各阶段注意事项13 褐变,影响褐变的因素,克服褐变的措施;玻璃化,无糖培养技术第五、六、七章14 植物脱毒方法、原理15 脱毒率包括两种方面含义16人工诱导单倍体的三种途径17花药培养得到的再生植株倍性如何,为什么18 花药培养的应用,花药培养力,一般培养过程。
19 离体幼胚培养,胚发育有几种类型?各有何特点?20 离体授粉离体受精21 简述胚乳培养的意义第八、九章22 原生质体概念,两种分离方法,纯化方法。
23 酶法分离植物原生质体的酶液组成及作用24 简述植物原生质体培养基的特点25 原生质体融合,融合的主要方法26 体细胞杂交过程27 融合产物的种类及特点28 植物细胞无性系变异,特点29 提高植物细胞无性系变异频率的方法30 细胞突变体的类型及对应的筛选方法植物组织培养知识点总结第一、二章1 植物组织培养概念、分类、应用、创始人、奠基人概念:是一种将植物的器官、组织或细胞在适当的培养基上进行无菌培养,并重新再生细胞或植株的技术。
分类:(1)按外植体来源和特性分:植株培养胚胎培养器官培养组织或愈伤组织培养细胞或原生质体培养;(2)按培养方法分:固体培养液体培养固体液体两相培养应用:(1)克服远缘杂交中杂种不育性,种子无活力或配发育不全的植物获得后代,一年多代育种(2)培育三倍体(3)单倍体育种(4)提高突变频率,筛选变异类型(5)经过细胞融合得到体细胞杂种(6)种质资源保存2 实验室各分室名称、主要设备、主要功能化学实验室(准备室)无菌操作室(接种室)培养室高压灭菌室细胞学实验室3 无菌操作技术流程4 表面消毒剂种类及作用效果漂白粉饱和溶液 10-30m 效果很好氯化汞 0.1-0.2% 3-12m 效果最好酒精 70-75% 10-30s 效果好5 培养基成分及各成分的作用水提供水分,营造环境无机盐大量微量提供细胞生长所需元素有机化合物碳源:提供能源、维持渗透压;维生素参与代谢;氨基酸,促进芽根胚状体生长和分化植物生长调节物质调节细胞生长天然复合物其他成分活性炭吸附;抗生素防止内生菌污染6 植物组织培养三大难题污染褐变玻璃化7 那些成分要抽滤灭菌热不稳定成分如:IAA ABA ZT GA3第三、四章8 植物细胞全能性原理植物的每一个细胞都具有该植物的全部遗传信息和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
【K12学习】植物组织培养知识点归纳

植物组织培养知识点归纳第一章1、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在离体条件下,利用人工培养基对植物的器官、组织、细胞、原生质体等进行培养,使其长成完整植株2、外植体:在植物组织培养中,活体植物上提取下来的、接种在培养基上的无菌细胞、组织、器官等均称为外植体。
3、愈伤组织:指在人工培养基上外植体长出来的一团无序生长的薄壁细胞。
4、应用一、农业上的应用1. 种苗快速繁殖 (rapid propagation)2.无病毒苗(virus free)的培养3.在育种上的应用(breeding) 倍性育种,缩短育种年限,杂种优势明显;克服远缘杂交的不亲合性和不孕性;保存种质创造变异二、在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组织学、胚胎学、基因工程、生物工程等方面的应用。
用于基因工程技术创造植物新种质。
用于植物生长发育理论研究,包括生理学、病理学、胚胎学和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等。
三、利用组织培养材料作为植物生物反应器第二章1、细胞全能性:指任何具有完整的细胞核的植物细胞都拥有形成一个完整植株所必须的全部遗传信息和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
2、细胞分化:指导致细胞形成不同结构,引起功能或潜在的发育方式改变的过程。
3、脱分化:指离体条件下生长的细胞、组织或器官逐渐失去原来的结构和功能而恢复分生状态,形成无组织结构细胞团或愈伤组织的过程。
4、再分化:指脱分化的细胞重新恢复分化能力,形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细胞、组织、器官甚至植株的过程。
5、植物组织培养中常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一、污染及防治:1、真菌污染后,如果已形成孢子,则必须经高压灭菌后扔掉。
但若是细菌污染,只要及时发现,将材料上部未感菌的部分剪下转接,材料仍可使用。
2、用抗生素等杀菌药剂的处理,会影响植物材料正常生长。
二、褐变及防止选择合适的外植体合适的培养条件使用抗氧化剂连续转移三、玻璃化问题及其防止增加培养基溶质水平,降低培养基水势;减少培养基含氮化合物用量;增加光照;增加容器通风,进行CO2施肥,对减轻试管苗玻璃化现象有明显作用;降低培养温度,进行变温培养,有助于减轻试管苗玻璃化现象发生;降低培养基细胞分裂素含量,加入适量脱落酸。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知识清单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知识清单一、什么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离体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等,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使其长成完整植株的技术。
这一技术的出现,为植物的快速繁殖、品种改良、脱毒培养等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
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这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核心原理。
所谓全能性,是指每个植物细胞都包含着该物种的全部遗传信息,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
就好像一颗小小的种子,包含了长成参天大树的所有“密码”,只要给予合适的环境和营养,它就能逐步生长、分化,最终成为一棵完整的植物。
而植物组织培养就是人为地创造出适宜的条件,激发细胞的全能性,让它们按照我们期望的方式生长和发育。
三、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基本步骤1、外植体的选择与消毒外植体是指用于培养的植物离体部分,比如茎尖、叶片、茎段、花器官等。
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外植体至关重要。
在选取后,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以去除表面的微生物,常用的消毒剂有酒精、升汞等。
2、培养基的制备培养基就像是植物细胞的“营养餐”,为它们的生长和分化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和生长调节物质。
常见的成分包括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有机成分、植物激素等。
不同的植物和培养目的,需要的培养基配方也有所不同。
3、接种在无菌操作台上,将消毒后的外植体小心地接种到培养基上,这个过程要确保无菌,避免污染。
4、培养接种后的培养容器要放置在适宜的环境中进行培养,通常包括温度、光照、湿度等条件的控制。
根据培养的目的和植物的特点,培养方式可以分为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
5、继代培养当外植体在培养基上生长一段时间后,需要将其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上进行继代培养,以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6、生根与炼苗当培养的芽或愈伤组织生长到一定阶段,需要诱导生根,形成完整的植株。
生根后的植株要经过炼苗,逐渐适应外界环境,然后才能移栽到土壤中。
【高中生物】“植物组织培养”重点知识扫描

【高中生物】“植物组织培养”重点知识扫描一、要点点击1、基本过程:2、培育条件:①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人工操作。
②保证水、无机盐、碳源(常用蔗糖)、氮源(含氮有机物)、生长因子(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供应。
③需要添加一些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主要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④愈伤组织再分化到一定阶段,形成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故需光照。
3、主要用途:①植物体快速繁殖。
②培养无病毒植株(植株脱病毒)。
③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育种)。
④制作“人工种子”。
⑤利用愈伤组织生产植物细胞产品。
二、疑点输血1、植物组织培养是无性生殖吗?请问:虽然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培育的细胞只展开有丝分裂,而不牵涉有丝分裂,但是植物组织培养的生殖类型应当根据其所用培育材料而的定。
如果所用培育材料就是体细胞,例如食道、茎细长等,则属无性生殖。
如果就是花药离体培育,则应当属有性生殖高三。
2、培养无病毒植株为什么要选用茎尖呢?请问:因为病毒中转速度慢,再加之茎细长分生组织没维管束,病毒就可以通过胞间连丝传达,赶不上细胞分裂和生长的速度,所以生长点的病毒数量极少,几乎检测不出来。
3、花药离体培养与花粉离体培养一样吗?请问:花药离体培育就是所指将发育至一定阶段的花药注射至培养基上,去发生改变花药内花粉粒的发育程序,并使其对立构成细胞团,进而分化成胚状体,构成愈受伤非政府,并由愈受伤非政府再分化成植株。
而花粉离体培育就是所指将花粉从花药中分离出来,以单个花粉粒做为外植体展开离体培育的技术。
由于花粉已就是单倍体细胞,引致它经愈受伤非政府或胚状体发育而变成的植株都就是单倍体,且受花药的药隔、药壁、花丝等体细胞的阻碍。
可知花药离体培育与花粉离体培育就是存有差异的,花药离体培育属于器官培育,而花粉离体培育属于细胞培养。
不过两者的培育目的就是一致的,都须要诱导花粉细胞发育成单倍体细胞,最后发育成单倍体植株。
三、试题链接1、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培育过程的顺序及诱导的植物激素分别就是()①细胞的全能性②离体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③根,芽④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⑤生长素和乙烯⑥愈受伤非政府⑦再分化⑧脱分化⑨植物体a.①②⑧⑥⑦③⑨和④b.①②⑦⑥⑧③⑨和⑤c.①⑥②⑨⑧③⑦和⑤d.①②⑨⑧⑥⑦③和④2、将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养成幼苗时,以下条件中不须要的就是()a.具有完整细胞核的细胞b.一定的营养物质和植物激素c.离体状态d.引入选定基因3、在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下列哪一项条件不是必需的()a.充裕的光照b.适合的温度c.消毒灭菌d.适宜的养料和激素4、甘薯栽种多年后易累积病毒而引致品种发育。
植物组织培养(1)

0.1.3 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类型和任务
• 组织培养:分生组织、形成层组织、薄壁组织、韧皮部组 织等。
• 器官培养: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 胚胎培养:幼胚、成熟胚、胚乳、胚珠、子房等。 • 细胞培养:单细胞或较小细胞团,如性细胞、叶肉细胞、
1. Thimann和Wickson
• 1958年,他们发现腋芽(当顶芽存在时为休眠状态) 的生长,可以通过外源细胞分裂素的应用而启动。这 样,将茎段培养在含有细胞分裂素的培养基上,就可 以在一个具有完整顶芽的生长中的茎上诱导侧芽的形 成。这将消除顶端优势,得到大量不定芽。
Thimann
2. Morel-脱毒、快繁商业化
• 1922 年 , 植 物 离 体 组 织 培 养 取 得 了 一 些 进 展 。 德 国 人 Kotte和美国人Robbins两人同时分别独立地将分生组织作 为外植体。Kotte研究切下的根尖,如豌豆、玉米根尖, 将它们放在含有Knop溶液盐成分、葡萄糖、含氮化合物 如天冬酰氨酸、丙氨酸以及肉汁的各种营养液中。Kotte 观察到根尖生长持续了2周,但他没有进行继代培养。另 一方面Robbins通过继代,将玉米根尖离体培养了更长的 时间,但随着时间延长,生长量减少,最后消失。
• 1952年, Morel和Martin提出了植物脱毒(virus free)技 术,通过分离已被病毒感染的大丽花个体的根尖,并将其 离体培养,重新获得了无病毒的大丽花。
• 1960年,Morel利用兰花茎尖培养,实现了脱毒和快速繁殖 (rapid clone propagation)的两个目的。这一技术导致欧 洲、美洲和东南亚许多国家“兰花工业”的兴起。
0.2 植物组织培养的形成和发展
高考生物知识点:植物组织培养

高考生物知识点: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是一种利用植物的细胞、组织、器官等进行无菌培养和繁殖的技术。
以
下是高考生物中与植物组织培养相关的知识点。
1. 组织培养的目的和应用:组织培养可以用于大规模繁殖植物,繁育优良植株,获得
大量无菌基质,研究植物生长发育、激素生物学等。
2. 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组织培养利用植物细胞的无性繁殖能力,在无菌条件下培养
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提供适当的养分和激素,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使其生长和
分化。
3. 组织培养的种类:包括无子繁殖、离体培养、植株再生等。
4. 无子繁殖:将植物的无性结构,如幼苗、叶片、叶柄、茎段、芽鳞等放入适宜的培
养基中,通过刺激其分裂增生和分化形成新的植株。
5. 离体培养:将植物的组织或器官,在无菌条件下切割并放入含有适宜养分和激素的
培养基中,促使其生长和分化成完整的植株。
6. 植株再生:通过植物体的某些部位(如气生根、愈伤组织等)培养和再生整个植株。
7. 组织培养的条件:无菌环境、适宜的培养基、适宜的温度、光照和湿度。
8. 组织培养中的植物激素:植物激素如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对植物的生
长和分化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9. 组织培养的影响因素:培养基的组成、激素浓度、光照条件、温度等都会对组织培养结果产生影响。
10. 组织培养的优点:可以大规模快速繁殖优良植株、修复植物、研究植物生理生化过程等,是种植业和植物繁育研究中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
植物组织培养知识点

《植物组织培养》知识点
编写人:张瑞萍班级姓名
一、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1、概念:植物体的每一个活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植物体的遗传潜能。
2、原因:植物每个体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所必须的全套遗传物质。
3、正常状态下,存在于植物体上的植物细胞不会表现出全能性,因为其基因已经选择性表达,而分化成功能细胞。
4、植物细胞要表现出全能性,必须具备的条件(1)离体(2)一定的营养物质和激素条件
二、植物组织培养
1、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
利用植物体的离体器官、组织或细胞,无菌条件下在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光照、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进行人工培养,使其增殖、生长、发育而形成完整的植株。
2、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
3、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核心:脱分化和再分化
三、愈伤组织
愈伤组织的细胞排列疏松而无规则,是一种高度液泡化的呈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
四、再分化
1、因素
细胞分裂素/生长素(1)比值较低时,诱导根的分化(2)比值较高时,诱导芽的分化(3)比值处于中间水平时,愈伤组织生长而不分化
2、主要有两种方式:(1)不定芽方式(2)胚状体方式
五、得到试管苗后,需要采用过度处理法,逐渐地改变环境,使之逐步由人工培养环境过度到自然环境。
六、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
(1)建立无性繁殖系,快速繁殖
(2)培育无病毒植株取生长点细胞(如芽尖)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
(3)生产植物产品
(4)制造人工种子。
2024年高中生物选修知识点总结(7篇)

2024年高中生物选修知识点总结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对相关内容的官方语言改写:一、植物组织培养基本原理植物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物个体发育过程中,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出现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在离体条件下,植物组织或细胞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通过细胞分裂形成愈伤组织。
这种愈伤组织由高度液泡化的、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组成,细胞排列疏松而无规则。
这一过程被称为植物细胞的脱分化,或称去分化。
脱分化产生的愈伤组织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可以进一步分化形成根或芽等器官,即再分化。
经过再分化的试管苗移植到土壤中,能够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
二、植物细胞工程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即任何一个含有完整遗传信息的活细胞都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这一特性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得以利用,以实现优良品种的快速繁殖、脱毒作物的培育、人工种子的制作、作物新品种的培育以及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等。
三、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应用细胞分化的生理意义在于促进多细胞生物体中细胞结构和功能的专门化,从而提高生理功能的效率。
植物组织培养的成功与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材料的选择、营养供应、激素使用等。
1. 材料选择:不同植物组织的培养难度差异较大。
选择生长旺盛的嫩枝作为培养材料,尤其是未开花植物的茎上部新萌生的侧枝,有助于诱导脱分化和再分化。
2. 营养供应:离体植物组织和细胞对营养和环境条件有特殊要求,需要配制含有适宜营养的培养基。
常用的MS培养基中含有大量元素如氮、磷、硫、钾、钙、镁,以及微量元素铁、锰、硼、锌、铜、钼、碘、钴等,还包含有机物质如甘氨酸、烟酸、肌醇、维生素和蔗糖等。
3. 激素使用: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激素。
培养基中添加这些激素的浓度、使用顺序和比例都会影响培养结果。
四、微生物学知识点整理尿素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氮肥,需经土壤中细菌分解为氨后才能被植物吸收。
细菌分解尿素的能力源于其合成的脲酶。
植物组织培养高三知识点

植物组织培养高三知识点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一种通过人工控制环境条件,使植物的某一部分组织或细胞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生长和分化的技术。
在高中生物课程中,植物组织培养作为现代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操作流程以及在农业生产和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基本原理植物组织培养基于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即一个单一的植物细胞在适当的条件下能够发育成一个完整的植株。
这种全能性的存在是由于植物细胞内含有该物种所有遗传信息。
在无菌和人工控制的环境中,通过提供适宜的营养物质、激素和环境条件,可以诱导细胞或组织进行分裂、生长和分化。
操作流程植物组织培养的操作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材料准备:选取适合的植物材料,如茎尖、叶片或根尖等,这些部位的细胞活性较强,更适合进行组织培养。
2. 消毒处理:将选取的植物材料进行严格的表面消毒,以杀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保证培养过程的无菌性。
3. 接种:将消毒后的植物材料切割成适当大小,接种到含有植物生长所需营养物质和激素的培养基中。
4. 培养:将接种后的培养基置于恒温培养箱中,提供适宜的温度、光照和湿度条件,促进植物组织的生长和分化。
5. 观察记录:定期观察植物组织的生长状况,记录数据,以便分析和调整培养条件。
6. 移栽:当培养的植株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可以将其移栽到土壤中,进行后续的管理和养护。
应用领域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农业生产和生物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1. 快速繁殖: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实现植物的快速繁殖,特别是对于一些难以通过种子繁殖的珍稀植物或具有特殊遗传特性的植物品种。
2. 遗传改良:组织培养技术可以与遗传工程相结合,通过转基因或基因编辑技术,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3. 植物保护:对于受到病虫害或逆境胁迫的植物,组织培养可以作为一种保护和恢复的手段。
4. 生物制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生产次生代谢产物,如药物、香料等,这对于生物制药行业具有重要意义。
最新植物组织培养知识点归纳

最新植物组织培养知识点归纳第一章1、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在离体条件下,利用人工培养基对植物的器官、组织、细胞、原生质体等举行培养,使其长成完整植株2、外植体: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由活体(in vivo)植物上提取下来的、接种在培养基上的无菌细胞、组织、器官等均称为外植体。
3、愈伤组织:指在人工培养基上由外植体长出来的一团无序生长的薄壁细胞。
4、应用一、农业上的应用1. 种苗快速生殖(rapid propagation)2.无病毒苗(virus free)的培养3.在育种上的应用(breeding)(1)倍性育种,缩短育种年限,XXX优势明显;(2)克服远缘杂交的别亲合性和别孕性(胚培养);(3)保存种质(4)制造变异二、在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组织学、胚胎学、基因工程、生物工程等方面的应用。
用于基因工程技术制造植物新种质。
用于植物生长发育理论研究,包括生理学、病理学、胚胎学和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等。
三、利用组织培养材料作为植物生物反应器第二章1、细胞全能性(Totipotency):指任何具有完整的细胞核的植物细胞都拥有形成一具完整植株所必须的全部遗传信息和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
2、细胞分化(cell differentiation):指导致细胞形成别同结构,引起功能或潜在的发育方式改变的过程。
3、脱分化(Dedifferentiation):指离体条件下生长的细胞、组织或器官逐渐失去原来的结构和功能而恢复分生状态,形成无组织结构细胞团或愈伤组织的过程。
4、再分化(Redifferentiation):指脱分化的细胞重新恢复分化能力,形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细胞、组织、器官甚至植株的过程。
5、植物组织培养中常遇到的咨询题以及解决措施一、污染及防治:1、真菌污染后,假如已形成孢子,则必须经高压灭菌后扔掉。
但若是细菌污染,只要及时发觉,将材料上部未感菌的部分剪下转接,材料仍可使用。
2、用抗生素等杀菌药剂的处理,会妨碍植物材料正常生长。
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重点名词解释:1、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和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利用适当的培养基,对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及原生质体进行培养,使其再生细胞或完整植株的技术。
又称为植物离体培养2、外植体(explant):用于离体培养的那部分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
3、愈伤组织(callus):是指外植体因受伤或在离体培养时,其细胞进行活跃的分裂增殖而形成的一种无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组织。
4、离体生态学(in vitro ecology):是指研究离体培养环境条件控制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培养基、植物材料和人工环境条件。
5、植物细胞全能性(totipotency):是指任何携带完整遗传信息的植物活细胞都具有表达其所有遗传信息的能力,能够发育成完整的植株。
胞需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才能表现其全能性。
6、脱分化(dedifferentiation):成熟细胞或分化细胞转变为分生状态(即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
7、再分化(redifferentiation):成熟细胞或分化细胞脱分化转变为愈伤组织后重新分化成异质细胞的过程。
8、植物茎段培养是指对植物的带有一个以上定芽或不定芽的外植体(包括块茎、球茎、鳞茎在内的幼茎切段)进行离体培养的技术。
9、茎尖培养(shoot tip culture or apical meristem culture)是指对植物顶端的原分生组织和它衍生的分生组织的培养。
10、叶培养的意义:研究叶形态建成、光合作用、叶绿体形成等;叶细胞全能性;原生质体融合;无性繁殖系;诱变育种。
11、离体叶组织发育途径:直接产生不定芽,由愈伤组织产生不定芽,胚状体和其他。
12、植物器官培养是指对植物某一器官的全部或部分或器官原基进行离体培养的技术。
13、植物胚胎培养是指对植物的胚、胚乳、胚珠和子房等进行离体培养,使其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技术。
包括:胚培养、胚乳培养、胚珠培养以及子房培养。
14、胚乳培养是指将胚乳组织从母体上分离出来,通过离体培养,使其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技术15、胚珠培养是将胚珠从母体分离出来,无菌条件下让其进一步生长发育,使其形成植株的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复习资料

组培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1、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将植物的离体器官、组织、细胞以及去除细胞壁的原生质体,放在人工控制的无菌环境条件下培养,使其生长、分化并成长为完整植株的过程。
2、植物细胞组织培养:指在离体(in vitro)条件下利用人工培养基(medium)对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原生质体等进行培养,使其长成完整植株的过程3、组织培养材料:◆器官:根、茎尖、叶、花、果实、种子等◆组织:形成层、表皮、皮层、胚、胚乳等◆细胞:大孢子、小孢子、体细胞◆原生质体基本特点:无菌、离体材料、人工培养基与培养环境4、根据组织培养材料分类:器官培养、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愈伤组织培养、细胞培养、原生质体培养5、组织、器官或细胞培养:指利用生物体各部分组织、器官或细胞进行离体培养,使之形成愈伤组织或完整有机体的技术。
6、愈伤组织: 指在人工培养基上由外植体(explant)形成的一团无序生长的薄壁细胞。
7、外植体(explant): 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由活体(in vivo)植物体上提取下来,接种在培养基上的无菌细胞、组织、器官等。
8、脱分化(dedifferentiation):一个成熟细胞或分化细胞转变成为分生状态的过程,即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
9、再分化(redifferentiation):植物成熟细胞经历了脱分化之后,即形成愈伤组织之后,由愈伤组织再形成完整的植株的过程。
10、原生质体培养:指将微生物或植物细胞游离成原生质体,在适宜培养条件下,依据细胞全能性使其再生细胞壁,并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形成完整个体的技术。
11、培养方式:固体培养、液体培养◆培养物量:大量培养、微量培养◆培养过程中是否需要光: 光培养、暗培养◆培养方法不同: 平板培养、微室培养、悬浮培养、单细胞培养◆培养器官的不同:花药培养、胚珠培养、根培养、茎尖培养12、细胞全能性(cell totipotengcy)学说:植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携带有一套完整的基因组,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发育成为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
植物组织培养知识点归纳

植物组织培养知识点归纳1第1章植物组织培养:指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原生质体等的培养。
体内使用人工培养基使它们生长成完整的植物2,外植体:在植物组织培养中,为无菌细胞、组织、器官等。
从活植物中提取并接种在培养基上的称为外植体。
3,愈伤组织:指在人工培养基上无序地从外植体中生长出来的大量薄壁细胞。
4.1的应用。
1农业应用。
幼苗的快速繁殖。
无病毒培养3。
(1)倍性育种,缩短育种年限,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2)克服远缘杂交(胚胎培养)的不亲和性和不育性;(3)种质保存(4)变异2的创造,在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组织学、胚胎学、基因工程、生物工程等方面的应用。
用于基因工程创造植物新种质用于植物生长发育的理论研究,包括生理学、病理学、胚胎学、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等。
3。
使用组织培养材料作为植物生物反应器第2章1,全能性:任何具有完整细胞核的植物细胞都具有形成完整植物所必需的所有遗传信息以及发育成完整植物的能力。
2,细胞分化:指导致细胞形成不同结构和功能变化或潜在发育模式的过程3,去分化:指在体外生长的细胞、组织或器官逐渐失去原来的结构,恢复分生组织状态,形成无组织结构的细胞团或愈伤组织的过程4,再分化:指去分化细胞恢复其分化能力并形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细胞、组织、器官甚至植物的过程5,植物组织培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污染与预防:1,真菌污染后,如果孢子已经形成,必须在高压灭菌后丢弃然而,在细菌污染的情况下,只要及时发现,材料仍然可以使用,并且材料上部不易受细菌影响的部分被切割和转移。
2.用抗生素等抗菌剂处理会影响植物材料的正常生长第二,的褐变和防止(1)选择合适的外植体(2)适宜的培养条件(3)用抗氧化剂连续转移(4),玻璃化和防止(1)提高培养基中的溶质水平和降低培养基中的水势;(2)减少培养基中氮化合物的量;(3)增加光照;(4)增加容器通气量和施用CO2肥料对降低试管苗玻璃化有明显效果。
高中生物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知识点总结

⾼中⽣物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知识点总结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中⽣物的⼀个重要组成部分,学⽣需要掌握相关知识点,下⾯是店铺给⼤家带来的⾼中⽣物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物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基础知识点 1、植物组织培养过程: (1)原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2)过程: 2、⽤途: (1)微型繁殖 微型繁殖就是⽤于快速繁殖优良品神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也叫快速繁殖技术。
繁殖过程中的分裂⽅式是有丝分裂,亲、⼦代细胞内DNA不变,所以能够保证亲、⼦代遗传特性不变。
(2)作物脱毒 作物脱毒是利⽤茎尖、根尖等⽆毒组织,进⾏微型繁殖,所获幼苗是⽆毒的。
(3)⼈⼯种⼦: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把植物组织的细胞培养成在形态及⽣理上与天然种⼦胚相似的胚状体,也叫作体细胞胚。
这种体细胞胚有于叶、根、茎分⽣组织的结构。
科学家把体细胞胚包埋在胶囊内形成球状结构,使其具备种⼦机能。
所以,⼈⼯种⼦是⼀种⼈⼯制造的代替天然种⼦的颗粒体,可以直接播种于⽥间。
①制作⽅法:⼈⼯种⼦是利⽤植物组织培养获得胚状体、不定芽、顶芽和腋芽等,然后包上⼈丁种⽪就形成了⼈⼯种⼦,如图: ②优点:可使在⾃然条件下不结实或种⼦昂贵的植物得以繁殖;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因该过程为⽆性繁殖;节约粮⾷,减少种⼦的使⽤;可以控制添加⼀些物质,如除草剂、农药、促进⽣长的激素、有益菌等。
周期短,易储存和运输,不受⽓候和地域的限制。
(4)细胞产物的⼯⼚化⽣产:从⼈⼯培养的愈伤组织细胞中提取某种成分,如紫草素、⾹料等。
⾼中⽣物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重要知识点 1、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1)概念:具有某种⽣物全部遗传信息的任何⼀个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物体的潜能。
(2)原理:细胞内含有本物种的全部遗传信息。
(3)全能性表达条件: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处于离体状态,提供⼀定的营养、激素和其他适宜外界条件。
2、作物新品种培育 (1)单倍体育种: ①过程:植株(AaBb)通过减数分裂得到花粉(AB、Ab、aB、ab四种类型);对花粉进⾏花药离体培养(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对其幼苗时期进⾏秋⽔仙素处理;得到了正常的纯合⼆倍体植株(AABB、Aabb、aaBB、aabb四种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在离体条件下,利用人工培养基对植物的器官、组织、细胞、原生质体等进行培养,使其长成完整植株2、外植体: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由活体(in vivo)植物上提取下来的、接种在培养基上的无菌细胞、组织、器官等均称为外植体。
3、愈伤组织:指在人工培养基上由外植体长出来的一团无序生长的薄壁细胞。
4、应用一、农业上的应用1. 种苗快速繁殖(rapid propagation)2.无病毒苗(virus free)的培养3.在育种上的应用(breeding)(1)倍性育种,缩短育种年限,杂种优势明显;(2)克服远缘杂交的不亲合性和不孕性(胚培养);(3)保存种质(4)创造变异二、在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组织学、胚胎学、基因工程、生物工程等方面的应用。
用于基因工程技术创造植物新种质。
用于植物生长发育理论研究,包括生理学、病理学、胚胎学和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等。
三、利用组织培养材料作为植物生物反应器第二章1、细胞全能性(Totipotency):指任何具有完整的细胞核的植物细胞都拥有形成一个完整植株所必须的全部遗传信息和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
2、细胞分化(cell differentiation):指导致细胞形成不同结构,引起功能或潜在的发育方式改变的过程。
3、脱分化(Dedifferentiation):指离体条件下生长的细胞、组织或器官逐渐失去原来的结构和功能而恢复分生状态,形成无组织结构细胞团或愈伤组织的过程。
4、再分化(Redifferentiation):指脱分化的细胞重新恢复分化能力,形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细胞、组织、器官甚至植株的过程。
5、植物组织培养中常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一、污染及防治:1、真菌污染后,如果已形成孢子,则必须经高压灭菌后扔掉。
但若是细菌污染,只要及时发现,将材料上部未感菌的部分剪下转接,材料仍可使用。
2、用抗生素等杀菌药剂的处理,会影响植物材料正常生长。
二、褐变及防止(1)选择合适的外植体(2)合适的培养条件(3)使用抗氧化剂(4)连续转移三、玻璃化问题及其防止(1)增加培养基溶质水平,降低培养基水势;(2)减少培养基含氮化合物用量;(3)增加光照;(4)增加容器通风,进行CO2施肥,对减轻试管苗玻璃化现象有明显作用;(5)降低培养温度,进行变温培养,有助于减轻试管苗玻璃化现象发生;(6)降低培养基细胞分裂素含量,加入适量脱落酸。
四、其他问题和解决措施(一)初始培养阶段:1、培养物水浸状、变色、坏死、茎断面干枯改进措施:调换其他杀菌剂或降低浓度,缩短消毒时间;试用其他部位,生长初期取材。
2、长期培养培养物几乎无反应改进措施:更换基本培养基或调整培养基成分,尤其是调整盐离子浓度,增加生长素用量,试用2,4-D,调整培养温度。
3、愈伤组织生长过旺、疏松,后期水浸状改进措施:减少激素用量,适当降低培养温度,调整无机盐(尤其是铵盐)含量,适当提高琼脂用量增加培养基硬度。
4、愈伤组织太紧密、平滑或突起,粗厚,生长缓慢改进措施:减少细胞分裂素用量,调整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比例,降低糖浓度。
5、侧芽不萌发,皮层过于膨大,皮孔长出愈伤组织改进措施:减少激素用量,采用较老化枝条。
(二)继代培养阶段1、苗分化量少、速度慢、分枝少、个别苗细高改进措施:增加细胞分裂素,降低温度,改善光照,改单芽继代为团块(丛芽)继代。
2、苗分化过多,生长慢,畸形,节间极短,苗丛密集,微型化改进措施:减少或停用细胞分裂素一段时间,调节温度。
3、分化率低,畸形,培养时间长时苗再次愈伤组织化改进措施:减少生长素用量,适当降温。
4、叶粗厚变脆改进措施:减少激素用量,避免叶片接触培养基。
5、再生苗的叶缘、叶面等处偶有不定芽分化出来改进措施:适当减少细胞分裂素,或分阶段地利用这一再生方式。
6、丛生苗过于细弱,不适于生根或移栽改进措施:减少细胞分裂素,免用赤霉素,延长光照时间,增强光照,及时转接,降低接种密度。
7、幼苗淡绿,部分失绿改进措施:针对营养元素亏缺情况调整培养基,调好PH值,调控温度、光照。
8、幼苗生长无力、发黄落叶、有黄叶、死苗夹于丛生苗中改进措施:及时转接、降低密度,调整激素配比和营养元素浓度,改善瓶内气体状况,控制温度。
(三)生根阶段1、久不生根,基部切口无适宜愈伤组织改进措施:选用适宜的生长素或增加生长素用量,适当降低无机盐浓度。
2、愈伤组织生长过快、过大,根茎部肿胀或畸形,几条根并联或愈合。
改进措施:调换生长素种类或几种生长素配合使用,降低浓度,附加VB2或PG 等减少愈伤等。
6、操作技术 一、洗涤技术1、玻璃器皿洗涤2、塑料用品洗涤3、金属用品洗涤二、灭菌技术 1、灭菌(1)培养基灭菌:高温高压湿热灭菌法(2)玻璃器皿灭菌:蒸汽高压消毒灭菌干热消毒灭菌。
(3)塑料器皿灭菌:多采用高压蒸汽消毒灭菌;(4)金属用具灭菌:灼烧灭菌;浸入95%酒精,后置于酒精火焰上灼烧,冷却后使用。
(5)接种室灭菌接种室→紫外灯照射→空气消毒灭菌超净工作台→紫外灯照射、70%—75%的酒精擦洗→培养材料的接种 (6)外植体灭菌流水冲洗10—20min 或更长时间→70%—75%酒精中浸泡30s →0.1%—0.2%氯化汞液中浸泡10min 左右、在10%的次氯酸钠、饱和漂白粉浸泡30min 左右→蒸馏水冲洗4—5次→备用新的塑料器皿打开即用 已用过的塑料器皿2%NaOH 浸泡12h清水冲洗 2%—5%盐酸浸泡30min清水冲洗蒸馏水冲洗晾干备用热洗衣粉水洗净冲洗 擦干第三章1、植物营养器官:植物器官培养(Organ culture)是指对植物某一器官的全部或部分或器官原基进行离体培养的技术。
2、组织培养:组织培养(Tissue culture)是指对植物愈伤组织等进行离体培养的技术。
3、植物器官和组织培养的基本程序一、无菌外植体的获得二、初代培养物的建立三、形态发生和植株再生四、培养产物的观察记载五、诱导生根和再生植株移栽4、形态建成方式⑴不定芽途径⑵腋芽增殖(侧芽增殖)途径⑶原球茎途径⑷胚状体途径5、根、茎、叶培养的意义1、根培养意义◆研究根系生理代谢的最优良试验体系。
◆研究器官分化、形态建成的良好体系。
◆建立快速生长的根无性系,对药物生产有重要意义。
◆对根细胞培养物进行诱变处理,可筛选突变体,用于育种实践。
2、茎培养意义✓无性系快速繁殖;✓培养无病毒苗,品种改良;✓理论基础研究。
3、叶培养意义研究叶形态发生以及光合作用、叶绿素形成、遗传转化研究。
第四章1、植物胚培养(Embryo Culture):指对植物的胚、胚乳、子房和胚珠进行离体培养,使其发育成完整植物的技术。
2、胚培养的发育途径➢按正常胚胎发育途径形成植株➢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胚“早熟萌发”3、胚培养的意义1、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利用“胚胎拯救(Embryo rescue)”技术获得远缘杂种;2、打破种子休眠,缩短育种周期;3、提高种子萌发率;特别是对于一些长期营养繁殖植物的种子4、胚乳培养的意义➢胚乳培养再生植株证明了全能性理论;➢研究胚和胚乳的关系及胚乳组织的功能;➢获得三倍体植株,用于育种利用。
三倍体植株具有营养体大,无籽等特点。
如无籽西瓜、葡萄、香蕉。
➢胚乳培养也会产生较多的混倍体,影响育种利用。
但可用于染色体工程研究。
➢胚乳细胞是研究淀粉、蛋白质和脂类天然产物代谢途径的理想系统。
5、胚“早熟萌发”:幼胚在培养基不能长出成熟胚的各种结构,越过正常胚胎发生若干阶段,直接长成幼苗。
6、离体授粉(pollination in vitro):指将未授粉的胚珠或子房从母体上分离下来,进行无菌培养,并以一定的方式授以无菌花粉,使之在试管内实现受精的技术。
7、离体授粉的意义可以克服远缘杂交中的不亲和性,特别是离体子房授粉和离体胚珠授粉,能消除柱头和花柱所造成的受精前障碍。
8、花粉培养:是将花粉从花药中分离出来进行离体培养的过程。
9、花药培养:把发育到一定阶段的花药,通过无菌操作技术,接种在人工培养基上,以改变花药内花粉粒的发育程序,诱导其分化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10、花药培养过程1. 取材:多数植物以单核靠边期为宜2. 灭菌及预处理未开放花蕾,常规灭菌后直接取出花药在4~5℃条件下冷处理2~4d,易产生胚状体。
3. 接种尽量不损伤花药并去除花丝,排除二倍体组织对单倍体植株再生的影响。
4. 培养常用MS、B5、Nitsch、White等培养基,3~8周后形成胚状体或愈伤。
先暗培养,再转至2000lx/14h光照下促分化。
11、花粉花药培养的应用1、诱导形成单倍体,快速获得纯系,缩短育种周期;常规育种需4-6年获得纯系,而小孢子培养仅需一年。
2、有利于筛选隐性突变体,提高选择效率;3、有利于隐性基因控制性状的选择;4、快速获得自交系的超雄株。
第五章1、单细胞培养方法1、看护培养法2、微室培养法3、平板培养法2、细胞悬浮培养的意义:3、细胞培养的应用1、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2、突变体选择3、诱导多变体4、原生质体培养意义1、原生质体无细胞壁,有利于细胞融合、体细胞杂交。
2、原生质体容易摄取外来遗传物质,可作为理想的受体系统。
5、原生质体培养方法以及融合方法原生质体培养方法:1、液体浅层培养2、固体双层培养3、固体平板培养4、琼脂糖珠培养5、双层滤纸植板培养融合法:(1)无机盐诱导融合(2)高pH—高钙离子融合(3)聚乙二醇融合法(4)电融合技术6、单倍体植物:细胞中仅含配子染色体的植物。
7、细胞培养:指从体内取出组织,分离细胞,或使用细胞系,在体外模拟体内生理环境,在无菌、适当温度和一定的营养条件下,使之生存和生长,并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特性。
8、超低温保存:将细胞等置于液氮中保存,解冻后仍能存活的技术。
9、种质保存:指在天然或人工创造的适宜环境条件下,贮存植物种质,使其保持生命力与遗传性的技术。
10、植物离体繁殖:指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对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使其在短期内获得遗传性一致的大量再生植株的方法。
11、原生质体:指脱去细胞壁的、裸露的、有生活力的原生质团。
12、原生质体融合:指不同种类的原生质体,不经过有性阶段在人工控制条件下,相互融合成一体,形成杂种细胞,并进一步发育成杂种植株的技术。
第六章1、植物离体繁殖与传统营养繁殖的优缺点◆繁殖效率高,生长速度快;◆培养条件可控制性强;◆占用空间小;◆管理方便,利于自动化控制;◆便于种质交换和保存。
2、快繁器官再生类型◆短枝发生型◆丛生芽发生型◆不定芽发生型◆胚状体发生型◆原球茎发生型3、快繁程序以及影响因素程序:a)无菌(或初代)培养的建立b)繁殖体增殖c)芽苗生根d)小植株的移栽驯化影响因素:◆外植体◆培养基◆培养条件◆继代培养◆移栽4、商业化生产应注意的问题○1污染污染来源:培养基及器具、器皿污染;外植体灭菌不彻底;操作原因;环境原因等污染控制:灭菌彻底;操作正确;保持操作区环境清洁无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