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高考政治知识点
高一政治37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课件新人教必修1
![高一政治37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课件新人教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1707ead2453610661fd9f427.png)
No 中。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在我国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①
有利于调动劳动、技术、管理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活力。联想的发展造就了无数个百万、千万 、亿万富翁,为社会创造了巨大财富。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的收入。每月除工资、奖 金、。知识体系
联想采用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模式,充分调 动不同层次员工的积极性,薪酬从几千元到 几百万。基层营销人员,基本工资2000元。 软件工程师,基本月薪8000元。高层管理人 员,如全面负责本集团业务规划及运作的联 想集团总裁(杨元庆)2003年年薪为600万 元。
1999年,联想开始推行员工持股计划,其 中,15名创业初期的骨干(gǔgàn)员工获得的 股份2004年市值相当于30亿,前联想集团总 裁(柳传志)现虽已退居二线,但其所持有 的联想股份如果以每年0.1%的收益计算,年 收入为300万元。
Image
第二十五页,共25页。
我在马路边开了个
小店,收入比老赵
还高哩!
赵某的妻子 (qīzǐ):
按个体(gètǐ)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的
第二十页,共25页。
赵某的儿子
(ér zi):
我是水利局职员,
每月除工资、奖金(jiǎngjīn)、
津贴外,还炒股,
赚了不少钱
工资、奖金和津贴属按劳分配,炒 股属于按生产要素(资本(zīběn))
以劳动的数 量和质量 (zhìliàng) 为尺度,向 劳动者分配 个人消费品 ,实行多劳 多得,少劳 少得。
第七页,共25页。
高考政治知识点: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高考政治知识点: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https://img.taocdn.com/s3/m/84abf1755f0e7cd185253619.png)
高考政治知识点: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1)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收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从而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
(2)按生产要素分配含义: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信息、土地等。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种类及对应形式按资本要素分配:储蓄所得利息、股票所得股息和分红、债券所得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等。
按土地要素分配:如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
按劳动要素分配: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
按技术要素分配: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
按管理要素分配:经营管理要素获得的收入主要是通过股权激励方式获得的股份分红。
按信息要素分配:提供市场信息、管理方案(点子)的收入。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其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其二,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注意:三个区别(1)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和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社会主义性质分配:按劳分配。
非社会主义性质分配: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2)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区别第一,存在的范围不同。
按劳分配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动成果分配存在于个体经济中,按劳动要素分配存在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中。
第二,性质不同。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性质分配,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是非社会主义性质分配。
(3)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合法的劳动收入: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
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高考政治知识点
![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高考政治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b2a794c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d8.png)
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高考政治知识点
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高考政治知识点把按劳动要素分配等同于按劳分配
【解析】按劳动要素分配是十六大报告中的新提法,它指的是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收入。
很明显,它是存在于私营企业和外资经济中的。
而按劳分配则是指在公有制经济中根据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进行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很明显,按劳分配是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的。
因此两种分配方式的前提是根本不同的,不能等同。
相同道理,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也不能等同于按劳分配。
误区二:把公有制经济中存在的分配方式等同于按劳分配
【解析】按劳分配确实是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的个人消费品主要分配分式。
但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方式并非仅此一种,还有福利性分配和社会保障的收入等,就不能列入按劳分配。
同时,随着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方式也必将多样化,如按资本要素分配、按所有制技术要素分配和按管理要素分配肯定会出现在公有制经济中。
如当今的集体所有制经济中,股份合作制企业的职工就有按股分红的收入。
误区三:把非公有制经济中存在的分配方式等同于按生产要素分配【解析】按生产要素分配确实主要存在于非公有制经济中,是非公有制经济中的重要的分配方式。
但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方式也并非只此一种。
像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就是对应于个体经济的一种重要分配方式。
另外,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非公有制经济中也存在社会保障收入。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必修(4篇)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必修(4篇)](https://img.taocdn.com/s3/m/20c40e36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7c.png)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必修【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1、我国初级阶段的个人消费品分配制度: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我国的分配方式主要有:1)按劳分配(公有制)2)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个体经济)3)按生产要素分配(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土地和管理等。
)2、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1)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缩小收入差距)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②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项重要举措。
完善分配政策,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通过加强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
调节财政支出,保护中低收入者的经济利益,减轻老百姓的经济负担。
增加社会保障支出,使更多的人特别是中低收入者能够享受到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3、效率和公平的辩证关系是什么怎样实现二者的统一(1)效率和公平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第一,两者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第二,两者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又存在矛盾。
提高效率必然牺牲一些公平或保证公平必须放弃一些效率。
(2))怎样实现二者的统一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②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高中高二政治《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知识点
![高中高二政治《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fc88c3d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60.png)
高中高二政治《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知识点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1.范围:社会主义公有制
2.分配客体: 个人消费品(不是生产资料)
3.必然性: (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按劳分配的前提(2)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3)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4. 优越性(作用): (1)激发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2)推动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3)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5. 地位: 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1)所有制基础:个体私有制(2)分配主体:个体经营者(3)分配客体: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4)同个体经济相适应
2.按生产要素分配: 资金技术土地劳动力
3.福利性分配
基本分配制度的必然性:1.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2.由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决定
3.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着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而这些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各自发挥着相互不可替代的作用,所有者凭生产要素的贡献获得自己相应的收入,才能激励人们更有效的使用生产要素,提高其利用效率
综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就必须按劳分配,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只有将二者结合,才能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高中高二政治《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知识点】。
政治按劳分配知识点总结
![政治按劳分配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58c3d85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d7.png)
政治按劳分配知识点总结一、按劳分配的内涵按劳分配是指个人按其在生产中所作的劳动量或劳动质量取得相应的报酬和收入。
按劳分配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一种分配方式。
按劳分配是指以劳动为根据、劳动的多少和质量作为决定分配的标准。
按劳分配包括按劳分配为主体和按需分配为补充两个方面要求。
按劳分配为主体是指按劳分配占主导地位,按劳分配的原则在分配中起着决定作用。
按需分配为补充是指在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基础上,适当进行必要的按需分配,满足劳动者的基本生活和文化需求。
按劳分配原则是社会主义经济关系中的一项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重要表现。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劳分配是体现公平公正的一种分配方式,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制度的一种重要安排。
二、按劳分配的特点1、以劳动为中心。
按劳分配原则是以劳动为核心,以劳动的多少和质量为决定分配的标准。
劳动的多少和质量决定着个人在生产中所创造的价值和财富,也决定着个人在分配中所享有的权益。
2、公平公正。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经济关系中的一项基本原则,是为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公平公正。
按劳分配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是劳动者创造财富的典范,也是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原则的体现。
3、激励作用。
按劳分配原则对于激励劳动者劳动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责任心起着重要作用。
按劳分配原则可以激励劳动者努力工作、努力创造价值,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4、以人为本。
按劳分配原则是以人为本,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和尊重人的劳动成果的原则。
按劳分配原则是服务于劳动者的切身利益,符合社会主义制度下以人为本的发展方向。
三、按劳分配的实施按劳分配的实施,首先要建立健全的按劳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制度,要适应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按劳分配为主体的要求,确保劳有所得、常有所得、劳适得所得。
按劳分配制度要突出劳动在分配中的决定作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实行按需分配为补充的原则。
其次,按劳分配要实行合理的分配比例。
知识清单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
![知识清单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https://img.taocdn.com/s3/m/1db0bf0b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a9.png)
知识清单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1)按劳分配原因是由一定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前提。
②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物质基础。
③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直接原因基本内容和要求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对个人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意义①有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③能有效防止收入差距过大,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体现公平原则注意:①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在我国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②按劳分配≠公有制中的分配。
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但公有制经济中除了按劳分配,还存在按生产要素分配。
③按劳分配并不意味着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
因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必然涉及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企业的效率问题,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这些效率密切相关。
(2)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分配制度上也存在多种分配方式内涵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所有者根据对生产要素的占有参与收入分配,获得相应的报酬意义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有利于调动各种要素所有者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让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典题精练某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员王某购买了内部职工股,年终按股分红获得3 000元,他还将自己的专利技术入股,年终又获得17 000元,全年他共得工资款36 000元,岗位津贴960元,奖金12 800元,一年之中他缴纳各种税款4 500元,向困难职工捐款1 000元。
2020年高考政治专题复习资料: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2020年高考政治专题复习资料: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https://img.taocdn.com/s3/m/44ef41680066f5335a81217b.png)
专题三收入与分配一、必知四个核心概念1.按劳分配是指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2.收入分配的公平不等于平均主义,它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分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3.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如税收的变动、发行国债、按较高的保护价收购粮食等。
其常用的工具是税收和支出。
财政政策由国家制定,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
在经济萧条时期,财政政策显然比较有力,如扩大财政赤字、支持大规模公共工程建设等,其本身可以吸收一部分失业人员,还可以带动相关行业发展。
4.货币政策:一国央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措施。
其特点是通过利息率这个中介,间接对宏观经济发生作用。
其常用的工具是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
货币政策由央行直接制定。
货币政策在抑制经济过热方面具有比财政政策更为灵活的特点。
二、必记四个基本关系1.多种分配方式之间的关系名称比较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区别适用范围公有制经济个体经济公有制经济、私营、外资经济体现关系劳动者是平等、互助、合作的关系,体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劳动者同时是经营者、投资者,体现非公有制生产关系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体现了对知识、劳动、人才、创造的尊重地位主体地位重要组成部分重要组成部分联系(1)劳动者要靠自己的劳动和生产要素参与分配(2)均由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和客观经济条件决定(3)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效率与公平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2)效率和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存在着矛盾(对立)。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和公平具有一致性。
(统一)(3)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政策①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②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高考政治必背复习提纲《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高考政治必背复习提纲《经济生活》第三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573e7b7a7f1922791688e8cd.png)
高考政治必背复习提纲《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7、个人收入的分配(1)我国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原因:生产决定分配,它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决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它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它兼顾效率与公平。
按劳分配:地位:它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要求:它既要求合理拉开收入分配差距、又反对收入分配差距过于悬殊,与平均主义有本质的区别。
原因:公有制是按劳分配的前提;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水平是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按劳分配是对剥削制度的否定,体现平等分配和社会公平,是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条件;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按生产要素分配】含义: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管理、技术、信息、土地。
原因: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分配公平】含义: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平等(人们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原因: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共同富裕的体现,有利于提高效率和促进和谐。
措施:坚持我国的分配制度,深化分配体制改革,实行合理的分配政策;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要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2020政治学科《按劳分配》知识点详解
![2020政治学科《按劳分配》知识点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e37b6bd0b307e87101f696f5.png)
2020政治学科《按劳分配》知识点详解在教师资格笔试中,《经济生活》中“按劳分配”这个知识点历来是考查的重点,经常以单选题的形式出现。
这个知识点主要考察按劳分配的定义、按劳分配的原因等相关知识,下面我们将就此知识点与大家分享。
【考点精讲】考点·按劳分配1.定义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2.按劳分配的原因(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可能性)(2)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现实性)(3)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必要性)目前劳动者还没有实现全面发展,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还存在差别,劳动还没有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还是谋生的手段。
因此不能实现平均分配,只能实行按劳分配。
3.按劳分配的意义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是分配制度上的伟大变革。
4.按劳分配的地位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因为公有制是我国经济的主体,在公有制经济中就业的劳动者占多数,虽然公有制企业的个人收入来源逐渐多样化,但是,在劳动者的各种收入报酬中,按劳分配部分仍然占较大比重。
【典型例题】单项选择题1.下列对按劳分配认识正确的选项是( )。
A.按劳分配是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的基本原则B.我国当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C.按劳分配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社会地位D.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的现实经济条件决定的1.【答案】D。
解析: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的现实经济条件决定的,具有客观必然性,D说法正确。
思想政治人教版高中必修1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知识点
![思想政治人教版高中必修1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87110f150e2524de5187e9e.png)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个人收入的分配、财政与税收)什么是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是指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分配方式: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按劳分配的原因: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2)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要求。
3)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按劳分配的作用:1)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2)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级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发展,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因: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制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作用: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效率、公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含义分别是什么?效率是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公平是指收入分配的公平,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效率优先,实质是发展生产力优先,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要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为首要目标;兼顾公平,是指社会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2023年高考政治个人收入的分配知识点
![2023年高考政治个人收入的分配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7cadb4e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16.png)
2023年高考政治个人收入的分配知识点1、我国实行按劳安排为主体、多种安排方式并存,把按劳安排与按生产要素安排结合起来的安排制度的客观必定性生产确定安排,生产资料全部制确定安排方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全部制经济共同进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必定实行按劳安排为主体、多种安排方式并存,把按劳安排与按生产要素安排结合起来的安排制度。
2、按劳安排的基本内容和作用按劳安排的基本内容: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供应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安排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实行按劳安排的作用:实行按劳安排,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劳动的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主动性和制造性,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进展。
实行按劳安排,是毁灭剥削和消退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表达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公平安排的社会地位。
3、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安排和按生产要素安排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安排。
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在扣除本钱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全部,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
按生产要素安排。
生产要素全部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全部权参加收益安排。
参加收益安排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
实行按生产要素安排的作用:确立按生产要素安排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全部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确实认,表达了国家对劳动、学问、人才、制造的敬重;确立按生产要素安排的原则有利于让一切劳动、学问、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制造财宝的源泉充分涌流。
4、效率和公正的辩证关系是什么?怎样实现二者的统一(如何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正”)?效率和公正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第一,两者有全都性。
一方面,效率是公正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正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其次,两者又是一对冲突。
提高效率必定牺牲一些公正或保证公正必需放弃一些效率。
如何:①要允许和鼓舞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老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致富,最终到达共同富有。
高一政治第三单元收入分配复习资料
![高一政治第三单元收入分配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729672484254b35effd3419.png)
高一政治第三单元收入分配复习:考纲解读1、考纲要求:1、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2、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作用3、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4、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和意义,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5、公平与效率的关系2、重点: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3、难点:公平与效率的关系4、方法:点拨法、讲练结合法、合作学习法等。
高一政治第三单元收入分配复习:考点分析考点1、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1)由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2)由我国现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3)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例题1】(09姜堰检测)我国现阶段分配关系式与我国所有制结构相适应的,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决定了我国现阶段的分配方式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分配关系与所有制结构相适应表明:()A.决定分配关系的根本因素是生产力B.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C.没有分配就没有生产D.个人收入高低与生产力的发展无关考点2、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作用【注意】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分配的范围是在公有制经济中,分配的对象是个人消费品(虽然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但公有制经济中也不全是按劳分配,还有其他分配方式)【例题2】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要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作用比重。
这有利于()①维护劳动者权益,促进社会公平②在全社会形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良好风尚③劳动报酬与经济增长,企业经济效益相适应④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②③④考点3、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易混区分】(1)靠劳动获得的收入,如果在公有制经济中就是“按劳分配”,如:公有制经济“工资”、“奖金”;如果在个体经济(个体户)中则属于“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如果在私营、外资经济中则是“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按劳动要素分配”(2)按劳分配范围公有制经济,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范围个体经济(个体户),按生产要素分配范围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劳动、资本、管理、技术、土地)【例题3】(2012洪外模拟)小范高中毕业后一直在一家外企打工月收入1400元,2008年返乡回家工作,在国营单位中国人寿洪泽分公司上班,跑业务月收入1200元,2009年上半年自办豆腐作坊取得好的效益,月收入2000元左右,下半年又雇佣工人成立豆腐制品厂,扩大了生产规模,月获利1万元左右。
高一政治必修一按劳分配知识点
![高一政治必修一按劳分配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a14ab5dde80d4d8d15a4fa6.png)
高一政治必修一按劳分配知识点1)什么是按劳分配(板书)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按劳分配。
它的基本内容是: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分配的范围:在公有制经济范围内,包括全民和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按劳分配的要求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
在其它所有制关系下从事劳动而获得的收入不属于按劳分配。
劳动者直接为自己或为其他个人提供的劳动,也不能作为按劳分配的依据。
比如,个体劳动者的劳动虽也是多劳多得,但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按劳分配的特定含义。
分配的前提: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
社会以劳动为尺度,向劳动者分配个人消费品。
这表明“社会”将社会总产品在做了各种必要的扣除后,剩下的那部分,按照个人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为标准进进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有劳动能力者不劳不得。
所谓必要的扣除是指用于国家行政管理、国防、文化教育等这一部分社会消费。
分配的依据:社会以劳动为尺度。
劳动质的规定性:社会需要、承认的物化劳动。
依据量的规定性:社会平均劳动量。
社会和集体按劳动者所提供的在质上被社会所承认的,在量上可以进行比较的社会平均劳动量来分配个人消费品。
等量劳动取得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分配的内容:个人消费品。
按劳分配的物质对象不是全部社会总产品,只是社会总产品中的个人消费品。
社会产品中的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不能分配给劳动者个人。
(社会总产品是指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在一定的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出来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社会总产品从实物构成上来说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分配的结果: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⑵按劳分配的必然性A.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因为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是最基本的决定的方面,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了生产关系的其它方面。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区别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74b88ec8a76e58fafbb00313.png)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区别
1、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里面,在非公有制经济里面是不存在的。
按劳分配要抓住"劳"这个词,也就是只有在公有制企业里面的劳动收入才算是按劳分配,其他非劳动所得就不是按劳分配了。
2、按生产要素分配:既存在于公有制经济里面,也存在于非公有制经济里面。
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技术、资金、管理等等。
除了按劳动要素分配会跟按劳分配混淆之外,其他几个生产要素都不会跟按劳分配混淆。
但按劳动分配与按劳动要素分配是很容易区分的,只要是在非公有制经济里面的劳动,就是是按劳动要素分配,在公有制经济里面的劳动,就是按劳分配。
其它的以资金、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获得的收入,不管是在公有制经济还是非公有制经济里面,都是按生产要素分配。
值班记录表时间:年月日带班领导:。
高中政治学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1教师用书:第3单元+第7课+第1框-按劳分配为主体-
![高中政治学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1教师用书:第3单元+第7课+第1框-按劳分配为主体-](https://img.taocdn.com/s3/m/4fadff62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c3.png)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了解我国分配制度的内容。
2.知道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3.了解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意义和作用。
4.理解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类型和意义。
重点:1.按劳分配的性质、地位、必然性。
2.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类型及意义。
难点:按劳分配与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区别。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1.我国的分配制度(1)内容: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依据①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②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我国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1)基本内容: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2)实行原因: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①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
②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③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3)实践意义: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4)地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原因: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2.类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
3.意义(1)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2)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1.判断(1)实行按劳分配,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社会地位。
(×)(2)在我国,按劳分配是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3)现阶段,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4)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
高考政治必考重点知识
![高考政治必考重点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5a914abe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03.png)
高考政治必考重点知识(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考政治必考重点知识学会整理知识点,是我们高中同学应该掌握的一项技能,对文科同学来说尤其重要,因为文科的知识点范围广、内容多,所以无论是我们学习新的知识还是复习旧的知识,对知识点进行总结,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高考政治知识点把按劳动要素分配等同于按劳分配
【解析】按劳动要素分配是十六大报告中的新提法,它指的是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收入。
很明显,它是存在于私营企业和外资经济中的。
而按劳分配则是指在公有制经济中根据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进行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很明显,按劳分配是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的。
因此两种分配方式的前提是根本不同的,不能等同。
相同道理,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也不能等同于按劳分配。
误区二:把公有制经济中存在的分配方式等同于按劳分配
【解析】按劳分配确实是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的个人消费品主要分配分式。
但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方式并非仅此一种,还有福利性分配和社会保障的收入等,就不能列入按劳分配。
同时,随着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方式也必将多样化,如按资本要素分配、按所有制技术要素分配和按管理要素分配肯定会出现在公有制经济中。
如当今的集体所有制经济中,股份合作制企业的职工就有按股分红的收入。
误区三:把非公有制经济中存在的分配方式等同于按生产要素分配【解析】按生产要素分配确实主要存在于非公有制经济中,是非公有制经济中的重要的分配方式。
但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方式也并非只此一种。
像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就是对应于个体经济的一种重要分配方式。
另外,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非公有制经济中也存在社会保障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