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选择题精选(20题)

合集下载

2018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试题分类汇编带译文鉴赏版

2018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试题分类汇编带译文鉴赏版

2018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试题分类汇编一、【2018年高考新课标I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野歌李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不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15.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6分)【答案】14.B15.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精准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评价。

对诗歌语句含义的理解,首先要借助重要意象把握诗歌描写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作者人生经历,考虑诗句表达的思想情感。

本题中需注意“寒风变春柳”、“烟濛濛”两个关键词,展现了柳条的朦胧多姿。

这个意象的深层含义就是希望,所以可知作者在困境中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野歌《野歌》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一首诗。

此诗前四句紧扣诗题叙事,后四句诗人脱口抒怀,表达了诗人“屈穷心不穷”的高远志向,寄寓了诗人对未来的热情向往。

全诗以写景收结,寓议论、抒情于景物描写之中,意境深远,脉络清晰,音节浏亮,基调昂扬,充满了激情。

作品名称野歌创作年代中唐作品出处《全唐诗》文学体裁七言古诗作者李贺作品原文野歌1鸦翎羽箭山桑弓2,仰天射落衔芦鸿3。

麻衣黑肥冲北风4,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5,枯荣不等嗔天公6。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蒙蒙7。

注释译文词句注释野歌:在田野中放声高歌。

鸦翎羽箭:用乌鸦羽毛做成的箭。

山桑:即桑树,木质坚韧,可制弓箭。

古诗:2018年高考真题

古诗:2018年高考真题

2.(2018•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陆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2)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①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 旗鼓,起到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的作用;②第二个“酒”则用 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他“如见万里烟尘清”, 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1】
辛弃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2】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 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3】。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赤壁矶头 千古浪,铜鞮陌【4】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注释】【1】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 上饶。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2】绣衣:官服。【3】 相如檄:指司法相如所《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4】铜鞮陌: 代指襄阳。
2.(2018•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陆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副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 B. 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 C. 诗人把书法创作过程中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 D. 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 (1)D 尾联“烛光相射飞纵横”写烛光映射着墨光,渲染诗人纵横走笔的 气势,所以纵横的是诗人走笔,不是烛光。故选D。

2018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真题汇总[含参考答案解析]

2018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真题汇总[含参考答案解析]

2018年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真题汇总(含参考答案)全国卷Ⅰ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野歌李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15.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6分)全国卷Ⅱ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陆游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

B. 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

C. 诗人把书法创作中的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

D. 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的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橫飞溅。

15. 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全国卷Ⅲ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精卫词王建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

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

朝在树头幕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

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感,因此用提问的方式来开启全篇。

B.诗的第三、四句设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鱼龙也会陷入困境C.第五至第八句着力描写精卫填海的艰辛,不仅奔波劳碌而且遍体鳞伤。

2018届各地高考语文试卷【诗歌鉴赏类题】汇集及答案解析(20190803212155)

2018届各地高考语文试卷【诗歌鉴赏类题】汇集及答案解析(20190803212155)

2018届各地高考语文试卷【诗歌鉴赏类题】汇集及答案解析一、【2018年高考全国I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野歌李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不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15.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6分)【答案】14.B15.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解析】【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和故意拔高等,错误选项一般都较明显。

15.【精准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评价。

对诗歌语句含义的理解,首先要借助重要意象把握诗歌描写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作者人生经历,考虑诗句表达的思想情感。

本题中需注意“寒风变春柳”、“烟濛濛”两个关键词,展现了柳条的朦胧多姿。

这个意象的深层含义就是希望,所以可知作者在困境中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

2018高中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选择题精选(20题)

2018高中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选择题精选(20题)

2018高中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选择题精选(20题)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晚来秋”紧扣标题,点明时间。

B.“春芳歇”指春色怡人,适于观赏。

C.诗歌所绘景色如画,清新自然。

D.诗歌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

2. 对诗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描绘山中秋日傍晚的自然风景,表现出诗人的愉悦心情和高洁情怀.B.首联扣题,第一句点“山居”,第二句点“秋暝”,创设出明净爽洁的环境.C.中间两联从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两方面写出了山林的特征——既幽静又充满活力,给人以极为深刻的感受.D.尾联化用典故,《楚辞》有“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句,诗人反用其意,以王孙自比,流露出隐遁消极情绪.3. 对诗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是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它唱出了隐居者的恋歌。

首联描写薄暮之景,山雨初霁。

一个“空”字,渲染出天高云淡,万物空灵之美。

B.颔联描写月夜松林、清泉流动之景。

“照”与“流”,一上一下,一静一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仿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脉搏在跳动。

C.颈联诗人由写景转为写人。

在这幅山水画作之中,山村的自然美和村民们的生活美是水乳交融的。

D.尾联诗人有感而发。

虽然春光已逝,但秋景更佳,愿意留下来。

王孙指诗人和他的朋友们,诗人表示愿意和朋友们留在这宁静闲适的山林里过隐居生活。

从军行(其四)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错误的一项是()A.第一二句描写青海湖上大片云朵,映衬远处的雪山,孤城戍守,玉关屹立。

景物色彩鲜明,显示边塞的壮阔景象,奠定豪放基调。

B.“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

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

C.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

三四两句之间有转折。

“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给人的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

【精品】2018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考点9 古代诗歌鉴赏

【精品】2018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考点9 古代诗歌鉴赏

考点9 古代诗歌鉴赏1.[2018全国卷Ⅰ]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9分)野歌李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情感、表达技巧的能力,考查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学科素养。

B项,“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错,“屈穷”并不仅仅指生活贫穷,更偏重个人遭遇,指“不得志,处境艰难、窘迫”。

答案:B(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6分)答: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情感的能力。

解答本题,主要从句子的含意、表达的情感等角度去分析。

最后两句表面上是说寒冬过去将是春暖柳绿,转眼间条条柳枝好像轻烟笼罩;深层次上,“寒风”喻指不遇于时、政治失意的困境,“春柳”喻指希望和光明。

诗人虽然遭受了许多不公平的待遇,但始终怀着乐观旷达的心态,以美好的未勉励自我。

答案:①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②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2.[2018全国卷Ⅱ]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9分)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陆游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

B.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抒发心中郁闷。

2018年语文高中高考古诗词鉴赏专题训练含答案

2018年语文高中高考古诗词鉴赏专题训练含答案

2018年语文高考古诗词鉴赏专题训练(含答案)1.阅读下边两首唐诗,回答以下问题。

洗竹王贞白①道院竹繁教略洗②,鸣琴酌酒看扶疏。

不图结实来双凤,且要长竿钓巨鱼。

锦箨裁冠添闲逸,玉芽修馔称清虚。

有时记得三天事,自向琅玕③节下书。

竹罗隐篱外清阴接药阑④,晨风交戛⑤碧琅玕。

子猷⑥死后知己少,粉节霜筠谩岁寒。

[注]①王贞白(875-958):字有道,号灵溪,信州永丰(今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人。

唐末五代十国有名诗人。

唐乾宁二年(895)登进士,七年后(902)授职校书郎,尝与罗隐、方干、贯休同倡和。

②略洗:略加砍除丛竹的繁枝。

③琅玕:翠竹的美称。

下文“霜筠”义同。

④药阑:即药栏,庭园中芍药花的围栏,亦泛指一般花栏。

⑤交戛:交织缠结。

⑥子猷:王徽之(338-386),字子猷,东晋名士、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第五子。

生性傲慢,放诞不羁,经常东游西逛,以后干脆辞官,住在山阴。

(1)两诗中“竹”的意象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剖析。

答:(2)同为咏竹诗,两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请简要剖析。

答:答案:(1)①以竹林之茂盛,衬着幽静之氛围。

②衬托诗人文雅的志气、节操。

③作为行文线索,贯串全诗内容。

(2)同样点:①两诗都塑造了竹子的清俊形象,寄望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之情。

赏识竹林风光,整天相依。

②两诗都表现了诗人高雅的志节情味,寄望了淡泊处世的人生理想。

诗人爱竹成癖,以竹为友。

不一样点:王诗要用长竿“钓巨鱼”,示意他有高远的情怀,盼望有朝一日能报效朝廷,立功立业;而罗诗则运用典故,表示他更愿意过散淡安闲的生活。

(能联合诗歌内容进行剖析,言之成理即可)古诗歌仿真押题练(一)2.阅读下边的唐诗,达成(1)~(2)题。

独不见李白白马谁家子,黄龙边塞儿。

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

春蕙忽秋草,莎鸡鸣曲池。

风催寒棕响,月入霜闺悲。

忆与君别年,种桃齐蛾眉。

桃今百馀尺,花落成枯枝。

终然独不见,哭泣空自知。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剖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这首诗写白马子(边塞儿)远戍边塞,闺中人忆之而哭泣,款款深情,动人至深。

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诗词鉴赏部分(含赏析)

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诗词鉴赏部分(含赏析)

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诗词鉴赏部分(含赏析)一、【试题】(北京卷)12.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①-③题。

(10分)西江月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张孝祥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波神留我看斜阳。

放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

水晶宫里奏霓裳。

准拟岳阳楼上。

① 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一、二句点明行船的季节,描写洞庭湖上风浪未起时的景色。

b三、四句有主观想象色彩,“鳞鳞细浪”实际指滚滚波涛。

c五、六句写明日风向一转便可顺风行船,今晚露宿又有什么关系呢?d七、八句写作者期盼到岳阳楼上听水下传来的《霓裳》曲。

② 这首词的风格与宋代哪两位词人比较接近?这种风格的词人属于哪一流派?(3分)③在这首词中,作者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举出两处具体描写,略作分析。

(5分)【参考答案】①(2分)d②(3分)苏轼辛弃疾豪放派③(5分)第一问:达观、豪迈的胸怀。

第二问:略【赏析一】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秋八月,张孝祥离开湖南长沙,到达湖北荆州(今江陵)任职。

这首词是他在赴任途中所作。

词题一作“阻风三峰下”。

词句亦稍有差异。

他在给友人黄子默的信中说:“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

”黄陵庙在湖南湘阴县北的黄陵山。

相传山上有舜之二妃娥皇、女英庙,故称黄陵庙。

可见孝祥在赴任途中曾为风浪所阻,然而他的用意不是在正面描绘汹涌澎湃的波浪,而是着眼于波臣风伯的“善戏”。

因此词人倾注了浓烈的主观想象色彩。

“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千里秋江。

”起两句写舟泛湘江一路行来的景色。

只写“一船明月”、“千里秋江”,其他美景堪收、旅怀足慰之事,下必细数。

以下转入黄昏阻风情事。

“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两句,由自我想象而进入一种主观幻觉心理的境界。

词人不说自己的行船为大风所阻,不得行驶的实况,相反却抒写自己幻觉的意象,水神热情地邀请他欣赏那美好的夕阳景色。

晚霞映照的水面,闪动着象鱼鳞般的波纹。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试题及答案解析(精校版带译文和诗歌鉴赏)(参考)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试题及答案解析(精校版带译文和诗歌鉴赏)(参考)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试题及答案解析(精校版带译文和诗歌鉴赏)2018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个儿的、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挑选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洁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挑选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

(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别限于先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进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在品行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制造性和突破性。

“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行。

这能够从“照着说”和“继续说”两个方面来明白。

普通而言,“照着说”,要紧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话、校勘、文献编纂,等等。

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忆、反思,即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讲了些啥,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制造性和生命力容,从而为今天的思想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说”相关的是“继续说”,从思想的进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继续说”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在品行,它意味着连续诸子注重思想制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继续说”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

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继续说”并且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进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

而世界文化的进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

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并且表现为世界文化进展过程中制造性的思想系统。

相关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涵与新的形态。

2018年高考诗词鉴赏选择题(用)

2018年高考诗词鉴赏选择题(用)
本文档针对2018年高考诗词鉴赏选择题进行了详细解析。首先回顾了考纲要求,包括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以及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接着,以修睦的《落叶》诗为例,展示了真题的面貌,并提供了答案选项。文档对诗歌进行了深入解读,表达,全面分析了诗歌的意象、意境和情感。此外,还指出了读懂诗歌的关键点和常见陷阱,如意象意境分析不当、基础知识运用错误等,为考生提供了宝贵的复习建议。最后,通过再现2017年全国3卷的高考真题,让读者对高考古诗词鉴赏的题型和难度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2018年全国高考诗歌鉴赏题汇总有答案解析和诗歌翻译共8页

2018年全国高考诗歌鉴赏题汇总有答案解析和诗歌翻译共8页

2018年全国高考诗歌鉴赏题汇总(有详尽解析白话翻译)二、诗歌鉴赏(共7题;共59分)一、(2018年全国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野歌李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弯弓射鸿,麻衣冲锋、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 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 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 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2)诗中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二、(2018年全国乙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陆游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副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

B. 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

C. 诗人把书法创作过程中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

D. 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

(2)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三、(2018年全国丙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精卫词王建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

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

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

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感,因此用提问的方式来开启全篇。

B. 诗的第三,四句设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鱼龙也会陷入困境。

2018届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选择题精选

2018届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选择题精选

2018届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选择题精选高中语文古诗鉴赏选择题精选(20题)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晚来秋”紧扣标题,点明时间。

B.“春芳歇”指春色怡人,适于观赏。

C.诗歌所绘景色如画,清新自然。

D.诗歌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

2. 对诗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描绘山中秋日傍晚的自然风景,表现出诗人的愉悦心情和高洁情怀.B.首联扣题,第一句点“山居”,第二句点“秋暝”,创设出明净爽洁的环境.C.中间两联从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两方面写出了山林的特征——既幽静又充满活力,给人以极为深刻的感受.D.尾联化用典故,《楚辞》有“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句,诗人反用其意,以王孙自比,流露出隐遁消极情绪.3. 对诗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是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它唱出了隐居者的恋歌。

首联描写薄暮之景,山雨初霁。

一个“空”字,渲染出天高云淡,万物空灵之美。

B.颔联描写月夜松林、清泉流动之景。

“照”与“流”,一上一下,一静一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仿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脉搏在跳动。

C.颈联诗人由写景转为写人。

在这幅山水画作之中,山村的自然美和村民们的生活美是水乳交融的。

D.尾联诗人有感而发。

虽然春光已逝,但秋景更佳,愿意留下来。

王孙指诗人和他的朋友们,诗人表示愿意和朋友们留在这宁静闲适的山林里过隐居生活。

从军行(其四)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错误的一项是()A.第一二句描写青海湖上大片云朵,映衬远处的雪山,孤城戍守,玉关屹立。

景物色彩鲜明,显示边塞的壮阔景象,奠定豪放基调。

B.“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

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

C.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

三四两句之间有转折。

2018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编和参考答案与解析

2018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编和参考答案与解析

2018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编和参考答案与解析C.诗中的“春蚕食叶声”是一种比喻,暗示着考生在考场上的紧张和焦虑。

D.诗人XXX自己的身体状况不佳,但却有群公们的精准评判,使他感到欣慰。

E.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群公们的感激之情,他们的评判是公正而精准的。

改写)这首诗描写了礼部贡院的进士考试场景,作者XXX通过写景、写人、写心理等手法,表达了自己的喜悦、自卑和感激之情。

其中,诗的第一句以“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XXX”形象地描绘了考场的肃穆和怡人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第三句则将考生比作战士,表现了他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的精神状态。

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群公们的感激之情,他们的评判是公正而精准的,使得作者感到欣慰。

C.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自己诗歌创作的自信和对身后文章的期望。

D.作者在诗中批评了社会上的富贵之人,认为他们无法得到真正的文学成就。

E.作者在诗中展现了对朋友的感激之情,以及对自己诗歌创作的努力和成果的自豪。

C.礼部考试选送的考生都来自各地,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标准。

D.朝廷对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寄予了极大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E.作者承认自己身体虚弱,无法参与选材工作,需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15.诗中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被后世广为称道,其精妙之处在于生动地描绘了春天蚕食叶子时的声音和场景。

1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长恨歌》和《秦中吟》都是XXX的代表作品,展现了他的诗歌创作水平。

B.XXX常常私下模仿XXX的诗歌,这反映了XXX的创作水平很高。

C.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自己诗歌创作的自信和对未来的期望。

D.作者在诗中批评了社会上的贵族,认为他们无法真正获得文学成就。

E.作者在诗中表达了感激之情,同时也自豪地展示了自己的诗歌成果和努力。

C.XXX在诗中称呼XXX为“短李”,暗示他对XXX的诗歌创作不太认可。

D.作者坚信自己将因文学成就而名扬后世,因此并不介意是否在当时得到认可。

2018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编和参考答案与解析

2018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编和参考答案与解析

10.根据中间两联,概况作者“愁”的原因。

(6分)2017年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编及参考答案【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5—17题。

(共12分)晓行巴峡王维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

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 【1】行。

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

赖多山水趣,稍解另U 离情。

注释: 【1】树杪:树梢。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巴峡乡邑旭日东升,众鸡鸣唱,晴朗的江边一个女子在浣洗。

B. 水国乡民在舟中行商,山上有桥,行人走在桥上,如在书树颠。

C. 诗人登高远眺,万亩良田,井然有序,二水流过,分外澄明。

D. 诗人在暮春之际来到巴峡,山水之趣宽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

(16)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 一联中,鸟雀之声传递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下列诗句采秋兴陆游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注]①迮:狭窄。

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 A. 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

B.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C. 苍鸠鸣竹间,两两自相语。

D. 殷勤报春去,恰恰一莺啼。

(3分)(王昌龄《古意》) (晁补之《吴松道中》) (张耒《感春》) (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17)同样是描绘山峡,《晓行巴峡》与下列诗句相比,在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 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6分)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郦道元《水经注》) (杜甫《秋兴八首》) 【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0-11 题。

(11 分)11.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

(5分)三、【新课标I】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11分)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选择题精选(20题)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1.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晚来秋”紧扣标题, 点明时间。

B.“春芳歇”指春色怡人, 适于观赏。

C.诗歌所绘景色如画, 清新自然。

D.诗歌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

2. 对诗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描绘山中秋日傍晚的自然风景,表现出诗人的愉悦心情和高洁情怀.B.首联扣题,第一句点“山居”,第二句点“秋暝”,创设出明净爽洁的环境.C.中间两联从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两方面写出了山林的特征——既幽静又充满活力,给人以极为深刻的感受.D.尾联化用典故,《楚辞》有“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句,诗人反用其意,以王孙自比,流露出隐遁消极情绪.3. 对诗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是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 它唱出了隐居者的恋歌。

首联描写薄暮之景, 山雨初霁。

一个“空”字, 渲染出天高云淡, 万物空灵之美。

B.颔联描写月夜松林、清泉流动之景。

“照”与“流”, 一上一下, 一静一动, 静中有动, 动中有静, 仿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脉搏在跳动。

C.颈联诗人由写景转为写人。

在这幅山水画作之中, 山村的自然美和村民们的生活美是水乳交融的。

D.尾联诗人有感而发。

虽然春光已逝, 但秋景更佳, 愿意留下来。

王孙指诗人和他的朋友们, 诗人表示愿意和朋友们留在这宁静闲适的山林里过隐居生活。

从军行(其四)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4.错误的一项是()A.第一二句描写青海湖上大片云朵, 映衬远处的雪山, 孤城戍守, 玉关屹立。

景物色彩鲜明, 显示边塞的壮阔景象, 奠定豪放基调。

B.“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

戍边时间之漫长, 战事之频繁, 战斗之艰苦, 敌军之强悍, 边地之荒凉, 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

C.一二两句境界阔大, 感情悲壮。

三四两句之间有转折。

“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 但给人的感受是雄壮有力, 而不是低沉伤感的。

D.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 而是在意识到战争的艰苦漫长的基础上发出更坚定深沉的誓言。

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时, 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

5. 错误的一项是()A. 第一句是虚写,写的是想象中的情景。

B. 前两句的环境描写, 对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起烘托作用。

C. 本诗的结尾融情于景, 更耐吟咏和思索。

D. 青海和玉门关相距甚远, 诗人却突破空间界限, 将之组合在一起, 显得大气磅礴。

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6.不正确的一项是()A.《登高》写于杜甫经历“关内大饥”和辗转流离之后的一个重阳节.B.诗中描写的景物、抒发的感情都带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C.诗歌通过所见秋江的景色,倾诉长年漂泊、病老孤愁、忧国伤时的复杂感情.D.诗人熔铸宇宙人生的苍茫百感,感叹人生沧桑同时,也不失坚定的生活信念.7.对《登高》一诗的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句的“风”“天”“猿啸”分别与下句的“渚”“沙”“鸟飞”对仗, 读来富有节奏。

B. 尾联的“繁霜鬓”对“浊酒杯”, 能使读者在深沉重浊的韵调之中, 体味出诗人颠沛流离的痛苦心情。

C. 全诗情景交融, 笔法错综变化却又相互照应。

但落笔的角度相同, 都围绕着诗的中心——“悲秋”。

D. 本诗对偶工稳, 音调铿锵, 朗朗上口。

尾联两句对偶给人以一种神清目爽整饬对称的美感, 在抑扬有致的韵调中,表达出诗人抒发的感情。

石头城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8.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第一、第二句的意思是山川依旧, 但石头城往昔的繁荣已空无所有。

B、第二句用拟人的手法写“潮水”, 它拍打着城郭, 仿佛也感觉到了古城的荒凉冷落, 也默默地退去。

C、第三、四句中的“旧时月”、“还过”, 点出明月也已失去往日的光辉, 但它仍留恋故都过去的豪奢繁华。

D、全诗句句写景, 但景物中处处流露作者对繁华易逝、世事沧桑的感慨, 含蓄蕴藉。

9.《锦瑟》不正确的一项()A.诗的首联由幽怨悲凉的锦瑟起兴,点明“思华年”的主旨.诗的第一、二句是说:绘有花纹的美丽如锦的瑟有五十根弦,我也快到五十岁了,一弦一柱都唤起了我对似水流年的追忆.B.“珠”、“玉”可以理解为诗人自喻,不仅喻才能,更喻德行和理想.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诗人借这两个形象,体现自己禀具卓越的才德,却不为世用的悲哀.C.诗的尾联,采用反问递进句式加强语气.“此情”总揽所抒之情,“成追忆”则与“思华年”呼应.D.这首诗在艺术上极富个性,运用了典故、比兴和象征手法,诗中蝴蝶、杜鹃是象征,珠、玉属比兴,创造出了欢快轻松、悠然自得的艺术境界.10.下列关于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山居秋暝》是王维写的一首山水名篇,诗人在诗情画意之中寄托了自己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B.柳永的《雨霖铃》是一首话别离的词,上阕通过“寒蝉”“烟波”“暮霭”等词渲染了别离的气氛,突出了临别时难舍之情;下阕写出别离之后实际的秋江伤离的场面.C.《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的代表作.上阕写赤壁的壮丽,联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下阕写人物事迹,抒发了对古代英雄的向往和自己未能建立功业的感慨.D.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是他登北固亭时写下的,上阕赞扬孙权、刘裕,表现对历史人物的向往之情;下阕借讽刺刘义隆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错误主张,结尾写到廉颇,抒发了未能尽展才能的感慨.《蜀道难》11.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引用古代神话,极写山之高峻, 山之愈高, 则愈可见路之难行。

B.“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自然景观中富有浓郁的感情色彩, 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氛围, 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C.“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 运用夸张与衬托的手法, 写出了山峰之高、绝壁之险。

D.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 着力描绘了蜀道上瑰丽惊险的山川, 表现了蜀道艰险;实则是写仕途坎坷, 从中透露了诗人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 这恰恰反映了诗人那种美好善良的情怀以及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一贯诗风。

12.下列对《蜀道难》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A. 《蜀道难》袭用乐府古题, 展开丰富的想象, 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 并从中透露了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

B. 诗歌一开篇就极言蜀道之难, 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 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

以下随着感情的起伏和自然场景的变化, “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的咏叹反复出现, 像一首乐曲的主旋律一样激荡着读者的心弦。

C. 李白以变幻莫测的笔法, 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 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 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

D. 诗人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 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夜啼, 天马行空般的驰骋想象, 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充满了现实主义色彩。

13.对《琵琶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该句表现了诗人对弹奏者的尊重, “欲语迟”三字, 用语精练, 直接刻画出琵琶女的持重和绝不轻浮的性格特征。

B.“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不仅表现了诗人热情相邀、急于相见的心情,又精练而细腻地表现了琵琶女此时的矛盾复杂的心情, 本不愿出场又迫不得已。

“半遮面”是一处很典型的细节描写, 也是一个特写镜头, 生动地表现出琵琶女的羞涩情态。

C.“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 这是描写琵琶女调弦校音的动作, 进而表现她此时已进入乐曲的境界之中, 也显示了琵琶女演奏的才能和丰富的感情。

D.“轻拢慢捻抹复挑”, 写出了琵琶女指法的娴熟。

轻轻的拢, 慢慢的捻, 一会儿抹, 一会儿挑, 一连串的动作, 具体地表现了琵琶女扣弦、揉弦、顺弦、回拨弦的动作熟练, 技艺精湛。

14.下列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赏析, 不恰当的一项是()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A.“乱石穿空”三句, 运用比拟手法, 展现出有声有色富有动感的画面。

B.“小乔初嫁了”写英雄美人相得益彰, 衬出周瑜年轻有为, 志得意满。

C.上片抒发对英雄伟业不灭的赞叹, 下片借景引出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

D.这首词气势磅礴, 格调豪放, 以大手笔描写开阔的背景、大战的场面。

15.下列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A. 《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咏赤壁,下阕怀周瑜,并怀古伤己,以自身感慨作结.B.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正面描写赤壁的景色.岩石壁立,怒涛汹涌,浪花千叠.“穿空”二字勾出山崖高耸入云的气势;“拍岸”用了拟人的手法;“雪”字写波涛色彩,寥寥数语,有声有色.C.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写周瑜的成功.“羽扇纶巾”写他的服饰,突出他风度闲雅,“谈笑间”写他指挥若定的非凡胆略与才智.D.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酹”,把酒洒在地上,这句表明作者对人生的一种超脱.16.《声声慢》不正确的一项是()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A.前三句用一连串叠词, 写出一种由愁惨而凄厉的氛围, 是词人血和泪的吞吐, 也是向苍天的悲惨呼告, 是词人后期凄凉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

B.上阕从一个人寻觅无着, 写到酒难浇愁;风送雁声, 反而增加的思乡的惆怅, 最后“雁过也”三句在内容上承上, 在结构上启下, 自然地把抬头仰望过渡到地头俯视。

C.“梧桐更兼细雨”两句写桐叶簌簌, 秋雨滴滴, 像鬼语戚戚、幽灵啜泣, 这就更加令人难看了。

这里是从正面渲染作者的悲苦心情。

D.最后用一个“愁”字来概括, 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全词用象征手法, 把国破家亡的身世寓于景物描写之中, 表现了词作者忧国忧民的心理。

16.对《虞美人》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