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血糖管理的策略[详尽整齐]
医院血糖管理
![医院血糖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d4b61ad6ce2f0066f53322c7.png)
TZDs噻唑烷二酮 类 α糖苷酶抑制剂
起效缓慢 引起血管内容量扩增 不适用于不能进餐者 胃肠胀气
ADA. Diabetes Care. 2010; 33(SUPPL 1) :S11-S61
院内糖尿病的治疗
——胰岛素治疗
给药方式 特点及须知
皮下注射
静脉注射
要覆盖基础和餐时胰岛素需求
持续静脉胰岛素输注 微量静脉输液泵
• 低血糖是院内血糖管理的主要障碍之一
• 低血糖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如昏迷和脑损害
• 低血糖是增加MICU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严 重 低 血 糖 事 件 发 生 率
20% 15% 10% 5% 0% MICU SICU 5.10% 18.70%
Mesotten D, et al. Drugs. 2003;63(7):625-36. Krinsley J, et al. Chest 2007;132:1-2.
常见低血糖原因
停止经口进食状态
停止全胃肠外营养或葡萄糖输注
餐前注射胰岛素后未进食 减少皮质类固醇用量 血液透析后
AACE/ADA2009院内血糖控制目标
危重患者:7.8-10 mmol/L
非危重患者
餐前血糖 <7.8 mmol/L 随机血糖 <10.0 mmol/L 为避免低血糖发生,当血糖 <5.6 mmol/L应重 新评估胰岛素剂量 老年患者血糖不宜控制太严格
• 低血糖所致交感神经兴奋症状被β阻滞剂掩盖,出
现不易察觉的严重低血糖 • ACEI能降低外周胰岛素抵抗,改善葡萄糖代谢, 故胰岛素或磺脲类降糖药与ACEI合用时,警惕低 血糖发生
院内血糖管理
内 分 泌 科
心 内 科
ICU血糖管理(全)
![ICU血糖管理(全)](https://img.taocdn.com/s3/m/7000b1ef19e8b8f67c1cb98f.png)
静脉注射方法
在输注RI前 应停用之前所有的规律使用的RI和口服降糖药 在输注RI前,应停用之前所有的规律使用的RI和口服降糖药。 和口服降糖药。 在开始输注RI前需先测血糖 在开始输注RI前需先测血糖。 前需先测血糖。 将RI 50IU+NS 50ml配成泵,持续泵入。目标BG理想值为4.450ml配成泵,持续泵入。目标BG理想值为 配成泵 理想值为4.46.1mmol/L。 6.1mmol/L。 最初的输注速度,当指测BG≥6.1mmol/L,按如下调整输注速度: 最初的输注速度,当指测BG≥6.1mmol/L,按如下调整输注速度: 1IU/h:之前饮食控制,或只口服降糖或在家应用RI<30IU/d的患者 1IU/h:之前饮食控制,或只口服降糖或在家应用RI<30IU/d的患者。 的患者。 之前饮食控制 1.5IU/h:在家应用 1.5IU/h:在家应用RI>30IU/d的患者。 在家应用RI>30IU/d的患者 的患者。
静脉注射方法
监测: 监测: 查指血血糖q1h直到连续 次值稳定在4.4-6.1mmol/L, 直到连续2 查指血血糖q1h直到连续2次值稳定在4.4-6.1mmol/L,可改为 q2-4h测BG。 q2-4h测BG。 BG较之前最后一次 值改变 较之前最后一次BG值改变>5.6mmol/L,在调整RI前先 若BG较之前最后一次BG值改变>5.6mmol/L,在调整RI前先 复查指血BG BG。 BG>11.1mmol/L,重新开始q1h检查。 q1h检查 复查指血BG。若BG>11.1mmol/L,重新开始q1h检查。 BG在3.3-4.4mmol/L,停止输注RI并测指血血糖 并测指血血糖q15min: 若BG在3.3-4.4mmol/L,停止输注RI并测指血血糖q15min: BG<3.3mmol/L,停止输注并推注50% 40-80ml/次 若BG<3.3mmol/L,停止输注并推注50% GS 40-80ml/次, 直至BG>5.6mmol/L, BG>5.6mmol/L, 直至BG>5.6mmol/L,若BG>5.6mmol/L,应重新评估输注 速度(必需减慢速度)。 速度(必需减慢速度)。 BG>22.2mmol/L,应当重新评估输注速度( 若BG>22.2mmol/L,应当重新评估输注速度(必需增加速 度)。
规范化院内血糖监测与管理
![规范化院内血糖监测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587aec47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9c.png)
规范化院内血糖监测与管理1. 引言在医疗领域,血糖监测与管理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非常重要。
规范化的院内血糖监测与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本文将介绍规范化院内血糖监测与管理的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
2. 流程示意图为了确保院内血糖监测与管理的规范性,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流程。
以下是一个示意图,展示了院内血糖监测与管理的主要步骤:[开始] -> [收集患者信息] -> [制定个性化血糖监测方案] -> [培训患者使用血糖监测设备] -> [监测患者血糖水平] -> [分析血糖数据] -> [调整治疗方案] -> [监测患者治疗效果] -> [结束]3. 收集患者信息在开始院内血糖监测与管理之前,收集患者的相关信息非常重要。
这些信息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糖尿病诊断时间、既往病史、用药情况等。
通过了解患者的信息,可以更好地制定个性化的血糖监测方案。
4. 制定个性化血糖监测方案根据患者的特殊情况,医疗团队需要制定个性化的血糖监测方案。
根据患者的信息和目标血糖水平,团队可以决定监测频率、监测时间段以及应该使用的监测设备。
个性化的血糖监测方案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监测效果。
5. 培训患者使用血糖监测设备为了确保患者正确使用血糖监测设备,医疗团队需要针对每位患者进行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正确使用血糖仪、如何采集血样、血糖数据的解读等。
患者需要完全理解如何使用血糖监测设备,以便准确地监测血糖水平。
6. 监测患者血糖水平患者根据制定的血糖监测方案,按时进行血糖监测。
监测的时间段和频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等。
患者需要准确地记录每次监测的血糖值,以便医疗团队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治疗调整。
7. 分析血糖数据医疗团队会定期收集患者的血糖数据,并进行深入分析。
通过分析血糖数据,可以了解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评估治疗方案的效果,并作出相应的调整。
院内血糖管理的策略
![院内血糖管理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56acd37bf46527d3240ce04a.png)
冠心病患者常合并高血糖
欧洲心脏调查1 (n=3,444) 75%冠心病
患者合并高血糖 25% 44% 21% 10% 血糖正常 糖尿病前期 33% 23%
中国心脏调查2 (n=3,513)
77%冠心病患
者合并高血糖
3%
24%
17%
新诊断糖尿病 (OGTT) 新诊断糖尿病 (FPG 检测) 已知糖尿病
‡
病 死 率
12%6.3%
† *
9.2%
11.6%
与血糖4.5~5.5mmol/L相比, *P<0.05 †P=0.01 ‡P<0.01
<4.5
血糖水平 4.5~5.5 5.6~7.0 7.1~8.5 8.6~11.0 >11.0 (mmol/L)
杨艳敏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09;89(18):1230–1233
Giangola J, et al. Endocr Pract 2008;14:813–819
院内血糖控制的障碍 ——对52名住院医生的问卷调查
最常见的5个 障碍 调查对象来自: 内科44% 普外科25% 家庭医学科17% 其他(如泌尿科、神经科)14%
最常见的5 个障碍
N=898
12.8% 17.6%
Chen YX, et al. Journal of Human Hypertension 2008;22:346–351
血糖水平和住院结局的关系
• 高血糖是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
– 危重患者死亡率 – 心肌梗死 – 中风 – 手术并发症(感染,伤口愈合延迟)
高血糖增加重症患者的院内死亡率
院内血糖管理的策略
目录
• 关注院内高血糖 • 院内血糖管理的策略
规范患者血糖管理制度(2篇)
![规范患者血糖管理制度(2篇)](https://img.taocdn.com/s3/m/41632fd5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af.png)
第1篇一、引言血糖管理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血糖控制有助于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确保糖尿病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血糖管理,本制度旨在规范患者血糖管理的各个环节,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权益。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糖尿病患者,包括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
三、组织架构1. 血糖管理领导小组:由医院分管领导、内分泌科主任、护士长、药剂科主任等组成,负责制定血糖管理政策、监督实施情况,协调解决血糖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2. 血糖管理小组:由内分泌科医生、护士、营养师、药剂师等组成,负责具体实施血糖管理措施,包括患者教育、监测、用药、饮食等。
四、患者教育1. 健康教育:通过讲座、宣传册、视频等形式,向患者普及糖尿病知识、血糖监测方法、饮食控制、运动治疗等。
2. 个体化指导: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血糖管理方案,包括用药、饮食、运动等。
3. 定期随访: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血糖控制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五、血糖监测1. 监测频率: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制定合理的血糖监测频率。
一般患者每周监测3-7天,每日监测7次;重症患者根据病情调整。
2. 监测方法:采用血糖仪进行自我监测,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3. 监测记录:患者需详细记录每次监测的血糖值、时间、用药情况等,以便医生分析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六、药物治疗1. 药物选择: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体重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降糖药物。
2. 用药指导:向患者讲解药物的作用、用法、剂量、不良反应等,确保患者正确用药。
3. 药物调整:根据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定期调整药物剂量或种类。
七、饮食管理1. 饮食原则: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营养均衡。
2. 饮食指导:向患者讲解饮食控制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如何选择食物、控制总热量摄入。
3. 饮食调整:根据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适时调整饮食方案。
八、运动治疗1. 运动原则: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
住院病人血糖管理标准
![住院病人血糖管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c6f0d64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f2.png)
住院病人血糖管理标准住院病人的血糖管理是医院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合理的血糖管理可以有效控制病人的病情,促进病人康复。
在住院病人血糖管理中,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病人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首先,对于糖尿病患者,我们需要制定个性化的血糖管理方案。
根据病人的病情和身体状况,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和运动锻炼方案。
同时,要密切监测病人的血糖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其次,对于非糖尿病患者,尤其是重症患者,我们也需要密切监测其血糖水平。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非糖尿病患者出现高血糖的情况,这可能是由于应激反应、药物使用、营养不良等因素导致的。
因此,对于这部分患者,我们也需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持其血糖水平在安全范围内。
另外,对于住院病人的血糖监测,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和时机。
常见的血糖监测方法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随机血糖等,我们需要根据病人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并在适当的时机进行监测。
同时,要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避免因监测不当而导致治疗误差。
此外,血糖管理还需要全院多学科的合作。
在医院工作中,涉及到血糖管理的科室很多,包括内分泌科、内科、急诊科、ICU等,这就需要各科室之间的密切配合和沟通。
只有各个环节齐心协力,才能确保病人得到全方位的血糖管理服务。
最后,对于住院病人的出院后血糖管理,我们也需要给予重视。
出院后的血糖管理同样重要,我们需要向患者和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指导他们如何正确管理血糖,避免出现血糖不稳定的情况。
综上所述,住院病人的血糖管理标准是医院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需要我们全院上下共同努力,确保病人得到最佳的血糖管理服务。
只有做好血糖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保障病人的健康和安全。
住院患者血糖管理策略探讨PPT课件
![住院患者血糖管理策略探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622730e561252d381eb6e35.png)
院内整体血糖控制
• ICU科室POCT平均血糖值9.3mmol/L,非ICU科室为9.2mmol/L
ICU Non-ICU
住院人天调整后的 POCT平均血糖值
Swanson. An update of inpatient glycemic control in US hospitals. 2011
GDM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
计划妊娠:血糖控制在餐前3.9-6.5mmol/L,
餐后<8.5mmol/L,HbA1c < 7.0%,尽量< 6.5%。不建议HbA1c>8%的患者妊娠。
妊娠期间:血糖控制的目标:是空腹,餐前,
或睡前血糖3.3-5.3mmol/L,餐后1小时≤7.8 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6.7mmol/L; 2am6am:全血值≤ 6.7 HbA1c尽可能控制在6.0%以 下。
不推荐 <5.6mmol/L
餐前血糖目标 <7.8mmol/L
随机血糖目标 <10mmol/L
不推荐 >10mmol/L
1. ADA. DIABETES CARE, VOLUME 33, SUPPLEMENT 1, JANUARY 2010, S11-61. 2. Moghissi ES, Korytkowski MT, DiNardo M, et al. Diabetes Care 2009;32: 1119 –1131.
糖尿病患者围手术血糖要求
•术前血糖强调个体化. 已用口服药者中、大术前2-3天应改用INS治疗。 •多数术前要求空腹血糖低于8.5mmol/L,尿无酮体,(协和7-10mmol/L) •急诊手术宜控制在14mmol/L以下 •眼部手术宜正常5.8-6.7mmol/L
•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病人禁忌手术
院内血糖管理的策略PPT课件
![院内血糖管理的策略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b06a7aa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70.png)
.
7
高血糖增加重症患者的院内死亡率
死亡率(%)
内外科ICU患者 n=259040
与血糖70110mg/dl(3.96.1mmol/L)相比, 血糖升高显著增加死亡
率p<0.0001
60 (3.3)
110 (6.1)
160 (8.9)
.
13
Cook CB, et al. Endocr Pract 2007;13(2):117–125
小结
• 院内患者常合并高血糖,高血糖是多种疾病的危 险因素,同时增加重症患者的院内死亡率,延长 患者的住院时间
• 院内血糖的控制现状不佳,阻碍院内血糖控制达 标的主要障碍是忽视血糖控制、不能熟练应用胰 岛素制剂及治疗方案以及担心低血糖风险
转出ICU后随访天数
.
出院后随访天数
van den Berghe G, et al. N Engl J Med. 2001;345:1359–136271
Leuven研究-1结论
• 强化胰岛素治疗将血糖维持在不超过110 mg/ dl(6.1mmol/l)的水平
– 显著降低外科监护病房中死亡率 – 减少住院死亡率 – 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 减少ICU患者住院天数 – 增加ICU及住院患者出院后随访生存率
0
123 87
**P=0.01
常规治疗组 强化治疗组
ICU治疗大于14天的患者
.
van den Berghe G, et al. N Engl J Med. 2001;345:1359–136270
强化治疗增加ICU及住院患者的生存率
转出ICU患者生存率
血糖管理策略
![血糖管理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a2528c78a26925c52cc5bff6.png)
IMAGE 项目结构与工作流程概览
筹划指导委员会=WP1≥7成员=所有WP的负责人
WP2宣传 WP3评估 WP4指南
3工作组 A/B/C
WP5课程
5工作组 D/E/F/G/H
WP6质控
WP7网站
宣传 全国 分布
项目 评估
明确目 标人群
FBG 2hPG
2009ADA年会
Whitehall Ⅱ Study:胰岛素敏感性,β细胞功能 :胰岛素敏感性, 糖尿病诊断前13年就与正常人有显著差异 糖尿病诊断前3年开始迅速增加
胰岛素敏感性 β细胞功能 细胞功能
UKPDS研究10年随访 ——早期强化干预的长久收益
主要终点: 任何糖尿病相关终点 微血 RRR: P: RRR: P: 1997 12% 0.029 25% 0.0099 16% 0.052 6% 0.44 2007 9% 0.040 24% 0.001 15% 0.014 13% 0.007
“人为本,症为标”,优化血糖管理策略
危险因素管理 Risk factors management
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
•遗传因素(家族史, 基因) •个人因素(年龄, 性别) •其他
不可改变
•不健康生活方式
可改变
•肥胖 •身体脂肪分布 (体表面积,腰 臀比,腰臀围)
Porte, D. Jr. Ellenberg and Rifkin’s Diabetes Mellitrs 375-390
IMAGE/FIN-D2D IMAGE/FIN-D2D在国 家水平上探索实施糖 尿病预防的有效方式
CARE
Prevention
医院院内血糖管理
![医院院内血糖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3b9db5e9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fd.png)
社区医院开展的糖尿病教育项目有效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血糖控制率明显提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案例三效果
与第三方合作后,该大型综合医院的血糖管理效果显著改善,患者 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
实践经验总结
建立完善的血糖监测系统是关 键,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 血糖情况。
医院院内血糖管理
目录
• 引言 • 医院院内血糖管理现状 • 医院院内血糖管理策略 • 医院院内血糖管理实践 • 医院院内血糖管理未来展望
01
引言
背景介绍
0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 化,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 一。
02
医院作为治疗疾病的重要场所, 对院内患者的血糖管理具有重要 意义。
目的和意义
目的
通过规范化的血糖管理,提高糖 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意义
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 度,降低医疗成本,为医院树立 良好形象。
02
医院院内血糖管理现状
血糖管理流程
患者入院评估
对入院患者进行血糖水 平评估,了解其血糖状
况。
制定管理计划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 定个性化的血糖管理计
认识和技能。
培训患者和家属
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培训,让他们 了解糖尿病和血糖管理的基本知
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培训考核
对医护人员和患者进行考核,确 保他们掌握正确的血糖管理知识
和技能。
04
医院院内血糖管理实践
实践案例介绍
案例一
某三甲医院在院内实施血糖管理计划,通过建立血糖监测 系统,对住院患者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高血糖 和低血糖情况。
院内血糖管理策略课件
![院内血糖管理策略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20fd794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9f.png)
血糖管理的目标
01
控制血糖水平, 预防糖尿病并
发症
02
提高生活质量, 减少糖尿病对
生活的影响
03
降低医疗费用, 减轻社会负担
04
提高患者自我管 理能力,实现长
期血糖控制
血糖管理的意义
预防糖尿病:血糖管理有助于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和发展
降低并发症风险:血糖管理可以降低糖尿病并发 症的风险,如心血管疾病、肾病等
血糖管理流程
1 入院评估:对患者进行血糖检测,了解血糖水平 2 制定方案:根据患者血糖水平,制定个性化的血糖管理方案 3 实施干预:按照方案进行饮食、运动、药物等干预措施 4 监测效果:定期监测患者血糖水平,评估干预效果 5 调整方案: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血糖管理方案,确保血糖控制效果
血糖管理案例分析
提高生活质量:血糖管理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 生活质量,提高生活质量
降低医疗费用:血糖管理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的 医疗费用,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院内血糖管理策略
2
血糖监测方法
定期监测:医生定期为患 者进行血糖检测
动态监测:使用动态血糖 监测仪进行多次血糖检测,
了解血糖波动情况
01
自我监测:患者自行使用 血糖仪进行测量
院内血糖管理策略 课件
演讲人
目录
01. 血糖管理的重要性 02. 院内血糖管理策略 03. 血糖管理案例分析
血糖管理的重要性
1
血糖控制与糖尿病的关系
01
血糖控制是糖尿 病治疗的核心
02
良好的血糖控制 可以降低糖尿病 并发症的风险
03
血糖控制可以改 善糖尿病患者的 生活质量
04
血糖控制可以降 低糖尿病患者的 医疗费用
(医学课件)全院血糖管理
![(医学课件)全院血糖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2213c868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43.png)
定期评估药物治疗 效果,根据需要调 整药物剂量或更换 药物种类。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定期监测患者血糖水平,预防低血糖和高血糖的发生。
对于已经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如糖尿病足、视网膜病变等,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并发症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04
血糖管理流程优化
血糖监测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实施后
全院血糖管理实施后,患者血糖得到有效控制,高血糖、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降低,并发症得到有效控 制。
重点科室血糖管理成功经验分享
心血管内科
在心血管内科,医生们采取了综合措施, 包括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等, 成功地控制了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了心 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VS
神经内科
在神经内科,医生们注重对患者的教育和 心理疏导,通过解释糖尿病的危害和自我 管理的重要性,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 力,使血糖得到了有效控制。
解决方案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高患者对血糖控制的认知和依从性,加强 医护人员培训,提高血糖监测设备的普及率等。
02
血糖管理基础知识
血糖的生理意义与影响因素
血糖的生理意义
血糖是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为各器官、组织和细胞的正常运转提供动力。
血糖的影响因素
血糖水平受饮食、运动、药物、应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患者参与血糖管理的经验分享
张先生
张先生是一位糖尿病患者,通过参加医院 的糖尿病教育课程,学习了自我管理和监 测血糖的方法,现在能够自觉地控制饮食 和运动,保持血糖稳定。
李女士
李女士也是一位糖尿病患者,她通过与医 生的沟通和合作,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 案,通过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成功地控 制了血糖水平。
(医学课件)全院血糖管理
![(医学课件)全院血糖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5eaa3695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d2.png)
个体化诊疗
基于患者个体差异,开展针对 性的血糖管理方案。
综合控制
不仅关注血糖本身,还将重视 血压、血脂、血黏度等其他相
关指标的控制。
全院血糖管理的新技术应用
1
智能化血糖监测:利用穿戴设备、实时监测血 糖,提高血糖数据的获取效率和准确性。
2
人工智能辅助决策: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为医 生提供血糖变化趋势分析、诊断建议等支持。
血糖管理培训
医护人员培训
对医护人员进行系统的血糖管理培训,提高医护 人员对血糖管理的认识和技能水平。
患者教育
对患者进行血糖管理知识宣教,提高患者对血糖 管理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培训考核
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考核,确保培训效果和质 量。
03
血糖数据的监测与分析
血糖监测方法
自我血糖监测
通过血糖仪自我血糖监测,实时了解血糖水平,以便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
患者权益
保障患者的知情同意权、隐私 权、生命健康权等基本权益,
不得侵犯患者权益。
医务人员职责
医务人员应履行相应的血糖管理 职责,确保患者安全和健康。
法律责任
对于因血糖管理失误导致的医疗事 故和纠纷,医务人员应承担相应的 法律责任。
06
全院血糖管理的展望
全院血糖管理的未来趋势
跨学科合作
未来全院血糖管理将越来越依 赖多学科合作,包括内分泌科 、感染科、心血管科、肾脏科
数据分析与评估
根据血糖数据,评估患者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和管理措施。
血糖异常处理
血糖过高或过低
当血糖过高或过低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采取 相应的干预措施。
特殊情况处理
针对不同患者的特殊情况,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高渗高血糖综合征等,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全院血糖规范化管理实施方案
![全院血糖规范化管理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53d4b8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eb.png)
全院血糖规范化管理实施方案一、背景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发展,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
全院内存在着一部分血糖控制不良、无规范化管理的患者,影响了治疗效果和健康管理。
因此,为了提高全院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有必要实施全院血糖规范化管理。
二、目的通过全院血糖规范化管理,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三、管理原则1. 个体化管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不同阶段的特点,制定个体化的管理方案。
2. 综合治疗:采用药物治疗、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等多种手段,综合治疗糖尿病。
3. 主动干预: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和指导,积极引导患者参与自我管理,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
四、管理措施1. 建立糖尿病教育宣传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宣教活动、制定宣传材料等。
2. 开展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包括患者的病情知识、生活方式改变、用药注意事项等。
3. 为患者提供定期的血糖监测和随访服务,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并调整管理方案。
4. 制定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控制方案,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病情变化进行调整。
5. 鼓励患者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促进血糖的稳定。
6. 开展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支持工作,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减轻心理压力。
五、评估指标1. 血糖控制水平:通过定期血糖监测评估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
2. 并发症发生率:记录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
3. 患者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评估患者对血糖规范化管理的满意程度。
六、预期效果通过全院血糖规范化管理的实施,预计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全院糖尿病管理水平,形成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
住院患者的血糖控制
![住院患者的血糖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c5bb2fe0ad51f01dc381f112.png)
达到并维持血糖的控制目标 • 对需要治疗高血糖的大多数住院患者不适宜用非胰岛素制剂进
行降糖治疗
Diabetes Care。2009, 32:193–203
ICU住院患者血糖管理目标的探讨
早期的循证学证据1源自N=1548例心脏手术患者
血糖控制在80-110mg/dl 血糖控制在180-200mg/dl
ICU出院后生存率
出院后天数
血糖控制在80~110 mg/dl[4.4~6.1 mmol/L]对患者有益,降低死亡率
N Engl J Med. 2001;345:1359-1367.
推荐 7.8-10mmol/L
不推荐 >10mmol/L
Diabetes Care ,2009,32:193–203
2010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控糖目标
一般患者:
• 空腹血糖:3.9–7.2 mmol/l (70– 130mg/dl)
• 非空腹血糖:<10.0 mmol/l( 180 mg/dl)
• HbA1c(%):<7.0
院内非危重症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
BAD
GOOD
BAD
低血糖
<40
70
血糖正常
100
140
180
高血糖
>200
目录
住院患者血糖管理的现状 住院患者血糖管理的目标 住院患者血糖管理的策略
住院患者血糖管理的策略
• 注重个体化治疗,合理设置血糖控制靶目标 • 选取适宜种类的胰岛素 • 选取恰当的给药途径 • 重视低血糖危险因素的发现和处理 • 严格的护理和血糖监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及时有效地处理低血糖和可疑低血糖事件
住院糖尿病血糖管理
![住院糖尿病血糖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878f4871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eb.png)
住院糖尿病血糖管理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且患者需要长期的、复杂的治疗管理。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现在可以利用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药物来管理住院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本文将探讨住院糖尿病血糖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策略。
第一节:住院糖尿病的管理重要性住院糖尿病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的高血糖,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并发症。
研究表明,住院糖尿病与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增高等因素有关。
因此,对住院糖尿病的管理非常重要。
第二节:住院糖尿病血糖监测住院期间,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进行监测是至关重要的。
通常情况下,住院病人应该每4-6小时监测一次血糖,特别是在用餐前后和睡前。
通过实时监测血糖水平,医护人员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的血糖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第三节:住院糖尿病饮食管理住院期间,合理的饮食管理对于血糖控制至关重要。
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制定适合其的饮食计划。
通常情况下,住院糖尿病患者应遵循低脂、高纤维、低糖的饮食原则。
同时,要注意合理配比不同食物的摄入量,避免食物摄入过多或过少。
第四节:住院糖尿病药物治疗住院糖尿病患者通常需要进行药物治疗,以控制血糖水平。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一般而言,胰岛素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
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胰岛素泵或者胰岛素注射来进行血糖管理。
第五节:住院糖尿病运动治疗住院期间,适当的运动也是促进血糖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
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计划,以帮助患者降低血糖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运动强度和方式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且要避免出现运动过度导致血糖过低的情况。
第六节:住院糖尿病教育与自我管理住院期间,病人和家属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医护人员应提供必要的糖尿病知识,包括饮食、运动、用药等方面的指导。
患者和家属需要了解住院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学习如何进行血糖监测和自我调整。
(医学课件)全院血糖管理
![(医学课件)全院血糖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7220c83e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77.png)
急性危害
高血糖可以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 急性并发症,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慢性危害
长期高血糖可以导致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眼部病变、肾病 等慢性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高血糖引起的并发症
1 2
感染
高血糖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容易感染细菌和 病毒,如肺炎、尿路感染等。
酮症酸中毒
01
提升患者满意度
通过全院血糖管理,提高患者对血糖控制的满意度。
02
提高医疗质量
全院血糖管理可以减少患者因高血糖或低血糖引起的并发症,提高医
疗质量。
03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全院血糖管理可实现跨科室的血糖控制,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全院血糖管理实施的方法
建立全院血糖管理组织
成立血糖管理委员会和血糖管理小组, 明确工作职责和流程。
制定个体化方案
坚持长期稳定
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运动习惯等 因素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控制血糖需要长期坚持,不能急于求成,需 保持血糖稳定。
监测血糖变化
配合药物治疗
根据血糖变化情况及时调整饮食和运动方案 。
在医生的指导下配合药物治疗,不能擅自停 药或更改剂量。
07
全院血糖管理的实施方案
全院血糖管理实施的意义
高血糖患者体内代谢紊乱,可能导致酮症酸中 毒,表现为呼吸加快、呼气有烂苹果味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
高渗性非酮症高血糖昏迷
这是一种严重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患者血糖 极度升高,同时出现意识障碍、脱水、电解质 紊乱等情况。
高血糖的预防措施
合理饮食
控制饮食是预防高血糖的关键,患者应 该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安排饮食,避免 高糖、高脂、高盐食物的摄入。
医院院内血糖管理ppt课件
![医院院内血糖管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106ba547cd184254b353569.png)
NICE-SUGAR研究结果:
严格控糖并没有带来生存率的改善
研究终末控糖结果
强化组 常规组
控糖90天后死亡率
P=0.03
常规组 强化组
密度 生存率
时间加权平均血糖水平mg/dl
随机化后后天数
强化控糖组90天死亡率增加 (强化27.5% Vs 常规24.9%,OR 1.14, P=0.03)
住院患者高血糖的临床流行病学
非危重患者合并高血糖的比例为:38% ICU患者合并高血糖的比例为: 29% - 100%
血糖>110 mg/dl(6.1mmol/L)的患者比例为: 100% 血糖>200 mg/dl(11.1mmol/L)的患者比例为 :31% 平均血糖>145 mg/dl(8.0mmol/L)的患者比例为: 39%
5. J Hosp Med. 2008;3:212-217.
6. Anesthesiology. 2006;105:244-21592.
7. J Diabetes Complications. 2005;19:178-181
AACE/ADA对住院患者的血糖控制联合声明
非危重患者的血糖控制:
推荐接受胰岛素治疗的非危重患者,在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使 餐前血糖<7.8mmol/L,且随机血糖<10 mmol/L 入院前已经严格控糖且血糖稳定患者,严格控制血糖是合适的 临终患者以及合并多种严重疾病者的血糖不应控制太严格
危重患者死亡率随血糖增高而增加
45
40
医 35
院 30
内 25
死 亡 率
20 15
( 10
规范化院内血糖监测与管理
![规范化院内血糖监测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e32f06c4453610661ed9f4fd.png)
1.Umpierrez GE, et al.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2; 97 (1): 16–38
2. M20o2g1h/i6s/s2i1ES, et al. Diabetes Care. 2009; 32 (6): 1119-31
12
3. ADA. Diabetes Care 2012; 35 (suppl 1): s11-63
22
2021/6/21
23
一、医疗机构血糖仪管理基本要求
管理规程应包括以下内容:
1. 标本采集规程; 2. 血糖检测规程; 3. 质量控制规程; 4. 检测结果报告出具规程; 5. 废弃物处理规程; 6. 血糖仪的贮存、维护和保养规程。
2021/6/21
24
二、血糖仪的选择
• 选择符合血糖仪国家标准,并经国家食品药品 监督管理局登记注册准入临床应用的血糖仪;
4. Falcig2li0a2M1,/e6t/a2l1. Crit Care Med 2009;37(12):3001–3009
5.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0 Sep;95(9):4338-44 6. Greenberg BH, et al. Am Heart J. 2007;154:277.e1-8
Umpierrez GE, et al.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02;87:978–982.
ADA. Di2a0b2e1te/s6/C2a1re, 2010; 33(SUPPL 1) :S11-S61;
5
中国住院冠心病病人糖代谢异常的现况研究. 中国心脏研究, 2007
2021/6/21
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院内高血糖安全有效
优质医学
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入院 血糖水平与预后不良呈正相关
不同入院血糖水平的STEMI患者(n=7446)30天病死率
20% 18%
‡
18.6%
16%
14%
病 死
12%
率 10%
8%
6%
*
10.2%
6.3%
*
8.2%
†
9.2%
‡
11.6%
与血糖4.5~5.5mmol/L相比, *P<0.05 †P=0.01 ‡P<0.01
2. 2. Hu DY, et al. Eur Heart J 2006;27:2573–9
高血压住院患者2/3以上伴发糖代谢异常
32.3%
6.0%
12.8%
31.3%
正常 已知DM 新诊断DM IGT IFG
17.6%
N=898
Chen YX, et优a质l. J医ou学rnal of Human Hypertension 2008;22:346–351 6
4%
2%
0%
血糖水平
<4.5 4.5~5.5 5.6~7.0 7.1~8.5 8.6~11.0 >11.0 (mmol/L)
优质医学杨艳敏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09;89(18):1230–1233 9
合并高血糖时患者住院时间显著延长
10
9
住8
院 患
7
者6
住 院
5
时4
间 (
3
天2
)1
0
9*.0
*P<0.01
小结
• 院内患者常合并高血糖,高血糖是多种疾病的危 险因素,同时增加重症患者的院内死亡率,延长 患者的住院时间
• 院内血糖的控制现状不佳,阻碍院内血糖控制达 标的主要障碍是忽视血糖控制、不能熟练应用胰 岛素制剂及治疗方案以及担心低血糖风险
优质医学
14
目录
• 关注院内高血糖 • 院内血糖管理的策略
血糖水平和住院结局的关系
• 高血糖是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
– 危重患者死亡率 – 心肌梗死 – 中风 – 手术并发症(感染,伤口愈合延迟)
优质医学
7
高血糖增加重症患者的院内死亡率
死亡率(%)
内外科ICU患者 n=259040
与血糖70110mg/dl(3.96.1mmol/L)相比, 血糖升高显著增加死亡
• 新诊断糖尿病:住院期间FBG>7.0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并在出院 后确诊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医院相关高血糖:住院期间FBG >7.0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并在
出院后恢复正常
优质医学
3
Dungan KM, et al. Lancet 2009;373:1798–1807
4.5
伴发高血糖
血糖正常
优质D医on学ner TW, et al. Med Clin N Am 2008;92:407–42510
住院患者血糖控制状况不佳
60% 50%
患 40% 者 比 30% 例
20% 10%
0%
美国24个州、37家医院、1718例院内血糖控制情况
50%
连续两天血糖 ≥180mg/dl
J优B,质et医al学. Journal of Hospital Medicine 2009;4(1):35–44
广东省糖尿病防治中心. 中华医学杂志 2006.86(12):815-818
4
3. Umpierrez GE, et al.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02;87:978–982
最常见的5个 障碍
最常见的5 个障碍
调查对象来自: 内科44% 普外科25% 家庭医学科17% 其他(如泌尿科、神经科)14%
不了解胰岛素类型及治疗方案 无法预测患者病情变化 担心低血糖风险 不了解如果调整胰岛素 无法预测患者进食量及时间
优质医学
13
Cook CB, et al. Endocr Pract 2007;13(2):117–125
率p<0.0001
60 (3.3)
110 (6.1)
160 (8.9)
210 (11.7)
平均血糖
260 (14.4)
310 (17.2)
360 (20)
mg/dl(mmol/L优)质医学
8
Falciglia M, et al. Crit Care Med 2009;37(12):3001–3009
院内血糖管理的策略
优质医学
1
目录
• 关注院内高血糖 • 院内血糖管理的策略
– 如何控制住院患者血糖:循证证据回顾 – 住院患者胰岛素治疗的选择:胰岛素类似物--
治疗院内高血糖安全有效
优质医学
2
院内高血糖的分类
医院相关高血糖
应激高血糖
已知糖尿病
新诊断糖尿病
• 已知糖尿病:住院前诊为糖尿病并接受治疗
冠心病患者常合并高血糖
欧洲心脏调查1 (n=3,444)
44%
25%
75%冠心病
患者合并高血糖
21% 10%
中国心脏调查2 (n=3,513)
33%
23%
77%冠心病患
者合并高血糖
3%
24%
17%
血糖正常 糖尿病前期
新诊断糖尿病 (OGTT) 新诊断糖尿病 (FPG 检测) 已知糖尿病
优质1医. 学Bartnik M, et al. Eur Heart J 2004;25:1880–905
最常见:Therapeutic reluctance(忽视住院患者血糖控制)
其次:Titration of medication(治疗不充分),害怕发生低血糖及胰岛素使用经验不足是常见原因
优质医学
12
Giangola J, et al. Endocr Pract 2008;14:813–819
院内血糖控制的障碍 ——对52名住院医生的问卷调查
住院患者普遍存在高血糖
• 糖尿病发病率不断升高,住院患者中糖尿病患者的比例不 断增加
住院患者中糖尿病患病率
美国
12-25%1
中国
15.1%2
• 住院患者中,38%的患者FBG≥7.0mmol/L或随机血 糖≥ 11.1mmol/L 3
– 其中,67%已知糖尿病病史,33%未诊为糖尿病
1.
Boord 2.
18%
连续三天血糖 ≥180mg/dl
*180mg/dl=10mmol/L
优质医学
11
Boord JB, et al. Journal of Hospital Medicine 2009;4(1):35–44
院内血糖控制的障碍 ——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
名 心 脏 患 者
105
ICU
心脏ICU病房中血糖控制的障碍: